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6-28 17:04 编辑
5 a; R+ T, p3 y& r. d5 b( I- q6 q& c! x( |& n
( T9 q7 r; p5 T, z2 x/ g9 K
日本巨头密集收购中国中药企业
* A5 Q4 ?2 ^, t& ^1 G% G作者 | 张雪来源 | 中国证券网
. d9 D+ u ^7 [8 }+ |导语:传说日本医学权威大塚敬节晚年曾留下一句叮嘱:“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 W' w5 W0 C+ F2 [$ }+ B ~0 H" b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日经中文网消息称,拥有115年历史的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紫光辰济”)将要被日本津村药业控股的平安津村出资49亿日元(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该消息也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3 G" `* Z$ y" h" `1 ^
) t5 @* G. [" O1 {9 `
4 [4 g! t7 d7 H. _# _# q/ K. K+ L该事的背后,更折射出产业的隐忧:中医药界“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或已不只是戏言。, e% t: i( \- F
+ q8 I# f( y1 p5 u
0 S# W% `- Z, _2 n
天眼查信息显示,紫光辰济的收购已完成,公司股东已经变更为平安津村有限公司,持股率为100%。平安津村有限公司是津村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2018年设立的合资公司。穿透股权,津村目前持有紫光辰济56%的股权。% a1 Y$ s3 c3 D+ W- U# h
关于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
% h6 W. l( i1 ?$ }这家公司名字虽然带陕西,但它实质是清华同方医药板块的成员之一。
$ G8 U( H) s: n& v. m9 ~
- Z6 {0 Y. B6 o6 f& R/ W+ J1 t$ @+ Q" `* Q) |
据公司官网介绍,紫光辰济诞生于公元1918年民国时期的“达兴堂”药房。
/ [% n! m3 P6 X* W
/ Z+ Z9 w ^: O8 N; W+ G0 b* n0 W; z B3 H% V& }' Y
1958年公私合营创建国营宝鸡制药厂,公司历经60年的变革发展,以清华科技为依托,广泛引进科研技术、战略合作,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制药、医药商业、GAP药材种植等综合型医药企业。
" s, {) H$ n/ K1 c% \! D$ H
o7 Z& n8 H# s9 x/ T
, Z0 e2 _3 `8 ^9 S" ^. s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等九大剂型15条生产线和158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国家基本药物44种。
3 s1 _% n! ?; J' ?2 P- j5 {- Z
7 J* V7 L; k, N) `; e/ b7 U/ M6 G1 d% Z. u& R( e3 a( o$ D
紫光辰济于2021年在宝鸡高新区科技新城启动总投资5亿元的紫光辰济(宝鸡)医药生产基地项目。7 M( Z. {5 [# `. o1 X6 ^
; m- ~0 l, y- ]2 j
0 x# e" [( t# X3 {. a `据宝鸡日报去年8月报道称,该项目2021年5月启动,到2022年7月已完成投资近2亿元。整个项目预计2022年11月底全面完成,计划2023年6月正式投产。4 c" R7 U: q6 ~, i
9 F$ `6 G* s* h M1 Z; q, y' S+ G; l2 t- B: g K3 }
这也成为网友对于公司被收购不能接受的最主要原因:百年药企拱手易主,若说缺钱却有5亿去建厂;要说是图谋更进一步发展,出得起2.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企业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偏偏卖给海外公司?
1 Q' \& C' T" H9 y5 T8 P/ I( I0 K2 {, o8 f. Z" h, A3 G; T0 \* G
, U! _* ~' {* r2 x
关于日本津村/ C X# {. g) Y3 G# Q
津村药业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其将获得中国传统药物品牌及生产销售经验,能够增强供应链上的优势,将力争通过中药门店来打开(汉方药等)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区业务。
& u3 g" Z# T M" c
; U$ `: G1 b6 ]- G7 O3 i# c+ E. S2 i" d# w) l8 O( L- ~- v8 ?6 r, C
中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日本津村是汉方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津村是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原料进口商之一。) Y& y: Q# H: Y- q1 T0 j; A
% q% l1 `' S1 W* H* ]1 C. L! O7 ^( W0 ^$ `9 h: R5 V$ A- W
其成立于1893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津村凭借妇人用药“中将汤”发家,是如今商业化产品占据日本汉方药市场80%的企业。% e7 B* K$ u7 v8 U/ m5 H
# L4 i8 ]2 t: `% p0 s0 V& K# ]
$ O7 Y8 Z j- @! h
紫光辰济并不是津村第一次收购中国中药企业。
& B" O# R7 v/ k4 x4 o/ }! ]
5 A! Y5 R% Y7 }9 c8 v. R. Y$ o) A6 v) j) U% n9 E2 d
2021年4月,津村曾收购中药饮片企业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花费12亿元。该公司目前注册信息已更名为平安津村药业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后,津村目前持有其44.8%的股权。
* U% p' x4 W V7 H
9 B4 ^! S" t. c% g8 c( v. y7 w. x/ R: F" ]5 r% d( c
此外,2022年8月主营中成药的健民集团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将与平安津村合作建立一家新公司“津村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 z8 j& a3 h+ Y$ o/ o8 z
4 X9 K$ i& t1 @; L3 d' b
: V1 K9 v' b. j: N2023年3月津村制药增资天津中药产业基地项目。
# ~& b3 I1 N K$ i. T* H- i" l& O& |
- C6 e" j) `2 r4 ^& n
早在1991年3月,日本津村曾投资1.12亿美元,在深圳设立分公司,开展中国产原料生药的采购、分选加工、品质管理和保管储存业务。$ \. h! T; }- w
8 [7 V7 ?' E' Y7 m3 O3 P+ _8 z% k+ q2 {
2001年、2018年又分别在上海、天津设立分公司,主要用于完成汉方浸膏粉末的生产。同时,津村也与中国平安合作,成立分公司统筹生产质量、采购等环节的管理业务。
: D. c6 Y. ]% k/ b+ C! R- ~) V4 b! w# Z8 ]) O4 Q
% l0 G; [# K) ?$ H. p8 t
津村现任社长加藤照和已经是津村的六代目。对于中国市场,他曾豪言“力争在中国市场成为最有名的中药品牌”。4 T' I9 q/ k/ d3 a
( h$ @% t: H5 z
) N& x; e _) V4 y“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
3 G5 y( M4 L% O: _国内中药企业被跨国药企收购并非新事。
/ X, R. w2 K" H/ I0 |4 f; k! t* [1 x" `7 W# r) \ d
7 K, Z& P# E6 b除了津村制药,阿斯利康在中医药方面也动作不断。
' v* }; d# t, \( J; E2 A
1 k" C; Z9 ~) `, t
7 T! a% X2 ]1 S4 F# J$ w- \' W8 r: y k2022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成都高新区与参会企业阿斯利康举行阿斯利康中医药创新产业基地线上签约仪式。目前,已与多位院士和中药专家启动对接成果转化和项目落户。
+ e7 j$ t1 u: o1 v& g
: n$ I* S1 @4 P" Z& H* Z w. [. ^9 @4 A$ P) R& R: q
此外,近年来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药企也都曾涉足中药产业。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跨国药企依托其行业地位、国际化平台和产业资源,或助力本土中医药企业加快创新和国际化推广。
8 n8 p X8 |5 G2 a3 Y
6 o; X+ i: T/ r: ?7 d( y& g# e3 v; z2 }$ F
但此次日本药企收购中药企业却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与担忧。
+ ?9 ?5 T( g$ U' _( \5 ?8 N
2 [( e2 z' l1 w, t: D+ l, z* X6 o ^
" `1 D& I% s& m$ |% @) I* }或许大家更为担忧的,是外资的介入会不会改变中医药的本质和传统特色?在外资的管理下,中医药企业必须遵守新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如果这些标准与中医传统不符,那么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如何保证?外资的介入是否会削弱中医药的地位和影响力?外资会将中医药产品推向国外市场,外国人会如何理解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s1 o* @; g1 d* i8 p6 J
- n1 y9 k% N2 K) M K5 a. ~8 ?" d4 @9 S: y# @
中药出海一直是困扰国内药企的大问题。但日本的汉方药不仅在国际上取得成功,而且还确立了国际标准,布局了丰富的专利。有数据指出,日本汉方药在海外专利申请上远超于国内中药。汉方药垄断70%以上的中药专利,中国只有0.3%。1 k% x% D3 A) ?9 y* s& U5 A. U
" X. \# Z! n" N) ]- @* O5 P0 D
8 I+ F$ O1 p' a2 g( ^3 i津村的百年历史,就是汉方药在日本从衰弱走到兴盛,从本土迈向国际化的整个历程。津村从生药(即未加工的纯天然中药材)栽培和鉴别、微生物和农药残留检查、成分分析等各种专利都有完整布局。
3 O8 F" x# I3 f2 O @$ N3 I1 h. _- {# \, z- @3 s0 L3 s
0 p( a/ p' s' p& _4 U7 S
传说日本医学权威大塚敬节晚年曾留下一句叮嘱:“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w# [2 y& E; \0 N& ]
9 Y/ H9 b6 I+ N1 n. N/ `. x
3 `7 M$ ?3 V |此话扎心,但值得警惕,更值得深思。
+ p; c/ u% f9 q" D+ W$ M0 _6 V' X2 G* h9 N: j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