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9 11:14
& u7 |+ J7 I" O$ O$ l: T5 R# v序二- G/ p3 ]# s# V! C
; r$ d. s% M; y0 l2 L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原副会长、教授尹朝显
7 @3 |+ f- U7 I- h9 O
' U5 [" \3 ^0 U: L4 T; r后记$ v3 F5 Y$ t' J" o5 A3 d) @, J
! G! @) h- M" Z我从小就喜欢医生这一职业,尤其对中医情有独钟。我父亲赵世昌曾任晋县(晋州市)常务副县长多年。但我没有从政,也没有从事别的热门职业。我学习继承了父亲善于学习、低调处事、真诚为人的品德。- h+ I0 k" R+ T/ t: u
我从17岁开始学习中医。做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毛泽东时代的我,骨子里渗透着为人民服务、为弱势群体排忧除患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为百姓治病消疾的中医事业之中,视病人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用爱心、耐心、细心、热心、责任心和笑容,温暖患者,助人为乐,不为名利,始终不渝。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9 s, n" f% G: g; S9 H7 ~$ N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018年我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2019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肾癌侵袭了我健康的身体。手术化疗后,我毫不畏惧重返岗位,又开始了工作。出诊的同时,我仍坚持每天撰写医学心得笔记,这已成为我几十年的习惯,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此期间,我还编辑了几十篇食疗养生信息先后发表在了《今日头条》上。当我偶尔停下手来的时候,望着自己几十年来一笔一笔记下的上百本数十万字的医学手稿,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忆一生,我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 O% r) f+ B$ z! j$ y
新冠期间,我的手稿被晋州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我的老朋友孙常锁偶然发现,他非常关注,热情鼓励,我尽快将手稿整理成书出版。我也愿把医学书稿无偿献给社会和后人,以了却我立志普度众生、造福于民的初衷。在他帮助下开始了电子版的文字整理。
2 ^4 J+ d( a/ V0 B, M) {5 g( p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原副会长尹朝显教授,看到了我的部分书稿后,欣然命笔,写下了热情洋溢的序言,给予很高评价,让我感动不已。晋州著名文化学者朱元庆老师李庆栓老师、获全国地方志奖一等奖的《晋县志》主编总纂张喜聚先生,为我书稿的出版都给予支持帮助,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无比魅力。; ]+ D1 X' _$ ^2 r2 q
中医是国粹。每个中医人都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引我步入中医之门的已故恩师李静如老师,衷心感谢严谨缜密、一丝不苟年已97岁的恩师刘颜卿,衷心感谢高校毕业回乡执业的已故恩师张从芮,他们潜心教我中医基础,教我学做良医,使我不断成长进步。1 K! D- y$ a% T O( p5 k, L; d
我还要衷心感谢自学成才、技艺超群、已84岁的刘顺安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传授我中医经典,与我交流行医心得,助我丰富医学笔记;衷心感谢晋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孟玉德、院长苏铁柱及历届医院领导,专门设立且一直保留“晋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为我开展中医理论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提供办公场所,创造便利条件,对我高度信任,寄予厚望;衷心感谢晋州市财政局党委书记张清波同志为保留中医研究室给予的帮助。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给了我学习研究,整理笔记,辑印成卷的勇气。
' q* ~- Z6 I- ~7 [! M4 j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肯定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指正,同时,向我的家人及所有支持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4 E3 O- H8 a" S& b$ T. N1 n8 X# ~1 @8 ]. L/ h
赵建军于2023年暮春& U! p* g6 r# w( l; h. I$ z
+ Y5 T5 v: d4 a" i1 ]
# B; [( |2 b* e+ _7 W7 p+ @( A2 _3 {9 D" U9 b% L1 G
/ A) C6 q# c7 a) e, d: A; j. R% H& p0 s# k
* K% U& E& p$ U) J. ]* b
" w% A2 K" u1 g% i0 H5 u
; ?7 X1 f+ _& n3 }+ [# \/ f
4 w3 J+ o# \* c6 R& F; D; Q; G1 p+ h% o
) S% Q/ h; o8 L6 q' ]% ^; \; I3 i4 p
( y# O) j4 h. Z3 `; d6 d# @8 ]3 S4 C/ b: q% Q6 {, b$ F% L0 x4 c6 Q
3 f# f! {" @: z; I
% |9 k8 ]2 d h, a0 a
; d; I }+ T' y/ w# i; @/ [1 P# N% w8 J2 k8 N& p/ F
9 ~$ i; _3 |* c* ?( u# ~
: V+ [( w6 ^6 e9 z/ }随读随深思
* }7 i: Y* @* e, Q% F边赏边感悟 C" G7 k, j1 L Q3 N ]9 I/ U+ n
军转干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朱元庆8 }9 l0 A" B! O" ~- p0 N/ i
我的书桌上,放的多半是诗词歌赋、随想杂谈之类的书籍。这大概是个人的业余爱好吧。
7 F( d: R, b1 f f, P% a最近,通过好友孙常锁同志,有幸结识了晋州市医院中医科科长赵建军医师。他将几十年行医经验之作,有500页之多的《传承启悟集》给我赏读并嘱我提出“宝贵意见”。这实乃不胜荣幸并令人感慨万端。" j1 H- c9 l3 u$ X0 _
我择篇品赏巨著之后,激情涌动,赞叹不已,感佩有加!' [8 ^: {' T& e, Q" C! n4 V7 a
赵建军医师的医术自有独到之地,高深之处,口碑佳好之赞。他从不满足,志存高远,严于律己,从思想到行动再到业务能力,为人称道。其特色有三:其一,从无升官发财之思;其二,从不欺诈良民百姓;其三,不借从医之业做不正当的常理难容之事。一句话:坚守“积德积善、一心为民”之情操!
% h* T, v; U7 g& e6 |' K7 ?2 m他是个有心人。费尽心血,把自己几十年行医治病疗伤的诸多经验体会,付诸文字,为的是在医者之间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医界积累宝贵财富,助力医学技能的发展提高,造福于广大百姓!. h& V, T9 \: w: _3 n
从他的著作中,我们可感受到其学识之深,技艺之精。其书中题目即可看出他清晰明了的诊治之道,鲜明深邃的医学之道:9 C Y8 ]) E! A9 ^& Y7 z5 u
察形——医者要善于察看病人的形体状态,进而推测其病情病况;
$ ~( u6 Q8 \# A3 S5 U/ {% ?: w视色——医者通过观察病人的色泽状况而推断其病情;
: K* m) v2 P3 F6 j" E触脉——医者以接触病体诊查脉搏以知病情所染之所在! % \1 J- P+ m7 a
可以这样说:这是经验技术的总结,更是学问学术之集大成;这是行医者的思想汇报,更是相互沟通和学术交流;这是医学发展的可贵之步,更是对医学技术的因势利导和助力推动;这是你追我赶技能的递进,更是救死扶伤的必要传承;这是医者相互间的启发诱导,更是对榜样力量的有效促进!总之,本书就是实践中的医生最讲究的所谓“辩证论治”的概述。
% K* d( T' `1 U$ w9 U而“辩证论治”的指导思想,正如他的“菩提传心”一样,实乃医者仁德之心也,更或是打通人们思维领域里的一把金钥匙,一个总开关!赵建军的《传承启悟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成为总结经验指导行动的一个范本,也是广大读者由衷欢迎与赞赏的根本所在!- ^* g* \: R* g0 l: r) l+ O$ q
我诚心希望这部专著成为医者有价值的参考读物,并开动脑筋,联系实践,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把救死扶伤的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为更多的人搞好服务,减少痛苦,保健身体,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6 j- \9 w# R9 V, S
- K; P# u8 f/ S' n2 {! K" T
2023.3.21* l, g7 i+ P' ^9 R% D; P$ x
2 O2 r( h& b9 f1 T( ]) M
/ J+ n& a+ L7 Z! @% U+ n& m, y; _3 p; Z6 ~2 a) a; a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