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内丘隆重推出:“杏林撷萃”《扁鹊 封 地 中医名医录》
曹东义 发表于:2023-4-29 14:09: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13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5-4 11:09 编辑
2 Q% G; L7 u4 i; D6 ?3 t
) H& S' l! O& ?7 w3 S  今天,我收到了内丘县原副县长常喜亮(又名常喜良)先生寄来的“杏林撷萃”《扁鹊封地中医名医录》,这是一部印制精美的专著,是省内、国内不多见的地方中医药人物专门著作。! P; C: y7 N$ y+ b
  此前,常县长让我为该书写序言,我曾经主持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研究工作,对于内丘扁鹊文化也很感兴趣,所以很赞赏常县长的工作,就写了如下的序言:
6 y; J" ]' T) X  ?' h' b6 o  曹东义序言
0 m7 B5 T, `) J1 o  内丘是中医的圣地,也是我很向往的地方,这里因为是扁鹊的封地和安息之地,而令世界各地的中医学者魂牵梦绕。
, ?. K. V4 }$ B: v0 u( _  司马迁是非常严肃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之中第一次为医学家作传,就收录了扁鹊秦越人的事迹,对于扁鹊的名号、学医经历、行医状况、学术特色、成就与影响等都有一定研究和论述,并且高度评价扁鹊“名闻天下”,“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8 c# t' R& d  i  Y1 M# M; F+ Y
  《汉书艺文志》收录了扁鹊的《内经》《外经》,这些经典著作问世,或许就是在内丘写成的。中国历史的车轮,也是从扁鹊被赵简子封在内丘之后,才由春秋驶向战国,扁鹊与赵简子共同见证了时代的转折,这件事孔夫子在《春秋》中语焉不详,而《左传》《赵世家》的记载也很简略,并且充满谜团,远不如内丘纪念扁鹊的文物那样实在和丰富。7 R2 |9 g/ }; v& H1 d
  关于扁鹊在鄚州学医,接受长桑君的禁方书,饮上池水,“见垣一方人”的传说,有历史依据,也有一些想象,人们不了解开旅店十多年的秦越人,忽然“一夜成名”,到处排忧解难,医术非凡,似乎没有神仙传授,就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 |: T1 y8 ^4 V" i" R6 u
  扁鹊诊赵简子,很多人因读不懂《史记》,而不承认真实的历史事件,因此误解了司马迁,也损害了扁鹊,故意把扁鹊的生活年代,推后了一百多年。  J5 {) h6 H- L  P* g
  公元前497年,赵简子杀了邯郸赵午,引起晋国内乱,六卿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赵简子面临赵氏孤儿之后的又一次大灾难,内外交困,焦头烂额,昏迷不醒,长达五天。扁鹊经过诊脉,断定赵简子血脉如常,“不出三日”一定可以醒来。事后果如其所料,赵简子转危为安。因此,扁鹊获得4万亩的封地,有了田产的扁鹊,就有了传承中医的根据地。
$ N: W0 E! y8 o7 R# z  但是,记录扁鹊诊赵简子事件的董安于,由于政治上的“始祸罪”,被迫于公元前496年自杀身亡了。因此,扁鹊诊赵简子的时间必然不会晚于董安于之死,也就是在孔夫子、老子、赵简子生活的时代,扁鹊建立了四诊合参的临床诊疗体系,他留下了《扁鹊内经》《扁鹊外经》,被《汉书艺文志》列为“医经七家”之中的“两家”,与《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平分秋色,而白氏《内经》《外经》《旁篇》都无从考证了。
: ?7 g# P1 Y0 r5 R  学术界普遍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与两汉之间,这明显晚于扁鹊生活的春秋时代。我们翻开被称为《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其中大量使用了老子《道德经》原创的道家词语,有200多处提到“道”,仿佛不说“道”就没有把医学理论论述到应有的位置。9 x$ \5 G  D" {- D& {. r$ d: n
  但是,我们查阅扁鹊的传记,对其行医过程的记载,以及《脉经》之中引用大量的“扁鹊脉学”论述,其中很鲜明的特征,就是“扁鹊言医罕言道”,扁鹊论述医学道理,涉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疾病虚实,都闭口不谈“道”,这不是中医理论与道家思想不能融合,而是扁鹊所处的时代道家的思想,还没有深刻融入医学体系之中。3 m4 j9 u* `( ?  r- s
  说扁鹊著作,就不能不说他的师父长桑君和他的徒弟虢太子,《禁方书》记录着老一代的医学经验,而扁鹊能够写成经典著作,也离不开高徒的帮助。: W1 F% V0 r1 l% {& Q2 [9 ~
  扁鹊与徒弟子阳、子豹、子明、子容等人一起抢救虢太子,这是虢太子拜师的一个因素。而虢太子经历过宫廷教育,其深厚的文化素养,这在用甲骨、竹片写书的年代,是写出学术著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的师徒问对,才能有经典著作的问世。《黄帝内经》《八十一难》,都是医学师徒问对。
" J3 w. t7 [& i& o( Q  扁鹊留下来的医学著作,也应该是师徒问对,而不是《老子》的平铺直叙,也不是《论语》的零散回忆录。
. x# h; B; T) v, @' ?3 k& q; @  在内丘扁鹊庙前,九棵“扁鹊弟子柏”,与大庙里的“鸟柏”,一直“问对”几千年;即使脚下没了泥土,仍然可以站立在山坡岩石上,千年不倒,郁郁葱葱,其顽强精神,就是扁鹊师徒传承中医学术的缩影。' X! Z+ Y7 ]  B  c  {4 N( u
  千年医学问对,今天仍然长在。: ~# B3 i5 M6 b
  内丘县原副县长常喜亮先生,与当地的中医人继承光荣传统,把扁鹊封地成长起来的近现代名老中医的事迹,收集起来,编辑成册,集中展示他们的医学渊源,学术特长,传承过程,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可以留给历史的重要著作、资料。3 W: t/ i- i" o; V5 D) p1 l5 X
  我初步翻阅本书,里边既有已故名老中医,更多的则是仍然活跃在大众身边的中医骨干,他们有的在大医院,也有的在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或者在诊所。有担任领导的中医,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奉献的基层人员,这是一个“全景式”的缩影,反映了当代中医人的担当与贡献,见证了中医传承的艰辛与成就,他们真正属于造福一方的扁鹊传人。; y* f9 X& ~  o" M# s0 x9 Y* ~7 M& b
  在扁鹊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他创制经典的内丘,有这样一群后来人,坚守着中医的阵地,用扁鹊传承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内服外治,服务大众健康,是活生生的当代中医群体。
' d- X8 p& R$ S- U. x# @# D  我与内丘有长达30年的交流,我知道当地政府很重视扁鹊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不仅维修扁鹊庙,改善周边道路,建成了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经常举办扁鹊文化纪念活动,还开辟扁鹊小镇,大量推广中药种植、深加工,送基层中医外出进修学习,在扁鹊庙周围逐渐形成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高地。
' J) J3 u4 g6 u) s  W. Y3 k  相信不久的将来,到扁鹊封地去瞻仰扁鹊文化,学习原汁原味中医的研学人员,一定会越来越多;能讲好扁鹊故事,用好扁鹊学术的中医,也必然会层出不穷。常县长主编的学术著作,也一定会有第二集、第三集,不断涌现,永久流传。"
  \% W. O( g4 h, a- j  p  随着学术的深入研究、充分呈现、广泛传播,中医药必将会穿越时空,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大众。
$ r. C" g9 c) A( }  u3 C' c2 i) i  也许有些人来到内丘,会进一步问:谁启迪了医宗扁鹊的思想?扁鹊为后世中医打下了哪些不可磨灭的烙印?这都是研究中医学术必须面对的问题。5 H% r+ b) y1 A; G4 F3 e+ {
  我认为,在中医学术发展与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时刻,在建立文化自信,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之中,研究扁鹊学术的源流,传承扁鹊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u* I5 [' r" N8 y' Z; e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2 ?" a4 c: U5 I+ `( o4 |$ E5 G! ~) H& ~  曹东义2022年6月25日
% R) r; o- J- C1 d$ [  写于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 @1 i4 A0 Y% J5 _9 a  求石得玉书屋$ M% m' P. S7 r5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6:58 | 阅读全部
神医扁鹊之谜  
* j7 \; m# p/ }; M# O; x
; e+ V: i5 _. B; w5 |(扁鹊一一泰越人生平事迹研究)
- l- F$ p$ I8 q3 h6 H. n) K; {8 }" c7 O! \2 L5 t( A3 ?- x. L

5 Y- x0 U  s8 x' k主  编:曹东义# C* }, X4 f. Z5 O; f  }; e* J! ]

4 m7 N8 A5 ?0 x4 \5 h. L9 R# o
% c' A4 ]; s: O2 T0 @3 |
3 M5 K* i; o  y1 r顾  问:高濯风 马新
  B" R: n2 F. {  k, e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K1 Z0 V- d) u7 @8 W" L7 j1996年出版; h) d5 }3 m6 ^  g4 U. W
内容提要
7 W. K) O- `7 B2 S6 T# `2 H. s
: o0 B; t- {' A+ o7 x% v    扁鹊(秦越人)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他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过最要作用,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有关扁鹊的生平、里籍情况,历代争论不休。本书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走访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其活动轨迹,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是一部研究扁鹊生平事迹的学术专著。可供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5 n6 `; }9 J) ^9 I( e4 b) I
! V" k* U# L9 W

  m' o2 b; F0 N' N8 u) a/ s4 y
  y5 k& O4 I!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7:31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6
- c* v2 S2 }) c/ p. O$ |; E神医扁鹊之谜  
% {6 Y4 ^7 Y1 U4 P9 f  c( w$ e# M& ]7 G8 N& u% g8 y4 N
(扁鹊一一泰越人生平事迹研究)

. B$ h- M' [+ S( e/ o9 h; l5 Q8 w$ ]. @8 T1 G2 \+ n8 a% b
5 q# g: J. Z) M4 {
引言! ]& w& P5 ?, y$ l1 W- Y

( B7 C7 ~6 V( F: y- f5 H/ G) k扁鹊本名秦越人,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为著名的医学家,司马迁经过考证认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他的贡献极为巨大而可贵,研究他的生平事迹,对揭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对先秦医学史的研究,都有着于分重要的意义。
0 J- n: U/ |% z/ A) X& D: H" @  F
. H7 D5 @& z  Z6 u/ [    研究扁鹊秦越人的生乎事迹,首先要珍重的就是《史记·扁鹊传》,“司马氏世典周史”,既有悠久的“记事”“载言”的传统,又占有丰富的史料,司马迁《史记》成就之高,早在汉代就
* l# b6 v- X9 d: ?6 Q% X. y! r- N$ F被公认,所以《汉书.司马迁传》云:“自刘向,杨雄博及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隐善,故谓之实录。”
& S! O( G2 M# U& I因此,司马迁《扁鹊传》是我们研究扁鹊名号、里籍,医学授受,行医概况、学术特长等诸多问题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司马迁对“扁鹊以其技见殃”的悲惨遭遇深为同情和感慨,他说:“女无美恶,居官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技见殃……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道出了太史公对扁鹊这位伟大医学家敬仰和爱戴的心情。但扁鹊秦越人距司马迁生活的年代较远,其史料多而复杂,远不像仓公诊籍那样详实可靠,要达到“实录”入传的目的,必须进行一番考证,所以《扁鹊传》中许多文字都是司马迁去粗取精,弃伪存真后的论断。由于年代久远,《史记》传抄中也出现了某些文字讹误,司马迁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多已失传,要正确理解司马迁论断的原义,也必须下些功夫,否则便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l9 k: E: C$ G" Y; p
著名中医专家张灿玾教授曾经感慨地说:不知为什么,《扁鹊传》有些问题写得这样模糊。“甚至可以说我们至今仍没有读懂《扁鹊传》”。因此,张教授主张进一步深人研究、探讨。& g6 J! K8 B$ M* y
或许正是因为没有透彻地理解《史记·扁鹊传》,才在扁鹊名号、里贯、生活年代等许多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出现很多互相矛盾的说法。从晋·傅玄怀疑扁鹊入虢之诊的真实性开始,猜测扁鹊史料记载有误者代不乏人,有人认为他生活于春秋早期,也有人认为他生活于战国中后期;有人认为从黄帝到春秋战国有几个扁鹊,或认为“可被证实的扁鹊有二人”;甚至有人认为《扁鹊传》是一篇“未定之稿”,是寓言故事;扁鹊是“砭石”的代称;是司马迁虚幻出来的“乌有先生”….,所以,自日人滕惟寅《史记.扁鹊传割解》提出:“周秦间凡称良医皆谓之扁鹊”之后,使扁鹊一称不再是秦越人的私名,扁鹊作为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就这样被“割解”了。2 d2 }) K7 R& }( Z! l; A6 z
关于扁鹊(秦越人)的籍贯,虽然过去和现今大多教学者都遵从韩婴《韩寺外传》、司马迁《扁鹊传》、刘向《说苑·辨物》中所说:“鄭(鄚)医秦越人”的观点,但由于古籍传抄中的文字讹误和扁鹊“为医或在齐”。(《史记正义》曰:“号卢医”),长期居卢行医而被称为“卢医”,在其祖籍问题上近年也出现了争议,一些模糊认识甚至影响了《辞海》的修订及文史界,使向来矛盾重重的扁鹊研究又增添了浓重的疑云。
7 g. r+ K- D7 P$ E' ]8 x扁鹊有无亲撰之作?他与《难经》、《素问》、《灵枢》的关系如何,索有争议,久悬未决。历代文献记载的扁鹊墓.涉及五个省的于多个地方,究竟何者是真?历史记载中的扁鹊故里、长桑君庙、药王祖业庄、扁鹊村、扁鹊城、扁鹊庙、扁鹊受田处、扁鹊采药处、扁鹊炼丹处、扁鹊神头、扁鹊弟子、虢太子遗迹等等应当如何认识?“扁鹊”一称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它是秦越人的名还是字,抑或是号?为何“在赵者名扁鹊”?  P& f8 r* E  a0 [9 T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扁鹊谜”,恰如卢南乔先生所说:“扁鹊竟至连人带事都有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取得合理解决,那么,我们就无异把这位曾经是披荆斩棘,给一种科学开辟道路的人物,放置在‘空中楼阁’里进行讨论,一切无从谈起。以往的研究属于立的居多,而在破的方面却很不够。也就是说,古代关于扁鹊的记载,既庞杂纷乱,历代对这样的记载又疑难横生,甚至连扁鹊本身都成了问题。如果不狠下一番破的功夫,则立的愈多,跟着来的必然是问题愈严重……评论一个人,总不能把他放在没有时代,没有姓名、没有里籍的虚无缥缈中加以捏造啊!‘空空儿’,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 p: b$ T5 q( `, x- x    面对矛盾百出的重重疑问,笔者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历史文化背景和医学发展概况,反复考辨有关文字记载的真伪,辨析疑义,弃伪存真,力求澄清纷乱,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使扁鹊这位中医学开宗明义的大师,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得以重新确立,并为中医理论和医史文献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0 @0 X1 _) F% B* B. H3 O

( Z& X9 V% S) i1 u编著者  P9 ~  c5 M4 q% B2 H& d
1994年3月- l; t! b: s0 V! Z4 G3 Q3 x

" \4 K4 I, Z0 T8 R) I( {目   录( {( e1 B$ ]1 z! Q/ |' o
8 o4 G4 p0 S0 e2 X7 u1 p! D0 Q
第一章 扁鹊名号求真…………1) j# R' Z+ ]. ]' L: C. C
    第一节 黄帝时代没有扁鹊…..........…19 r* _3 N; V5 a! G; h5 O6 n
第二节 扁鹊不是周秦间良医的公名……………………4
- v1 X3 s+ V3 O6 P  c8 j% n+ M# j, h    第三节 扁鹊是秦越人的号……………6' t% l- c$ j' u' c8 N# q) l* w8 O
第四节 论“在赵者名扁鹊”……………………109 i) [' p- H# N) w. U
    第五节 关于扁鹊名号的其它说法………..…13- N5 r  S1 g4 g- }  |
集二章 扁鹊生活年代辨析….....………184 \: H9 b, r. j( Z$ H" D
    第一节 扁鹊诊赵简子可考而证之……………………19
6 X4 F/ V- ]6 }, _    第二节 扁鹊入虢之诊比较可信………………………31
2 v1 x3 f0 d9 W/ J% k7 k    第三节 扁鹊望桓侯寓言成分多………………………399 |) p( k& d4 ^. E1 c" a
    第四节 “扁鹊见秦武王。之事不实……………………45
5 [. H7 v; ^. P. c& t5 i4 o    第五节 《扁鹊传》中的“后世笔法”……………………50
8 l! ]( b% X& A- ?; r% I7 s集三章 扁鹊里籍考证……….………55
: @1 z. r. ?( e) Q# A5 k    第一节 司马迁对扁鹊里籍的考证……………………55
. e: }' E  h' c. p3 P9 J" d9 E' E    第二节 勃、鄚与齐赵的关系……………………………66, W& ?  m/ o9 L; W2 f" `
    第三节 勃海名称起源探讨……………………………72% H! s1 Y; {8 @3 v1 u( b& g9 _; [
    第四节 卢医不等于卢人……………80
3 J/ S9 v- W' j( |9 \8 I/ L; h/ Z第四章 扁鹊墓庙调研…………………912 H7 H( u7 M! Q5 o* Q5 e6 X
    第一节 扁鹊时代的丧葬祭祀制度…………………94
( {; F5 o# J8 L/ w4 ^    第二节 “天下大庙数鄚州”……………………………103
/ E/ [& m: G: B! c$ g    第三节 内丘扁鹊庙与扁鹊遗迹……………………1114 }  O0 l. w9 W$ M$ |5 U
    第四节 河南境内的扁鹊墓…………………………128
1 U7 W3 n% q9 U; i4 |第五节 山东境内的扁鹊墓……................134% s; b. |' o0 A6 Q- d( [8 I* `
第六节 陕西境内的扁鹊墓…….............137
; u0 T8 p: V" M" {- x第七节 山西境内的扁鹊墓……............140& S5 d# _' L* V7 f
第五章 扁鹊著作及学术成就探讨……………………1438 ~7 U6 O: ]. l7 w3 i
第一节 扁鹊时代已有医学著作……………………143  L# \, E9 g6 F# [0 h( _6 h- ?
第二节 《扁鹊内外经》探讨…….........150
- L' w7 r$ l8 S+ R( |+ b第三节 扁鹊与《难经》、《素问》、《灵枢》的关系……....168
, I: D; J3 X* D, G( q    第四节 扁鹊主要学术成就探讨……………………182% G6 a. H$ m1 C, O7 t5 O; t

  ?, y# P  {, z1 c' H( {/ N附最一 扁鹊史料钩沉……….......201$ ~" t$ \  V! b3 C
附最二 扁鹊研究参考文献总览...............221! M/ ^* R) Z3 X" ^#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8:0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77 t6 w8 C7 V6 \' q/ j/ ?' c
引言
7 u, U, y0 i( p& `
; N8 P7 W; C) @% `. }扁鹊本名秦越人,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为著名的医学家,司马迁经过考证认为:“扁鹊言医,为方者 ...

# o4 t2 \3 Z4 b  n) R李序
9 ?) |& }' A$ x0 V! r     据现存文献资料可知,扁鹊(秦越人)是中国先秦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广,声誉最高的一位伟大医学家。自西汉司马迁在全面归纳其以前关于扁鹊的传说和文字记载的基础上,对扁鹊名号,里籍,行医区域,治疗验例等进行了专门记述之后,几千年来,史学界和医学界一直不曾间断对于扁鹊的研究,可见扁鹊对后世的影响委实相当深远。然而,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时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显然不够详细和丰富,这给后世研究扁鹊的史学家和医学家们留下了许多疑点。近数十年来,曾发表过不少研究扁鹊的论文,也出版过有关扁鹊的专门著作,在扁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扁鹊的生平、贯里及学术思想与成就等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诸家却颇多相互矛盾之处,有的只是人云亦云,沿袭旧说,并没有真正解决扁鹊研究这一医史领域的重要难题。. @9 |6 h# v; Q8 e+ {# e+ r# ?- x
    曹东义等几位中青年医史文献学者,对扁鹊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一课题,诚可谓知难而进。他们完成的《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研究》科研项目,荣获了1994年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项科研成果己订成《神医扁鹊之谜》一书即将付梓,这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
! O3 V) ~( ~8 l: V) G9 _  i. v    《神医扁鹊之谜》不但掌握的可信资料比较丰富,而且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亦较客观探入,基本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治史要求。全书设计比较严密,论述严谨精辟.对前人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质疑:并进行了辨析、补充和修正,在扁鹊贯里、生平、学术成就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有着较高的可信性。本节是目前系统全面研究扁鹊秦越人的一篇成功之佳作,特为之序以向学界推荐,望能早日产生其应有的影响。
% o' Q) }: g: x9 d( l: i% I* n- s: f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研究员6 v' L0 J, T* d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史学会  主任委员
0 B. c0 ^4 D) M) m/ n& N7 K8 z4 [中国医史博物馆  馆长4 W! V. v. _) a/ V" d$ q/ t
中国医史通史编审委员会常务总编  李经纬教授  V2 e& l" K0 L1 z% n
                    1994年11月
3 j" D2 l! k' R- q9 U% F4 I! ^* ~9 ^0 ~) A+ h
王  序3 k* b* _1 L0 D! B5 w) Q1 _

' k. O* k, {9 v2 G( b    扁鹊是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研究扁鹊及其学派,将有助于廓清中医药学理论奠基时期的历史面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股研究扁鹊的热潮,并且在既往的关于扁鹊生活年代之争外,又引发了籍贯之争,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曹东义等写出了《神医扁鹊之谜》一书。该书以丰富的资料,严密的论证,对扁鹊的名号、生活年代,里籍,墓葬,庙祀、学术成就等,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作者力排众议,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把对扁鹊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 Z& d* |+ G# p. @    我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书稿,感到该书作者除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外,在剖析运用史料与进行逻辑推理等方面,有许多独具只眼之处。如认为扁鹊诊赵简子的史料假中有真,提出“扁鹊”一称与赵人的鸟图腾有关,强调《汉书·古今人物表》对考证扁鹊生活年代的重要性,通过司马迁叙述扁鹊用“召”、“客”、“过”、“赐”诸字来推敲扁鹊籍贯等等,都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作者不但重视考证那些同人物和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文献资料,而且还注意把握当时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从而提出一些较有说服力的看法。1 f: I' U( a7 h% }7 ]8 {3 g
    扁鹊在中国医药发展史上的影响颇为深远,对扁鹊的研究还应继续进行。我曾向曹东义医生建议,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扁鹊研究扩展到整个先秦与秦汉医药学史的研究。关于扁鹊生平事迹的考证,还应该从稗史、地方志、文集,碑碣等诸多方面扩充资料,使研究更加拓宽和深入。例如,我看到的明万历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的《御制重修鄚州药王庙》碑文就详于本书所录,另外,还有天启七年崔泌撰写的《创建行宫落成记》一碑,也反映了明代鄚州药王庙商贸之盛。关于扁鹊的学术成就与扁鹊学派的研究,除了掌握史料以外,还应该从古代医籍里全面发掘有关扁鹊的学术内容。研究扁鹊学派势必牵涉到黄帝学派,如果不是对黄帝学派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则很难对两个学派的关系做出恰当评价,所以有其要在研究黄帝学派方面多下工夫。
% \; w* f) {- |0 m8 M7 C& a    研究先秦与秦汉时期医药学史,有助于中医药学追本溯源。我希望曹东义医生在这个领域取得更令人瞩目的成就。
; f6 f/ f" J' l% u, G, v1 t
4 P. Z: ?+ Y' V世界针联第二届主席
- ?9 |: ]' N! y! e% @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 王雪苔
: l- i) j/ a0 w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E, _! z$ T/ A6 c4 w, j
1 }( X/ c/ Z" B8 |
1995年6月20日
5 ?4 {) W! s( [8 e' b% i, j2 w2 ?于中国中医研究院% p" ^$ }# W+ V2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8:24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87 w* w' y! J. ^& F" Y
李序! F0 Z. M3 f  u2 y' V. |
     据现存文献资料可知,扁鹊(秦越人)是中国先秦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广,声誉最高的一位伟大 ...
) c/ m7 E  @3 e& U5 J% S$ O$ y+ i

! d8 G2 f6 k$ {  x- b+ P; u$ ^" [- C
1 @& L4 s* ]* ~# k
. I6 `9 x- k' M孙  序: I4 [5 E- R% C& I5 r, m' {( P

& a8 @% X3 i. N# Q( Q% T" t    燕赵自古多名医,鄚州扁鹊开其端,司马迁称他是脉学的创始人,内妇儿科的奠基者,“名闻天下”“为方者宗”,对祖国医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医学开宗明文的大师。然而年隔代阻,有关他的名号、里贯,生活年代、著述、墓庙等等无不充斥着各种互相矛盾的说法,使人莫衷一是,甚至有人怀疑扁鹊是否果有其人,司马迁《扁鹊传》是否为杂凑的寓言故事。
! c- I; k4 @% M. D! V    河北省中医管理局下达的“扁鹊秦越人生乎事迹研究”课题,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曹东义等中青年专家承担,课题组得到我省名医高濯风、冯新云教授的指导;经过几年认真细致研究,查阅了大量古今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去伪存真、辨析疑义,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果:认为历史上只有一个扁鹊,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赵简子时代,“扁鹊”是赵人选给他的尊号,这个称号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司马迁称扁鹊秦越人为“勃海郡”鄚人,是用汉初的政区来表示秦越人的籍贯,鄚在汉初属“勃海郡”,所以扁鹊秦越人是今河北任丘市鄚州人。扁鹊墓、庙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区的十余处地方,其中只有少数墓庙与其丧葬本身有关,而多数墓庙属于各地人民怀念扁鹊的纪念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扁鹊闻名天下,……随俗为变”的历史事实,是极为可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扁鹊著作佚文见于《脉经》之中,从中可以看出是扁鹊发现了脉气出入循环学说,他对脏腑经络学说的形成起到了集大成的作用,《灵枢》《素问》《难经》皆传其学,足见其影响巨大而深远。  Y+ B. v$ m1 b$ h2 X0 b
    课题组的观点,得到京、津、冀、川、陕、湘十几位著名医史文献专家的赞赏,一致认为该研究在扁鹊生平各个方面均得出了超越前人的独到认识,使有关扁鹊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课题鉴定后被评力1993年度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7万字的研究报告终于正式出版,呈现各位读者的面前,将接受历史的验证和各位专家学者的评判。
/ Y3 W* z- T. [    原国家中医管理局田景福局长、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针灸专家王雪苔教授,分别题词鼓励;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医史文献专家李经纬教授、余瀛鳌教授欣然命笔介绍这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他们对这一课题的关心与重视。我谨代表河北省中医管理局向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感谢,也郑重地向各位读者推荐这部好书。3 e7 |: {  J6 D% e: Z

0 W' x( `* P# w: B河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 孙万珍
+ o: C* Y6 \) V$ R+ p; O                1994年12月1 J7 p7 t* s9 a8 C7 ?/ d' W7 R
3 i9 X% A' m0 j7 T3 F7 T9 r
+ _% N9 C& R* p* M
余  序
) f; {8 d2 z* s4 _  R' ~
, D  X4 `; Q0 N    扁鹊(秦越人)是我国先秦时期最有代表牲的医学家,也可以说在国际医学界,是一位在诊法和治疗等方面具有杰出贡献的早期世界名医。西汉司马迁在其史学巨著一一《史记)一书,专为其列传,载述其生平事迹并例举其卓效治验。司马氏着重指出:扁鹊是脉学的创始人,其丰富的学术临床“为方者宗”,明确了他在我国医学史“一代宗师”的显要地位。此后的淳于意(仓公),华佗,张仲景,以及杲汉魏以来的历代医学名家,无不折服扁鹊的精湛医术,学术临床影响甚为深广。但由于《史记》年代久远,辗转抄印,间有讹谬之处,己难予考证,故后世学者对于扁鹊之里籍,生活年代,名号、著述,医事活动等方面歧说纷纭,莫衷一是。曹东义等中青年专家,通过多年来广泛涉猎古今有关扁鹊的图书资料,并予较为全面和深入细致研究,他们主要采用文献考证结合实地考察的方法,力求去粗取菁,去伪存真,辨析疑义。其所论述的内容,阐发了较为客观和相当精辟的见解,使上述诸方面的考证、分析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对医史文献研究,弘扬中医学术和振兴中医事业,均能起到促进作用,而扁鹊为医之精益求精及其辉煌业绩.永远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6 ]& A" _, U# N近闻此书即将付梓,公诸海内外同道,不胜欣慰!展阅书稿之余,嘉其事而乐而为之序。: i8 {' K- H$ C: f0 v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 u. }. G; Y, U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P2 y" w1 C7 p) w: r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4 y6 o. i$ s3 N$ p$ {  V. E
中医文献博士研究生导师
' n9 s. L: D4 Y, ?$ m' w. {) v/ W余瀛鳌
$ T! e# M8 v' z* W1993年7月9 Y5 a4 ?( @#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9:0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86 P9 t; m' a* ~+ \; W
孙  序
* `  a1 v/ b/ f$ V" Z$ M% t( g  Z% x# i# S% G
    燕赵自古多名医,鄚州扁鹊开其端,司马迁称他是脉学的创始人,内妇儿科的奠基者,“ ...

( w* J2 |! q) Y" v# r  r7 L: w% d《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 d" p+ ^& l6 i
曹东义
( l# D% `7 Y. D#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A, l5 {  Z  k/ U
2017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2 K. `/ B/ ^3 d序言        3
+ Z  @2 M8 L0 G, m* T: [引言:我与扁鹊的特殊缘分        41 H$ Z# P3 n9 S8 Z/ ?5 ?, b
第一章        扁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7
0 `* I  b; @& {第一节、扁鹊不是流派,是宗师        82 [+ [& }5 k4 o; [
1、不该把真实的扁鹊虚拟化        8
, e1 ~5 \) j3 H  S2、扁鹊脉学没有失传,仍然有踪可循        9
. p4 m( |; x$ J  L3、扁鹊不可能生于战国末期        10" u% M) s' t% i7 z/ T3 [
4、扁鹊生于春秋末期可考可证        11
. V+ ~4 I# m1 s( L3 C5、研究方法不当,扁鹊被众说纷纭        12$ {' @' {% L% Y: }
第二节、黄帝时代无扁鹊,太古扁鹊是臆测        13- B  R& \( y1 y; q4 t( C' o+ t
1、误读《汉书·艺文志》,提出个人猜想        130 X% ]9 _: S( i% P8 w
2、“在赵者名扁鹊”,有深厚历史渊源        13
1 C. n, K/ d( E% a3、赵简子时代,图腾崇拜仍然盛行        14/ g0 s" J3 K' p
4、“太古扁鹊”的臆想成分很浓        15
) R# r/ f8 t+ ^9 `8 l第三节、扁鹊讲理不谈“道”,“黄帝内经”不离道        160 K) p' d, q$ l: V+ F2 `
1、“道”是老子创立的元概念        16/ z1 t" @- ]! D+ I3 ^7 O- j
2、孔夫子问道于老子,传承其学        17/ q9 e% z# A5 f: p: S% i  \
3、扁鹊医学理论,讲阴阳不谈道        18
! g& v$ ^4 p" J7 p! ^4、《黄帝内经》是托名,书中推崇“道”理论        18' Q2 @. l; C. F
第四节、对扁鹊著作进行考证,需结合时代特征        19
2 l& G" K' M2 S$ f: T- E% \1、春秋末期,私人著作刚刚兴起        19
" j, L4 i* E) {; N- i* D, q2、医学著作的形成,应当早于先秦诸子        201 }8 t; r; H4 ?7 m6 [8 N
3、扁鹊的著作,没有书名,也不写作者        212 X/ u# r5 C( q0 ^! o; `' U
4、师徒学术传承不断,是最可靠的线索        21
& i) {. Y+ [9 K* p, S( O5、扁鹊的学术思想,在西汉年间已经分化        22
% I7 E9 Q. H" @5 U6、扁鹊《内经》《外经》,名称应由刘向拟定        23: r3 p- [4 b% v# H$ j  C
第五节、凝聚众人智慧,破解“扁鹊之谜”        24
% k  o* t1 y& m8 W2 b% b1、“人物真实”的记载“故事未必真实”        24
8 O! T  W: k* @2、“因事为文”和“因人为文”        25: }3 g( `( x" v1 N* f4 i- N' x
3、应辨别“实录”与“传说”        25
  s: v5 n! w% T6 J7 G- R4、扁鹊“重术”更“重道”        26% m3 x& Y1 H6 m, s( u8 |
5、扁鹊“脉法”就是“扁鹊医学”        27# G4 [2 O6 R9 ~0 f5 ~7 T! |
第六节、扁鹊文化的核心价值“利天下”        28
$ [( R* |# l2 E8 s1、心里有天下,才能利天下        28
6 {# q6 i/ d/ d( a7 Z& v2 W! A2 ~2、随俗为变,为的是利天下        29
% f9 p3 P! V$ K* V3、谦虚有大爱,才能利天下        30% u: q$ p6 N: }. h( s/ x
4、重然诺破规矩,是因为有大爱        31
& X! r6 X$ m% U2 L" }! V+ k第二章、扁鹊事迹再考证,《史记》记载最可靠        327 g* B4 D  i/ u$ E: x/ m
第一节、解读司马迁说的扁鹊学医        32: v0 K, L! e! ?! G' u
1、扁鹊曾经是一个旅舍经理        32
0 Y* K" o; {1 D% g& `2、长桑君是一位神仙吗?        332 [3 m$ N* K; W4 Q& l
3、不为人知的学医过程        34  ^# u7 K! k5 l2 t+ H; U4 q
4、扁鹊有透视的特异功能吗?        352 _) `8 H% b7 X
第二节、扁鹊诊赵简子,医生参与大事件        35
( R! F3 K7 v* g" N1、赵简子的昏迷很蹊跷        36
3 ^; |9 e+ J; d! Q" w' z4 ^2、晋国六卿之间激烈兼并        40% K& u1 U! W1 X" _' u: Y" h/ L5 j
3、董安于死于“始祸”        45/ R  |& U$ ?" y  a$ F( D9 z
4、赵襄子效法赵简子        48& ?+ Q5 P; h: A9 @( q% K8 p2 ~
5、赵武灵王补笔有凭证        51
5 ]" |/ U0 q" R8 U/ S& g6 P第三节、扁鹊抢救虢太子,师徒联合创奇迹        58
$ }" Q% I5 }5 Y7 I4 |" y7 Q1、司马迁与韩婴说的不一样        588 R  i9 K" K7 l" r4 i$ R9 a
2、虢宫门前扁鹊“受审”        607 @! c: ?2 e% J1 X2 {
3、扁鹊到底有多少弟子?        61
  M; R% G. ?2 i0 k4、虢太子暴厥而死是什么病?        62
4 i( ?" k4 E. x1 q5、扁鹊与众弟子一起抢救各显其能        65. u3 s* H; L  M( G  A
6、虢太子在内丘的遗迹        67
& G" @$ J2 r! J9 ]2 J7 k* |  `9 L第四节、扁鹊望诊齐桓侯,生死选择由自己        69- R" c; V- V  I/ l
1、扁鹊来到齐国行医治病        69
8 g3 A1 o1 N  U! D7 K/ X$ v2、职业良心与眼前利害考验着扁鹊        71
9 {  p4 Z: ~2 v3、医患不和,齐侯丧失治疗良机        72
, t6 T' ^/ }/ l* s* J/ ~4、扁鹊痛说“六不治”        73
$ o2 Z0 T0 q0 B- N& S第五节、司马迁考证扁鹊,表述里籍有难处        74" |9 \$ m3 V8 u# Z: a
1、“郣海”与“渤海郡”的变迁        751 J) A( Q) |, U$ }4 Y) l# W
2、“鄚州”与“鄭州”的差异        76
6 H5 i! ~( h4 S) n/ p$ z3、“卢医”与“卢人”的不同        775 y9 J5 o9 n* ^' q5 F3 O$ _
4、司马迁用心良苦,后人误解        79
' k0 l9 S! u' {# U第三章、扁鹊的著作与学术成就        80
% e2 O" `! v* _$ R1 o. n1 }+ i第一节、扁鹊著作之谜        807 ?& x: G% q, F4 X! i/ X& Z' O
1、扁鹊时代有医学著作吗        80
. D5 p6 H$ y. O6 H% Q$ d4 P& |2、扁鹊内外经与黄帝内外经        81% `& v3 i% i  H  O# s% V2 f+ v8 W
3、扁鹊脉学存在于《脉经》        84+ r, V$ L- s4 ]; J
第二节、《脉经》记载的扁鹊脉法        85- @: O+ J9 Z- ^  j( z- m2 Y7 M
1、扁鹊论脉,首重阴阳        85
& t2 v  Z1 T  J2 U9 o2、《脉经》记载的“扁鹊脉法”        86% m1 y9 F; Y1 j
3、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        879 F. C* L* n/ K, t% m
4、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        90
- B5 q% k2 l6 [( M% t( S% t5、扁鹊论诊损至脉        92$ ~: @% f0 a' \' Z% @, B  p
第三节、《难经》与扁鹊的关系        94( ]0 R& ]$ Y2 p& N( s: `
1、关于《难经》的历史记载        94
5 ^; j, X! r8 }! E$ z2、《难经》着重继承扁鹊脉学        95
: \: H' W* K& ?% ?' Q3、《难经》讲理罕言“道”        97# f1 H8 E% T0 P' h
4、《难经》对虚损病机的阐发        101; p- x4 a8 K& X! A% O
第四章、扁鹊医学的源头与影响        103" h) _) @' z* k$ ^+ g, C$ S
第一节、扁鹊继承前人的整体观        103( }5 L2 \4 P0 m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萌生于女娲        103
  a* E+ K  E$ u. ?2 X2 n, g" i2、炼五色石蕴育五行学说        104" e$ Y  @3 {# @8 K) v5 m( r! X0 K" p
3、抟土造人启发中医气血理论        104
( r- \1 w( n# f* I  n4、伏羲神话晚于女娲神话        105, s7 f8 d" s0 u8 ]
5、伏羲创立哲学体系,综括天地万物        106
5 ^) H: X# n1 P6、伏羲的时代也是医药萌生的时代        107
2 D% [; h2 ^, I" ~7、女娲伏羲神话对扁鹊的影响        1084 p9 j  |$ T3 |2 e
第二节、龙文化对扁鹊的影响        109
0 ], }; V) ~: K2 T1、龙文化八千年,寄托古人理想        109+ S( h9 S% @/ n6 Z* d1 v7 i
2、虚拟的龙,体现智慧        1119 P3 O$ E% X" K+ H# z
3、中医之龙是藏象,“天地在心腹”        113
, g* t9 k1 f1 V6 T2 m4、扁鹊“尽见五脏症结”体现龙文化        114
1 x. A8 a7 y  y  x" O% D5 D第三节、河图、洛书对扁鹊可能的影响        115
8 k2 Q( J- J+ f1、《河图》与《洛书》,有数无文字        115& A" S1 D" N5 N; H$ ^( n& _
2、天地相配合,生数与成数        1162 F7 r& S0 M( ]9 h- u! x
3、天地之数,左旋与右旋        116
9 D/ D9 h: L! t3 m9 u6 z4、炎黄变废为宝,启迪扁鹊智慧        117. R7 \, u/ c" o( H, ?
第四节、扁鹊医学体现内外相关、内病外治        1183 f- a+ }' \* G. P
1、扁鹊脉法,西医认可的部分        1184 A' i0 a% y4 N9 x
2、扁鹊阴阳脉法,让人与自然连在一起        119) K2 _& m9 q# ?! ]# {$ C
3、扁鹊脉行“五十度”与卫气“五十营”        119* T0 K* P* I' j' [5 J0 s6 X1 N
4、精密计算的“损至”脉影响深远        121
2 @$ N1 a1 r: ]. }第五节、对扁鹊治虚损思想继承与发展        1237 J& x, I' @' m! r
1、扁鹊虚损脉对《内》《难》的影响        123
& K3 o: R: h1 }2、张仲景继承扁鹊虚损理论        126
; d+ ]+ D  t! _7 p3、《辅行诀》吸收虚损理论        129
* ^# \  N& z8 U# }4、金元医学争鸣与虚损病机        1352 B2 V  R% [) X+ U
5、邓铁涛、朱良春先生论虚损        145
, z4 S5 t% s- c: x* Y: R! n: M6、曹东义继承发展虚损思想        1491 z' b7 W# N8 R+ y
后记        157
% M! Q- C8 N7 x% `7 R-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9:4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9
# m1 \2 u2 l5 {6 u* r* |- V% a( P+ T《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
& q4 H! u1 D4 X9 v/ o曹东义8 h1 `( Z; m; C3 w- Y! s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5 i6 V2 @! C0 V5 S! n序言
# }# Q  {# w; o7 y  s% ^3 ?
6 f: I' }" ^5 b7 k中医是我国原创的医学体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有过名家辈出的辉煌历史,也有长达百年的近代坎坷,更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回顾中医的历史,研究发展的脉络,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 E# a& _) T" g' d1 [8 a) ~9 U* n1 s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副院长,20多年之前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师从余瀛鳌先生,长于医史文献研究。10多年前,又拜师于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矢志于理论和临床研究,可谓名师高徒传承中医。我与东义主任相识也有20来年,他勤于笔耕,时常把新书送给我,我也很留心他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的一些文章,可以说相互比较熟悉。当然,深入交谈的机会并不很多,有些见解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我很高兴看到他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对于他不断探索的点滴成绩也持赞赏态度。近来我们接触和交流的事情比较多,尤其是我们一起在中医学派研究,拍摄河北中医历史文化专题片,协助内丘建设中医药强县等系列活动之中,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珍惜这种忘年之交的缘分。
5 Y) L& I- B$ I2 _# c' l! K曹东义1996年就主编和出版了《神医扁鹊之谜》,那已经是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最近他又在此基础上,旁搜博采,不断思考,围绕扁鹊文化、中医历史、学术传承等广阔的话题,集成了又一部有关扁鹊的学术著作,我想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书成之后,曹东义请我为该书做一篇序言,我觉得这个请求难以推辞,也应该借此机会谈一些我的有关感想。0 x/ `5 D9 N; B& N, i5 G
扁鹊是司马迁经过考证而收录在《史记》之中的第一位医学家,也是被誉为“方者宗”的集大成的先师,是中医学发展史上开宗立派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带给中医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为中医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以诊脉为名”的扁鹊,他的思想反映在《难经》等古典名著之中,也对张仲景、王叔和等历代名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对今天中医辨证论治的学术特色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 F* q* j4 s* @+ _" ]. ^传承中医,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怎样评价传承的效果?何谓学术创新?这些问题是当今中医界面临的大问题。不久前我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了我的有关看法,“以脉定证”的学术主张,与扁鹊脉学也存在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关系。我认为中医传承发扬的核心内容是辨证论治,各种科研必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否则无论冠以何种名目都不属于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扬。这一观点受到很多读者的赞同,也得到曹东义的积极响应,他进一步阐述了“理论自信”对于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 l% @$ c/ ?$ k, B( _/ e中医辉煌历史几千年,关键在于有传承。历史上中医的传承,兴衰相继,断断续续,**低谷连绵不绝,坎坷发展到如今,既有师徒相遇的偶然性,也存在着学术发展的必然。: \3 L3 @3 A, M% m! ~! ~/ b" \" S
每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有其必然的历史条件,也有其鲜明的学术特征,是道与术的不断拓展,也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结果。没有继承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就形不成流派,没有流派就难以发展壮大。/ d- ?* P: y4 e1 `
由此我想到,曹东义对于扁鹊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的再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他的某些观点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扩展思维,以便促进有关学术的发展。因此,展阅书稿,乐为之序。
/ O* Z4 i6 z4 G1 u2 a" Q/ K. o第二届国医大师李士懋% |$ P# a  _' b: j+ `( J& d
二零一五年四月
8 k& r2 @$ q" i4 m- \9 ~序于河北中医学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40:29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397 Y% S: z9 U9 s7 ?* M: ^
《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
% T- M! S$ Q: \. E3 l- m3 _  N5 u) m3 z曹东义1 f: ?8 I7 J' e- g4 z7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r$ H# k: A% d5 b+ p引言:我与扁鹊的特殊缘分
# `" s+ A2 w- l- `$ o* ~扁鹊是一个历史名人,司马迁说他“名闻天下”,而且出名非常早,在老子创立道家、孔子谈论儒学,墨子主张兼爱、孙子论述兵法的年代,扁鹊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并靠这些突出的成就而“为方者宗”。: T& c  t. o: W  e9 \
扁鹊所创立的中医学,是一个与西医很不一样的医学体系。全国文联副主席郑一民先生建议我用“国医”来称呼中医。他说,不应该由中国人说“我们是中医”,而应该说这个医学是中国人发明的国医。
' r2 x9 q" x- t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也符合近百年、几十年的实际状况。
4 N- x9 S: r+ w: [" F中医,或者国医,有过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辉煌,也有过一百多年的坎坷与屈辱,历经劫难,却屹立不倒,并且逐渐走向了世界,在“西学东渐”之后,开辟了“东学西传”的新时代,引领着曾经同是“岁寒三友”的国学、汉字,一同走向了世界,正在影响着,或者即将影响世界的格局。$ c% `( j+ H. }& `* t5 p# p
世界未来的发展,需要东方文明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优秀文化宝库的钥匙,李克强总理说要用中国方式解决世界性的医改难题。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振兴,而发展中医、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文化寻根”,这就不能不谈老子、孔夫子和扁鹊。当然,他们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他们只是集大成的宗师,是中华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不能不谈他们的祖先:是谁启迪了他们的智慧?
; r% n5 ~, k; U% k& v, x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各位不同学术流派的宗师之间,可以互有学术交流,老子追朔世界的本源,把“有物混成”,天地未开的自然存在称之为“道”,由此创立了道家学说。孔夫子问道于老子,并把“道”作为一个基本学术概念,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播。《论语》之中使用“道”达80多处,孔子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见道家与儒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尽管我们今天见到的《素问》《灵枢》,早就被称为《黄帝内经》,但是其中使用“道”的概念达200多处,可见其受道家影响之深。然而,流传下来的扁鹊有关论述,几乎没有使用“道”的理论。扁鹊之前的医缓、医和、楚医、齐医也都没有使用“道”的概念。由此可见,扁鹊医学来源之古朴和久远。: R  \( l, E/ E
扁鹊是一个大文化,历史求真实,文化尚演绎。缺乏历史真实的文化,就容易流于荒诞;缺乏文化包装的历史,很容易失传,也不好看。& q: f# a+ B1 Y4 f# ?9 y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扁鹊文化必须以历史真实性为基础,只有这样的发展变化,才能使扁鹊开创的中医学立于不败之地。
" }7 i; y- D( D4 |* F1 t: {, b5 v7 ?中医文化寻根,我们不能不谈扁鹊。% ]& Y8 V1 C& w' k) ]
扁鹊不是一个传说,很多人都与扁鹊有缘分,因为扁鹊的事迹早就收录在中学课本里了,那是韩非子所写的“医扁鹊见蔡桓公”。尽管其中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但是,扁鹊给很多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在他们心中打下了古代医学神秘的烙印。
/ H5 V+ a4 Z: n9 ^+ ]. r: a进入中医学院学习,大家都要学习《医古文》节选的“扁鹊仓公列传”,进一步把更多的扁鹊信息传授给大家。但是,这种裁剪丢失了很多有益的信息,也为有些人误读和改写历史提供机会。但是,司马迁的考证结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脉学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病方法,恰如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所说:“‘脉诊’向为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传统诊法之一,虽居四诊之末,却负冠冕之誉,故习俗称中医看病为‘诊脉’、‘方脉’、亦以‘大方脉’、‘小方脉’以概中医内科及其他各科;以脉性、脉理作为衡量医者诊疗水平之高低,以辞窥义,可见一斑。但观之当今中医界,言脉者泛泛,重脉者寥寥,部分中医仅视诊脉为装门点面的形式而已,令人慨叹。”[朱良春著.朱良春医集[M].第一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20.]0 D. X* a/ i/ K$ C" C
扁鹊的成就让人不敢轻视,司马迁赞誉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由此可见,学中医的人们与扁鹊的缘分已经很深了。
4 F# w* P' ^7 t) c; H+ x  I3 s( u9 [8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40:4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4-29 19:40
9 e" [' g3 J2 T6 D; c0 w引言:我与扁鹊的特殊缘分2 M9 M: N4 u: `8 u
扁鹊是一个历史名人,司马迁说他“名闻天下”,而且出名非常早,在老子创立道 ...
$ C" M, t; ]: T0 z
我与扁鹊特殊的缘分,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开始的。; l1 l( F" k5 k: X
1988年,我从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硕士毕业,回到河北省会石家庄,想为中医文献研究做一些事情,很快就来了机会。时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的高濯风先生,他在“王好古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使我意外地与扁鹊有了进一步“对话”的缘分。高老曾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保定时期的老专家,对河北省的历代名医很有研究,但是有一件事情困扰了他很久。他说,山东两次召开省内、全国的“扁鹊里籍研讨会”,发邀请函请河北省中医学会派人参加,他们说过去人们认为扁鹊是河北省任丘鄚州人不对,根据最新研究扁鹊应该是山东长清卢人。“这样的会怎么参加啊?同意人家的观点吧,心里没底,也不是滋味儿;不同意人家的观点吧,人家有备而来,我们也拿不出不同意的根据。”因此,山东两次召开有关的会议,我们都没有派人去参加。他说:“你们搞医史文献的人,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就不做声了;假如他们的观点,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扁鹊老先生请回来。不能在我们手里,把中医的祖先扁鹊让人家山东请了走,我们河北省弄丢了人!”' {/ W8 Y, y, F) }: @2 R+ n
我虽然学习的是医史文献,但是听了高老先生的话,如芒刺在背,却不敢做声,不敢说自己可以接过这个事情来做。这也是因为心中没底。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来,河北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李渡华教授说,他手里有一本山东寄来的《论文集》可以借给我看看。我看后,其中涉及的资料很多,大多是先秦的著作,因此就到省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省博物馆访问有关专家,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理清了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阅读了大量古人、近人和今人的研究文章,发现围绕着扁鹊的研究,各位学者提出的疑问非常多。% N6 X# i( M/ h7 ]* T/ l6 l
扁鹊秦越人从名字、生活年代、籍贯、行医地区、生平事迹、著作、学术贡献、墓庙等方面,都存在众说纷纭的许多说法,互相矛盾,似乎各有根据,好像都有道理,让人如坠雾中,难以取舍。甚至,现存的扁鹊庙、扁鹊墓,也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个省区,达十余处之多,哪一个是真墓?很难说。它们可以“穿越”两千五百多年,历经风雨剥啄,仍然建存于世,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不能不说扁鹊的魅力,让很多称雄一时的历史人物黯然失色。不仅传说之中的曹操七十二疑冢与扁鹊不可同日而语,就是秦皇汉武的陵墓尽管高大雄伟,但是它们也比不了扁鹊被世人的爱戴。- L! `8 {+ l, Y' K$ Q- K8 \& V
我带着一种无比钦敬的心情,走近扁鹊秦越人,去一一拜访有关专家,考察有关的文物遗迹,去查阅可以找到的文献。这期间得到河北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被列为科研课题,也得到国内很多著名医史学家的鼓励与帮助,件件不同寻常的往事,令人没齿难忘。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辑的1991年《中医药情报》专辑(1),该刊刊载了我写的《燕赵名医祖扁鹊》一文,寄送全国各有关单位,引起了一些专家的重视,也引发了一些学术争鸣。温如杰先生先后在1991年和1994年的《山东中医》杂志发表了与我不同观点的商榷文章。我回应其商榷的文章,没能在《山东中医》杂志刊出,就刊登于《河北中医》《河北中医学院学报》上,并就扁鹊生平有关的问题,进一步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中医药信息》《中医杂志》《中医药学报》《中医基础理论杂志》等进行讨论。; `$ I# `& T+ U- a, b
1993年,我主持的扁鹊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当年还获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 N. i! l( v5 H2 q1996年,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研究的科研报告《神医扁鹊之谜》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引起全国有关学者的重视,得到鼓励与好评。山东省有关专家也高度评价这部书,2002年他们编写《山东省志·诸子名家系列丛书》,写到有关扁鹊在山东的医学活动。山东省卫生史志办公室专门把有关稿件寄给我,请我为其做鉴定。并说:“您是位卓有建树令人敬仰的医史学家,我们的《志》稿中力求客观地记述各家的观点,免失偏颇。其中涉及您的观点处尤多。为此,特请您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否全面地、准确地记述了您的观点,凡有错讹、失当、遗漏,均请指正。二、对别家观点的记述是否允当。三、其他建议。请您不吝赐教。”+ L2 y  L3 H8 X/ v" ?
我拿着这个请求鉴定的信件,找到了时任河北中医学院院长的宗全和教授,他看后说:“他们把这个球踢给你,看来是动了脑筋了。”我说,不怕,只要是尊重历史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有礼讲理。我高度评价了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他们的系统研究也给与鼓励和赞扬,同时指出其采用材料,尤其是对于采纳新近研究成果方面存在的某些欠缺和不足,比如他们虽然尊重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其初稿之中吸收的内容不多。我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漏和缺憾。”
" H# T  _+ [7 F. y我给山东的鉴定结果寄出之后,引起他们的重视。2005年《山东省志·诸子名家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其中的《扁鹊·仓公·王叔和志》的内容,吸收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我收到书后,赞扬了这种求实的学风。# _1 X+ X9 o! O! a$ `5 B
我主张,扁鹊是一个大文化,不要狭隘地看待扁鹊的里籍问题,要从中医学术体系形成的高度看待扁鹊。应该把司马迁所说的“扁鹊言医为方者宗”的历史事实搞清楚,把扁鹊如何在故乡学习医学知识,如何“名闻天下”开创医学临床各科,如何依靠医学的力量战胜巫医,如何宣传治未病等内容阐述明白。
% X6 {6 V/ n7 {" m# Z1 [我认为,把扁鹊与《灵枢》《素问》《难经》《脉经》的关系;他对仓公、张仲景以及其他医学家的启示和影响等搞清楚。进而把扁鹊奠基的中医学术特色用时代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就说清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在哪里。如此等等,这是一个庞大的医学工程,也是一个高深的学术研究课题,需要大家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下大力气去深入思考,而不应该“只说一点,不及其余。”
! ?( p4 T* F1 B不能用狭隘的眼光看待扁鹊。“利天下”是《易经》阐发的中华精神,扁鹊的生平事迹充分体现了这个思想。4 a4 w* f4 J) |, B- r3 N) s
通过研究扁鹊,我与很多学者、同道成了朋友,不仅在扁鹊生地、学医之地的任丘鄚州,封地、葬地的邢台内丘我结识了很多朋友,而且在扁鹊当年行医之地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都认识了很多朋友,还有热心于扁鹊文化的出版社、报社的编者、著者、读者朋友,可以说故事很多,难以尽述。相信随着这一本书的出版,我又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探索中医学术,研究中医文化,发展中医事业,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23 18:03:11 | 阅读全部
2023年915-16日,举行了一次重要的扁鹊文化大会,
0 U, j; h5 H  D0 P" l3 ^0 E内丘文联具体组织编写的《扁鹊在内丘》一套四本小书,很精美,值得参考。
+ S2 O2 J. d# u+ X这套书,有李伯聪先生、曹东义、管书记写的序言,也各有特色,可以一读。
& k, |$ N4 `* {7 o; n- g- k2 y) O& ?3 q9 E4 r+ |
序言
# Z5 X, L4 u1 \" a& l/ n9 N: h/ g; \" O" x1 U! x% {
内丘作为扁鹊的第二故乡,在中国医学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有人问我能否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我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尽管我研究扁鹊几十年,也出版过几本关于扁鹊的书籍。但是,难言不等于不能言,我认为可以用如下一幅对联来说明“扁鹊在内丘”的重要价值:' T  u8 B# Q; f
中医经典诞生地,传承创新聚宝盆。
4 W" |  z% W8 y) o中医有经典,司马迁《史记》记述了有关的线索,班固《汉书·艺文志》“医经七家”正式提出了医学经典的概念,其中扁鹊占两家、黄帝占两家、白氏占两家,还有一家“旁氏”。在七家之中,黄帝属于托名,白氏与“旁篇”史失其考,真实可信的只有扁鹊一人。可以这样认为,即使是“医经七家”都流传下来,都是医经的创造者,扁鹊也占很突出的位置。- [) o7 E' r+ Y# |
扁鹊元前497年诊治赵简子,那个时候孔子、老子都活着;扁鹊得赏赐四万亩地,有了封地,就有了传承基地,生活和做学问的条件不比他们差。0 k4 n, Q5 P; l
在春秋末期,学在官府,医在宫禁,孔夫子弟子三千,开门办学,被称为“学下民间”。医学关乎人的生命,道理深奥,发明几个药方,认识几种药物虽然不难,但是,扁鹊的时代,文字记录于竹简之上,很多人不识字,一个人想写成经典著作,几乎难于登天。孔子没有著成经典流传下来,《论语》也是弟子们记载的只言片语。
* ?& c' r4 R1 T" u6 |! Q6 P- w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教给扁鹊的是“禁方书”,其中没有高深的理论。扁鹊创立脉学,诊病可以“尽见五藏症结”,行医天下“名闻天下”,做过内科医生,又开创了妇科、儿科、老年科、五官科、痹症科,有了封地,培养了很多学生,他教育学生、创造经典的“钢需”是很迫切的。他在繁忙的诊治之外,为了长久传承不“失道”,就需要“因人施教”。《素问》《灵枢》《难经》都是“医学师徒问对”的经典,也必然反映了扁鹊师徒创制经典的过程,“岐黄问对”就是换了名字的“扁鹊师徒问对”。( i, N& E  |7 O/ N: g: }4 Z
内丘扁鹊庙前的弟子柏,就是“弟子拜”,弟子拜见庙里的师父,请教医学问题,鸟柏就是师父扁鹊的化身。弟子柏与鸟柏,师徒问对两千多年,是中医学术传承最好的象征。" M  q; j' F4 M+ m! D
史书记载的扁鹊弟子很多,子明、子豹、子容、子同、子游等有哪些理论贡献不得而知,但是他们都有一技之长,《韩诗外传》说:“子同捣药,子明灸阳,子游按磨,子仪反神,子越扶形”;司马迁《史记》说“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 p2 q  w* ^- P9 i0 v+ g. p
扁鹊的徒弟们都是“技术操作”,识字不识字都可以做这些治疗活动,他们即使是跟着师父出诊“行医天下”,也未必会写书。. N! j2 O0 D3 s' T3 v( J2 e3 Q3 ?7 z
历史上的《子仪本草》据说是扁鹊弟子子仪所著,那也应该与《论语》一样只是一个一个的具体药物的性味和作用,还算不上理论著作。尽管后世有“经方家”,那也是方剂学著作,而不是单纯的药物收录。: j8 u4 Q; v" M! g8 X
扁鹊有一个特殊的徒弟虢太子,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是扁鹊师徒集体抢救,才让他起死回生,因此,他到内丘寻找师父,就有了“且停寺”、虢太子岩、太子洞、太子忧心处等民间传说,流传两千多年。$ a# U  Z# q# u! B$ m* b
其实,虢太子的教育程度和他对于医学的理解,绝非一般人可以望其项背。虢国掌管虢君庶出孩子的“中庶子”,这个医学发烧友的水平也不容小瞧,《史记》说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於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这一套理论的掌握,如果没有深厚的根基,没有长久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那么,一个喜欢方术的中庶子可以达到的水平,比他更高贵的虢太子难道不可以达到吗?何况这个虢太子经过生死考验,下决心去寻找救命恩人扁鹊,这样的“有心人”,他对于医学的理解和求索一定会胜过中庶子。
- a* c. o0 |8 f: c+ |- f$ R5 r因此,虢太子这位有着深厚文化素养,又挚爱医学的探索者,他来到扁鹊身旁,除了和其他徒弟一起参与诊疗活动之外,应该更多地记录了扁鹊对于医学道理的论述,日后把这些源于扁鹊的思想整理成册,也是绝非不可能的事情。或许,中医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就在内丘的山坡上,在扁鹊小屋里,就这样诞生了。/ X" r/ N3 G+ i/ I5 ^5 j" T
内丘鹊山脚下,聚集着一群优秀的中医,他们治病救人,行医天下,而且创制了中医的经典,传承创新了中医学术。这是我们穿越时空的推测,也应该是我们放眼未来的设想。$ z1 m# ?( o) J+ B! a% W# ^$ R
我读到《扁鹊在内丘》的文字之后,突然有了很多感想。
4 l8 p4 }$ l( n$ h: y4 ^/ w内丘县委、县政府、县人大,长期致力于扁鹊文化的传承发展,他们多次举办各种活动,把扁鹊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为一件大事。这一次由文联组织县域内的扁鹊文化研究者,集体行动,充分查阅资料,还请我和其他学者进行视频讲座,因此,就写出来几十篇高水平的论文,散金碎玉、集腋成裘,汇成了三本《扁鹊在内丘》的学术研究著作,有深入的思考,也有很多图文并茂的论证,并且有很多关于扁鹊文化传承创新的设想和建议。
4 O; g; [3 a2 o# Y# w7 C: M5 D各种探索,内容丰硕;多项成果,美不胜收。
6 E6 Y' a- W2 C8 ^$ |9 C$ \因此,激发了我的思想,我觉得这是扁鹊文化在当代传承发展的重要形式,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扁鹊学术研究的新形势,是中国内丘模式,也是世界内丘模式。随着这套书籍的流传,互相交流更加方便,一个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传承创新的新局面,必将随之到来,这其中的人才培养、学术呈现、大众传播,是一系列的系统工程。
; q6 J" j) u. J: U1 p9 U/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医药寻根溯源,内丘人们保护和传承的扁鹊文化,必将会令世人刮目相看,就像医圣张仲景那样,对于扁鹊的事迹“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F! b+ P4 A$ f$ q5 E* a. p! q. M
2023年5月29日' W8 i: U' M- J; o( ?  N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 c3 ?+ I+ V) V4 q! a-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1 p6 r! d4 M$ d2 @% b: E2 G曹东义序于求石得玉书屋
/ l, g! J& I1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