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钩沉】邓铁涛吕玉波揭秘:2003年中医抗击“非典”始末
曹东义 发表于:2018-4-7 15:25: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737
【钩沉】邓铁涛吕玉波揭秘:2003年中医抗击“非典”始末2018-04-07 中医粉超爱的 大医家
$ n5 o6 G0 J6 I+ G8 j3 X, {0 G, J3 I/ W/ G+ b. @2 _
  k# }, `: J) r( c# ?( k+ r
“大医家”小编注:本文转自广东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官网(2013-04-03)。

7 Y6 z0 N8 k2 {, J3 b
在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广东的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介入早,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个经验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认可,被推广到全国,连香港都在历史上首次邀请广东中医进入公立医院参与救治。

2 a( d1 \7 c* \1 [. I  O; @
非典一役,让当时陷入低潮的中医药事业出现重大转机,艰难突围,从而正式进入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促成新一轮的中医药振兴热潮。广东立了大功,处于抗非一线的省中医院作出了示范性贡献,而时年87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医泰斗邓铁涛向中央领导上书建言,也起到关键作用。

5 ?! g* L/ I7 B8 D
# e9 c3 G0 J: b- t" J7 y
国医大师邓铁涛
* |1 ~' D6 V+ A& E3 E/ s' H: [% x
阐述中医能治非典

4 A. V% i% q. ~
2003年初,非典袭击广东,惊动了广东中医界的两位泰斗。
一位是当时89岁的“岭南温病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仕昌,受邀出山,拄着拐杖带领弟子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会诊多名病人,最早提出中医药防治非典方案,被誉为“最老的抗非功臣”。
另一位则是当时87岁的邓铁涛,他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专家组组长,上书当时的胡锦涛总书记、吴仪副总理,推动全国运用中医理论治疗非典,还用电话指导广东省中医院两位女专家支援香港抗非。* @# ~# @) W# t% w  u8 Q
十年过去了,刘老已仙逝,97岁的邓老依然在思考和推动中医大业。从去年起,他多次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披露当年抗非故事,阐述振兴中医的深邃思考。

+ V1 z/ V' H6 M0 j9 O
南方日报:邓老,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非典病例的?
) Y% @3 \' @$ s2 `# F' o* C
邓铁涛:2003年1月28日早上,我的一个弟子接我到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会诊心脏病患者。在路上,他告诉我,他的妻子、急诊科护士长感染非典型肺炎3天了,高热不退。在西医已经治疗了一段时间的基础上,我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电话会诊治疗。3天后她开始退烧,一边肺的阴影也没有蔓延到另一边,最后痊愈出院。
后来,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科技情报所所长贾谦等为抗击“非典”,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调查研究,问我:中医能否治疗非典?我肯定地说:能!第二天,我就和弟子邱仕君、邹旭一起执笔,撰写中医防治非典的文章,把诊治的典型病案也附在后面。
  W: y2 t9 N! d' n# E
南方日报:这是当时中医界第一篇发表的论中医治疗非典的文章,影响很大,给了中医界很大的信心。您对非典有怎样的认识?

) t4 s+ o) P8 Z; x7 z
邓铁涛:我认为,非典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是春温病伏湿之证,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几千年来中医与瘟疫作战,中医的温病理论及其辩证方法是传统医学治疗“非典”的理论武器,要很好地继承发扬、运用创新。
3 Z; @7 I1 D6 X# \
6月非典自己会“走”

3 S/ g8 j0 d4 ~  M: l4 R" [
南方日报:在非典流行期间,您曾经预测6月非典就会自己“走”,后来真的验证了。为什么能如此大胆预测?
1 w- k. V# Q8 o) q) l& n
邓铁涛:那是2003年2月中旬广东省名老中医座谈会,我谈到非典的致病原因和走势。中医有气运学说,按照《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五运六气学说,2003年是癸未年,是“火运不及之年,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所以这一年的气候以湿寒为主导。而非典的致病物质与气候有关,这种湿寒气候适合病毒的繁殖,因而非典大规模流行。而到了6月,天气转暖,湿寒过去了,外环境改变了,非典也由南到北渐渐没有了。所以,对非典的预防最简易的措施就是开窗通风,去湿寒。
! ~$ L  Q) s+ W/ ]
中医是抗非重要“武器库”
% j6 T; X8 t$ G: [6 ?( p
南方日报:您当时为什么会给胡锦涛总书记、吴仪副总理写信?
& a! k! @# S( v
邓铁涛: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中医一开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从电视上看到天天飙升的数字,十分揪心。于是就在4月26日晚上给胡锦涛总书记、吴仪副总理写信说,中医是一个“武器库”,应该在非典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并附上我写的“论中医诊治非典型肺炎”等3篇文章。一周之后,我接到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的电话:“邓老啊!您写给胡总书记的信,他收到了。谢谢您!”
当时,吕炳奎等老中医也给中央写信呼吁中医介入,温家宝总理作出批示。5月8日晚上,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看到:吴仪副总理当天下午与北京知名中医专家座谈,强调中医是抗击非典型肺炎的一支重要力量。我真的很兴奋,中医终于进入了抗非的主战场!

7 R% n0 }- B3 w+ p
指导弟子香港治疗病人
& h5 u' t: ?3 B
南方日报:2003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应香港医管局邀请,派出两位青年女中医专家林琳、杨志敏到香港支援抗非。据说,您和颜德馨、路志正、周仲瑛等一批全国老中医,都是她们的后盾。

3 |; S" q! f* G. E3 I
邓铁涛:当时她俩压力很大。我给她们壮胆说,你们两位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整个省中医院,有我们这班老中医在撑着你们,有什么困难,随时在晚上7点到9点来电话,我随时支援你们!
我家里的电话每天晚上就成了热线。很多香港病人病程很长很重,长期服用激素、抗生素,按中医诊断是气阳亏虚。她们开出益气温阳的温药,使阳气恢复,但心里还是没有把握,打电话咨询我们。我说,有这样的症,就用这样的药,要她们注意活血化淤。
有一天,杨志敏突然发热,怕我担心,没有按时在晚上给我打电话。我真是焦急啊,打了电话过去,听她说给自己开了药方,我叮嘱要加一味鱼腥草。她当时在电话里都哭了。唉,真是不容易啊!好在后来病人治疗效果不错,得到香港医管局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推动了中医正式进入公立医院体系。我这个参谋真的是老怀欣慰!

! S" o( {7 L$ X/ e0 k* X! X# z
中医西化严重须重温经典

- P1 f; z$ t# K: J2 T+ l- z
南方日报:这十年来,在禽流感、甲流等多次重大疫情中,您都亲自指导弟子参与救治、制订方案。对于中医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8 b0 r7 Q0 F6 `' v& T( l: x# `. E, o
邓铁涛:这十年,我最高兴的是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发展,广东在全国率先建设中医药强省,成效显著。但这些年,中医西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中医博士不懂黄帝内经,年轻中医不信中医疗效,怎么弘扬中医?
过去我们的教育,把中医“四大经典”贬低为选修课,二三十个课时就学完了。我们现在走到医学最前沿的是什么?是“上工治未病”。这几个字来自哪里啊?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啊。我们把世界医学的第一道防线,从“医疗医学”提高到“健康医学”。我们的目标不是治病,而是防病,使人人健康。
我们现在要重温四大经典著作,还有一句,“临床实践是生命线”,因为医学是应用科学,治不好病,你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回顾我们这二三十年来的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到底有多少是在临床上得到提高的,有多少是通过让白老鼠点头得到证书的,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我们要培养信中医、用中医、疗效显著的“铁杆中医”。现在广东凉茶不是已经发展到全国了吗,我们的珠江水也要向北方流,流到全国全世界。21世纪,中医必将腾飞,走向世界。
! R) N6 L8 u5 I, ~

3 ?$ f, H1 L# q+ O6 t0 J2 z
广东省中医院原院长吕玉波
  _+ k; e4 |4 L
广东省中医院原院长吕玉波:中医打破不能进港公立医院历史
$ [1 [# R1 N$ y, h! [% f8 T" t
作为全国中医界的旗帜,广东省中医院是抗非主战场之一。在连续奋战的100多天里,救治了112名非典病人,先后有76名医护人员染病倒下,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更是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最难熬的2月、3月,时任院长的吕玉波两次把自己锁在办公室:第一次是因为他发烧,却恰逢卫生部领导要面谈一线情况,他只好把自己反锁房内,猛吃药退烧;还有一次是叶欣逝世,他担心军心动摇,没想到不仅感染区没有一人退出,其他各科室还有100多人报名要求进入,知道这个消息后,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大哭一场。
回顾当时场景,这个一向沉着淡定的老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再次热泪盈眶。“非典打破了中医药不能进入香港公立医院的历史,世界卫生组织也认可中医药治疗SARS的作用。”

+ ]7 |* ?1 Q; r# Z1 {' B1 B
向卫生部长汇报一线情况
  w& [" l- z: }0 I& v
南方日报:很多人对中医治疗非典持保留意见,但也有人说,纯中医就可以治疗非典,当时作为院长的您有什么看法?
7 Z8 x% }, C# x$ h* g% v( D
吕玉波:非典来得突然,我们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化。抗非期间,我3次发烧,为了不扰乱军心,不敢告诉任何人,不敢回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加倍服药。
当时,北京和广东专家就“非典病原是不是衣原体”争论激烈,时任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受李岚清副总理委托,专门到广东来了解非典的病因。他约我第二天见面,了解临床第一线的情况,我感到很为难,怕自己得了非典,传染了部长。我委婉地告诉部长秘书,能否第二天下午5点再见。挂了电话后,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猛吃药,唯一想到的是带充电器,哪怕被隔离了,也可以用手机指挥治疗。
第二天下午终于平安渡过,没有再发烧,我特意选择了通风和空气都很好的二沙岛,在一个茶座里,安排部长坐在上风口,当面向部长汇报了一线治疗“非典”的情况。我说,“根据接触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的变化,不能用支原体感染作出解释”,我支持钟南山等广东专家的意见,同时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恰恰在当时,新华社的一篇内参说,中医可以解决非典问题,其中省中医院是个范例,一位媒体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这事,还问我是否纯中医就能抗击非典。我马上澄清,我们从来没接受过采访,也从来没这么说过,按照病情的进展情况,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后来,专家们通过不懈努力,提出了把非典型肺炎分类为4个时期、9个证型,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10个中医基本处方。这个方案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同,并为国家中医药局所采纳,为全国抗击“非典”提供了宝贵经验。
对于中医治疗非典,我的看法是:说中医无效,我们不接受;对于特别危重和病势发展迅猛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 p7 O8 f7 C2 Z' G
治疗非典最好中西医结合

$ |3 ~) n$ w" i: s* P' W
南方日报:2003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到广东省中医院考察后,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评价很高。您在感染科主任汇报后还主动进行了补充?

9 u/ `' Z0 |; Z
吕玉波: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治疗了112例非典病人,大概治疗50例左右的时候,如你所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奎尔博士就来了。当时,我们感染科主任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我补充说我们现在的方案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其中有两点还有待完善,第一是样本量不够大,第二从严谨的科学方法角度来看,我们还缺乏对照组,所以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没想到,马奎尔博士当着所有媒体说,吕院长,你说得不对,我看到了3个事实:第一,这是我所了解的平均住院日最短的记录;第二,退热时间最短;第三,发热患者退烧后不复发。
4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广东视察,我在告别之时鼓足勇气向总书记建议,“治疗SARS最好中西医结合”。总书记马上说:“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很高嘛!中医药学是我们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应该发挥作用。”

# X3 d/ @8 i7 G! C/ N5 }
奋战5个月获得香港认可
2 T2 I; E  P& r/ B* b& D2 R
南方日报:后来,香港医管局高永文医生带专家来医院交流防治SARS经验,请广东中医到香港治疗患者,这次交流最后使香港公立医院开始设立中医专科。这是怎么促成的?
; T/ ]" a8 h; Q* v2 t
吕玉波:高永文先生来后不久就与我通电话,说希望派两位医生到香港,为有需要的SARS患者治疗。接到这个邀请我犹豫了,让他给我两个半小时的思考时间。可对方说很急,思考时间被缩短为两个小时。
我有顾虑:国内抗击非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而到香港后,派出的专家只能用中药,如果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出现问题就是向世界宣布中医无用,这种历史责任谁也负不起。这时,一些对中医药缺乏信心的人甚至给我打来电话,说这是香港某些人的阴谋,他们是想向全世界证明中医药无效。
然而,回顾两个多月的实践,我相信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相信我们队伍业务素质的水平,特别是年轻医生的能力。2003年5月3日上午,我开车将林琳、杨志敏两位中医专家送上11点整开往香港的直通车。在送别时,她们对我说,“这次你送我们过去,不知道是否还能见到你接我们回来。”一阵酸楚涌上我的心头。

3 n+ b' |, L. d0 S
南方日报:她们到香港后还顺利?

5 J, m$ R) B, M, o+ G1 R
吕玉波:果然,她们碰到了很多问题。这是香港第一次允许中医生进病房查房,所有西医生对中医都不了解。这些病人几乎都是濒临死亡的病人,可能过两天就不行,治疗效果自然不好,我们派去的医生也很苦闷,领了任务要显示中医药疗效却没有施展舞台。
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对她们说,这个情况一时还没法改变,但香港非典病人和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染病后有个突出症状就是腹泻,不少病人都插了肛管;同时,由于气管插管,很多病人都用了肌肉松弛的药物,手脚没力抬起来。我出了个主意,让她们用中医改变这些症状。她们觉得这是思路,比如止泻中医就特别擅长。这么做以后,香港的护士很高兴,因为病人吃了中药就不腹泻了,处理起来也不麻烦了,而有些病人手脚也比较有力了。渐渐地,不少医生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

$ e. D. O8 c" U. U
南方日报:后来,香港总结抗击非典的病例还特别提到中医药的作用。

! s" m9 ?& K! f; ]; w2 p7 A/ L# I! U
吕玉波: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是香港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的报告。林琳、杨志敏两位专家在香港奋战5个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医管局的会议纪要上记录,“打破了中医药不能进入公立医院的历史!”医管局还宣布:“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中医药治疗SARS的作用,鼓励医生在治疗SARS中使用中药。”从此,香港公立医院开始设立中医专科。
5 d5 ]- v5 ~2 k4 r$ m% ^
需建高水平人才队伍

7 ]; X1 ~4 }- J1 l+ |
南方日报:抗击非典一役给中医带来什么影响?
$ |/ K$ B  m1 O1 F- F, B
吕玉波:非典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医药,也让世界卫生组织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效果,了解了中医药怎么回事。我深深感到,祖国医学的伟大宝库,有太丰富的资源,我们要进一步挖掘。
此后,中医药在国家防疫体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包括甲流、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都让中医参加了,都发布了中医药防治方案。其中,广东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方案制定。比如,2005年禽流感肆虐,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交给广东省中医院一个任务,要研究起草中医药防治方案。我们派出专家飞赴全国各地拜见自己的老师——以邓铁涛为首的10位“国宝级”名老中医,问计求方,综合他们的智慧,结合临床报道,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方案,并被采纳,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重任。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我们在全国最早用纯中医治愈甲流病例,这一经验得到国家中医药局认可,在全国推广。
* t( r) n2 o8 r) a) m: v: I
南方日报:现在人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的威胁仍未消失,中医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 f7 _6 h5 q; i
吕玉波:要真正让中医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就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如果没有平时积累,没有此前“师带徒”的计划,把全国名老中医聚集广东,带起一批现代中医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业务骨干,我们就不可能在“抗非”中彰显中医药的作用。
对治疗中,中医也应持开放态度,不应该排斥现代医学的成果,中西医只是从不同视角看人的健康,得出的不同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但殊途同归,都是面对人的健康。如非典治疗中,面对病势发展迅猛、呼吸衰竭的患者,该插管、上呼吸机,你就要能行,不行就会耽误病人。我们要在继承弘扬中医的基础上,努力融合中西医,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造福世人。 

; H9 p6 G: @. Q% V# y% X; z2 h: I2 O) |+ T7 i) N2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4-7 19:28:23 | 阅读全部
我在美国治痛风,中医粉看了哗哗哭) u0 ^8 f; z3 j" q; W( X: s

. G7 j. E4 [3 y2018-02-14 沈群 草野枫& l- b* a+ F; r+ y1 N
0 l3 S2 v9 v0 \* |/ k) k
, v# a. @- C) y) Z1 k5 I1 ~1 }' }" E
* P1 M+ B& \9 I/ x% D2 l
作者:沈群: H6 ?0 i: L: Y  J
来源:新浪博客(仅代表作者观点)" E8 y- l) S6 u, D" K

) ?+ V' X9 Q1 F& T7 Q% W“所有的中国医生都是这么说的!”我对他的表情感到惊讶。. H( P$ v. m* I9 e7 d

; M. a7 g9 L$ x+ K“所有人这么说也不见得就对呀!美国医生的结论是你基本不用改变饮食习惯……美食是生活中多么重要的享受呀!”
7 I( Y* N1 G0 v! J9 i) ^) E' f$ n- p% ^, C! `
同时生活在中美两个国度,使我有机会不停地比较着两地看病用药的显著差异,因此我愿意将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期待着人们由此多一些思考,多一些选择,最终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乐。
( |& T6 Y6 q; z) X: e2 o
4 E. m) n! N! Q" q" S  X下面这段经历起源于我2004年患上痛风,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只是右腿的膝盖一下子红肿的像一个染了色的大馒头,稍一弯曲就钻心的疼。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怪病,因为我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任何异样。说实在的,我当时想,就是到了医院我都不知道要挂内科还是外科。但是实在疼痛难忍,于是我一边忍住痛,自己开车奔向最近的医院,一边打着电话咨询见多识广的王朔。
' d9 E) s( q, e
& t7 H8 z" P/ E6 e2 u* @8 L“你这一定是痛风”,王朔充满经验而又富有同情,“去医院看看内科,不用担心,吃了药很快就会止住。好的东西你吃多了,以后别喝啤酒,别吃海鲜了”。, \4 L9 j) U5 h2 v( a

" {" _8 \5 u! `2 N+ H到了医院一检查,果不其然,医生两分钟就下了结论:“你这是痛风,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产生的嘌昤顺着血液流动在关节处结晶就造成这样。其根源是营养过剩,这是40岁以上男人的多发病。以后别吃海鲜,别喝啤酒了。”& G  o, y8 s3 e( u
4 R) P1 R( Y, @/ ]
“有特效药吗?”我着急地问。5 ?  {; J& F; w

2 }& ?' b  F5 O: T9 X% a“有,专门止痛的。另外还有一种叫别嘌醇片,一天吃一粒。”我接过药方正准备出门,医生又补上一句:“那药别多吃,有副作用。”' {) \1 T( R* R* p0 }+ H2 ?8 D

6 [% |5 S6 K: e& p0 p- X取完药我马上服用,心里算是踏实了些。一想到来趟医院不容易,这些日子以来,我看电视时眼睛越来越模糊,以至于荧屏上的字幕都难以辨认,就想着既然到了医院,那就再看看眼科吧。于是我又上了医院的二楼,眼科医生带我走进暗房检查。5 H- Z) C3 W) b9 t
/ F' N& g/ g8 c, I9 F, ]
“你这是眼球蛋白体浑浊。说白了就是营养贫乏,平时多吃点高蛋白的东西。”我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们这医术有没有准儿啊?楼下的医生刚刚给我下了结论是营养过剩,腿上的红肿还没消去,到了楼上怎么又变成营养不良了?+ m3 o: O9 W$ ?/ B: L8 `+ {; m
3 I% L; q2 U" H  c# C
当然眼睛的问题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不便,所以关于营养不良这事渐渐被我遗忘了。但是痛风却没有放过我,不管我怎么吃药,同时也忌酒忌海鲜甚至忌豆制品,痛风还是不断地侵袭着我。每次犯病都使我不得不卧床休息,因为那条肿起的腿根本无法弯曲,害得我不得不在行走时拄拐。
# |3 _  K2 X" v7 |5 `* V" v( @7 o* @8 {/ f
那段时间内痛风的反复发作甚至使我产生了悲观的生活情绪——才刚刚四十多岁就已是疾病缠身,无法根除,而且平均不到一个月就会犯上一次,也就是说每个月都需要有几天中断工作卧床休养,这对于我这个每天都要四方跑路的制片人来讲,岂不是莫大的悲剧?
% E/ |6 V/ h: M  D, K, o
0 M# ~6 @" \3 X8 H3 m$ ^- h9 F医院之外我也咨询了很多好友,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痛风在我们这个年纪竟然是一种如此常见的疾病。而且所有周围的朋友都众口一词地告诉我,这病没法根治,别嘌醇片有副作用。于是,我开始痛下决心,从此以后终身忌海鲜。
3 ~$ Q6 j: f2 q. e0 Q: {3 ~1 y5 [' y3 {9 ~1 H3 T
难道我这今生的口福就此终结了?啤酒和海鲜都成为我永远的奢望了吗?
$ n6 I8 U5 y, J5 I8 B' e2 o
3 Q$ k1 C, w# q- f: }6 j2 L/ f* w我带着极大的悲伤回到了美国。圣诞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家庭式的自助餐,席间我端着盘子在琳琅满目的食品间仔细辨认,挑选着那些不会引起痛风的食品。
9 {" d% L6 P" H
0 j% y! O7 C+ Y/ Y# f3 e' K“不喜欢吃虾吗?”一个party(派对)上的朋友看着我绕过诱人的葱爆虾随口问到。7 ~, H! w7 B, L& v1 H: K9 e
1 C, \! d+ X( {9 K$ }
“喜欢,怎么不喜欢?是没那份福气了。”我回答。2 [: D! V9 s6 s3 k# e2 A
" }5 F' q2 W- k+ Q. I( k
“怎么了,海鲜过敏吗?”# s0 g4 u/ t% S+ T! C
  m9 J8 ]9 H6 O" W; Q: _+ l- q
“不是。我得了痛风,再也不能吃海鲜了。”
* W: M4 N: e( C- z5 R
0 X1 W2 W; j1 |5 g) J那人笑了,“谁告诉你的?”
6 q' n' Y1 _; a7 H' x# R. F) d! C
+ _) r4 B) t# O, W/ ~“所有的中国医生都是这么说的!”我对他的表情感到惊讶。8 S" p" |% D0 a

; F7 \8 S0 Z# g$ D“所有人这么说也不见得就对呀!美国医生的结论是你基本不用改变饮食习惯……美食是生活中多么重要的享受呀!你知道,我就是内科医生,你要不要听一下我的建议?”就这样,我俩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他跟我说的话使我耳目一新,深受触动:“你知道吗,你就是一天什么都不吃,只吃海鲜,按照美国标准,你血液中的尿酸值最大幅度也只能提高1.2,而只要你吃200毫克别嘌醇片,你体内的尿酸值就可降低2.0。”
! w( f, @1 q, E' O" ]
& U9 X1 Q  [. ?8 @/ _听他这话,我真有点半信半疑,因为这与我在中国看过的所有医生的嘱咐完全不同,这其中还有很多是经验老到的主任医生、专家门诊。
% @. _; N* S0 N2 @
( A. R6 I2 _3 O- n3 `! L$ z“你要不要明天到我的门诊试一试?我给你进行检查诊断。”
3 a, n+ R2 M8 e1 W* k2 V
) d- ~+ J: M; z* i6 l( v$ C  D1 j“好啊!”我欣然应允,我生活观都开始变得黑暗了还有什么不能一试?1 \& w; ]7 W# o- I. a/ r% K
4 ~( c& u6 A" ?) P
以前我不愿在美国看病,主要是因为美国医药费太贵,看一个普通的医生,挂号、简单的诊断就要在100美元左右。这使得我多少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有了病,只要不是太急的都留着回到中国再看。
7 {3 v- \3 J8 M9 V  j/ N. a9 t' A' b: C1 z3 Y+ x
一进他的诊所,我就感到了与国内的不同。虽然检查的程序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验血、验尿两种,但检验的方式却大有不同。首先,验尿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容器,而且取完尿样以后立刻全部封闭。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北京某医院验尿的经历——随着医生的一声令下,一群验尿者每人手持一个不带盖子的像果冻盒一样的软体容器,蜂拥一样走进楼道的厕所。可能是化验者们只考虑到自己的方便才使用一个又浅又软又小且无盖的容器,但这对于提供尿样的人来说有多么不方便啊。走出厕所后,听到医生喊:“验尿的人把尿样送到楼下化验室。”于是这三四十人的队伍便开始了在窄小的走廊中的鱼贯而行。为了避免常常是擦身而过的其他行人,很多送检者都将那敞的尿样容器高高地举过头顶。看着一只只高举的手臂和容器中荡漾的黄色液体,我竟然奇怪地想起一个话剧的名字——《为了幸福,干杯》。
6 d9 j0 H% \+ O0 `/ G- ^5 P4 a: Q( h, \
美国获取尿样,不仅容器方便操作,全部封闭,而且尿样要从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获得,医生说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你血液中真正的尿酸含量。! p  A4 B: y$ l. x

: g4 Z* K  C3 N3 q& u( n7 s化验结果出来以后,这个医生的治疗更是吓了我一跳——“你先每天吃400毫克别嘌醇片。”
- {$ e8 E) M. C# k* ?  V; x. T& t6 A/ m* f
“大夫,我听说别嘌醇片有副作用,吃这么大含量行吗?”
" `; Y) p; i  q4 S7 g9 ?( |1 y$ H4 C0 Z5 y; o
医生又笑了:“是会有副作用,但每天400毫克,你要连续服用两个星期以上才会有副作用。我不会让你吃那么长时间。一个星期就就可以减量。”# g. u9 {" Q" R" m6 O8 D$ N1 a
# k" a( {3 z& d
“减到多少?”
; j$ f. E5 G) z- J1 D$ y0 ?. h, V/ E0 _( P! q8 z
“每天300毫克。”5 j0 [- Z4 w; h, u1 q

7 R/ o( }9 ?; C7 E. z“那不还是很大的剂量,中国大陆的医生都说一天只能一片,也就是100毫克。”
/ S2 d3 X! ?3 k5 k0 D/ x/ T* `+ C) S0 B3 |2 j" w: R7 I$ g! C
“300毫克,要连续服用两个月以上才会有副作用,像你这样吃上一个月就可以继续递减,变为每天200毫克,等到症状消失以后,再减为100毫克。”, B! H$ ^% Z2 l/ V

) `+ Y* }: x- X“真的?这有根据吗?”
1 h7 \+ P/ ]7 V6 y. @! Y9 ?
& S: i! m, l9 r* a8 _3 S“当然有!所有我刚才说的都是有实验依据的,虽然每个人的体质会有不同,但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当然,万一你在服药中有什么不适可以随时跟我联系,我会做出相应调整。”
3 _2 }1 y: q' _/ j5 G) c: E7 r  l
* [+ ?) P. [/ L2 q  h1 g听着他的话,我心里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他看出了我的疑惑,就说:“其实这道理非常简单,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酸碱中和。当你体内尿酸过多时,放一些碱性的东西进去中和掉它,血液中就不至于产生嘌昤了。”
9 M+ N5 r* F6 ~- C/ p5 J& j
( C9 c  O+ L- Q: p“那我吃东西要注意什么吗?”
5 T( _3 P8 e1 N; `4 I  D0 l" V% Q) [; J$ p" J8 ^
“不要大量地吃带壳的东西就行了,像螃蟹、海胆等等,少量食用也没关系,你记住我刚说的话,中和嘛!至于大虾、生鱼等等绝大多数海鲜都不用忌掉,啤酒也可以适量饮用。美食是生活中一项多么重要的享受啊!”& x) r1 x( I! O1 i" R
2 `; M6 X* s5 V/ Z
这话真说到我心里去了。带着无限的期待,我开始按着他说的方式服药治疗。半年以后我就开始重回美食世界,随意地食用海鲜。5 a& u: t% y( P1 `2 z) T7 v5 l6 }. z# \
. u* O9 a; U3 ~' h- g4 G1 `
直到今天,五年半过去了,痛风再也没来找过我麻烦,而这五年多里我没有减少丝毫美食方面的乐趣。但是想想那些生活在中国的痛风病友们,他们失去了多少美食的乐趣?7 j  g: e# n" n. K/ H. L

! W2 C& f, ]: W4 [7 G9 ~3 }从那以后我非常愿意在美国看病,虽然医药费比国内昂贵许多,但我知道这钱花得值。因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我所不愿意失去的。6 D( E! L+ ^8 Q! c' M3 H

% d( h( x0 v$ W5 i5 r+ x/ r+ a+ X' ~5 x6 u0 k
0 X1 m. Q! g5 r, k; R% X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3 T+ Z( B3 g  e' Q$ Q" ]! U. V/ j
* y1 Q% Z8 k* v9 p3 P7 j5 r
阅读 25696312 投诉
- J  m; ^! e6 H6 M5 I! O/ F; k2 U精选留言
5 p* W1 P) u8 `) X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 j! w0 [! [- u# m+ p
87, k) K2 o/ d- y' r
文俊
% j1 Q% O/ Y9 Y: s- p 文章对痛风治疗的提示,极好。但,这跟中医如何如何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讲的是“中国的西医”水平太差!
3 |9 j6 m9 t3 |2 M' k. i2月14日6 S7 d2 r9 o* V
46
- @  N- w  p. L9 D; u! f老兵
8 W: F5 m  R" A" J2 C 医学是极其专业的学科,不能轻易相信一篇非专业文章。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健康和生命更是如此。如果此文真实,请在国际权威机构的学术刊物上认证。
. X6 R9 e$ _9 ]+ T. U: W2月14日
( s. }0 a- f' E3 L  u! O 38
& W  J2 m1 `5 `( @5 V2 s2 G, qE=mc2 0 V$ K0 T- s4 ~
我纠正一下:痛风和海鲜啤酒?的关系不是中医说的,我不是说中医好而且恰恰相反中医没有这个概念,就算退一步说起码中医不可能知道?啤酒吧?张仲景李时珍那个时代没有啤酒吗. Z5 I6 r8 i0 ~! R
2月14日( r" t; T& a8 W8 g8 h' f/ c/ X1 N0 ~/ L
382 R9 e7 I( M; I; w+ x1 N
舞王
) |* Q, a. }' m6 |+ g. v  a 医学上,是否应该忌讳夸大其词?中药疗效的雷人之处: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止咳平喘,安神补心,滋阴壮阳,理气通便,伐寒去湿……,还有更雷人的,延年益寿。
2 m" M& f+ h, R. R( P8 ?中药从来不公布化学成分,副作用也是未知。特别是水土污染,人工培植的中药材,含有多少重金属其他有害成分均不得而知。闭着眼镜乱喝中药,要不得。
+ }- P# T" y" ]2月14日# W( Y# ]8 ^& A& n+ H3 z
37! i( c$ I: J( N# a
卢尚家
) F0 [' h8 C" H. d" O' v+ h$ z 有点扯。验尿酸是抽血化验的,而不是用尿液。尿酸高是因为代谢功能出问题,不能将血液中的尿酸排出去,是尿酸结晶在关节部位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血液中并没有嘌呤,是食物中含有嘌呤。摄入含嘌呤高的食物易产生高尿酸。正常的人能通过汗水、尿液、大便等把尿酸排出,使血液中尿酸的指标在标准内。* c9 ?& \3 d# j! b# i0 N- t
2月14日
) j9 V8 ?9 ?/ j2 I 33
: h8 {  z3 h+ _7 o' N+ l小文子
" u8 Q# i- R9 T! u- d 明明是西医没水平,影视圈真是猪队友。
( G2 h9 _( ?' w( O( h- ~2月14日
  T0 w# I% q4 T$ g: ]/ \ 29# O. l  u- L. \' T# Y7 h0 E1 Z! r. _
千里马 + q# `  I1 [; ]' P
对于中医,有价值的就保留,没有价值的就扬弃,没有必要冷嘲热讽,厚此薄彼!: b# t6 s& B  ^" N, ^
2月14日
* Y' a( C: t* _ 19
+ i7 y8 e5 H" T! a* k9 Z  s康师傅 / S* |6 M" Y# @7 R( c/ I
痛风属于代谢类疾病,控制饮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 如果控制饮食后,血尿酸还是高,那就只能靠药物来控制。不少人是需要终生服药的
, }; U% X. Q1 R2月14日/ ]2 z6 L1 w, [6 p
18: [$ v, p/ P/ z6 C: b& w
中华 ; y$ Z( {) p" X+ N8 t, ?
西医不能治的病中医都能治。
( ?# K3 k3 ^' z0 l- c) ~" z4 t) w2月14日
- E% d6 F2 t( T6 X4 M 18% ?- m% s) K6 G" G, _6 m& j9 \5 x- {" Q
小波
9 u/ V2 m2 @0 s6 H# ~4 x 美国医生在分享信息的路上比中国先走很多步!值得尝试。
7 ~+ Y: ^- I1 k2月14日! J! z" U& n+ u( d# `: n
16
6 O: x/ J7 w2 A0 f, C张帆
" O) j, |% ]/ ?' a. l- y 量化,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就是现代医学。
6 s3 |% I. T, E6 o# k5 n! `2月14日4 E1 {# B8 \+ X
14% w( _9 @3 H- x& l, h' U
庸中永
9 {/ G. F& M, w# x 现在中医的瑶药已经能够很快治愈痛风;我本人就是受益者;中国中医博大精深,只是得不到有效推广!
1 ?( R  {- e% q( f5 b& L, V2月15日$ `( e( P1 t# q5 F2 L5 C
13
1 e* _5 i* B; P4 H近泉
0 u- |0 M9 E) d6 u# a 本文似乎与中西医哪个好没有关系,是不是换成在哪里看病更好贴切。德国已经针灸调正胎位术纳入常规医保项目了,国外研究应用中医的力度,似乎高过我国蛮多。
7 `# K7 e, d! m7 s8 l: l; Y2 Y$ k2月14日
* k( W7 A/ J' s- `* g7 v- n 13
( S1 w4 G" B( e/ H" u6 U. T自强不息
, e7 a6 b& H8 M8 }& q, Z* g/ a 朋友老婆喝中药结果肝出问题了3 l; A% f5 z# y% ~- X" {
2月14日6 T4 l$ ~& B  q$ \8 @! O
125 j4 M; r3 X( v) C% [, E' G
舞王
. C# L8 n2 l8 O. | 先进与落后一目了然。+ Y  {) F! t. [" m# |% \! H
中医粉是该哗哗哭了。
  |& z& G& S9 r7 i' F2月14日) Z2 S# J) N; r9 S7 S6 N" z% P
11
% Q, h% o% w. E* S0 S百味
6 e( B* i) u8 a6 I5 Q. S! V 中医注定将被历史淘汰,国外已经换头颅手术了,中医还停留在所谓的听闻望切上,神棍们在最后的日子里希望能敛到更多财富坑害更多的人罢了
7 N8 _7 k, |0 ?' n2月14日
2 t) ?: u" {$ U) n- _: | 9  q1 e: E; h# p" X: E9 r' U/ z
/ p/ T! Y# Z* N6 k' |# s& W
请标明他治疗的花费。7 s+ z4 \; K- I
2月14日6 u2 v2 b, v, ]1 x
7) v9 D8 w% n0 B, u: W

3 K5 u! Y6 J% D) t3 j 真的假的???1 ?/ c% ?+ ~3 J- V+ H3 W- Y' n$ s
2月14日6 I0 @) I$ O; ?/ ]3 Z& ]6 S) j
5; t. P! p1 U  j) S5 v! C6 H+ _! z
近泉
: ]! _# f# W$ G% g2 _& j9 S! M 疾病也可以说是朋友,相当在身体还能承受的时候发预警,提醒你该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蛋白质负荷过重?代谢功能跟不上?。。。。笔者尽可以不管不顾,不作改变而相信药物,长期服用。这个节奏,不管中药还是西药都是不可能根治的。人体不是试管,单因素问题,酸了加碱这么简单的。听说海鲜和别嘌醇更配呢,请搭配多来一点儿吧!% x. f- u" f" b4 w4 ]
2月14日
9 p8 d* j5 \3 D  n 3
  R6 o+ J& y, x对人宽容,做事严谨 $ J* [% J; b: ?% Z. d  p5 J% u( q, |
2月14日
/ V/ M8 |  C9 G. U& H4 K9 s 1
$ B% R/ A5 E( k! L1 G. M& H小岳哥-13804215925
0 m8 b: B" t2 F! r5 E; F2 _0 B 您好,您的文章真是太好了,还想跟您请教一下,您从开始400单位慢慢降到100单位后,每天都继续服用100单位的量吗?谢谢您,我的好朋友现在正在被这个病困扰。
: _+ c5 b7 L( G6 M2月20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