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张南先生转来一篇文章,介绍一个“汉学中医研究”的领域
曹东义 发表于:2022-8-28 11:00:2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725
「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專欄題解
* L* U! t) T$ t& L* U  h$ d5 a( t陳 慶 * 、石國旗 ** 、賀 霆 ***  D5 N9 S8 F" Q9 b# t
本文及後面六篇文章,原來是 2021 年初應臺灣學者龔鵬程先生之邀,作為國內1 l& T3 q& ^* v
一家期刊所開設之「世界漢學」專欄內容。筆者自 2016 年在香港浸會大學結識龔先
% m6 L7 W( g4 e" G生,敬佩其國學造詣,深知難望項背;日前接到龔先生邀稿,惶恐之至。然轉念細+ n1 X1 }1 y" p, D; Q
想,余 30 年所見西方的本土化中醫(即「西學中醫」),正符合「海外漢學」定
! M! [4 n  D/ t0 u% X義,也曾就此與國內漢學研究界探討、交流,略有心得。遂斗膽建議以「中醫漢學及
, o$ n) \, G( Y  ?; r其研究」為題,一來為該專欄提供奇異的漢學作品 ─ 西學中醫 ─ 供行家把玩;二9 f, j3 M2 @3 {/ y- P& K7 ]
來則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漢學故非筆者所長,而西學中醫則為筆者研究對
4 X1 T; J( I% D象,好比不會捕蟬但習慣捉螳螂。因此建議在《世界漢學》欄目中設一個「中醫漢學( T6 A. u8 K5 k2 F# d% M- ]& R6 Y
及其研究」專題,幸獲龔先生接納,遂尋得六篇有關論文作為首期內容,並撰「題4 e- @. u' F8 U9 ~4 K2 ~( C
解」,以饗同好。後該刊主編審閱後,覺得除前面三篇外,都太偏於「中醫臨床」;0 }! {+ C! s2 C9 F- A" O" L
鑒於目前國內有關中醫討論的非理性狀態,恐招惹是非,故避之不及。於是轉由《龔9 Z' Z9 l0 T) S5 W
鵬程學刊》發表,作為首期專欄內容。
/ y! ?& y2 V& A) v一、漢學/漢學研究/中醫漢學與西學中醫% v5 \/ }8 _, b
漢學(Sinology),狹義指外國人對中國方方面面的研究,中醫當然在此「方方$ q# K; G2 D8 T, G# D6 M$ g
面面」內,於是筆者將與中醫有關的外國研究統稱為「中醫漢學(Medical8 r7 w0 }4 o1 N# F* u7 C6 v
Sinology)」;而本文討論的「漢學研究」,特指上世紀 30 年代開始、並於 80 年代
2 i& t& V9 ], h5 {) o7 V8 t. Q* * 廣州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醫學語言服務研究中心! @/ ~" A& V# i3 ?: w% u
** 廣州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 l% X' W# r9 G# m  R  w% |
*** 通訊作者,西學中醫成果研究會(法國)秘書長、原雲南中醫學院中醫西學研究所所長。
) X9 k$ k8 I% t$ d00 33 6 6237 8133
, ?; X5 K  i* i  l  z2 @# _0 Shor_ting@163.com
% Z8 J& b5 B2 w52 龔鵬程國際學刊 第四輯
( n5 K8 L% F- l; S7 `$ U8 C3 K) |確立的中國學者(主要是外語、翻譯界)對海外漢學的研究,英文應該是 Studies on' L& ~2 v0 B4 I" ]' d$ i
sinology。那麼。對有關中醫的漢學加以研究則為「中醫漢學研究(Studies on
2 p* e9 ~1 @9 Y/ Dmedical sinology)」。其實漢學裡的中醫內容早就存在:可以是綜述性著作的一部分
4 P; n/ Z6 B! \0 P(如法國杜赫德 1735 年編著的《中華帝國全志》中有關中醫知識的記載),也可以) A- B  n5 I8 [0 F
是專著(如波蘭卜彌格的《中醫的秘密》1671、《中醫指南》1682、《醫學的鑰匙》
  z0 C0 ]# M$ W! p, A) s1686)、法國雷慕莎的《中國舌診》1813、德國許寶德的《中華醫學》1929)。由於
; h' E6 e: f0 }1 g* T傳統漢學的旨趣及學術格局,這些作品中絕大部分對中醫只是介紹性描述,內容也局5 z" o3 S2 f% w1 p- W2 d
限於中醫藥經典。同樣的,國內漢學研究界自上世紀 80 年代正式成立以來,有關中
& k' S& O' t" ~, l醫內容研究主的要精力也集中在這些著作以及作者,包括學術發展史、經典翻譯以及
1 Z8 v& f9 n! p( ]# h相關的文化傳播介紹。而西方以中醫臨床為業的學者及其「作品」卻一直未被正統漢/ T4 @0 q, d: ~( p8 i# @
學界接納(筆者稱其為「臨床中醫漢學」或「臨床漢學(Clinical sinology)」),當( D& |1 m; `2 E- S
然也未進入國內漢學研究界視野。特別是其中「本土化」的「西學中醫」,由於未經
8 Z  }6 {$ W3 H0 Z" S* A  d' b國內中醫傳承,在中醫理論及技術上均有獨特創造,符合「外國人研究中國事物」的
, `- Y9 n0 q$ @7 B7 u! W漢學定義,因此有必要加以介紹、研究;有關對這一部分漢學的研究,當然就是「臨$ S3 z* b% g- d
床中醫漢學研究」或「臨床漢學研究(Studies on clinical sinology)」了。
# S5 n+ s& g% h: ?8 f4 ^" T' `& I- c( `西學中醫之「學」乃名詞,指西方(歐洲、北美、大洋洲)當地居民有關中醫的! I, ~2 F1 Y7 }) r
學問,它的英文表述為 “Western studies on Chinese medicine”,指由西方當地居民參2 L7 t0 _" h' M7 l
照中醫傳統醫典所載及亞洲地區(新文化運動前的中國大陸,臺灣及香港地區,及日9 u. F$ e! p& R! O& h7 x
本、韓國、越南、印尼等國)民間針灸業者所授,借助自己的文化資源,順應當地需) v7 \0 `! ~1 o4 @! l
求而創立的理論、技能及其傳播、傳承體系。因此西學中醫不涉及移民西方的國內中
# t) P0 g7 J* z$ u: A醫生,也不涉及上世紀 70 年代後經內地體制內中醫機構培訓的西方中醫業者,當然
. ~6 U" h( I. h. p/ N也不涉及脫離了傳統中醫理論的西方生物醫學針灸(國內稱「科學針灸」);而被國, M2 D9 c5 @! l4 j
內學界忽略的西方中獸醫針灸,倒應該符合西學中醫定義。
0 e$ H5 d  t' u目前筆者見到的西學中醫各派脈絡如下:
- l1 {3 w- y! _- h: I& d2 `% b根:法國駐華外交官蘇理耶自 1929 年起開始在法國傳授針灸術並著書,他一方
. D! w; ]( `& T; i' |面立足正宗中醫針灸(除自己在中國的經歷,也從日本針灸界獲得信息),一方面也
% T( t7 a6 J% ]* H自己獨立解讀針灸理論及創造針灸技法、用具。蘇氏建立的這兩個傳統成為日後西學
! u; O: Y1 a, O( Z中醫學派的根本。 1 1
# u( @& b) H: }蘇理耶 1955 年辭世後,西方針灸由單線傳承變為多頭並進:
  _* o1 `6 A% f' s7 J0 l7 C1 1 賀霆:〈法國針灸之父 ─ 蘇理耶〉,《雲南中醫學院學報》。, d; G. z; P4 w% _
「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專欄題解 53
5 b6 z" S% C0 X& u9 u幹 1:首先蘇理耶弟子分道揚鑣,成為「科學派」及「傳統派」;後者由法國針
4 v4 u8 K( F4 G1 t灸學會(AFA)代表
& d# g' z# p; A. _  X2 y枝 1-1:AFA 學會榮譽會長 Kespi 醫生的「心理針灸」. \. @. B& g' V4 `/ G1 \) G: \
枝 1-2:AFA 學會現任會長 Andres 醫生的「穴名針灸」) l" ~6 v# H: e3 E' j& _
枝 1-3:會員越南裔醫生 Nguyen Van Nghi(阮文儀)的「傳統針灸」* n# g, e3 [2 U1 S3 Z
枝 1-4:會員 Eyssalet 醫生的「讀經會」& j, C$ O8 x7 {6 u7 x
幹 2:法國人 Charles Laville Méry 所創的學派- [: l% Q0 @& y) i" C/ X
枝 2-1:法國弟子 Faubert 學派(香港針灸師梁覺玄接力); A) i& u- m0 \
葉 2-1-1:巴黎杵針中醫學院, M+ v2 o; A6 e
葉 2-1-2:法國民族醫學派
0 h/ b1 b7 ^9 m2 v  a; l' L枝 2-2:法國弟子 Borsarello 正骨-針灸學派
9 |0 Q& \% l; I* z葉 2-2-1 法國法國正骨療法師 Pialoux 的古典針灸& U: m0 {! ^# u7 m- ]& U5 n/ F
枝 2-3:Schatz 醫生與 Larre 神父的經文針灸* h2 @/ r7 g5 i% U  G
枝 2-4:法國弟子 Bollet 的「嫡系」派9 m: G1 o# }* S9 L
幹 3:西學中醫針灸再一條主幹是法國牙醫 Jacques-Andres Lavier(臘味愛,
4 N3 c5 t  }3 b+ B- Z& g" s3 w; d1922-1987)所創學派9 a; L7 w9 d7 U' I' s# q: [" u; _
枝 3-1:中國針灸醫學會(SMAC)+ @( }& \, A5 }2 i2 Y( R
枝 3-2:古文字研習班8 P% X( f( C9 c0 x# C% m
枝 3-3:五運六氣及「天學」研習班& s7 u6 @7 c3 {- H" P
枝 3-4:「天地人」針法派: s' T  Q' f) O2 h! d5 S8 T6 ^2 p
幹 4:J.-R. Worsley 所創英國五行針灸學 2 2$ j) {0 e. y% a! A
幹 5:van Burry 所創英國天干地支針灸 3 3
) O6 _, ?4 Y8 P" d' P幹 6:法國(越南)五行辨病針灸
9 M/ D4 K, z$ V2 D& d- t3 H幹 7:Padilla 醫生所創西班牙內經學校3 g! c$ q. o% T4 ]6 F% \- {; o
幹 8:Eckman 醫生所創美國體質-條件針灸
% W# C: [& Y6 Q8 S( t# P0 g0 |幹 9:西方產科針灸
% g$ M1 U) Q. U' d8 Z幹 10:Simmeler 醫生所創法國時間針灸6 |' n3 e1 o( G
幹 11:比利時五色美容
" k) k. {7 ]; W8 J& j6 v; U2 2 祁天培:英國五行針灸學術源流與診療特點研究,雲南中醫學院 2016 碩士論文,http://xueshu.b
  s: U) C3 Q/ D6 x: S6 H$ s+ `" M4 o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553bab9ece4c5bedc1edac2359315245&site=xueshu_se。
) k0 h* R. R0 C2 R% n1 _7 z" e! ?, j& Y3 3 江南:英國天干地支針灸學術思想源流研究,雲南中醫學院 2016 碩士論文,http://xueshu.baidu.
% _- Y) \: G5 y# h2 e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eb59f472a259a1e5120418aa5f86461f。
: M, g+ ]: ^) n4 V54 龔鵬程國際學刊 第四輯
$ \/ h8 `# S6 J. B0 X7 x6 Z9 E幹 12:西方獸醫中醫針灸/ x1 v6 m) ?$ t5 }( |: U1 _
幹 13:法國耳針/耳醫, g, ~! j% O5 I, R- ], b9 e: f; \

( O" N9 c* o2 P7 c* S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8-28 11:01:35 | 阅读全部
二、西學中醫的漢學特點及啟示與挑戰
# n$ _7 o" g; g& i/ r" t2 M以上 23 個西學中醫學派均屬西方「本土化」的中醫知識技能系統,是西方人從5 g4 H+ @8 k& g6 [& G8 j
外部對中國文化中一類特殊知識即中醫觀看、進而利用自己的文化資源解讀創造出來
  {& k& C& [" a! ]+ m2 o( p$ E的(法國耳針是個例外:它其實應該是西方民間療法經過中醫知識激發而成,之後大
" c+ R8 v! U" Z) @  j# u, q部分發展又更多地得益於生物醫學知識),與國內中醫和而不同。很明顯,西學中醫( R3 U8 w% s; \/ A( T: f
屬於西方漢學範疇而不屬於「國學」,不過它與傳統漢學以及其中的中醫研究內容相
8 z  D7 f: m2 p) ?8 S( ]比,又有以下不同之處:
5 w# v! W7 g) c3 T" b9 M$ _1, 西學中醫業者一般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漢學家」,而且他們對中醫以及支撐
: Y" ~# P- N$ \; I& U" Y* Y% ]0 I它的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冷冰冰的研究,而是近乎宗教虔誠的熱愛;1 F) M, W1 y/ i$ _
2, 西學中醫業者的漢學「作品」大多是對中醫臨床應用的心得,特別是以自己& B- ?- C8 ~6 O* j
的臨床及教學活動「書寫」著非文字的、活生生的「漢學作品」;
$ g' J- B; {8 U9 ?* }% K2 `. b$ E3, 西學中醫業者會借助中醫研究挑戰「正統」漢學家的權威,認為對漢字的解8 Z' j5 ^5 b  H. x0 f$ x8 `
讀不能只從語言學層面,如果它出現在中醫文獻中,則需要考慮它此處的臨9 [3 f0 A+ x3 j5 |. J8 y0 }$ y
床語義;
* l1 j+ u+ X4 B  V% ]* g2 H4 ^4, 西學中醫業者與中國中醫界始終無交集,好比一批西方人自己查字典發明了/ E9 {6 P, F$ q- D0 I
一種「中文」,只有他們自己明白、只在他們中間傳播、傳承;- W3 r( z7 @. f& c
5, 西學中醫只存在了約 90 年,但卻門派繁多(見上)。好比西方人不但發明
4 `0 ^) B, P9 V/ U2 X" E了與中國人不同的「中文」,還演變為許多「方言」,各有特色、互不相' Y1 E& c* O7 {, Y6 ?; |
通;
! [- O5 C3 W7 a2 ~) s6, 西學中醫業者基本上都不會說中國話、不會寫中國字,也不像漢學家那樣瞭3 N0 a) P1 Z$ _
解中國文化、中國社會。
* T/ C' ?/ Q: W! o& ^+ s! q這些特點,都說明西學中醫是一種特殊的漢學,而西學中醫業者也是一批「另
2 w# I6 j, o; V/ g) v% A類」的漢學家;因此,對西學中醫及業者進行漢學研究就需要新觀念、新方法。同5 h/ b+ e5 V" s3 }) b
時,由於西學中醫的臨床性、鮮活性,原外語背景的漢學研究學者應該與中醫界及人
6 s9 k# |( ?/ a$ m$ m類學界學者合作,這給三個領域都帶來挑戰及機遇。; _6 w, a4 b! w+ s% |: {
1,漢學研究界。如果能主動將西學中醫業者「非正規」、「非經典」的中醫論
1 g1 j# Q9 w# Q述納入研究視野,如果願意借助中醫界的幫助在對西學中醫的研究中加入臨床視角解/ C4 J/ M0 N; c2 G! M/ y9 }
讀,如果能夠在原來的文本研究、語言研究方法之外增加對西學中醫業者的實地人類4 K5 ^% w& y1 r2 R8 L0 ^9 C
「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專欄題解 55
+ {; P6 l1 P' r) Q; _學田野調查方法,那麼,傳統海外漢學研究的對象將得到極大豐富。
1 J6 j5 q. ?1 T( f' p9 {5 k2,中醫界。把西學中醫作為漢學,以中國學者身分及視角對其進行研究(漢學
0 ~* h- u; F9 x; J, B研究),有助於中醫界以寬容、理解、欣賞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西方文化「他者」,像- r8 R+ i& ^! y
國內漢學研究學者對待漢學那樣看到西學中醫業者「誤讀」中醫的合理性。 4 4
& r& B# G' J; j1 h: \8 a3,中國人類學界。由於西學中醫其漢學「作品」大部分是其臨床及教學活動,
9 `0 A2 l0 u  W6 V. k這使得人類學田野方法成為不可缺少的手段,為的是能用整體觀、主位視角更深入理
1 c0 T+ b8 K6 |# j解這一類特殊漢學,同時不經意間填補了一項人類學研究空白,即人類學西方社會研
" ~8 ]. x$ G1 R; c" D+ M: b究。; F- S6 L% r3 o3 s# L: |- F
當然,把西學中醫當做海外漢學,對國內文化傳播界及對外翻譯界也有啟示:西2 [) M) ~7 Z' Z8 `$ L
學中醫業者特別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傳播中以健康這一普世性價值為切入點,) U7 K, C  d: f5 Z; G
他們與受眾又同屬西方社會,因此這種傳播方式不會引起反感與衝突,優勢顯而易0 d& n3 X  l- i  }0 _9 a% }- O
見。從這個意義上講,西方人可以「講好中國故事」,而且可以比中國人講得更好,
3 |  o4 ~, a+ p  k還不會引起文化衝突。 5 5 如果我們接受這個理念,中文著作(包括中醫經典)的譯介
; q- O+ g7 {: n就應該由漢學家完成;這可能會使國內有關學者不解、反感:最能體會、掌握中國文+ H$ n! U) i$ p: l) w) E( T
化特別是中醫的當然是中國人,後者當然應該是譯介主體,掌握「話語權」。 6 6 其實
& q) a9 K% i& @0 F3 \; T0 l這種看起來「政治正確」的觀點是混淆了文化認可、文化傳播及文化理解三者的關' S$ b( O" b0 y0 r$ l3 q
係。比方說魚應該最懂得如何在水裡生活,但未必會描述水的性質,特別不懂得如何
/ ~$ n( t4 U' y4 D$ k7 U2 ^讓鳥明白水是什麼,遑論讓鳥喜歡水。但一隻掉進水裡的鳥則立刻能感受水對它的特6 y; B. C- U8 T7 I' C: B4 E
殊意義:濕的、冷的、阻力大的、無法呼吸的……而魚對此是如此自然以致不會覺察
# L4 R% w8 a2 R. b5 w0 L7 n到;當這隻鳥回到天空,就能夠用其它鳥明白的語言把這些感受完美地傳遞給同伴,
- \+ Y3 x: J: U. w  n0 V這些信息更能滿足鳥類的需要,魚卻做不到 ─ 哪怕它會「鳥語」。漢學家(包括西
" j( w9 g3 [8 `1 R' Q) R) u+ o學中醫業者)就好比試過水的鳥,讓他們去和自己同胞談中國文化更合適;我們中國
* |- t' a& X: F: @; Z- c居民作為「魚」不能覺得只有自己才對「水」有話語權,因為「鳥」對水最有感觸部2 e' f& l* s: r# c# B
分未必和「魚」相同;何況鳥對「水」的興趣並不是跳進去像魚一樣游泳,而是能夠
7 ~7 J6 Y% S& W6 \) _獲得啟發、更好地在空中飛翔。因此,魚只對「魚的水」有話語權,而鳥則對「鳥的
7 U/ _9 @: H& i" s3 a水」有話語權:「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那些足夠聰明並會「鳥語」的
- T+ a$ q' |4 ]  n) P: ^「魚」,不應該花時間、精力去和「鳥」談自己熟悉的「水」,最好去研究那些「落
( \0 ~! }8 X1 O5 G' E/ |6 q+ S水鳥」以及它們與同類談論「水」的內容與方式,看看自己的「水」在天上發生了哪  V5 U2 m& m7 G, K! R" `
4 4 李雪濤:《誤解的對話 ─ 德國漢學家的中國記憶》,新星出版社,2014.1。! n& T( }% |( Y) u! Q
5 5 賀霆、何明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有益嘗試 ─ 中醫在歐洲本土化研究〉,《理論動態》. z  s) k9 f/ R2 s( _$ d
第 2065 期,北京,2016.4,pp 38-44。( z: ]6 Z9 t* D& m, T! ]9 L
6 6 同 5。
4 x$ I  ^# @. ]" Z; P) @: ?8 W" E56 龔鵬程國際學刊 第四輯
4 L9 A/ c- [. {  [些變化、給「鳥」們帶來什麼意義。不言而喻,這些「魚」就是國內研究漢學的學9 ?+ @$ ?5 Q( [5 |8 f3 d. N, }: Z
者,當然也包括筆者自己;所不同的是筆者只關注漢學中特殊的一類 ─ 西學中醫,  x4 N2 U4 K3 [' J3 f
並且除了文本研究還特別注重人類學田野調查(見本專題最後一篇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8-28 11:02:41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8-28 11:01
1 @( f2 L9 A3 a) q, p( r  a) I" c: B二、西學中醫的漢學特點及啟示與挑戰
9 ]! R; F$ R  E) q& I5 i; l6 M以上 23 個西學中醫學派均屬西方「本土化」的中醫知識技能系統,是西 ...
- P/ b9 V8 Y: P. i6 _  R
三、建立中醫漢學研究(Studies on medical /
& f& Y. d7 n2 Qclinical sinology)學科的可能性
; N' l9 k  l  Z( S+ i通過以上討論我們知道,外國學者對此研究中國形成漢學,漢學家及其成果又引9 P+ l3 x7 K6 p8 C3 J- M8 W
起中國學者的興趣而形成漢學研究。西方學者研究並實踐中醫形成漢學中獨特的西學
# f9 ]4 d/ H  F4 S1 k! D+ r7 M. T$ n中醫,而對此的研究又形成了西學中醫研究。將西學中醫研究引入傳統的漢學研究領' c, W/ \, [. [. M3 ?, _
域不但對漢學研究界,也對中醫界、人類學界、文化傳播外譯界有重大意義,因此,
6 X0 _! q: T1 \* t3 c筆者建議建立中醫漢學研究(Studies on medical sinology)新學科,或更準確地說,6 E9 n; c$ U6 n6 A2 [1 |
應該是臨床中醫漢學研究(Studies on clinical sinology)。
5 L; M" ], N$ ]5 Q在研究內容及方法上,筆者建議按照先易後難的金字塔漸進方式。首先借助漢學; F4 R. |8 |, ?1 _
研究界熟悉的文本、文獻、人物傳記方法,在原來傳教士、漢學家著作基礎上,增加" b  d1 r7 |* u) H" j
漢學-中醫兩棲型學者著作的回譯、解讀,如滿晰博(Porket,德國)、文樹德5 S% D/ E0 l( I+ A3 {
(Unschuld,德國)、蔣熙德(Schied,英國)、利馬策(Ritsema,瑞士)等,可以
3 x+ G: G" w6 s. Y加入對其中健在者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參與性觀察、深入訪談),使原來的文本研究, d5 T4 [+ t2 h) q5 J* z
更豐滿;然後選擇西學中醫業者接近傳統漢學的著作(如 Lavier 的古文字研究、法
2 H6 z1 L3 Q. V* n國針灸學會對針灸穴名的研究、法國中醫讀經會對醫典的研究等)回譯、解讀,輔以5 F; j% |( U4 T7 u
中醫臨床視角及人類學視角;最後就是對西學中醫業者臨床活動的研究,包括著作、
0 \6 Q. p/ @, t% U講學、診療等。/ L) i' V& y( X8 L  {3 G' I
「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就是為今後新學科熱身,首期的六篇文章按這種「漸進」
( Z, W3 l& ]& y- M2 v的順序:
4 t+ `: ^! D* q1 m7 L" p' u第一篇文章是 2016 年參加雲南中醫學院中醫西學研究所組織的第四屆中醫西傳
8 L  v9 I! T# C$ _; s$ n國際論壇發言稿,作者是當時北京外國語大學在讀碩士生張雪洋,談許寶德(Franz
7 G5 _  q3 X& G5 ^. sHübotter)的著作。許寶德《中華醫學》是德國在華傳教士、醫生,公認的正統漢學0 q7 Z5 G1 x* L1 r' h6 f4 q
家,有關中醫著作、譯作豐富,1929 年出版的《二十世紀初的中華醫學及其發展歷
$ h$ p9 c( B" w) \程》是其中佼佼者,是典型的「漢學」;而中國學者張雪洋對此漢學作品進行解讀,8 x5 `8 H, o/ p4 a! J; V
對其寫作發表的背景及影響做了深入研究,其中牽涉不少西學中醫的代表人物,如蘇3 f/ r) S2 ~) ~
理耶(Soulié de Morant)、阮文儀(Nguyen Van Nghi)等;張文簡要介紹了許寶德
5 C' F/ j  V! b7 c& e1 d這本著作內容,並作出中肯評價,屬於經典的漢學研究學術套路,即「螳螂捕蟬黃雀
- g5 E: F: e. i「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專欄題解 57
: I6 ^3 @/ T# W( F. ]: N. D7 U在後」:許寶德研究一件中國事物(「螳螂捕蟬」),張雪洋又來研究許寶德的漢學
0 r* m: {; v6 `' I7 i7 j2 i作品(「黃雀在後」)。由於許寶德的研究對象是中醫歷史,按照筆者在本文開始時$ f" {' X4 I8 a  h/ f
的定義,他的作品應該是「中醫漢學」,那麼張雪洋的這篇文章則是「中醫漢學研
9 U4 v  J$ e3 a9 L( h究」,筆者用來為中醫漢學及其研究開場再合適不過,說明原來一部分經典的漢學研
7 X* O* {" W/ u/ R! O究作品,可以原封不動地整合進「中醫漢學研究」新領域;只不過還不能算「臨床中/ M4 ~. S7 U* x' s, a9 t
醫漢學研究」。6 Y8 s0 i. l/ x' W$ @3 F
第二篇是法國漢學家、人類學家 Lebranchu 研究員有關房中術的文章。! N4 v- }( g/ d% I2 t% t* V* S
Lebranchu 先生現年 68 歲,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和索邦大學,後在巴黎高等研究應用
9 q4 L) F: A! b6 {學院師承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完成了關於道教西傳的社會人類學博士論0 o) F; r2 A0 I* x: F4 D' S
文。他接受過完整的中醫培訓(巴黎杵針學校/北京中醫藥大學),在中國成都、昆
0 ~& V- J& \- Y/ V" D明進行過多次住院實習並且練習中國武術已超過 25 年。與一般經典漢學著作不同,
2 D) J/ ]4 R& o他除了關注房中術本身,這篇文章更多談的是該養生術在西方的傳播史,而且採用了
; M0 Z5 b+ g) G人類學方法。把這篇文章作為「中醫漢學研究」專欄內容,首先是突破以往漢學研究
+ Y, x/ q# H. k的中國視角:Lebranchu 先生對房中術在西方的傳播及影響的研究(包括對經典的漢- K5 g) Z. D+ Q/ c+ E
學家如高羅佩相關著作的研究),可以看做是西方學者眼中的漢學,別有一番風味;
7 w9 h2 }5 e, h, R其次 Lebranchu 研究員的這篇文章,還可以被當做「二重漢學」作品(因為作者的, j! M$ W* @& N& h% f% D
「外國人」身分,其研究房中術在自己西方同胞眼中形象則屬於對「漢學」的「漢
" t: e8 l/ y, X% T: o學」),從而成為一類特殊的漢學研究對象。還是用上面成語來打比方:這一次「螳
8 o# g4 ~/ ~# |! R8 y% X螂」和它身後的「黃雀」都是西方身分,因此「黃雀」一方面在捕螳螂,一方面也可) H# m- o; y" D7 D( Z
以「被捕」。當然由於「蟬」的中醫性質(房中術),所以 Lebranchu 研究員的這篇6 K  q" c; k4 |
文章屬於「中醫漢學研究」的對象,對這一類作品的研究比許寶德的「經典中醫漢
3 K& _+ s8 U# l+ I2 Z學」難度要大一些;但也還不是臨床中醫漢學。' g* `4 ^* X4 P- S
第三篇是介紹瑞士漢學家利策瑪如何創造性翻譯《易經》,這本來屬於經典的漢% A- U+ p6 j2 g2 s
學內容,但奇特之處是漢學成果《神諭 易經》又成為西方心理分析的工具書。「醫
, Y! }7 G0 ?- x9 q" d易相通」,說的是傳統中醫業者認為做好中醫就得讀《易經》,西學中醫業者尤其如6 |0 A  E$ y: m9 f1 U2 f
此;但《易經》通過西方漢學家煉金術式的再創造,竟然產生西醫的臨床功用,迄今
* c3 k6 j) x7 r, a4 l為止,恐怕僅此一例,實為中醫漢學之奇葩,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對象。特別是該文作5 a3 Q, ?  }+ E7 X" I
者以學習者的「局內人」視角,向我們敘述了《神諭 易經》及相關心理分析方法如4 G; m; b# ^2 q
何傳入國內的過程,更多了一層人類學意義。
. T0 E8 s, p1 h  D1 e' R) P第四篇開始觸及真正的西學中醫:讀經派針灸(見上「西方中醫派別脈絡」支
$ r9 D4 _1 D7 A: H4 E. W- B, ]1-4)。該派創建人法國醫生 Eyssalet 講述在他中醫經典學習、傳授中的一種方法以. T3 w6 l% p$ `+ o
及借此方法解讀《內經》的成果,該方法是非中文母語地區居民所特有,因此屬於海8 s. `! X3 L+ {( M4 q4 l
58 龔鵬程國際學刊 第四輯
. b, f; `2 |6 T& y; Q外漢學、中醫漢學,但該文主要內容不在臨床層面,故還不是真正的臨床中醫漢學。% n4 I, [0 ~/ h$ G2 S
其實 Eyssalet 醫生的中醫臨床類著作更多(比如其在西方針灸界享有盛譽的中醫婦產% o3 y' r& y$ s, l; n$ }
科著作《先祠的秘密》),都是西方視角對中醫的再解讀與再創造,不僅僅具有臨床
8 A" j7 ]5 T5 m3 ?( j7 |: |6 F應用價值,同時也是典型的中醫漢學內容,是值得開發的臨床中醫漢學研究資源。& W0 A8 N* @8 m% B
Eyssalet 醫生及同行們的這一部分著作,包括他們鮮活的中醫臨床行為,是傳統漢學
# Q$ l% [, z! _6 k. @研究尚未涉及的領域,但卻是海外中醫漢學研究最有價值的部分。由於篇幅限制,
( l7 T3 \7 I, n& |Eyssalet 醫生有關中醫臨床的文章下期發表。, X6 M; F+ d: l
第五篇也是西學中醫的一個代表。作者是上面介紹西學中醫「脈絡」時提到的法
! V0 y4 o  {9 e+ l國針灸學會會長 Andres 醫生(見上「西方中醫派別脈絡」支 1-2),文章講的正是西1 n7 v, s# v4 `9 ~
學中醫主幹上的一支「穴名針灸」的臨床應用,因此屬於真正的「臨床中醫漢學」。
9 L( g* R2 \5 s$ w: [, i* _7 kAndres 醫生為私人開業掛牌針灸醫生,同時在 AFA 學會及巴黎第 13 大學醫學院教
! q! p8 n/ f+ I7 Y- F授針灸。他年過花甲,長髯、寡語。筆者去過他家、他的私人診室、他的課堂及他帶( t' s& S9 w& Y# }) W; z! Q
教的醫院,對其生活、工作環境比較熟悉。
  S. B5 p) }4 t. ^5 y他的診室布置很「中國化」 ─ 準確地說是「亞洲化」,而且是古代亞洲:桌
9 j) c" f2 w  P( p6 ]* P椅、壁畫。最典型的是一組「經絡穴位圖」,所繪人體均為古人(髮式、服裝)。因0 b! X: Y# O0 t4 @0 n5 y: Y
此,中醫文化應該對其顧客有深刻影響。Andres 醫生是一個臨床中醫針灸師,他的8 y8 K1 {- \" ~$ R  N, n6 q) R
漢學作品主要並非文字,而是鮮活的行為、器具。對於這一類漢學,傳統的文本研究
, B  j( ?  Z) x! z方法當然不再適用。不過筆者這次選擇的是他 2017 年參加中醫西學國際論壇的發言6 _  `) J# x9 G& w) R4 g
稿,是他自述對一個針灸穴位(承靈)的研究及臨床應用,還是一個文本作品,符合% {4 N, c" B% i: S2 c
傳統漢學的表達形式,因此不至於令初涉這類漢學作品的學者們無所適從。
! |' n, Q. g. j% p: ]不過,Andres 的作品還是會使國內漢學界、漢學研究界朋友們吃驚,當然更會  ]  ]4 l1 l$ l: N& J$ q
令國內中醫界朋友吃驚。該文前半段有關承靈穴的兩個漢字的研究,與傳統漢學倒有$ h$ X, d% q5 d3 [: N+ |
點相像,引經據典、功夫了得(「厥陰」居然能挖掘到「其」、「他」的意思);後0 ]3 u. r5 g) c' V& b( h
半段則是兩例疑難病例,將漢字解讀所得用來指導診斷治療,更是歎為觀止。筆者可
: t# `# A( \5 [以斷定國內沒有一個針灸師會像這位法國同行這麼「拆字」(請看他對「靈」字的分
0 H  \: W% d" S" B析),也不可能由此得出這樣的醫理來指導臨床。Andres 醫生對兩個病案的診斷、
. n! e1 J" w. d# x5 ~治療思路不按常理出牌,也不見經傳。如果國內中醫代表「國學」,Andres 醫生的  P7 K7 l" V1 c% y
這個作品無疑就是「漢學」,而看起來後者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更加強烈。對漢學研: h/ g( v/ p& Q. H
究界同道來說,讀懂 Andres 醫生的這篇文章當然得具備基本的中醫知識,從而發現3 |% c+ m2 I- z+ X/ q/ @. g
哪些地方體現出海外漢學特有的創造力、想像力。這篇文章屬於「另類」螳螂及其捕
$ G+ B& I+ e. L0 f( y( W" a: c% O蟬形式,只有先讀懂、熟悉這一類漢學作品,才能接近「臨床中醫漢學研究」學術金
2 L& |  I% x7 h3 B' s字塔的頂端,而要真正讀懂這一類「漢學」,光靠這樣的文本遠遠不夠,必須同時到  g* I! o: \- i# ^( |! r$ |/ G" [5 ~
「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專欄題解 59
3 R+ D& t: c5 [; g0 z1 ~/ eAndres 醫生的診所去做「參與性觀察」,與他交朋友以便開展「深入訪談」 ─ 這2 ]8 T- V( |! s; H
就是人類學的研究方法。
/ T8 L: X) R0 Y2 ]0 N% \- N第六篇文章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筆記之一,其中被研究者 M 醫生的漢學作品完全8 A) {% ^' S2 x! i
顛覆了漢學傳統觀念,就是筆者所說的漢學「行為版本」。而對它的「閱讀」的工具
' ?' m+ G4 f5 N" Y/ _  |& m就是上面剛剛提到的人類學的兩大看家本領:參與性觀察和深入訪談。這是「臨床中
+ `. u6 s2 g& G, E$ C醫漢學研究」最出格、最困難的類型。不過,傳統的漢學研究界學者如果能夠掌握人
7 k0 @) S- g( ^類學田野調查方法來閱讀、書寫這些「行為版本」,就會發現廣闊的漢學及漢學研究/ _) d9 ]% s, O+ n6 a0 ]6 w
「處女地」。這一類中醫漢學研究,不但需要學者在原有的漢學研究基礎上補充中醫# X8 J! {! w; N9 P3 N, K! {* {
知識,還需要學會運用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更需要自己去西方國家進入西學中醫業+ a' m' z6 C, i. p* v3 j
者的工作與生活中去,因為與之前所有形式不同,這一類漢學的形式是西學中醫業者/ G  A3 G: q7 R: I
的行為、觀念,要學者去觀察、整理,最後書寫成可以在學者間交流討論的文本,就' g3 D7 h# C# {3 o0 a
像筆者對 M 醫生的記錄。可以說這樣的「螳螂」及其「捕蟬」過程是最難收集、把
9 }& U% X  D- O, p握的,這對國內漢學研究界的「黃雀」們是一個考驗 ─ 他們本來只需去閱讀、翻
( F4 i! Q0 Z( y: g# X- z) w譯、解讀海外漢學家完成的漢學作品文本就行。通過人類學田野調查完成西學中醫業1 u' c" x) l9 F" `' s; q7 a
者的臨床行為漢學作品,並加以解讀,獲得漢學研究意義,才算到達臨床中醫人類學
6 M) `! |9 e! c. `3 V4 Z學術金字塔的頂端。筆者覺得從學理上講,傳統的漢學研究界學者最方便開展這一類  [! o; }( [/ F
研究,因為與中醫知識和人類學方法比較,外語能力是關鍵,也最難培養。所以,已
0 d) p7 l* h+ O/ F% B! K經具備漢學研究基礎且能夠用外語交流、適應西方社會生活的學者是最理想的「黃# G& O0 e& ?9 w( E3 M* O
雀」,就看他們能不能借助自己的外語口語優勢,學會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到西方  B3 U/ n2 L2 W) l% g- \
國家實地去觀察、訪談這些「另類」的漢學家,這是能否豐富漢學研究的關鍵。4 X) m8 @( C; E
以上就是首期「中醫漢學及其研究」六篇中醫漢學及研究作品的簡介,請讀者按3 f! Q" x- G4 {: c3 |- v( `
順序由易入難,從經典的漢學、漢學研究逐漸過渡到奇異的臨床中醫漢學及研究。今
/ I, D, o9 q9 d6 _後將以後兩類作品為主,方便讀者理解本文前述理念,即西學中醫研究對漢學研究、
$ }" H0 ]6 s2 D對中醫研究、對人類學研究,以及對文化傳播研究的啟示。希望本專欄能夠吸引國內
' a% |2 r1 ?6 m" d漢學研究界、外語界、文化傳播界及中醫界的朋友們嘗試這個新研究領域,把(臨
  l1 \, e* ]% ^" a- [! h床)中醫漢學研究開展起來。' e7 E& \/ F0 h4 O) V
60 龔鵬程國際學刊 第四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8-28 11:05:39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8-28 11:02
. s# {( t9 J5 {' B! H7 g三、建立中醫漢學研究(Studies on medical /
2 O" @- G/ S$ `clinical sinology)學科的可能性
8 V% g+ w2 O- f通過以上討論我們知道 ...

2 D5 ]$ U, Z7 c8 U张南:
8 x1 ^1 g* X8 c; t: H9 ^; |5 a[文件]
+ Z+ S4 F" H( l$ W' x! c9 l+ G; N5 D: L+ o/ ~- K
张南:# E4 T7 @! ^% M; i$ T
[文件]
, N9 S$ a) j$ [4 i
; c$ o5 V6 c, C5 }. X% ]9 d张南:
3 Z+ J0 q# A' O) m* d6 j! `[图片]- t! F9 K  f2 I. H9 i, a

6 {- M$ g8 @) q) n* c* G) O张南:
+ U% T  {# m% p) t" c$ e[图片], Z4 F8 I- ^1 S4 n# W- a' h

* N, T  _; p8 \: Q% a: J张南:
7 o' e! }3 b- d* I1 ^% [[图片]$ r! Q, f2 F4 E' M' [$ r! v

; I" T1 J+ s8 c7 q0 N% N3 a5 e; G9 x+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d6 ?4 v( L5 p2 T. {' a5 [; x谢谢; {* ~* }  H) i9 J
. D& e0 a% H4 C6 {$ i# s: Y; _2 c! [
张南:* y: w& f' I* O' B
曹东仪老师:. S8 k3 V& t* J1 `. }
这是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贺霆,后留学法国,并在厦门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工作,目前定居法国;他转发给我,西方对中医学术研究
0 [# H" j3 G# z4 T4 B$ u的历史梳理(我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在他的帮助下,见到了法国“甲骨文”中医学派的学者)。作为医术的外行,我将他发过来的微信,也转发给你,供你参考。& d- |( C  h. Q, w

2 h0 Y  Y& ^- y$ }; x4 D. P%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2 Z- W3 ^8 W) ~5 K- _& h
谢谢!- s0 t7 D; a  v$ a
- n; i" l  O$ j0 U; X3 H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O! v: Q+ ?) H2 h# |: v' b/ g2 m
张先生您好,我觉得作者的视角是国内学者所不具备的,有很多简介值得大家重视和借鉴' J: U! }: U: r5 F3 y

) x# I$ g( _7 I7 g!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_7 f+ S* K2 G3 Q- X' u; e因此,我转发到燕赵中医网,龚德家参考. S9 ^: f9 S3 i' T8 m3 |: s
4 _0 G  B, G- F2 N- K+ y"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6 w3 N7 e" ^* d; F. J
【新提醒】张南先生转来一篇文章,介绍一个“汉学中医研究”的领域[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2624&extra=
  v+ m; C& w% L5 W8 ^! ^: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