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转发:罗广英 “中医十二问”
曹东义 发表于:2023-1-2 11:08:3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040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1-17 14:33 编辑
( S8 ~# ~, z* b8 ~: r+ n/ L0 w0 A5 w, v- s4 E/ ]
罗广英 ▏中医十二问[color=rgba(0, 0, 0, 0.3)]

+ H4 h2 y6 p) f( x+ M! ]+ A4 N6 O6 v1 B  t# L
自本人进入中医研究以来,特别是在三年多微信讨论以来,关于中医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入也日趋清晰。就系在中外的诸多乱象之中理出十二个问题,以便在实际上集中当下中医思考主要问题的重点,进而突出聚焦点和道路方向。整理出来供大家做进一步的讨论。
5 @6 \( u( T1 ^- q! C
1、为什么只有中医体制外的少数人在坚持和呼吁中医要以《黄帝内经》为核心?为什么传统中医没有出现思想理论缺失滞后的问题,而现在的中医却显得失魂落魄?
# E& H" d- G# l0 }
2、为什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会不古不今,不中不西和不伦不类?为什么发现中医教材有严重问题到现在还在继续使用,既不修改,也不重新评估?

4 `3 `* Z8 N6 o& W$ ?6 r1 T
3、为什么古人早已告知我们:“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和“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之间也。故运者,动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但绝大多数学人仍不以此为然、不以此为圭臬,总是廻避躲闪,力图将其束之高阁?

; r3 O4 N1 a$ V5 E9 b+ ]7 V( m
4、为什么德国人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反而会比中国人深入?为什么法国人要到中国专门找寻中医形而上部分的思想理论内容,又为什么努力想找而找不到?为什么中国方面对外国人的寻求爱莫能助和无所作为?
+ d% v+ d9 Z& E* ^! }3 ]9 E
5、为什么会出现中医与科学的长期相互对立、排斥与隔阂?为什么西医无法真正地超越中医?为什么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和融入中医时会感到孤立无援,没有靠山依托而困难重重?

- x$ l2 [% M0 w
6、为什么人们会说 “真正的中医在英国”,为什么人们会感到中医,特别是针灸在国外的发展要比国内更好,进展得更快?为什么汉方中药在日本的商业化程度和实际运用既比在中国要普世,水平也高出一筹?

  v; q/ e" k! w3 U+ p9 O/ I6 j+ \! H
7、为什么西医能够成功进行会诊和形成比较统一的医疗规范,而中医无法做到?为什么中医治疗一统一,一结合就很会失去中医的自我而变成西医或者被西医异化掉?难道中医就真是如此散漫脆弱,“不可重复”,“无法定量“和”不能标准化”吗?
5 {2 J7 f; S% _7 }8 e5 P
8、为什么中医运气学会有那么准,那么神奇?为什么运气学专家们又无法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需要说出个所以然时总会是闪烁其词?

8 Z" @5 u7 x$ L; X+ }7 R+ g
9、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实为中华文明中流砥柱的传统中医在提高文化自信方面又总是显得底气不足、作用甚微,难道中医就真的无法担当起中国思想文化的脊柱顶梁作用吗?
# a% Z6 d8 O" i6 R
10、为什么中医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讨论总是深不下去,已经出台的中医法规政策也总是停留在隔靴搔痒,缘木求鱼的状态?为什么中医管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为什么对于中医的宣传和实际处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 M! @% `8 C/ g" Q& d8 r+ E* V
11、为什么中医会分出体制内和“民间中医”的格局,为什么体制不能够起到团结全体中医的主导作用,为什么中医总是一盘散沙?

& X2 {9 G$ f' t! _% z
12、为什么都知道中医好,都赞同“中医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总是无法做出关于“钥匙”的具体描述和真正做到持钥匙“开启宝库”?为什么中国人已经有中医“钥匙”至今还是无法“开启中华文明宝库”,还是站在“中华文明宝库”的门外?

* G: }4 n4 h" Y8 L1 o* [
《中医十二问》的实际是有答案的,之所以整理之后提出来是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无法回避和无法绕过。12个问题的聚焦使复杂变得相对简单明确,那就是中医理论和教育问题没有解决,当然其中包括了对于中医思想理论的认识问题。中医思想理论问题不解决,中医现代教育依旧,那不论说什么也都只是隔靴搔痒,缘木求鱼。中医研究的事实已经说明,中医的理论问题古时候已经解决了,现在反而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正在朝着数典忘祖的方向滑去,这是在倒退。中医需要正本清源,温故知新。
# p1 f3 q8 C+ y( a; X5 V

/ @; k- w; q/ a/ d* {4 [) z6 s1 a7 _5 [( c, |
大一、太极——中医思想理论之根本

# z. L- a6 i$ ~( V& s# z( x
礼记•礼运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 G0 _' w, t- }, t: i: E  P
王冰(唐)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一·五运圆通纪篇
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之间也。故运者,动 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

7 ~* h' d. k& I8 B, \  |$ f. J3 V6 m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片第六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3 G6 @+ k0 `/ c+ q- ~( Q" }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 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c4 g) o4 t; x3 p5 @1 |
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 u3 a" U' U' Q+ b0 x
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现在可以回归到庄子之前老子时代所习以为常的主导思维格局:“天地有大美而成象,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象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内论而不议”。
/ Y+ o! j( x( _$ b- m

; B3 a, c* S: i7 q0 B) `. x0 e/ j( P- R& ]# y
罗广英
罗广英(曾用名罗小鹰),男,广东番禺人,1949年3月生于大连。在北京上小学,在南昌二中上中学,1968年下放在江西省生产建设兵团,1971年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当工人,1972年进入江西工学院机械系机床及其制造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南昌市委办公室和江西省经委工作过,1982年和1986年两次赴德国考察德国职业教育和学习经济管理,1990年代下海,参加过在西部地区的以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工作,成功将缅甸柚木引种贵州山区取得国家认可的重要的科技成果,为治理石漠化提供了因地制宜,适地,适气候,适种类种植的完整理念和成功经验。2003年开始修炼内家功和研究中医理论,于2008年出版发行《释译中医——能量医学导论》一书,发现并提出“道就是能量”和“中医就是能量医学”的理念,2013年出版《中医启示录——对生命统一物理学的一元化诠释》一书,2014年在香港出版《破解东方神秘主义——<道德经>真注》一书,基本完成了对于中国道家思想理论现代科学语境的解读。
4 d1 C; k) c# D- E! _+ T0 s

- y2 b/ I/ W" n8 B7 l! k8 U" e
- I, q1 E  |4 o! P9 H, v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1-2 11:15:29 | 阅读全部
罗广英先生的问题,提得很好,中西医具有不同的世界观、方 法  论,复兴中医,应该道术并重,只讲术,不说道,“衰落难逃”。. ~6 ~3 l8 S0 D& v8 g) u
中医之道,道法自然,* R% c* t& n  D: B
自然生阴阳,天地气交,然后有万物。
; I; B( ?& ~8 W$ n) ~# s万物复杂而有序,绝不是杂乱无章,这个“有序性”,首先是阴阳、五行,都可以“象数化”处理,4 t8 i5 F% h6 }0 f* o7 _. C
也就是“时空整体,自然生成”的大道理,也是“生命开放与闭环管理”的规律。
& d. i( ?9 p8 |* y5 B6 E9 }0 W& g. R明白了这个“大道”,中医就走向复兴;
5 _/ p2 H: O1 A  F5 Q7 ]- h8 M! `% O4 d不明白这个“大道”,中医还继续衰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1-2 11:55:00 | 阅读全部
许仙言医对话金日光与罗广英:武汉抗疫中医立大功,院士们为何理不直气不壮?# v; i  x% ^) H, b5 I2 S
原创 许仙言医 许仙言医 2020-03-26 11:50
' _; f' t6 n$ v图片8 h6 f2 e2 d  [' v+ h6 z9 P

, E6 D8 M6 l7 w' I1 Z2 V, r0 @            " X/ _" x) \3 ?. S$ [7 f1 U

4 V' V$ K1 ^/ q& l8 ~5 ]- O2 S( z图片0 A6 G; E9 Z6 p4 q9 t
今天收到了朋友的微信:“昨晚CCTV新闻频道《面对面》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采访新增的新冠病毒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张伯礼。- j6 Y2 o% `% ]2 }; N4 J+ x
5 `2 y  w; a+ r! Z$ V, v$ {, U
4 u0 v% i9 t$ m
当他大谈如何根据武汉新冠病毒患者的病情,确定新冠疫情为中医学上的湿毒,然后开出药方,熬汤分发给病人时,董倩发问了好几个问题,都非常尖锐……其中她问道:你开的这个中药方子对所有人都一样有作用吗?这位张伯礼工程院院士笑呵呵说,病人得的都是同一种病呀。且不说董倩皱着眉头,似乎不太明白(我猜大概她困惑中医不是讲究每个人都需把脉,得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开药方的吗?)。
6 D; r% E! f' a5 W! R
+ i$ ?6 D5 p- s+ a9 B, l
. e5 k9 ~8 c7 H+ M* L. _9 H. E6 r# P
图片
4 t9 \9 B2 A7 M6 V5 C5 H( T, M" }  v3 l+ |5 J5 O
4 w2 W# o8 O0 c. }( ~$ c; |, I  L) A

0 x' d( L' W. |- M: `' t接下来董倩厉害了,直截了当问:这种中医汤药真的对治疗新冠病毒有效果?只见张伯礼依然笑呵呵地从容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生病对患者来说有药吃就是安慰呀。董倩马上问:那你的中药汤剂难道只是起安慰作用的吗?张院士还是笑呵呵地说:也可以这么说,是一种心理安慰吧,就是心理治疗吧……    9 B# x; g; d* m% o
! u# g6 ?4 G2 P' R  |  p

  R+ x+ T4 r2 S. Q! d0 i& _% D3 q! z$ ]% P4 H  X/ @8 v3 ^
图片
9 ?+ G+ k; p- O! J1 a! m+ [' G. o' I% @7 b0 Z
5 O" u. Z2 c3 s' p0 ^5 t- |6 x# s
/ ]; w1 o& x7 g1 M2 d7 G' M- [+ I
听到这里,我愣住了,我的天——其实我是被震惊了,原来被炒的红红火火不可一世的在武汉方舱医院和其他医院每日每人一大袋治疗新冠病毒患者的中药汤剂,竟然只是一则给病人的安慰剂?!/ \, q: U8 `! |6 X. D

: L8 O! E/ Q% r# M这个张伯礼工程院士从采访开始到采访结束一直慈眉善目在那儿笑呵呵的……这张慈眉善目笑呵呵的脸让我一个晚上都无法入睡,失眠了……”0 S7 u0 o. ~+ J5 i# ]0 l

' I# B6 A# ^( d. q- R0 X
* r. F9 C. H$ J9 o3 i+ K' J1 d
$ r( u9 V& ]" J7 {6 E# T& b图片
0 m( j( s" h6 s5 J' V$ f) H0 }: n5 u; A4 n& a

1 ]* F+ J. p! v' ?5 h8 D) N* o7 M罗广英评注:董倩不懂中医,问什么都情有可原。张院士的回答迁就董倩的无知,只能在董倩懂的范围内让董倩“明白”,也是在情理之中。但结果却弄成了一个毫无理论支持,也毫无共同知识基础不伦不类的对于中医药的解读,这样就引出了一个中医到底是什么的更基础的问题。在如此重大疫情事件面前,中药变成了“安慰剂”,中药的疗效只是“安慰剂”效应,这只能说明现代中医理论的失败和现代中医教育的失败。5 v1 P: y9 ~$ l* R( m. Y

  H& S2 `6 m; O4 U" S  o$ ^* K1 y2 b3 j- J5 h- V
+ C! n5 _& \1 c. ?/ O
图片: Z: P, P, ]1 G6 E( @  T! x) \
, Y. r: |9 B9 V4 b& \
图:著名学者罗广英8 S+ s8 p0 {' Z( E5 s3 E* b

/ R$ z4 h; h7 }0 V$ }: B, A& n- P- V' Z- D0 o9 O& p/ p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群里我们讨论的问题也涉及到了对中医说明和解读的问题,在这里把讨论的内容记录下来正好也就成了一篇文章。0 r1 K0 s$ Z1 H
$ j, l5 R, y1 `. B% v0 k3 o/ {

& u  t& {: D0 A$ @8 c) M0 H. q$ t+ f% K/ B+ l& X
许仙言医:发了《新冠肺炎患者口述:这种药效果惊人!》(视频)
9 i- M' |# M% a+ [  T5 l/ A9 j" S+ o+ N) b/ {" T1 }+ }
罗广英:@许仙言医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两拨千斤。2 h2 _7 `) P. E# {3 F$ h$ ^2 z
! j6 k" g5 n7 b* f
金老说得很对,讲不清所以然,中医就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试。) X: }7 I% h( g7 M: U2 i

# M8 x$ ^2 ~# W& C& W# n8 z; s" [  ^) Y- o$ Z) v1 u( p
' y- O- I5 g  [8 |4 @) n3 M
许仙言医:是啊,我建了个北美义诊群,专为美加华人义诊。很多人开始也半信半疑,见到效果后都开始信中医了。这个群里有很多都是中国出去的精英喽。在这个义诊群里面有大学的教授,有斯坦福的。中国的,国外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很多人是不相信中医的。但是因为其中有一个在美国大学的教授,年轻的,是北京的朋友介绍的,一家三个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他,他妻子,还有他三岁的女儿,吃完中药发完汗以后,就好啦。一汗而解,而且就没事儿了。他也感到很吃惊,以前他从来没有吃过中药,吃完中药以后出现这种反应。他也在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个人是教授生物学的。他现在也在反思思考为什么中药这么管用。其实我觉得我们也齐头并进,一个是从理论的源头上讲清楚,就是说的“所以然”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就是让别人实实在在的得到体验,看到疗效,这个也非常重要。(语音)
1 f3 v2 N) [* m7 w2 J, {5 }
& f7 t# m' o/ F0 O4 Z) R5 ~5 U; d- `7 y  _3 Y- }

& V2 M/ g+ s, Z罗广英:理论问题不解决好,中医就是成不了主导。7 e7 ]% `9 Z) B) Z7 g- c

+ p' O( v+ H& D0 k) \许仙言医:同意。
& F4 a+ X8 F1 S4 g: H
( t( m8 _. s7 f! }, o$ j
% y! Y* Q2 b3 ?
. z% ?4 V) P1 R; F% O2 m图片8 x$ A) m6 Y( u  S+ I; b7 a
: ^6 h9 E8 C0 ^1 g' A' Y* D
图:金日光教授4 O3 K1 }* b% ^$ w+ ?* T
0 o, ^" p$ g' _: @) S+ r2 L/ b5 A
7 F; f' v7 [4 A
罗广英:中医不懂《黄帝内经》,不懂太极图就是个半残废。这点已经被这次疫情所证实,那么多院士大师和中医师在第一线做出那么多的贡献,中医承担了90%以上的治愈率,但说起话来还是没有底气,还是理不直气不壮的,总是等着别人来讲中医好,自己讲不出个道理来,讲出来别人也还是不予以认可,世界卫生组织根本就没把中医当回事儿,也不去考虑让仝小林院士“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程干预”的成功经验,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儿一样,国际上最发达国家情愿搞“群体免疫”,让患者自身自灭,在付出巨大死亡代价的事后获得免疫,也不理睬中医中药。这就是中医的真实地位,也是中医理论上说不清楚的实际结果。特别是对于中医中药之所以有效,之所以一定有效,如果没有金教授的生命动力参数支持,这次抗疫的用药就更是说不清道不白的事情,中药就是一些起安慰剂效果的“植物”而已。中医为什么在抗击病毒方面就一定是最好的,就一定胜过西医?这点上至今仍然是没说清楚,包括所有院士在内至今仍然是说不清楚。所以,不能怪别人不支持中医,也不能怪罪政府不为中医背书,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才是。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黄帝内经》,有太极图的唯象思维思想理论体系,现在人不懂,绝大多数中医人也还是不懂,需要回归《内经》,正本清源返朴归真,这才是当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H5 e+ L$ _, t$ a/ J. }! ?5 ^0 ]: J" u

+ U* X! c' c: y% x  w, E
1 B0 A5 B6 A: v) G) ~6 }, g1 }金教授:@罗广英&#8197;,罗教是说真話了!院士大师级中医靠的是经方。
( g- `( x# f* ~* r" N; C" }" L1 }
  H) S! p9 S4 ?% l% w; d( p4 a罗广英:@金教授 事实证明,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中医的科学解读,金老比中医还要中医!向金老学习!7 l) V7 M5 w+ J

2 i$ O  H2 \2 r8 c高教授:@罗广英 您对现代中医看法是正确的。张伯礼也如实描述了此次疫情中医前线作战的实际情况……张院士是个学者 ,以前觉得他傲气十足,此次战疫,感觉他真是个好人,实事求是的学者。
7 r( o0 E' a4 C4 O  y( P( D/ G# s# B& F2 R. @
5 R% B* ^( W/ }7 A* R" D) o

9 \4 H$ p/ H5 T图片
: ~) f1 @, |+ G# A& ^" ~. h4 j5 b) c) R4 C' e1 s7 l5 b. Q
图:许仙言医( @" u6 x. L& |' b" \* G' w9 y
! e5 T3 M6 A1 P% E: G) z

7 r) V! _+ S4 Q: f0 u
3 k9 _% l; `6 f" {' j4 g7 @正当笔者完成上述文章时,看到了国家级的正式新闻公报。在这里完全可以作为对于笔者论述的有一高级佐证,所以做了以下摘抄,以加深笔者表述必要性的力度。. O) B3 e. S; s! Y! M- N* o; O
. V  ~1 p1 B% X  D3 j% k4 V

5 _/ t: Y4 g! D4 R. M4 l: k3 b% N; ~' j; w; N0 `% G) r
《压轴出场,喊话全球——评国新办中医专场发布会》:对于此次抗疫做了总结:黄璐琦院士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由仝小林院士主推的武昌模式,实现了让原本90%的疑似病例转确诊病例,断崖式下降到3%;张伯礼院士重点负责指导江夏方舱医院轻症患者治疗,创造了564人0转化重症、同期治愈率85%的奇迹(其余方舱70%左右),夺冠16个方舱;而刘清泉教授是国内知名中医重症专家,在武汉重症患者的中医抢救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他们三人和所在机构,构成了中医药参与治疗的前中后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成效突出。
( g) ^" T3 O! \, h6 z4 E% ^  ]4 o3 n
2 z9 U4 c; _% N$ @% T" @4 b6 D: C9 J: G
. x, L8 c( n: w5 |7 J6 ]5 B
张伯礼院士在发布会上说“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有有效方案。”这真的是对中医药谦虚、低调的说法。“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当中的清肺排毒汤高达97%的有效率,是当之无愧的特效药。西医药以单靶向为目标,中医药以多靶向为目标,同样是有效药物,而且更廉价、快速、无副作用,这就是中医药的天然优势。$ T9 f  w% W' |8 i
8 `* s# R7 e! {' E% @0 I* a* h
5 N% }0 c8 E, w! U3 k
$ r1 R" E" Y$ E) K" O( K; b
这些都已经是非常雄辩的事实,但是对于这个成功经验时,记着整体的认识是:“余艳红书记、张伯礼院士等多人的发言,反复强调非常愿意向世界上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中医药经验。只是,欧洲和美国连广泛的检测都不愿意做、对轻症直接放弃治疗的情况下,会对效宏价廉的中医药会“有需要”吗?
+ p3 y$ i0 p1 r
4 {/ w1 w4 p; f! _2 H0 B9 Z8 ?* S# o: q9 |4 P4 A

$ |+ `7 A3 _" Z4 d5 E4 j! B' V我对此不太乐观,只能拭目以待。”
* Z' g" R" R, p6 F3 {5 A' V$ z% [' |
3 {  Q4 G5 p8 k6 ]' w' Z% g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中医的理论过不了现代语境这一道关。
+ v# x; V' F* C+ A$ A0 a/ I
4 `  K$ ]* X1 C, s+ k. Z8 Z) h7 y% e4 D. z

- V  B1 X  o& K( ~0 z0 L图片3 @9 J- v5 |# o0 q& v
END
- Z6 v8 J! {' ^( |3 P7 t! j' S) _6 }0 N* l$ I5 u& l
) }8 i7 Z* a5 Y$ G6 u% N1 U
许仙言医官方交流群
2 |3 X# U$ p, _3 O3 f: }: W( F7 S1 `. A0 M8 t, A) T
长按扫描二维码加好友备注进群- ]. j; Y* ~5 M+ k, ~

% h9 e  _  e) Z, _, s- g3 o$ \$ u3 B' g

" B- K& c# D- c. b图片
% \( S) v4 a' y! E3 }+ B: ~
4 C% w* t1 q- g* M  s许仙言医! t1 p7 S! @/ w4 A
原创不易 谢谢支持
* y# z* E8 Y# y  k2 r) r* `
8 r% h/ `% D+ g. u' X9 |% v1 y: c$ C% }; q" h6 c, v7 r
13 人喜欢
4 k8 N/ Q% \8 O3 _4 C; k
) y+ B/ }# B4 {: u1 r  X- E; k9 \5 C
0 W; Q6 s& T/ p3 ^阅读 4626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