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 f! |% f4 a8 {: s香港《凤凰周刊》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声称“传统中草药正在损害国人肝脏,长期、大剂量服用中成药和草药可造成致命损害”、造谣“超过一半的药肝病例跟中药相关…急性肝衰竭最主要的病因是中草药”[1]: d# ^& B, V7 w* B; [
1 ^4 C" ^5 o+ [, F: a4 U( `
于是,财经网在2016年更是借此使用语言暗示来误导,把肝癌和中草药联系起来[2]。
' W9 Q. ~ S% h8 L+ f" T
2017年公众号“知识分子”又转载一番后,《凤凰周刊》自以为是其文章的生命力强,又搞出个所谓精编版[3]。
* `8 X8 q+ m: s3 F
6 w( ~& K0 o2 K4 i# w6 \1 }& h
该文章貌似客观,拿出数据,也部分揭示了中草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却是个不折不扣地先结论后搜证,颠倒黑白、哗众取宠的报道,满满都是作者的偏见与傲慢。
2 B# l4 M1 w1 i) e$ o. p* j
* C+ Z! J v5 ^7 I- E; s7 f+ }
文章引用的人言和论文,美其名曰“呼吁国内外的医师重视药物性肝损害(DILI),特别是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实质上是在掩盖我国部分肝病研究人员的学术慵懒和不严谨的偏颇思维。
/ k6 K8 f4 M! T2 {
对于这种文章,我们只需要告诉大众关键点,比如按照文章所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图,致肝损肝衰里,西药远远大于中药。
$ L& y* ^8 Y3 K- }. O3 N+ M) d
* q8 s! w% C+ T9 c) y5 ?◆西药和中药对比的真相
; M1 c5 ^; [5 N2 f而不是文章里的这图说的,中药是药物性肝损的主要原因。
/ Z. x4 |% }, Y. V4 V/ Q
◆凤凰周刊细分西药类别再和整体中药比的搞笑分析图
! Y9 H" T% G8 m; h/ E$ F4 s- q所谓的“中药致肝损”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无非4点:
1、不合理使用) @! M) c: L/ o4 {1 m& Y
a、医患在不符合中医理论的适应症与使用条件下的使用;
b、未经过系统学习中医的西医,乱用中药搭配西药使用。
2、超量使用
3、生药污染(不能列为中药致肝损行列)
4、环境因素(不能列为中药致肝损行列)
9 h5 B) \% B6 X$ F5 A只要是对中国医学界有点了解的都知道,所谓的中草药致肝损,更多是民间滥用+没有系统学习中医的西医乱开中成药+不良商贩违法行为的结果。
, B( [. f% n0 ?2 w. J. a' d" {
+ D# A6 a. U2 k% z6 X- b" V
就算是这样,中药的滥用乱用再加上和中药无关的,面对合理使用的处方西药,致肝损肝衰,中药还是远低于西药。
# ~, e8 K1 J8 O9 w1 q安全与否,一目了然。
4 q/ l M6 t: o0 d# E而这些西医滥用、民间乱用出来的锅,被人为扔给中医了,甚至不惜造谣中成药说明书有什么“不良反应绿灯”,从而哗众取宠,引发公众恐慌,这都使得西医乱开药致肝损处于长期秘而不宣,却愈演愈烈的态势。
R `/ ~% q( {' e9 U掩饰真相,推脱责任,颠倒黑白、哗众取宠,就是凤凰周刊这文章的真相 % u; @6 ]( B6 c- c; |9 u7 q
) Q8 x9 S2 ?1 Y% x
正如之前我写的那些辟谣文,谣文转发量是巨大的,而我拿证据辟谣的文章,因为我个人的影响力低而知晓者甚少:
7 v9 {/ X7 Y8 v( o
当然,这些真相、事实与上文说所谓中药致肝损的,很多一直对中医药有偏见的人是不会承认的。
, I2 u6 m/ [! e1 s
/ h% [ m) j5 e% h
于是,我写了下文,感兴趣的中医黑朋友们可以览阅,比较专业,打得也比较狠,很高能,阅读前做好脸部红肿热痛的准备啊。
哈哈哈!
3 K; o1 e+ g! e2 h) d w' U( l一、无法确诊中草药致肝损
1、至今没有一个植物药肝损诊断标准!
2、急性药物性肝损(以下简称“急药肝”)检测缺乏特异标志,鉴别诊断困难,容易导致临床诊断不规范不确切,以及对暴露人群观察不完整等原因,急药肝的真实发病率往往难以确定。就算是中医黑奉为神邸的FDA也难以提供确切的发生率数据[4]。
西药有急药肝标准都尚且难以确定真实发病率,还常见临床诊断不规范不确切,请问怎么确诊没有诊断标准的中药肝损害?
/ P1 V/ N3 ?; M* v) w1 H9 _
二、研究中草药致肝损的论文大多缺乏基本医学规范意识和规范操作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急药肝的诊断:因为临床很难确定药物与肝损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现在急药肝的诊断参考标准,采用的是关联性病因评价。4 e+ o) M* T3 E' R0 @
9 `( ]& p& N l! |; a8 C6 ^现在国际常常采用的参考评价标准多达5家以上[5],而我国也依据中国具体情况订制了自己的方案: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发布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6]。
/ K9 h I) c, p8 ^4 [/ B+ s这么多方案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说明一件事:急药肝关联性病因评价并没有所谓的统一标准。
/ \& f* @2 k5 V; o3 @) q' q
但,不管采用哪家的,药物性肝损诊断标准所列的参考指标及基本条件包括:
1、服药至肝损出现的时间规律性,即药物暴露史和相适应的潜伏期(通常1-4周);
2、危险因素(年龄、饮酒、妊娠);
3、停药反应。即停药后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改善的病程;
4、伴随用药;
5、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6、既往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7、再次用药反应。即在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
3 q8 q' Q6 E* k3 h2 u. \诊断参考标准的评价,需要依次分析肝损发作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有无其他病因,然后才做出药物性肝损的关联性评价。严格规范还需要记录服药史、临床表现、相关病史、相关检测结果、治疗用药与转归[7]。% h [' b8 ?6 ^4 ^7 R {- a9 A- P
1 @7 f9 R/ Z" K3 @8 {6 a$ m以上说了那么多专业知识,就是为了告诉大家,那文章作为中药致肝损证据的人言和论文,很多是“回顾了国内以往医学文献报告的病例”、“缺乏原始数据”、“无法查清或证实”来做分析研究的!!!
" p2 X2 |- E7 V. J3 e4 e
! D% \5 [0 O! P, y* t在开玩笑吗?!
% P! j+ L! H& U) f% X N/ _
单单问一句,“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比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剔除了没有?没有!关联性病因评价基本条件都不足,就贸贸然列入统计分析,得出荒诞不堪的结果,完全属于缺乏基本医学规范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行为。
+ i! g0 l$ k! C% T4 l P
这,对于他们所吹捧的循证医学,和标榜的科学来说,简直就是“十万个冷笑话”。
G6 K) T4 w y* B, X& N9 I8 j三、推搪塞责,掩盖学术慵懒和偏颇思想观
1、急药肝的研究并不太成熟,贸然拿来分析非原来研究对象的中草药并不妥当。
现在的急药肝研究是以化合药为主体对象的,但就算是结构清晰、单一的西药化合药,依然无法统一急药肝的关联性标准,依然难以确定急药肝的真实发病率,依然是难以逃离“临床诊断常见不规范不确切”的现象。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以化合药为主体研究的急药肝研究还不成熟,还需要大量工作去完善、研究和发展。
在这种不太成熟的学术研究情况下,还把这些化合药标准硬套给绝大多数非化合药的中药,并不合理。
5 S$ e" D; }$ H2、无法厘清具体关联性的情况,不能列为统计对象。
2.1、中西医药物联合使用的,要厘清是单一药物问题,还是联合用药问题。
一种药物可改变其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上DILI风险增加不容忽视的因素,如当抗结核药物与唑类抗真菌药、甲氨蝶呤、抗痉挛药、氟烷或APAP等药物同时使用时,DILI的发生率将增加。同理,一个不会致肝损的中药有可能会增加西药致肝损的几率,这种情况不能将中药列为致病药来统计。
% R$ U$ ~, x6 w0 _7 Q, ^' t1 A而文中论文,基本是认为其他因素可能性不大,看到中药就说成分复杂,然后中药列为致病关联评估统计去了。
3 D& T% H1 W8 G" `4 n- {
2.2、并未排除致肝损的其它病因或疾病。
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是关联评估的关键所在。
因为中药的便廉捷验,造成中药市场需求量一直巨大。因此不法药商为求利益枉顾国人健康安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偷工减料、掺混杂质……这些都是中药市场,特别是中药保健市场由来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这种非医药本身问题造成的肝损是不能够当做中药为病因,列入统计分析的,这是基本学术原则,也是基本常识。很可惜,我们都未能在相关论文及文章内看到把这些因素剔除。
; V% g g9 l7 L z% w0 w/ A
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等,这些都是老早被证明可致肝损的因素。这都不是中医药本身的问题,但是文章和这些论文都没有调查清楚和剔除,而是一股脑,不管三七二十一列为中医药致肝损中去,是否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操作?
6 o8 `& D; h7 x6 C+ O! [( T
这时,他们的借口是:“患者服用多种中药。中药本身缺乏化学成分分析,相关的毒理学研究薄弱……这些使得肝病的成因难以确定到某一味中草药药物"。
" {; E1 F) f! k/ [
真的是这样吗?
& h+ ~& A+ H' x5 M0 F 2.2.1、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展得很快,中药里的成分很多都已经搞清楚了,甚至有的还以此作为中药的质量指标。致肝损中药的研究,有没有?有!有药理!有报道!有研究!一句“薄弱”就为自己的慵懒塞责,是不是有点心虚?
7 X* w0 [' r0 e6 ^3 M. y8 ~ 2.2.2、临床上,西医使用多种西药是常态,为何西医在使用多种西药情况下可以找出致肝损的药物而中药不可以?
+ @( c7 G1 @ N6 y$ P原因估计是:
2.2.2.1、过度依赖过往药理文献,而不愿意着手依照诊断标准做出药物性肝损的关联性评价。
2.2.2.2、不愿意中医科会诊参与调查。肝胆科极为喜欢开中成药,特别是茵栀黄中成药,但中医科会诊会造成这些既得利益损失。
0 u3 J! k( C4 i3 V 3、玩弄数字,用统计学哗众取宠!, y) }4 @( Z6 _
读医的都知道,中药以功效划分为21大类,42小类[8],方剂划分为21大类,61小类[9]。西药化合药以功效划分为11大类,48小类,甚至是96小类(以上分类,各本教材根据分类标准都有所差异,但不会相差太大)。
3 ~' c3 Z; m, H1 U5 J
既然要做统计比较中药西药在急药肝,要么拿全部中药和全部西药做对比,要么按中西药物分类的同等级别对比。但是,涉及这方面数据比较的绝大多数论文和调查,都无一例外把西药细分多个类别来和中药整体来比,由此得出中药是药物性肝损的主要原因的荒谬结论[10]。
5 i+ g5 x1 f: i/ w4 Z◆凤凰周刊细分西药类别再和整体中药比的搞笑分析图
. w: i N q0 o1 T有这样作统计对比的吗? e. Q$ q- L1 r/ s
- f' V* o! i% B7 `1 W
一家维修手机的店主做了一个维修统计数据,以不好分辨苹果手机型号为由,把维修的苹果手机归为一类来对比其他牌子手机细分出来的各种型号,最后得出苹果手机维修率最高的结论。
+ [/ I0 }' G& k; J' k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店主蛇精病脑残?
) l+ ^1 S5 A# h/ v) ^. c& q
没错,很脑残,问题是,现在中国研究急药肝的大多数人就这么干。
) T7 i$ C& y3 G- B
按照这种毫无学术操守的调查数据,就算把不属于中药因素的归为中药(农药、假药、重金属、不合理加工等),把西药和中药对比,西药致肝损的数据依然远远大于中药。
+ ]( n: g0 |' i9 k
◆西药和中药对比的真相
) _% Z' q* H% {7 f: k5 f
除了在药物性肝损的统计玩弄数字,这帮人还在肝衰竭的统计调查上继续它们那套表演,甚至拿去国际期刊去刊登[11]。老外不知道中药在中国是有功效分类的,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作出因果判断的,于是忽悠成功,被刊登了出来。
8 a$ M0 x- z; m8 r& U
) {2 S7 `! o3 w- }
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中药是中国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的论文,它的数据是怎么玩
77例被认定为药物造成的肝衰竭案例:
30例接受过中草药治疗;
21例使用乙酰氨基酚;
11例使用抗生素;
5例曾接受抗结核治疗;
5例接受抗肿瘤化疗;
2例曾用苯丙香豆素;
3例摄入了其他西药。
( o9 U) }) z ? u8 B7 m看到没有,把西药细分6类(甚至是种)来和中药比,然后说中药致肝衰竭是最多的。
- `: A" \% u4 [1 I+ r明明是中药对西药 30 vs 47,非要做成 30 vs 21 vs 11 vs 5 vs 5 vs 2 vs 3 ,然后说中药是最大的因素。
6 ^. G+ V6 x z5 @4 I* l据论文记载,和我对这帮人的了解,他们是发现肝衰病人用过某某药就算病因的,而不是确认因果关系的。肝衰竭怎么判断中药造成的?一到这种关键地方就语焉不详。用过就算了?哪怕肝衰和中药完全没有关系都算进去?
% B+ ^! \: h; S0 Y
老外不知道这帮人会搞这套拍脑门、看到用过就当是病因的套路,这可以理解;老外不知道中药在中国医学界是有功效分类的,以为在中国中药是作为一类,和西药其他子级分类是同等级别的,这也可以理解。
% C4 M6 L8 l# i. O7 |2 J3 P" H$ M$ W
1 \" K* H" D9 q* v" ^$ ^
问题是,我国西医不会不知道啊!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干呢?
2 g! @8 O" [. w m; d$ K就为了:“在鉴别肝衰的病因时,应注意病人既往的草药治疗史”,然后就总之中医是中国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了。真是太阳狗的逻辑啊!
* E( W4 a& l f& N! c0 d
4、转嫁矛盾,掩护罪魁祸首: G1 [ h. r- V, a( g$ f
本来应该是呼吁西医应该系统学习中医的,呼吁中草药规范管理的,呼吁民众不要自行盲目乱吃药的,呼吁打击不法商人,呼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却转移为中药是药物性肝损、肝癌的重要因素去了。呵呵。
7 O& k/ X T4 k2 t) c! n如果这是故意为之,则不得不让人想到:这种掩盖不法商人的罪恶,掩盖西药致肝损致肝癌,掩盖自己的学术慵懒和偏颇思想观,把公众注意力转为中医药是否有危害上,祸水东引、偷梁换柱、哗众取宠的行为,背后有着怎么样的目的?
* t! _" v- r. g* p
5、学术不端
以上问题,大家应该都能够看到部分医生的慵懒和偏颇。因为问题太明显,所以他们给了一个看似合理,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的理由:“大多数中草药肝损伤病例中,肝病医生根本无法查清或证实,究竟是哪味药物或成分出了问题”。
& H! S& y: I2 I% V0 W. a' B( w9 r2 R
这就是他们顺便强行评估、不排除干扰因素、玩弄数据、转嫁矛盾的理由?
可笑吗?可笑,但真实发生了。还有,真的无法查清和证实吗?5 W2 ?. H: ]6 y# ?5 x! }
$ I: v) J- y1 ]0 c' H4 A5.1、依照参考指标基本条件,首先我们能够查证到具体某个药物造成肝损,如果无法确定到具体药物,就是不符合指标条件!不符合条件就不能够强行归纳进行统计,否则就是学术造假!
, K7 K5 P% M; _) P O* a# @7 o$ r5.2、确定到具体药物后,首先要剔除其他致肝损因素,比如农药超标、重金属污染、假冒伪劣、炮制偷工减料、掺混杂质等。
& w- X& S1 W( a) M1 [" J) O, q$ U
依照《药典》规定,除药食两用的饮片外,中药饮片均按照处方药进行管理。中成药、中药饮片均须按照《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进行生产和销售[11]。
2 F* r# L+ O' S& W; V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通过上报、调查查证到具体哪个环节、哪个批次的中药有问题。而我们在文章和相关论文中并未看到他们对此作出调查,更没有把这些不应该归属中药致病的因素剔除。
z/ v/ J+ v: s1 E: a1 `- H
5.3、剔除其他致肝损因素后,我们再确定具体哪味药是强相关。这个可以通过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和之前的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划出具体强相关药物和具体成分。
所谓的“根本无法查清或证实,究竟是哪味药物出了问题”不知从何而来。
) o9 r H* L A S3 ]1 U: d, R假设真有一种中药有大家所不知道的致肝损成分,或者是药物之间作用造成的,我们也会通过调查哪味药、那些组合可能出了问题后,对其进行归类、实验、统计、研究和总结。在结论出来之前,不应当作为相对明确的致病因素来进行统计,这是基本学术操守。
, j4 Z( ~3 F3 h: n* K2 J( k
很遗憾,我们的这些中草药致肝病研究几乎都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用“中药”这个名称把它们都框起来进行归类统计,把中药致肝损的数据做高做大。如此明显的歧视和学术不端,竟然肆无忌惮地出现在我国大陆上,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术界的悲哀。
5 u/ B% _5 B* c/ H4 A3 T8 ]0 ~7 t这些都还只是只抓参考指标基本条件的第5条来说,其他基本条件的1、2、3、4、6、7条,我们可以想象了。特别是第7条“再次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那是ALT至少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3倍以上才有较明确的临床意义的,美国FDA的临床白皮书说的哦,而那些所谓的中草药致肝损的报道,有多少这方面的统计和研究?呵呵。
; `3 B& s9 q: ~6 j* \
( J+ }3 b/ J; E# `4 C
四、药学基本常识缺失,胡说八道
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4 |6 ?( W! P+ n0 @# C" c现行我国中成药都是要依法过RCT才可以上市的,RCT中发现有不良反应等问题的要在说明书标注,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就会标注【尚不明确】。
; s/ u! V4 p0 V) d ~( D& n
- K- f7 Y% o9 w$ a- g: i) T8 O
◆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 “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
. F. M, h" N5 l* r假如中成药里面含有何首乌,何首乌在成药里的合理应用,RCT没发现不良反应就标注【尚不明确】,就那么简单。不存在什么何首乌超量应用、不合理应用而出现的有害症状,就要加入不良反应标注里的搞笑逻辑,那是基本药学常识错误。
* {+ y5 D' j2 i, j0 g* P3 _就算是发现了何首乌的不良反应,也不会想当然直接加成到含有何首乌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标注里,这也是基本的药学常识。
* G, T! h1 U, J% |: K# E6 T举容易懂的例子,食管反流适不适合单纯高淀粉的饮食的,一个每次只吃番薯就反酸的人,遇到番薯+生菜芹菜可不一定就反酸哦。一看到番薯两个字,就直接判断“番薯+生菜芹菜"会反酸的人,不是缺乏医学常识,就是缺根筋了。
6 ]& a1 Q7 g, ~8 o+ r但是,我们某些肝病医师却是干着这种缺根筋的事,甚至发表这些缺乏常识的言论。
唉……这种先站队后搜证的文章,我没那么多时间一一列举里面的医学常识性错误。大家以后看这种反常识、哗众取宠的医生,或者文章就自求多福吧
4 E0 I6 P6 E# g a1 l小结与补充: 1、我们研究药物致肝损的西医不会把质量有问题的西药列为致肝损的统计分析里,也不会将被重金属、辐射污染的西药列为致肝损的统计分析里,因为这是很幼稚很荒唐的事。
' r! h% f" Y: f( J# g但是面对中药时,他们却理所当然、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了,以无法查清和证实为借口,大模大样地干这种事。
( w1 N8 o: y/ ~8 Q5 W, t* V
很可笑吧。
0 h- D! [8 l% g& ?
他们忘记了,就算是化合药也很难确定药物与肝损之间的因果关系,至今也一样是关联性参考。为什么遇到西药“无法查清和证实”就理所当然,遇到中药就“无法查清和证实”就一律归为致病因素?说好的“科学、客观、理性”去哪里了?
- V3 S+ n$ K- I' R1 G 2、我们做统计对比时,是用分类学同个层面级别来对比的,比如国家人口的对比,如果有人把中国各省人口分列出来,然后拿去和美国全国人口对比,然后得出美国人口比中国多的结论,你会不会觉得这人特么脑残?
) x# Q# d9 Y$ A$ r! t7 r$ @很好笑吧。
( h9 B8 ]+ }% e( n4 i7 @1 I( ?
我们中国某些研究药物肝损的人就这么干了!
% W/ Y3 S5 h9 n& K7 b! q 3、Y国侵略中国,Y国的某宣传人,还颠倒黑白说成中国侵略Y国。这时候一个自诩自由民主、客观中立的国际媒体,把这宣传人称为国际问题专家,并作为报道的重要依据来谴责中国,你会不会觉得这媒体特么无耻?
& w% C$ N- }8 G6 @; r2 i
很搞笑吧。
' `: F4 F( a4 b) u; A我们凤凰周刊就做了这种事了。
1 O5 G& M) M8 U文章采访的专家里,有些人都是业内公认严重歧视中医的人,甚至是极端的中医黑。
比如文章采访的肝病专家,自称北大医学院领导的闫杰,他可是公开黑中医的,在微博对中医造谣传谣是他的家常便饭。当网友们揭发他在临床上经常开中成药时,这人竟然能够恬不知耻地说他主动给病人开中药是怕被病人打!这理由真是让我开眼了。 8 M5 a7 Q* z, ]' x( D2 Y
5 S! u$ q6 c7 T! f
7 T Z2 k7 d8 a# j% B◆强盗逻辑+满嘴粗言秽语
7 Q J1 |# c; Z3 t# W6 ~. D
【每个肝病病人来了,我都给肝病病人开自己认为无效且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因为我怕我不开这些药物会被病人打】" C% S0 D) o" q, O. x+ j
1 O2 O; F4 a' }- k) N; y. T如此推卸责任的强盗的逻辑,如此粗言秽语的言论,真是不愧“中国专家”称号。
, R" U1 m3 {9 a, m, T( z0 t这就是凤凰周刊找来的说明所谓中药致肝损的“权威肝病专家”。呵呵。
, Y6 r$ H4 G6 o, G: m- O
4、治疗药物性肝损,西医们都喜欢用中成药,几乎无一例外。比如发表很多所谓的中药肝损害文章的302医院,明确把中成药列为治疗药物性肝损的常规用药[12]。
9 Q3 ~/ h! e& B- |3 B8 S正如网络一句名言,骗子是不会骗自己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1 r) ~5 g/ ^7 }+ ]" i1 i
' \4 X( h+ f7 f& s& N 5、药物性肝损的调查和统计,是包括了不当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的,这无论中药还是西药。
我们应当知道,这些所谓的中草药致肝损的案例,很多都是西医/老百姓不懂中药乱用造成的,比如中成药,七成以上是由不懂中医的西医开出去的[13]。
8 y& z3 D! X, }) O. A s* |众所周知,中药安全系数很高,合理使用,几乎不可能会造成肝损肝衰。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比如所谓的“废医验药”,比如没学过中医就乱用中药的西医,这就很难说了。
: z' `: |$ j0 Q' l9 r这样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中药,很有可能就是所谓中药致肝损致肝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算这样,滥用乱用,甚至把不属于中药问题的也加进去,中药依然远远比不上合理应用西药造成的肝损肝衰数量。
9 }+ _) R% s6 r3 @% `9 C& V! w
谁更安全,一目了然。这些,文章是不会让大众清晰地知道的。
0 r6 V7 r% n1 O# L& S
6、脱离剂量讲毒性,就是耍流氓。
不合理使用中药造成肝损肝衰,是不能得出合理使用中药有肝毒性的结论的!
但是合理使用西药会造成肝损肝衰,西药普遍具有肝毒性,确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
文章及相关论文故意模糊这些要点,用滥用乱用现象的统计,来误导大众产生中药具有肝毒性的想法,用心可见一斑。
& |5 [' f* s+ n$ W1 {8 }7、这样一篇玩弄数据唬人、完全违背学术规范精神、转嫁矛盾、掩盖罪魁的文章,自然会被中医黑们捧为圣典一般的存在。毕竟,对于中医黑这种邪教思维的人来说,立场才是重点,事实与科学只是它们的旗号,是可以扭曲和随便打扮的。
- t: B J! u/ N) t# j& k
总结:不提滥用乱用中药造成的肝损肝衰还是低于合理使用的处方西药,为不公!
. |5 K& {2 L" a( L
违背学术规范,把不符合中药致肝损的案例划归中药,为不正!
脱离剂量讲毒性,误导大众产生错误医药观念,为不仁!
转嫁矛盾,掩盖罪魁,为不义!
把化合药的标准强加给中药,为不妥!
数据对比不以同级别来对比的,把西药细分为各类别来对比中药整体,为无理!3 C: Z# m. h8 n) |2 s
以著名无耻中医黑言论作为专家依据,为无信!
/ J( h! t( ^3 m9 L) j
这就是《凤凰周刊》“历时半年,遍访大陆众多权威肝病医生,追踪医药学界最前沿讨论,调查中药肝损害的巨大风险”的真相!
# S$ F( v. p- O& v
这样一篇不公不正、不仁不义、无理又无信的文章,为何会在中国大陆肆无忌惮地传播?
0 l# m( R& f6 D+ p
; d0 t( `7 K, p6 ~. A# F# `( g+ O
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之前被揭发出来的,中医黑内部有组织有计划利用媒体搞控制舆论的事。# r8 e! a* O3 n8 R$ C' J
' ~; v C5 E8 C
g ?8 A% M% k& a! `◆中医黑有计划有组织控制舆论,企图消灭中医
1 I; e- [5 z# B/ X; j* @
& l" \6 ~" W. m) g7 R◆中医黑有组织有策略来导向舆论
& E: T% a( `% t) |: Q
8 Q2 B. s% x2 W2 a5 T( e◆通过文字暗示误导来催眠大众
, v: y2 d6 x6 I' h: t0 k3 \
唉……现在的新媒体和中医黑为了钱、为了女人、为了点击率什么脸都不要,都很乱的。还是那句话,自求多福吧。
* m3 F4 h- t7 \0 W引用与参考:[1]“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香港《凤凰周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d1450102vlzk.html
http://yuedu.163.com/source/be33b09ce52b49b19553f5410cb9cb93_4?s=2
http://www.sohu.com/a/85293285_377332
[4]全国多中心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调研分析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 《中华消化杂志》 , 2007 , 27 (7) :439-442
[5]国际常常采用的参考诊断标准有:
1978年日本“药物与肝”研究会诊断标准 、1988年Danan提出的“药物性肝损伤欧洲共识会诊断标准”、
1993年国际共识会的改良Danan方案、1997年Maria方案、2003年DDW-Japan日本肝病学会方案等。
[8]《中药学》人卫出版社 2002年8月第1版
[9]《方剂学》全国第五版教材
[10]112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关联性评价 许建明,徐张巍,胡祥鹏 《中华消化杂志》 , 2005 , 25 (8) :451-453
[11]“Causes and Outcomes of Acute Liver Failure in China” P Zhao , C Wang , W Liu , G Chen , X Liu 《Plos One》 , 2013 , 8 (11) :e80991
http://europepmc.org/backend/ptpmcrender.fcgi?accid=PMC3838343&blobtype=pdf
[12] "41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滕光菊,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 《肝脏》 , 2013 , 18 (1) :11-14
"186例药物性肝损伤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滕光菊 , 常彬霞,邹正升,孙颖,张伟 《肝脏》 , 2013 , 18 (9) :596-599
7 Y, ?* w$ V" v# B2 E6 n% w" @' ]! O. K+ }4 g" C% e" F
I 版权声明/ z) S& P& T2 v/ t, C
本文来源为新浪微博,作者/芋头微波,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3 w/ f2 U/ L5 J4 j
& w6 u: _* j3 ^7 [- i/ g# Z
· END ·
0 `, Q8 ?% |6 V$ W2 a+ n" e3 k2 q! G% p3 r) K# m z/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