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石莹:河北实施“扁鹊计划”,五大行动打造河北中医药文化体系
曹东义 发表于:2019-8-16 16:53:2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54
河北实施“扁鹊计划”,五大行动打造河北中医药文化体系2019-08-15 10:11:05    来源:中国中医
0 M2 @2 k, E: w. |2 f$ B; I分享到: - i6 I2 o! L5 c" X( m) D

" N# X* j: e' V

; V8 S9 a% r+ C$ o) A! p5 m

近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3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提出重点实施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等五大行动15项具体工作。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扁鹊文化为核心,融合燕赵医家流派文化元素,集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开发、创新利用于一体的河北中医药文化体系。

《计划》提出,实施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行动。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加强地域特色中医药文化研究,深入挖掘扁鹊文化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河北特有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扩大医祖扁鹊文化品牌影响力,鼓励河北中医学院开设“扁鹊中医药文化”相关课程。

《计划》明确,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行动。开展河北名医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研究,重点挖掘、整理研究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不同流派医家代表学术思想、医论验案等文献资料;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鼓励各地加强传统医药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进中医药博物馆建设,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

《计划》提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行动。大力弘扬医祖扁鹊中医“治未病”理念,创新实施河北省“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燕赵中医大讲堂”等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矩阵,建设河北中医药网络信息平台。实施中医药文化产业提升行动。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鼓励邢台巨鹿、邯郸馆陶、承德滦平等地区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实施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行动。遴选临床好、业务精、擅表达、会沟通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科普专家队伍中。

据悉,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扁鹊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沟通协作,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安排现有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投入。

# h4 T6 N, M" o+ L% K( ~

! Z, ^' w; C: W6 u# u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8467。1 K$ j' V. Y, p4 C5 E
标签:扁鹊计划中医药河北
& n6 _% n! n# V: Q4 T& h8 |! |" H1 h2 `
/ \/ N5 j- p4 F) [3 Y+ r8 r: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8-16 19:48:39 | 阅读全部
人民日报:擦亮中医文化瑰宝,共建共享我们的“健康中国”
4 `4 V0 j! M$ l* l! U& g" B( P中国中医  今天
& ^2 {% H3 S, M6 m& V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平心论 平心论 , 作者 王君平
6 A2 I) D4 M& M1 P5 b- c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 F3 ]& d. p5 s" [; r

9 T: J  ^: l! [( \7 m
' H9 F0 M; z* y. J# q
; T/ Y$ y2 p5 [3 }+ u  C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8月16日15版
1 y% t- ~5 ^$ i% O记者:王君平$ W  }4 \8 _6 A: M0 o, m+ K
( ]0 `5 g! h" u+ F! A
% p+ a: W1 P+ z# @

* r6 ]8 S3 j2 M/ `) V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更应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 [, j& [6 N' B) M, q
4 u0 p3 b, O1 w$ G, v

; S+ Q8 V5 I# I! y/ P0 C  ~! X+ m& n, C& n! ^% e% I' o
中医药与西医药确实基于两种不同的哲学体系,但并非相互隔绝、不可通约,而是能够相互借鉴、彼此激荡
% ^$ e, x' m9 P) {: f/ C
/ A3 z; F- U& N4 }+ I% c* Z+ d5 b' K( j

; ?# E9 |6 s& j( Z# Y& |最近,国际权威期刊《肿瘤学前沿》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黄金昶团队的研究成果,中医传统的针刺疗法可以为肿瘤化疗药导航,促进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提升,针刺治疗肿瘤取得新进展。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既证明了中医药的价值,也为中医药现代化增添了最新的注脚。: s! E8 C4 _8 P! G9 y' _
% K; ?! ]/ A0 Z; A. {. d# [3 |

( }, D& L+ I% E" h
1 u" i: s! Z' w% c  e6 Z% T1 {不单是针刺,中医在很多领域都有着现代化应用。助力飞天,航天英雄用中医保健;拔罐走红,奥运冠军青睐中医疗法。植根于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应用平和模式对抗疾病,走的是“坚盾”的路子,提升人体免疫力,正气尽存,邪不可干。在治未病中的关键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调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引导作用,正是凭借这些独特优势,中医药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传统医学病症成为“通用语言”。
6 _" _4 x4 ]; n
) E+ a4 w: B7 ]0 g5 x; J! U, k/ ^; B% ^: T. ^( B+ }4 n

' T3 x7 X3 Y$ ^0 y* y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也明确要求“中西医并重”。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更应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 _! p) j8 n& x
, a( \  J' \) \7 J0 ?* Q9 `

' D% M  d/ n/ F( q# Z# g9 s# B! Z5 [
擦亮中医文化瑰宝,就要更好发挥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淮南子》有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中医治未病,体质是基础。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不同,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因人制宜的养生观。“国医大师”王琦提出,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9种,简称“1种平和,8种偏颇”。针对不同体质,制定个体化健康养生方案,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公众自行操作,当好自己的保健医生,用简便低廉的方式开展慢病预防,全生命周期防控。如今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从治疗“一个人”到预防“一类人”,从治疗“一种病”到预防“一类病”,有助于实现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6 w) c; U  e; l' O# z/ Z/ S7 g6 n+ K) E$ R
% G0 s2 U+ h" S& x, f: Y7 v

2 u2 L+ A% J+ L( r& ?1 ]擦亮中医文化瑰宝,就要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正确看待中医药现代化,既要用望远镜看到宏观的整体,又要用放大镜看到清晰的局部。中医药与西医药确实基于两种不同的哲学体系,但并非相互隔绝、不可通约,而是能够相互借鉴、彼此激荡。医学史上,有很多中医药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启示的案例。比如说,针对抗生素使用过程中释放内毒素的问题,已故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通过优化清代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组方,历时30年成功研制血必净注射液,这项中国原创研究最近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事实上,屠呦呦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陈竺找到治疗白血病的砒霜疗法,都是把中医药和西医药结合起来,既实现了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突破。5 [* l1 d+ _  B) [
3 _4 m7 N' Z; _1 F
6 L; \4 T: t, L, ^. S6 `5 v
6 [9 i  X) h. S
擦亮中医文化瑰宝,就要更好运用中医药的保健养生功能。中医秉持“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保健养生也需要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与四时相合。春天太燥,吃点儿清淡的;夏天暑湿,吃点冬瓜、薏米粥等去湿的食物。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养生方法,这既是知识,也是文化,更是一种健康而雅趣的生活方式。# u0 M, O- u! C6 u) c7 Z

$ h5 ^( ?' X* n, ]
( L2 Y& _, O7 _, [
& e! R1 ^, m# E4 c0 m0 }' A4 j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在传承和创新两端齐发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擦亮中医文化瑰宝,就能为健康中国助力,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处方”。4 n1 l8 H- O# Q4 e6 k  O* Y" m0 A7 _
, r( d+ M. H- g+ ~: g
  N# L/ r# Q( B4 d

5 ]: J: o  \. M9 w! K  编辑:董俊彤- Q+ T( g% m4 m! L! z0 N

* G# O1 d; p8 a# R* N' P审核:高新军  监制:朱蕗鋆
: N) W" b4 b, C: [8 Q2 c中国中医
; A& a% G' G' ]- B" o
# o% U. K! T/ K8 Q, @1 Z& r# S微信号:satcm0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12-18 14:57:23 | 阅读全部
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推进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3 y" Z+ V: x" h6 }

+ A) C' s$ |!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M- W# X" C3 h1 o% ~. D8 b: e
2017-10-25
5 H) D' F3 c) d% K& s■ 来源丨广东中医药
1 D3 ?. y+ ?* d; S6 V7 T0 ~5 U9 `  J5 ]5 r0 L. i7 {8 C
/ z4 s8 b8 r. C* b# e: B

8 E# X- _8 {$ \% H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推进行动计划(2017—2020年)6 j3 j7 C2 _1 \. V. F, R( D  w* k
6 q. O; P9 D9 A0 R* c1 B
为进一步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系统推进我省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开展好“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年”活动,制定本计划。5 f* ?; U. y& `8 B

( L7 [9 ^: K% r+ [; \& ]' h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V3 [+ f" L& W" a; j

: B1 Z: D* f/ s(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部署,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打造广东中医药文化品牌,为深化医改、加快建成中医药强省增添强大动力。
) v$ E# x4 `) r) ~, T7 L2 [& v3 s( I, G4 P
(二)工作目标。以“七个一”为核心,推动广东中医药“大医精诚”理念、“精诚文化”品牌深入人心,促进全省中医医疗机构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全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全省“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文化氛围不断强化,广东中医药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 y4 e5 ?9 Y$ Q$ {2 R
) D# V6 y. m# T/ Y: k& X7 ~
二、主要任务4 R5 ]7 R5 B3 n" ?8 ?. a8 m

, S3 n" X& _+ [* f4 D. A(一)打造一个“精诚文化”品牌。
* ]' K/ |. J# p" L+ v& ~# N
! l/ \/ d% p3 f! Z1.持续开展“弘扬大医精诚 践行核心价值”广东中医药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继广州、深圳等地举办报告会之后,进一步将报告会推向全省,在粤东西北地区举办报告会,同时召集周边地市代表参加,把大医精诚的心灵震撼传递到全省各地。(省中医药局牵头,人之初杂志社、各有关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及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 `2 b; d4 M+ A" f8 B
2 v& V  c: g8 V9 F2.大力宣传国医大师,全国、省级名中医优秀事迹。以第4批省名中医表彰为契机,做好我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省名中医的宣传工作。组织媒体报道本地区、本单位国医大师,全国、省名中医的成长历程、学术经验、养生心得、人生感悟以及其在学术传承、医德医风、文化弘扬等对行业与社会的贡献,在社会上树立更多的名医品牌。(国医大师,全国、省级名中医所在地区和单位负责实施)
" v% f8 B" p& v! }* [9 k, Y9 A
8 Q& L' P% P& N$ d: }" {$ w3.深化经典学习,树立职业精神。在“弘扬大医精诚”主题活动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全员经典学习。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大医精诚教育,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学经典、诵经典制度,在员工中牢固树立中医药职业信仰和大医精诚职业精神。(各有关单位、各级中医院负责实施)
: u% x' f: H6 Y0 g6 r$ @6 @2 T6 b) g, P; R- @
4.举办中医经典大赛。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经典竞赛活动,经过层层选拔,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全省中医经典大赛。组织全省各级中医药工作者以竞赛的形式,重温中医经典,营造学习经典,不忘初心的良好氛围。(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地各单位负责实施)- V8 I: I" t! W8 m' e
' O* C2 Q! w1 E; T
(二)创作推出一系列中医药文化精品。
5 Q) [( @1 `  W/ F3 m3 R7 t' @$ u; A/ i! r9 h) B; }
5.拍摄中医药纪录片《悬壶岭南》、《秘境神草》及《世界中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岭南中医药历史发展,走向世界的故事,向全社会发出岭南中医药好声音。(省中医药局牵头,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台及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r+ M% c( z  }
  M2 K7 @5 \& T0 ]
6.制作中医药动漫《本草药灵》、中医药手机游戏《药王之王》。创新传播形式,开辟向少年儿童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省中医药局牵头,暨南大学及有关单位负责实施)3 l6 G1 r# r& G) \# p4 [/ ?* I

  c: a3 w3 Q5 U6 {5 m7.创作广东中医药代表歌曲。组织专业创作力量,充分挖掘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精髓,创作代表广东中医药人精神风貌,便于传唱,富含传播力的歌曲。(省中医药局牵头,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x6 }6 B: L1 v

/ H% E8 W- |# q1 M* S9 L8.编撰岭南中医药文化丛书。组织权威专家成立创作组,系统整理历代岭南中医药著作,梳理岭南中医药发展源流与脉络,记录岭南名医事迹。(省中医药局牵头,广州中医药大学及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9 E$ Z' u% p6 U/ e5 m4 I( e/ U+ I0 Y& W$ `$ s0 a& {: c
9.实施南粤大医、岭南名医视频拍摄项目。制作播出高水平视频节目,通过网络媒体向公众传播。纪录传承好我省中医名家影像资料、成才历程及学术思想,全面展现我省中医名家的文化魅力。(省中医药局牵头,南粤大医项目由人之初杂志社负责实施;岭南名医项目由省中医药学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联合负责实施。各名医所在地区、单位配合)  u* B4 ]) y: \" @5 z
5 o- H; s6 f# ~7 h4 Q. q0 ~
(三)全面启动一项全省性中医药文化活动。
# }5 @! a, a5 y' _. D. ?0 x9 v+ S/ S6 n0 ~; N. N
10.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相关活动。2017年9月3日中医中药中国行——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启动仪式已举办,10月30日前各地级以上市均要举办本市(区)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现场可同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健康咨询、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展览展示、中医药体育活动表演、中医药健康服务体验、中医药文化产品展示等方式,推广中医药的理念、知识、方法和产品,提升群众获得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省中医药局、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分别负责实施)
. ]5 W, d1 F; F5 a$ z3 z6 b
7 y2 g& \- W  O  k11.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文化作品征集活动、第四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活动。开展中医药法的宣贯和知识竞赛等工作。加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扩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影响。(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及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g. r, t4 X2 ~+ V% d0 |
# Z! S  l) s/ T  v+ G- c
(四)组建一批中医药文化队伍。  U6 k% ^5 H+ A" f& _' E
% ^$ X6 p$ R6 x  F% n9 e
12.建立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积极开展中医药“六进”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农村、社区、部队、机关、校园、企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讲授中医药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养生保健知识。(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及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 v1 |7 n5 G, m8 X" m1 n; e
; ^0 x3 y+ J+ {. V. O, h* u13.建立省级中医药信息宣传员队伍。加强中医药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统一全省中医药信息宣传员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信息宣传员队伍整体素质。(省中医药局牵头,中国中医药报广东记者站负责实施)# |) o* X. X1 j# l$ h* i, B  H0 ~/ f
4 u( t7 n+ k1 q1 z' @/ ~
(五)建设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
  w- n: {* ]+ B% t" M- v% }. a. \9 P, G% e5 O4 C
14.建设中医药文化基地。在全省各地支持建设30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培育一批国家级基地,力争使我省的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突破15个。联合省侨办,在已有的国家级基地中遴选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基地。(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负责实施)$ }. I. e# v8 ?
4 k" l3 h7 x- x  H1 h
15.建设基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在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100个以上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每市不少5个。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墙、漫画等形式,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负责实施)3 d( M, f1 N0 x5 {0 W$ L9 L0 r
' W; |/ j- b2 D
(六)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中医院。- Y$ W0 c" T- ^, K# w: l
% r& ?1 X2 F+ W2 J
16.建设中医药特色医疗环境。在实施中医院改扩建、新建工程过程中,要全面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打造具有中医药氛围,中华文化格调和独特辨识度的医疗环境,让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中医药文化,增添健康力量。编制《广东省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指南》,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指导。(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负责实施)
. e3 @  }4 {3 b% S3 a0 G; U5 {5 e7 z/ @  r
17.建立体现中医药人文关怀的服务文化与管理文化。结合公立中医院改革,建立现代中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院服务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提升运行效率,更好服务群众。(各中医院负责实施)
3 K* R9 J( G5 D7 p, `4 R8 i: T
4 L4 o6 K7 Z9 ^& t' J) S(七)开展一系列专项工作。/ R; _5 ?0 M8 ?. O& w

0 A$ N( ^. i  d# L+ x18.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联合教育部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编写中小学生中医药教材及有关丛书,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省中医药局联合有关部门负责实施)
6 H: e& c/ ^. {: a- l& q" B: I, \5 C9 B- N; L2 ^; p
19.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深入农村、社区持续开展全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摸清我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基本情况,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省健康教育中心牵头,有关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负责实施)
$ i6 i1 ^/ {0 H6 G- Y/ G: n5 L, {# g7 h. ?# |; Y
20.开展岭南中药材文化保护。贯彻落实《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对已纳入保护的中药品种开展文化资源调查、整理、保护与交流,举办相关精品展览、品种保护交流文化节、建设保护宣传网络平台等。(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牵头,有关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负责实施): O. |& m3 k! U: `: H. r* a, ^2 w% W
$ R4 B! H( r1 w6 z
21.优化新媒体宣传。加强“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建设,进一步提升传播影响力,推动发布内容原创化、视频化、特色化,发出广东中医药好声音。优化重建官方网站架构,方便群众了解广东中医药发展现状,获取中医药科普知识。(省中医药局负责实施,各地各单位配合)
% j" a+ g8 p- ]7 w; k; w- R: Y
& B# n8 p9 R% w$ S5 u  s三、保障措施' T+ e. a8 S) i/ q  x! r

& ^( f" D1 o! O7 ?(一)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中医药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加强省级财政中医药专项资金投入,各地级以上市要加大力度对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扎实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开展。
& H) H3 Z) _% K6 _% Y  _; c" v; `
(二)建立中医药文化专家库。在全省中医药机构遴选一批知名专家,组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专家库,开展决策咨询,定期调研指导等,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B+ p" K! _; @" i7 |2 d5 H: t% s* F  B+ }( _, p3 R
(三)将中医院员工诵读经典、医院文化环境建设等列入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体系、广东省中医名院评价指标体系。# F4 g: A. \6 V4 P, E5 a1 @
% f0 r( q+ l* |) o4 E
(四)建立中医院设计方案汇报评价制度。国家、省级中医药专项资金所支持中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施工前须向省中医药局进行设计方案汇报,省中医药局邀请有关专家对设计方案的文化特色进行评价指导。
6 X6 \$ |, K' [9 E+ o& Q
: F" g7 @4 X" F3 n. cI 版权声明
0 ~: b3 F: W# S. z% h, ~
4 _1 }) r; I6 n* K: a5 H本文来源为广东中医药,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x# z0 L- r1 d+ k' M

- H  E% Q" R, j! M4 b& H· END ·
1 F% w: e- j; P6 U+ A8 t; ^* \+ 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K7 i. J' z. S2 q" g% k5 S2 ]0 `热门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12-18 15:06:26 | 阅读全部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 北 省 教 育 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7 G) ^1 z. ?: L0 S( M$ s3 { : K1 p5 f+ u- B

" l* O- }& Z2 G$ Q冀中医药〔2019〕13 号 5 {1 V0 m, O9 I
/ P+ O# J+ W8 m) s5 n
河 北 省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河 北 省 卫 生 健 康 委 员 会 河 北 省 教 育 厅 河 北 省 文 化 和 旅 游 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扁鹊计划”的通知
9 i9 t& r7 Q; i4 r: Z4 `
9 F. H* ]! w' T/ Z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教1 V7 s/ K# p$ M5 P5 z- C
育局、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省直有关
+ ^' A# N6 J3 C/ G' Y  U单位: ! c& N7 c" [/ C2 \/ Y8 i$ R! X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医
3 |% S) m2 `# @' Y( M# a" B: x# U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办〔2019〕14 号),大力推进河北: E7 J1 J: x4 D
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 e- k. R% R. g' ~; x. V5 a9 N
文件 9 d7 C0 o0 J0 p( C

& t/ x" }) _5 Y9 E3 p: [: V
- y# [' h- i! k+ [* z — 2 —
* F! i1 b0 c% c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
8 E2 e: R! X5 r, e- v; m$ Z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 t; g! Y) W: t/ t/ I
行。在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省中医药管理局联
+ P: V5 C- t9 G; _3 C8 |0 k% X系。
' `  P; c  |- u( I/ ^联系人:石莹,联系电话:0311-66165525
8 I9 [" Q0 ~* A% t9 r1 p% I, F* P, C
" }! W' V$ T+ {6 Q, p- o( P , B+ [, v) [% c) @# Z
0 U8 a7 [1 V+ _7 E4 I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6 j0 Y( S6 d9 n8 m2 q" }  
1 c6 T; Y) k- F& q- o1 C % S% ^* i7 ~/ H6 ~+ }8 R; L

7 c: u, k* y" ]
8 Q. C* d" D+ |& @9 A9 T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4 U% {0 ]% B5 C' `( X
' i) n/ k5 p9 N+ i( ^3 e: @
( F9 w; E! I  R/ Q* i) k
                            2019 年 7 月 16 日
) W& E: C% ~& E# \; {6 \, o: B 9 v' k6 n# A5 X/ M; T! h& x

! q$ K, D% J. s
" ^0 p- [$ I; `' ~( N! J, P
) Z( }/ q' G) k2 t$ S1 g! c  V1 {5 J3 q
7 X* {2 k% p% ^' S2 t
— 3 —. H- _3 u( X* Z, ]0 y9 v
! z% Y* z. ]% X: Q8 y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 ) q/ \( S/ W- S9 A! @# v0 Y

+ v% T0 _! c% R" {5 P) I+ y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4 d. o: E+ E. V+ x& a4 L
2030 年)》和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3 P* }7 _- g4 K" `1 z; l5 C; S! l
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办〔2019〕14 号)
7 D5 t3 j% `" b精神,弘扬河北中医药文化,打造河北中医药时代品牌,扩大河4 A7 |% V6 U1 f1 u: J
北中医药影响,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
: Q) |5 F5 z- C5 V9 w鹊计划”。
, H2 `) |' E1 P, ^. M一、指导思想
0 S4 |3 }# Z2 A& Z3 K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p  }, ~. u  W
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 z+ Y- e* q8 s
以传承保护、传播弘扬、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为主线,以满足人
3 j% p! `9 k4 ]- w: s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中医药文化! P. i8 L2 _" p( o4 F
自信,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着力构建河北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
0 i0 L# i0 q1 w: J  v0 h, t) G6 P体系,为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内在支撑。
4 ?, M" C3 g- @3 @2 K二、目标要求 % K" M; N  m( L0 h7 C
通过全面实施“扁鹊计划”,加快建设以扁鹊文化为核心,
+ i% R- V& ]7 r" x, ~. f$ L富有时代内涵和我省地域特征的中医药文化体系,不断提升中医3 p+ `5 x; F, H; Y5 I
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扩大河北中医药文化海
! l! ?6 X5 U2 i内外影响力。
; w4 i/ U: G* T/ q到 2020 年,全省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有序开展,传承传播体4 z. f( {7 r. y% s: t7 ^- c/ s
系基本建立,创新转化迈出步伐,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全社会关: q2 C; b! c6 [2 s
注、支持、参与、共享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到 20257 c3 |' f3 l7 G0 H6 [
1 S" y0 d  {4 {
7 O! q- v& w+ ]% }$ G, U- H
— 4 —
0 L" S7 D7 i" F) e  P- G7 X6 u. [年,我省中医药文化基础更加坚实,传承发展全面加强,传播体0 y7 F9 d9 b% A& l- g, a  f
系日趋完善,公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中医药文化产
; l+ v1 z3 \+ G) x5 T品更加丰富,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形成以扁鹊文化为核心、融合  j: d; R5 b$ H6 w7 f% H
燕赵医家流派文化元素、集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开发、创: f* p8 \' I& W
新利用于一体的河北中医药文化体系。 / S6 K$ C0 R5 R  g1 q8 g% P
三、重点任务
8 f& s; D6 h$ z(一)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行动
9 _. A9 `! {+ p) V( J1.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依托省内有关中医药机构,以; M: E0 f! r5 z% g) F# n2 v8 z3 D
课题式、项目式方法对我省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中医药堂馆、名医
3 J5 s! v6 r' u0 ?/ @8 y故居等文化遗迹以及中医药文献、中医药器具等物质文化资源和% T$ ^& [$ K, w6 z
中医药人物、中医医疗技艺、中药炮制工艺、中医药生活方式等9 Q1 @  E8 X8 d
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资源底数,分门别类整理,
  j' |5 w: J/ d; C  }/ A/ n推动建立河北中医药文化资源信息库。
7 }8 E3 n- E. f4 q2.加强地域特色中医药文化研究。系统研究我省中医药文化
: `$ j6 u  q0 d5 M" M2 }6 ?5 ?7 B历史渊源,深入挖掘扁鹊文化、始祖文化、邳彤药文化、刘完素) o0 n0 \5 F& o
文化、易水文化、中西汇通文化、养生文化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3 T% }* ]8 _7 S7 h* p1 t) ]  r
内涵,形成河北特有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依托安国厚重的药文化+ L/ c7 [+ [5 u) S+ G
底蕴,系统梳理安国药市发展历程,挖掘药王邳彤文化,传承中
! t) q3 Q4 n6 y* L药材在鉴别、种植、加工、使用中的特殊技艺,不断将药文化融
1 ?0 j* ^1 U# ^% I# e. y( c入人民群众饮食、康养、旅游等现代化生活中。深入挖掘彭祖文
  _  t2 T2 e: R化和艾草文化,在馆陶打造集彭艾博物馆、彭艾研究院、彭艾档
4 ?: X/ I, ~1 P' s  c案馆、艾灸体验馆等为一体的彭艾小镇,向人民群众倡导健康的4 |" c4 T1 l- J; t% f
中医药养生方式方法。 6 f' v# v7 z5 J- G
3.扩大医祖扁鹊文化品牌影响力。保护、修葺扁鹊庙、鄚州: B; k# K) O3 ~" G% @2 m. _
4 v0 z& t; H+ _9 y7 C
6 |/ M6 {$ J  l+ K8 F
— 5 —
. h& ~/ i5 M: y1 |大庙等现有扁鹊文化遗迹,征集整理扁鹊相关文物文献及研究成
% b% B, i- f2 r8 C果。支持河北中医学院继续办好“扁鹊实验班”“扁鹊医学社”,
: l) B, I* e6 g1 g- W- `$ h鼓励开设“扁鹊中医药文化”相关课程,促进师承教育和院校教6 m% d7 ]4 c7 a) s0 |+ c
育有机结合。支持内丘等地利用扁鹊文化元素冠名学校、道路、1 G1 I2 S& t) t& v( M9 k! y& s' F" F0 @
公园、医院、广场等,开发扁鹊相关文化创意产品,鼓励举办高
) W4 X/ n1 z% j" ?8 B& u4 O1 E2 s规格祭拜、研学、论坛等扁鹊文化弘扬活动。支持内丘承办第三: W2 v+ A/ y4 q. V+ f  u3 T
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提升内丘扁鹊文化节规格,扩大扁鹊文
4 i0 ~. T( [3 T' ?+ @0 N4 f+ G化品牌影响力。
- d3 s* X$ L8 @& e6 w9 T. N- w6 l专栏 1  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项目
, V4 e8 B3 W& e$ P2 S# |5 l/ _开展中医药文化古迹资源普查 2 x" h' c) e1 b+ f5 O: }( h' O
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编写出版《河北中医药文化与遗存》。推进
  k) O  R& R( k7 ~: m8 \7 a药王庙、鄚州庙、张锡纯纪念馆等中医药遗迹场所修葺建设。 , Z; K- S* D; M& _/ |/ [* {7 `, }
中医药文化及所属重点区域
$ m: L! O% }3 i- ^6 T/ }$ x扁鹊文化:雄安新区(原任丘鄚州)、内丘县、南宫市
5 p' F- x) K  n" C4 ~始祖文化:新乐市、涉县、涿鹿县、迁安市
2 ]7 F* A% ?$ S3 N+ ~* B邳彤药文化:安国市、灵寿县、衡水市、井陉县
* A! `; `" x' @  |9 v- T刘完素文化:肃宁县、河间市、保定市、安新县、文安县、定兴县
7 \9 `0 s! F/ M易水文化:易县、石家庄长安区东古城、赵县、藁城区 # _2 h3 ^8 I, Z* A) {$ p
中西汇通文化:玉田县、盐山县 ; A! ~! `/ I8 w6 h& N3 g: b
养生文化:彭祖养生文化(馆陶县)、秦皇养生文化(秦皇岛市和盐山县)、气功文化(秦
7 y. F& v3 \0 f2 l7 q; o* k皇岛市)、太极文化(永年区)、武术文化(沧州市)
8 t& W4 ]( p& b  N) I# u相关地市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特有中医药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5 T% t3 F" A" j8 y4 C7 j
打造扁鹊文化品牌
8 Z8 R7 n1 Q, P支持内丘县建设扁鹊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扁鹊文化研究中心,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加工、贸 易以及中医药文化交流、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 8 k: ?2 a' @. K: D' j
(二)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行动 8 j" w' j; {' i# }" C' f' O
3.开展河北名医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研究。加强我省中医古
: Q9 T/ {2 T8 L* C- Q: z9 R籍整理研究和出土中医药文物文献研究,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
9 T( ]0 \4 G, v) @( ~' X# C, h# ~5 L' x% P; w2 X" c( I! {

/ ^/ T( i- W) [+ X* D# V — 6 —
8 V8 q) @) Y$ E" u$ v依托“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和相关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 j& w8 D9 a6 U8 }: P
学术团体,系统梳理我省中医药发展脉络,重点挖掘、整理研究
) \, x2 W" \! ^; r, p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中西汇通学派等不同流派医家代表学术思
+ Q3 t2 n+ S8 j/ s9 |想、医学成就、医论验案、临床应用等文献资料,挖掘防治当代
, p5 G* P1 h. _. C& Y. V1 o疾病的有效方药、方法和诊疗技术手段。加强“络病理论”、“浊8 w$ S/ M: X/ G
毒理论”等当代重大中医学理论研究,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
& n+ @" I& h1 D0 ]" ~, A和水平。开展河北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研究,编辑出版
+ m3 b+ p' y, d; R: q6 f系列丛书。
7 A1 F9 `8 e, Q4.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将传统医药保护纳! f+ e! {) \3 {  }
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保护规划,支持传统医药项目申报各9 {! A1 E* g. @0 T, P6 {0 i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励各地加强传统医药项目申报非物质
5 O( m7 t: B" F' B文化遗产,加大对已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 j, W  I8 m8 r- ]) @: [录传统医药类项目的宣传推广和传承保护,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和% ]- I) Q% F# K% r( m, T
代表性传承人。发挥河北中医学院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 `/ {4 B! c8 T/ {$ r
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非遗传播教育和宣传展示活动。持续挖掘、% N1 r9 S+ u4 T
整理我省民间古籍和确有疗效的古方、单验方和中医绝技。依托
3 D. y; C, [- d/ l7 g; D% k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建设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 f1 z# ?( k# f$ g8 w4 u
识保护名录。
: v. E. T4 _! B. J5.大力推进中医药博物馆建设。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河北( p, O; b5 L% u, k9 [
省中医药博物馆,打造集河北中医药发展史、中药标本展示、中
. z% h6 i' X! ?8 K: ?2 l+ r& Z0 c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和中医药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综合
% C3 @" f6 _, S' b场馆,推动我省中医药文化发展,凝聚中医药文化社会认同。鼓
1 Q0 u% S$ Z/ W3 `3 C+ o$ ?励各地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展览馆、展示室,  R4 E! S) W" Q/ R# s1 m
形成保护、研究、展示我省中医药历史、历代名家学术思想、独. F: N( e2 [& {9 T1 k" X6 q

  m% a5 N( U3 L' j
: h$ j. t3 b5 P# k — 7 —" }0 S4 k* e% ]: P* `
特的中药炮制技艺和道地药材资源的文博研学服务体系。
, u  g; k6 c6 Z5 {专栏 2  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项目
7 M  a( R- \; q" H推动中医药学术思想研究传承
! L2 H5 k5 j" l( Q+ A% m8 h加强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窦汉卿、王清任、张锡纯等中医药名家名方整理编纂工作。
$ h7 _9 E$ S( ^0 P+ o1 c依托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分会、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王清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刘完素学8 U# ^0 d& _1 b  ]$ B
术思想研究分会、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等团体,加强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整理。成立河北+ E% P, G/ x! k2 j8 E- L
省中医药学会扁鹊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研究、传承、弘扬扁鹊“治未病”思想。
1 e$ k, B0 j2 a( `推动京津冀中医药学术和人才培养领域交流合作,实施京津冀三方共同参与的高层次人才研% F1 j1 j, I+ e) {
修培训项目。加强京津冀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合作,举办学术研修班,鼓励京津
$ [; L# f" q9 ~7 R4 @中医名家在冀建立传承工作室分室,推进中医药学术精髓薪火传承。
  H: c: {$ I) s1 S5 O支持安国建设京津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推进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传承发展。
& [6 r. w1 B4 s8 o& ^8 N' O6 c/ A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 }5 a( `" ?  B+ L, q" U# p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行动,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推动八大祁
' }& q2 P% H! s' X. n+ K药等项目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 2-3 个中医药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m% @& H4 ]; {3 r建设中医药博物馆
5 m. a* F( z) g' A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依托省中医药科学院建设河北特色中药展览室。5 t; o3 i* K* B( G2 \2 G, }
支持安国市建设中药炮制馆、张家口市建设蔚县蔚州署中医药博物馆、沧州市建设市博物馆中医 药文化展厅。
3 M% i; e# L9 P$ v3 a(三)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行动
- a' D/ A+ L& T3 G- s# {6.实施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切实发挥中医药在推
4 w2 U0 p9 H6 E; [/ }, y# d& v进健康中国、健康河北建设中的优势作用,按照“预防为主”方
. F3 R6 L; F( T" C1 O针,大力弘扬医祖扁鹊中医“治未病”理念,创新实施我省“百7 C6 ]# W# v( l3 u# ~# S/ h  p0 D
院千场健康大讲堂”“燕赵中医大讲堂”“健康有道大讲堂”“百
; o% n! s0 v, h名中医进太行”“基层中医圆梦燕赵行”“中医药文化嘉年华”
# e7 p  w' }3 p6 G  Y' x9 [等活动,发挥各级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作用,大力开展中医药文6 c: n$ r, t% W( W2 R+ s5 b  g
化和养生保健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
7 |+ X! I  w% E: Q进家庭等“六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4 h9 q) t  I9 t" ?  x% _+ n
率,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 f4 T* {9 Y$ i% Y  f: R* H5 Y
1 n" s' d  Q' p 4 U* j. _0 L. S9 t: w2 E
— 8 —
* f0 ~  y3 A1 W' `. t6 U7.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体验平台。以保定刘守真祠、安国药0 Y' n9 v( W, T) D
王庙、内丘扁鹊庙、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 5 家全国中+ |4 q+ k+ k! ?2 D* v- d
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龙头,以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 l# l( q3 n5 |- H% |( A0 E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为骨干,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体验平
9 S* D+ a. ?  T) C台。支持各类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历史遗迹遗址、教育机构、# ]. {/ |- u" X& J( g3 F/ W
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中医药文化展馆、中药企业、中医药养生# V+ \. \' j. p: z. H
体验馆等中医药相关机构,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 k$ y0 \( _* \, w
积极培育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中医医疗机构
, j' S: y) S' l/ y+ m! R: w% z1 M中医药文化建设,夯实中医药文化展示、传播、体验、推广的% }2 \: }, X) V  E# d1 O# `* P3 x5 H
主阵地。
/ R$ O0 p& y. T! u8.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 U# `5 B. ]4 }播中医药知识,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2 H( i; ~1 a( H
进校园活动,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模式。通过讲读中医
! E' I+ u( E2 h" j8 d药文化绘本、开拓中药材种植园地、开展中医药课外活动等形式," ~+ e, ?. e$ _- c: S  l# [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
' J8 j9 t, e% g4 F6 I& \9 R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中医药健康素养。
8 U) q9 C# @' X! q# I8 Q, ?! y9.加强中医药文化设施环境建设。推动城乡中医药文化主题5 ^# c  C) S! L) U; ~' K+ ^
公园、中医药文化墙建设,借助招贴画、宣传标语、展示牌等向$ U6 \) X0 W# h- g- E
城乡居民宣传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支持鼓励各市和有条
, O: k1 t! g6 r, w' x1 V件的县结合实际在城乡规划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用药花、药
( k# N4 R. W& C& P. i草、药树美化城市环境,用中医药雕塑装饰公共场所,营造浓郁. J3 L0 G' u4 G8 r
的城乡中医药文化氛围。 % z2 Y7 ?7 a& V/ g
10.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矩阵。建设河北中医药网络信息平  z$ M: O+ U* b8 Z' ?: ~
台,整合中医、中药、文化、产业、人才等信息,打造面向海内2 c: {! P3 d0 v( z
# D1 t+ Z. T. r+ U! I% p0 |3 L8 d
' r0 ?# |1 _, p" j
— 9 —+ S( X- e+ h& n8 I
外的现代化网络体系。加强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 {) ~* c% K* G
开设报刊专版、电台和电视台专题节目,宣传普及权威实用的中
3 o) ^- P& c6 t医养生保健理念、技术与产品。加强新媒体宣传渠道建设,办好
: w  @; w; ]0 e/ o“河北中医药”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国医话健康》等新媒体品牌
/ D3 B6 V  {6 G8 [4 j- K栏目,向社会发出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官方声音。支持各级中医医; L6 e" _1 _. ]
疗机构、各类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开设官方微信号。 9 ]2 m4 @3 C. N% H2 j* w, _" s; k
11.以文化为引领推进河北中医药“走出去”。鼓励省内中医
7 h, ~6 U, r0 E7 Z* B药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
8 z% T! `2 B0 {展中医药健康诊疗和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
" G9 ?& y2 V1 X3 X! Z9 K% _5 f- Y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我省接受学历教育、非学3 @; f" s) n4 a" Y
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支持相关高校、企业和医院积极
# H" u  J) a+ a8 w( o7 Z/ `对接海外机构,依托中医孔子学院或中医药文化交流培训中心,
) y' I* l6 b, g3 }1 P培养一批中医药国际传播人才。落实冀澳中医药合作相关协议,. Q+ b% L. g8 _4 r
深化双方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继续办好“中国-匈牙利医学论坛”
0 I1 N- t9 e: U$ P' V“医疗气功国际学术交流会”“国际络病学大会”“冀港澳台中( L7 y) W  K! z) q6 U
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等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河北中
2 Y- `0 T, i+ r. d: ~医药文化海外影响力。 ! O2 g; G% k! b8 C5 v  }( z" A
专栏 3  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项目
7 B2 b# w5 v; u5 ]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
5 P  F9 U5 f( {# R$ O按照中医中药中国行实施方案,举办大型主题活动、知识大赛、悦读中医等活动。持续推进
5 [  l7 s* G+ E1 E) `- @( p“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新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全
1 X# P- Z+ e+ |3 ]( Z; f省年均活动不少于 1000 场次。 - i) T0 C  o" c  g: U
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7 ~# S& p/ c8 H0 c, |" t4 |
会同相关单位开展中医药知识读本编纂工作。
! R" o/ f2 R, X( _$ Y, p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通过设立中医药学习园地、1 l% ?  G* q: n' j; |
中医药文化长廊、中医药展览馆、百草园、阅读角等形式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积极运用中医
8 ?. b& V4 F  }. o# B5 ?. t# Z( r4 U' q3 N' ]! `+ |' X0 g$ l

% A1 Z: v; P& C  b# k4 I; f — 10 —
, b: h" F5 P* r1 P6 C: b药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内涵。 * `  X$ ?9 G: [$ j
营造中医药浓厚氛围
/ ?) n! G7 c  [3 S  r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中
2 O/ M0 j2 A' ?" C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墙、漫画等形式,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2 H( S0 X1 n) B6 f
每市不少于 3 个。  5 r! y* r0 @7 R$ S9 d
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媒体建设 ) H0 L% }/ h; [/ w& d+ O
建设覆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平面媒体等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各市中医8 C" w+ w- A* ?  ]$ F( O
药管理部门及中医医疗机构建设 1 种以上的官方中医药文化传播客户端。打造升级版《国医话健
8 S2 `( M$ \9 B( L+ _  X3 G9 T康》养生微视频,拍摄“河北馨医录”,大力宣传名医大家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 Y. f. o; |: @- H; \0 f0 ~
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 y9 J% t% K7 I鼓励河北中医学院积极招收留学生,建立海外中医中心,开展境外办学,培养中医药国际人
- T3 o; q$ C# B' A6 h9 T才。支持华北理工大学与匈牙利佩奇大学继续办好中医孔子学院,选派高水平中医师赴孔子学院
* J8 x0 s1 z$ r0 [3 l9 x( |开展中医教学和培训。推进以岭药业与北京语言大学等机构共同开展对外汉语教师中医药文化研9 Q7 j1 P8 c9 o, m0 }- z
修项目,支持其在新加坡建设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到 2022 年,全省力争建立 1-2 个中医药海外, [& V) J# d$ ^1 `5 i" r- W, N, K
中心、2-4 个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 }( f* T) |7 L* H- j) }* X2 q(四)中医药文化产业提升行动
( ~4 P- W! A5 S2 z4 a7 F3 p12.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推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名8 l1 k2 x& Y, f' z( A! Y7 C
胜古迹、中药材种植基地、生产企业、中医药文化基地等中医药
7 y% h6 F/ x1 ], \- D5 l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 o4 n  |) I0 `% y
范基地建设,支持各建设单位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服务产品,强2 l5 M- x5 D# ]
化产业融合,发挥独特优势,形成“一基地一特色一品牌”。支
# B$ F7 H; t! q0 I# G持保定安国市开发中医药文化体验、工业观光、康养度假、康复
2 K) E" z* m  U7 o* Z5 R9 D理疗、研学教育、商贸购物、节庆会展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打造! a# v2 X) v2 K7 s6 r$ o
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支持秦皇岛等地依托优质的
$ G: }/ T. B; e3 E6 r9 F9 q; Y1 @4 j生态、旅游和中医药资源,大力发展入境中医药健康旅游。支持
  x; p* B5 C" U6 i内丘县先行先试,规划建设扁鹊康养示范基地,努力把扁鹊行医% V0 \! B$ ^4 Q/ H
故里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医祖祭祀、学术交流、培训传承、康
& s# e/ D" {0 o: C复疗养、健康旅游基地。鼓励邢台巨鹿、邯郸馆陶、承德滦平等6 B4 @. A, F- K# m# Y) K  z/ P
) u6 Y. L4 I) e+ f" V

9 q5 L& E' u# R/ p$ b- W& a — 11 —
: ?! u' d+ F& p  G/ g9 ]有一定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群的地区,整合资源、发挥优势,4 {3 n, v0 e; U- e5 ~
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7 o/ V2 F2 S. o# n( V5 i: G/ G" R
13.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强中医药文化与文化产业相融
7 h( y7 J) r  v3 P1 T3 |合,鼓励中医药文化传播机构开发科学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
9 B6 w( v4 W) r  E- m8 p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发展数字出版、* T- [# e- G3 v7 _0 T% {/ V6 }0 b+ Z
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
# w5 \1 X1 m& c& p医药文化产业链。开展中医药文化精品创作行动,促进中医药与
, }6 L0 O1 N. {! N* i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健身等有效融
4 f8 M2 D: A7 I6 |& C! B# \8 A" M合,推出以河北历代名医大家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
3 ^) R0 K& O4 E% L1 T$ ^宣传片、文化丛书等,打造优秀中医药文化品牌。
7 P& J2 M# _8 T6 G5 U( E专栏 4  中医药文化产业项目 - e3 k2 k2 {- N5 ?/ B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 ?1 V4 C$ P; R# i0 ?支持安国打造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支持秦皇岛市开拓国际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 l" t  L: G. m% U& N: s
支持内丘、巨鹿、滦平、馆陶等地发展县域中医药健康产业,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
5 h+ X( U* Q2 i8 s力争到 2025 年,全省建成 6 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30 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50 个中
7 T" a- ?) G/ f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 O! R  [; ?  Y8 M/ F) p# P3 n* a
研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 & r( q$ Y, i6 `# G. u. Z  G$ ~+ g1 o
以环京津地区、雄安新区、崇礼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热点区域为重点,吸引高端文创人才和企% I$ P( I, b: J, h& F
业,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 , y2 Y; p6 L- m# c+ W
支持中医药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文化创意企业等开发中医药文化产品,7 q- p. Q1 M# t
以扁鹊等河北中医名家为题材拍摄电视连续剧。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制作“医祖扁鹊”“河北道地+ t' a$ M5 d& c8 {  j5 B
药材”动漫视频。
$ v. C1 ~& q$ w$ p% e举办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遴选,在全省推广一批优秀中医药
( i9 N+ [, o" K1 e书画作品、中医药文化标识、影像纪录片等。 * k6 H1 P% Z# z5 {! B6 P: h
(五)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行动 8 T. {; O. b: p( ?/ ?
14.壮大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切实发挥中医药文化科普
6 `6 q/ w# z( |/ B2 x. A  _专家在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讲好中医药健康故事、
' u9 s7 Y' B' Y/ u$ Y1 q; `+ n
" H8 Z* M. q& u1 j- T1 F 3 H+ t! X, x4 g& k& O5 ~5 T
— 12 — 8 v2 W! @' X0 M6 c: [) c
传播中医药正能量,塑造行业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遴9 Z& P7 F1 P8 a) q$ _
选临床好、业务精、擅表达、会沟通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实) W  T5 }: T% e5 Q6 X& z
到科普专家队伍,进一步扩大国家级、省级科普专家数量,重点
' X6 B( w0 M8 y$ o2 X' }* v强化市、县级科普专家队伍建设,形成省、市、县上下联动的良. a, C% {; t% c2 h, k# K) Y( c
好格局。注重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能力提升,健全管理和考评机" o" j. a% E, v; [+ v
制,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领军人才。 * R1 v1 E) a9 G8 ^. V# ]
15.加强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各类中医药8 T3 g" V- L- P) J
人才培养项目培训课程。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与其他高校合作,# d* _- P' o, k& o6 m2 B
开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 j* P  Y6 T) n
养生保健等相关专业课程,加紧培养涵盖研究、教学、传播、推* A; P$ h! H$ U4 P4 Z
广、管理等方面的中医药文化跨界人才队伍。依托河北中医学院
& N. P- p8 [1 M5 J5 G等中医药院校,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平) t( r& W' k  X: l8 }8 S
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 T$ w# g- U- M  @6 T
产业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和优质企业,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智库。
. M+ [: R: [% n1 c探索中医药文化相关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 U: E" u- Y. A4 x专栏 5  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项目 # l7 H) ?+ |/ T8 W. Z; _4 u) {  [4 D
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各市、县(市、区)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加强% c+ I# b# a" k2 J6 q# \7 K
专家管理和培训,到 2020 年,每市队伍不少于 50 人,每县不少于 10 人。 $ k  {) |' R- K2 z! g1 x( _/ Y
加强中小学校教师中医药知识培训,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储备专业师资人才。 / n9 ~; a% h, U6 H
建立中医药文化智库,加强中医药文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设一支涵盖中医药文化研究、教 学、传播、推广、管理、旅游、康养、创意产业等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 ~" |* C5 g' E/ f+ P/ A! Y
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扁鹊计划”推进工作领
2 w6 S1 C' w5 t4 b' `+ f6 o! E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项目审定、重大事项研究决定等。, i9 \2 S; i) r( a& r
" |+ m8 }/ G7 s" J
& |' i% ^( Z" V, W- @9 W; u
— 13 —
4 U/ `) I+ P* F) R; D: u  S7 a( U各地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建设方案,调动各方
5 B& r5 c  F2 A4 _力量,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要以“扁鹊计划”为引领,统筹6 }$ M1 U6 F& f- `) t
推进当地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 b0 C  ^+ \( D; k% @品牌。 6 Y# r$ ]3 O/ E7 u5 W2 {7 x
(二)强化部门协作
% d- X  k% C- H1 O$ g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中医药
% D$ P. ^  a( B  M. l3 F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加大扶持力度,( E  z# D1 V3 v' I5 A; S
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有效落实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合力。
* F$ y4 U6 d$ K: c4 ~+ E2 f- n
. r. C% r4 q: l% X' G2 Z7 ~# H(三)加大资金投入 7 L9 E. T& e  Z" u+ O8 ^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0 H" j4 s4 X' E3 p
措施。统筹安排现有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中医药文化传承
/ u, e0 m2 f9 Y1 y8 H. r发展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健4 b, t+ \( }% r
康旅游、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 : q8 s/ ]) s7 y0 P3 q' _1 O$ {7 [
(四)注重宣传推广 6 q- m- u+ C1 V: D" g+ `! r
注重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手段加2 c- F' I0 k8 O
强中医药文化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使用
& B7 C! \; e5 p6 H4 n中医药的浓厚氛围。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作用,传播权威准
! R3 k7 `! @: @, [$ {; P1 j确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