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非典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2-19 11:09:48)转载▼
, x$ t8 U e& W5 k$ o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8 x: F+ k; ^/ S. H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12
0 G8 T* R* q" q8 b, \$ D, s% ]5 C" G2 f& K1 I& v
2003年中国流行的SARS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本来2003年美国就有了结论 ,但中国却把它列为也是世界性难题。9 j8 _6 @; _& Z" e* ]
/ h& n+ t5 K( l! a中国科学家研究了15年,唯一的结果是果子狸不是源头,中华菊蝙蝠才是源头。但是2003年的SARS病毒最早出现在广东,而广东的各种动物都查不到与人类感染的SARS补病毒最相近的病毒。现在在云南查到中华菊蝙蝠体内含有这种病毒,但这种病毒是如何到广东引起发病的,科学家仍然是一头雾水。因此说引起2003年SARS病毒大流行的罪魁祸首是云南的蝙蝠,证据明显不足。
" ?8 y0 W; ^0 o7 @! t e; V
8 p* f6 S* W! i: {( j5 z# J" G5 f另外蝙蝠不可能制造SARS病毒,蝙蝠体内的SARS病毒应该是感染了环境的病毒,因此说SARS病毒来源于蝙蝠是明显不准确的。
9 ]1 J- B" p% K2 {# C$ ^- w) [8 h2 G& e# s( p; y! S+ v* A/ J; X
本人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本文是这些文章的综合
$ Y, w- }! M! t7 w( q* ]3 F& v' J0 c6 j* z; W6 s5 F0 W
一、SARS病毒来源于较原始的山林、山洞和土地
+ d: s' ~2 d. u2 Q
. Y: c# w3 S6 L% R中国是个古老的民族,也存在一些古老的病毒和细菌。SARS病毒源头是较古的山林、山洞和土地,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出现并被风带到了城镇,然后在城镇里传播。传播SARS病毒的不是动物,因为检测到的有抗体的人大部分都在城市,根本接触不到云南的中华菊蝙蝠。证据如下:* |/ {% l6 P1 }! ~ q0 h
( I# R) p, ^% d" N1、北京发现2001年的儿童就有40%的人有SARS病毒的抗体. Y/ g1 U Y# ^! M
; N s' Z4 |+ F# ~* X/ l0 e
北京儿科研究院研究人员对2001年(当时国内尚无SARS流行)在该院治疗的77名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阳性率为41.56%;研究人员还同时使用了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对2001年保留的另外80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也是40.33%。
& f7 i3 M" [% [( \8 A) w2 I$ ]% Z/ w8 r: P( L" s
按照免疫学的理论,只有人体感染了某种细菌或病毒,才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而2001年并没有流行SARS病毒,为什么儿童体内产生抗体,而比例又那么高呢?只有一个答案,SARS病毒早就存在,只不过不发病或很少发病而已。2 w. M; G5 {( K9 B) H
. k2 P/ S3 h! B3 b(《儿童SARS病毒抗体回顾检测及其意义》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3月第4卷第3期,作者崔小岱 宋国维 马连华 许峥王天有。)
* @- {1 g+ s; p
* R1 o, q) g0 E$ `: _3 e' A) L2、在广东SARS暴发流行之前,有一部分健康人群就存在SARS抗体
7 ^7 I) v! F2 @( T5 x; m ]
4 y4 B- f1 K: M' Z北京消息据中新社报道,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防疫队进行的SARS血清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广东SARS暴发流行之前,有一部分健康人群就存在SARS抗体。这表明健康人群中存在一定的SARS抗体水平,其构筑的免疫屏障可能帮助遏制SARS的大面积流行。
, F/ q+ v5 ?9 i3 T7 ^- S1 S2 r# N
7 ^% G' V, r0 k. d4 z* ?调查是从广东、江西、山西、河北等17个省区的169个县,选取1621名健康青年在2001年至2002年的超低温冷冻保存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初筛,并经3家权威机构的4个实验室进行了SARS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确证,其中的16份标本与S ARS病毒抗原反应阳性。这份报告也说明SARS病毒不是2003年新出现的,而是早就存在了的。
( Y& r0 ?1 d+ ^
; `3 g. h& L3 T( R9 m(《健康人群有SARS抗体》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16:07 深圳晚报,作者:曾利明)
- M- v7 R6 L9 ]6 s: H7 t# w( l7 C( ?2 J! n! b: T- m6 D/ n
3、郑州大学“非典”科研攻关小组专家对外宣布最新研究成果:SARS可能是一种早已存在的独立病毒
# D% f9 u$ x1 E/ N+ m/ U2 w5 h
6 v9 |3 Q: y9 s( S据新华社电2003年5月1日,郑州大学“非典”科研攻关小组专家对外宣布最新研究成果:SARS可能是一种早已存在的独立病毒。课题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薛乐勋教授介绍说,SARS虽然外表与冠状病毒类似,亲缘关系未超出冠状病毒科界限,但由于蛋白基因与氨基酸的序列与其他冠状病毒有本质不同,因此可能不是其他冠状病毒的变异体,而是一种与冠状病毒类似、但早已经独立存在、此前未被人类所认识的新病毒。
& |8 t" }) @; y2 \+ S) H% d
% o9 B. A( r) i0 {, {+ g6 @' o(《郑大非典攻关组宣布 SARS可能早已独立存在》,《北京娱乐信报》 2003年5月03日)
! M. E; ]7 ~) K& ]4 f4 \( Z: ^
4、新加坡科学家发现SARS病毒是相对稳定的,没有重大变异
G3 p% o! q9 B; l
3 W; J) Z$ O( M& ~, f6 O: a英国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网站9日发表的文章称,新加坡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意外地发现SARS病毒是相对稳定的,没有重大变异,这也意味着这一病毒在人体存在的历史可能比人们估计地要早。这一发现得到了加拿大病毒专家的肯定。
) |! t9 i/ ?$ M
) R5 N+ P. f$ I& ~- Z; z$ N9 j(《新加坡和加拿大科学家称SARS病毒无重大变异》,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0日 09:20 北京晨报)
3 I. F, c. F& s# ?) D' \* k& v: |7 I0 g4 q0 f2 [ D ~
5、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布朗表示SARS病毒不是2003年刚进入人体3 P7 D1 N9 h9 J* o( P
' o& a) u; l9 Q8 M) E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布朗表示,如果病毒相对稳定的话,人们就有希望借助疫苗进行防治。他表示,一般情况下,病毒遭遇新环境后通常会变异,而病毒相对稳定性则说明它已在人体内存在了相当一段时间,而不是刚刚进入人体。( p/ o! [+ k7 {- R2 b8 U8 N
& C8 m3 L/ f2 U8 F0 E6 S7 p7 q(《中国做好应对非典重来准备 聚焦重来4大途径》,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22日 07:58)责编:陈卓)6 v5 q. W2 V" m& A
; L f3 P# Z% u$ t5 D6、广州市疾控中心病毒免疫科副科长吴新伟认为,“很可能以前就存在SARS病毒的‘前体’,9 o8 \' r: F8 d6 p/ t
; |& O+ E6 W$ G' b
一般认为,首例非典患者是2002年11月出现的,但广州市疾控中心病毒免疫科副科长吴新伟认为,“很可能以前就存在SARS病毒的‘前体’,只不过由于毒力和传染性不强而被我们忽视了”。吴新传说,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SARS病毒存在于动物宿主,通过变异后感染人类。这同时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SARS病毒究竟是在何时出现现在的生物学特性的?他援引艾滋病的情况为例:科学家1983年证明艾滋病是由HIV引起,但早在1959年采自非洲的一份血清中就已存在HIV颗粒。: t( j; x6 v. ~0 L8 ^) Y
1 p* [4 u9 v0 z' d7 v' w(《广东SARS研究诸多新发现》,《羊城晚报》 2003年9月11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Sep/402362.htm).
/ o! S" w2 i$ h8 J3 L" _8 ?8 n; z1 C
7、调查广州市疾控中心调查结果显示“SARS病毒的“前体”很可能早就存在了”
6 [$ T% |2 C6 D$ K2 E9 q5 P4 C' w1 J' S- _. I, q
调查广州市疾控中心了2001年1月-2002年12月广州三间医院的近五万名住院病人,也发现竟有865名的症状符合现在的非典诊断标准!这一情况提示:SARS病毒的“前体”很可能早就存在了。2 y- q% l' C) v. m$ _- O
8 E4 ~. H' ?- O& e9 I1 T; ?/ H
(《广东SARS研究诸多新发现》,《羊城晚报》 2003年9月11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Sep/402362.htm)' i' u6 Q$ \8 ^* a. `: |6 z9 c
; c" |" ?. C7 R+ s3 J5 ], C0 V8、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免疫科副科长吴新伟介绍2000-2002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SARS抗体 Q% h* S9 E% c4 _6 B+ A
! I. ~% @6 n+ _" P1 r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免疫科副科长吴新伟介绍,他们检测了2000-2002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SARS抗体的存在状况,发现在非典暴发之前,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就已存在可与SARS冠状病毒发生免疫学反应的抗体,其阳性率为1.18-4.94%,高于该中心检测的今年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1%。& I/ u) h9 a1 k& E1 ?
+ ^/ E4 r0 E* @4 O
(《追踪SARS病毒"身世"的过程》,科技日报2003年5月27日新华网(刘传书))
. X8 O. A* i s9 i( ^+ d. v
T- m& l" a/ F8 v3 X) u$ i' A9、美国德国对SARS病毒的定义是“普通感冒的变异”! `& |+ D% U2 {/ s# @9 V
3 q, H: _3 ?' |4 \+ u5 M. o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公布了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种”,“来自八个国家包括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在研究中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是普通感冒病毒的变异”,
' n7 g5 s# p3 e" Y
' t* j- ^3 C! Q& Z. y4 f2 I美国德国2003年4月就已经把非典病毒定义为“普通感冒病毒的变异”,因为普通感冒病毒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病毒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追查感冒病毒的来源,没有一个国家相信感冒病毒来源于动物,但是钟南山等人就认为非典病毒来源于动物,就要杀死果子狸,就要花大价钱、大量时间去追查动物里的SARS病毒,结果15年来只发现云南的一种蝙蝠是造成2003年非典流行的罪魁祸首,证据充足吗?根本就不充足!7 |' i1 [( |! ^) Y' `
3 G+ z& I0 k7 F( }
10、广东调查发现“非典”首发病例间无传播关系
9 r+ e4 l) U3 Z' t# L7 s: T# p, t" t3 m, I# V7 Y
信息时报 2003年05月24日发表文章《广东调查发现“非典”首发病例间无传播关系》,内容如下:# Q6 ^ \3 p% _7 H
2 S2 L) L2 W' T& o; `. @7 y
“为了探索病源起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3个报告发现非典的地市级城市进行了首发病例的重点调查,未发现13例首发病例之间相互传播的线索,特别是在最早报告发现非典的7个城市,首发病例均没有明确的同类病例接触史;从13个市追溯到的可能传染源源头,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因早期对非典病例认识不足,出现二代或三代病例较多。0 |8 O& Y' g ]8 [
* b/ R- I. P" x8 I
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4月16日,广东省有13个地市级城市报告发现非典病例。该中心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详细调查并分析了13例首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调查了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并对继发病例情况及各个市的首发病例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13例非典首发病例中,厨师和干部各为3名,农民、退休人员、工人各2例,商业人员1名;男女性别比为10.6,年龄在18~84岁之间,30~50岁年龄组共10人(占77%);死亡4人。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期间,7个市报告的首发病例中,6例为本市感染病例,1例怀疑为从广州输入病例,均没有明确的同类病例接触史,其中6例引起二代或三代病例。(记者盘和林通讯员卫监)”
" I: g! ^* Z' e- s4 A0 d2 o/ A0 k& X0 o+ N- [
证据图片:
3 @8 ^& U, r7 I6 z. A9 J8 [
0 W r4 |+ G# Q再谈非典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8 C7 P$ D/ _( D 这个证据证明广东的7个城市的非典首发病例之间不是互相传染而出现的,而是异地时间相似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不可能是果子狸同时在七个城市感染了患者,唯一可能就是这七个城市的空气里同时含有SARS病毒,同时感染了人类。# O" L9 I. G7 e) g
! ^$ R% b, k" f' ~' p
11、中国农业大学为 果子狸平反事件中发现的问题2 r3 `+ F+ x3 W% v, g
; H2 j D5 g' v& f
由于钟南山宣布果子狸是引起非典的罪魁祸首,因此全国对果子狸饲养场和动物园的果子狸都进行了隔离和封存。
* _/ F) T5 m4 s/ K4 |+ e2 _- @
. D: `1 `( i9 a. D1 [7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3年第8期发表文章“果子狸“冤案”要平反——中国农大研究人员通过检测未在嫌疑最大的果子狸身上发现SARS病毒”的文章,文章说:: e" o" P$ E+ s& ?
- @& b n* f' Q( r7 R“据《北京晚报》报道 19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公布了该校“动物源冠状病毒专项研究”部分成果。其中一条最具震撼力的消息是: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并未在目前嫌疑最大的果子狸身上发现SARS病毒。6 d, `% |- }3 n. x9 \
- q. ]8 ?, v$ o5 j; ~果子狸中未检测到SARS病毒
i5 d4 N1 t5 J5 R- i; Y, _
- D! s+ A- R5 G4 F据该校校长陈章良介绍,4月18日,学校成立了“动物流行病和冠状病毒基因组研究”科技攻关小组,开始对动物源冠状病毒进行专项研究。研究人员从广东、北京等7个地区采集了包括果子狸、蝙蝠、猴、蛇在内的65种动物,其中野生动物54种,家养动物11种,共计732份样本。科研人员采用国际通用的基因检测方法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对732份样本进行了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基因检测。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SARS病毒。这表明,目前尚无科学依据确认这些动物就是SARS病毒的来源。
! v6 V. V& m% v% z
1 s2 C6 ~9 {7 u( @' ?值得一提的是,在76份果子狸样本中,来自广东的有25份(其中3份来自深圳),云南10份,广西3份,江西3份,陕西20份,山西4份,北京11份。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上述地区的野生和养殖的果子狸均不携带SARS病毒。
. f4 b/ ]* o0 b9 t3 k" b5 u) W% q3 Z+ m
深圳和香港的结论备受质疑5 u9 t! r2 \; O7 n
2 _7 c# d9 s8 O1 n. _6 x
此前,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于5月23日宣布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病毒,并对果子狸标本中分离的一株SARS病毒进行了基因全序测定,显示该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该结论一经宣布,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果子狸顿时成为众矢之的。但与此同时,质疑“果子狸就是SARS元凶”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息,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科学院以及越南卫生部门也并不赞成这一结论。“如果说SARS病毒真的来自果子狸这一普通物种,那么感染人数绝对不止现在这个数目。”曾经亲自前往深圳东门外市场采集样本的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副校长介绍,香港方面就是在这里发现病毒样本的,但农业科研小组对自己采集样本的检测显示其与人类SARS病毒的同源性为77.7%。“很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无法与香港方面进行直接沟通和交流,但我们愿意公开自己的样本。”" I1 |. e% k$ ]8 |0 s6 O
7 g5 u' q$ Q# H( _ D1 W" R+ i4 f, P1 v证据图片:再谈非典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再谈非典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 G- n1 n, o6 ?$ d5 d: }. e h
$ S4 q C( r+ x; _, s9 F上述据证明引起非典传播的元凶不是果子狸,另外还有一篇文章介绍全国抓到的700多只果子狸,这些果子狸的体内既没有SARS病毒,也没有SARS病毒的抗体。但是把外地的果子狸放到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几天后,却可以查到有部分果子狸有了SARS病毒的抗体,这说明它们感染了SARS病毒。这个结果也证明了这个野生动物市场里的空气含有SARS病毒。
7 [3 E% U3 k2 ]# [) j/ B/ D0 {- a9 Y- A7 E4 ?4 U1 }* X) E. \
12、钟南山2013年才开始部分承认上述事实
% a4 t9 S! P$ ]+ |# A% M* S/ X9 v4 ?( B6 G( |
钟南山过去一直坚持非典病毒来源于动物,尽管对广东地毯式搜索,没什么收获,仍然坚信不疑。但是在事实和证据面前承认了上述事实。, g& s: X( \5 @) b7 j
, i( ^/ _$ x7 \7 o8 @“南方日报:最近贵州报告禽流感死亡病例、英国发现新SARS病毒,大家都很关注,非典会不会重来?当年来无影去无踪,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一种说法是非典病毒可能是在实验室里偶然混合产生,再传播到人类和自然界?
+ A8 w {% D9 i/ D3 K7 z8 H
0 v, ?7 l9 H7 D: x" ?钟南山:这只是一种假说。我们一直没停止过对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在非典过后就曾对广东的部分人群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有少数人对SARS病毒抗体呈现弱阳性。他们不是原来登记在册的非典患者,弱阳性说明他们可能原来不知不觉感染了SARS病毒,又不知不觉自愈了。这说明非典病毒在2003年前就可能存在人群中,有点像EB病毒、疱疹病毒一样,只是变异较少、毒性较弱。6 E+ c. R5 u9 z7 Z) i
1 [7 f. B9 t. _% f2 ~, H病毒的未知数太多。非典、人禽流感分别在2003年、1997年才发现,但我估计以前可能就有,只是过去人们得了严重感冒、严重肺炎,治疗不好死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到后来我们才开始关注。所以,SARS会不会长期存在,我觉得,有这个可能。”
1 ?4 A; n9 Z8 x. \9 m7 D5 G& e* Z* _9 t& k' `' z8 X
证据图片:再谈非典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再谈非典病毒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y" ` x5 j% o
1 N3 W1 U8 N( a$ o2 q) C3 S上述12个事实证据可知SARS病毒不是2003年才开始出现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它与普通的流感病毒十分相似,只不过普通流感病毒非常普遍,SARS病毒十分罕见而已。 n) e' l; x8 }! U- B
$ Y* v) p5 o* ^( @" ~也证明了SARS病毒的来源不是动物,而是与其他流感病毒一样来源于自然界,空气里含有SARS病毒,通过空气传播。4 C3 E5 b$ y, N7 z/ v, `" d
- d6 T: U4 n$ N* L7 a# x& t' y
二、SARS病毒也有可能来源于海洋
) F$ r4 W3 d8 C" v8 ]6 E1 B! C+ S# O, x6 R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短短十几年连续出现了六次病毒感染流行事件,分别是H5N1禽流感流行,SARS病毒感染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埃博拉病毒流行、H7N9病毒流行和埃博拉病毒流行事件,每次病毒流行都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
; n7 `# ~" l2 u1 A9 B; Q3 ]- B: s4 l6 d0 \+ [+ o
关于SARS百度的来源问题众说纷纭,但都证据不足。本人认为SARS病毒的主要来源是较原始的山林、山洞和土地之外,还有20%的可能来自海洋。7 N ? K, D$ I' J
( z$ P5 i; a$ r, N- G1 A
看到这个结论,又会有人说是胡说八道,无中生有,甚至有人辟谣。但是希望您看完证据,你就会认为这是真的可能。8 q" e1 J8 x1 l9 l$ L; A# v
( ~( a# v* J/ T1 R
1、三个公认的事实
% }$ l5 c- n* n
4 f: @4 a# D& K. a) A3 n有三个事实,目前是全世界公认的:
8 l5 Y4 `3 K- [ ~( @9 r: _( f+ F& H
$ @% d% N5 ?5 }- l( ^3 }(1)绝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是怕热不怕冻的
' x5 i( k- u( i- z$ O5 e: e* @' ^9 F* H: i t1 w Y+ N: d
在零下40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也会在室外感冒,说明这种病毒是不怕冷冻的。现在储存细菌和病毒的方法都是用冷冻的方法,也说明绝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不怕冻。因此冷冻只能使细菌和病毒的活性降低,但并不会因此而死亡。
1 D0 @- B3 Z- N; ~& h6 A3 Z
% d: n8 f& |1 j7 k7 @) A(2)全球变暖
3 C) k- [' v, {3 Q; W& ~* p8 [: R; d( D( Y; Y/ V' Y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K; B7 v! v1 l; w2 x( M/ H
- J0 X$ D, ^0 Z! V' o尽管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任何人也阻挠不了全球变暖的进程。# z0 m# l" d6 w: u1 Z6 v) X! C
9 v1 C) g8 A2 G+ n1 Q+ v. E+ s2 Q- U(3)两级冰川融化
/ ]. n( P" a( [" B4 o/ A' p( O
; a8 b6 N6 d9 L$ ~! s5 i/ C& V. h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有大量冰雪覆盖 。
0 m. K* u& {6 L e, c$ E+ M/ k" S) I6 O( F* a- h! V" f
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
4 E: O7 l) Z* k( J7 y4 v( M& [, K+ C& A9 e, q: ?- n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会使南极和北极的冰雪逐年开始融化。这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如果南极洲的冰雪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60米 .6 H9 Y& O3 X! t! E( M( o8 O2 I3 H& j% {
! Y' _3 g. q$ g8 G( H$ H0 z; x, u+ U; G
北极:北冰洋海冰平均厚3米,覆盖面积约有1000~1100万平方公里.如果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大约6米。: ^4 K3 m( Y+ }! w9 a2 C! ]
: l5 `; [6 z) _8 ^5 |, M& d
2、冰川融化,释放大量细菌和病毒# s0 }3 ^! B" s: S% \5 h+ y5 Q5 e0 f& b
( }7 O2 {: |$ T M2 e由于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其结果会给 人类的生活造成麻烦。这是直接的,可以想到的。但是还有意外的麻烦。就是由于冰川的融化,原来被埋藏在冰川里的病毒和细菌会被释放出来,影响全世界的生态平衡。
0 I$ W4 N; G* g) [ d3 `. l' \. J+ ]/ r/ X6 K
(1)2016年,西伯利亚爆发炭疽病,5 R3 k3 o4 g' c9 |$ v
) o, a8 w8 `& M( `3 f+ M
2016年,西伯利亚爆发炭疽病,杀死了一个年轻男孩,并肆虐驯鹿群。自该地区在75年来一直没有爆发炭疽病;因此,那次爆发的根源令科学家感到困惑。最终,他们锁定在永久冻土中一具由于气候变化而解冻的驯鹿尸体,这只驯鹿生前感染了炭疽细菌。
6 w, h E# U6 s: q# ?( Z- z
. N6 p' u7 `5 F8 J+ @/ S这个故事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全球变暖可能会使那些曾经被战胜的疾病复活。病毒可能潜伏在冰冻的尸体很长一段时间;当然,这可能不一定是一件坏事。2005年,研究人员利用一具埋在阿拉斯加地面的尸体重建了导致1918年流的感病,从而让科学家研究该病毒的基因组。事实上,这些疾病再次感染人类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冰盖和冰川内存在数以百万计的微生物,依然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y9 g' X; S* Z# Z; }
' v5 i# ^/ I" N( D+ W) d- U% K(2)在150万~200万年的冰芯中发现了依然存活着的细菌和真菌
4 w9 u% r q* \( k% f; Y5 D: e' y# l. `4 h, W) D
美国俄亥俄州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教授斯科特·罗杰斯是极地冰芯微生物考察、科研计划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在过去的5~10年中,一直致力于研究在冰芯中取得的微生物和核酸类样本。
- t1 z3 l# u! I
9 F& K4 D# Q0 l' N" v他们在150万~200万年的冰芯中发现了依然存活着的细菌和真菌,这些古老的冰芯来自南极的沃斯托克站。不过这些活着的微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数量也在减少。每毫升冰芯中的微生物,多数年龄小于500岁,而在200万年的冰芯中
, X5 M4 x# l& a8 ~, d7 F9 W+ W1 f& ]9 H. S) P% \! ~
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的生命,研究人员通过元基因组合环境转录组学序列分析,对200万年的冰芯中的那4个独立的微生物个体进行了检测分析。0 {& ]) [" t" ~8 ?( N
. m; b6 K2 s+ ]. Y# |- e
在2013年7月的结论中,罗杰斯和同事们发现,在沃斯托克湖中取得的样本中,至少有3500种独特的生命,大约95%是细菌。剩下的6%左右是真核生物,这其中的一半是真菌。在这些基因序列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嗜冷菌的特征,但也有一些是喜温细菌,这也许指示出沃斯托克湖中有热液区存在。2 ]3 v( |, i- ]9 o( w
7 _% B- X) T# S8 d0 m+ A
2013年1月,他们从惠兰斯湖采集的水样中,发现着十几种能进行化能作用的古菌。这些微生物主要以二氧化碳、铁、硫和氨等物质作为能量来源。湖水中还发现了单细胞的异养生物,以古菌等化能生物丢弃的碳为食。目前,研究者
$ B7 c& S. F% _5 W1 q& y* H. v+ f& L/ W6 t: Q
(3)在格陵兰岛的冰川下发现有冰冻的十几种番茄病毒
+ M$ z5 m7 l. J. V" q) u0 ]/ t# q+ Z+ n$ N
在格陵兰岛的冰川下发现有冰冻的十几种番茄病毒,这说明冰川下面有许多冰冻的病毒,一旦冰川融化,病毒苏醒,对人类将造成极大的危害,而现在的“温室效应”已经造成冰川开始融化,所以应该采取必要措: ~! \% ]2 S6 h
6 e" `% c. F" v, ~/ p5 q" z(4)美国科学家就“神秘病毒”的发现发出警告:. P8 p+ ?8 v1 m& A. N s
5 p! h2 g3 }$ H, l! ?; z
继俄罗斯、法国、比利时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具有生命形态的细菌、病毒、真菌类微生物后,美国科学家立即就“神秘病毒”的发现发出警告:随着南极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当全球气候变暖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未知病毒会立刻复苏并四处散播,地球上成千上万的物种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6 Z' T, n7 S3 Y: d e4 a& ?) J* P( H% f5 i* W
3、冰川融化释放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g, h _0 g2 Z/ }4 m6 x* }
/ a5 k* l( Q& V) b5 [8 ^) v由现在发现的大量事实证明全球气候变暖是事实、冰川开始融化也是事实,冰川里又大量古代细菌和病毒也是事实。2 P' }. B: x- m, @" P$ @
( _4 ]8 x' Z- Q
如此发展下去地球上的冰川逐渐加速融化,各种病毒和细菌会不断出现。将会破坏目前的生态平衡,对地球上的生物会有影响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对哪些生物会有什么样的威胁目前还很难精确知晓。
, h( ]- `$ i2 o' b0 g1 U9 `5 P8 U2 s1 c" o+ y) ^2 n, D
中国最早出现SARS波动感染的地点是广州,广州临海,因此对于SARS波动来说,陆地上翻天覆地查不到正确的来源,说它来自海洋也有20%的可能。
& P6 q7 q- t+ ~6 u* |! p% U1 v
! P- X# z) m) V8 b' N7 w) X: \"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而引起的释放大量细菌和病毒来的人间这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21世纪新出现并流行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事件肯定会越来越多,这是正常的,必然的。说某些细菌和病毒可能来自海洋也是有根据的。4 [% f; ~9 D6 H2 h$ v+ Y4 b
, u3 t" r u1 ]6 `
总之对于SARS病毒来说,2003年出现的感染事件 ,首先SARS病毒不是新病毒,只能是老病毒新表演。SARS病毒的来源 主要是古山区、古山洞、古土地,也可能来自于海洋。通过风把病毒或含有病毒的动物粪便吹到附近的城乡,引起了感染事件。9 z) o6 V A: t& ~, c# V* R5 R7 v+ e
3 @/ v2 {1 Z& @ S3 s) X, [8 e北京 慕盛学
- G2 z. J9 t) H" w, q* L' F+ H0 N
) F8 s, r% W. B1 t
- `( I. p0 H( y( k/ }* P3 n% Q; G1 a; T# i( p
9 F% [, s# n, a' L d9 Z6 q# j6 m; w0 @$ ?0 q% q7 P: z' A
D2 [9 X Y3 O% v, Y. t L7 Q4 f" w% Q$ \
分享:
1 X p R1 s7 q2 t+ |3
H9 M: ]! i) J+ @# R( w' }, m5 M8 T' i8 ~7 \
喜欢" q& `, x9 L4 y) d' ~1 u) \
) `5 W3 D: J- [2 h" c: @) l1- x* P' h9 g. r5 q9 v5 ^5 }
6 Q( I; J! m, [# N8 z
赠金笔赠金笔
8 T# Z3 _0 g) N4 ^; H* ], F% G$ n! q' E9 d' X3 T1 ~
阅读(4891)┊ 评论 (6)┊ 收藏(1) ┊转载(2)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 F$ c8 @. t# n" w/ j前一篇:为什么说SARS不是新病毒
\- e. I: L# _9 H+ T后一篇:SARS病毒的传染性不是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