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陈一阳先生:关于西方哲学——《大道经一阳说》导言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7 21:47:34 | 阅读全部
漫笑古稀不古稀 不妨七十当十七——七十放怀
& B8 p* f. Q' c+ J' v/ ?
4 a8 v! m2 f. x3 ^6 b: h0 P2017-02-03 陈一阳 大同禅院5 }; `3 A- k! i* C& g+ A
漫笑古稀不古稀 不妨七十当十七
8 }. P6 \/ a' T! c. B——七律  七十放怀! ~* J0 P+ o1 U4 p6 Y" x" w

7 c- X, m: z5 A, ^# O5 C6 R陈一阳
" b" _! X/ ^  r* | ( z- _! |6 y7 l- `5 Y; ^0 B) G
【今日是正月初七,所谓“人日”,人人生日也。我们老同学今年春节聚会,,一个话题就是我们都“七十”了。今天又喜逢立春(一般常年立春是2月4日,而今年立春是少有的今天——2月3日),乃作此诗,可谓“还我青春年少”,与大家分享。】
6 _: V$ ?0 M3 ?6 \& q7 ^ ( x2 f6 i8 ^0 X2 O
漫笑古稀不古稀,8 Y1 u- m& x. M4 @- d
不妨七十当十七。4 B2 h, u, I- d& _! @5 Y
摩星岭上松谁酷?
7 K' Y1 d8 u, ^2 Y4 m3 A5 ~5 n牛屎河边鱼我非。
- w4 k% k& P1 ^海阔天空安格局,
% B& z% g0 o" d  |3 m# O$ N% i" w龙飞凤舞秀禅机。! n1 H! y* Z; I$ F* z3 Y
少年轻狂多美梦,; A9 ?/ F: j/ z- r: f. ?3 @( D
试看腐臭化神奇!3 x7 v" K' ^( Z) e5 B
2017/2/3晨
% ]; V5 m* U0 _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10 08:01:26 | 阅读全部
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0), G/ O+ u6 O. n1 t& i! N" o& b
) q; X% k, B- O
2017-02-08 陈一阳 大同禅院% H: {& m4 s; p" }: i( e% L
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 |" h( r0 |" T4 s/ T- U
——《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0)
' R8 D" \, ]. \5 G8 f9 l/ x! T% w" \9 _
【后现代主义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类似佛教的禅宗。】- C, K0 l( {; t3 R
* Z+ w4 v9 e: r
现代西方世界流行“后现代主义”哲学。3 W1 V; @; ?' {5 r' x! t

  k  f/ b, t1 f( i% J. Q+ c  [0 _  Y$ T“后现代主义哲学”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哲学”而言。
' A. ^$ A$ @/ \8 c所谓现代主义哲学,一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形成的、从笛卡儿、康德、到黑格尔、马克思所代表的哲学。
5 z8 D) u8 v% I! d" ~) @+ w* r0 F其实,既然包括“古希腊哲学复兴”的所谓现代主义哲学,在我看来,就是“传统”或“正统”、“主流”哲学。/ ?! h1 j  G( r. i/ |

% t2 Z* z! D3 f1 \0 p: n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是:——( i( u& b, Y; r" H
人是宇宙的观察者、自然的解释者;
" N# h! P/ L, V5 I# p人的主观自我是认识的主体。5 w( Q" v) Z! N: K5 p" }0 n
人们可以通过科学认识、并改造世界;+ b) X8 {, U* {4 n
哲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寻求“绝对真理”,从而为一切知识奠定理性基础、为人生奠定行为准则、为社会建立普遍的共识。
; B7 R0 q9 i5 o: W* M ( K% p% Z1 y3 j! K2 r) c9 Q) r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则强调他们——“终结现代主义的霸权”,要“摧毁、解构形而上学”,否认有“公认的理论基础或共识”、他们“致力于意义、同一性、中心、统一性、总体性的消解”,他们否定有所谓“本质”而“重视身边的表面现象”,研究的重心不再是“大树”(笛卡儿把人类知识比喻为“大树”)的树根、树干或树枝,而是落在地上的“零碎的树叶”。他们认为,“伟大的航行、伟大的目标”已经通通消失,人们已经不再相信那些历史性的伟大主题和英雄,哲学寻求终极真理的愿望“根本上是乌托邦”,哲学不再是“科学之王”或“科学之科学”,哲学应该“终结”了。
) m% A* ]* m+ u% I3 O
" C% v" G0 B# e4 p后现代主义似乎可以从现代科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家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数学家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等等——找到支持他们反对现代哲学关于“总体性”、“体系性”、“基础性”、“绝对真理”或“本质”的根据。
# p: P0 S4 m8 |2 ?/ Y
8 ~' y0 A1 `3 N" }同时,后现代主义似乎还从现代社会出现的难以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世界大战、冷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恐怖主义、信息爆炸、网络世界、经济发展和危机、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各种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等——使人的“存在”或“非存在”成了严重问题,似乎普遍的“理性”、“人性”、“价值观”、“信仰”,“伦理道德”都出现了分裂、四分五裂、甚至支离破碎。
. ]7 ]/ m3 v+ O2 U2 B3 G 5 I+ x% b5 m2 ^
有一位哲学家R.H.麦金尼精辟地指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争论的根本问题是“一和多”的关系问题,他说:现代主义者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期望找到统一性、秩序、一致性、成体系的总体性、客观真理、意义及永恒性。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是悲观主义者,他们期望发现多样性、无序、非一致性、不完满性、多元论和变化。8 }9 J, D1 l$ i' B& \6 Y# o6 h

6 j) F# Y4 P6 s" c- `后现代主义极力反对“总体性”,认为它必然导致“极权主义”。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都热烈地“我行我素”,倾向绝对的个人自由,以自由的捍卫者而自豪。他们善于否定性的、解构性的社会批判,而不善于建设性的、具体解决社会问题。
/ d! Z- Q$ o0 `  n5 Q$ r* L/ Q在这方面,可以说他们只能是苏格拉底式的“牛虻”,而不可能成为、或者他们压根儿就不愿成为柏拉图理想的“哲学王”。
1 H9 j8 _' ~' h, p
; O- u) C' P) P& y* y) e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把他们的哲学成为“非哲学”,我认为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1 n0 N2 d! D3 k  A, ?# i! k这使我想起《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且,套用《金刚经》的“三段式”:佛说哲学,即非哲学,是名哲学。* n: M& ^9 a. z, K/ n6 y% L
4 _5 w. U* @. Y( f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类似佛教的禅宗。他们否定经典的权威,有如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他们注重“身边的现象”、注重“零碎的树叶”,也如禅宗主张的注重“当下”、在挑水砍柴、吃饭睡觉之中感悟“平常心是道”。他们主张“非一致性”、“多样性”、“多元化”,也如禅宗主张“法无定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他们主张“拒斥整体、陶冶个性”,也如禅宗之“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l' N7 {# A- ?) E3 ]; p但是,他们缺少禅宗最根本的精神——就是“明心见性”,就是“禅悟”。$ d2 L* Z8 |1 L, r3 x1 \
后现代主义领军人物维特根斯坦把自己的名著《逻辑哲学论》的全部意义归结为两个命题:“命题一,凡可以说的都可以清楚地说。命题二,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他批评哲学家“企图谈论那些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东西”。——正是“那些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东西”,才需要我们去沉思冥想,需要禅宗大化流行的“禅定”,需要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需要“究天人之极”才能“通古今之变”。5 S' D) B; t. R' j  z  L
; ?2 o9 X( ~6 G: f. C
我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一方面说明西方现代哲学,确实遇到了实实在在的挑战,也在遭遇“被埋葬”的命运;另一方面,也说明西方哲学正在发生似乎有一种向古代东方哲学寻求智慧的趋势——我希望,“中国文艺复兴”能够与之积极互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10 08:02:56 | 阅读全部
人人都有“圣灵”都可以成为圣人——《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2)
0 z5 s' n9 v- h+ E( v% u7 i% @6 i7 M& t2 g
2017-02-10 陈一阳 大同禅院
& j9 }  ~% ~& c, a人人都有“圣灵”都可以成为圣人
* v5 J$ L6 M# I: |' ]9 @——《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2)
  s2 d, ^) N, A) ]4 y 9 d. ]  U2 X* o% y7 c# v- t
圣人的出现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而且有着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人性”基础。- K. f9 g  j& {+ ]" i, q
! y1 z$ R+ x6 k" l$ t  ]/ m
人类社会中的“圣人”当然为数极少。+ _. H  b( t  K. t0 J# w9 l- _4 _; g. c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因此,他也非常感叹“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v( F4 ]1 H, u# U; |

; y4 B$ {* u% i# q' p$ q4 b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就说得非常直率:这部经典就是为“发大乘者说、发最上乘者说”。真正能够理解这部经典,“当知是人,甚为稀有。”4 ^  s/ o7 S! d7 R7 P' e+ G1 U
但是,也许正因为“甚为稀有”,反而使许多人知难而进。《金刚经》如此,老子《大道经》也如此。- `5 w( y$ |# `. k- K
4 e3 k9 Q0 n" X+ f
我认为,圣人的出现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而且有着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人性”基础。% D5 x+ {3 \5 H* ?

, E  t6 l5 z; t中文的“性”,在我看来,实在又是一个很奇妙的字——左边是“心”,右边是“生”,合起来,竟然可以有两方面内涵非常丰富的解读:一是“生心”之本,二是“心生”之升华。( `& k4 [. F( h6 S$ y
& g; s: j2 s: U: O& h* r
“生心之本”,就是“食色,性也”的“性”。这是人与动物都具有的生命存在的“本能之性”,说难听点,就是人都有一定的“兽性”。
) K% Q0 U1 @" t3 y! G
6 h( l% y7 s" \  D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哲学家、神学家和科学家有种种解释,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动物所没有的“人性”。
, U7 l+ x+ ^( ^6 }- ~- y7 P
# S( `* D! b& W9 p4 p当传说的人类祖先“亚当、夏娃”第一次用无花果叶或兽皮来“遮羞”之日,我认为,便是“人性”产生之时,人类从此形成了对动物性的超越。人类的文明,可以说,就是从“遮羞”开始。因为人类特有的“遮羞”行为,才有与此相关的性的禁忌与伦理、性的神秘与幻想、婚姻与爱情、灵与肉等等人类特有的“性”的问题,也逐渐形成了更是人类特有的各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抒情的诗歌和文学。4 ^7 _# Y9 r$ h( }

7 `1 I% ?9 K0 p8 u+ L8 i不仅如此。“遮羞”,也使人类的“性欲”得以节制而升华,性的能量得以向精神方面的转移升华,使人类大脑获得了空前发展,短短几千年,便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形成人类特有的“感性”、“理性”、“悟性”等等。
4 Q1 m! N+ |. `8 P- [) c9 f
9 H. S! C/ W( c( g  _! S人类社会基本的法律与道德规范,便是一个社会对“人性”的基本规定。# `( m4 s- M. O1 \; p# {' M' w5 w% v
  d% v+ P5 T; d8 U) P* V
人类社会,或者说世俗社会大多数人,虽然表面上“遮羞”,但是内心却充满各种欲望和追求。真的能对这些欲望自觉地加以一定的节制并使之升华,便是对一般“人性”的超越;超越的最高境界,便是“神性”或“佛性”。2 q9 @+ ?) y7 ]* a; `
( C# o# f% {7 g
“神性”是通过信仰、祈祷“神”的拯救而获得的超越性。9 [8 Q' k$ O" q# @
而佛性,则是通过人自己本身的修行而获得觉悟的超越性。
! Z$ B) i4 B6 U. b9 k7 {: g% E
8 O( r% p$ m. n2 H2 Q“神性”或“佛性”都是“人性”,都是在“人性”基础上的升华。6 S. _' j6 J. F' T' r
正如佛教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佛性”一样,在基督教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圣灵”——所以,我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可以成为圣人。' e* ~+ H1 d& \  z
) v8 a  z9 E/ x  @% g, z
圣人的社会基础,是社会追求自由而自觉的思想者。如果说,自由思想需要“闲暇时间”的话,那么,现代科学技术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理论上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享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所以,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富于“求道精神”,成为“追求自由而自觉的思想者”,在这样的社会,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科学家、哲学家、“现代的君子”乃至“圣人”。
# x- O4 |2 Z+ {2 D3 \+ i  g$ P; ~ 2 g( g6 s! W! {$ n: h
当然,正如人人都可以下棋或登山一样,真的成为超一流的棋手或登上顶峰的人,都是极其稀少的。但是,尽管如此,喜欢参与下棋、登山的人,不是越来越多吗?: b2 d( X" @& [# I, d8 s9 B

# y/ }1 U. c) c; p我认为“圣人”并不是神秘、高不可攀的人物,我心目中的圣人是这样一些人,——也许他们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瑕疵、不可能十分完美、圆满,但是,暇不掩瑜——
$ ]0 H1 R8 |4 T: x8 t& r # P# w/ t! O& S4 [/ v
哲学家如古代中国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现代的康德、恩格斯等等;
. p4 E0 h/ {& B$ Z8 Z3 N# g! A宗教家如佛教的释迦牟尼、慧能,基督教的摩西、耶稣,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等等;$ W4 J/ ?4 H. J# |" r; `
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等;
1 n3 q+ D/ O3 o2 d! }% s0 [政治家如古代中国尧帝、舜帝、汉文帝、耶律楚材,现代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杰斐逊、解放黑奴的林肯、提出创立联合国的罗斯福等等;
; v% y( N* I8 A! w主张非暴力主义的印度“圣雄”甘地、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南非实现种族和解的曼德拉等等。" V  N- G& z0 ^: V, M
社会上还有许多“自隐无名”、品德高尚、乐善好施的圣人;各种宗教、科学、艺术、各行各业都不乏追求各行各业之“道”的“圣人”的存在。
8 D" }7 l; R8 r( Z- j9 c/ 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11 14:18:06 | 阅读全部
政治与哲学——《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3)+ v% M$ p, d% V. b6 w% x) R
, V. @* h. m( f' y* X3 i9 l
2017-02-11 陈一阳 大同禅院
3 Y9 A9 E  T  U$ J$ L2 l 政治与哲学
: `; S7 M7 M+ n——《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3)
6 {2 r8 a/ Y# a) t+ ]; p7 ~  {$ S: [/ ~
% u* K, B) j- E5 ^政治,或“政治正确”,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似乎还都是一个相当敏感而又相当沉重的话题。/ i+ Q0 |* g9 T+ w2 j

! S4 ]2 o6 j' {4 I# f: ?哲学的对象是整个世界。人类社会无疑是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部分,而政治则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内容。
1 z- F/ k7 N  t& i$ R5 x( R" ]人的存在,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社会化的类存在。个体的存在,使人倾向自然的自由;而社会存在,使人必然倾向“政治”。3 t) V9 Y& _# P& D

8 z" C3 s. P8 p  y亚里士多德说得非常干脆:人是政治动物。
+ [* H1 |: Q/ q: ], o* \& ` 1 q" t- Z/ O5 ^
黑格尔说:
8 ?( I! M( a. `! q: Q2 U社会和国家正是自由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F  v" h& k2 Q! \" b1 S需要秩序的基本感情是唯一维护国家的东西。而这种感情乃是每个人都有的。生存于国家之中,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必要的。(《法哲学原理》)5 c, V& ^: m5 y- D2 k
5 z+ @0 Q' c9 K- @% X  ^1 P/ U$ X. }7 y
而毛泽东更是强调政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他说:2 f+ z: Y, `# o, Q$ O! n

# c+ g4 g# P* `, s% W+ r& B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F3 U, T8 ~4 X' f/ J9 c; q0 N
, F  Q4 j# B% @8 N" O0 H8 K我赞成毛泽东说“政治是统帅”,也赞成马克思说的“经济是政治及其他上层建筑的基础”的观点,但是不赞成毛泽东所说的“政治是灵魂”的观点。
' i/ l) ~8 y1 G/ d3 `- C* h正如“什么人”当军队统帅一样,我们可以追问是“什么政治”当国家的“统帅”?' ?9 c: X( h3 S  }
这不能不是哲学问题——在相似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什么人”、他的“什么样的哲学”决定什么样的政治。* e  J! S$ A8 I: E: q
所以,我认为,哲学是政治的灵魂。
+ n% Z! g9 @' F
: ?( R" r# P  V6 q$ U! K# O如果说,老子所说的“以道佐人主”。可以说就是承认“政治是统帅”;那么,老子所说的“以道立天下”,就是认为“哲学应当驾驭政治”。
4 t) z: }' D6 U2 s% X; n# F6 l
# Q- Q6 i3 ^$ _* s# p6 s而柏拉图则认为:哲学家应该为王。否则,国无宁日,世无宁日。4 V% X. @: v8 q
, y% x; [6 Q6 r/ c' R- G2 g
从“哲学是政治的灵魂”观点看,以往许多解读者认为老子《大道经》,就是讲“君人南面之术”即“帝王术”,是很有眼光的。但是,他们看重的似乎只是与韩非所谓“法、术、势”、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所谓“既是狮子、又是狐狸”、  尼采所谓“权力意志”差不多的什么“阴谋权术”,却完全不懂老子“以道佐人主”和“以道立天下”是何等光明正大的圣人政治!% Q5 k! c0 C8 L
; c7 [$ G' }& s( k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与“轴心时代”其他圣贤相比较,老子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就是“究天人之极、类万物之情、合神明之德、通古今之变”,其目标指向,主要是“治大国”乃至“天下大治”的“大政治”思维。' m% @" {" B0 k* H

  R& z/ m' I( z2 L- ?' i" B* ~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一个小国,虽是王子但立志出家,不问政治,也就没有什么兴趣研究政治了。0 t; N3 i. F; b; K- p  O
( R( g' I% d& I# t* t
古代犹太也是中东小国,生存条件比较恶劣,且是单一游牧民族,难以安居就难以谈安定的政治思想,支撑他们的精神支柱就是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4 W7 i2 E4 g: S: c' M( P % Y& C6 e6 \/ a; O2 d3 ]: ~9 m
古希腊是地中海边的众多城邦小国,商业贸易比较发达,所以城邦居民比较崇尚自由和民主,古代哲学、科学以及政治理论就在他们之中产生;尽管有许多深刻的论述,但是,在古代交通、通讯都不大方便的条件下,他们毕竟有“小国”的局限,缺乏大国的视野和“天下”的思维。古希腊的哲学家,还缺少“大政治思维”的大气象。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只能是一个“小城邦”。
4 t  U! N' b$ h) g" N2 o3 u3 z
; w! O$ T! q- S- u. h0 w孔子与老子同一时代,生活在一个有好几百年历史、从辉煌走向衰落“礼崩乐坏”的周末春秋混战时期,他虽然有大国“大政治”的思维,但是,他所谓“吾从周”,也就是局限在周朝体制之内,强调“仁义礼治”、“君臣父子、尊卑有序”, 比较偏重于社会伦理秩序方面。所谓“删定六径、述而不作”,则主要是文献知识方面的整理,孔子的“儒学”,主要是“君子”之学,“为臣”之学,也因而比较缺乏原创精神。老子所讲的则是“圣人”之学,“圣王”之学,完全超越周朝局限,提倡的是“致虚极、守静笃”,是沉思冥想,如何实现拨乱反正、“以正治国”、如何实现理想的“以道立天下”的天下大治?4 X! b% ~0 Z1 J* n8 j6 E$ Q) P
& b" p' b! Q" P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主要就是政治文化——正如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所说的:《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道德,此务为治者也。
4 _$ \* g2 Z1 B  P) @5 \2 w: B & }$ r) ~4 m8 W- W  `
我非常赞成“儒道互补”,不仅“儒道互补”,而且应该宽容百家——正如司马谈所说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要补充一点的是,在现代,更应该虚心学习西方政治哲学、并善于吸收其精华。, n. K: A. V' S
1 _6 f) P' y# F, U. J
人类社会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各种政治制度——古代“禅让制”、君主制、政教合一制、党主制、立宪制、专制、民主制、资本主义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等等。& ?7 F: y- ?/ ]$ A! q7 j( g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从“强权政治”走向“讲道理政治”的“大同”理想社会过程之中。) T9 @' a$ [- k+ n"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12 09:34:50 | 阅读全部
以“大同之道”立天下——《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4), @3 W# H5 W7 I
4 u+ U0 z$ l  b' u6 B9 i# r9 P
2017-02-12 陈一阳 大同禅院) Q, ~& t5 j/ K) L
以“大同之道”立天下  S( E# g) B( S8 b$ V: G  h' r6 m
——《大道经一阳说》导言(14)2 [8 Q4 w, v" u9 k

4 N1 C+ w+ i1 B- O/ O( x7 Y
; K& V% c' Y, ]2 \  Y* Z4 Q; O以“大同之道”立天下3 W4 T. y: w# M0 v- c2 Y( w: L4 k
——2016-11-25在万木草堂的演说开场白8 c- Y1 `3 R3 d9 {6 q# _& L
陈一阳. ~" W8 k2 V% J( R: {1 ~! Q
& V- \" ^# @( c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8 E- n3 ?5 }2 `) H3 ^4 D: H( a我很高兴这次演讲能够在广州万木草堂举行。/ ~7 x) {: x1 [4 l3 N& [
——首先我要感谢中流读书会,是他们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使我能够“旧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我想也用两句与“中流”有关的诗来与大家共勉:“时光如涛荡泥土,砥柱触天立中流”。( D7 D8 n4 f4 c

9 n0 ?9 P" C% c5 ~* |9 G广州万木草堂是120年前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开始教学活动的地方。四十年前曾经有人把我们“李一哲”称之为“当代康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当年在离这里不远的北京路口也创办了一间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万木草堂”。今天,我作为曾经的“李一哲”之“一”,在万木草堂这个康有为、梁启超120多年前教学相长的地方演讲,似乎冥冥之中真有一种特殊的因缘——康有为先生1927年69岁逝世,他逝世之后才得以出版他晚年最重视的《大同书》,而我现在69岁在这里开讲我平生所学所思的结晶《大同之道》。
8 G& U. C, \- {
1 h# L- y$ d3 F/ Q我想,我今天在这里讲学,应该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我们大家都要高扬康梁他们这样的治学精神:
/ J8 R) X) ~7 r5 f1 @* w——康有为先生在万木草堂创办之初所说的“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以及梁启超先生所践行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x' u$ {6 P+ x& `- `- z
! g! D; t% v$ r# n- ^9 i
我现在开讲《大同之道》:
% U4 Y. A- m8 t- E5 A
: i) R' w0 X+ a$ m# u: h大同之道,发心缘起
8 ]% F* A  ~' \2 ?% Z- Q5 I) s7 j; n0 E, m% Y) c# h
——究天人之极,类万物之情,合神明之德,通古今之变6 F$ R: o1 Z6 a$ I! a2 F* d

2 T! G% y+ ?2 C, j, ?
! a$ r( y3 R% H3 O; F8 z5 q
) q2 o2 ~2 E0 T7 @) n  B6 E大同之道,尊天之神与人之圣,敬贤与能,爱人如己,讲信修睦。
6 r+ e6 K- U" ]% y  H9 D4 s7 z( O' _& I7 P

! I% E2 R7 u: f( R2 D  _4 O5 P+ W! a! E$ C  s: C( o8 G9 r
大同之道,大而化之,以和为贵5 d$ o) w; e  a
$ D0 P8 j3 P8 d" s- c
——天下百虑而可一致,殊途而可同归。5 E8 z4 U/ S5 s  z- `
: O! {( J& X% d7 L0 p4 q: X3 n& u

  S" F/ m5 _  o) H( j3 ]/ f4 t+ d3 r5 Y; Y0 f: \/ q
大同之道大家禅,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t( r# H* X+ e% Y- W' h
( v! c  B% u% c9 K- L; B9 {6 M
1 i. E# i6 Q, M/ D3 z% G0 v: n( @* Z; F, S9 \' X
大同之道,大道之行也,1 p+ [$ a+ a. a0 k6 |( y
# w- O# q0 I1 a, W# p: P
——实现个人自由、社会共和、世界大同。- d) H9 k: M# x5 F( V8 r( {6 U# f

- a! x4 ]( s/ k5 f, I 7 I' e& r- S1 B1 R1 e) z9 Y
5 z2 A% \; c# [, I* K
这100多字,就五句话:6 D% M% v, g0 M/ x& i7 c/ Q7 N; ~
第一句,是讲“大同之道”的根本精神,就是高扬无论是哲学科学神学佛学人学政治学等等研究或修行的根本精神——“究天人之极、类万物之情、合神明之德、通古今之变”,同时,这也是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
" R  E. t0 f" C0 J# s. f- j 0 V+ V% h3 O; P1 `9 t  B
第二句,是讲“大同之道”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请大家注意这里,我为什么说要特别讲要“尊天之‘神’与人之‘圣’”?
1 k# Y& g% M- O1 l! a+ L% Y, e' C & {2 |# u8 J* Z: u9 B/ \
第三句,是讲“大同之道”特别要注意应该如何对待不同思想、不同信仰、不同意见、不同生活习惯的人或团体,最重要的是“大而化之”,这样才能“大而化之?$ Q: h+ E& R: S. X

4 W( m2 Z8 y* j2 d* z- r第四句,是讲“大同之道”提倡把“禅”从佛教解放出来,成为“一讲就明、一学就会、随缘方便、随时自在”的“大家禅”,强调“修之于身”、“知行合一”,“禅”是身心健康不二法门。9 _9 f5 X. S9 Q5 e: A& Z7 S6 `' ^3 q

8 S# g- z8 i6 f9 E第五句,是讲“大同之道”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个人自由、社会共和、世界大同“——也就是“新社会主义-大同主义”的根本精神——超越“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是“中道”。! f2 a5 s7 d  k# g

, ^6 B5 ]1 O4 U. {5 ]  M/ W" r这120多字不是很普通、很平常吗?为什么说这是我平生所学所思的结晶?而且我明知学佛要“不妄语”,为什么还敢说自己这是要尽可能把“儒道释耶回”、用现代话语就是要把哲学科学佛学神学人学政治学包括各种主义融会贯通?
6 m! e- G; V- W% p; ?
4 f3 R/ ~7 Y2 y0 O) Z——因为这是老子所说的“以道立天下”、“执今之道而御天下”的现实需要。
3 H7 [# C" j) M: R8 _——因为这也是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现实需要。. h! w/ ]# W# u/ ^4 k' o" g
——因为在我看来,“大同”不再是空想、猜想、不再是“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就处在“加速度实现世界大同”的历史阶段。# M3 q" Y9 |; {& H& m
而现实的种种危机尤其是政治经济宗教或“主义”方面的矛盾冲突,需要我们寻求“大而化之”的大同之道。' c" T) G, a& I* W* X" H0 U
——而且,还因为“大同之道”应该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主旋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