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3-4 10:13 编辑
, }( ^2 L4 H: ^" D+ z) I2 {- X7 b# `6 f/ a1 |' ^6 M& q) A
邓铁涛:我的中医梦 ' w! s* m! a! ]9 w+ K3 k( s
# g+ l* \6 q6 G+ V5 z9 @邓铁涛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创始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非典时期担任中医组组长(陈安琳摄)本文为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97岁时接受《广州中医药大学校报》采访的内容。所思即有所梦,所梦即是追求,是抱负。对于103岁高龄、献身中医事业一生,为中医学的发展呕心沥血、魂萦梦绕、奔走呐喊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来说,他的中国梦即是中医梦。
9 X8 Z/ R; e: C' q1 b! Y0 n
! A" c0 x# h( M q! C3 Q梦的开始 ; [; L1 i, h/ m- [7 K$ Z* u
“说到梦,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叫做邓梦觉,就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之意。邓梦觉毕生业医,邓老自幼受其熏陶。“我的父亲在我小时候就常常启发我梦想。我自小听父亲的教导,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梦。”1932年,邓老中学未毕业便考入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那个时候就是我中医梦的开始”。
6 c% n+ T& W: W! B$ L c( E7 r& W% Z3 W0 s* B. I" p6 p! d
这个中医梦从开始至今一直在做着。在96岁的生日庆典上,邓老激动地说:“我是为中医而生的人。”邓老的一生就活在这个中医梦里,从幼时眼见父亲悬壶济世,到后来的中医求学之路,再到为中医学教育发展奔走呼唤,为中医学的发展呕心沥血,邓老始终在做着一个未曾改变过的中医梦。 5 h7 r* ~+ b% |7 L+ C! Y
$ C( `" O g/ y X7 X) [个人的梦:铁涛理想 / Z! c1 I. M. l
“在2011年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个小的梦,一个个人的梦。”这个梦就是邓老在客厅墙上悬挂着的亲笔墨宝《铁涛理想》:“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有创新的学术成果;有经得起考验的社会效益;有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队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感觉在中医学上我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89岁时,邓老成为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他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专项的主要研究内容。“群众难以接受阴阳五行,尤其是在现代。其实中医的五行学说讲的就是五脏相关。这个相关和西医不一样,相关指人体的五脏是相关的,人的生老病死都与五脏相关,金木水火土只是相当于化学里的名词而已,所以人们容易误解中医。”“由于做了这些工作,就有了创新的学术成果。”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邓老提出了从补脾健胃着手对重症肌无力这一个世界难题的研究。四十多年过去,邓铁涛及其科研小组治疗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有效率达到98.8%,跻身国内外先进水平。“我说我已经把它(重症肌无力)攻克了,有了经得起考验的社会效益。”邓老曾在1990年的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拜师大会”上表示要毫无保留地尽自己之所有教给自己的学生,并提出“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口号,表达了对继承人的热切期望。“我不保守,我对待我的儿子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去年举办的邓铁涛学术经验研修班,我自己只讲了一堂课,其余都是由我的弟子主讲,说明我有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队伍,这个队伍已经形成了。” 1 h# _) |, K& o5 }: @! z
第二个梦:中医学的发展
( C$ G$ K' y- d& R a“中医学受轻视、歧视、排斥,从民国初的政策开始一直到今天,中医在这一百年里经常受到不正确的对待。”邓老一直在跟中医萎缩的趋势做着抗争,为中医学的发展呕心沥血。邓老提出:“四大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是生命线;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发掘宝库与创新技术革命相结合,是自主创新的大方向。”邓老提出:“四大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是根,各家学说是本。在余云岫提出废除中医的三年后邓铁涛进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并早在1938年就曾与同学在香港合办了南国新中医学院。他说,“自己感到中医这个宝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掉”,“我把在香港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文通社’所接受的革命思想运用到了中医中去,中医要革命。在近来的几十年,我发现中医的发展不仅要靠党和国家的支持、培养和帮助,中医自己也要致力于奋斗。” # p. J& X% r% M5 D- m/ }. x8 M
邓老坚持,中医学不能离开四大经典谈发展,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中国几千年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就是中医。我们要发展中医。我们像一颗树一样,没有根哪来生长。”但中医并不是停留在几千年前,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医学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邓老认为,“临床实践是生命线”,中医的发展是靠不断地实践发展起来的,“实践不是做白鼠实验,白鼠与人不一样,中医是人对人发展起来的,人对人要研究生老病死,靠临床的观察来预防、调理和治疗。”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医学乃至真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邓老强调“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在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今天,“仁心仁术”是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和必备的素养,“这是我们中医一贯的教养”。
c6 P& J! t7 p. M* G
0 b$ m$ C5 _6 E1 {) i- s9 N在二十一世纪,光有这些是不够的,要随着时代去发展。”邓老提出“挖掘宝库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他认为,中西医的结合只是一小部分,重要的是向前发展。“中医的理论是尖端的理论,与新技术革命的结合是尖端与尖端的结合”,要“给新技术与中医相结合的一个平台”。例如,国家航天中心请王绵之老先生用中医为航天员调理身体,以预防航天运动病,效果领先于世界。
. B. s, h. E S, `2 T
' {; l- Q( Q$ o& H" Q6 @$ [最大的梦:中医走向世界 1 K" @- H, m/ }) ?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医走向世界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邓老时刻将中医走向世界放在心上。邓老曾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发扬中医药可以造福于全人类。而21世纪正是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时代。正如邓老所说:“要实现未来医学的美好愿望,我们该怎么办呢?战争与救人,杀人与救人,永远相伴吗?人类这个万物之灵,总会觉醒的。解除人类痛苦的曙光出现在东方。”
* f- N# ]" q, c" ~2 A6 w最后,邓老对记者说:“目前中医可以说已经走向世界十多年了,将来中医还要发展,要走得更远,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解决疾病的痛苦。”他停顿了一下,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这就是我几十年前就开始的最大的梦。”
+ G7 b2 C" U' q0 j
& K% |/ z/ B"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