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河北省继续深耕细作
曹东义 发表于:2023-6-12 19:51:0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225
河北省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前些年有很多亮点,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出版过《杏林寻宝·保护中医》等,上报国家项目218项,在全国各省市之中,名列前茅。
/ T9 O2 X, i+ d! N& v" G& k/ u, V5 j( N% B% Y

( O4 I+ \4 I8 b- T最近,有了新进展:$ M) c) S2 h# C; H/ M

* U; a* T, t2 e3 ?$ Y
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培训会议召开时间:2023-06-12来源:办公室作者:朱婷钰、安宏点击数:2404 }, _. W- S) D& U  y: W$ F
& x; u/ M. b5 m3 d& F
2023年6月10日,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培训会议在沧州市召开。会议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河北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落实县(区)级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相关部门人员参会,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剑锋,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靳文龙,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处长孙庆臣,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虎,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赵贵起,沧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张智勇,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书记赵建勇出席会议。河北省各地市及县(区)中医药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业务人员等近200人参会。会议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赵贵起主持。
会议上,刘剑锋主任基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和国内背景,立足现实基础与实践,阐明下一步工作内容与意义,归纳各地在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帮助与会人员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高效应对,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安宏介绍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系统的填报内容、关键要点、共性问题与注意事项。
孙庆臣处长表示,该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切实提升人民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并将继续推进落实,做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相关工作。
会后,刘剑锋主任一行实地调研了河北河间尹氏中医膏贴、沧县释迦宝山脱骨疽诊疗法、沧县三元堂骨伤医院等,对如何进行收集整理进行了现场示范与指导,帮助技术申报人明确申报重点,为一线收集整理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方法和实践指导。调研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和项目申报人反响热烈。
责编:李钰、张凤霞
% k; i) K! Y5 X- ^+ D4 I8 G- `
[color=rgb(7, 92, 159) !important]上一篇:【转载】新华健康|内外兼修 加速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x3 B3 K3 F6 h% v
1 }" ^5 E# A% J" M* _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2 19:52:10 | 阅读全部
刘剑锋: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内外兼修”: h& S; p/ _2 w  A
来源: 中国网2023-03-29 17:28 , h' Y; s1 r, ^4 D( x

2 q2 \5 l  ?0 W; N: v+ {
! ~5 V& O& e8 |
( ]9 M/ [" v1 P2 I9 |: b; x9 O( W分享* g. A7 Y6 m" V$ f+ e* p- X
中国网讯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积累的原创知识财富,如何保护好、继承好并利用好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剑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内外兼修”,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速建立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相互衔接并相互补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 z9 v7 w6 s+ M/ `3 v4 L# o& J5 a+ ~; c
image.png
2 W7 s# ^, r' S6 M6 j2 ^$ E& i; ]# W9 m/ t; L/ ?8 S+ t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剑锋(资料图), B2 r: q3 Z+ X9 m
" o+ h5 n( G8 k/ o
发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
/ z0 Z1 U" ]. j+ O
& S. d% g5 R- E( y' ~% \) P3 L刘剑锋介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国内外没有可以照搬的成熟经验。2017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提出:“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其中,保护制度是数据库与保护名录发布的重要支撑。数据库建设和名录发布的具体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4 t2 r4 E! Z# ^4 y% h4 t3 R6 ~8 r; n$ j) F6 q" u; ~/ b- `4 r5 r
在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召开的“关于传统知识数据库的专家会议”上,刘剑锋介绍了中国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中的现有成绩和经验,并对WIPO全球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意WIPO设立传统知识门户网站,但各国传统知识数据库不交于WIPO,仅在门户网站上建立相应的链接;数据库的内容不涉及来源地、所在国和权利主体敏感信息。这一建议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支持。
8 a9 U- T; O. \) s0 Q3 G" P6 e2 G+ [4 y+ Z" ]
刘剑锋指出,当前,国际上对于传统知识的权利和数据库的使用及访问权限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走在世界前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发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发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铺平道路,保护国家利益。
( M7 J5 p: t" {+ o) r7 K" X( s. X
7 {4 f* d1 x7 v, g3 y5 ^未雨绸缪 内外兼修
  r3 O, i0 s& C' j# F* j6 w' X4 h+ a2 |* W# Q: P9 |
刘剑锋认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医药事业、产业的目标,其中传承是关键,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要找到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源头,并保护好、利用好,中医药事业、产业的发展才能生生不息,但对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的保护有待未雨绸缪、内外兼修。
7 h9 O% @' V. @0 I( i2 U
. q: {0 o3 x8 a3 j国内法治方面,刘剑锋举例说,某一著名三甲医院的院内制剂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位著名中医的处方,主要防治肺部疾病,在新冠疫情期间因效果显著广受欢迎。老中医已经故去,医院因制剂产生的收益和这位老中医的后人没有任何关系。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如果适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显然收益和上述这位老中医无关,也无法确定双方的权力及利益分配。目前双方发生争执,可能会导致这么有效的产品停产。
4 W3 c  |' z0 n, n7 {' L' `; z6 `" ~1 P0 ~7 W2 f( N+ d" N
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按照一定的程序,依法确权,承认是老中医处方并认可其中医传统知识的价值,坚持法条中知情同意、利益分享的原则,院内制剂当然可以使用得更顺更好。如果企业、资金进入风险很小,现在改革后的药品审评制度对经典名方加减、有一定人用经验的药品的审批程序从简,开发成名药的可能性非常大,将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x9 q5 q. `- |% ?: C" a" O9 ?, ]' ?/ l0 {  P* P' ?, K  {
涉外法治方面,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医药在海外不断“开枝散叶”,其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也迫在眉睫。有位已在中国毕业的外国学生,将足三里、曲池等十几个穴位组成一组,冠名申请“脱敏针灸疗法”的商标并获得批准。还有一些人和组织,若干年前就将“中医师”及“针灸师”的头衔,抢先在海外商标注册。2 A1 }. Q0 x8 g9 V# ^$ h8 q

( R: }: K) |" n/ @1 N6 p* L: J对此,刘剑锋分析,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彰显它们的价值。近年来,一些历史悠久传统知识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传统知识,常常遭遇一些外来公司和机构无偿窃取和利用,这类盗取行为是“生物海盗”。需要警醒的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上少有先例可循,这是当前我国中医药走向海外不容忽视的“外忧”,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参与中医药领域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构建。6 u1 R3 r/ u5 {4 _6 {3 _

5 \) x. A" @. x& N/ [辨证施策 久久为功
8 N2 g" r: b3 }' w0 K
4 [: ~/ e2 ?" B3 @9 b1 @在刘剑锋看来,“辨证论治”是中医药诊疗思想的精髓。中医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必须辨证施策,未来的方向是推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医药传统知识有机衔接。
! R) C7 O$ o* ]. ^$ q$ u4 d* Y/ q5 K- p( R  o1 g. V0 R% S
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以商标、专利、著作权为主,以公开为保护形式,以保护创新为主要内容,超过保护期(如商标专利一般为十年)可以无偿使用。1 g0 h$ S5 C* C; o, j. x, h
3 d: y# U4 W- f9 H
刘剑锋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等优势,优先无偿使用来源国的传统知识申报专利,依靠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反过来限制甚至排斥传统知识来源国利用自身传统知识。近些年来,传统知识来源国开始感受到保护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国际上也逐渐对传统知识保护达成了共识。但是什么属于传统知识、如何保护、保护什么?' z* V& F7 k. ~9 O8 p

  x0 y3 t1 O1 `. M刘剑锋介绍,国际上对此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从2000年开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政府间工作委员会(IGC)已经召开过四十三届会议。未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传统知识丰富的国家主张迥异。发达国家认为利用传统知识数据库不误授专利即可,传统知识已经进入“公知领域”不应再享有惠益分享等经济权力,这些是完全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内进行。传统知识来源和持有国认为,这样是对传统知识的不尊重和不当占有,认为传统知识持有人应当享有惠益分享等经济权力。两种主张相持不下。
5 I0 \' j5 e: O" V
/ ]# W" H, s8 d& Z* u1 y- H  F《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刘剑锋认为,这就赋予了持有人相应的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工作走在了世界传统知识保护工作的前列。! Y6 s! a, l" m% F! A
4 N! T; {! k3 W1 [
“需要尽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及其相应的技术体系和规范,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有机衔接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刘剑锋说。
3 d0 `4 I- c) x0 h2 f0 ?
# L9 F5 h& ^* {4 ~9 X7 U8 Z刘剑锋指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正式列入中医药法只有5年,公众对其知晓程度还有待提高,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申报认定后产生的巨大名誉权与经济效益也还有待相关利益方充分认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31个省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县(区)级具体负责收集的全国性收集体系和队伍,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可以找所在地县区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申报。9 K8 y7 q" D6 e+ P3 W

0 W9 @) s$ ~/ `  r. Q8 Z从长远来看,刘剑锋认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传统知识持有人、专家、政府、市场四方联动,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久久为功”。比如,在发挥市场作用方面,需要推介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与技术,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服务世界人民健康。
6 W3 ^: X4 V9 j+ S) \2 ]/ X& l3 `8 F/ o7 O
【责任编辑:马芮】8 x" J! b) q% b
中国网0 t9 l0 o( A9 m- w6 w$ M; \
李小琳“爱在人间-诗琳画卷”诗书画展暨《诗琳画卷》新书首发式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Q0 `1 {( P6 f3 ~: d) O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数字安全分论坛成功举办
" h9 i5 }3 F0 J$ F: }“梦启之舟”亮相第三届数博会 开启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m! b* q2 B1 n0 R- {- a“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理论研讨会圆满举行9 G0 w) E+ M& O. S
2022“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颁奖典礼在山东威海举办
* m' D% i4 ^# ^6 Q* S王晓辉:携手共建多元参与、同频共振的对外传播新格局
( }; \' z. A; I* W  k“道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启动7 w( m9 q+ y- p+ r* @
刘剑锋: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内外兼修”( G+ b, j: u- V
最热新闻+ L1 Z3 N( n2 h/ A4 v* Z1 Q$ n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布林肯涉“去风险”言论
3 \3 R0 c- w& [: ?2 W5 i, H中国式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在发展中化解危机
, t' ^  b2 K6 a8 p0 Z瑞典央行警告本国金融系统风险加大
) C+ ^; B- I; F美国操纵G7干预别国事务——访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保利诺9 ]' q; X7 d, h& [) S
印度教授:不必将人口变化渲染成中印博弈& O5 L8 w$ S7 N( A( [4 }0 ~' h3 ?
【中国那些事儿】跨国公司再掀访华热潮 高管表态将在中国长远发展/ ~' P* G9 N% t9 v, F! T
【世界说】美国遭遇教师“辞职潮” 超6成教师对校园枪击案感到忧心和痛心!+ O8 ?% F: ]$ X/ I2 o. Z6 H
为你推荐换一批' a  ]' V3 |6 b' `. X* |1 a* v, k( O

0 I: V8 m7 a4 i1 X' o! \  Z道中华
7 ]7 x8 T, M2 }) o
) s/ S; s9 S/ ?; D: j8 V9 L4 G* d% U" |( {; `% Q4 s
和评理1 G/ w1 L6 s% r- `0 X: k8 v2 l9 J# ~
5 W2 N2 r, B- g! X- b
; M. y+ C, J$ Q/ Q4 s
中国那些事儿+ i! s- l  O! E, m% G, H
$ t, o- Z% E7 f# k

* O1 T  r1 }: O/ ?- r# W世界说) l6 m" k( C/ C, B% x5 a% r

6 A& Z% [6 z- R7 Z3 s4 r1 c3 M3 J, [+ ~8 o% h" w
中国观察
' e7 I' ?) I8 R. ?2 w
3 D0 D; K# u3 w) T% A
# a+ U. R  C. q7 z  c& Z新华社
4 E7 n  M: l5 n7 j* [; S
& I/ Z/ f7 h* y' }
& o2 P# r& H( X+ j! d2 w中国日报网评; }2 }% N+ E+ j% J. R
- M& X) ^9 ~! l  ^' S7 c0 `
0 i5 |' @7 T" @+ @+ ~3 ~* T+ S% `( Q
全球正发生" I2 E  t8 v- ?; z- J
5 y6 o- q+ `8 M- o4 k5 u
8 J; {3 I& k$ e" B: W/ k$ s
大湾区之声
: a7 ]2 O2 U$ W+ }+ P7 e7 k, x1 }# K( u3 D* k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2 19:53:06 | 阅读全部
【转载】新华健康|内外兼修 加速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6 M  U7 ~1 N8 \- `# ?7 q
时间:2023-03-290 i) d) Q& ~) K
来源:经济参考报
' B* `2 n# \* j& I. u; w  f* e作者:经济参考报
  O: t4 I9 f! D+ w! Z: t5 z点击数:23/ d) M% q) O) s2 J$ \; C8 A" c, d3 s
原文链接:新华健康|内外兼修 加速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7 k7 x# {3 X  ~# k2 t0 _& I7 L& j3 x6 u. @; `) e0 F$ \' D
* i  O4 ^$ ~# Y- N1 l( ~. w
6 O5 d8 Z5 g' E% U7 G, }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积累的原创知识财富,如何保护好、继承好并利用好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就提出:“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 x* E* v# M- X5 W# t
( d5 {( b- h/ m. D: o% t
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剑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走在世界传统知识保护的前列,但需要“内外兼修”,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速建立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相互衔接并相互补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0 V& J+ y- r0 v+ A7 b* M% H% Y
3 x+ c+ }( @# H微信图片_20230329175746.jpg
8 M. ?2 G9 C% A) b2 q- G# l* w% W2 U; k4 A% m: p# ^
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 W  j6 c# c8 I5 [8 Z7 G- w& m1 O4 k) w5 P$ q! x) i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依法确权,保护持有人依法享有的传承使用、知情同意、惠益分享等权利的法律概念,是国家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的一项工作。1 }# f3 m0 }; Q' i- O

# e" M% a( f; m! V4 D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建立中医药专利特别审查和保护机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 g. y: p" U5 b* y; M* h: Y  K4 K- N3 q
刘剑锋介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国内外没有可以照搬的成熟经验。2017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提出:“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其中,保护制度是数据库与保护名录发布的重要支撑。数据库建设和名录发布的具体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8 G# V! N' ]0 ~. @$ H& X' S' x; Z; f
9 j9 d. z; c+ \+ S- G
在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召开的“关于传统知识数据库的专家会议”上,刘剑锋介绍了中国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中的现有成绩和经验,并对WIPO全球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意WIPO设立传统知识门户网站,但各国传统知识数据库不交于WIPO,仅在门户网站上建立相应的链接;数据库的内容不涉及来源地、所在国和权利主体敏感信息。这一建议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支持。
* ~. j3 e' s. b3 {! H: G$ ^5 r0 t  r4 m1 m! M
刘剑锋指出,当前,国际上对于传统知识的权利和数据库的使用及访问权限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走在世界前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发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发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铺平道路,保护国家利益。
. q" h5 a' Z7 F6 M  L5 j/ g3 B/ G) R" l+ \! }% [- |; F2 @* h
未雨绸缪 内外兼修
0 Z8 N! ?; O7 |  }9 o. q' \6 v& A* K/ f9 r1 ~2 U- Q9 l" Z
刘剑锋认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医药事业、产业的目标,其中传承是关键,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要找到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源头,并保护好、利用好,中医药事业、产业的发展才能生生不息,但对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的保护有待未雨绸缪、内外兼修。
+ s( s7 \$ i# h2 f- r# \: _' }6 @) T6 H
国内法治方面,刘剑锋举例说,某一著名三甲医院的院内制剂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位著名中医的处方,主要防治肺部疾病,在新冠疫情期间因效果显著广受欢迎。老中医已经故去,医院因制剂产生的收益和这位老中医的后人没有任何关系。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如果适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显然收益和上述这位老中医无关,也无法确定双方的权力及利益分配。目前双方发生争执,可能会导致这么有效的产品停产。
. p* q5 }# U; k0 U+ ]& U8 b
! j1 g7 J: n& {3 _" f; Q: ?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按照一定的程序,依法确权,承认是老中医处方并认可其中医传统知识的价值,坚持法条中知情同意、利益分享的原则,院内制剂当然可以使用得更顺更好。如果企业、资金进入风险很小,现在改革后的药品审评制度对经典名方加减、有一定人用经验的药品的审批程序从简,开发成名药的可能性非常大,将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 M- S- l6 k; {* T
0 e5 B) K& U. O! R
涉外法治方面,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医药在海外不断“开枝散叶”,其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也迫在眉睫。有位已在中国毕业的外国学生,将足三里、曲池等十几个穴位组成一组,冠名申请“脱敏针灸疗法”的商标并获得批准。还有一些人和组织,若干年前就将“中医师”及“针灸师”的头衔,抢先在海外商标注册。! {; T$ c3 a: }
5 K0 G; A% o$ \. ]: \' H. g! O' Q
对此,刘剑锋分析,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彰显它们的价值。近年来,一些历史悠久传统知识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传统知识,常常遭遇一些外来公司和机构无偿窃取和利用,这类盗取行为是“生物海盗”。需要警醒的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上少有先例可循,这是当前我国中医药走向海外不容忽视的“外忧”,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参与中医药领域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构建。
9 Q6 N. G/ R; h0 s& u0 Y& }1 j, N3 F( H
7 s$ p4 O- |* v+ }% R4 q辨证施策 久久为功
9 U9 V0 I0 k5 S; g% i8 Y
9 I( @/ ~0 ]0 w# }& g7 J1 p在刘剑锋看来,“辨证论治”是中医药诊疗思想的精髓。中医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必须辨证施策,未来的方向是推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医药传统知识有机衔接。1 `2 m2 h( |" A. @5 k

, `- }8 U/ ]% }9 Y+ a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以商标、专利、著作权为主,以公开为保护形式,以保护创新为主要内容,超过保护期(如商标专利一般为十年)可以无偿使用。
- e0 b6 g. S. o9 S. r5 W  H" V9 w/ W2 X9 S( x6 a
刘剑锋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等优势,优先无偿使用来源国的传统知识申报专利,依靠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反过来限制甚至排斥传统知识来源国利用自身传统知识。近些年来,传统知识来源国开始感受到保护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国际上也逐渐对传统知识保护达成了共识。但是什么属于传统知识、如何保护、保护什么?# Z, T2 u: ]8 H0 \

/ N! M. `" Z5 d6 C0 h" v刘剑锋介绍,国际上对此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从2000年开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政府间工作委员会(IGC)已经召开过四十三届会议。未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传统知识丰富的国家主张迥异。发达国家认为利用传统知识数据库不误授专利即可,传统知识已经进入“公知领域”不应再享有惠益分享等经济权力,这些是完全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内进行。传统知识来源和持有国认为,这样是对传统知识的不尊重和不当占有,认为传统知识持有人应当享有惠益分享等经济权力。两种主张相持不下。/ q. ]8 q: |) p% b
6 B* \0 V( Y/ w) D- _#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刘剑锋认为,这就赋予了持有人相应的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法工作走在了世界传统知识保护工作的前列。
' [: T$ K3 ?  l4 W, s0 A- `' O  p) s; c) |$ f; D3 [0 I
“需要尽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及其相应的技术体系和规范,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有机衔接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刘剑锋说。0 V7 h% N8 L, r3 r' L1 l
* P" C; p3 D6 a! I$ Y, K
刘剑锋指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正式列入中医药法只有5年,公众对其知晓程度还有待提高,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申报认定后产生的巨大名誉权与经济效益也还有待相关利益方充分认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31个省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县(区)级具体负责收集的全国性收集体系和队伍,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可以找所在地县区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申报。
( T& x4 w1 u$ k: u. D- D9 Y7 e  g; _2 r# A6 a- X% x
从长远来看,刘剑锋认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传统知识持有人、专家、政府、市场四方联动,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久久为功”。比如,在发挥市场作用方面,需要推介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与技术,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服务世界人民健康。(记者 曾德金 北京报道)/ ~; g& I7 k3 c, _+ ?2 ?
; ~! K. b5 d! ]0 l5 N- c
上一篇:【转载】代表委员声音|马骏委员:增强中医药知识持有人的确权保护
% Q* M$ c3 U) M, O) y$ u. ~下一篇: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培训会议召开2 K+ n5 v1 \6 b2 G. a
您当前的位置:; H0 A, z8 I( n2 ?& S- F! G5 y4 p
首页工作动态
& P* Z! D5 m# e% @" z; W' T. f  Q友情链接
/ L' Q+ F8 A: [  I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s7 j, ?1 V/ X国家知识产权局* t% v. L2 q* D( F
中国中医科学院
7 N9 c# n3 R8 e. ?5 A, C3 o# n/ q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