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经济参考报整版刊登,直面中医在武汉抗疫中的困境
曹东义 发表于:2020-3-12 09:19:1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89
经济参考报整版刊登,直面中医在武汉抗疫中的困境[url=]针会天下[/url] [color=rgba(0, 0, 0, 0.298)]今天2 A0 w6 S* R& x1 h" B/ k5 k* w

) H3 s6 @8 }6 s5 K) B
1 g( C* Z  m( G6 }/ l. l9 G$ K
近日,经济参考报拿出一个整版的篇幅来报道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以采访张伯礼院士为主线,通过张伯礼院士的口述来总结这次中医抗疫的得与失,语言中肯。肯定成绩的同时,更难得的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i$ _7 E3 \+ ~$ V' H: n/ I
文章很长,我们重点选取其中有代表性观点与大家分享。
5 ^: H' k; X* ?( L" H: E
+ T2 ^8 [) ^) _; F& b/ a+ s4 L( g. A
1
中医接管 疗效显著
) |/ Q0 L7 {6 }- Q3 M( h( u9 T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以宣肺败毒汤和清肺排毒汤为主,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有的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发热、乏力、喘促、咽干、胸闷、气短、口苦、纳呆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目前没有患者转为重症。另一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患者,几乎未予以中药治疗,后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这显示了中药干预确有防止病情转重的效果。

+ k6 ^  B5 y$ h# ]6 y
张伯礼院士又详细介绍道: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7例患者,轻症约71%,普通型29%,目前没有患者转为重症,已经累积出院284例,目前无患者出舱后复阳。患者年龄分布:20-40岁占29.5%,40-59岁占49.3%,60岁以上占17.7%。患者入院症状:约30%的患者存在乏力、气短的症状;约40%的患者有咳嗽症状。中医舌象以舌红苔黄腻、舌淡胖苔白腻为主,脉象以滑脉和濡脉为主。以上中医症状也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从热化和寒化表现。经中医辨证,以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为主,少数人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 E# h$ E0 c, i
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控制良好。99%患者体温小于37℃,仅有1%的患者体温高于37℃。患者CT影像治疗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发热、乏力、喘促、咽干、胸闷、气短、口苦、纳呆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3 q. j' m/ i5 B$ h( l' V, d+ d
我们非常关注的是患者痊愈时间和轻症转重症比例,这两个指标是评价中医药是否有效的核心指标。从以上几个研究都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都有确切疗效。
$ ]& d/ {5 U9 x' U# l7 A8 x
张伯礼
) u7 s( B7 z* O$ [4 D' R/ k& S3 A
2( I, L& w3 B$ ^. ^7 c/ o! k
中药有效  获批困难
9 a! B) N0 }( h/ y
张伯礼:近年中成药新药注册审批数量和获批数量都远远不如化药,近些年来中成药新药年获批数量基本都是1-2个。主要原因是目前制度对中药新药审批的要求更加严格,有些政策脱离中医药特点和实践的需要,还有些相关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足,目标定位不清晰。针对新药审批,确实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格把控质量,保证安全性。但同时也应该考虑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尊重人们用药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切不可套用西药管理办法去管中药。考虑到目前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的急需性,有关部门应该适当简化新药审批的要求和程序。
/ D% s) u$ c9 E# R6 W6 V0 ?
3, ?& B1 ?# \* j+ W1 q
中医入汉 阻力重重
  ]* Y, ], R; e, V9 ]
张伯礼:在这次新冠肺炎救治中,中医药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开始的时候,主要是相关部门对中医药认识程度不够。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中药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各省使用中医药取得较好疗效。到2月1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关于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及信息统计报送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显示,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治疗率仍仅为30.2%,中医药参与救治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救治效果。后来在中央指导组的支持下,中医药才得到普及推广。
4 ]+ w8 q& x- y' _# H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中国-世卫组织疫情考察专家组报告中,几乎未提及中医药的贡献,这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 `  {/ C) Q# e+ C
4
冲出困境 四点启示
6 W1 w: f" r8 t: j; v. G
( t1 O' y+ g/ A0 j: \
张伯礼: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的参与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四千余中医医务人员奔赴一线参与救治,组建了中医病区,确定了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医院等定点医院,紧急调集中医医疗队支援武汉,筹建了江夏方舱医院,使病患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 g2 H' b- Y/ c
归纳为以下几点:对于隔离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给予中药汤剂,起到了分化人群、控制病情、抚慰情绪的作用;承包方舱医院,中医成主力军;重症辅助治疗,也能力挽狂澜;恢复期促康复,减少后遗症。
) R4 [2 s' E6 d( w( m
这也给了我们四点启示

" S: D5 ]* B" u
一是今后再有类似疫情出现,务必第一时间上中医药,中医药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 x/ h* [9 }- O! t
二是中医成建制、“承包”定点医院是好方式,可以独立按中医药方法施治,很快总结出好的经验;
" T4 j  E- Y, H6 \2 v, L- x
三是应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之中,必须给中医明确的地位,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

: n: Z! M1 k% c! ]9 @8 e
最后,更长远地讲,医疗、预防也应一体化,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应建立一支专业精湛的预防队伍,同时要让更多的医护人员懂预防。
) {2 o) A2 v( ?; @/ o
5
  N" d9 D! ?  A$ w
中西医并重 打击中医黑

) ^8 d8 I# O: m$ A9 a. v
张伯礼: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成建制队伍和定点医院,使病患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同时,中医承包的方舱医院中,如江夏方舱医院成立了患者党小组,让患者从单纯接受治疗转变为参与管理和治疗。医患关系和谐,像一个社区也像一个大家庭。此外,患者除了服用中药,也进行了艾灸、穴位贴敷等理疗,以及八段锦、太极拳等功法锻炼,中医药综合施治取得良好效果。
; u9 R# G( ~- f# g2 q- }
我们应该好好总结这些经验,中医药应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正确认识,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我们要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不可过了疫情又忘了中医药!中西医应紧密合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医疗急救体系!

$ z% R" z8 E) H4 s) @) Z% @
同时,国家要加强中国文化自信的宣传引导,对于社会上有组织的“中医黑”、对于故意诋毁中医药的有害信息,要进行严格管理打着中医药幌子的“伪中医”也要加强管理,给中医药一个传承发展的健康空间和社会环境。
) V' a1 K3 m- y: }$ x2 ^, m, b
在江夏方舱医院,中医医护人员正带领新冠肺炎患者习练八段锦。
% H) Y* N5 e: Q$ d! `% p1 V4 y# E
针会天下觉得,张伯礼院士最后这段话说得非常到位!将“有组织的中医黑”消灭掉,不但可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还能打击其背后的国外医疗利益集团,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体系打通道路,具有非凡的意义。2 {% w8 Y% N/ u" e- c' \3 p

) W7 |2 c' B, w6 N# t' m
自从方舟子偃旗息鼓以来,“有组织的中医黑”依然层出不穷,比较知名的就有“丁香医生”,有人专门撰文揭露“丁香医生”有组织、有计划地“黑中医”的证据。但是相当有权利和相当可笑的是,微信的辟谣机构里就有“丁香医生”,凡是揭露“丁香医生”的文章都可能会被辟谣。
* H& ]" c/ R8 f+ J
“丁香医生”利用它的权利,把许多中医的优秀观点和文章设定为谣言,不良社会影响巨大,应属于首先被消灭的一批“中医黑”。
) ]; s& s. U; h6 `" n0 d
2 T/ o% Y$ N% q4 r) ~% y: c
第二,打着中医药幌子的“伪中医”更是需要被消灭的对象,因为堡垒首先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道理大家都懂,就不再赘述。
: ~# M: Y, a! F% y
这次武汉抗疫,中医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小小根据地,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陷入了各种各样困境,但是锻炼了队伍,取得了最棒的战绩,值得点赞!转发!- r/ L9 y' e& R) b* ~6 m& Y

! B3 ?) ^5 }0 @! i5 _* y
% f& B9 ^- F+ {* r9 A
文源:文章部分引自经济参考报。
9 V. Q9 M/ E6 b' H0 W* i4 f4 K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境界。
- L* @; n3 v; }5 u$ {+ V
2 l. `) P0 ^6 a% o- g
; {, r& o2 _( M$ }! a7 L

- [  l1 X% w7 d) Q- _7 a& S: ~. l' _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3 17:25:21 | 阅读全部
人民日报: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
; ^. [) F5 S! @$ ]& S1 `白剑峰  河北中医药  今天
9 n6 b3 I6 x5 ?/ e4 W" R关注河北中医药
$ l) J( M: C! N9 {: R8 \$ E) W- f  O1 p
- |) n* \* V$ H7 a0 c中医大事早知道1 U* |! `* Z) ^3 |0 H/ c

- |2 w  [7 K5 e+ G( C1 m- k5 t( h3 j: Q, w* f  e) O

" a4 u2 A" A: ^' o一个实用与格调兼修的公众号
( [0 }5 M6 i3 q% T6 p; ]# ^& i" K! n7 v* s- ]1 A

$ @5 g  L8 Y% C' [0 w
( z# w/ c- O- s, Q9 J
, r$ H$ }. |( ^# ~% P
2 Z8 S- r2 P. c$ h; G  g- _
3 e0 c# M4 J; x$ i! U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
0 s# x8 |; J4 W0 d
4 }: P* U, v# l9 s7 |& d' h" K
; ?+ _5 w* o3 U, d5 ~, h" q/ Y* Z, v

7 K6 P6 `  C; @% Q. }2 r
( C5 I  e" k6 G( I2 \  S最近,广东省中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讲了一个案例:一位本来排斥中医的重症患者,第一天服用中药后就觉得有精神了,到了第五天血氧饱和度达到100%。当医生来查房时,这位患者说:“你们可千万别减我的中药!”
9 h4 E7 w* o. |6 Y# J) b1 x) }" {( c& I6 x6 I6 Z: W8 n

) |! s2 S+ \' {- Z$ S
& t9 i% q" z% B4 S+ s在这次战疫中,中医药用疗效证明了实力。疫情初期,患者对中医药的反应不一。有的满心欢喜,有的半信半疑,有的直接拒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症、危重症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病情迅速改善。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参与率超九成。凡是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都相对较低。实践证明,中医药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效手段。
1 v( R# u% b! @# L8 O  Y  K2 G9 g; w7 x
$ J' O# t. v1 j2 q& x2 i

) {4 r: s4 v6 J' W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物,直接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证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
3 J; M) v3 Q5 K3 b& k) {" r" p$ L. z
9 U  g: d( z# l) L
$ m0 l9 t, c2 q7 _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温疫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砭、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尽管疫病不同、治法不同,但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病因、病机等因素辨证施治。中医药学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 G+ A1 k' }0 r
9 N! P& F! Q3 ^1 U

' J3 S1 F- E" f) B! R3 i
5 u1 R6 o* f3 |. P还有人质疑,中药方剂没有经过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缺乏科学性,可信度不高。所谓双盲对照实验,其实是根据西药研发而设计的。患同一种病的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吃西药,一组吃安慰剂,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最后揭盲验证药物是否有效。但是,中医治病是辨证与辨病的统一,其核心理念是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理论有一个重要原则叫“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体质,进行有区别的治疗;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时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时间、节气、季节,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西医强调标准化,中医强调个性化,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求同存异,尊重不同医学的价值和贡献,绝不能“以西律中”,让中医的“脚”去适应西医的“鞋”。中医药到底行不行,疗效才是“金标准”。
4 R# I. ~3 o6 f& Y& h9 w
2 n6 r1 \" P5 p* u9 |+ {1 |
# H2 d! R% N( j1 J+ k9 y4 \4 {8 a4 T8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作为中国人,我们能够同时拥有中医和西医两种治疗手段,共同对付一种疾病,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珍惜中医这一古老瑰宝,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
0 E# g" |3 v" ]6 Y) p; q9 ]; I' c3 V1 n* `; K# [

/ Z0 v0 K8 l% Y2 ?# V- \5 S. h7 E6 I! T9 G! ~; @

2 h: D9 c/ _3 ]2 P9 ^" m6 m+ E& E% E' v2 H
来源:人民日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3 17:26:36 | 阅读全部
【疫情下的中医】如何从被拒绝到获深度信任!9 _! G$ u3 l# W5 n1 k: W
中医五运六气  今天
& e2 F5 @7 E: e! M! H  }7 A" P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中医药人实现了一场空前动员,从院士级的张伯礼、仝小林、黄璐琦到国家中医医疗队专家组,再到全国中医药系统调动的近3200名医务人员,他们浩浩荡荡组成驰援湖北的队伍,其身影遍布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及湖北多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B5 {2 v& z9 t, N5 T; ~0 R

6 y0 S& `* X- p0 U' M- e* e
0 v8 L' V- W5 K% Y; E/ F$ V7 c, f5 {; h" U
他们从中医角度出发,诊治病毒。
6 K; R, M6 @# M7 m1 B
) ], c1 }; c4 D, F" \' v# w3 N7 a! f+ Q
  L  b; N) k8 Y& A* u% o" O+ b  r$ {4 ?, o7 x( A! @
3月9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也表示,目前5万余名确诊患者出院,大多数患者使用了中医药。经过专家团队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与单纯使用中药和西药相比,能较快地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病亡率。
6 I$ t& m' k2 ?' v/ M- R# U8 E/ G* |! m

! s2 t/ Y# x; P# h; j
! Z( [9 ~2 ^+ A# s+ m2 Z在此过程中,身在武汉前线的中医医师也经历了从最初被患者怀疑、拒绝到信任的艰难过程。
2 ?9 k) N, Y2 h8 v9 V+ q# p" o5 e/ s0 c) E0 {+ a8 O0 @) n8 n
& l1 R( E* S+ K; B/ P; z3 c1 t2 c

; t2 q& U) W) U; P8 _( v- ^. u& b) o. E
9 F; d7 ~7 s# e. c& |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
* z  q+ r6 O1 i5 C' u' b( Y) U+ x) ~
$ P1 X5 ^0 o' a2 k4 q7 J& x* w

- u. j' p( {" b“我们证明了中医并不是大家传统认知的‘慢郎中’。”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对澎湃新闻说。1 ?8 W7 U+ Q- U, T% U; z$ E& W5 u
5 L4 L0 Y# n: S
6 p$ m8 s0 f8 u  p
9 k; V6 l% d& x5 h' ^
“我们不吃中药”% F# f: Y3 }& M

6 T8 n" }6 E8 ^  m+ A' [' ^0 G/ |8 e+ H- X% o
9 g' {  h/ y' k9 {% i
颜芳给此行武汉赋予了一个特殊“使命”——实地证明中医经方究竟能不能有效参与防疫。
; q  d+ R. t) h% U  ?" }
7 z2 m9 I; `# U# R) x& K9 p9 ]4 a5 B$ C7 O8 ^7 ?

' l8 V- v0 c" G0 ^$ h9 ?! P" l" ]% {- w出发前,他内心仍不免忐忑。& |9 v7 b* E" q) C3 L9 B
! ]1 N/ j5 F- p+ ]9 i' w# L. ]

' Z9 F9 j7 F" c: p% ^, `7 e( I( Z5 w, t4 E, H: ^0 a/ C& P; A% u* Y
“如果不管用,或失败,对我们肯定有打击。”颜芳坦言。& `% I! R" E/ [) r2 n

8 c' n- p, z. `
0 \2 t( L" a, |2 L4 D4 ?! g2 @" Q. |/ l; |, O3 d  o
2001年,他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到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在重症监护室(ICU)工作了9年。在此期间他经历了SARS,真实领略了病毒的威力。5 {1 Y0 D( P$ Z) z2 x
$ r1 Y! u: M1 W% \* C; Y0 u

) ~4 C  A' s# x7 \- I
' x3 r: _3 ~' O, b! o! @% S, T“我们科室共17名医护人员都感染了。”颜芳称,他住院18天,最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康复,这段经历令他对中医药参与防疫的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 p- m1 m/ d  d; u- D' ]. ~& O7 y1 R$ R3 u* u; T3 M
  F. N* T& r: ^; e& l2 v0 v: h

, P) ~# l) I, p( w) ?! J201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授命他组建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简称中医经典科)。这是一个中医特色型科室,即全部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名老中医经验救治各种急危重症。该科室成员大多是学术带头人、名中医和高学历医护人员,拥有极强的中医功底和救治危急重症经验,诊疗水平已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O) ?0 \4 o3 x( m: {3 h  C
0 {( o. O/ l/ I: [
7 Y* v& t% Y: h9 E: t

* Z" }' @4 {( t  F& b0 u“我们科室存在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面对这种突发疫情。”颜芳称,该科室已多次尝试用纯中医药参与甲流、登革热等传染病治疗,取得不错效果。因此新冠肺炎一暴发,他当即报名赴武汉前线。( Z6 C5 w9 L. \" D) f5 G
% A) w+ d" s8 [2 y

7 B# O5 Z: p: R2 W. _2 S8 q/ h- p' e/ ^2 r/ a( Z: I' |3 j
1月23日至今,在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的带领下,该院组建的援助湖北医疗队分数批奔赴武汉,他们兵分多路,分别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汉口医院、雷神山医院和荆州监利县中医院,准备实地检验中西医结合疗法。
0 d" r. d: Y. T% |6 O, m4 U! _* \7 G; @" S. U

4 }: D' X4 W, c4 m
* S5 D. X" G/ c# X$ a* f# E; u“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想用中医帮到武汉老百姓。”颜芳称。$ j. V- v& ?' q
0 p1 L! q( l: L7 j0 ?7 z
! F* u0 A0 _& b. D5 ]3 N. o

+ J% `4 c% m7 y% _出发前,他和同事都担心武汉因“封城”而购买不到中药材,由此影响到落地诊疗。
+ a$ u7 c0 N2 o4 ?$ s; C) T6 m3 ]
3 T4 \9 [' Z4 A( r+ v3 t; ^! B
6 p, y( M4 J- F0 I, V/ v; J2 \, ~
) G( \" z7 d" ?: O“咱们总不能只为患者问诊把脉而不用药吧。”颜芳称,广东中医院领导知道他们的顾虑后,当即拍板说将举全院之力予以支持。+ R: c% h+ k) q) i1 q: H5 g

# e" W. {5 g$ V4 s7 Z" |! b: p0 I! s" n6 }9 f

- S2 u. w* Z6 E  K% `  Y3 a' v9 p& b; Z2 J1 c6 M2 c; h1 S* N. p
% o5 j9 q! }" C. S0 T! \1 O( A3 r
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汉口医院的中医小分队成员郑丹文(左)、颜芳(中)潘宗奇(右)。$ A% Y- `$ C3 W3 o
7 q" `0 H1 ^6 k1 x2 [
* e( o! ?! L' h: M; }

" a1 r5 {3 M$ h  W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汉口医院的中医小分队抵达后发现果然困难重重,他们接管医院的中药房完全停摆。
3 |2 j$ \- |! v. n6 B$ b$ z% c6 j% W' }( ?
% k" U, O* C8 J

2 o4 z, X' k$ V2月10日早晨9点左右,在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邹旭的带领下,颜芳、郑丹文一行三人到汉口医院隔离病区第一次查看病人,发现该医院在对感染者诊疗过程中,暂时还没有中医手段介入。) n  }# Z# T! m) E

9 v1 U: O: H& {* a( N1 M- i! h7 M) [% ]6 }+ P
6 Y- b4 ?3 ^# q6 o) V" [3 O9 h( e
在诊查了30多位患者后,他们发现患者症状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共性,许多患者都存在乏力、干咳和气促等症状,很多已经不发烧了,但气促明显,动辄加重,需要很高的氧气支持。
! s1 q& x3 ]- H3 y8 j' i
- {. _5 _) S4 n2 ?: A: j" q2 q; |# G# Y

: S/ v4 L5 x1 e2 n* [1 k“当时我们几乎看不到轻症患者了。”颜芳称。根据看到的实际情况,他们决定在国家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张忠德副院长和重症医学专家邹旭经过商讨,团队确定诊疗思路,强调扶正以排毒。# t  T% e6 q7 e3 R" K2 ~  x

1 g: Z& ]- z: T" W/ m/ r7 q: ]
4 s/ J! |8 J" E7 V; [  E; i, G$ o' P: a1 D
“此前已有很多国医大师、地方名医已提出许多诊疗方案,但我们的想法是如何落地,如何在临床上形成能落地的规范。”颜芳称。根据拟定的工作思路,他们最终确定在传统经典药方基础上进行适当加减,此后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鉴于汉口医院中药房已停摆,无法使用汤药,就地取材制成的中药以颗粒剂为主。为患者服药方便,他们把中药方分装成盒装成品,一盒可以服用三天。为了获得最佳的疗效,他们连续一个月来坚持每天进隔离病区查房,保证即查即配,快速给药,并在实证过程中和西医管床医生保持沟通和协调,不断优化治疗方案。
+ r3 P$ G' d/ Y+ A4 W9 H
( d2 K# W% o' W- I0 W
4 o) u$ W. S9 ]. @" `' D0 i0 X
) F) v# \4 u5 R: e$ s4 T; I# ~: C& V前期准备一切就绪,未成想在诊疗时却遭遇了“尴尬”。
* q# K5 M2 `9 i
) |5 ^2 }3 G/ n+ g$ ?, C4 l/ z! E: {  r- P
5 ~+ i1 \$ m. o% P" n7 \
“我们穿着防护服到病房诊疗,刚开始病人以为是西医查房,当我们介绍说自己广东过来的医生,给大家开中药,话刚说完,有位男患者就当场拒绝说,我们不吃中药。”颜芳坦承,那时现场气氛很尴尬。2 o4 x/ m  d- l' [3 G& V$ D; j
+ x, z7 d3 [) @( S

9 P; F2 a6 n' n& V; c% Q: T; d' e( }: J" h% o% W: R0 G4 F
在此后和患者接触当中,他逐步意识到不少人对中医存在认知偏差。
$ [* H+ S& {) A5 {- t1 r% U1 [! ^6 [8 Y, A5 l: d
7 ^2 m8 I' c# c, u  e, P
) R0 x! h, A' |% e6 o/ G7 B
“武汉当地人对中医认知度偏低,故而存在抵触,所以会直截了当拒绝。”颜芳称,“在武汉中医参与度也并不高。”. n) ^( z/ U! y0 B# a/ @
2 d- W5 K: V, G

5 \* y; q* z4 O2 e, |* Y% c! f6 r
6 V# |4 ~( {. j2 B“广东人看中医早就习以为常,但很多地方对中医感觉仍有很大距离。”颜芳称,尽管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医,但当疫情发生时,中医仍无法第一时间冲到最前面。* j) W5 w" l6 ~) `6 b" p# r
* o5 ^# n. `+ p
4 S0 I+ z1 ~# I" O7 z
" ?0 D" c1 p. m( H: M; K
“中医来了”( ]- Y, w& ~# s  J
. \2 s2 z; ^% ]$ W) ^

! e7 ], A' e' Z, _
- }* X* w- a/ E3 i7 ?. p在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汉口医院医疗队探访完的第二天下午,颜芳和同事们就拿到中药了,第三天就送到了病人手上。  O' f) w: o3 C

+ `) D" y  ?' \; ~6 d8 c1 {8 t3 W, ~4 Z# R2 ~6 X5 _
, M6 A% `( Y3 O# I6 c2 @2 c0 v+ ]
在不间断的查房过程中,颜芳一直在观察当地患者对药方的反馈。
0 \: t' V  M$ W" z) r6 X6 k3 L: G$ V( n

  m9 y2 K( `" B1 B
9 a) i7 [) `5 @2月13日开始,汉口医院的隔离病区已陆续有患者反馈疗效很好,并很快在病房间传播。* s2 I  T: H* H+ K

* A6 p: n2 R0 s
8 u" p' A7 ^" B$ M3 E' k
+ B3 G6 ~/ u  W8 K- V+ F  C“很开心的是,我们看过的患者在喝完颗粒剂后,他们的症状有明显改变:大便通畅,腹泻停止,不再发烧了,胃口变好,睡眠和连呼吸窘迫也改善了,这些都发生在喝药后的短短几天之内。”颜芳称,由于病房内的口碑相传,起初抵触中医药的患者也主动要求用中医治疗。: q) r+ ?# z& r5 x
" n0 ?. v3 M7 H+ y3 b
/ {8 U, s/ l; Y+ u' K" x
' t8 [1 Z8 h9 P) g) _
颜芳拍过一段红遍网络的短视频,有位老奶奶在吃完他们配给的药方后感觉浑身“很舒服”,认为中药疗效“很神奇”。: X, z+ y9 g) B" s

" X( T5 b/ d4 x
8 P4 B8 q. f2 u5 l" _& c: x0 V, L$ ~# ~/ }6 G, j

- A7 k$ z- f/ P$ o, q+ j* q
; ?, S. ]1 F7 \# Z; a4 E* v" }广东省中医院的医生每天拎着药袋在病房查房成为一道“风景”。& L3 F7 V# }. [% @3 C) S

2 x0 f$ J$ p, u0 `& j% t
& M+ m( h. p$ g7 [( k% M) B; y* D2 l0 L/ a' |: K
“我们给她用的是大柴胡汤(中医方剂名),依据是她大便不太通畅,脉象偏实,考虑是疫毒闭肺,简单说就是病毒和体内的垃圾把肺堵住了,导致呼吸困难。因为判断准确,她用下去症状很快变化。”颜芳称,这位老奶奶特别兴奋地当面肯定疗效,让他觉得很兴奋,当即拍下来,引来无数网友的好评,这也让无数中医拥护者倍感鼓舞。
! D) O  l. y& t! }! g! F( v. y; C  r" s( J- Y. c: t3 e
  b+ `7 k% w% k

7 @1 E# F% o4 k( _# ]& {他还碰到一位特殊患者——汉口医院急诊内科的一位老主任,她也不慎感染了新冠肺炎,初期入院时脉象(中医名词,指脉搏的快慢、强弱和深浅——编者注)非常虚弱,只能躺在病床上吸氧,萎靡不振、怕冷和厌食,经服用配给她的四逆汤(中医方剂名——编者注),症状很快缓解。
9 O) |  W+ N5 Q+ K& R5 l$ c* f: Z5 m5 k1 e# l& B# O, t

& \: U* x5 t' w
! s% ?2 R" P& `5 q7 @“现在周阿姨全身开始变暖,精神明显好转,已经可以自行下地锻炼了。”颜芳称,类似的这些案例都给了团队很大信心,证明他们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
* d' R0 r4 p( c) t" y- S
  F, p& S( j" b# t$ T/ p! P9 c$ ^/ X8 u

9 H; X' ^3 v! k; G3 v4 A$ h“我们的方案并不是特别完美,但在临床上显示是管用的。”颜芳称,如今在汉口医院几个病区,包括雷神山医院都用此方案,反馈疗效很好。1 e6 w0 p$ U) K2 Q8 I! z  b/ P- t

& z$ ]; T# L( p6 W
1 J. N1 B  X7 U) ?' {3 D
# n5 c" d( |* J/ P3 L8 u如今,广东省中医院医疗队到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他们在汉口医院7个隔离病区,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多位重症、危重症患者,因为疗效确切,因此中药备受患者追捧。
0 n8 ?' X) p: {) f  k" N% Y
, N$ u3 e, b* {2 _, M% X* B* E$ n& F+ }3 k8 Z

( q3 `1 ?  }1 p9 Q2 A" }由于在诊疗过程中彼此建立信任,汉口医院的患者对中医态度也有了极大改变。
. g! r, ?* H# F% v4 M. t+ S) ^  u9 X. m. B- v8 w) d( |# [$ L

3 C. M1 a& B. H
( f; ?: s% x1 ~" Z0 z! t2 S颜芳说,每次他们拎着药袋在病房查房也成为一道“风景”,当他们一进入病区,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就会亲切地说:“中医来了!”
0 V/ j8 e8 ~/ X" g/ M' H  J
; d5 I7 b4 w" G7 Z
. j% A% v. a; ?7 y/ J5 d( T; Z  E6 c) M2 Y; Q4 {: z1 b& \
如此亲切的称谓让大家百感交集。
& y8 l- }6 K" g$ x0 x+ F, s0 Q3 j8 L7 Y+ b+ }5 T& [) p
* b4 k' S( p: t: f; `0 t7 X  T

: H  T0 e$ m' V5 C2 f9 v: A“这说明他们真正认可中医了。”颜芳称,他记得有天上午查房,他们像往常一样拎着药盒去查房,正在为一位患者问诊时,旁边病床的患者在吃药后感觉效果很好,纷纷要求多给几盒药备用,乃至有的患者想去“抢”他们手上拎着的药盒。. F; {6 l8 g/ ~

0 r3 u# g/ C; m3 I' o* h' J
& V% H7 L3 ]  @5 p
6 d; z6 Z, I$ `' e+ X颜芳说,回想起这段经历,他和队友偶尔仍会忍俊不禁。
0 L' Q. `" Y6 b9 k
6 M! u/ g+ z, Z/ {$ ~- \- H: ~/ A- {. F& [
8 w: S$ z) L' Q
中医主体是人,不是病毒
" f* H) C/ D  _) a
& G4 r5 u' p4 Q$ W; v  `  W- F( `3 B# @. l/ y( ]
4 v+ H( }! L! W# G
在此次疫情防控当中,中医药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
) K- ~, r7 `6 E
2 I5 t* a5 O- R+ e$ R" [( T% M  v; k) h2 u/ d8 ~  ~( w* g

3 M4 `7 X  w4 ?% H3 b1月21日,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作为首批中医专家前往武汉,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把脉70多位患者,看舌苔、问症状、查病情,得出结论是:新冠肺炎当属“湿疫”,感受湿毒邪气而发病。- u" v6 [, ?/ A0 ^& o+ {+ l  _
7 i/ D) N% `" {7 V+ D

5 D( o1 Q# Z  ~7 n7 y4 a6 O/ D9 ^2 `0 }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也将新冠肺炎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 r# h6 u$ m5 W2 p4 b
  X% ?- j$ c7 z* l+ v, b
+ }( D7 H6 ^4 _+ w* \
$ l9 w9 L2 m+ o, m) D
根据明朝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在《瘟疫论·原序》所述:“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 G( h& V! b# P* s

. y# @0 L/ g$ f& M# b# o( J# L8 O" q3 N* U3 b
+ C0 t0 e2 e0 m& u+ t2 h2 n
这是一套与当前多数人日常生活似乎完全割裂的话语体系。' z: V& ~; B+ C% g9 ?) a( C7 y0 A

$ d' b% H& {6 _% n, i
' L/ p1 L0 M' n  y: s1 |* G4 p6 ~1 g. _. d1 n
“为什么它的话语不同?因为中医理论最终需要回到中医的经典如《易经》、《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医,乃至不太接受中医,我想和文化断层有一定关系。”颜芳称。
8 e7 ]( Q# v. Y& a1 Q) J( j
! l/ S6 Q  B# P6 Y6 g) U3 y* S4 q5 y( s& C& T: d' @; y+ {

0 P# B2 P- b- N7 U" ?在诊疗过程中,中医手段也与西医完全不同。
- j& C( @5 M6 U6 N: p
9 W5 I, f. L9 o8 a1 W9 _0 a. t2 e. y
: {4 h' X& V- `8 B- V& {" n3 T
“中医辨证一般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判断患者究竟是风寒、风热、湿热、虚症等证型,判断病邪位于人体哪个部位,侵犯人体的程度深不深,以此对症下药。”刘操称,有时病情复杂不好判断时,便根据病邪作用于人体后表现出来的病症做判定,即便不明白发病的过程,亦能对症做出解答。
4 c0 W$ P; p# a) d. `8 E
' J1 }+ P$ M$ ~5 ]# K1 c+ R
1 T9 B: {' z  y" b5 r8 e8 F
* r) X8 F8 S- A1 V$ O“我们只管它作用于人体后表现出来的病症,根据病症做判定。这样,即便不明白病原怎么回事,我也能对症做出解答。”刘操说,通常中医在诊断时会查看患者的舌头、舌苔,根据不同症状判定究竟是湿热,还是风热,抑或是寒气,凭此对症下药。
& U# W" ^4 K2 B% O2 O" _* L; j0 `; O* a

2 S( o7 Q9 n5 u8 S. J" V+ {7 w
* y* P3 j( N8 j! S' X0 p2 g8 w对待新型病毒的态度,中医也与西医有很大差异。
& @- ^% h( x# c  X" U  t& E% r3 G. u
! f5 e# |* g% H/ }

1 l" v, n' L! X, Z8 }4 F“中医更加宏观,把人只看成是大自然界当中的一个精灵,受大自然规律完全的约束和影响。”颜芳说,西医则从微观角度不断深入,把病毒一层层的剥开,分析它的性质、构成和致病机制。' q4 V5 P" ?& f9 X1 r

7 X) q8 \7 {: [( S* [! ?% X. P( n! ~$ p; n# \4 C4 x- a/ P

! r5 ]4 Q& F  \- L
. F8 k  Z7 B( s! f" W1 k
* t. N- {' z. _9 l在诊疗过程中彼此建立信任,汉口医院患者对中医态度发生改变。
4 g  U2 Y& F4 C: h4 x! o' ~* _# D5 Y0 A+ Y5 Y0 h4 t
& N1 [: ~% _5 f- P7 \! ~5 k

8 ^) D* X; x% p% i: Z$ ~“无论你把病毒分析得多么彻底,但它仍可能会随时变异,明天又会来一个新病毒,疫苗一定能跟得上病毒的变异吗?”颜芳称,中医和西医针对病毒的做法完全不同。
$ ~7 \8 z& G9 ~* I! P2 I1 d6 |$ z9 Y' G7 r; e% Y

. ^# q8 a: P# z) B# X7 H. [
) W5 I. H$ m' v6 ]. C7 P; i“西医是有明确的针对性,主要目标是准确地把病毒找出来,然后把它杀死。”颜芳称,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或其他流行病时,它通常不直接针对病原微生物,而是把人和微生物都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注重的是人和病毒如何去和解,而不是一味地去“杀死”。
. A: x; R: C3 R5 h; I! C: e
3 l3 O: Y: y5 R8 I1 }: t
# i7 i+ Q6 U- F' d4 i. K9 ~& U5 b5 Q7 T/ G
中医通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方法,调动和调节自身的正气,最终实现“把病毒清出去”,强调扶正以驱邪。
5 }% |/ y) T/ ^$ f6 C% f  }
4 X+ p: H/ M! H. A* L/ E2 {! l. [0 n( I3 y$ M

8 M7 R  Q6 G+ [0 N& I“中医不会一味去杀死病毒,而是通过恢复人的免疫力,把病毒清出去,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医生刘操称,病毒历来与人类共存,彻底杀灭已很困难,只能和平相处。# Q; S  l3 ~' {$ W! K' b

, G: T# s" \' n% X; N5 k" B+ w) o
/ G- r1 Q/ i2 e$ p! {- _$ D
% |3 F* d( K- y0 y5 ]“人类从来没有真正杀死过任何一个病毒。”颜芳称。1 O) u2 D+ A+ X$ C/ `! b

4 n/ S0 ~! f0 E
3 Z: F3 S1 k. A& p8 ?, v
( T5 n: x. V/ i! [以SARS为契机,中西医开始在流行病领域合作,从此中医不断寻找在新型疫病方面的施展舞台。! o* C  U0 [! {# [* T

" ~7 G- Z0 p, @' ]) x3 W$ X3 o) Q7 g' b0 U$ ~- q

/ Z8 T( _1 C& U" ]3 t刘操认为,正是层出不穷的新病毒,让中医早期介入治疗的优势才显而易见,在中医看来,无论病毒如何变化,中医只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定量——人体。
0 J( s, `- B, Z7 |8 y2 Y9 P; t) O6 Z$ I2 ^* j. a: V: J
# ?1 \5 I4 e3 H7 v4 a9 v+ Q
' u" \3 X, o& h4 C2 @4 e
从此次“清肺排毒汤”的总体效果来看,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效果得到多次实证。& Y3 F7 z! m6 ]6 Y

! }1 M% F- H) u1 }9 K' x: q& f+ ^; W6 [: u. i
1 G( i3 T9 U$ x/ [# M/ V2 l
“以前有位老奶奶是重症患者,呼吸急促,我没有用清肺排毒汤,而使用我老师临床擅长的柴萸汤加减疏通三焦,分消湿阻,她吃了两副药以后,呼吸困难缓解了,没想到几天后就出院了。”刘操称,以前人们对中医的定见是很慢,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只要望闻问切准确,用药得当,绝对不亚于西医和西药。" ~4 Z% |- O2 M: z. t# x) H9 q  L6 H( e
) A) |0 z- y: u; g+ S
# o, R9 }1 \5 w

" w* s( N; r* ^9 v( M0 T2 c; n“中西医在终极目标上完全一致,都是通过不同方法为患者服务。病毒挡不住,始终在人类生存空间里活动,无论中西医,如何发挥自身所长为人类服务才是关键所在。”颜芳称。' y; h4 M- @# D/ y0 N

2 R' f9 z$ o" F+ X- k) k5 T- @( u$ C2 I: A( @
: J$ |" L( t+ c6 g; W+ a
来源:澎湃新闻3 u1 L: O# V+ _% }; l9 F9 ~- Z) u
7 u$ z- b  g) S! n0 H3 I
转自:广东省中医院
) E7 [( |; V' R  F3 K- i* q5 l" M( [1 p'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5 15:18:34 | 阅读全部
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流成河大起底?没你想那样简单!3 U, C. E" B5 W
原创 三甲传真  三甲传真  3天前
, T2 W( F8 `9 C# b& k4 O  V0 }从昨天开始,关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流成河”“大起底”“至暗时刻”的文章就在朋友圈刷屏,围绕“送哨人”和“吹哨”人的讨论就没有停歇过。在这些文章中,官僚、命令、欺骗、隐瞒等充斥字里行间,让人心惊肉跳。但三甲想说,疫情这口大锅让一家小小的医院来背是背不起的,把所有的愤怒都往这里烧也是不客观的。最终疫情的定责、问责终究会秋后算账,这一点三甲深信不疑,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牵涉到哪一级就问责哪一级,一个都不能也不会少。
: P4 e  o+ ?1 ]. H& H0 p7 `, h/ F) _. R" w  Q4 F2 x7 ?

2 |/ `9 F; {, a7 ~& p1 r. ^( \
1 b( i( N8 V. b8 A# J) r8 ]三甲所关心的依旧是有效的救治问题,这是最让人担心的。根据这些刷屏朋友圈的文章来看,目前武汉市中心医院有200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 ]! \! X' P+ ?* S0 Z; P
& V' y4 E) [  A. f4 b
3 i  S) O2 H  ]

: C) U* X  U7 {. a, P截止目前,这家医院已有李文亮、江学庆、梅仲明、朱和平4名医生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三甲昨天晚上测算了一下,由于武汉早期中医药普及率极低,很多医院基本没有中药可用,推测重症转化率超过百分之十,再算一下现在重症和危重症病死率,武汉市中心医院到疫情结束,去世的医务人员估计仍会攀升。同一家医院这么多医务人员离去,此种悲痛和惨重是罕见的,也是无法承受的。% B) p# _" S0 W& s5 r; D/ j5 i

& o! N* A% o: {4 H9 D8 [, w9 a0 }# R

6 p: o" g- v! b' _在李文亮医生去世时,网上便引发讨论,有不少声音认为:年仅35岁的李文亮如果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可能就不会去世了。
' }  {# ~5 d9 z0 R
- w1 u) q8 k) @3 H. N9 b2 t+ m$ i
* |0 b' Y7 `% ~* v5 ?; ~; n* S4 q* R, a% I0 b
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透露了一组数据对比:同是方舱医院,中医接管的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567例新冠肺炎患者没有1例转为重症,重症转化率为0;而西医接管的硚口方舱医院收治的330例患者采用纯西医疗法,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重症转化率近10%。. }2 T  O6 r, p& a* p, y

, |) P' @( V! ~9 k. [7 w2 K1 }9 m& f. i" K0 s
% e1 N3 v* ^3 W  \8 `! Z) O0 |
这还是在疫情后期西医的治疗手段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完善后的数据。保守估计在疫情早期纯粹西医疗法的重症转换率更高,远不止10%,而武汉市中心医院被感染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疫情早期。5 I! T) W, g7 s+ w* B' O

; D* f9 v" z/ z) h+ U% W6 R1 u  i" J  N1 Q
% q( z2 g" b: U6 V3 P  C% F
在疫情早期,武汉市什么情况呢?先看一位医生在三甲昨天文章中的留言。
( F9 \' [4 N! ^; l
+ }' c% q- n. u& E$ x
$ {' N* |( E: o/ T  \
6 L# p3 Y% N0 B5 W5 s) o5 x* B% f" w2 f4 I
! ^' P. i% W5 i! q

% S' }: M& I5 z! v
1 I% D+ r' c5 _# k% c还有一个现象已经被很多媒体报道过,可能很多人都没关注,就是第一个国家中医队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发现,当时根本就没有中药可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的医疗队马上高效搭建了中药保障供应平台、这才保证了金银潭医院中医救治工作开展下去。6 U' t6 H; ^* k2 k4 M8 O

* |4 w! f; n- l: e; o/ E& `6 ]/ q( y2 h" d. x% z

5 ]- w0 [/ p" M. P+ g/ J2 i这些都说明,早期的武汉中医药普及率和参与度是很低的。这也是早期疫情为什么不受控制、重症转化率高、疯狂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同样也是三甲对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流成河、接连失去4名医生的最大的疑惑,早期预防和治疗有没有用中医药?  ^% F' j0 X0 f( y0 p% F; ^% a
) x. d: Z  K' z! n
1 _* m. T: l% k1 Z% o) S- Q0 h! q6 c
: y$ m+ l3 @( }0 Z
武汉市中心医院如果早期便重视中医药的作用,还会有今天惨痛的局面吗?毕竟连河南省一家以西医为主的县级医院(通许县人民医院)在用中医药抗疫后都能做到确诊和疑似患者全部康复、上千名职工零感染。而央视在报道这家县医院的做法时,镜头里该院明确表示当时接诊时医护人员的防护仅仅是医用外科口罩。想想也是,在全国都支援武汉的情况下,外省的一家县级医院哪有什么N95、护目镜这些防护物资,严格做到三级防护是不大现实的。但尽管这样,他们却成功了,关键的一点就是全院职工喝汤药,用中医药预防,用中医药救治。
$ z3 W+ e1 G: |
+ K- E6 L  d6 c& g; ?  m% R$ n* X' c$ ?0 j
7 r9 L' |& O+ p1 D4 F
所以,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流成河的原因除了医院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外,对中医药的无视和偏见也同样是非常致命的。, |/ n! v% T' ?$ U" N. w- g0 a( T

: e. x# j8 R! e" F( B8 J7 ^) ~" k% x  E/ Z; Y8 ]; W* q- n0 n* ]- V7 L- V
4 Y. W; v4 y$ U' E1 [' ]
这种偏见和无视,在央视《新闻1+1》白岩松对话张伯礼院士中得到了印证。当时,张院士讲了一个故事:“这次武汉有一家医院,我就不说是哪个医院了,就是李文亮医生生前所在的那个医院,他的3名同事也感染了,本来他们的领导认为没希望了,说能不能尽量抢救。北京的中医院的刘清泉教授亲自去看了后,我们共同研究的配方,给了药以后,三天,到现在已经用了将近十天了,病人状况出现好转,其中2人可以说肯定完全能够复原了,死不了了。”2 x5 C4 p$ z/ Z% q/ f( V* H8 ]
6 {; G+ D. P8 s* @. ?  k% |
; Z& W0 Z& i5 A$ Q
  ^" G2 ^) Q3 T! W' d  R+ B
从张伯礼院士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人都快不行了才想到请中医介入,这还不是无视和偏见吗?早干嘛去了,如果中医药早期就能介入,还会发展到重症吗?/ \% R: [/ L$ I9 k2 s. W: N5 ~8 s

- @. K" \4 x& w0 ?
) b" B3 j) j* Q( Y8 Z
. J  \* g% _4 v疫情爆发以来,种种迹象和信息无不在说明,中医药在武汉推进难、介入难、普及难。像三甲在开头提到的西医接管的硚口方舱医院收治的330例患者采用纯西医疗法,有32例患者转成重症,重症转化率近10%。要知道国家早在2月中旬就把中西医结合定为硬要求,为什么硚口方舱医院依旧在采用纯西医疗法,为什么中医药就进不了这家放舱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联想到的疫情期间,中纪委和军方接连力挺中医药抗疫,尤其是中纪委接连两次发文,似乎都意有所指。5 t+ e0 ]* L; A% ?3 X- w0 E! F
! _* E4 ?- j: b7 A$ g" y, B+ s
8 W- E# K$ J0 S! v
* p8 E3 ^' L6 a6 S
总之,通过这次疫情,希望医学界能更加团结,中医需要更多政策的破冰和扶持;西医需要更多的创新,老跟在西方国家屁股后面转是没有出路的,一句“没有特效药、无特效疗法”就束手无策是肯定不行的。中国医学的发展想要去引领世界,必须在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上探索创新,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就是最好的例证,希望我们能走出一条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医学发展道路。  N) K! n0 U2 i& s, G0 `

8 M! D; G4 x$ z- i
9 B) P$ K2 C" q
  T7 v. O7 d+ t/ p: _+ x6 M
- Y0 z, W- R6 ]3 W, N潜心科普,忠告所有人少走弯路,避免悲剧,是三甲的初心,希望能帮助更多人。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三甲传真,每天早上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6 o0 B6 z: p, E" N
; r+ E0 T2 X7 a6 }( q( F" [

0 g! X  a( R' y1 A& _* L, }+ S1 S: j3 C9 j; z
投稿邮箱为:wq8302@sina.com7 A& p4 v6 R2 q* J: S

! {: Z* F* Q0 s+ N7 H0 v- ^
1 U8 I- K, k& y* P1 B$ v( a. a" J0 y  q1 [* N0 ]/ }
3 U& J. B$ }& N" _* J
& l( [9 R+ P* H, k

& ?1 P3 M6 M' \# C( P; g1 e" @  g" I' \! z) |  C3 |# I( [
, t; l) o1 V3 f* X  F8 H5 v$ P8 M

# d' E1 Y! e  `7 e还想提醒大家:经常有朋友留言咨询疾病,为了更好地与大家互动交流,三甲专门开通了“三甲学堂”,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解疑答惑。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三甲学堂,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