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如何看待中药致肝癌的文章?选取一些参考论述
曹东义 发表于:2017-10-23 14:52:2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0276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0-25 09:40 编辑 " p& E0 U; b; P0 P

9 C8 v0 @0 ]: l. s( P; X各位朋友:
& u- o/ M2 U8 i" b3 V最近有关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文章,满天飞,引发很多关心中医药事业人士的忧虑,很多人来信息想听我的看法。
' e. v2 {8 a2 ~% e3 q5 A: a我觉得,有关研究存在不严谨,甚至故意“以偏概全”,故意抹黑中医,歪曲事实,误导大众的问题。
$ U0 g) D. M* x" `* d7 w% a. q中医治病,从来不是用化学成分做依据(那是西医、西药的方法),也不是只使用单味药,而是主要靠多味药组合起来的复方,其中有大智慧。! Q( q+ F) R4 B, G5 D& Z0 \

0 }# G7 Q. i  T/ ?+ o% }- ?% Y3 @, \- W5 v9 p" }: y
首先,马兜铃酸是一个化学提纯之后的成分,有些中药植物之中含有它。
1 m, p( f$ {0 u7 S, c- @  j2 k但是,含多少?单独煎煮,可以溶解出多少来?没有资料可以说明。+ W$ a6 p* I- ~3 f0 a  g
即使溶解出来了,有多少可以被吸收?也没有资料可以说明。
/ j7 Q  ]: L0 f' w0 S9 c在复方里,这些所谓马兜铃酸是原型存在,还是与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存在?7 V; B6 O1 H4 f1 x' u
能不能像单体的马兜铃酸那样“发挥作用”?
3 @6 g/ ^( D0 g( j( j这都是问题。中药很多成分在煎煮的过程之中,并没有溶解出来,就像我们喝茶一样,扔掉的东西很多。1 D1 ]0 q2 m! s$ ?* U& p
也就是说,即使马兜铃酸可以致癌,含马兜磷酸的中药未必致癌。4 I/ O8 V2 j# ~
这些问题需要研究,没有研究,就发表文章进行推测,那只是猜测;) ]/ S8 f- x, s! n6 ~

" l8 v& U) n# d( _' D第二,把猜测当做依据,已经不够严谨,再把猜测的东西往前推,说中药致癌,是严重扩大化。
$ f1 |  n+ L0 U! z9 Y- f1 _) f* d) u8 `+ w0 N$ g; B( J& f
把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中成药,都说成是毒物,号召人们远离中药、取消中医,这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派,而且是“株连九族”的霸道思想。
# [5 F# `6 e5 \
" d7 t# c+ c1 E- I  A第三,用成分说事,用西药标准要求中药,是错误的评价标准,这样做就会危害中医事业,可以参见我主编的《挺起中医脊梁——“废医验药正在危害中医”》,这本书,201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3 _5 f; J' x- K$ Q$ _. O0 C, O3 e" ^1 V4 P7 k$ p" d) O! I
# H2 K6 \% G6 J4 J" P* c8 H, G6 j! f
第四、余云岫的“废医存药”,方舟子的“废医验药”是不断升级的取消中医错误思潮。不论他们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都是帮助西方制药资本在中国扫清障碍,为西方资本利益服务,是违背中华民族利益的行为。
! I& P3 s0 O" _! Z% j0 f; l7 k6 F+ H0 n
基于如上认识,我提醒广大读者朋友:2 r  V3 L+ K% u, E) n/ Y; C
1、认清西药、化学制药危害,不要把造成肝肾损害、引发癌症主要责任认错了;
1 i9 y' p, p# R: C( Q0 m# U2、不要把一个相对安全得多的中医药体系污损了、败坏了。
. |& P! f4 S/ z! e* V1 D" ^, Q3、当然,中医从来不说中药无毒,而是善于“化毒为药、变废为宝”。$ {" }: |- M2 j: W4 P
因此,对于有风险的中药,要慎用,不要不信善意的提醒,也不要害怕故意的污蔑。9 v& r: ~2 i, ?( \
4、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下面转载有关研究文章,恭候大家参考。
5 ^8 ^2 X/ s0 e# ^- |  ~2 N. ?* C曹东义
9 {5 I& L4 J% t0 E2017、10、25
" y. e! C# G, Z) z  f$ Y) t( D) u! c! b$ C( v
8 J6 x3 q9 D! O7 ^8 g
中药致肝癌?一场用统计学哗众取宠的把戏!
2017-10-23 芋头微波 医馆界
/ u. X4 _8 P6 Y$ x& n/ S  `+ x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 f! |% f4 a8 {: s
香港《凤凰周刊》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声称“传统中草药正在损害国人肝脏,长期、大剂量服用中成药和草药可造成致命损害”、造谣“超过一半的药肝病例跟中药相关…急性肝衰竭最主要的病因是中草药”[1]: d# ^& B, V7 w* B; [
1 ^4 C" ^5 o+ [, F: a4 U( `
于是,财经网在2016年更是借此使用语言暗示来误导,把肝癌和中草药联系起来[2]。
' W9 Q. ~  S% h8 L+ f" T
2017年公众号“知识分子”又转载一番后,《凤凰周刊》自以为是其文章的生命力强,又搞出个所谓精编版[3]。
* `8 X8 q+ m: s3 F
6 w( ~& K0 o2 K4 i# w6 \1 }& h
该文章貌似客观,拿出数据,也部分揭示了中草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却是个不折不扣地先结论后搜证,颠倒黑白、哗众取宠的报道,满满都是作者的偏见与傲慢。
2 B# l4 M1 w1 i) e$ o. p* j
* C+ Z! J  v5 ^7 I- E; s7 f+ }
文章引用的人言和论文,美其名曰“呼吁国内外的医师重视药物性肝损害(DILI),特别是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实质上是在掩盖我国部分肝病研究人员的学术慵懒和不严谨的偏颇思维。
/ k6 K8 f4 M! T2 {
对于这种文章,我们只需要告诉大众关键点,比如按照文章所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图,致肝损肝衰里,西药远远大于中药。
$ L& y* ^8 Y3 K- }. O3 N+ M) d

* q8 s! w% C+ T9 c) y5 ?
◆西药和中药对比的真相

; M1 c5 ^; [5 N2 f
而不是文章里的这图说的,中药是药物性肝损的主要原因。
/ Z. x4 |% }, Y. V4 V/ Q
◆凤凰周刊细分西药类别再和整体中药比的搞笑分析图

! Y9 H" T% G8 m; h/ E$ F4 s- q
所谓的“中药致肝损”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无非4点:
1、不合理使用) @! M) c: L/ o4 {1 m& Y
     a、医患在不符合中医理论的适应症与使用条件下的使用;
      b、未经过系统学习中医的西医,乱用中药搭配西药使用。
2、超量使用
3、生药污染(不能列为中药致肝损行列)
4、环境因素(不能列为中药致肝损行列)

9 h5 B) \% B6 X$ F5 A
只要是对中国医学界有点了解的都知道,所谓的中草药致肝损,更多是民间滥用+没有系统学习中医的西医乱开中成药+不良商贩违法行为的结果。
, B( [. f% n0 ?2 w. J. a' d" {
+ D# A6 a. U2 k% z6 X- b" V
就算是这样,中药的滥用乱用再加上和中药无关的,面对合理使用的处方西药,致肝损肝衰,中药还是远低于西药。

# ~, e8 K1 J8 O9 w1 q
安全与否,一目了然。

4 q/ l  M6 t: o0 d# E
而这些西医滥用、民间乱用出来的锅,被人为扔给中医了,甚至不惜造谣中成药说明书有什么“不良反应绿灯”,从而哗众取宠,引发公众恐慌,这都使得西医乱开药致肝损处于长期秘而不宣,却愈演愈烈的态势。

  R  `/ ~% q( {' e9 U
掩饰真相,推脱责任,颠倒黑白、哗众取宠,就是凤凰周刊这文章的真相 % u; @6 ]( B6 c- c; |9 u7 q
) Q8 x9 S2 ?1 Y% x
正如之前我写的那些辟谣文,谣文转发量是巨大的,而我拿证据辟谣的文章,因为我个人的影响力低而知晓者甚少:
1、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由长时间临床实践决定的,而不是实验http://t.cn/Radh3nu
2、西药不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且在药品不良反应里,始终占据着绝对大的部分。http://t.cn/R90fhPF
3、西医和中医一样,很多地方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中医理论是经历千年的临床实践而来,既是事实,也有现代国际验证http://t.cn/R90VGe2
4、番外篇《芋头说穿山甲》http://t.cn/R90f8kd
5、番外篇《芋头说说“外科鄙视内科”的逻辑》http://t.cn/Raqp33h
6、番外篇《三伏贴真的是份智商税吗?》http://t.cn/R92OOjH
7 v9 {/ X7 Y8 v( o
当然,这些真相、事实与上文说所谓中药致肝损的,很多一直对中医药有偏见的人是不会承认的。
, I2 u6 m/ [! e1 s
/ h% [  m) j5 e% h
于是,我写了下文,感兴趣的中医黑朋友们可以览阅,比较专业,打得也比较狠,很高能,阅读前做好脸部红肿热痛的准备啊。
哈哈哈!

3 K; o1 e+ g! e2 h) d  w' U( l
一、无法确诊中草药致肝损
  1、至今没有一个植物药肝损诊断标准!
  2、急性药物性肝损(以下简称“急药肝”)检测缺乏特异标志,鉴别诊断困难,容易导致临床诊断不规范不确切,以及对暴露人群观察不完整等原因,急药肝的真实发病率往往难以确定。就算是中医黑奉为神邸的FDA也难以提供确切的发生率数据[4]。
西药有急药肝标准都尚且难以确定真实发病率,还常见临床诊断不规范不确切,请问怎么确诊没有诊断标准的中药肝损害?
/ P1 V/ N3 ?; M* v) w1 H9 _
二、研究中草药致肝损的论文大多缺乏基本医学规范意识和规范操作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急药肝的诊断:因为临床很难确定药物与肝损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现在急药肝的诊断参考标准,采用的是关联性病因评价。4 e+ o) M* T3 E' R0 @

9 `( ]& p& N  l! |; a8 C6 ^
现在国际常常采用的参考评价标准多达5家以上[5],而我国也依据中国具体情况订制了自己的方案: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发布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6]。

/ K9 h  I) c, p8 ^4 [/ B+ s
这么多方案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说明一件事:急药肝关联性病因评价并没有所谓的统一标准。
/ \& f* @2 k5 V; o3 @) q' q
但,不管采用哪家的,药物性肝损诊断标准所列的参考指标及基本条件包括:
  1、服药至肝损出现的时间规律性,即药物暴露史和相适应的潜伏期(通常1-4周);
  2、危险因素(年龄、饮酒、妊娠);
  3、停药反应。即停药后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改善的病程;
  4、伴随用药;
  5、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6、既往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7、再次用药反应。即在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

3 q8 q' Q6 E* k3 h2 u. \
诊断参考标准的评价,需要依次分析肝损发作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有无其他病因,然后才做出药物性肝损的关联性评价。严格规范还需要记录服药史、临床表现、相关病史、相关检测结果、治疗用药与转归[7]。% h  [' b8 ?6 ^4 ^7 R  {- a9 A- P

1 @7 f9 R/ Z" K3 @8 {6 a$ m
以上说了那么多专业知识,就是为了告诉大家,那文章作为中药致肝损证据的人言和论文,很多是“回顾了国内以往医学文献报告的病例”、“缺乏原始数据”、“无法查清或证实”来做分析研究的!!!
" p2 X2 |- E7 V. J3 e4 e

! D% \5 [0 O! P, y* t
在开玩笑吗?!
% P! j+ L! H& U) f% X  N/ _
单单问一句,“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比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剔除了没有?没有!关联性病因评价基本条件都不足,就贸贸然列入统计分析,得出荒诞不堪的结果,完全属于缺乏基本医学规范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行为。
+ i! g0 l$ k! C% T4 l  P
这,对于他们所吹捧的循证医学,和标榜的科学来说,简直就是“十万个冷笑话”。

  G6 K) T4 w  y* B, X& N9 I8 j
三、推搪塞责,掩盖学术慵懒和偏颇思想观
1、急药肝的研究并不太成熟,贸然拿来分析非原来研究对象的中草药并不妥当。
现在的急药肝研究是以化合药为主体对象的,但就算是结构清晰、单一的西药化合药,依然无法统一急药肝的关联性标准,依然难以确定急药肝的真实发病率,依然是难以逃离“临床诊断常见不规范不确切”的现象。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以化合药为主体研究的急药肝研究还不成熟,还需要大量工作去完善、研究和发展。
在这种不太成熟的学术研究情况下,还把这些化合药标准硬套给绝大多数非化合药的中药,并不合理。

5 S$ e" D; }$ H
2、无法厘清具体关联性的情况,不能列为统计对象。
    2.1、中西医药物联合使用的,要厘清是单一药物问题,还是联合用药问题。
一种药物可改变其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上DILI风险增加不容忽视的因素,如当抗结核药物与唑类抗真菌药、甲氨蝶呤、抗痉挛药、氟烷或APAP等药物同时使用时,DILI的发生率将增加。同理,一个不会致肝损的中药有可能会增加西药致肝损的几率,这种情况不能将中药列为致病药来统计。

% R$ U$ ~, x6 w0 _7 Q, ^' t1 A
而文中论文,基本是认为其他因素可能性不大,看到中药就说成分复杂,然后中药列为致病关联评估统计去了。
3 D& T% H1 W8 G" `4 n- {
    2.2、并未排除致肝损的其它病因或疾病。
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是关联评估的关键所在。
因为中药的便廉捷验,造成中药市场需求量一直巨大。因此不法药商为求利益枉顾国人健康安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偷工减料、掺混杂质……这些都是中药市场,特别是中药保健市场由来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这种非医药本身问题造成的肝损是不能够当做中药为病因,列入统计分析的,这是基本学术原则,也是基本常识。很可惜,我们都未能在相关论文及文章内看到把这些因素剔除。
; V% g  g9 l7 L  z% w0 w/ A
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等,这些都是老早被证明可致肝损的因素。这都不是中医药本身的问题,但是文章和这些论文都没有调查清楚和剔除,而是一股脑,不管三七二十一列为中医药致肝损中去,是否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操作?
6 o8 `& D; h7 x6 C+ O! [( T
这时,他们的借口是:“患者服用多种中药。中药本身缺乏化学成分分析,相关的毒理学研究薄弱……这些使得肝病的成因难以确定到某一味中草药药物"。
" {; E1 F) f! k/ [
真的是这样吗?

& h+ ~& A+ H' x5 M0 F
     2.2.1、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展得很快,中药里的成分很多都已经搞清楚了,甚至有的还以此作为中药的质量指标。致肝损中药的研究,有没有?有!有药理!有报道!有研究!一句“薄弱”就为自己的慵懒塞责,是不是有点心虚?

7 X* w0 [' r0 e6 ^3 M. y8 ~
     2.2.2、临床上,西医使用多种西药是常态,为何西医在使用多种西药情况下可以找出致肝损的药物而中药不可以?

+ @( c7 G1 @  N6 y$ P
原因估计是:
      2.2.2.1、过度依赖过往药理文献,而不愿意着手依照诊断标准做出药物性肝损的关联性评价。
      2.2.2.2、不愿意中医科会诊参与调查。肝胆科极为喜欢开中成药,特别是茵栀黄中成药,但中医科会诊会造成这些既得利益损失。

0 u3 J! k( C4 i3 V
  3、玩弄数字,用统计学哗众取宠!, y) }4 @( Z6 _
读医的都知道,中药以功效划分为21大类,42小类[8],方剂划分为21大类,61小类[9]。西药化合药以功效划分为11大类,48小类,甚至是96小类(以上分类,各本教材根据分类标准都有所差异,但不会相差太大)。
3 ~' c3 Z; m, H1 U5 J
既然要做统计比较中药西药在急药肝,要么拿全部中药和全部西药做对比,要么按中西药物分类的同等级别对比。但是,涉及这方面数据比较的绝大多数论文和调查,都无一例外把西药细分多个类别来和中药整体来比,由此得出中药是药物性肝损的主要原因的荒谬结论[10]。

5 i+ g5 x1 f: i/ w4 Z
◆凤凰周刊细分西药类别再和整体中药比的搞笑分析图

. w: i  N  q0 o1 T
有这样作统计对比的吗?  e. Q$ q- L1 r/ s
- f' V* o! i% B7 `1 W
一家维修手机的店主做了一个维修统计数据,以不好分辨苹果手机型号为由,把维修的苹果手机归为一类来对比其他牌子手机细分出来的各种型号,最后得出苹果手机维修率最高的结论。
+ [/ I0 }' G& k; J' k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店主蛇精病脑残?
) l+ ^1 S5 A# h/ v) ^. c& q
没错,很脑残,问题是,现在中国研究急药肝的大多数人就这么干。
) T7 i$ C& y3 G- B
按照这种毫无学术操守的调查数据,就算把不属于中药因素的归为中药(农药、假药、重金属、不合理加工等),把西药和中药对比,西药致肝损的数据依然远远大于中药。
+ ]( n: g0 |' i9 k
◆西药和中药对比的真相
) _% Z' q* H% {7 f: k5 f
除了在药物性肝损的统计玩弄数字,这帮人还在肝衰竭的统计调查上继续它们那套表演,甚至拿去国际期刊去刊登[11]。老外不知道中药在中国是有功效分类的,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作出因果判断的,于是忽悠成功,被刊登了出来。
8 a$ M0 x- z; m8 r& U
) {2 S7 `! o3 w- }
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中药是中国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的论文,它的数据是怎么玩
77例被认定为药物造成的肝衰竭案例:
30例接受过中草药治疗;
21例使用乙酰氨基酚;
11例使用抗生素;
5例曾接受抗结核治疗;
5例接受抗肿瘤化疗;
2例曾用苯丙香豆素;
3例摄入了其他西药。

( o9 U) }) z  ?  u8 B7 m
看到没有,把西药细分6类(甚至是种)来和中药比,然后说中药致肝衰竭是最多的。

- `: A" \% u4 [1 I+ r
明明是中药对西药 30 vs 47,非要做成 30 vs 21 vs 11 vs 5 vs 5 vs 2 vs 3 ,然后说中药是最大的因素。

6 ^. G+ V6 x  z5 @4 I* l
据论文记载,和我对这帮人的了解,他们是发现肝衰病人用过某某药就算病因的,而不是确认因果关系的。肝衰竭怎么判断中药造成的?一到这种关键地方就语焉不详。用过就算了?哪怕肝衰和中药完全没有关系都算进去?
% B+ ^! \: h; S0 Y
老外不知道这帮人会搞这套拍脑门、看到用过就当是病因的套路,这可以理解;老外不知道中药在中国医学界是有功效分类的,以为在中国中药是作为一类,和西药其他子级分类是同等级别的,这也可以理解。
% C4 M6 L8 l# i. O7 |2 J3 P" H$ M$ W
1 \" K* H" D9 q* v" ^$ ^
问题是,我国西医不会不知道啊!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干呢?

2 g! @8 O" [. w  m; d$ K
就为了:“在鉴别肝衰的病因时,应注意病人既往的草药治疗史”,然后就总之中医是中国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了。真是太阳狗的逻辑啊!
* E( W4 a& l  f& N! c0 d
4、转嫁矛盾,掩护罪魁祸首: G1 [  h. r- V, a( g$ f
本来应该是呼吁西医应该系统学习中医的,呼吁中草药规范管理的,呼吁民众不要自行盲目乱吃药的,呼吁打击不法商人,呼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却转移为中药是药物性肝损、肝癌的重要因素去了。呵呵。

7 O& k/ X  T4 k2 t) c! n
如果这是故意为之,则不得不让人想到:这种掩盖不法商人的罪恶,掩盖西药致肝损致肝癌,掩盖自己的学术慵懒和偏颇思想观,把公众注意力转为中医药是否有危害上,祸水东引、偷梁换柱、哗众取宠的行为,背后有着怎么样的目的?
* t! _" v- r. g* p
  5、学术不端
以上问题,大家应该都能够看到部分医生的慵懒和偏颇。因为问题太明显,所以他们给了一个看似合理,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的理由:“大多数中草药肝损伤病例中,肝病医生根本无法查清或证实,究竟是哪味药物或成分出了问题”。
& H! S& y: I2 I% V0 W. a' B( w9 r2 R
这就是他们顺便强行评估、不排除干扰因素、玩弄数据、转嫁矛盾的理由?
可笑吗?可笑,但真实发生了。还有,真的无法查清和证实吗?5 W2 ?. H: ]6 y# ?5 x! }

$ I: v) J- y1 ]0 c' H4 A
5.1、依照参考指标基本条件,首先我们能够查证到具体某个药物造成肝损,如果无法确定到具体药物,就是不符合指标条件!不符合条件就不能够强行归纳进行统计,否则就是学术造假!

, K7 K5 P% M; _) P  O* a# @7 o$ r
5.2、确定到具体药物后,首先要剔除其他致肝损因素,比如农药超标、重金属污染、假冒伪劣、炮制偷工减料、掺混杂质等。
& w- X& S1 W( a) M1 [" J) O, q$ U
依照《药典》规定,除药食两用的饮片外,中药饮片均按照处方药进行管理。中成药、中药饮片均须按照《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进行生产和销售[11]。
2 F* r# L+ O' S& W; V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通过上报、调查查证到具体哪个环节、哪个批次的中药有问题。而我们在文章和相关论文中并未看到他们对此作出调查,更没有把这些不应该归属中药致病的因素剔除。
  z/ v/ J+ v: s1 E: a1 `- H
5.3、剔除其他致肝损因素后,我们再确定具体哪味药是强相关。这个可以通过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和之前的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划出具体强相关药物和具体成分。
所谓的“根本无法查清或证实,究竟是哪味药物出了问题”不知从何而来。

) o9 r  H* L  A  S3 ]1 U: d, R
假设真有一种中药有大家所不知道的致肝损成分,或者是药物之间作用造成的,我们也会通过调查哪味药、那些组合可能出了问题后,对其进行归类、实验、统计、研究和总结。在结论出来之前,不应当作为相对明确的致病因素来进行统计,这是基本学术操守。
, j4 Z( ~3 F3 h: n* K2 J( k
很遗憾,我们的这些中草药致肝病研究几乎都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用“中药”这个名称把它们都框起来进行归类统计,把中药致肝损的数据做高做大。如此明显的歧视和学术不端,竟然肆无忌惮地出现在我国大陆上,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术界的悲哀。

5 u/ B% _5 B* c/ H4 A3 T8 ]0 ~7 t
这些都还只是只抓参考指标基本条件的第5条来说,其他基本条件的1、2、3、4、6、7条,我们可以想象了。特别是第7条“再次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那是ALT至少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3倍以上才有较明确的临床意义的,美国FDA的临床白皮书说的哦,而那些所谓的中草药致肝损的报道,有多少这方面的统计和研究?呵呵。
; `3 B& s9 q: ~6 j* \
( J+ }3 b/ J; E# `4 C
四、药学基本常识缺失,胡说八道
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4 |6 ?( W! P+ n0 @# C" c
现行我国中成药都是要依法过RCT才可以上市的,RCT中发现有不良反应等问题的要在说明书标注,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就会标注【尚不明确】。
; s/ u! V4 p0 V) d  ~( D& n
- K- f7 Y% o9 w$ a- g: i) T8 O
◆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 “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

. F. M, h" N5 l* r
假如中成药里面含有何首乌,何首乌在成药里的合理应用,RCT没发现不良反应就标注【尚不明确】,就那么简单。不存在什么何首乌超量应用、不合理应用而出现的有害症状,就要加入不良反应标注里的搞笑逻辑,那是基本药学常识错误。

* {+ y5 D' j2 i, j0 g* P3 _
就算是发现了何首乌的不良反应,也不会想当然直接加成到含有何首乌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标注里,这也是基本的药学常识。

* G, T! h1 U, J% |: K# E6 T
举容易懂的例子,食管反流适不适合单纯高淀粉的饮食的,一个每次只吃番薯就反酸的人,遇到番薯+生菜芹菜可不一定就反酸哦。一看到番薯两个字,就直接判断“番薯+生菜芹菜"会反酸的人,不是缺乏医学常识,就是缺根筋了。

6 ]& a1 Q7 g, ~8 o+ r
但是,我们某些肝病医师却是干着这种缺根筋的事,甚至发表这些缺乏常识的言论。
唉……这种先站队后搜证的文章,我没那么多时间一一列举里面的医学常识性错误。大家以后看这种反常识、哗众取宠的医生,或者文章就自求多福吧

4 E0 I6 P6 E# g  a1 l小结与补充:
  1、我们研究药物致肝损的西医不会把质量有问题的西药列为致肝损的统计分析里,也不会将被重金属、辐射污染的西药列为致肝损的统计分析里,因为这是很幼稚很荒唐的事。

' r! h% f" Y: f( J# g
但是面对中药时,他们却理所当然、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了,以无法查清和证实为借口,大模大样地干这种事。
( w1 N8 o: y/ ~8 Q5 W, t* V
很可笑吧。
0 h- D! [8 l% g& ?
他们忘记了,就算是化合药也很难确定药物与肝损之间的因果关系,至今也一样是关联性参考。为什么遇到西药“无法查清和证实”就理所当然,遇到中药就“无法查清和证实”就一律归为致病因素?说好的“科学、客观、理性”去哪里了?

- V3 S+ n$ K- I' R1 G
  2、我们做统计对比时,是用分类学同个层面级别来对比的,比如国家人口的对比,如果有人把中国各省人口分列出来,然后拿去和美国全国人口对比,然后得出美国人口比中国多的结论,你会不会觉得这人特么脑残?

) x# Q# d9 Y$ A$ r! t7 r$ @
很好笑吧。
( h9 B8 ]+ }% e( n4 i7 @1 I( ?
我们中国某些研究药物肝损的人就这么干了!

% W/ Y3 S5 h9 n& K7 b! q
  3、Y国侵略中国,Y国的某宣传人,还颠倒黑白说成中国侵略Y国。这时候一个自诩自由民主、客观中立的国际媒体,把这宣传人称为国际问题专家,并作为报道的重要依据来谴责中国,你会不会觉得这媒体特么无耻?
& w% C$ N- }8 G6 @; r2 i
很搞笑吧。

' `: F4 F( a4 b) u; A
我们凤凰周刊就做了这种事了。

1 O5 G& M) M8 U
文章采访的专家里,有些人都是业内公认严重歧视中医的人,甚至是极端的中医黑。
比如文章采访的肝病专家,自称北大医学院领导的闫杰,他可是公开黑中医的,在微博对中医造谣传谣是他的家常便饭。当网友们揭发他在临床上经常开中成药时,这人竟然能够恬不知耻地说他主动给病人开中药是怕被病人打!这理由真是让我开眼了。 8 M5 a7 Q* z, ]' x( D2 Y

5 S! u$ q6 c7 T! f
7 T  Z2 k7 d8 a# j% B
◆强盗逻辑+满嘴粗言秽语
7 Q  J1 |# c; Z3 t# W6 ~. D
【每个肝病病人来了,我都给肝病病人开自己认为无效且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因为我怕我不开这些药物会被病人打】" C% S0 D) o" q, O. x+ j

1 O2 O; F4 a' }- k) N; y. T
如此推卸责任的强盗的逻辑,如此粗言秽语的言论,真是不愧“中国专家”称号。

, R" U1 m3 {9 a, m, T( z0 t
这就是凤凰周刊找来的说明所谓中药致肝损的“权威肝病专家”。呵呵。
, Y6 r$ H4 G6 o, G: m- O
4、治疗药物性肝损,西医们都喜欢用中成药,几乎无一例外。比如发表很多所谓的中药肝损害文章的302医院,明确把中成药列为治疗药物性肝损的常规用药[12]。

9 Q3 ~/ h! e& B- |3 B8 S
正如网络一句名言,骗子是不会骗自己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1 r) ~5 g/ ^7 }+ ]" i1 i

' \4 X( h+ f7 f& s& N
5、药物性肝损的调查和统计,是包括了不当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的,这无论中药还是西药。
我们应当知道,这些所谓的中草药致肝损的案例,很多都是西医/老百姓不懂中药乱用造成的,比如中成药,七成以上是由不懂中医的西医开出去的[13]。

8 y& z3 D! X, }) O. A  s* |
众所周知,中药安全系数很高,合理使用,几乎不可能会造成肝损肝衰。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比如所谓的“废医验药”,比如没学过中医就乱用中药的西医,这就很难说了。

: z' `: |$ j0 Q' l9 r
这样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中药,很有可能就是所谓中药致肝损致肝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算这样,滥用乱用,甚至把不属于中药问题的也加进去,中药依然远远比不上合理应用西药造成的肝损肝衰数量。
9 }+ _) R% s6 r3 @% `9 C& V! w
谁更安全,一目了然。这些,文章是不会让大众清晰地知道的。
0 r6 V7 r% n1 O# L& S
6、脱离剂量讲毒性,就是耍流氓。
不合理使用中药造成肝损肝衰,是不能得出合理使用中药有肝毒性的结论的!
但是合理使用西药会造成肝损肝衰,西药普遍具有肝毒性,确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
文章及相关论文故意模糊这些要点,用滥用乱用现象的统计,来误导大众产生中药具有肝毒性的想法,用心可见一斑。

& |5 [' f* s+ n$ W1 {8 }
7、这样一篇玩弄数据唬人、完全违背学术规范精神、转嫁矛盾、掩盖罪魁的文章,自然会被中医黑们捧为圣典一般的存在。毕竟,对于中医黑这种邪教思维的人来说,立场才是重点,事实与科学只是它们的旗号,是可以扭曲和随便打扮的。
- t: B  J! u/ N) t# j& k
总结:
不提滥用乱用中药造成的肝损肝衰还是低于合理使用的处方西药,为不公!
. |5 K& {2 L" a( L
违背学术规范,把不符合中药致肝损的案例划归中药,为不正!
脱离剂量讲毒性,误导大众产生错误医药观念,为不仁!
转嫁矛盾,掩盖罪魁,为不义!
把化合药的标准强加给中药,为不妥!
数据对比不以同级别来对比的,把西药细分为各类别来对比中药整体,为无理!3 C: Z# m. h8 n) |2 s
以著名无耻中医黑言论作为专家依据,为无信!
/ J( h! t( ^3 m9 L) j
这就是《凤凰周刊》“历时半年,遍访大陆众多权威肝病医生,追踪医药学界最前沿讨论,调查中药肝损害的巨大风险”的真相!  
# S$ F( v. p- O& v
这样一篇不公不正、不仁不义、无理又无信的文章,为何会在中国大陆肆无忌惮地传播?
0 l# m( R& f6 D+ p
; d0 t( `7 K, p6 ~. A# F# `( g+ O
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之前被揭发出来的,中医黑内部有组织有计划利用媒体搞控制舆论的事。# r8 e! a* O3 n8 R$ C' J

' ~; v  C5 E8 C
  g  ?8 A% M% k& a! `
◆中医黑有计划有组织控制舆论,企图消灭中医

1 I; e- [5 z# B/ X; j* @
& l" \6 ~" W. m) g7 R
◆中医黑有组织有策略来导向舆论

& E: T% a( `% t) |: Q
8 Q2 B. s% x2 W2 a5 T( e
◆通过文字暗示误导来催眠大众
, v: y2 d6 x6 I' h: t0 k3 \
唉……现在的新媒体和中医黑为了钱、为了女人、为了点击率什么脸都不要,都很乱的。还是那句话,自求多福吧。

* m3 F4 h- t7 \0 W引用与参考:
[1]“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香港《凤凰周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d1450102vlzk.html
http://yuedu.163.com/source/be33b09ce52b49b19553f5410cb9cb93_4?s=2
http://www.sohu.com/a/85293285_377332
[2]《为什么世界上一半的肝癌患者在中国?》财经网http://t.cn/R9ZsVKF
[3]所谓精编版“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香港《凤凰周刊》http://t.cn/R94iQ7b
[4]全国多中心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调研分析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 《中华消化杂志》 , 2007 , 27 (7) :439-442
[5]国际常常采用的参考诊断标准有:
1978年日本“药物与肝”研究会诊断标准 、1988年Danan提出的“药物性肝损伤欧洲共识会诊断标准”、
1993年国际共识会的改良Danan方案、1997年Maria方案、2003年DDW-Japan日本肝病学会方案等。
[6]《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04/07/38904883_619911607.shtml
[7]《2013年美国FDA药物性肝损伤指南介绍》http://www.hepatox.org/newsDetail?id=15
[8]《中药学》人卫出版社 2002年8月第1版
[9]《方剂学》全国第五版教材
[10]112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关联性评价 许建明,徐张巍,胡祥鹏 《中华消化杂志》 , 2005 , 25 (8) :451-453
[11]“Causes and Outcomes of Acute Liver Failure in China” P Zhao , C Wang , W Liu , G Chen , X Liu 《Plos One》 , 2013 , 8 (11) :e80991
http://europepmc.org/backend/ptpmcrender.fcgi?accid=PMC3838343&blobtype=pdf
[12] "41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滕光菊,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 《肝脏》 , 2013 , 18 (1) :11-14
"186例药物性肝损伤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滕光菊 , 常彬霞,邹正升,孙颖,张伟 《肝脏》 , 2013 , 18 (9) :596-599

7 Y, ?* w$ V" v# B2 E6 n% w" @' ]! O. K+ }4 g" C% e" F
I 版权声明/ z) S& P& T2 v/ t, C
本文来源为新浪微博,作者/芋头微波,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3 w/ f2 U/ L5 J4 j
& w6 u: _* j3 ^7 [- i/ g# Z
· END ·

0 `, Q8 ?% |6 V$ W2 a+ n" e3 k2 q! G% p3 r) K# m  z/ N
阅读 4557
; k( |0 F* L2 }* d& A/ C46投诉
- x: S+ z  P' Z/ k! K
# T/ b- }+ k! c7 V
精选留言
2 F4 {4 x- o5 W9 j( @3 `. {9 N$ _
[url=]写留言[/url]
  • 12

    # c( y, a7 u, L. K! o9 z  {6 N! E, x年年有余
    3 u( t8 F5 M' U! f8 @我对我们国内的中医集团非常失望,中药厂医馆赚的盆满钵满,中药价格年年上涨,却对这种明显有组织的造谣和公关事件置若罔闻,不去做危机公关处理,一心只想着赚钱捞钱。这篇文章我微博看过,但是其转发和关注度完全被对方的公关和水军碾压了,实在对中医届太失望了!
    ) T) i/ _3 R/ y7 @4 `/ L* R( s/ I: E8 M$ D

    : D7 ~' q- i; g+ [6 u, O4 L1 U  ?
    1小时前
    7
    - p8 n& O2 y7 ~6 g) ^  Z; h9 P) }
    作者回复' g% A3 a6 G0 f: ^) }3 S1 E! t
    是的,马兜铃毒性的冷饭年年炒,但中医应对舆论的意识和能力太弱。
    ! ]) M3 q* ]! d% P( m& q

    2 X+ O  I" N7 k9 s; b
    1小时前
  • 8
    , Z1 {: g3 N& l( w4 r
    无名老熊150065591718 ~. m0 e6 F: N" O& E' T9 G; v: j
    我不管别人,我只信中医,只用中医,只学中医。) Z5 S4 G4 O5 d- N: i+ Y
    3 a8 ?2 t" q7 F
    1小时前
  • 8

    % o+ u, E% F: x  z+ B7 I白衣天使
    0 ]& B2 ~6 y9 K' _8 E, J所有与中药有关的药物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由中医医师来开,中药的不良反应几乎为零。
    % q7 v0 X1 j1 f' w8 ?6 H7 t) E; M

    , h& D9 X3 D8 M* F! Z4 i3 i, v4 y
    1小时前
  • 5
    & m/ X! q6 ]9 o6 y) d
    老百姓(朋友)* H" I8 S5 I& J' k0 }
    夲篇文章说理充分。逻辑严密。揭露黑中医者的丑恶伎俩和阴谋很彻底!写得好!
    : M2 ]4 ~/ L, B3 }- D! S. y5 w

    5 M+ G2 E: W; x' J4 H& J
    1小时前
  • 3
    # S# _8 l/ @9 q4 I
    Elyse% d- i! `  h  m7 B9 y2 m4 i
    中医里需要有能力组织和实践用数据和检测结果证明正确使用中药无毒的人;否则没有力的数据就会一直挨打
    8 Y# y1 j: ?% A8 |  A4 R

    7 D6 n0 ~1 o( C) N1 j5 p+ R, q
    43分钟前
    1

    2 p  V4 `0 ]+ V. N0 ~/ K作者回复2 _- X* A  Y, l
    所以学院派和民间派可以合作了
    $ W9 t6 W; D& f7 r2 d' |0 H

    - m5 G6 [/ @( f0 w8 g- Y
    36分钟前
  • 3

      ?# x$ N, f( H陈杨20177 I; z1 J, \* P% H: W+ z" o) v8 J
    黑中医真弱智。我母亲50多岁查出食道癌,我一亲戚医生建议用农村的一种偏方,实际全是中草药,吃了有1年半就完全没疼痛感,然后到医院查,非常惊奇瘤缩小一半。现在己80岁。六味草药,全有毒性。9 o" A# h3 [+ B* g+ g$ E# M
    5 \$ A2 a6 B+ Q
    58分钟前
  • 2

    3 D8 E% u+ n) p& }) n6 P杨西江_深圳中医肿瘤重症9 `) Q4 _2 z! N( k" T4 B: X
    这样也好,以后中医不要用西药,西医也不要用中药(包括中成药),谁出问题谁负责!不要让患者人财两空,有理说不清!' }- y* M3 F9 Y  ^: S! [) |1 O
    / U. ^5 X6 j/ u/ q4 m+ k* M
    44分钟前
    1

    7 a- x+ U( B! i0 a8 a1 l3 T/ g作者回复
    . S1 ^8 B8 j9 c9 _# r5 c' U! I香港就这样做的,现在特区政府逐年加大中医药投入。/ D5 _! ?- ~9 k

    : S2 j$ a% \( N) m* A; p
    30分钟前
  • 2
    % @: d5 q8 \5 F
    皮肤科赖梅生中医(火针培训)
    . o6 ^  ~8 |" U* W# ]最怕的就是一些没有学过中医的西医开中成药,开的比我们多,开的很开心。在他们眼里,中成药是没有效果的,但为什么还开?我们用中成药能用一种就不用两种,而他们那一开就是好几种!我只想告诉朋友们,如果西医开中成药,你就一定要慎重了。. r0 H7 t& Y& l4 y5 ^; f; m( A! Q$ e7 c
    * _: j6 a4 i, S
    54分钟前

    9 U/ r  C/ n  K" y作者回复# g6 m- H: K) ?
    是的,乱象源头之一。* Q' L! Y2 e7 z  t" c
    0 [2 ]$ v* |$ E+ A
    29分钟前

    4 I' v" A6 A' X* C# n& Y" D

/ I( N& e: [" M. Y$ A( y. @7 l% e. i0 E* _; N
8 s/ @8 a0 A4 L$ [
& L; i" `/ Q, r  Y( b
1 Z  ]7 c( x3 x! h: N9 H

( \6 R% N( T/ H* R9 s5 B$ u+ ?/ p. e* }) E* v: U# Q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5 10:00:03 | 阅读全部
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3 ^/ r2 V5 `( d) H: E! T& {$ g0 G5 C5 B$ n5 ]! k- i
2017-10-24 中国医学论坛报
- f2 Q" a* j: R0 U  _+ k2 T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谢院生   陈香美
, v6 P& C& W, t  q
4 f5 J: ?7 f' }, m1 F# l4 ?# }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证据不足,需进一步研究  A" H( I% n6 s+ ~+ R- n
! b4 \5 |$ ~& o; p- @7 `
最近发表在Sci Transl Med的题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广泛相关”【Ng AWT,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Transl Med. 2017;9(412)】的论文,迅速在互联网上“转化”为“亚洲地区肝癌高发可能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并进一步“转化”为“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
3 o8 d& q4 s/ v# {. A
7 j& Q7 ?$ y6 a. Y9 b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更没有中药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研究者只是通过外显子测序,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推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马兜铃酸有关。
' G/ ^7 F1 g' f6 R6 R4 l7 i
" x+ D9 T" |  K% o0 R$ s" K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⑴ 基因突变不等于癌;⑵ 含马兜铃酸中药-马兜铃酸-基因突变-肝癌的内在联系如何不清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0 ]8 g; q1 M/ H

3 r: z) F/ W3 \* f; p1 W马兜铃酸有肾毒性,慎用含马兜铃酸的药材: s- E2 |3 _9 L3 G1 Q
& z& M& f8 h( O- V* z+ u$ _: h/ P
马兜铃酸有明显的肾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中毒可导致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并增加泌尿系统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会导致人的肾盂癌和输尿管癌,马兜铃酸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高级别的第一类致癌物之中。
2 U4 v$ Q; U  N: P4 d7 l
1 H! [) t  P4 @% x& r/ H- u8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天仙藤、青木香和细辛等)或中成药(如过去的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等),即使停药,在数年后仍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肾盂、输尿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f- J" g% U8 r+ f/ K5 _6 E
9 L9 F* b+ v  \- b' }6 g- i9 o
因此,在临床上要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及剂量与疗程,慎用、少用、尽量不用含马兜铃酸的药材。
1 ^6 v! ~# L0 ?! P) q. g; r1 F! g$ P. W0 R/ T
正确对待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V4 O+ L. U" r1 ~1 g* ?  z
! V1 s8 ]# W: H0 e& d- E
现在社会上有二种观点,一是中医什么病都能治,中药无毒无害;二是中医不科学,中药副作用很大。8 _% B- `& i( R  G: H- A* W

% V. M6 m7 M  W' G# p& O笔者的观点是中医中药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的! 不能因为部分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等有毒物质就全盘否定中药甚至中医。, o4 R! |+ w* ^6 U6 V( O' e9 E
. V! A2 ]# y1 v" x
中医药使用的原则是“辨证论治”,如药证相符,则可能见效;如药证不符,则可能无效;如药证相反,则可能有毒副反应。没有哪个药能够治疗百病,也没有那味药能够大剂量长期服用。长期大剂量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药物毒副作用,这属于不当用药,而并非药物本身的问题。砒霜是剧毒物,用好了可以治疗白血病。维生素A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如妊娠期过度应用可致胎儿畸形。) Y' v# d9 g) b0 V4 x1 w

9 S+ O2 X# j! L# P  ?2 |药物性肝损害、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药物的适应证及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剂量、疗程、配伍以及患者的年龄、原发病、基础器官功能状态等而错误使用。. f: Z# r  a0 ?( D9 `0 i- E

; g* K- U- q9 k# z- ]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拒绝应用中药,更不是诋毁中医中药,而是应该提高中药的品质,按病证合理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以减毒增效。4 G  ^2 {. j2 I' B  i

* V% W5 e& E( i《中国医学论坛报》2017年10月26日A2版  版权所有 转载须授权/ N# |" q9 \) K6 y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5 08:06:33 | 阅读全部
马兜铃致癌的这口锅,我奉劝中医还是背着吧!
$ \; \! d. @, l0 o0 ?9 _( v9 R" b, m" F3 Y7 v1 ^
原创 2017-10-24 唐略 传统中医唐略9 G6 G$ E( j$ j
最近,又有人拿出马兜铃来攻击中医。他们的逻辑依然是层层加码:本来是说马兜铃中含有致癌物,长期或过量服用,会致癌;接着就放大为马兜铃必然致癌,然后又放大为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都致癌,然后又被放大为一切含有上述中药材的中成药都致癌,最后放大为中药危险,中医害人。& z+ r0 i% G" |& Z! y9 d9 E' T
这么一来,就有很多中医跳出来反驳。也是有理有据:
. i/ N4 M7 o; n& W2 Z" V( H8 c有人说:抛开剂量和用法谈毒副作用,就是在耍流氓。西药不也有毒副作用,不照样在用?. A$ D. l/ C# X  E9 v& l4 ]+ r
有人说:谁让你长期大量服用马兜铃了?毒是用来攻病的,用于病中,反不会伤人。用错了,米饭也能把人撑死。
* d' `; [9 d- c) W8 |总之是有理有据,拒绝背黑锅!
+ k7 Y9 [/ n3 s) p不过,作为最传统的中医,我奉劝各位:别争啦!马兜铃致癌这口黑锅,中医还是背了吧!" x9 }0 s+ Q: K1 M
为什么呢?有下列五大原因:, x3 H- |5 [% }& R8 I- u2 P
" j& }* w+ `& J7 a5 v3 t
第一,长期以来,中医背的黑锅已经太多了,不在乎再多这么一口。
0 `' x7 g- K& [$ J/ f6 D" y0 F第一口黑锅,中医不科学。殊不知科学也有局限,不科学只是他不理解,
+ V3 }7 s  S# J: {, W& t' a第二口黑锅,龙胆泻肝丸、木通导致肾衰竭问题。其实在临床一线,龙胆泻肝丸照样在卖,照样在用,而且效果很好。
; b% R/ P) J4 U1 w, w8 E+ t第三口黑锅:犀角、虎骨等入药,违反动物保护精神。殊不知中医对动物药向来敬畏,从不滥用。倒是禁用之后,奸商囤积,使这些药材价格暴涨,偷猎层出不穷,使动物更受其害。  j" t) L4 _! D+ D; Y; Y
第五口黑锅,流传千年的中医经典,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话、医案,都是谎言。这句话虽然没有人明说,但在那些彻底否定中医人的眼里,是成立的。
4 U+ g& ?; b/ _' N( ]2 I; {背着这么多黑锅,中医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吗?而且在近十来年越来越火。可以说,中医是在争论中越辩越明,越辩越火的。也可以说,中医是在无数黑锅中奋起的。中医不怕黑锅,背就背吧。
  M5 R1 w" |& Z! m9 p  s% |真正的中医,是不在乎这点黑锅的。中医历来都是在质疑甚至打压中成长起来的,不经历中医临床的第一线,你不可能理解何谓忍辱负重,何谓雨洗风磨!* z+ M' J. j$ |; ]/ {7 U

( a+ y- J7 H4 ^$ |: x+ _第二,不用马兜铃,中医照样能看好病。3 i6 x$ z) s% M: }2 {; h
中药从来就只是中医的武器,而不是中医本身。任何一种武器,都是可用可不用的,因为我们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说实话,因为有了上述那么多黑锅,什么马兜铃、木通、生麻黄、何首乌、犀角、虎骨之类的药,我就从来没有用过。影响疗效了么?丝毫都没有!不是不敢用,不是不会用,而是怕遇到钻牛角尖的人。我另辟蹊径,乐在其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 W, m/ Y- C  E) O4 I1 a中医治病的方法很多,药物也有很多。完全可以绕开走的。药无难代之品,只有不善代之人。
/ [- H/ _8 j/ F9 a! D
& x; g3 `! }: J$ N" b! j第三,黑锅有利于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双向选择。
+ F) T3 |3 W/ t0 d" }& F/ n我们不争论到底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关键是,病人必须遇到适合自己的医生,在观念上不冲突,才能安心治疗,积极配合。因此,病人要选择医生,医生也要选择病人。
4 X3 V% v6 k9 E9 n0 P. p9 D" H如果某个病人,认同这些黑锅,认为中医不科学,认为马兜铃、木通不能碰,一碰就致癌,就肾衰,那他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中医,去找西医,免得犹豫不定。如果某个病人能从这些黑锅中看出别的什么名堂,甚至看出某些学者的居心叵测,他会增大对中医的信心,他还会看中医的。
2 z3 x0 D, z  y* o/ c健康,其实不是医生决定的,而是病人自己的选择的。一个病能否治愈,也取决于病人对医生的选择,到底选择中医还是西医,选中医又选哪位中医。1 ^4 Q2 _. l0 B5 p( L3 @- h' `$ z
经过了黑锅过滤,依然选择中医的人,他们有坚定的信心,跟中医观念一致,也就更容易配合,更乐观,更容易康复。: a$ }; }$ }# z1 j& c5 m
0 y' L  z3 y$ t0 s
第四,不要跟别有用心的人讲道理。3 @) }& i# \8 F$ _, Q1 D* x+ I
明眼人都知道,拿着点儿马兜铃就想消灭中医的人,是别有用心的。你跟这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中医黑怎么可能被中医说服呢?即使没词儿了他们也会乱骂一通,因为黑中医是他们的工作。/ g( r/ v3 t7 W0 v; E2 o- X
有个女人把私生子送到寺庙,硬说是跟方丈生的,方丈把孩子接过来,尽心喂养,丝毫不管外面的流言蜚语。后来呢?
0 S1 e* `/ H# m* a9 H9 P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6 s2 Y9 h2 p6 i
; o+ b! D. g+ V1 W第五,穷寇勿追。
0 c& n# @' _. h9 C多少年了,为了黑中医,不是木通就是马兜铃,还能有点儿新鲜的吗?比如,人参、白术、茯苓、当归之类,何不多研究研究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呢?怕是投入多少经费都研究不出来吧?其实,即使是这些药,也是有毒副作用的,古人明言:使用不当,人参也可以杀人;白术可以壅气,可能把人憋死;茯苓利水,可能把人渴死;当归滑便,可能把人拉死……但是只要你运用得当,它们都是救命的良药。
8 K! a/ K" K! g! r  _7 p- y不是木通,就是马兜铃,隔一阵子就闹一阵,这些人黔驴技穷啦。加上现在国家重视中医,在中医政策上有所放宽,中医黑岂能不慌?所以,对于它们给中医的黑锅,中医背了也就背了,你要是不背,它们再想出什么其他的辙儿,或者是想办法从政策上、法律上来打压中医,误导中医,那就坏了。如果那样,这些只知道读书、临床、治病、救人的中医,是玩不过那些手眼通天的专业中医黑的。0 A! X0 B; {( F/ ^- X) H! u4 \
古人云:穷寇勿追。这个道理值得深思。
: c5 X( c: F$ d4 u" @
& z* y4 x5 o" h! J+ l, R温馨提示:看了我的文章就想骂我的人,请先冷静。建议你买一本《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习题集》多做做,再买一本《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仔细研读。平心静气,以保贵体安康。  t; Y! L9 D4 b( F+ S& B
8 h& E. h' A: O" Z6 P
阅读 10702339 投诉
' V+ |' H" Q$ V1 i3 J精选留言
; D; F4 M' R$ W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8 n7 q+ L8 D: a- i! x8 u' |# i
40' }! W) H4 d- k/ ]( S
梁生(沐丰)
) p8 N2 l' H8 H, T; o6 q- s 我从来都不知道谁谁又如何攻击中医了,因为我从来都不管这些,不在意这些。我只知道,中华这片土地上,在西医药还没有进入之前,几千年都是中医药在护佑这里的百姓苍生!你去翻翻历史就知道了,从古至今世界上关于大的疫情的记载,东西方的土地上,是如何治疗的,造成的后果是什么,事实胜于雄辩。中医是智慧之学,是经得起时间磨砺和考验的。这些年多少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大家心知肚明,我们周围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发展 就更是历历在目!多少中国人在代购外国的中医药产品,应该是不胜枚举吧!所以,中医药没有什么黑锅可背的,那些制造黑锅的人都是仰天啐唾而已!4 v8 i2 A# e' p/ |# i7 C3 n3 W+ t. ~, [
昨天- g% q7 T1 i4 j0 b7 x5 r3 }
22
/ L7 A  _9 v0 U& `5 I& C9 B1 R0 e$ P. @山野村夫
1 i* y( S9 K) }0 ] 好文章!; c1 |1 l: ?9 a$ f/ E6 V
昨天6 |' ~! j+ K3 _% U
92 Z2 L- L9 q5 h
连捷 William
  i! s6 b7 s: D5 |% _, D; |, c 写的好,文采飞扬,比鲁迅有过之而无不及。- K  t, \/ p; {% }

7 l6 F0 b  N8 E4 J/ E# N1 ^希望唐老师谈谈防己和泽泻的毒性,这两个药也有毒性,我不敢大用。
& S$ ^  N" I8 e0 i) R昨天/ b6 h2 E* s6 U" i: r
20 作者回复/ V% o' b: k9 m' i( U& y
改天写个《中药毒副作用大全》
! J& D6 M+ f+ g  x0 I* {# u$ j! x昨天8 v. L3 y& R" G. D0 f; B
150 a, |! j8 A3 H+ b0 C
连捷 William
; r3 b4 L6 l, z 唐老师,中医黑,与其说是有人在黑中医,不如说是中医队伍整体战斗力不强。
/ G* H1 V! d* j3 Y0 K
" V8 V9 l% J7 I$ E4 h& N3 G中医队伍里有很多诊断水平不高的人,必然导致治疗水平不高,甚至用相反的药。像唐老师这样水平的人,其实不多。
% g5 Y  S( r/ s# O# K. I% l+ f, V
$ O4 s! E  d: K, D( Y中医不同于物理化学西医,死记硬背就可以。很多中医的诊断用药水平依然是误打误撞。9 |7 N- d7 ~! P7 v6 v6 F- E

  M! [8 z  R4 v' Y7 ?- k5 f+ _中医的整体素质这几年提升快不快?如果整体素质不行,只是靠几个素质高的撑着,难免独木难支7 O9 _2 H8 u$ w7 G' l& q9 i
昨天$ E7 h3 o  @; d9 [, {  P
15
8 a' W8 [1 e& R# I% r/ f' Y小猴子
$ |9 \2 f1 S# x* Y+ a# A 咳,很无奈。丁香医生公众号也算比较严谨的公众号了。但是,动不动发些论调,说是没有科学验证的事情都是假的。比如:喝冷水、吃冷饮没事。还有昨天发的:梳头发没有任何保健功能,就是能梳个发型。$ ?; D% d0 T# d; E
昨天
& ^5 P% P) a* Z# }  }. h" ]  T% M 9# ~  I+ H5 ^: P6 `+ G
大龙
/ J3 d2 |% G5 [/ b( T% G 憋了几天,话被你说出来了,畅快!5 ~" }# t  W, F! m. M$ b
昨天+ {; A' N. D+ L( k, }* d
9) Y: ^. v$ X6 b8 W
wenzileida
' q  a1 p8 D2 O7 }7 D. q 中医能够在中国存在数千年,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这也充分在肯定中医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不会被这点毒吓倒的。  c8 I- L' T+ I5 ?1 S% a. X9 Z
昨天" |9 @7 a* \2 g( x/ \8 Z* Y2 g
8, v* d& @; z; A( N+ x: v
卢恩敏
8 Q( q; o. a& [ 我也很喜欢“寒山舍得问”这些话,很让人自醒、心静!
" S- q9 p2 }) }5 i2 @昨天
. r  j; _  x, r. G7 T 6
) Z' k; U# Z$ h( s0 s6 z0 u; I1 l; Flily ! m$ Y% b3 A- a" N+ I
一种药就像一个人一样,它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它最大的优点,有人执意说它的缺点的时候,其实倒是给我们个视角研究它的优点。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我看来是对这个世界的敏感度和包容性,所以对于那些认为不是好就是坏的执着的见解,我通常跟唐老师一样要不就绕道走,要不就借用一句歌词“让它随风去吧”.....* z0 b) m8 q7 Q" K: S" r
昨天
- g, B& C, g  w( I$ U8 d$ f 5
; z9 U3 R/ w$ l$ ~) I邹宗智 : M( q1 K2 Y1 E: u
听说当年因为吃砒霜中毒,所以要禁掉砒霜打击中医,后来经研究发现砒霜对艾滋病有治疗作用。
# c4 a" z# ~, O/ O5 _' ]; `昨天
/ g9 ?% X" R0 G7 |: E+ z 5% |! z" ^' T' F- G- l# M  `9 q  V' D
陈显林 9 _, p: G2 K$ L
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有本事把自己姓什名谁爆出来,再写篇声明发各中医医院、诊所,保证自己和其家人一辈子不找中医看病
# Z( _3 U+ E: z昨天1 s8 k; [& x9 ?7 ^
4
& W: l3 s2 A/ E+ C' T) e5 n朱立秀 ; O1 F  _; u3 O0 b' l1 g% n1 B; ]
中医普及还是不够,不懂的容易被误导。
/ a" S8 m: i9 l/ z* }5 E昨天& Z) M" Z/ u1 d7 \) d; k
4( b5 K. }3 x8 N0 _7 V6 j8 w8 I
飞扬 9 S0 d  k8 C3 Z! U0 b
说中医不好的人无知。这些人往往拿科学说事,殊不知科学也在发展,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自己那点可怜的上个世纪的科学知识妄下论断,是多么可笑。& }( p6 r( E* k6 E7 P
昨天
, E$ O2 _5 M* B8 b  E# z 4* h% J, D8 E1 l" h$ T
琦宝 # t7 D* z9 W" n( l# M# _
认知水平就是高
5 m, j8 b7 {7 c7 ^昨天% h  L, q. h2 _. T
1
$ n& \8 K4 {1 \医心无语
% o7 Y0 S% ?/ ^( ] 木通的事不是已经搞清楚了吗?关木通和川木通。
1 m" D# o* K- R) d% f昨天2 w3 ~: F) l6 y
3 作者回复& J+ c* ^& D% C* P8 X. J  l0 a& k* z
要不了多久又会炒。您瞧好了。
" z! E1 g  S$ c& B( n昨天& U" Y; g& V1 Q+ _; k+ `/ V8 x
3
- v  y+ R6 U+ w: ?日出东方 $ A% f+ ]" m: u. E  N& {
一直相信中医,但是在三甲医院占着位置的中医中庸医居多,感觉他们就是在混日子,倒是社区服务中心的老中医水平和医德不错,宁愿扣钱也不愿为了完成指标乱开药。
! p, z" a- ?8 D9 ?/ R8 P( q) [昨天
$ i, b- M, V! ~  ~2 z) j' Y 33 Y8 x$ v# D! o2 Z
善缘
2 s& D* J, B/ U: c4 ` 小公主先生言: 世间只有毒医生,无能的医生,害人的医生,从来没有毒药一说。写这篇文章的人,用毒药来攻击中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非常荒谬无耻!翻翻西药的百年历史。更新换代了多少药?每出现一种新药都推翻前面的旧药?都否定前面旧药的治疗方案。那以前吃旧药治疗这种疾病的人是否要在阎王爷面前喊冤枉呢?所谓的大样本检测,难道那些旧药就没有做过大样本?难道那些旧药就没有做过双盲检测?所以毒药的争论毫无意义。只能欺骗一些无知的人而已。
5 U* }+ g4 ~- b* G昨天
5 n$ {5 S& [1 j9 {: C 38 y8 |0 W: R' `* Y- v7 v5 ]
最爱瑜伽的柯柯(风庭月榭)
8 ^8 j3 h& d2 J6 T* {- e4 M 老师修的好,连麻黄这些药都有可以替代的手法,可惜我没这本事,只能托熟人帮我弄到些麻黄生半夏之类的被控制药材。现今中医不行,其实我觉得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药,有效的不能用,或者大面积的提炼后的药渣在销售,土里长三年才可用的大量上化肥长一年就挖出来用,用硫磺熏来防虫的都算讲良心了,用甜蜜素来代替蜂蜜炮制……如此种种,区区马兜铃酸,真不算什么了,如红楼梦中探春所说,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 |' H  f1 B+ [/ N( |  ]7 [6 o
昨天
7 c* R+ R- c$ J" ~8 N# x. l" z 3$ |) v9 Z4 k7 c& k+ J7 V
天賜吉祥
+ B6 L  y  }4 E5 |: j! k* | 哈哈' @: N/ d0 H5 N3 E$ C4 Y
昨天
5 p, _2 e7 [7 q) _, _ 2
! t% Q+ _( M  J5 m- Y祥儿 , T! r& ~5 s4 N2 T3 ]) x* g
文化不自信,就看到负面信息。
0 W' G  ^! d1 G1 F9 Q: k0 }, m你说我没科学依据,我还说你科学没有中医依据了。" ~, w' Q0 T5 W- x% ?* ~( N
本身科学就是一个悖论,其精神在于质疑。哪怕是神话也可以放在桌面上让大家去讨论验证,提出问题。中不中西不西造就了一群科学教徒,也没见几个真正科学家。虽然我觉得中医乃亡羊补牢之下驷。但我大中医又岂是两三小儿五四竖子能撼动?
9 u9 h& O' B0 D; W7 }
; A: ~, n. U1 a这类信息,少发,少看,少听。桃李不言,下自成溪1 i- D* S( A( I
昨天5 E" m3 ^! l) i6 M
2" _' Z) ^+ M1 W+ y8 T, n
适者生存 " z2 @  M7 m) x5 y% W4 I# |
期待您的《中药毒副作用大全》/ N0 ?7 y* q" O8 a+ c1 L
昨天# c5 E7 u! I' K3 l. b8 R( Z
2
7 B% z) f0 t- o* j, ]玉石相磨 9 }1 Y6 [$ S2 U- O) n* d* V+ J
昨晚还在学习马兜铃,我一看标题以为唐老师会认真细致地讲解一下马兜铃这味药,小板凳都搬好了,笔记本也都掏出来了……' x. B  L8 V1 G* c# {) ?
昨天
" S9 M+ A( ?$ |6 r6 p, X& ` 2
* V) z3 C) H* v  M; J9 r小阳 / @, R2 o  Y6 J2 u7 s$ i6 i
老师说的太好了
. D( s! H2 Q- H昨天/ z: n3 X! l$ O4 @
2, U2 j8 y, I% p$ A# {
河马 2 A1 z) L0 n2 N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o& k# K( |& s/ w* i$ h昨天+ [% T  e5 [1 k4 i
1
' Z  T4 b  E9 G6 G( y+ t. J! ], S孙铭呈
. b* A2 E; [$ ~  c 没有理解中医基础的西医大夫以及科学研究者评论中医的依据是什么。
0 G1 s/ O) Q5 X! d) k3 c! H3 R昨天; J' d6 k: |2 r$ P9 ^' X; Y; L
1! W) J% \/ t# `" g7 k
紫龙 2 g- `. H5 F: i
药能中病,则附子大黄亦为圣剂,药不中病,则人参黄芪亦属鸩毒!罪不在药,在于使用他的人!
1 E" A/ i' @3 Y4 n. Q- h. }, v昨天
% N, J* j" q. `- j( z& s- x1 k 1, a& h6 Y* a4 ?7 F6 i, y( |) N; r
LI'TAO
: y& c; o0 I) v0 l 中药的副作用,正确的做法应是加强科普,使病人和医生都能够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发现一点问题就攻击整个中医系统这明显是有不良目的。中医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拯救了无数人的病痛之苦,理应传承发扬其治病救人之效,怎能随意地诋毁呢!! m1 H. t* L. I6 J4 R+ Y1 `% x
昨天, o  ^. U8 e* C: q& t% ]+ J
1
7 k7 m" u& x0 F+ m% s  o@宝贝爹D:
8 C$ K9 P3 T4 c4 X 在西医没有进入中国时,中医庇护我们祖辈。当西医来了的时候,我们仅是多了一个选择而已。医治不死病、药度有缘人。那么西医让我们天年了吗?2 h, G+ a( E) P2 V* b7 J
   中医以 验 、便、廉一直为我们解除痛苦。西医以检验、影像、手术、合成药物治疗。: F; E: c: l) n
    不管中医黑和中医粉,只要你是有心人,看看你周边的朋友或邻居,有没有用100平米房子换成10平方厘米装灰小盒的人。----那些跟中医毛关系没有。
2 v) `) ?0 Q0 _6 n     你懂的!/ E: \0 X7 f" \/ B; j0 b# Y6 Q3 h* Z
昨天
+ F( F3 Z4 f5 a3 s% H 1
; E; S& o& }' U" l. l3 z# A/ R歪歪
$ n! u* e9 N. f- a5 i6 E: b. M, m 唐老师真厉害
4 i  f0 o4 a0 R+ J昨天
% V9 e; j0 n8 W0 g. \, G2 V9 c2 U" W 16 j2 g8 {6 ]2 g# S2 f/ E8 I
dino
/ c+ _8 E( g8 C+ K 有毒理的扯毒理,没毒理的啥灶心土之类对他们来说更瞎扯了- ]/ K) I6 f- x
昨天1 Z: B7 Q# U& Z( L+ b
1
: s: @5 p2 J1 M& H# C北方zmkm   ^" Q* d2 U* M3 ?& J8 n9 U
唐老师,请教你不用麻黄用啥代替麻黄?1 g' W% v) O4 L1 p; m4 ^) t
昨天7 S% S/ ]- E  ~* P

+ P3 h: D) m& ~' B. A& J# |7 [芳芳
" w/ C, d( ~6 K- o# ` 期待您的《中药毒副作用大全》
! K5 z: M! n7 o# p. P, C! O# |昨天
" Z7 E. ]) w7 P5 W  _) j
1 R) x- \( Z' }张一萍 0 \% e" L! X6 S" |
其实好的中医医生真的太少了!+ z/ x2 A2 E! \8 A) Y8 P: ~2 R
昨天
% Z2 F8 z# H  c! \' P
% J8 G' A$ C2 j0 a7 c7 j# K* o# R行行
' l& y* T# \, \% {, y, | 很好,现在中医有点虚热,不用反击,冷水泼面才会让中医粉们知道对抗疗法从来就不是中医。就让反们叫吧,没人看的戏演起来有意思吗?
  O; v. q: @3 q5 v. _& u+ L昨天
# b$ y. c* o8 h6 P6 D$ N
" B8 Q6 j' I: s3 b东山旧客 " @  s3 F; p7 z9 ~( f. u
主要是细辛厚朴实在躲不过去啊
. ?- d$ H% U- O3 i6 S昨天- {* |+ j& B, s# R0 ?
0 \$ q5 \& ^: \$ `# W, c6 Y
返璞归真
* X. |0 |, h& h3 q& h 唐老师,不用麻黄遇到小青龙、麻黄汤等怎么办呢,我女儿每次感冒都咳的躺不下,小青龙基本一帖就好一半,没麻黄用什么替代呢?在新西兰麻黄是禁药,我手头这一点快用完了。
6 r7 q8 k. ?) _' G; V昨天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3 15:43:50 | 阅读全部
我对《亚洲大批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ㄧ文的看法* ^5 A" j7 R6 T2 E2 ^

7 R% [* w9 N# e1 o3 B! u原创 2017-10-23 常嗲 常嗲杂谈
7 A& p' a! ]5 b+ K5 Y" v
9 U1 b) I$ E' {1 {8 L题点击标下常嗲杂谈可快速关注9 {+ L0 t: |4 [7 B9 v& Y7 s
: J+ Q' Y9 M$ r5 ~+ ]3 I9 T, S+ ~

  D" T' W3 x8 D1 Q& d# o
" Y# v, v  o( n$ i% c最近微信热传《重磅研究:亚洲大批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对此文谈点个人看法。
3 X& i: C( g# ^, V
3 p; l+ q' @' ~  W! [* v* L7 H3 V" V" H9 J4 B; \8 p4 Q3 L
其一 ,这个研究完全凭推理,并非充分的理论根据。文中指出癌症是由于细胞复制出错而发的,马兜铃可导致细胞复制出错。但为什么马兜铃会导致细胞复制出错,文中却只字未提。只凭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有服用中草药习惯,所以就推理“许多中草药中含有马兜铃成分,就可导致肝癌”。从而武断提出,“亚州人得肝癌的人多,就与服用马兜铃类中草药有关”。只提出了一个“假象”并非科学的告之其原理,肝癌是怎么得的没有交待(当然这是个世界性难题,他不可能知道)。只讲了细胞复制出错,理论十分抽象,毫无说服力。用这个抽象的理论和幼稚的推理方法去恐吓读者,是一种对医学和生命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N. {% o' O* d6 B! ^

  _  L' {- K1 D- B( Q! |" W( q# \1 d% R, [9 U
其二,文中没有数据分析,在得肝癌的患者中有多少人曾经服用过文中所列的中草药,文中没有数据,也没有对比分析,极不严谨。况且这些中草药是不是都含有“马兜铃成分”,还是一个未知数。还有文中所列中草药并非常用药,服这些药的人极少,没有普遍性,为何就断定肝癌是与服用这些中草药有关呢?这种既无理论依据,又无数据分析的文章荒谬至极。) W4 i4 l3 o7 d! d
4 n9 _  m/ N" J; m+ f

! [5 \$ k4 r" ?( G/ ]- c其三,是药三分毒,药是治病的,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在于几千年对中草药的基本认识,从神农本草至本草纲目,都有中草药有毒的详细记载,并且有十分严格的泡制方法和煎熬方法。如附子久煎,半夏用姜、甘草、醋、生石灰清泡等,并且在用量上也十分讲究。如“细辛不过钱”。现在常用量也就三克左右。使其既能治病,又能有效的控制毒性。西医用吗啡类和抗生素类等其副作用还更大,为什么还要用呢?作者对中医毫不了解,妄加评说,其意何在?
1 {0 B9 c0 [2 L. V, [  s; z+ A
- r4 U) F' u7 [0 k
$ h& v' T4 w5 e+ M9 V. S2 }其四,这是一篇含沙射影反对中医的文章。文章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反对中医,但含沙射影十分明显。如文中后强调的三点。其中“两点”就是针对中医的。如“千万别迷信纯天然的鬼话”,别迷信配伍可以解毒”。还有”面对……,个人经验是没有用的”。这不是含沙射影针对中医又是针对谁呢?揭开面纱,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
: W9 {6 [) O2 C% l- U  j' f- u8 |+ c  Y
附∶《亚洲大批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原文' ]  c: N  e. n( T: O

: l' ?& }. J: |7 x) K2 h4 A6 d2 b/ A, u* J
重磅研究:亚洲大批肝癌和马兜铃酸有关,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
7 }( D: Y# D+ d8 T7 u
( R) w: K1 `7 D, Z原创 2017-10-21 @ 菠萝因子
" X- O2 r, x* H* k# {( R文|菠萝3 s8 }; R8 i  V) U  f
(—)
& ~+ T* x# O( f/ t. l欧美肝癌很少,而中国非常多。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肝癌之所以在中国高发,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多。
1 J6 M  c4 y! i但这两天《科学转化医学》发表封面文章,提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也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杂志还专门刊登了封面评论,题目是“草药的黑暗面”。6 R, u, b, r5 A- Z+ i1 a
马兜铃酸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之一,能诱导细胞内产生一种非常特别的突变,这就是所谓的“马兜铃酸突变指纹”(后面会详细解释)。现在只要通过基因检测,就能马上判断这个肿瘤和马兜铃酸有没有关系。
9 f3 E& Y/ I, a) E$ N1 P- n研究者对亚洲各地肝癌样本做了基因检测,结果让人震惊!本次研究中大陆47%,台湾78%,东南亚56%的肝癌样品都携带明确的“马兜铃酸突变指纹”。大家以前绝对不会想到有这么高的比例。相反,欧美的肝癌中只有不到5%和马兜铃酸有关。
2 u" a. {% o9 F3 s' R1 C# l我知道很多有肝病的人,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会服用各种各样的“保肝中草药”。如果其中不幸有含马兜铃酸的成分,那保肝药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致癌药。
$ K, i! y% H) Q$ v, Q* f' i3 G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请一定让他们知道,千万要避免使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4 ?3 c" }. `* m2 S1 i2 G! w
(二). X7 b- Z  ?+ C$ g& m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很多,比如:2 ?3 B( V/ c+ J3 L3 k. N  {" G9 l
大叶青木香、滇南马兜铃、南木香、管南香、三筒管、苞叶马兜铃、朱砂莲、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葫芦叶马兜铃、广防己、通城虎、海南马兜铃、汉中防己、藤香、南粤马兜铃、凹脉马兜铃、淮通、背蛇生、管南香、关木通、寻骨风、革叶马兜铃、假大薯、蝴蝶暗消、白朱砂莲、逼血雷、白金果榄、小南木香,土细辛、大细辛、杂细辛、杜衡、细辛、金耳环、土金耳环、乌金草、花脸细辛、台东细辛……
1 A! H1 d3 M0 Z/ O1 h中国台湾,素有服用这些中草药的传统,结果成为了全世界肝癌,尿道癌和肾病发病率最高地区之一。) G% C4 Y8 }7 u- f+ t3 d' y3 x
现在很多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已经被全世界各地严令禁止使用了,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为即使广防己这样的“明星毒药”,在淘宝上依然可以轻易买到……
  Z  V  d9 `2 h3 ~# K; ~ (三)
1 R. q" n& @3 J: F9 b7 y2 V! j, e马兜铃酸之所以致癌,是因为它能够紧密结合在DNA上,导致在细胞复制的时候出错,容易把T变成A,A变成T(DNA用T,C,G,A四个碱基编码生命)。这样的变化,让整个生命的解读完全错误。) r/ _+ r, p/ T
就像你给女神写了一封信,内容是“Wo Ai Ni”(我爱你)。结果马兜铃酸结合以后,A变成T,成了“Wo Ti Ni”(我踢你)。
( ^  h/ G% B6 t* N$ B如果你把这封信寄出去,那就甭想和女神谈恋爱了。( O& r% o4 X0 z/ k# o, G( Y
马兜铃酸致癌能力有多强呢?
: S1 y1 w$ r4 h. K台湾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由马兜铃酸引起的尿道癌中,平均每100万DNA,就有150个突变!
8 C+ d' ~# p) h4 K每100万DNA有150个突变什么概念?" a# N8 [# Q/ X: r9 R3 [
要知道,每一个细胞有30亿对碱基,就像一个30亿字母组成的文章。每100万DNA有150个突变,也就意味着马兜铃酸能在每个细胞里改变约450000个字母!
. T. N4 o1 X2 P* t6 G3 g! k% h; ^. ~  l是的,45万!A变成T,T变成A。, s5 x0 i) ^5 S8 n! I1 H3 S
大家可想而知,文章会被改得多么糟糕,细胞会变得多么混乱。3 K- S0 ^8 H6 s% S$ [
相对而言,吸烟引起的肺癌,平均每100万DNA有8个突变。这本来已经很糟糕了,但比起马兜铃酸的150,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4 H$ q  b- `$ G
最后强调三点:3 y5 J1 u% Z  t* o8 ~7 }
1:千万别迷信“纯天然无害”这种鬼话。马兜铃酸就是个100%纯天然的超强致癌药!* R% \, b5 `# e' R4 f
2:别迷信所谓的“配伍解毒”。面对马兜铃酸这种超强突变诱导剂,所谓个人经验是没用的,除非能证明配伍后的产品不再诱导基因突变,不然就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想罢了。
8 P' }, g& ~/ [8 w/ N3:“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这次不好使。不管西药还是草药,能诱导DNA突变的药物只要微量就会产生大量突变,而且一旦产生就无法修复,只要细胞活着,就会一直留下,成为癌变的基础。& I* n0 e+ \% k+ D
药物不应该被分为中药和西药,而应该分为利大于弊的药,和弊大于利的药。
; g* `; P+ k3 V. u$ U" P我们尊重传统,也应该尊重科学,这并不矛盾。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让中药真正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青蒿素,砒霜都是这样的例子。0 e3 K: U+ Q/ A
突然有个想法:如果谁能开发个便携式马兜铃酸检测仪,那真是利国利民了。$ k5 \( v; T: N: W9 g- ~( l

# Z* }9 _6 f+ m描二维码关注“常嗲杂谈”0 h- Q3 I8 ~$ |
转载请标明出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4 10:09:32 | 阅读全部
马兜铃酸这件事儿,中医说! v& p+ ^0 a, j$ v: y, r4 M

# s# {+ H0 [0 E! Q. g) \7 B+ O原创 2017-10-23 望京医院脾胃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
2 N1 H1 {; C6 C" f5 p* s
4 F6 @; [& C# O8 A- n. Q: Y  K' Q
- `! l/ S# Z/ n, ]3 G, Z5 ?        2017年10月18日,Science旗下转化医学子刊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布了题目为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广泛相关)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对包含台湾、中国大陆在内的1400个肝细胞癌肿瘤组织样本进行了一次回顾性研究,利用近期非常热门的外显子组测序手段,发现中国样本的马兜铃酸暴露突变印记明显高于北美和欧洲的样本,进而得出了亚洲肝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存在相关性的结论。
7 L( P3 _9 X* |' o/ O) [1 }5 w: _, `2 `& O8 A# Y; U* v% B
        从比利时广防己减肥和龙胆泻肝丸事件之后,一些中草药中马兜铃酸带来的肝毒性、肾毒性为大家所认识,中药不再是用之无过的代名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滥用中药、中成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相关研究发现了马兜铃酸可能会导致尿毒症、肾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肿瘤等,这次,马兜铃酸似乎又为肝癌的发生买了单,有不少舆论将矛头直指中草药,就像这篇文章的封面评论“The dark side of an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的阴暗面),实为欠妥。在这里,作为中医,我们理应发声。
8 v1 @$ U+ K3 t9 s' @1 n) n3 R5 O& @+ W( N% F' u7 y$ W6 L
        中国是肝炎大国,“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约有10%会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而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有50%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几率约9.9-16.6%。其中以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丙型肝炎。
  y, b1 S) |+ Y! @. L8 P$ q. m. v        而中国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率为71%,美国为11%,中国是美国的近7倍。巨大的乙肝病毒携带人口基数,为肝癌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 K8 b" Z+ c' z3 u# b        此次台湾研究者将中国大陆肝癌发生直指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避重就轻,实为一场哗众取宠的诽谤。
, q# {3 z2 _$ K# r: Q
2 e( F7 D/ y7 L+ U3 F- L& b一、是药三分毒
5 \& {& n/ J; N% q& i0 l0 q“是药三分毒”这是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中药中毒事件每年都在发生。建国以来,仅单味药引起中毒就达上百种之多,其中植物药九十多种,动物药及矿物药各十多种。大毒、剧毒的固然有中毒致死,小毒、微毒,甚至无毒的同样也有中毒病例发生。这让我们不禁唏嘘,惶惶舆论之下难道把问题都归咎于中药?
; o2 K3 {' |# x) a6 i& f6 W$ T0 b8 u% ` 从古至今,中医从未否认中药的毒性。最早《本经》三品分类法即以药物毒性的大小、有毒无毒做为分类依据之一,并提出了使用毒药治病的方法:“若有毒药以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本草纲目》中亦有说明,如“有大毒、有小毒、不宜久服、不作内服”等。中医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并非视而不见,好的中医能够握好这把双刃剑,判断何时病去何时止。知药方能用药,知药不单单是了解中药的性味、作用、配伍,更要了解正确的用法用量以及毒副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落实在用药的人身上。' U* G' o; _4 ]: o3 U& E
一般来讲,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X6 ?  J- [) W; v8 d: a) M
1、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H  k  V) ]* C# B% o
2、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
6 `$ k, b# w6 l1 V+ F4 f3、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
9 c$ x3 C& ?# i' @" G% v9 d# C2 y; m8 C4、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 s4 y8 D$ H' H( w$ c# l
5、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此外,个体差异与自行服药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5 t6 |; f9 k. h& t) [, x& ^, n
7 F* Y5 B% V! I& K6 S0 u* @

, v0 q/ u2 G4 o5 I& o二、谁来把控这“三分毒”?$ b4 ]1 U0 [3 U: }; N; ~
1、国家把控4 b& X  I( M2 h: ]% D4 U* S
回顾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审批,中药/天然药仅录得2个新药批文,占比10%以下,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得到各方共识的科学评价方法缺失。为了挽回局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起草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一是要促进中医药发展,二是要为中药新药注册划定规范。其中“标准煎液”的概念引起关注,它是质量控制的基准线,保障中药药用物质按照经典名方制备方法去制备。此次规定中还特意声明,经典名方虽免于做临床试验,但仍要做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包括给药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等,这些内容最终都将体现在药品说明书上,“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字眼将不复存在。
/ |- q3 v. {: D4 F
" o' L6 X7 \8 a" G. z2、医生把控' E. }7 _3 m' o: i( K6 M( j
在此次简化注册政策中还明确规定处方中不能应用“剧毒、大毒或有毒”的药味。然而,中药的作用在于纠偏,在安全剂量下合理使用即是安全的,如《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中“半夏”为“有毒”、《重订通俗伤寒论》中的“附子理中汤”中“附子”为“大毒”。前者“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在脾胃病中应用广泛,药典指明炮制后用量为3~9g;后者“附子”药典指明久煎后用量为3~15g,临床为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要药。一味规避中药的毒性将一定程度削减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给患者减小了治愈疾病的可能性。
* y0 w4 @. m* i# P$ D 既然要用,这把度量的标尺就握在了医生的手中,这要求中医医师能够按照药典规范开具处方,传授患者正确的煎煮方式,尤其是有毒中药的特殊煎法、时间等,严格控制服药疗程,叮嘱患者及时复诊,切忌自行抄方继服。同时,西医医师理应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使用中成药时不再仅仅是对“症”下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追踪患者病情变化,适时停药。3 R' b1 M( a# L, j7 ?
就临床比较常用的细辛而言,宋代陈承在《本草别说》便说明“细辛不过钱”,按照现代药典,细辛用量规定是3g以内,常见的三种细辛总马兜铃酸含量在0.17%~0.35%之间,中药炮制还会削减掉一部分的马兜铃酸含量,复方中甘草里的甘草酸等成分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这也就是说细辛在合理剂量下是不会引起马兜铃酸中毒的,在正确的辨证使用下,损伤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 k, z8 ^1 A% P3 q
* P# S+ y" r* ?3 N0 J, }6 b/ Q) E9 `6 r$ z+ y4 H
三、你信任的是“中医”还是“庸医”- P. L- B0 ~8 J1 w4 J2 c
中医医师的成长是相当漫长的。正统的培养过程分为中医、西医理论基础学习、中医“师承”跟诊抄方、临床见习与实习、临床住院医规范化培训等多个阶段。然而现今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中医却是良莠不齐,个别伪中医更是言辞偏颇,神乎其神。超量、超疗程用药屡见不鲜,为患者身体健康带来长久、不可逆的伤害,更将舆论推向了深渊。1 P8 z. c' n! {% {7 C: f: n6 {5 z( C
近年来,媒体、互联网发展成为新型购物平台,宣传成本低,平台广,许多打着中草药、纯天然等旗号的药品、保健品肆意壮大,许多冒牌“老中医”的骗局被竞相拆穿。不少中草药从购物网站上就可以买到,不需要出示医师处方,更没有剂量上限。很多未经注册生产的药物流入市场,组成不明,毒副作用不明,患者拿着自己给自己开的处方或是网络搜索的处方进行用药。用药乱象不仅仅存在于抗生素,还有我们的中药、中成药,患者群体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远远不够。8 N; ?- z' Q# M! E1 c( ?
中医治病“一人一方”,药物组成和剂量都因人而异,一张处方中包含了基本的用药章法和治疗经验,这就大大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一个合格的中医医师理应可以引导患者正确用药、遵疗程服药,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综合调节身体状态、治疗疾病。不作与疾病本身无关的诱导,更不会夸夸其谈。作为患者,选择中医医师治病时,必须擦亮双眼,选对人才能用对药。
2 o+ y4 C. L7 j! }9 A$ g
6 {" w6 d7 Y6 O        这次,马兜铃酸的相关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媒体让名单上百余种中药背了肝癌这口大锅,亦有许多人为中医中药谋不平。只是这次,我们不该坐以待毙。风波一出,有关专家召开紧急会议,对于这次的研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直接关联证据不足,要进一步研究。讨论结果如下:(1)样本量少;(2)患者是否有马兜铃酸接触史不明确;(3)马兜铃酸引起的突变是否和肝癌驱动突变不明确。全国转化医学肝病学组的教授们纷纷响应研究号召,筹划下一步精准研究,在中国肝癌患病和马兜铃酸这件事儿上给出我们自己的说法。" a6 A" E5 V7 K& a# N+ ?" N! u
供       稿:尹璐
4 [* m5 P( F5 c: |. m指导老师:魏玮
2 t# N6 k4 J# n) J' o2 Z" p感谢关注1 e6 m' i9 n4 u' c) I) x
如果您觉得阅读本文有收获,欢迎转发分享,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感谢您对健康事业的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G- a( o! f  l$ p. m, M阅读 9252151 投诉
! t3 c! x& ?" Q/ j: `$ F5 v精选留言
: _) H" y. u0 r5 ~写留言
7 @  m1 Y: }9 G5 P, _
, b& M# i" Z4 f5 y 19
, ^0 O% K7 t" D2 a9 F  q% a尹璐
! w& Q  n, \! b 文中“中国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率为71%,美国11%”表述有误(中国乙肝患病率约10%左右)。
4 S2 l( r% [; p+ V1 T9 O# P8 d% F在此对图三进行正确解读:从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每10万个人中,急、慢性乙肝的患病人数,中国有963例,美国35例,是美国的28倍。在各自这些患病人群当中,中国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率为71%,美国为11%,是美国的近7倍。
# p! p, E; p) u& |! F% {$ ~昨天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5 10:40:09 | 阅读全部
西药万人一方,毒副作用不断淘汰新药,1998年,美国因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者高达216万人,死亡10.6万人。经济损失40亿美元。1997年我国210万人因西药药物反应住医院,19万人因此而死亡(相当于我国每年死于10余种传染病人数总和的12倍)中国中医研究院岳凤先教授统计,新中国成立40年间,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仅5000例,且多属用药不当,如把商陆当人参。西药严格质量标准可靠?科学?      美国医学统计报告,美国每年有960万人因为服用化学药品而必须住院;每年有2.8万人因服用一种心脏病药而死于心脏病;每年有3300人因为吃了治关节炎的药物而死亡(而原来人们想不出关节炎和死亡有什么关系);每年有16.3万人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大脑记忆力衰退;有3.8万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有2.8万人因药品而导致骨质疏松症。总而言之,这个统计结果还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医院不在调查之列,实际情况只会更为严重。奶制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瑞典、挪威、美国、英国、芬兰。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瑞典、挪威、美国、英国、芬兰。-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中医战略》《中医的优势特色和发展战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6 16:32:00 | 阅读全部
一项中药对肝损伤危险极小的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杂志《世界肝病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7年10月,第18卷第9期:1141-1157页)。《世界肝病学杂志》是肝病类疾病世界最权威杂志,影响因子SCI为9.337。影响因子超过5.0的杂志被认为是非常好的杂志。0 Q* `0 W- {8 G
    此项成果是在位于德国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附属医院完成的,研究对象为21470例病人,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周期从1994-2015年共21年。研究结果发现,有95.95%(20600例)的病人丙氨酸转氨酶在正常值范围内,有3.93%(844例)的病人转氨酶高于正常值最高值1-5倍,仅有0.12%(26例)的病人转氨酶高于正常值最高值5倍以上。5 T2 h  n  a- E1 C
    文章作者之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戴京璋,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附属医院的院长。一同参与研究的还有8名中国医生和1名中医药剂师。除了使用中草药治疗病人外,治疗方法还包括中国针灸、按摩及其它放松疗法。, B- p5 G5 _/ a2 z; `3 x, D' n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研究,研究资料偏倚小,结果可信。研究者经过21年的辛勤研究,可佩可敬。
. x2 w5 q* O' N    此项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彻底改变我国医学界“西医为上、中医为下”的盲目崇洋思想,将对我国中医药成为世界中心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7 15:16:04 | 阅读全部
彭坚丨为什么中医会如此衰落?因为我们没有看清中医的本质
/ D2 q* `, c) T" s8 U4 q  _+ U8 o' `" t- Q
2017-10-27 彭坚 医馆界6 c* L" \9 n( g+ [. r8 k

7 v. g8 _9 u8 j3 t, t& p8 o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V) {7 Q/ G: ]& P! D* K4 p& v

* ~4 V1 O$ U: h3 m2 \. {$ B' d2 D2 M■ 来源丨《科学》
/ q* S" p# D" E# A6 m5 c9 k. D  G, X9 s- P4 z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这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试图挣脱几千年封建枷锁发出的内心呼喊,也是近代西方文化在东方的一次成功扩张,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作为中国文化一个分支的中医,自然也逃脱不了被鞭挞的命运。+ Q, i# _0 N2 ^7 G" m% m4 l
" \: e9 F0 M$ l9 z+ ]
“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唯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过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焉也。”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的这个评价,代表了当时许多“先进人物”对中医的普遍看法。: z; e/ j) w% T! v
我们始终没有看清中医的本质! v# I' U0 M$ X  [; k$ C
中医进入近现代社会,命运坎坷,其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表达自己理论体系的那些概念,无法用当代科学语言解释。许多名人和科学家,并不否认中医治病有效,只是因为读不懂中医的语言,即认为中医“不科学”。北洋军阀和汪精卫政府曾经试图以“不科学”为名,取缔中医。但由于中医界团结一致,据理力争;广大人民群众信赖中医,中医治病疗效好,费用低廉;中医队伍人数多,担负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卫生保健任务,那时的西医,完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取代中医。几次“废止中医”的提案,最终没有执行。
1 b+ y% g" C* D% n6 |8 z
) w  P$ q: T9 k( l9 M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代,政府把“团结中西医”作为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办法,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1980年以后,卫生部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宪法总纲,规定了“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的条款,将中医的发展纳入国家大法。. y7 Q8 E  Q5 j8 N! B' L: L: n
' B. ~+ j- g7 O  |! m4 E
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7年1月,国务院又公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展现了未来15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 [3 p2 ^7 h7 p+ Y; j9 f3 S$ c- n6 w! N: E. J' x
由此可见,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为保护、保存、发掘、提高中医,不遗余力,中医的学校、医院、研究机构、人员队伍以及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目共睹。但是,1960年代北京中医学院的“五老上书”表达了对中医教育工作的不满;1982年的衡阳全国中医工作会议发出了“中医事业乏人、乏术”的警讯;时至今日,还有许多著名老中医专家,向中央上书,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表示对中医事业的极度忧虑。尤其让中国老百姓不满意和不理解的是,现在中医事业发展了,能看病的好中医大夫却越来越少;到中医院看病住院,大部分中医大夫上的是西药、开的是西医检查化验单,中医药反而退居其次。- w6 {+ `  k, l8 o3 }, L* j' s5 r6 Y
3 _1 a: C( a/ n) U" H3 y' J0 N
中医为何会衰落到如此地步,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0 F% s! R9 t6 S: H

/ J" C/ t4 e& w/ ]8 y. A; r问题在于我们始终没有看清楚中医的本质,没有认识到中医是一门有着几千年历史、以“人文科学”为主要方法论的人体生命科学,与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方法论的近代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律。几十年来,我们在继承发展中医事业的大局上陷于盲目,一直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即西医的方法进行中医的科研、教学、临床、管理,完全漠视和违背了中医自身的规律。长达半个世纪对中医的误读,怎能不导致中医事业出现乏人、乏术、乏成果的严重危机呢?
$ a2 y4 `) b7 {2 @& J4 `* N6 O5 R; R& K
50多年以来,中医界一直把西医的科学方法作为衡量中医的“金标准”,导致中医临床疗效、中医的“科学性”全被否定。: i5 v$ b3 r( D: w

. c+ ?6 R2 `, _% t. G* |6 R“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1950年代以来,这一观点,被过度延伸并被极端化,已不止限于指导中医的科研方向,而且辐射到整个中医事业,几乎成为继承、研究、发展中医的唯一指导方针,造成全面的导向错误,以至于长期忽略、耽误了真正的中医继承工作。) \" \6 E$ B# h2 ~) R6 \9 Z3 u
8 E# w  p5 I8 F; A5 k8 N( i$ `  D
西方近代科学方法,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在伽利略、牛顿所奠定的“还原论”基础上,主要运用实验的、数学的、分析的方法,把客观事物割裂开来,进行相对孤立的、静止的研究;主张“实证”,强调“清晰”。近现代西医,主要使用这种研究方法。
! x8 `& [0 d6 i! T
# U4 {  ?( `6 M0 o, R中医则主要运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通过活体的、动态的、联系的、整体的方法考察人体和疾病。这种方法论的典范,就是“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辨证论治”不是以静态的、形态学所见到的“病”为考察目标,而是以动态的、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证”为考察目标,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收集体内发出的信息,通过汤药、针灸等,输入治疗的信息,从而治愈疾病。辨证论治还要求医生能够“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即使是同样的病症,也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令季节和气候变化,灵活地遣方用药。
- i* K; T; C) }( z) y( x6 s8 Q0 N2 d  t
中医研究生命和疾病规律所采取的这种独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医建立在对人体信息进行动态考察基础之上的有效治疗经验,与西医迥然不同。既不需要以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学为基础,在动物实验中又往往得不到阳性结果,更经不起以“病”而不是以“证”为研究目标的统计学原理处理。
; w2 N+ c' b3 D9 ?# N5 }2 Y/ u: j! c+ f  Z" i' R- A6 J
因此,大量在临床真正有效的中医方药和名老中医生动活泼的治疗经验,甚至像《伤寒论》中经历了一千八百余年考验、仍然疗效卓著的经方,一旦运用西医的标准来检验,无一不被“科学”地否定,无法得到继承、发扬和推广。5 ^6 Z+ u  |& f5 o

8 m- `* k% b3 R$ Q! }2 T50多年以前,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98首不同的处方治愈了北京167例已经昏迷的乙型脑炎患者,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当时的卫生部领导却认为,一首方剂的治愈率不到两人,“不符合统计学原理”,予以否定。可叹的是,50多年以来,中医界一直把西医的科学方法作为衡量中医的“金标准”,导致中医临床疗效、中医的“科学性”全被否定。) u& w( l* W9 L; h4 d. M( n1 a
' a9 A( Q( U. k
毋庸讳言,中医在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和利用当代科技成果方面,应当向西医学习,以弥补中医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然而,以举国之力,历50年之久,运用近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的结果是,至今仍然拿不出几项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和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这中间出现的反差与困惑,应值得中医科研工作者深刻反省。2 ~, O+ N* Z; p+ z1 h0 Y

+ e. G" d) H- I+ [- D1 \$ F  t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全国大部分中医的科研、教学、临床部门,都把这种按照西医标准设计的科研课题、科研论文、科研成果,奉为中医考核、晋升、评级的首要标准,即使是中医教师、临床医生也概莫能外。中医不能姓“中”,一定要改姓“西”,制定这样的政策标准,实质上是在否定自我,取消中医!
/ a( W/ P1 A* B( }& w# z" k' i* @8 E/ @
倘若全部摒弃中医在人文科学方法方面的长处,完全用研究西医的方法来进行中医研究,而且以此作为衡量中医是否符合科学的唯一标准,作为衡量中医各种人才业务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必当严重危害中医事业。
; P9 c; l6 \: }% g( ?* D3 x7 `* b4 E4 E# J
错误的方法论必然导致方向的错误,方向的错误必然使振兴中医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南辕北辙”的中国古训,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此类含金量极低、充斥泡沫和水分的“中医科研”泛滥成灾,不仅浪费了国家的大量钱财,贻误了中医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还贬低了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学术研究、教书育人、临床经验总结等极其重要的工作。
, F/ c: D' Y, N- E0 ]* r" L) c: e/ F% K, P" j4 J
更为严重的是,中医科研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污染了学术风气,助长了学术腐败,带坏了无数中医硕士、博士,致使中医真正有效的、鲜活灵动的临床经验,得不到继承、总结与发扬、传播;中医临床医生士气低落,中医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中医在学术界(包括西医)的诚信受到质疑。“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能看好病。”这是任何时候中医事业都不可偏移的重点,“科研”至上的错误导向再不彻底扭转,中医成为“绝学”将指日可待!
! E. V/ W& K$ d* I5 W  l! v8 t. Z/ c: I, o6 y5 c  p/ v
总之,中医的科学方法,既是古老的,又是前瞻的,它包含有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模糊数学、模型方法等现代科学的许多要素,这些学科很可能成为揭示中医科学内涵、引领中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医的创新发展,也寄托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基点上。
1 s. f! Z1 G. {) p+ Y! W
/ M* P8 ~! B  _9 ~3 g然而,目前中医自身的这支科研队伍,整体上并不具备现代科学的基本素质,大多数人还是在沿用老的、近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中医,继续做“缘木求鱼”的空头文章,怎能将中医“创新”、“突破”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中医必须建立一套独立的、符合自身客观规律的价值体系和评估标准,必须依靠国家组织其他现代多学科的广泛参与,中医的科研现代化才能真正有望。
* Y- f! X) x) b3 w( U( |/ J. Y
# n: P! J. i2 k' w% `中医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仍然在于脚踏实地、搞好继承工作。但是,决不能因为中医现代化路途艰难,就要“抛弃中医理论……代之以近代科学化的方法”。某些站在局外、并不真正懂得中医的科学家随意发表的不负责的观点,只能对中医继承发展的方向起不良的干扰作用。
0 M6 U: V& s/ k% j) H( E- o, b0 ~, w
中医教育的反思
5 q+ [' c& I4 K/ Q( \0 u! y古代中医成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家传师授”,一条是“由儒从医”。
" `8 ]* |- G( l5 ?) n
  {+ ]! ]! m2 B8 E, s7 }( y第一种成才的学习方式,多“由浅入深”,学生年龄小,起点低,老师确定几本入门书,诵读几年,即跟师坐堂,白天看病,晚上讲解,还要学会认药、尝药、抓药、采药、制药等,以增加感性知识。这种口授心传的收获最大,医理紧密联系临床,成才周期迅速。学徒式中医教育的缺陷在于,低龄的学徒虽然记忆力好,但一般文化素质偏低,知识面不广,如果老师本身的理论修养不深或临床经验不丰富,或教授不得法,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才。因此,老师的素质如何,学生是否勤奋,往往是决定能否成才的关键。
0 O7 r) s- ?% T) g! q4 o# @
1 |2 S8 M% D2 j第二种成才的学习方式为“高屋建瓴”。学生年龄较大,古代人文知识素养较高,对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思维方法容易接受,可以通过自学读懂中医,古人形象地称为“秀才学医,笼里捉鸡”。这种儒生一旦摆脱书本的束缚,投身于临床,往往能够取得很高的成就。明代著名的大医学家张景岳年轻时靠自学,40岁以后才从医,并没有家传师授的背景;被后世称作“妇科圣手”的清人傅青主,在政治、哲学、书法方面的声名比医名毫不逊色。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医家中并非少数,说明古代文化修养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6 H4 Y0 {% d# |1 t
8 @! f( G* l  G: f7 o7 O
古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以上两种模式,与中医学科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医是一门“复杂性科学”,既需要哲学的思考,又需要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很看重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人文科学的认识论,早已在其他学科不复存在,却完整地保留在中医的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中,并且仍然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中医很看重经验的积累,不仅因为这个学科两千多年以来治疗疾病的宝贵经验,通过古代文献传承至今,对临床医生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主要靠四诊合参来收集人体信息,因而观察领悟、经验体会,对于一个中医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 \! H& X2 p8 D
2 W) b$ m! M* Q" F* P由此可见,中医教育的关键,在于抓好两个重要环节,其一是加强古代人文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为学好中医经典著作打好基础,从而能够深刻领会和牢牢掌握中医独到的方法论;其二是加强临床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能不能培养出大批能看病的中医人才,是衡量中医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3 d3 T/ p. I8 a0 e

& T' P  f4 N6 V+ R- b6 h目前中医院校招收的学生,虽然具有一般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对于学好中医所需要的中国古代人文知识素养显然不够。中医院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数是直接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虽然具有硕士、博士的高学历,但是其本身的中国古代人文知识素养不高,又缺乏长期临床实践的历练,怎能把中医的经典著作讲好、讲透,有何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呢?故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极其重要。9 o) K% z) _5 _
9 P; G- ^' ?5 g# y$ x2 _
然而,几十年来中医教育改革始终没有紧扣以上两个环节,没有针对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素质培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因此导致许多失误。这些失误最典型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缺少中国古代人文科学知识方面的课程;忽视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或中医经典教学的质量差;西医课程安排得不科学、不合理,对中医教学冲击很大;临床实习难以找到真正的好中医大夫进行带教传授,学不到中医看病的真本事。" b( O; @) {3 x- q
) h8 z; k/ X! D5 t. W2 m+ t, t
中医教育的改革,只要高层决策者真心为中医事业的未来着想,为中医学子的前途着想,抓到了问题的关键,要解决并非难事。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师徒相授”这种个体之间经验传承的人才培养方式,如果充分利用视频设备,在现代化教学中同样可以大规模拓展和推广。
0 |" {; @" H0 z1 ^
0 J. v( s: U& T) ], q+ j, w2 w$ ]笔者曾经撰文建议,每个中医院校可以选定几个有真才实学、看病疗效好的名医,在其诊室安装视频探头和其他先进视听设备,名医坐诊时,打开几十、几百个屏幕,让立志成为名中医的学生自由观摩。诊余时,尚可组织名医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是解决名中医难找、带教老师不足、跟师坐诊的学生有限几大难题的一项可行措施,如哪个院校能够坚持几年,从这个院校定能走出几百个能看病的青年中医。
6 g. g' Z& ]- g
' x2 D' f. C9 g) f中医教育改革,需要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全国几十个中医院校,应该有人站出来,像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办“国学院”那样,试办一所“国医大学”或“国医学院”。
. k% r% i- P& a5 W5 P5 z' e
7 g( t9 Q3 j8 K$ p中医临床的反思- B$ d- Q0 s- d& |3 K  N  ?
中国古代,在药店坐堂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1950年代,仿照西医医院的模式,各地开始建立专门的中医院,这是当时政府为了提高中医的地位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用心是好的。现在全国几乎每个县都有中医院,但大部分经济效益不好,远不及同级的西医院,因为建立现代医院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医。
7 p5 d! O' M4 U& e6 w
# R8 q: r8 e% l4 s  {- D近现代西医之所以要建立大规模的综合医院,第一是因为西医的分科越来越细,大部分西医只擅长治疗某一科的疾病、甚至某一科中的某一种病,因此,需要以医院的形式,将众多具有专门特长的各科医生集中在一起,才能使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第二是因为西医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仪器检测,越是先进的仪器越是价格昂贵,一台昂贵的仪器,必须集中使用,各科同用,才能很快地收回成本。
/ ~! g, p) _* H, |2 V0 C4 v3 u$ A, Y
中医则不需要建立综合性医院。因为一个真正的中医,诊断疾病主要靠望闻问切,而不是靠仪器检测。四诊虽然是古老的,但决不是落后的,这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手段,从古到今的中医医疗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l1 k$ u: d" i

, `. @3 {; A" p6 E笔者不反对参考西医检测的结果,而是认为一个中医医生,不应当像西医那样依赖仪器检测,应当发挥本学科独立诊断的能力。中医也不能像西医那样分科分得很细,这样容易失去整体的把握。古代的中医多数是全科医生,以内科为主,兼治其他科疾病,当然也有专门的妇科、外科、儿科、骨伤科,这都是大科,不能再细分了,因为中医的理、法、方、药是统一的,各科通用的,宏观把握、整体联系是中医的长处,至今那些中医诊所和药店坐堂的中医还维持了这一传统。
: W! F2 m% z( Z. D" i' d" c# J; ]( w5 M; g
但现今正规的中医院,却一概仿照西医院的模式,倚重仪器,分科很细,失去了宏观把握、整体联系的中医优势和特色,变成中不中、西不西的医院,由此遭遇尴尬。因为中医院要想同西医院比设备,拼急救、手术等西医擅长的技术,很难成为对手。而老百姓若想看中医,同样很难在西医化的中医院找到几个看病疗效好、开药便宜的“纯中医”。
& y. |  u' {' t/ ^- p& [5 b5 ~; y- O7 S7 j$ o
笔者认为,真正适合于中医发展的,不是大型综合性医院,而是个体化、个性化的小型诊所。这样的中医诊所,基本不作西医的检测,只治疗中医有特长的疾病,在学术上独立,能够真正发挥中医的优势。由于不需要购置昂贵的现代仪器设备,不需要养医院,故收费低廉,特别适合于在农村和社区大量普及。这是一件于国、于民、于中医都有利的事情,国家应当把发展中医诊所(包括中西医结合诊所)作为中国卫生事业的一项战略决策来看待,大力提高基层中医防治疾病的水平,只要技术过硬,中医诊所就不会有生存危机。/ Y  N* U7 n5 g- q, }8 a
# v; `6 c$ @4 z8 C7 N0 v
当然,我们无法回避国内的现实,对于已经“西化”的大部分现有中医院,特别是县、市、省级中医院,国家应当加大投入,争取在硬件设备上与同级的西医院看齐,有先进的设备对于中医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最重要的是,中医院不能因此而失去自我,要在提高中医的临床治疗水平方面下大力气,办出中医的特色。
. C  u; S7 C# f9 ~1 P2 E" u! a! Q/ d- F, `$ U5 b- n9 T( Z3 w
一个医院,既有堪与西医院相比的仪器设备,用中医治病的疗效又好,这种中医院怎么会不受老百姓欢迎呢?广东很多中医院就给全国的中医院树立了榜样。同样,一个西医院的中医科,如果有几个技艺高超的中医,怎会不受西医同行的欢迎呢?真正尊重科学的西医临床医生,对自己学科的不足很清楚,他们是敬重真有本事、真能看好病的中医专家的,是愿意与中医合作的。% ?: U  B/ n1 m
# e7 `) V( O) w, M
此外,与中医临床紧密相关的管理,也存在着某些失误。对中医中药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但是一概采用管理西医、西药的模式,则限制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例如,药店坐堂是几千年来中医看病的传统形式,医政管理部门却以担心医生销药予以取缔;丸散膏汤是历代中医根据不同病情设计的几种剂型,药政部门则只准开汤剂,不准医生根据处方制成其他剂型,否则判以“非法制药”;很多中药有一定毒性,例如生附子、生乌头、马钱子等,用之得当,往往又是起死回生的大药,药政部门不准药店药房备药,临床医生畏法不敢大胆使用,致使中医大量治疗危急重症、疑难大病的有效处方束之高阁。这些不当的管理措施,抹杀了中医的特点,束缚了中医的手脚,降低了中医治病的疗效,阻碍了中医临床的发展。
1 U2 B0 ?+ K, s. H/ K, I# c
1 @) `5 N+ V0 `4 S! n. ]总之,中医事业的衰落已有半个到一个世纪,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式微所造成的,既有政策层面上的不当,认识方面的误区,也有中医队伍内部的原因。所幸的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发现了中医问题的失误所在,一系列振兴中医改革措施正在全国酝酿进行之中,然而,中医失误的纠正,还需待以时日。
' ?- l# \  F, k& I# l# c6 Y# `  N  a3 C+ J; c& q! m+ |* K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医事业的衰落,当代中医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自己首先应当进行深刻反省。邓铁涛几年前提出要培养一大批“铁杆中医”,来振兴中医事业;朱良春引用宋代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激励中医一代传人。只有中医队伍自己,特别是高层决策部门能够进行全面、深刻、彻底的反思,不掩饰真相,不回避矛盾,把导致中医衰落的真正原因找出来,中医的改革才会有实效。
' @- {% L5 t( ~% @2 e) K5 v% t
1 M9 w- n. R( z/ Z4 D- |只有靠一批又一批淡泊名利、深深扎根于临床的“铁杆中医”,无怨无悔地担负起历史责任,中医这门“绝学”才有振兴的希望,才能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伟大贡献。
* d( h" |& ?2 }. w0 Z# [- s/ M* h# N( s% A2 j
I 版权声明- `" B6 O1 a3 \; F! [+ R% F
本文来源为《科学》,2008年第4期,版权归权利人所有。6 `% Y) R4 p( l9 i9 N5 E. ^
( C7 B/ w" k; n/ O5 @/ d

- R- \6 T3 [4 P' j$ J· END ·
" L# U  D' U9 v/ d% J! m( k3 u+ q5 z! \( _" S/ `( X" C* y
. ?/ `' Y8 [" [$ b) m
8 e# G1 F' S: ]/ F0 d7 b2 n) k
阅读 6608 投诉4 D7 d2 S( c7 \
精选留言
5 T. j& N! t8 v" V写留言" F4 h2 e. y6 B( s5 ]9 X3 ^
  Z( N8 G- h( c  c9 P% Z- |
1; `0 z$ J' j  ~
传统中医
% @. U# o% |% X% f8 C9 C 很多内科疾病,西医只有看的份,而恰恰是中医之长。任何事物,想要发展,只要有钱来推动,就没得办不成的事。只是口头重视,起卵用。  h- L3 i% j8 t" B
1小时前* _2 w( N2 j+ ]3 _4 o2 n% f2 S9 c

8 v3 t( V9 c& M/ H. q传统中医 9 |5 t$ f. l; b* ]% ?" x7 `; F
真正中医把名不经传的草药化腐朽为神奇,遣方用药如排兵布阵,用药丝丝入扣,这样的力量和智慧是难能可贵的。医院里多少中医不是在开方,而是在卖药,一个感冒可以开出几十味药来,他们不是少数,而是
: `! e  n$ M/ k/ Y! E, X/ R42分钟前
9 B. W$ _- u. O; k+ T
( `; q- |8 _/ a) l% [传统中医 $ J! G/ m' x; n& x
远远不够,全中国的名医,这么多年,数都数得过来。为啥,成为名医难。; p0 N1 `, z4 a) _) y
1小时前
4 m8 E  C  Y5 d, d9 s) g
7 U+ |9 |& `# m! A( s传统中医 $ G7 d( `6 @3 B7 a/ q+ z
中医不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医收费太低,草药不值钱,西医治疗一个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要上万,中医花50块就搞定。西医治疗感冒发烧花几百上千,中医花20块不到搞定。中医的价值就这样被无情的漠视。你说谁愿意热情高涨的学习中医呢?中医的成材之路可以说是一路艰辛,老百姓能理解吗?他不会理解,他不理解的原因是因为无知,国家的高官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医的价值吗?不能,谁能认识,深入学习了解中医的人才能体会认识。如果中医院里的中医挂号费能从几元钱翻上十倍或者100倍。中医国粹不用引导发展,大医名医就会如潮水一般涌现。对于一些开方不治病的假专家假中医,医院就放假让他回家好好学习,如果学不好,就给他放放长假。
" `' ^1 U: P. s/ J) O0 ^2 W" A. C1小时前
0 T+ B* s3 x. T: M 作者回复# p. Z4 h# p0 ]8 S8 {/ c
部分赞同。现在中医诊费药费也都上去了。
8 e- h7 V' y7 c( |3 Y9 [  I3 s1小时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7 19:30:17 | 阅读全部
人民日报记者患癌后的生死体验与思考:被“过度治疗”的癌症
. S* q6 l8 }. @0 V0 L3 D* Y* `' }) E/ L/ K
2017-10-26 仙佛圣5 N4 C; [" T: H0 X  R# R

* m% y% y( X. A: t& ^; H关注后,回复标题前的数字序号,即可查看下列热门文章3 U8 G5 A; T0 |* L6 a
【1】看看你的前世是什么
1 ]+ \$ y+ z9 M" f【4】从你的面相看出贫富贵贱* G3 S8 L  X1 u7 v! p
【6】你的微信头像说明了你的人品# A( p6 Y5 z  a% P& F
【7】你的农历生日决定了性格命运,好准
/ |* [8 |3 G& O4 y+ q
# `2 V/ W% V' f. b一位资深的媒体记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伴随求医过程中的体验、观察,引发了对中国医疗体制的一系列思考。他,就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凌志军。) k- Q  r. F% _# o1 k1 M
+ ?! [: X6 F9 f7 u' P; ?
& a8 V7 t6 Y5 @

  q' ]& u8 w5 h7 {( k$ L8 R2 h自从发现肿瘤,凌志军走过了千万个中国病人走过的历程,体会到了中国式求医的特殊艰辛。他说,将这些经历讲出来,是因为“要帮帮这些癌症患者。
5 G8 t* t  W' [" i# x
. [+ K6 f$ E: X& l  m他们是属于大家赛跑中突然摔倒的人,每个人都在往前跑,谁去看他们一眼呢?如果我不是生病,我也会匆匆忙忙往前跑,生怕被潮流落下。但现在,我和他们在一起。”
1 h6 S1 ^/ U0 U" e9 C( t) _+ D1 ^3 y. U
对凌志军的专访,就从这样一个人,一场病,一次不寻常的体验和思考开始。( m3 ?4 _5 y; O* v8 s3 X+ |1 t
7 `! h+ I% h* x1 |+ b: b* Y. i. V
我不喜欢轻率、傲慢和自以为是的医生
3 F1 i# G' J1 C  Z
+ B% C: O" v/ ]/ T凌志军在上海刚刚完成了一本新书的写作,凌志军昏昏睡去,却在头晕目眩中醒来。恶心、头痛、天旋地转,让他这个几乎从来没得过病的人感到了问题的严重。
) G$ [5 ]# l7 t0 ?' a& v
1 l2 p) w) Z; t9 g9 c回到北京后,一系列检查告诉他,他患上了肿瘤,脑子里有,肺里、肝里也有。那好似晴空霹雳的一刻,让凌志军感觉到平生第一次离死神那么近,由此开始了漫漫求医,也是求生路。
4 i! ]5 @2 R. q
+ ~$ h+ ]/ e$ E  L& `5 z问:任何人身体里发现了肿瘤,遭受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在经历了震惊、绝望和怨天尤人之后,你是从什么时刻开始审视医生这个群体的?
8 |9 K; ~* d1 k+ g1 U6 j2 P5 n" g- _" X/ ~
凌志军:发现颅内有占位病变以后,我们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挂了一位知名专家的特需号。
. K. g" ?6 U6 H
7 n% l. c0 u4 g* C% H耐心等了3个小时,终于在下班前几分钟见到了他。他只看了我一眼,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核磁共振片子上。8 I" e4 v1 p  J1 Y5 }: s
' u* M* j' h9 |+ n+ U8 m
我当时强打精神,试图叙述我突然发作的症状,可是他对我的话不感兴趣。他的热情似乎只在向他对面的年轻医生侃侃而谈,对我视而不见。7 P& S( B, ]5 O

: F, x- \' t' H3 u2 \8 y, T' A我发现,他不相信病人,只相信机器,相信那张没有色彩、温度和生命的胶片。9 E7 O+ V, P, ^3 T' U, s
4 m) {8 e" w  X' [: e& V
当我妻子急切询问颅内和肺内的占位是否有联系时,这位专家却带着嘲弄和不屑反问一句:“你想让它有联系,是吗?”我没有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回答一个他也说不清的问题。
9 f# r+ R, M2 V5 m/ a3 N/ f
+ r3 K& H0 W) Z7 `( l* Y; e那天,我和妻子在忍受了路上颠簸、漫长等待和期待之后,得到的仅仅是一张“专家门诊挂号费票据”,以及一篇“演讲”、一个“问号”和一个模棱两可的“待除外”诊断。有了这一番经历,我才意识到,原来病人的倒霉事还不只是疾病本身。1 [" d) z  F7 q5 _7 n
8 Y2 H/ h' r* a) j& u
问:在看了很多中国医生的门诊之后,你的亲属也向欧洲的专家征求过意见,中外专家有怎样的不同?
9 h' s' K" |+ O: T+ \" R
9 s+ Z; b  K: y/ A2 [- C凌志军:我妹妹是在国外行医的糖尿病专家,她拿着我的片子和病例请国外几位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会诊,得出了和国内医生不太一样的判断。通过妹妹的描述,我了解到,国外专家很认真地对待影像胶片,反反复复看了1个小时,同时更认真地对待病人的自觉症状;而中国的专家草率地对待胶片,同时更草率地对待病人,一次“特需专家门诊”仅用3分钟就完事了。
, ^2 C" {) E6 n7 }. h0 t# Y! Q( Q* N, d2 X4 M0 C
我知道,仅凭一两个医生,就来抱怨所有中国的医生,有点以偏概全,但是从我求医问药的经历来说,一个普普通通的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类似的遭遇。, ?, U4 ]! C) {

  ]) H: F0 O. ^5 X问:你觉得中外医生对待病人的方式不同,其原因何在?: A& `' n' n$ H0 h
, t4 Y9 U! t! a% G& t! \6 Y( o* Z; y9 b
凌志军:不单单是医生,中西方人对待陌生人的态度都不一样。中国人对熟悉的人、对自己有用的人会很关心,对陌生人比较冷漠。在欧洲,人们更讲公德,对陌生人也比较友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职业素养更高。7 ?$ k+ o$ U. ^+ K2 c

  X. H5 d/ ~/ z1 @, a1 {4 Q6 ]问:一个医生对待病人的方式,会对病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1 W' H# C; P
0 ?, d( n  l# \& W, a( w5 D. U
凌志军:医生对于病人的影响力是迅速和压倒性的,特别是那些拥有专家头衔、每次收取高额挂号费的医生。病人本能地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希望或者至少是安慰,可他们的话大多会让病人感到绝望。在我的经验里,轻率、傲慢和自以为是,是导致一个成功者犯错误最重要的原因。我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交到这样的医生手里。+ f8 {# l# T& }
9 ]% k5 R# X) V
问:你看病时找到了很多相关领域的大牌专家,是不是你的地位和身份让你能够拥有这些医疗资源?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怎么办?4 B* }2 ?) B, }6 I

! Y8 G5 m. }& `* T4 G凌志军: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挂号、排队的。我觉得这样更能鉴别一个医生的道德水准。
3 Q" F; V" m, z/ K/ I
) m9 o, F; F) }7 t( a靠熟人关系、权势名声或者靠红包寻找到的医生,并不一定是值得信赖的。一个真正可以信赖的医生,不会怠慢一个普通病人,也不会厚待一个有权有势有名有钱的病人。
) A  G: ?: H4 g; s
1 B& P# c5 Q6 ]9 e# k就算知道你有些来头,也不会给你特殊照顾,比如让你加塞儿,或者在你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不管别的病人正在门外等待。
6 n' Z6 b5 l4 u. O& E0 B3 A& N+ X# Q2 E7 K$ k) W$ B; @8 ~
问:后来的事实证明,很多专家,甚至是大牌专家对你的病判断是错误的。你认为是什么让这些医生犯错?
) }+ y0 m7 Z: i$ q; v- [1 B
& Q8 c5 C6 G3 {( ]凌志军:我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医学权威不少。当初大多数医生都认为我颅内的病灶是恶性的,必须手术,结果我执意继续观察,不做手术,最后那个病灶自行缩小了,可见不是肿瘤,就算是肿瘤也不必手术。
* _; T$ e# Y! W% T+ {# z2 p9 I- w2 {. P
一开始很多医生说我肺内的占位是良性的,可以继续观察,但它其实是恶性的,幸亏手术做得及时。世界上任何人都会犯错,医生也一样。
6 z$ K+ |, J' A  J$ `) t- P) x) W6 L& N+ Q# Z4 H9 M6 I$ [4 f) z
一方面,受制于人性的弱点,医生有普遍的职业优越感;另一方面,医患之间供不应求会造成医生的麻木和厌烦,再加上利益的纠葛,犯错在所难免。
- d( c8 F' t% u* D
- Z2 t9 F* K4 L一个自以为是、不懂装懂、贬低同行、不尊重病人的医生,一个对患者病情漠不关心却关心人家身份地位的医生,犯错误的概率更大。这样的医生越是地位高、名气大,他以往的成就越容易成为他犯错的原因。
. \' u+ G; g: m9 D1 N; P- N2 D9 Q. g+ K* y" R

; {9 Y8 H# ?( z" Z/ c5 V凌志军的书:重生手记
% g' h$ t4 O  K( y" H& M) x
3 ?, q* }# D/ u& q2 @) o被“过度治疗”的癌症
& C; N2 N  v# y; H* q7 [; t% S3 ?0 R0 s. W/ V0 _8 R6 Z
胸部手术后3天,凌志军经历了最难熬的一段时光。剧烈的疼痛加上艰难的呼吸,还有高烧不退,让他每天大部分时间昏昏沉沉。然而在身体慢慢痊愈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自身力量的伟大,并开始反思医疗体制中,尤其是肿瘤领域里的“过度治疗”问题。: s4 f6 M/ N9 S$ Y5 b

$ |6 f* |6 t  ], f# q( c问:网上有人称,癌症患者在某些医生眼里就像“唐僧肉”。从你的求医经历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 a9 }$ i; n4 n
7 Q- k& }8 k- u: E6 G6 G3 r+ M凌志军:我刚发病不久就有人告诉我,死于癌症的人,1/3是吓死的,1/3是治死的,只有1/3是病死的。那1/3治死的人里,我个人认为,大部分是“过度治疗”导致的。, g. s% F& z# T" \% s6 `
. W( n- C% ~, m# h1 z$ M# n: C  X

# x7 w+ H4 x" z100年来,人类用于癌症研究和治疗的花费增加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可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平均治愈率几乎没有提高。
+ V( e0 @* _" w, }' Y4 R2 g, z9 ^' C! Y! a  u4 O4 [
我们在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更多得益于检查手段的进步,从而使越来愈多早期发现成为可能。我想,那些最新最先进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所产生的疗效,几乎被它们给病人带来的摧残抵消掉了。
+ }8 m& L9 e" B& s; e1 O
. n# G( z9 |$ I* u在一些病人延长了存活期的同时,另一些病人也因为“过度治疗”更快更痛苦地死去。& N0 x) \  F/ D+ N! S- _
* ^: @! G( h: u/ v# G$ N% V
问:大部分患者对医学并不太了解,他们该怎么区分合理治疗和过度治疗呢?
  O# B. \- E1 S* ]9 e( z4 h7 ^# h
( G' W. w. z1 L% `( k3 _* Q4 y1 F( o凌志军:这个确实很难。同一种治疗手段,用在这个人身上恰到好处,用到那个人身上就可能是过度治疗。即使一个医术精湛、绝无私心杂念的医生,也难以处处周全。
. Z  y6 j, u% J, L: Y) o; p* t2 ^/ m: h: @, v) A, m
坚守一个信念也许有用,那就是“癌症是有可能自愈的”。抵御癌症的最好武器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什么神奇的药物。& w5 r5 G& r* x! \7 S* d  c
" m" S- F2 K' B4 D5 o! [
作为病人,你需要和医生讨论你的治疗。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也不能盲目地全盘拒绝。我建议患者,你不仅要倾听医生的话,也要倾听自己的身体在说什么。同时,如果一个医生拐弯抹角地询问你的收入和职业,那么他多半具有过度治疗和“看人下菜碟”的倾向。
$ G1 r: |! Q$ C; d0 [' j: P5 ?- i5 M  v) W3 X3 }' n1 B# l9 O
死亡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最后一个礼物& [( a: o9 ?6 [6 a# [9 Z

" Z1 d' q5 E, ~患病之前,凌志军是个“工作狂”,一天工作12个小时。患病之后,特别是曾经离死神那么近,又有了绝处逢生的经历,他终于有机会看看身边的风景。离家3里地,有一座柳阴环抱的公园,平时他总是匆匆从围墙外走过,得病后无意中走进去,才发现那是个多么美的地方。2 `9 z  V1 R  c" J

0 d& Z: f) R- h1 w4 y问:你现在怎么安排每天的生活?如果不得病,你估计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 \* L7 W$ R+ h0 J$ b8 N1 ]/ Q* b  T7 t* u: I0 \
凌志军:现在我每天7点起床,吃早饭,上半个小时的网;然后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接下来吃午饭。饭后睡午觉,3点起,喝茶1个小时。再出去散步。晚饭后看一会儿电视,就睡觉了。/ T; v% R3 @: R: p& L" k

- [6 m- A, Y3 v如果没有患病,现在我肯定还在拼命工作,每天12个小时,一周7天,没有节假日。写最后一本书的过程中,我已经感觉极度疲劳,但一直硬撑着,总以为睡一觉就能好。
9 j- h) d6 d8 |  z! n: U+ ]: N+ G- \1 [1 B, J1 j
结果写完书,当天晚上就不行了。病最重的时候,看着院子里顶风冒雨的保安、清洁工,我想要是有机会从头来一次,让我从保安、清洁工干起也行。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M; F* Q$ z* j5 j( S9 Q3 b* t' I

( b6 O- }- i5 s/ Z1 k0 E问:突然得知自己的生命也许没有多少时间,死亡随时可能来临,那时候你怎么想?
2 s- @8 ~% z: a/ w7 s% a. {9 R0 y0 R/ B% o5 ]5 b. M
凌志军:至今我还记得,当医生宣布在我的颅脑、肺叶和肝脏上都发现恶性肿瘤的时候,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绝望”。
( m$ F' H/ y$ v# I/ E. y9 y
6 ~5 c. I5 H4 @整个人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想让内心静下来,却偏偏无法集中注意力。回到家里,有一阵开始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呢?我上辈子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之后心态慢慢平复下来,我发现预知死期将至的一个好处是,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回望自己走过的生命旅程,内心有一种很深的感恩之念。
8 ~7 [8 Z+ q! E0 Q0 k# c5 H& `0 Q" n1 T$ _" p) A* g3 F
感谢上天给了我那么多快乐,同时想象他给予每个人的是公平的:你拥有的权势越多,拥有的真诚就越少;拥有的钱越多,拥有的情就越少;拥有的名声越大,隐私就越少;你周围簇拥的谄媚者越多,拥有的朋友就越少。/ @( u: P% k( i, m# f8 e
2 f: H  M+ j" z
我的幸运是,我有个和美的家庭,这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情真意笃的朋友。6 O. y5 }6 L+ Y' f

! o5 O4 x$ S* W8 c* j# b问:病危时,你曾写下过“最想做的10件事”,如今做到了几件?
. X# Y$ Y  w% |! h6 H2 ?  j6 }. s- E" d* y9 ?& o5 W; z
凌志军:全部都做到了!最后一件是“重返滑雪场”。从一个被宣布只能活“3个月”的绝症病人,到今天被医生告知“你已经不再是病人”了,5年来从这个噩梦中走出来,靠的是慢慢领悟。. n/ W) l( b* s
  t6 y( j2 f# y. v2 b
别人劝很难,例如“你要坚强”、“某某得癌都好了”,说这些话都没用。我的家人从没说这些,他们给我的帮助就是努力搜集信息、认真分析判断,这样一来我自然也就冷静下来了。
5 _) K/ s+ M3 a6 z) x2 g3 Z# B
) m$ H5 P/ l: G# V) B. M我知道复发和转移的危险还没有彻底消除,然而,我再也不会谈癌色变。对于死亡,我也不再恐惧。死神是天堂里的最后一位天使,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最后一个礼物。) {) l& M2 \( I' O

  [$ s. i% \' m0 D7 H+ e! }来源:生命时报% S* ?( R, s- O1 i" `, h/ \" J
天啊,你的星座与血型注定了你的爱情与命运!太准了!点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7 19:31:30 | 阅读全部
西药正在创造人类新一轮的灾难!' ~, o; B2 F( ~$ h, j
' J7 a) E! [+ W2 I, G& b) U% y
原创 2017-10-26 赵伟民 中西汇通3 J6 A9 R0 x/ ?  ^% |

2 Q- A/ k, y( f. x, v3 R8 J
* y: ^7 a& a7 Q' r治病必求于本,如果病因都认识错了,它的治疗方法有可能正确吗?西医就是这样一个不懂病因瞎治的理论体系。瞎治的结果是可怕的,它创造了无数药源性疾病和大量不治之症,甚至使人类的基因变种,走向彻底的灭亡。
, V: W. {9 ^) V0 i! W3 Z* F! S  P+ |6 H1 r9 ~
你可以问任何一个西医,某种病的病因是什么?他们最多人云亦云地说,是细胞病变造成了疾病。可事实上,细胞病变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把结果当成是病因,治法有可能正确吗?现在人类面临大量慢性病和不治之症,西医根本找不到原因,他们治病的方法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更可怕的是,这些药物是极大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就会引起其它更严重的疾病,最终不治而亡。
- O% x: T8 M7 }! Q" N/ _" f' `8 w
疾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人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为什么人难以顺应自然呢?那是因为不平衡引起的整体失控造成的。
# r' X* G5 u5 P2 u6 \* r: u# l
* R% r5 c- e: y* J+ B: R$ l% @病因认识对了,治疗方法就对了。看看中医的治疗方法就知道了,它本质上是一门恢复整体管理的学问,因为在中医看来,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1 [: m$ |# l' h# _5 s& J9 e
( E# V8 W, z8 m! K% u
显然,细胞之所以病变,并不是细胞的原因,因为相对于细胞所依赖的生存环境,细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们之所以病变,是因为它们所依赖生存的环境逼着他们变,否则它们就会死亡,为了自己的生存,它们不得不质变。要治疗疾病,最重要的不是把目标盯上局部的细胞,而应该是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环境,或者说,整体的管理,如果整体的管理恢复,细胞是不可能病变的。
: \3 K" N& X) ~, u9 z- `3 K. k! t% W. G7 }! S4 {# u2 W% o# z
西医是怎样来治病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用牺牲整体管理的代价来换取局部病变细胞的死亡。就拿手术来说,它会让人元气大伤,如果切了组织器官,人就彻底残废了。至于射线疗法和药物疗法,对人体的损害更大,因为这些病变细胞是深藏大量正常细胞当中的,要消灭这些病变细胞,就必须“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病变细胞死了,大量正常细胞也被杀伤或致残,严重地破坏了人体的管理秩序。治疗过后,人往往不是疾病减轻了,而是更加严重了。比如大量实践证明,对于癌症患者,保守治疗比三把刀(手术、射线、药物)平均寿命要长得多,治疗的结果往往是死得更快了。% \" c- w" @! m  y' a. p1 C
; ]* Z4 b+ N  g. m# J* [
现代社会,对人类寿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它不是战争,而是西药。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西药治疗疾病的阻断、抑制、对抗机理,违背了系统规律,破坏了人体的管理。事实上,西药药理学也承认这一点,比如它说:“药物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人体内后,机体要动员各种机制使药物从体内消除,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药物经代谢后作用一般均降低或完全消失。但也有经代谢后药理作用或毒性【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在内】反而增高者。”# G7 x  T# t1 U
0 }' j7 X  `2 C1 Y2 |/ r9 `5 S
西药药理学明确告诉我们:
( @8 J9 q3 k6 `% [# ~& }( q1 o
* o2 X7 `. Q2 [, f1、人体对西药是排斥的,人体认为是异物,“机体要动员各种机制使药物从体内消除”。6 C- r/ i. f+ B# S
- D1 L& E& q# j+ x0 @4 q8 l( B
2、西药治疗疾病时间是短暂的,当人体运用各种机制将药物代谢出体外时,使药效消失或降低,就是说这种疗效人体并不欢迎,药效一过,疾病如故,甚至加重,就是说西药只是暂时缓解一下症状,并不等于治疗疾病。
. _0 a; h$ l' e: l! x; _3 |0 ^3 L4 }' f" M/ ?
3、经代谢后如果不能够将药物排出体外,就会给人体造成致突变、致癌、致畸的严重后果。
/ c( Z, H# P4 B7 o5 n5 z. r, A, e; D, n) b" o! a. ]
治病的根本在于恢复整体的管理,而西医这种治病,仅仅是临时抑制一些局部的组织病变,而不是治愈疾病。相反,却把人体的管理秩序破坏殆尽,使疾病更严重了。事实也证明,用西药治疗疾病是越治越多,越治越严重,而且更难治或不能治的药源性疾病也都冒出来了,如此发展下去,人类不被毁灭才怪!
  D( M7 ?& A5 T  [: N+ d; P( X) r: O+ Z
; _' J1 ?! n- G0 L& r. x# o5 n! y西医的生理学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以细胞为基本活动单位,整体功能的正常,需依赖于细胞功能的正常。细胞需要在相当严格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这里所谓的“相当严格的条件”是指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尤其是整体意志的体现,它保证了新细胞的产生按照特定的基因,旧的细胞不会基因变异。/ R5 V8 @4 X6 @# W
: ^9 a( b; t5 ~0 n2 Y( H0 H% Z8 C: ]# g
生理学还告诉大家:“为了实现维持生命活动的目的,必须以机体的等稳性为基础。机体等稳性某种程度的破坏,则是疾病产生的基础。”按照西医生理学的理论原则,西医治疗疾病,应该以实现机体的等稳性为最高原则。但是西医除支持疗法输液是在平衡内环境电解质失衡外,很多时候是过度输液,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当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时,即西医称之谓阳性反应时,所有的西药不是釆用平衡的方法,而是釆取阻断、抑制之法,去对抗所谓的阳性反应。例如一座天平,有左右两边,原来是平衡的,现在出现左边抬高,就是西医所谓的阳性反应,按照西医的做法,拚命去压制左边使之不抬高,根据常识左边的抬高肯定是右边出了问题,正常做法或减少右边的法码,或增加左边的法码,西医不是这样做,而是拚命阻止抬高,手一松即药效一过,左边抬高问题并没有解决。这种阻止、抑制的治疗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相反只是暂时压住了疾病的爆发,使发病的时间延迟,但再爆炸出来,疾病就更严重了。
% N; u/ [- v5 _) T% c
7 U3 ]: w( d! h; n9 P' g西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的治法,是因为它把疾病的原因归于局部的细胞病变。而事实上,细胞病变的原因不是细胞,而是因为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不恢复细胞正常的生存环境,细胞病变是阻挡不住的。& X7 c. [. L( B6 g1 G  H, \
& j5 z9 u" A- m
中医把人的一切疾病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细胞病变是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显然,中医把细胞病变之前的不平衡状态视为疾病,而不是象西医那样等细胞病变了才是病。相对于西医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杀死病变细胞的作法,中医则采取恢复平衡的办法,即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就抑制它,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就扶持它。这才是真正的治病之道。
. I; K2 s- z8 {# `
* X) ~. X' h3 V/ k) w" g& z中药和食物是同源的,因此对人体的影响是缓和的。而化学制品的西药则与人体格格不入,它既破坏了人体原有的管理秩序,又使人的大量正常细胞被杀死或致残。更可怕的是,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而产生比治疗的疾病更可怕、更难治的药源性疾病。应用西药治疗疾病才200余年,你知道它治疗出多少药源性疾病吗?小儿的聋哑、四环素牙、肾衰竭、尿毒症、肝坏死,统统都是西药治出来的!' {' u$ p9 T6 @6 V0 ~
" a; c9 [5 ?; x' h3 _) O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大量医学专家公认的事实了。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在滥用抗生素和糟糕的医院卫生条件的推波助澜下,超级细菌正在令多年来可以治愈的疾病再度变成致命杀手。”举例来说,全球每年约有超过1亿人感染淋病——一种性传播疾病。淋病原本很容易治疗,但现在淋病细菌演变出了具有耐药性的超级菌株,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同样出现耐药性的还有肺结核。几年前,印度出现了任何标准药物都无法治疗的肺结核病例,现在,这种超级耐药性肺结核已扩散到世界各地。在非洲的医院里,患上这种肺结核的病人一般都被送回家等死。从这些事例上,我们似乎可以瞥见英国首席医务官萨莉·戴维斯口中的后抗生素时代“末日场景”。世界卫生组织也预言说,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那么这种“末日场景”将会在本世纪成为现实。”: s7 L8 m: J5 R, H  _1 {% t

! Y( a* K5 x. b* Z, L$ }2 J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没有西药,人生了病怎么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中医中药。中医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更深刻的领悟之上的,它紧紧抓住了人体的管理规律,用恢复整体管理的办法来治疗疾病,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彻底治好疾病的办法。这就正如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预言的那样:“医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3 {& g7 e5 J3 H: H4 m: S- P9 ^  X, N  Q" p& M; m
一句话总结:只有中医药才能拯救人类!
- V4 N; I! N4 Y3 Z. f3 Y( m) x$ |: i6 j
4 T5 S! k4 G5 n1 S7 g- R
猜你喜欢:3 B7 O* t1 x7 I, ~" u

3 a0 P. E$ S* H$ [6 r( L9 Q正本求源,师承中医五运六气高级培训班
( E* A) [4 _8 a/ [世界上最奇葩的教育——中医
4 w" l9 A  S6 T; o民间中医都是“非法行医”成长起来的!; {5 Z7 j6 C9 {; V- q
为什么说真正的中医一定在民间?' P" `' a$ A" c& W+ X, J
西医永远不可能治好你的病,救你的只能是中医!
, ~* t8 q7 e) x& Q4 r3 U8 [金鸡一鸣,圣人必出,世界巨变!
1 t0 [3 u9 A$ b+ [8 j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成科学前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