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q7 L$ ^0 [6 G; b) h( {
五四青年中医上海论坛(第二届)有奖征文活动,篇篇佳作,令人振奋,已收到嘉宾、现场观众、线上观众佳作近30篇,强烈的共鸣与回响从他们心中、笔下奔涌而来……
1 o8 } o% q. `9 J. G7 J) C- U
来稿凝结了作者参与本次论坛的充沛情感与深刻感悟,是论坛的延续和升华。我们按投稿顺序展刊佳作,与您共赏。
3 w. i" _& e' U5 T! }* B
第二届青年中医上海论坛印象作者:鱼旦旦 X- b: J9 M* m8 H5 `
: F. y* \: ^' e
( O. P( f4 ], M3 w" Q; s( O) I- W+ H
- B4 Y7 N9 i. |9 |5 n( ]
- c' z$ u x2 m. B* [4 h' @! D, k8 J
两年前五四青年节前,潘总把我和漳县的包芳芳师姐拉到一个群里,他干脆而真诚的邀请我来上海参加第一届青年中医论坛,我们从未谋面,但从潘总热情、真诚、坚定的声音中,我就对他产生了亲近和信任,随后芳芳姐激情洋溢地给我简单介绍了潘总及其创立的君和堂。同气相求,我很快就被撩起来了,随即爽快地答应下来。也许是机缘未到,机票都订好了,就在出发的前一周,因为连着坐诊过于劳累,邪气袭虚,竟卧床一周方起,完美错过。这次潘总邀请参加第二届,我想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和这些可亲可敬可爱的人见面的机会,所以我提前压缩了门诊,注意饮食和作息。
1 M: {* x8 E; v+ r: v' m0 o I
得偿所愿。我5月2号就飞到了上海,随后赶往君和堂提前订好的酒店入住。潘总说等下午其他老师到了之后,再一起吃饭,先到先聚。哈哈,这么一算,我还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呀,都来到“魔都”了,怎么也得先浪一圈呀,于是联系了我上海的朋友,说好带我去上海外滩看看,人如潮涌,江风拂面,我们也一路聊的很带劲,三句话不离老本行,搞中医的人总是时时刻刻关注着中医的发展和现状。最后排队一小时,坐最快的电梯到了“上海之巅”,倚窗而望,城市群建筑鳞次栉比,接连成片,而江水如带,状若游龙,颇有气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身在高处,我瞬间意识到这里是看东方世界的一个窗口,是对外交流前沿,借助这个城市的高度,青年人的视野、眼界和格局将被打开、拓展,将为看中国和看世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d# S( Q1 k1 t! z9 ?. ~2 o: P$ U
* Q' L, J8 v' e# i# o8 t% d; {* l3 e% ^
这是我对上海的初步印象。
2 e |6 p+ z% ?! b( z坐地铁赶到晚上一起吃饭的地方,终于摸到了手机里熟悉的潘总热情有力的大手,寒暄了几句,确认过眼神,潘总又为我介绍了大V+超级大脑张宝旬老师,还有两位睿智美丽的王姐,随后一顿猛夸地介绍了我,我没假装谦虚,坦然接受,随即开始干饭。饭毕,潘总说要带我们去看上海的夜色,王姐开车,车上张宝旬老师开启了他的非常大脑,制造的“熟悉的陌生感”等忽悠得我们哈哈大笑,都顾说话了,车绕了两圈,再加上我们的11路,终于到达了明珠塔对面的一个露天酒吧,位置绝佳,江水映照之下,上海绚烂的夜色十分美丽。但我此时已经迷上了张宝旬老师,路上边走边聊,多少已经触及了我经常思考而没有答案的部分,张老师是过来人,必须继续接着聊下去。我们交头接耳聊了很多,最后话题越聊越多越大,中医、人生ChatGPT、元宇宙、Web3、人才与团队等等,大家频频举杯,聊得很嗨。坦诚直率的交流与分享,前沿而深邃的思考与碰撞,开放激情和梦想,天马行空又丰富多彩,正是我想要的绽放的生命,像风一样自由。
) A9 [$ E4 T" g$ O
3 V: k7 N8 g1 L4 t) P& G0 ]. d: ? Y
尽兴而归。明早还有事,潘总又睡在了他的办公室。
+ [) S6 \3 \5 r+ L6 v这是我对上海第二次的印象。
* {& x$ s* {4 D0 X0 e
5月3号早上,我和张老师、王姐酒店共进早餐,然后一路边走边聊,步行到长阳创谷君和堂,张老师说,有形无形,一切皆是药。君子善假于物也,这个时代,中医药发展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种科技,各种工具。改进和利用好生产工具,就能促进生产力。
" X" M7 x; ?* ~. G
阳台是一个房子的灵魂,就如同窗户是一个卧室的眼睛,它可以让房子里的人和外在的世界产生连接和交互。打开窗,空气可以进来,浊气可以流出,阳台上或品茶论道,或举杯小酌,微风细雨,草木轻摇,间有鸟儿在其中浅吟低唱,抬望眼,白云悠悠,好不惬意。我们就在潘总办公室的阳台,轻松地聊天,然后一些点子想法就自然出来了。就在这个阳台上,我慢慢地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需要做什么,准备什么。也就在这里,我们一起把阳台的墙又擦了擦,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内在的庄严,也需要外在的庄严呈现出来。
2 v8 u6 Y+ W0 c9 X7 ?中午吃了个盒饭,我和张老师,王姐去休息了,潘总在和另一位可爱率真能干的王姐,还在为明天的论坛做最后的准备。潘总说“把这些德高望重的先生和各地的青年代表聚在一起非常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办好。”
9 }0 ^" z* g: E0 \2 j下午大概两三点钟,王姐已经自信将论坛准备妥当,留下略显焦虑的潘总还在做最后的准备。在她的引荐之下,我们如约见到了另一位大神。高处不胜寒,大神们都是孤独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有时就是为了互相安慰一下人心。简单参观之后,约出来一顿聊天,便一发不可收拾,宇宙世界、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身心世界等等,内容十分深广,我只感觉脑容量不够,有点烧脑,需要认真去听,认真感受,不然有点跟不上趟,让人脑洞大开,大有启发。
9 c: p' T8 g: c4 ~' D9 U9 L
时间如梭,电闪雷鸣之后,突然发现上海下了一场雨,如同思维激荡后的我,正在慢慢降温,身心也变得清凉起来。不一会儿,四川成都的“夏叔”来了,稍坐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出去吃饭,边吃边聊。然后一不注意就又聊到晚上了,潘总召唤,北中医徐安龙校长还有各位同道都已经到了,时间宝贵,晚上坐下接着聊。座谈中,徐校长聊了很多自己对中医现状和发展的思考,大家也畅所欲言,探讨交流了一些问题。问题的核心是:在现有的时代和国情之下,中医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方向在哪里?路该怎么走?
6 ], N1 i, x# O* X! u. Q/ g
7 ]" W i6 `6 P- `' K
4 p; g& |3 r1 Y3 S- y聊到后面,考虑大家车马劳顿,就回去休息了。我们几个还意犹未尽,潘总干脆提议唱起来,这不,大家聊天的聊天,唱歌的唱歌。
5 ^) e% n" m5 V$ o+ I0 V1 O
人生如歌,都曾少年,人生常常需要去体验,有高潮,有低谷,认真地去生活,生活最大。在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坦率和真诚,尤其是大胡子的郭哥,侠肝义胆,一见如故,我们连喝带唱,不亦乐乎!
9 `0 y# d8 F$ z" a4 v回到酒店,可能有已经一点多了,第二天起来(5月4号早上),据说有徐安龙校长,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还有我倾慕已久的蔡德亨老师的对话……匆匆垫了点早餐,和郭哥赶紧上车,参与其中。
2 v7 w% X3 E8 Q1 Y
徐校长向王德峰老师提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问题大概是:一个好的中医人的哲学底色如何打造,其世界观、社会观、生命观是什么样的?中西方文明在激烈冲突,该如何驾驭这两个文明,减少冲突,合作共赢呢?中西医的关系问题,中医现代化……讨论开放而激烈,我感受到了思想的交锋,自由平等,开放交流,共商共享,君子和而不同,你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3 k& l. I9 k: w4 P0 E
! F: ~( i; X. F# Q( ~
# X) Z3 G) N; ]2 M# `0 q
a6 V1 ~9 T+ e$ D2 d" z% w9 o这是我对上海又深一层的印象。
1 H$ k( m, k, Z2 A3 p8 [) \) H8 O8 U
5月4号下午第二届青年中医论坛就正式开始了,潘总的开场发言让我特别感动,回来我反复听了好几遍,因为很认同,所以就直接述录如下:
# t1 B4 U% k) g首先欢迎来自四川,甘肃,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的青年中医朋友们……你跑的地方多,现在青年中医情况怎么样?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让大先生们失望,……让青年人看到青年人,让青年人链接青年人,让青年人影响青年人,青年人感染青年人,让青年人真正发展起来,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给青年人创立舞台,倾听青年人的声音, 让他们担起责任,这个行业就一定没有前途,如果这个行业让青年人一定是熬到老才有名声有机会,这个行业没有希望,论坛就是专门为青年人搭舞台,请青年人唱戏,让青年人成为主角,以此点燃我们的希望和未来,让青年人真正承担起传承中医创新发展的重任……希望以这个论坛为开端,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中医师链接起来,相互协作,建立合作,向西方学习管理学习科技,让组织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渗透到中医药行业中来……今天的社会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精神,中医行业里大师们的人格和精神风范,值得每一位青年中医去模仿和追寻,同时邀请了文化界的大师,目的就是让青年人包括自己在内,不仅仅追求医术或经营技术,更重要的是仁心。这也是一个青年中医从一个擅长临床的好医生,走向一个伟大医生的必由之路。
. p) `1 u: h# X
, d, U7 k% \6 s! H) p. ^潘总饱含深情开场白后,徐安龙校长和胡鸿毅主任先后做了发言,随后各位长者和前辈,青年中医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分别对中医的过去现在未来,传承与创新,仁心与仁术,跟师学习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其中夏叔和吉老的分享,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夏叔说“医生首先是人,患者也是人,把自己当做人,把患者当人看,医术是有限的,作为人的感情是无限的,做有温度有人情的医生。”吉老叮嘱“医必立德,术必精深”,学好中医必须要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
7 l# {4 p' W8 j" n
潘总的初心和担当,先生们的殷殷嘱咐和期盼,各位青年中医各自的成长之路,又一次燃起了我的理想和情怀,深感我们这一代青年中医人的责任与使命,浩然之气充塞胸中,仁心仁术必当躬行。
. P- S5 {) ^& d) v) a这是我对上海最深的印象。
0 a5 b- b7 p: ]. i( s7 t* P
后面轮到我上台分享的时候,医德传承等都已经讲过了,我个人觉得青年中医还是要先从自己能够得着的地方入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去干,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凡事都有个过程,精诚大医也不是一下练成的。所以先从自己够得到的这个地方入手,勤而行之,先成为一个会看病的医生,先有实实在在疗效,力所能及帮助患者,取信于人。凭本事赚钱,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然后再去带动身边的人,点亮心灯,这样一路走下去,医德情怀不知不觉就已经做出来了,很多体会自然就有了。
$ M2 N" f9 M4 f
每个中医的成长,都是在反复的临床中,在和一个一个的病人交流相处中,不断看到自己,看到他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善念不断增长,因为慈悲,急着想为病人解决问题而开启了智慧,这是逼出来的智慧。这个过程中眼界和格局不断拓宽,自我越来越小,开始有了众生心,甚至慢慢体会到自己与病人是同体的,从而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一心赴救。
# G. O9 K/ o/ z1 C
中医这个行业不光需要中医人去做,也需要各行各业各种人都加入进来,共同去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业心态和生态,人才是中医的关键,青年中医是中医的未来,青年中医的成长也离不开前辈们的鼓励指点和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有心人士的帮助,更离不开青年中医互相勉励,自立自强。青年中医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明师指点,师者,人生之大宝,很多东西的学习是有次第的。关键时刻,若无师父的指点陪伴与抱持,很难跨过去,所以必须要尊师重道,重道必须尊师。能与师心相印,自然心心相印,打成一片,得其心传,由术及道,渐入真境。
4 p! Y5 Z! @# N. Q) _, A( x1 ?5 L W' ?+ r# W; i( H
论坛结束,大家合影留念,把手言欢,看得出大家都很激动。
9 U5 ^& H) N( s6 n7 V& A) v& D; o- I! S/ }$ X- U* G* }+ R0 s1 s$ o3 D: e: I
' \& x: k- e' i8 ?我们几个年轻人意气相投,还专门合影了一张。
- F1 c. o, X: W8 E8 ?6 ]! A7 {6 @
6 i. N& H" \* n
, K% k1 O7 A: w+ p, a4 X
看到这些照片,就仿佛获得了某种精神与鼓舞,让你相信,很多人与你同在,同行远,这就够了。
- Y: G: r: m5 u; ~/ h
你以为合影留念,握手告别了大家就都散了是吧?哈哈,潘总意犹未尽,还有人也意犹未尽,我和郭哥郭石磊,陈敏心,许帅,王中华校长后面留下来,相见时难,别亦难,难得相聚,也就不考虑熬夜不熬夜的事了,我们彼此又交流了很多,谈到了尊师重道,真诚,真信,真学,真用,真效,谈到了师徒之间要坦诚相见,如此与师心相应,才能无碍的传递;也相互叮嘱要保护好自己,不要透支,病人看不完,重在传心,点亮心灯,大家心有戚戚焉!潘总中华校长和郭哥都很豪爽,每次都是一饮而尽。酒逢知己千杯少,男人的真情很多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就是干杯!桌子上的酒很快就被干掉了。大家点了自己喜欢的歌,唱得很投入,边喝边唱,真情流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心里浮现出这么几句诗,多少能表达一下我们当时的感觉。
: J" q' T. V, n3 Z/ {- s& ~/ I2 ~2 l时间太晚了,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握手合影话别。
/ n" @, z' V" b. {% a
5月5日早上,我和郭哥约好一起吃早饭,没想到潘总也过来了,我们又一起吃了早餐,还说让他好好休息一下,论坛举办得很精彩很圆满。没想到他还要连续作战……不得不承认,当一个人受到某种精神信念的鼓舞支撑,似乎会有无形力量的加持,会特别有力量。
; \1 B' q @4 W a1 s/ o
! ]. `, H* `: S( X
6 d0 ~6 a; m) _) r) \6 \2 w/ e, ?5 Y
中午时分,我赶到了浦东机场,候机室里,回想这几天发生的一切,不得不感叹缘分。
4 k' h+ ]1 r. J2 q0 b! l2 a: n& ?4 A我对上海的印象越来越深,甚至有些不舍。
1 w: p( X% }, v$ m$ Z感恩遇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历疫情洗礼之后,人们对自身、生命、科技、未来、对人情、社会、世界乃至地球都有了更深的思考,人们正变得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回到生命本身,回到内在和精神,只有内在的世界清晰了,外在的世界自然会如是呈现。
5 w# b" h: N" z4 B3 x' ]5 y
有机会我会再去上海,这里有一帮可敬可爱可亲的人,相信会带给我不一样的印象。
/ `/ Q7 B# Q3 {3 v! V4 s) i) u
2023年5月 甘肃兰州
& @4 W/ |6 J$ f: K# M本文作者
9 T5 Y! @+ _" V* f鱼旦旦,甘肃90后青年中医,不尚空谈,临床针药并用,追求实效。体制内工作6年,期间致力于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和临床带教。于2022年7月辞去公职(副院长、科主任职务),选择纯中医生活,目前研究生在读,同时在同仁堂(兰州铁路局店)限号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