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我与《中国中医药报》征文
曹东义 发表于:2018-7-18 18:38: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37
《中国中医药报》就要30周岁啦!说一说你和她之间的故事吧[url=]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url] [color=rgba(0, 0, 0, 0.298039)]5月22日
' v1 x+ T4 h  T7 g- |4 r& t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 M8 @! y/ [9 X* {! @' e8 [

1989年1月2日,《中国中医药报》正式创刊,而今在欢庆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即将迎来创刊30周年。

30年来,这份伴随着中医药从曲折到振兴发展的报纸,屡次见证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要事,始终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鼓与呼,担当起中医药行业的改革风向标、发展瞭望哨、舆论定盘星、科普国家队,成为中医药历史的记录者、中医药发展的推动者。

30年发展与成就,离不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亲切关怀与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及爱好者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为庆祝《中国中医药报》创刊30周年,本报面向海内外读者开展“我与《中国中医药报》”征文活动,诚邀广大读者、作者和中医药从业人员分享与《中国中医药报》的难忘往事、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抒发对《中国中医药报》的情感、机缘与期望。

来稿体裁以故事、散文、随笔为佳,字数2000字以内,要求原创,内容真实,未公开发表过。《中国中医药报》文化版将从征文来稿中择优刊登。征文截至2018年12月20日。

纸质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甲4号《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版”,邮编:100192,请在信封上注明“我与《中国中医药报》征文”,并自留底稿。电子来稿请发电子邮箱(tcmstory@163.com),或登录本报网站首页(www.cntcm.com.cn),点击“社外人员投稿”栏目进入,并在标题中标注“我与《中国中医药报》征文”。

中国中医药报社
2018年5月20日
- U& z+ \0 G- C2 B
新媒体编辑:徐 婧
内容合作:加QQ670426571
商务合作:18600799606
微信投稿邮箱:cntcm01@126.com
(文章以观点、政策、学术和中医药文化等为主,需原创首发,请在邮箱里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 l  Y9 K; _7 ~1 Q, m0 X, R
' v7 Y) N6 s: [$ I8 p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8-22 14:27:58 | 阅读全部
转,朋友今早傳來民國時期的四君子(蔡元培、胡適、傅斯年、梅貽琦)的事蹟,閱讀後深受感動,當看到傅校長那一段,眼淚奪眶而出。年輕時讀書,書上告訴我「士道」,成長過程,我只看到日本有「武士道」,我們自己的「士道」渾不見蹤影。今天看了這四小段故事,瞭解原來「典型在夙昔」。看到這幾位風骨嶙峋,守正不阿的清貧學者,比較今天趨炎附勢,貪得無饜,哏哏亂吠的政棍,學棍怎不令人感嘆難過!5 {5 p  z" [+ l7 q3 B5 T
如沒時間,看傅校長那段就好!5 T- Q! h# @9 i
- d; n, a1 F# h; Y# U$ ~* N5 J) V3 P* I
1<蔡元培>
) K3 h) o- `4 Y' D; V# |一位被稱為是“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大師巨匠式人物。* n) F: r- `$ f& p
0 ~/ @& O. z  h+ Y; A$ R/ r! a
辛亥革命後,蔡元培曾任國府委員、司法部長、教育總長、大學院院長、中研院院長、北京大學校長、北京圖書館館長等多重職務,可謂“位高權重”。可是你能1想像得出嗎,如此偉大的一位人物竟然也會貧困交加。
! B, G, g* Y' c; R( J/ w- J ( }. X0 l; s8 `; A4 g9 O; ?
蔡元培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極端拮据,生病後無錢請大夫,常常苦熬支撐。但是即使如此他仍不忘周濟別人。$ _' L1 R) U# Z  w; j, [; q
* t: p& d1 w) c  J
1940年3月3日晨,蔡元培起床後剛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鮮血跌倒在地,繼之昏厥過去。兩天后,醫治無效,溘然長逝。" q' m+ d1 ~6 j- ]8 a

0 x; J! a/ l1 I# t, r8 |* g5 }蔡元培死後無一間屋、一寸土,且欠下醫院千餘元醫藥費,就連入殮時的衣衾棺木,都是商務印書館的王雲五先生代籌,其清貧叫人落淚。
9 E: R8 A; m7 V/ ^0 r( n0 y- P. j- F, O7 [+ @$ ^
2.<胡適>4 r& p* o5 X; r7 v% A' K; x* S7 ?
一位在中國現代史上開多個領域風氣之先的箭垛式人物。& h$ {# G9 J; q0 R# j% \3 k
& m! ?: U3 R* q" [# }8 @
胡適說:“金錢不是生活的主要支撐物,有了良好的品格,高深的學識,便是很富有的人了。”這話可看作是他一生對物質金錢的態度。6 z9 S: q" z/ k. N

* U9 j' m( Z. D% i4 ~% K胡適在任駐美大使期間,居然要靠借債過日子。當時他經濟壓力很大,不得不從各方面節省開支,連給妻子買東西,也儘量托人捎帶,以節約郵資。$ F* r4 V/ e- C. s4 _3 x
- P8 e' Z- r2 O# z0 K" X
大使有一筆特支費是不需要報銷的,但胡適沒有動過一分,全部上繳國庫。大使卸任後,胡適旅居美國,為生計所迫,他時常要拿著兩個紙袋親自上街去買菜。
% D! ~3 @* T+ u; ~& v# L; X; o ! {  v, }0 l. ]- r
1962年2月24日,胡適參加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會議時,因心臟病猝發倒地逝世。胡適死後,秘書王志維清點遺物時,發現除了書籍、文稿、信件外,胡適生前留下的錢財,只有135美元# X$ |% r2 E8 g! R3 v3 b4 A
7 a3 W" k+ y4 f2 U/ w* p
3.<傅斯年>0 L/ X& `  @/ \5 y" L
一位被稱為是“老虎”、“大炮”的強勢人物。
- A* S, |: `1 Z: q; y* j" {3 z3 A
& G4 y2 E  y% I7 W; L) k* _傅斯年向來以霸氣著稱,但他也有英雄氣短的時候。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腦溢血病逝。逝世前幾天,他曾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為董作賓先生刊行的《大陸雜誌》趕寫文章。原因是想急於拿到稿費,做一條棉褲。, Y& d$ M/ ~$ i4 @0 c$ {8 Y# B8 G

2 {' [: j# O5 h* R6 W) o7 R4 ]' Y, ~他對妻子俞大綵說:“你嫁給我這個窮書生,十餘年來,沒有過幾天舒服的日子,而我死後,竟無半文錢留給你們母子,我對不起你們。……你不對我哭窮,我也深知你的困苦,稿費到手後,你快去買幾尺粗布,一捆棉花,為我縫一條棉褲,我的腿怕冷,西裝褲太薄,不足以禦寒。”
+ a8 F7 V& d  Z" ?$ K( m1 s+ B/ R ) K& R" Z; D1 y! S
幾天後,董作賓把稿費送到傅家。俞大綵雙手捧著裝錢的信封,悲慟欲絕,泣不成聲。此時傅斯年已命歸黃泉,再不需要棉褲了。% S- e- e8 M$ A! f1 G
* ?8 b) T) p% W; h
4.<梅貽琦>& E0 k7 }+ s, I7 w9 m; ~+ s7 u
一位被清華人譽為是“終身校長”的謙謙君子。7 h/ \7 d3 J4 h) _4 X
- T; _; }; h" C) h
1955年11月,梅貽琦從美國回到臺灣考察創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及臺灣清華大學。由於他掌握著數額巨大的清華基金,所以臺灣的各縣長、市長紛紛接近他,企圖趁機撈一把油水。# a& y- U, ^# N- g+ |
4 {* {% ]. W3 l9 {- t
可是他們哪里知道,此時的梅貽琦卻因為經濟拮据,不得不將已62歲的太太韓詠華留在紐約依靠打工獨自生活,自己隻身一人赴台。當有人告訴梅貽琦“師母在那邊生活太苦。必須設法給師母匯錢,或接她來臺灣”時,梅貽琦說自己在台薪金微薄,無法匯錢照料。9 V$ [& X  X4 M( p! ^5 V
9 G; e1 O$ D, u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73歲。梅貽琦生前隨身攜帶一個手提皮包,住院後一直放在床下一個較為隱秘的地方。兩星期後,在各方人士監督下,秘書將皮包啟封。當包打開時所有人都口瞪目呆。原來裏面裝的是清華基金賬目,一筆筆清清楚楚地列著。睹物思人,在場者無不落淚。
; _3 a2 A6 F' f 3 m# T$ F- w; Z/ u9 P7 N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與這些大師的精神操守一比,今天那些前仆後繼的大富巨貪們的種種表現又是何其的卑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8-22 14:40:15 | 阅读全部
除了蔡元培先生病逝于抗日时期的香港,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的胡适、傅斯年、梅贻琦这样有名的人物,竟然也这样生活窘迫,实在没有想到。
: o* Y% S/ l5 ?+ p反对中医很卖力气的傅斯年,好了疮疤忘了救命中医的胡适,他们的立场与经济状况没关系,都是世界观决定的。
9 u# j" g" T! u/ d+ u, O; {3 u五四前后,一批爱国知识分子,都把批判、消灭中医作为思想进步的表现。( W* e. w4 L  z& H$ n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民族虚无主义的回光返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8-22 15:06:24 | 阅读全部
全球在疯抢中医
* ^; d; k! g  @0 J+ D
/ j+ g) m! ^. N3 w中外正史  3天前* c6 ~' F+ C- [" @
! S% S2 K1 M0 d
来源环球微视ID:hqws01
; W) v4 s2 M8 u$ D放眼全世界,全球有40亿人是中医药的受益者。而在其发源地中国,“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正成为各大小医院的治病常方。其后果就是造成细菌耐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 v& x% }2 l$ O- q) M7 k5 J6 e

# `& i# {; y: J& c  A* X中国人要是觉得中医没用,那么只能让外国人再来给我们上一课!3 b: y+ @2 {$ S3 G% J( I) a* y
1 q/ N: ]' P/ y
8 V6 A" n5 s' a6 i. V8 F" R6 E

6 E' v) w" ~: j, ^, z- L- ~3 \& ]: N2 B1 D+ O
中医在日本7 B4 ^; J) |  o  ~
2 t6 b# j0 P5 W6 |. r7 {
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
* E  ~5 j: G2 j& r, J, R! p
% i! d1 H4 A" g& E! L$ E网友的一篇博文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今天上午一病人说,她在日本访问期间感冒咽痛,去多家医院药店都买不到抗生素。日本的一个教授对她的行为表示惊讶,从包里拿出一小袋貌似速溶咖啡的东东(汉方药),说“我们日本人感冒咽痛发热都是吃这个的!”
5 v9 p: @  b6 q4 w8 A5 f3 C/ a' U: U, d: z3 x( \

4 P, ^3 R) ]* ]" L. v5 C& U8 [4 T# B
# \6 h& Y4 A4 N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
# d& Y' |7 i! S  w! H* ?# \1 W5 D3 f0 }
目前,80%的日本医师会给病人开具汉方药,从事汉方的医师已超过10万人。一些大学附属医院开设有汉方门诊,大学的药房售卖汉方药的占74%(妇科占96.7%)。汉方药可在健康保险中报销,约150个汉方药处方被列入日本公共医疗保险的用药范围,每年的销售额达1000亿日元以上。, t. \; O; W  u0 g5 i4 V+ R

- z( S& k' y9 a+ v$ h4 n" ~
  @8 u. ]0 h: {" i5 [. R0 d* a, y+ @3 d/ t! V
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u/ y' J4 w+ s! f. E3 T% W
- m- l# E: U" j.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启动,日本人就开始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以其为基础建立了汉方药多达几百个。日本还有一家公司2001年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并且最终获得了授权。# x+ L1 t" T7 k
/ y. H% \  b3 j/ C* S  ]

+ H9 D$ T/ @9 K3 ~) b# v" f" c
6 ]$ {) E& w; Q  a日本在中药六神丸基础上研发出的”救心丸“,年销售额也超过1亿美元。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三宝”之一,在日本也被注册了68个专利,当国人还在怀疑自己的传统医学是欺世盗名的“伪科学”的时候,日本人已经申请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 A5 {* _$ g+ g0 g; L9 L8 D+ \0 c4 j! v

  `6 k' G+ q5 u: ^/ N1 v* C' Y, I8 h6 J( v: C8 }+ S9 u. ?6 e( W
. u$ `% G7 ~! ~) M& {' F
有的日本企业嫌这还不够,干脆直接到中国开办了涉足中药原料的药业公司,高薪聘请中国退休的老中医担当技术指导。一边用中国的药方和技术赚得利润,一边获取中医药秘密。
3 |, C. o; }* l1 T( D9 D+ j- Y. A1 q+ y# d5 L. I/ O" A
: |# z5 y6 U6 s, Y" e, e2 r
中医在韩国+ R7 `( c0 P8 N$ K' L
, \6 \2 u* y; {! [( F6 M" _
& {5 s3 G8 X5 N5 [+ Q6 k
中医在韩国的地位十分尊贵,在成功申报“端午”之后,韩国正准备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 l) l0 ?9 L4 B; _5 M( p) N# e3 q0 r6 ~7 F- l- V$ S# _; `2 o9 m. F' S
: G* Y  g% `- u1 Z8 O
; q0 d9 |" d1 e
早在2010年,在韩国《Career》(就业月刊)杂志社发起评选韩国最热门职业的活动中,中医师就被评选为韩国最热的职业。! M0 [+ N+ t/ R- W

: Q5 O. C( }& T+ j1 h8 V在韩国,中医师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2000年其平均收入就位列韩国所有医生榜首,超过西医所有下属分科医生的收入。
0 |0 ^( q! A) p6 A  v* k+ k5 \' J6 [, Z! i3 x2 ^
" J' B% h# J5 z  t) k$ I1 o* \

4 s6 P6 m  w% v3 l9 H7 f4 H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韩医”招生就为韩国最高水平,如韩国首尔大学独立医院等,招收韩医人才为韩国顶尖人才,类似于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中国的位置。其竞争非常激烈,考上的难度非常大,每年考进中医大学的新生里,很大一部分是大集团干部、记者和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 Q$ v% Q6 a3 H8 k* m. O
* Y% D0 {  A# f( M- i$ R; t

) b7 I' [& y3 @8 {  B. s5 c" Z6 V, o* A
有一位专家表示,“韩国人太喜欢中医师这个职业了。韩国一年有750名中医师从大学毕业,韩国目前有1.4万多名中医师。中医师5年前就已经超过需求了”。. s& {" E/ @) q$ b6 s4 N* W
2 ]* T3 Z1 L3 G+ X" {% v
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千方百计地想学中医。许多韩国学生,由于考不上国内的中医学校,就来到中国留学,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万名韩国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 w9 X/ |' e  a3 I

2 |5 L# \! f4 H0 e0 n! \
0 `* d6 X  Z7 [! n9 B中医在美国
2 h% g+ J6 j5 P9 Y4 _- v! B( [. {; Z0 `, }: i

; G# \4 M, F5 @" U; A0 l3 P近年来,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 A+ i, K) f- F# N1 z! n- g6 R, i; k

  |* z+ w8 W  X
' Y" R; M  b& Y: t8 P6 P- d美国的超级著名健康节目Doctor Oz(奥茨医生秀),主持人为一个毕业于世界顶级医学院的美国心外科医生,在自己主持的中体验针灸并拼命宣传普及中医针灸 best of best。. ?: [. x' c$ m7 V& b

2 m6 {+ x, z3 W& \0 Z6 m- ~. I$ H据NCCAOM进行的一次全国性调查表明,美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针灸治疗。在这些人当中,又有21%的人除了针灸之外,还同时使用过中药、推拿、按摩等方法来治病。此外,有6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乐于考虑把针灸作为治疗病症的一种选择。& k! E" W7 V6 j/ T" X

& c, u! G) k: m. e' t2 z6 w* G8 X; u8 m3 Q/ A0 v

1 H$ g! Q6 j  |5 X+ n% u
! K4 C: J/ y/ E$ V6 T) O美国好莱坞许多的明星、篮球巨星都非常认可中医,甚至美国军方也开始大力运用中医针灸。2 P& F3 f6 L+ L6 n9 T3 M
) n2 v' _" }5 N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如今的美国看过中医的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的人已经超过50%。全美一年每人平均接受中医服务的次数近2次。在美国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的人差不多有4.5万人。
7 g' I/ `9 D* I) n+ v4 \
1 w- b5 x& l: e7 q* w$ v
# ~) y# V4 _# j/ l  ~* k6 W# V" h1 V& F( \1 M8 P: S" @5 ~
美国内华达州早在1973年就通过了中医合法化法案,这也是美国史上第一部《中医法》。不仅是针灸治疗,中药应用也正式合法化,该法案还承认了中医的独立地位,保障了中医不受西医影响。两年后,该州还进一步修改了该中医法案,规定保险公司支付针灸诊疗费用。
' V- M% f' R$ y8 W) V, Z  [! U  C. q
' s2 o  b: Z; {* w

! l! r/ f! B. t4 X; N9 s美国目前有34个州承认了美国中医执照(NCCAOM)考试,除少数州自行命题考试发证外,该证堪称全国统一上岗执照。作为独立医学体系,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超1.2亿美元用于补充和替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而针对中医、中药和针灸的研究项目多达几十种。
6 ?+ z% i5 C- w- F; ]
' W) z7 P$ S7 I2 {; w- B
3 b% u4 E5 k, M# U8 F5 v* u
$ E' q4 U  M5 B" G. t! `  c, J据悉,河南有位老中医有一份治疗肺结核的祖传秘方,效果非常好。美国人闻讯后,假扮病人在老中医家“卧底”一个多月,最终骗得了秘方。为了获取中医宝贝,他们既来暗的,也来明的。2008年,美国有关部门拔款500万美元给北京协和医院,委托该院帮其了解中医药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 k) g! O( k' w. j# P: i& B2 X
& m2 ~# m# D6 k0 O- `! {
这些年,美国从中国挖掘了大量的中医人才,据说,美国还有个规定,中国七十岁老中医,到美国去可享受“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
4 M8 k: W) X' E5 [6 y; a: N1 ?3 b0 H! [* H" u/ g& D
# n( h) E0 z! z4 x
. O. |% }! F, d2 R% h
几年前一批美国人曾以旅行团的方式到山西运城来治疗结核病,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有独门绝技。他曾公开打擂:“你们哪家医院说治不好,最后发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我保证一个月好转,三个月出院。”美国人去那里,就是想不惜一切代价地拿到那张治疗结核病的方子。
7 I3 K- y: |* T- F1 V' A( Y) N  F! P6 t- h/ h0 O
中医在欧洲: j5 `2 w  [$ Y5 ?
6 W( f) G8 a! T7 n4 n# V- w
本是西医起源的欧洲,却占到全世界中草药消费市场份额的44.5%,60%以上的欧洲人都在使用中医药物。据不完全统计,欧洲目前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约有10万余名。) N; ?, T( u2 i- T' ~
" p! h: T. Y' s4 |

2 h9 Y1 \& ?( b9 E& X
9 F9 k% ]& a$ q' a% ?) y其中在职的约占60%,中医药诊疗机构有1万多所,大部分以针灸为主,有30%-40%的诊所兼用中药及其制品;中医教学机构300多所,每年将向各国输送5000多名中医药人员。中药产品进口批发商500多家,即使在仅有1500万人口的荷兰,中医药人员也达4000多人,拥有1500多家诊所。8 X  X. I/ X. H9 H
) N3 p4 @' R, V( m% `
! u) i8 z: l1 F+ F

& @" G5 B8 R8 G  G  H( S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英国常年多雨。历史上毫无「湿气」概念的英国人,风湿病重到骨子里,数百年无药可医。5 A/ j3 s0 `2 ^$ W5 C) o

) m: ?) S* x  u& n5 I直到1961年,英国人成立针灸学院,才终于找到攻陷风湿病的灵丹妙药,万万没想到,古老的中医竟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2 L. g$ S8 X: S$ i7 k+ `8 t8 v
# c& |! E" V3 w3 d+ v
) M% e) Y3 z) {, L- N. j
/ E6 \; Z* g& V: x  v; Q如今,英国中医诊所已高达3000多家,仅伦敦就占三分之一。平均每年都有150万人接受中医疗法,超过11所正规大学开设中医、针灸课程,响当当的英式授课。比起抗生素横行的西医,他们更推崇以自然疗效著称的东方医术。4 Q; U+ Z( O, P: K+ h# |
! Z. q, ^, x/ z- R; ]7 e5 b4 L
. f0 x8 K# [) a( o% j- \/ t: D
1 N1 C: ]5 ~& w9 y4 |4 F; _" T: L: D
德国每年接受中医治疗人数超过200万,拥有官方针灸证书医师超过5万,占全德国医生总数的16.7%。中德1991年合建的第一所中医院,刚开放就受到热捧——仅预约挂号就需等半年之久,在对医药使用最谨慎的德国,却拥有一大批中医中药的忠实“粉丝”。) ?4 ^* I0 @% L5 F8 _4 C

8 }& F+ E/ V3 G! j7 V: l/ b, d% z4 ^, ?. `5 b0 m
% k, K  C, h* o( O
在德国,看中医个人支付的费用是看西医的10倍以上。可以说,看中医在德国不仅是一件“小资”的事情,还是“贵族疗程”!
: ?) K5 v8 w: y6 _$ n# j
6 d( u0 h6 ~2 p2 X  h: a' I1 `瑞士这个人均寿命82.4岁、排名世界之首的「健康大国」,从1999年3月开始就将中医、中药、针灸的费用纳入国民医疗保险。
! S) A4 {3 N: V( m) }0 A; Q! v
6 L- t& y+ d# l* E" Y/ e# ]6 p9 b' x
( s2 p6 j/ {1 o5 P) K
作为欧洲第一个实施中医立法的国家,2013年匈牙利国会就通过了中医立法,中医师在匈牙利拥有正规的行医许可。并于2015年由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签发颁布了中医立法实施细则,开始承认中国高等中医院校学历,中医师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并符合相关条件,就可申请在匈牙利独立行医的中医从业人员行医许可证。  y  h0 {; h; ^2 n
) {5 S( v4 A9 a" H/ K2 W

4 E* j; s" E7 _* i
- A! T7 ?2 L$ m匈牙利总人口不到1000万,有近600名匈牙利医师开设有自己的中医诊所。由此可见匈牙利从医学界到民众对中医的认可程度。5 V) `  T) m* j9 |% L8 e. V
# W0 m3 E  e9 ~( g
/ K! ?# Z8 u& k3 r* Y. H3 ^

6 g4 n2 M5 o( i/ D  S比利时已把针灸纳入正规医学。
, a  i" u9 h9 x- Z, k3 H& H3 y7 b1 {& s& ]; _' t% o6 R
意大利不少医院设有中医门诊部,全国草药店均能见到中草药和中成药。$ k  F4 F' S9 E) ^

" T4 n# E8 B6 C挪威已成立官方的中医药工作小组,加快了对中医药的发展。! S4 b, k8 ^9 L+ I
( M/ h2 E2 O5 t- h

6 \% J+ b. F! l/ W2 ]8 Z6 d3 M' x  r6 a

, Z1 z; |1 y8 \# x中医在澳洲  ^- _% i: H, R

+ H: t1 i# |- E7 U0 S/ e澳大利亚是全球首个以立法的方式承认中医的西方国家。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在澳大利亚正式注册的中药、中医师能够在澳大利亚合法行医,并且在澳的5000余家中医诊所被正式纳入澳国家医疗体系之中。" R; H+ b* {2 @& |( E- z
* |: \/ G9 n# I% S2 @

0 m; y3 H/ ]& z" c% s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夫妇看中医
2 z+ W5 _0 k& `& x2 n
% u" Y0 ?7 w& r$ @3 X7 R
/ u7 o4 d- R  G# N在澳大利亚,有百分之七十的医生会在治疗以后向患者推荐针灸理疗,一年中连续十二个月去接受针灸调理的患者,占到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机构都对针灸调理治疗给予补贴。, K3 u6 D- O# e

- ^3 |: Q  V2 X; K. ^; i3 p就诊数据显示,全澳中医及针灸诊所每年服务约280万人次,其中80%的患者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主流社会群体,全行业年营业额达上亿澳元。4 D3 B( f( g& q5 v: }
& T/ G( }+ @$ Y# E7 r
4 h+ V& I) U2 k& u  _4 ]
6 y" z/ O% o, `7 {
随着近年中医和中药在澳大利亚的推广,澳大利亚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药也被列为澳大利亚“补充药品”中的重要门类,联邦政府也正式成立了国家中医局,并公布全国中医注册标准。* A& q. `' R1 l
( k8 V, m, x% S$ v& z# H" W* r- ~

: f7 Q4 J+ \6 ]& l' t: i4 V' i5 `4 x+ E# u' p
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二十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其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西悉尼大学更是提供研究生课程。' z" ~$ S0 c( S

! _6 W8 O4 l9 W9 d- L
- N& K3 h1 ~. ?7 O5 U中医在中国$ G2 w9 }3 J* w% G+ u' v3 S: b

7 t' z* z0 V# i5 m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格局下,中医被步步进逼,奇怪的是:在几多濒临“生死存亡”的过程中,中医非但没有被抹杀、被遗弃,还在21世纪科技文明的今天,广泛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0 p0 o! g5 E8 U2 S; S7 R) I  e
: t5 Y. z% N+ d+ F; {; s4 U

$ ~+ n1 m# L+ F+ k6 I2 Q! i! K中国的方舟子、何祚庥、张功耀这些口口声声讲科学,讲西方,口口声声要取消中医,此时该做何感想呢?
; b0 a4 I8 ]8 ^* L' y8 C$ ~% F4 j
% n/ W- N5 ?$ I' q* ]然而,在中医的发源地——中国。不可否认,真正愿意信奉中医的人正如方舟子之流所期望的那样,在越来越少,这场中西文明交锋的文化战争,我们确已输了一场。* q, r, q% q% v( ]0 G! [+ O

4 q# q) I4 n4 N据悉,世界中草药市场总额超过600亿美元,而中国大陆的份额只占其中的2%,不及日本的一个零头。韩国,甚至中国台湾地区所占份额也比中国大陆多几倍。而且这2%中的约70%还來自中草药原料销售,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出口是微乎其微。
' y- X2 {+ j; {, v2 B' V" }' `- L+ I# O9 _  ]0 Y
, G" m; V- S0 n7 Y

* j. H: p- g! z. Z' M$ l* E) H% \一方面,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拼命叫嚣,中医不科学,中医应取缔;另一方面,是全球资本在世界中医药市场上疯狂布局与扩张,抢挖人才秘方,抢注专利商标。
; S0 E; D) r$ ^, p* W8 a2 b' V, J3 A  x- L, N
外国人真不傻,虽然他们还解释不清中医的六经六气,还搞不懂其阴阳升降,但作为全世界公认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医的疗效是他们追捧的事实。  v% B3 ]  a  H& v* m" L. ?
: S& J( j0 q, e2 _1 O5 `/ G9 g* |
遗憾的是,多数国人一辈子不曾明白:相比占有,失去永远更为简单。当这一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在国外攻城拔地时,却在本土渐渐萎缩。" w: O5 l& U: D5 _. q9 t0 E, R

' T" m. f2 O; \2 u$ r身为中医人的我们,一次次的想把更大视野的中医现状展示于每个普通读者面前,也许一点省思和呐喊能撼动普遍存在的对中医偏见的大山,让更多的读者能静下来了解中医、走近中医并尝试中医。中医不应该离我们自己渐行渐远却离别人渐行渐近!% l4 W7 `6 X  N& Y2 |9 N. T' R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 小编做了几个优质号,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恳请新老朋友继续支持关注,非常感谢您的不离不弃!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