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3-29 09:01 编辑
9 X/ ?' n8 T7 O' B) [& L9 z. S# K; X: L# I/ e3 g3 k!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扁鹊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历史谜案,所谓“扁鹊卢人”也是一个被误解了两千多年的冷笑话,它是被有些人“将错就错”巧妙利用了,迷惑了很多读书不求甚解的人。 扬雄(公元前58-公元18年),一作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为西汉时与司马相如齐名的,是西汉末年最受推崇的大学者。他在王莽时期身世坎坷,很不得志,眼见西汉江山被王莽巧取豪夺,他作为一介文人,只有拿起笔做刀枪,冷嘲热讽,对于王莽的“新朝”大加讽刺挖苦,所谓“扁鹊卢人”就是杨雄在破慌除伪的时候,顺便举出来的一个例子,没想到“冷笑话”,变成了“热根据”,被后人“反其意而用之”,作为认定扁鹊籍贯的所谓“依据”,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杨雄在《法言·重黎》中说:“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昔者姒氏(即大禹)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夫欲雠伪者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有些读者不看前后文,不了解杨雄这样行文的本意,就得出“结论”说“杨雄主张扁鹊卢人”,这里边有很多误解与误读。 杨雄在《法言·重黎》中说的“医多卢”的“医”,不是医生的“医”,而是“伪医”,是那个时代的“医骗子”,“医多卢”的本意就是“伪医”、“医骗子”多出于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卖假货的人,一定要傍依一个真东西,就是杨雄所说的“欲雠伪者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三伪并称,三个假货,都是一样的手法出笼的。 杨雄为了说明《黄帝终始》是伪书,他随手举出两个更为荒谬可笑的例子加以类比:大禹治水而瘸腿,但是俗巫却说大禹治水靠瘸腿,因此发明了一瘸一拐当众得瑟的“巫步”,并美其名曰这是圣人步伐的“禹步”;扁鹊“过齐,齐侯客待之”,在卢地长期行医而名声在外,假冒的伪医、医骗子误以为扁鹊是土生土长的卢人,就自称与扁鹊同乡都来于卢地,是其所谓“真传弟子”而到处招摇欺骗世人,这样的事情很多,所以才出现了“医多卢”。 “姒氏(大禹)治水土而巫步多禹”与“西施心痛而东施效颦”无异,庸医、医骗子不读《史记》,不学无术,不知“扁鹊者,姓秦氏名越人,勃海郡.鄭(鄚)人也”,故出此笑话。 作伪、售伪、揭伪、破伪均须借助某种“真”,但伪妄者所依托之真,往往不过是似真实假的东西,明眼人一看即能识破。 6 z5 W, n, X$ O1 U, R* F
有需要新书《扁鹊学术思想研究》的人,请联系雷宝淳, 3 @3 _ y0 }3 E/ J: r7 l* Z
电话、微信:18732188195 $ l" M: P! U1 i3 ]
《扁鹊学术思想研究》精装本
+ v/ g- D6 }7 u" U1 K1本 九折,
0 @2 y m& x l& S7 U2 o) t+ S0 i3本 八折,
E0 q3 a* J b2 X& X5 \; o! Z10本 七折,
- g0 V) r) Q. h6 o) i" R100本以上六折, 2 p3 w- n. L9 M8 W* o+ w O
除偏远地区之外,包邮到家
3 n, O2 g2 _/ S- ~: b$ _, L7 _( C5 \" y+ r* H
友情提示:量大或者自提者可以扣除邮费 " K5 g/ d% @" e0 [
. k6 ]: b! k8 ~: W" s. h: u
《扁鹊学术思想研究》
& m3 M& A* A% G" ` t曹东义主编
1 G6 j; o D& {- ?$ Z5 s1 Z4 j5 n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 7 y# X3 m+ J4 h% G& N( `( N
1 X( }! a& Z) q. t& l" k; R
' L4 }5 Y7 G( g! a* }' @/ k E
目录
o7 z4 T6 Q8 Q2 r第一章生平(学医历程) 4 A8 {4 B/ c" |. D/ T
第一节,扁鹊在鄚州客栈学医
9 B3 g* t1 p) U. C# z3 k' G- {一、开客栈迎来不同寻常客人
! ]: U- g- J/ L7 m$ K }: F7 G二、常人不解医学传承以为神仙密授
9 z" Y' Q7 i( y4 D三、扁鹊医术高超不靠特异功能 # m& a2 `4 l! Z- p% |( ^( e
第二节,扁鹊是秦越人的尊号
. u: C1 G7 N+ {一、赵人送给秦越人的尊号叫扁鹊 6 ]& h" m6 R! c: i/ i3 Q
二、扁鹊恰似“古代120”逐渐被神化 3 y1 P) }" z! l: e$ g
第三节,扁鹊生活于春秋末期 ! z k3 c+ \6 j- g4 R. h5 M
一、史学家尊重历史之真实性 1 Q" ^+ X" ^/ J8 }
二、借神秘力量解除巨大现实困难
, g+ K! y# C5 d& P& |/ R三、赵简子杀赵午激发六卿矛盾 , |& N% n1 h% E) x8 _6 W
四、扁鹊诊赵简子临危受命
1 D& y! c2 u& }1 I4 G5 o4 v% ]五、董安于被迫自尽锁定历史瞬间 1 _# l- }5 \% L/ H+ @
六、扁鹊诊赵简子见证历史大事件
( B8 E2 E/ M+ h* N/ Y0 m第四节,扁鹊故里今属雄安新区
0 M9 a: v. N" |: Z2 k一、韩婴简写扁鹊里籍容易抄错 ; K# k) x. h$ k8 Q
二、司马迁为避再抄错而郡县并称 * x3 t1 h- j# ]/ G( z) @3 }
三、郣海郡、郣海、郣均指沧州一带 ( z; B1 x9 w% ?) Y
四、鄚州行政区划今属雄安新区 7 `; o1 E8 E5 I
五、“齐天大圣”孙悟空并非齐国人 ; B0 G/ |' o# S. `. b3 i* Q" b
六、“卢医”有真假后人误解杨雄
' e4 ~7 ]& N6 y0 s- C七、扁鹊在卢行医被称为“卢医”
7 ]+ B# M/ l" r2 K. o第五节,扁鹊墓葬庙宇跨五省区 5 h5 x, v6 P2 V- \( o+ P6 X1 o1 ^
一、扁鹊大庙数鄚州最宏伟 ( i" j) e6 L* i9 |) a
二、扁鹊在内丘封地传承学术得安息
, i8 S9 _+ M6 Z; u2 J三、河南汤阴伏道扁鹊墓、庙 8 k$ O5 M- Q( n1 T2 P3 c
四、山东省境内也有扁鹊墓 - @: ^/ ?9 K+ n# t! u. w
五、陕西境内之扁鹊墓、庙 : H3 ]) E0 u: ]+ T; q
六、山西境内两处扁鹊墓庙
5 l, [- i! V2 ~第六节、扁鹊墓庙与古代丧葬祭祀制度
" Z6 Q( ? q2 C/ l8 R一、士大夫死后“三月而葬” & c/ U4 {0 f6 _8 E
二、丧葬纪念活动有等级规定 D8 r0 M) N. O' g! k2 A1 N
三、墓而不坟是一个传统 . x+ r; n1 b9 q
四、暂时埋葬的简葬有原因
3 q7 R5 N0 D0 {& M# }+ F9 F q五、扁鹊死后应当有墓无坟 * U+ u5 M! r) j2 s4 q) u7 C1 C
六、扁鹊可能有过暂埋的简葬 4 p4 g; ~. }7 e7 D& }* l
七、暂埋的扁鹊应该迁葬 - R* |# Q$ f4 i, ~
八、各地扁鹊墓多为纪念坟 5 Q8 a# M/ U7 y0 I$ J5 r6 H# w2 B" U
九,扁鹊既是天神也是地鬼 " z' N5 A% H* p) N+ w% K' C
第二章行医业绩
& k- S! `2 R* @第一节,扁鹊诊赵简子获地四万亩
9 D1 O6 e. G' |# o! V第二节,扁鹊救治虢太子获得天下赞誉 , H# q1 d- S& I2 a
一、韩婴与司马迁先后说的有区别 8 r7 o8 [. h5 S6 u8 f
二、虢太子与虢世子的异同
" i6 \8 w# ?! f5 G5 O1 y. k三、开创了最早的中医师带徒 + ?( i0 L8 C! L; e% |
四、虢太子在内丘拜师之历史文化 - |7 U6 @1 p1 f7 n$ R! A
第三节,扁鹊望桓侯有病早治医患和谐
7 g, Y) v) \ V6 {! ?) r一、韩非笔下的扁鹊见蔡桓公 ; v$ `4 r6 o: O5 X& v' F9 H
二、司马迁接着叙述扁鹊见桓侯 1 }- b7 ^, I7 i: H8 l
三、医患不和,桓侯丧失治疗良机
1 S( I/ X! z. [) I! [ d四、扁鹊痛说“六不治”
0 W% K: {- n; `' k3 L第四节,扁鹊见秦武王是故事里的人物
$ ~- w f8 r j6 G0 m& [7 b一、历代学者质疑其真实性
( y# a' R. ^, L# d0 v8 p; V% Y: d二、这个故事情节与扁鹊身份不符 / F0 k/ E, o, \3 Q) O. @4 ~
三、“怒而投其石”与扁鹊性格不合 8 u6 w7 B5 k7 [# Q/ _
四、故事的宗旨是为了让武王知人善任
* S9 w6 e/ Z1 O' E) M3 i五、这只是一个与扁鹊相关的故事 2 L- I1 p! J! P5 K% W
第三章著述
; O* J; M# n# p" C4 z- b第一节扁鹊时代应有医学著作 : |* {$ `( [9 s% {! y$ ?
一、春秋之时,诸子之学兴起 . D# ]+ `8 L* A% Q* |
二、扁鹊接受了师父传授的著作 1 p& m( l- j; @5 w/ I' K( t+ R. ]# K
三、扁鹊时代医学逐渐繁荣
) i+ e, r& X. s" I8 v" _四、官医考核绩效需要记录
; u4 s1 u0 x1 q$ ]% O五、扁鹊带徒讲病流传后世 5 {" H, u4 d* c' |( D3 L: ]
第二节,《扁鹊内经径》《扁鹊外经》 , {1 `8 V7 `9 r4 G
一、扁鹊著作是医经的代表 ( Y, k }6 H. M
二、《内经》托名黄帝集成新名牌 * ?+ g7 @+ Q. |% c
三、秦汉之前古籍多无书名 * C3 Z2 ]! p2 n! t
四、 西汉年前古医书由刘向命名 ) c3 L0 q+ A+ W* B, l$ o% z4 @
五、皇甫谧“错认”《黄帝内经》
! e8 T% s8 G j, p( Q Q$ S- r3 f六、文献学家与临床家对待古籍不一样
+ n/ A# J5 i: ~! S第三节,扁鹊与《八十一难经》 7 X5 A& F E' W9 `
一、《难经》的作者之谜 Z. ~" P& ]+ q: \# k; a( l
二、《难经》为何不署作者姓名
7 m! f( C3 p7 T K0 p三、《难经》的著作年代 1 p% K* e; ~! o9 Q/ n3 h2 P; w2 M9 c' j
四、《难经》的著作本意 Z2 p# [ A0 a8 c
五、独创“寸口三部九侯” 9 U% f5 |9 y4 s+ q/ f: A
六、《难经》的学术贡献
( J" ^+ u$ l G5 |; ]0 Q; m第四节,扁鹊与《黄帝内经》 o& f0 ^6 {9 v2 R% a
一、《黄帝内经》发展了扁鹊医学
. N: P, s* d4 n; `1 O% y二、心主火不必形成等于东汉
9 I. z3 ]" V# k) k) _三、“三部九侯”发展了独取寸口 * f) {% v, r. m3 @
四、寸口诊法形成于西汉之前
( A% [ O" ]$ @% ]: }) O! s五、“五十营”继承扁鹊“五十度” , f0 @8 t9 @7 `$ T. D9 _( k* E
第五节,扁鹊与王叔和《脉经》 : l$ p. T' M# o& g' ^% }, q5 Q" N* o
一、《脉经》是一部“全书”
% ~4 x8 J6 I) r( r4 z$ Q @二、《脉经》引用扁鹊的著作 3 o( r5 Q8 Z" f; S
三、扁鹊著作已经被后人补充 & J/ _9 i% s5 g- m7 r9 i) Y
四、扁鹊脉法重视呼吸与脉动的关系 * X$ O" G; ]2 G( I j
五、扁鹊脉学重视脉应阴阳
' V/ x4 i! G" X. C$ B8 V六、扁鹊脉学看重“动摇几分”
g' Q* h# e6 M七、扁鹊论脉出入昼夜五十度 4 k( _7 N0 t( R {/ O
八、扁鹊论损至脉影响《内》《难》
: p# k0 e" l! W, W4 K九、扁鹊四诊合参影响华佗
# U" z2 {$ l" I6 d9 q" s0 @5 G$ X第四章学术思想
3 c. i* b6 {$ c第一节,诊脉见五脏,独特世界观 1 o. [, ^& S4 I4 l3 x$ G0 ?4 N
一、早期说脉不与脏腑相联系 1 j" M7 R7 ?# P: l3 X
二、诊脉见五脏症结是理论创新
4 s+ M2 I9 r8 O+ |) o三、扁鹊“相病之法”脉有五脏
& @% G- T" y3 l四、从“五脏失神”到“五神脏”
8 h1 S3 S$ n* T" a4 n* u五、扁鹊论脉与五脏、六腑相关联 2 h( [+ U4 o* Z1 E
六、西汉仓公也可脉见五脏 9 H( k O3 Z2 c4 a
第二节,五脏有五色望诊能传神 - T9 b, N- _' \8 j1 ]* M4 N% c
一、五色五脏相关被扁鹊认识
1 Q# H0 z' a" H5 R. S二、《素问》升华五脏五色相关 " X8 S. @/ W: H/ Z
三、《灵枢》也很重视望色诊病 % B$ k) P' j- r+ b3 ^
四、《难经》发展扁鹊望色相病
7 W' Y8 |* C4 O5 _/ ^/ |8 u* _4 A第三节,阐述病机侧重脏腑经络
, z% c* P3 P5 F7 W( V2 t. l& P一、虢太子尸厥属于“五脏厥中” * Q6 K. J6 `7 E' V6 g4 d7 j
二、脉应天地分六经阴阳
3 x+ A: {% l2 ]) z% Y5 j% J& s/ @( B三、扁鹊重视寸口脉诊法 * \4 e9 [4 v* b
四、扁鹊论呼吸与脉动、气行关系 / S' c C8 o3 @
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有要诀 # f, r1 U8 \ n P6 Z
第四节,杂合以治,内病外治
$ t- U E" O4 ^* i# l' R. `一、对尸厥病机有不同认识
4 X5 a3 o0 X. W二、扁鹊论述尸厥的相应病机 2 F- T/ _# N1 `3 l% d$ f
三、扁鹊与众弟子杂合以治 ; u, i" J+ ?$ K9 Q' I7 v( }" P% Z
四、《素问》说杂合以治是圣法
% U2 ^! h: G+ @! q% F. ~3 ]第五节, 随俗为变,以利天下 6 [6 F! d4 z7 u- p9 k- u# v
一、先秦时代的医学分科
8 S( }6 ?( b/ E2 d二、扁鹊过邯郸成为妇科医生 ( r3 b$ v0 Q, w3 R! s( p, n7 U
三、扁鹊到洛阳开创老年科 , W5 e- r! R5 m( [8 I2 N, O
四、扁鹊到咸阳成为儿科医生
1 V* d3 O6 X: ]& W: }' z) N
4 Y% O5 L: g" q3 z) q' w. P第五章 轶事典故(逸闻轶事)
2 z/ L- l+ F* m4 j; r( g8 W) v" Y第一节, 扁鹊换心手术不留疤
" Q4 E- c, v$ k5 K第二节, 扁鹊兄弟三人比医术 * K2 ?6 k2 r3 j7 q, k7 J
第三节, 扁鹊与巫医势不两立 % ?9 r& C+ p6 G4 Q
第四节, 虢太子内丘拜师扁鹊
4 @( S# l( }) p9 s" v第五节, 与扁鹊有关的历史资料
Z$ |( A" W* z2 Q第六章 医论、医方、医案
8 C: V' ^9 x! i1 |- d" w; r& U" Y! i第一节, 扁鹊论六不治事出有因
# L& I2 Y( r2 X# u第二节, 扁鹊杂合以治彰显特色
! F* y& E- V9 h O: x3 y- i5 f( V第三节、 扁鹊智慧处理医患关系
, p% v; n9 c; E6 R* N; K! s第七章后世传承
2 t* n- i6 s3 x. O) B2 P第一节,仓公传承学习扁鹊学术
4 a& s6 m, X; ?6 P, d8 z第二节,张仲景敬仰扁鹊重脉诊 $ f# L) l" }/ E: x3 m2 W: y
第三节,华佗学习扁鹊望色断病
4 O- E# K& @# \' _+ K; }! p( R5 E U第四节,窦材学扁鹊大灸特色浓
1 T a9 X% J2 C+ a9 f7 ~% l5 ^第八章 现代研究与应用 8 J2 A+ ~7 Z; f$ q' R! B% `! A
第一节, 扁鹊医学与道家儒家
' ^+ |5 {- e' u" i" [% g1 F1 n第二节, 扁鹊文化核心是利天下 . _6 @5 Y- j, u b, G. Y) [# A
第三节, 复兴中医需要扁鹊文化 * S/ \3 I/ V3 f b
1 V* G( y6 V, {, J/ m& \第四节, 扁鹊研究需要正本清源 2 w( G. E% w4 i5 U
细辨卢医真伪,千年误解杨雄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文化研究院 曹东义、张培红、张明泉 (这篇文章,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3月1日第八版,而文字有所删节。这里是全稿。) 目前,很多认为扁鹊是“卢医”的说法,追本溯源来于对杨雄误解。其《法言·重黎》云:“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昔者姒氏(即大禹)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夫欲雠伪者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有些读者不看前后文,不了解杨雄这样行文的本意,就得出“结论”说“杨雄主张扁鹊卢人”,这里边有很多误解与误读。 杨雄说“医多卢”是批判而非赞扬 首先,从整个这段文字来看,杨雄不是为了赞扬“医多卢”,而是为了打假、揭伪。他说很多假冒的庸医,都打着“卢医”的旗号,所以他感慨“欲雠伪者必假真”。卖假货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真”,假东西傍着真东西、真名牌,才能销售出去,否则就没人要,这种现象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时候,更为突出,危害更大。因此,才有了“315”消费者维权的节日。 “禹乎,卢乎,《终始》乎!”三伪并立,卢医在其中,伪医假药的危害,我们今天的体会更加深刻,也更不能容忍。杨雄本心只是为了揭穿王莽,未曾想歪打正着,行文牵涉了中医。 斗胆揭开《黄帝终始》真面目 杨雄不是打假英雄,也不是卫生监督局的执法者,他揭露假冒“卢医”不是目的,而是顺手拈来的一个例子,他主攻的目标是《黄帝终始》这本书。 《黄帝终始》打着黄帝的旗号,为的是替王莽篡汉找说法。王莽为了篡权,利用天命迷信欺骗大众,让一个农民在菜园子里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一个“丹石符命”的天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他借这个“天命”骗术要登基,又嫌理论根据不足,就推出一部《黄帝终始》宣扬“五德终始”学说,为其“新朝”政权寻找“理论根据”。 大学者杨雄直指其伪,在《法言·重黎》中说“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 所谓《黄帝终始》,是那时盛行的谶纬之学,借此宣扬刘氏汉朝“赤世计尽,终不可强济。皇天明威.黄德当兴,隆显大命,属予以天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托名黄帝的伪书,预言政权按五行生克而更替,又叫“五德终始”,宣称这是上天“明汉火德尽,而传于新室也。” 但是,黄帝以前结绳记事,其史官仓颌始造象形文字,黄帝怎能有五德终始之类的书籍传于后世昵呢?尧舜之前孔子不语,《尧典》、《禹谟》也只是记录他们故事的篇章而非其亲撰之作。继刘向之后校过书的杨雄自不难看出《黄帝终始》出于伪托。此时揭破该书的目的,确有重大的现实政治意义,而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如跟随刘歆、杨雄辨析疑异的桓谭,因反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用图谶建灵台几乎被杀,他时年近八十,但“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据《后汉书·桓谭传》)。”杨雄在《法言》中揭穿《黄帝终始》之伪,又说“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无异于挖王莽政权的墻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胆识。 揭伪需要旁证,“卢医”有真假 为了说明《黄帝终始》是伪书,杨雄随手举出两个更为荒谬可笑的例子加以类比:大禹治水而瘸腿,但是俗巫却说大禹治水靠瘸腿,因此发明了一瘸一拐当众得瑟的“巫步”,并美其名曰这是圣人步伐的“禹步”;扁鹊“过齐,齐侯客待之”,在卢地长期行医而名声在外,假冒的庸医误以为扁鹊是土生土长的卢人,就自称与扁鹊同乡都来于卢地,是其真传弟子而到处招摇欺骗世人,这样的事情很多,所以才出现了“医多卢”。 “姒氏(大禹)治水土而巫步多禹”与“西施心痛而东施效颦”无异,庸医不读《史记》,不学无术,不知“扁鹊者,姓秦氏名越人,勃海郡.鄭(鄚)人也”,故出此笑话。 作伪、售伪、揭伪、破伪均须借助某种“真”,但伪妄者所依托之真,往往不过是似真实假的东西,明眼人一看即能识破。杨雄《法言·吾子》云:“或有人焉,曰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如果扁鹊确为卢人,杨雄要逐一揭破几百年中不是卢人却自冒为卢人的冒牌庸医,殊为难办,不能实现。因为古人流动性很大,里贯经常有变化,以杨雄本人言,《汉书》虽称其为“蜀郡成都人”生于蜀,但他的先人在晋时为“杨侯”,晋国分裂才逃到巫山,楚汉之际溯江而上“处巴江州”,汉武帝时始至蜀郡。司马迁的先人“世典周史”,周幽无道,司马氏与赵叔带同时“去周适晋”,其后司马氏或至卫,或在赵,或迁于秦。所以,断定一个古人是否为卢人,或曾否为卢人是很困难的,杨雄不可能逐个调查,然后得出某为真卢人,某为假卢人。司马迁《扁鹊传》即是试金石.自称卢人又云“与扁鹊同乡,得其真传”者,不论是否身为卢人,皆属不学无术的伪冒。 身处乱世,难于直言 只有深刻了解杨雄的身世,才能知道他如此写作的本心。 《汉书·司马迁传》云:“自刘向、杨雄博及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杨雄羡慕司马迁,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也深慕可马相如、屈原才学,长于赋辞,博通诸经,曾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讽谏汉成帝应勤政爱民,但恰值王莽专政,汉成帝只好沉溺于巡游玩乐之中,杨雄的规劝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成为游乐的颂词,他因此开始鄙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刘向反复上书,极言外戚专权之害,而杨雄不比刘向贵为宗室之后,故看破红尘,退而著《太玄》。有人嘲笑他以此为自己谋进身之道,他说:“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之病甚,不遭俞跗、扁鹊,悲夫!” 坎坷的命运,造就了他愤世嫉俗,冷嘲热讽的性格,《法官》是他论说古今,批判现实的代表作。《汉书·杨雄传》说杨雄与王莽,刘歆曾同为黄门郎,又与董贤同官,然而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乃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玉莽篡汉,使杨雄“见所不欲见,敬所不欲敬”,为了“屈身伸道”而奋笔疾书。他当时虽年己逾花甲,但因王莽杀异党而受株连,杨雄毅然从校书的天禄阁上只身跳下,几乎摔死。他在《法言·吾子》中感叹:“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因圣人序君臣父子之道,“克己复礼”,而王莽却由“安汉公”.变成了“窃汉贼”,杨雄通达古今,怎能无所感愤? 王莽篡汉成功后,策命西汉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刘婴:“咨尔嬰!昔皇天右乃太祖,历世十二,享国二百一十载,历数在于予躬。《诗》不云乎:‘候服于周,天命靡常!’封尔为安定公.永为新室宾。于戏!敬天之休,往践乃位,毋废予命!”刘氏西汉王朝至此气数已尽,“寿终正寝”了。杨雄在《法言》结束之前.不无讽剌地写道:“周公以来,未有汉公(王莽曾为安汉公)之懿也,勤劳则过于阿衡(伊尹)!汉兴二百一十载而中天,其庶矣乎!辟雍以本之,校学以教之,礼乐以容之,舆服以表之,复其井(井田制)刑,勉人役,唐矣夫”!西汉王朝已经“终天”,杨雄却戏称其为“中天”。且不说王莽托古改制有无进步意义,伹杨雄看来,那不过是其篡权欺人的堂皇借口。 王莽篡汉时,既使用了“丹石符命”的骗术,又借“五德终始”学说为其“新朝”政权寻找“理论根据”.杨雄直指其伪,故有三伪并立之“卢医”。 两千年来,很多人只读“扁鹊卢人”,断章取义不读前后文,因此误解杨雄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以讹传讹,变成了杨雄主张“扁鹊是卢人”与司马迁持不同论点,岂非大谬?
: P W# f6 k5 V; X4 }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