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
曹东义 发表于:2018-6-21 18:32:4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041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
栗 征
' Y8 Z" O- T! g' P7 X& @6 K" d2 R7 f
2018年06月20日10:02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z: M3 I& a0 J+ M) [& {; g

  6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中医药法第四十四条“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起草了该规范,旨在促进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指在治未病理念主导和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的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活动。该规范仅适用于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提供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该规范所称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是指社会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规范一方面明确了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以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健康咨询指导、中医健康干预调理、中医健康教育等服务,另一方面明确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项目负面清单。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不得开具药品处方宣传治疗作用;不得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的中药饮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规定禁用的中药饮片;不得开展医疗气功活动;不得从事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不得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健康咨询等为名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牟取不正当利益。

  规范指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人员应当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类相关专业背景或者取得保健调理师等中医养生保健类职业资格或者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培训,遵守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鼓励中医医师在完成所在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中医医师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而影响其职称晋升及其他福利待遇等。

  规范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经营场所提出服务环境、服务区域划分、设施设备、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场所面积应当满足服务项目、设备与功能需要,并按照功能与用途,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咨询指导类和操作类服务区域应当独立设置,操作类服务区域应当能够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规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鼓励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社会组织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质量、服务费用、服务内容、培训指导、信誉维护等方面发挥自律作用,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诚信经营和不良执业记录制度。

  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通信、传真等方式提出反馈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15日。

. V, Q/ v, o. M. n  O
" c6 }, a, T; X0 x; z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6-21 18:35:06 | 阅读全部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
0 d; r; w1 L+ A" X
$ V  M# O1 I/ b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 V, o$ ], F$ I1 ~
1.总则. }4 J9 U9 L6 N
1.1 为了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加强社会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管理,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制定本标准。2 S  d9 X3 d$ B/ k
1.2 本标准所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是指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理念及其方法和手段,开展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服务活动,不以治疗为目的(非医疗性质)的独立机构。
$ x( O* k* j( h$ X1.3 本标准为注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的最低要求。
1 x. L: G% i7 i2.服务项目
9 v3 H" m1 B: k7 F+ D2.1 项目分类
8 Q7 T# L+ g. s& p7 w1 v! D) h2.1.1
! O$ t- P" O, S咨询指导类;* H% v8 x9 i0 P( H) j% _
2.1.20 T: `0 f" N. q
按摩类;
: e/ i$ |1 D- t5 ^: _) d1 e# M2.1.3$ S3 _/ {! `' k4 }. e7 e, s8 I
熏洗类;
/ K  p! l7 ?# i8 ^! t2.1.46 x, M" o# g: {. K" M
艾灸类;
7 \) ?. a+ w0 o7 w, F2.1.56 y$ |% z5 c: \2 Z+ k$ o
贴敷类;5 P+ b. r2 T6 D2 p! W) ?: `/ u7 i
2.1.6% f9 e; i. r8 Q' I8 \
拔罐类;6 W( G4 v) R. I+ i) e, f4 k  ~
2.1.7
. Z' Q- S' E) Z+ {' H刮痧类;+ E5 b- H; L& A
2.1.8$ }5 V/ V4 m- l* J% h
其他: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各种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 X" U: G7 T; r# Z- Y4 ^  k* V( D  H
2.2 限制项目. R+ h( ^$ X8 A7 w1 y( r
2.2.1
$ ^2 ?% o' r: h* w# e" B( q不得超范围服务。0 }2 H7 _  A; X7 ]- Z
2.2.2
% l1 {7 h  Z; F' @# x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销售等活动。
3 f9 x( `( |0 h- v3 o2.2.36 [+ W# z5 H, }7 N0 ~
禁止使用危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方法或手段。
6 m# P; V+ Q* P5 y+ M3.场所与环境" u0 j# w. }1 w
3.1 经营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20平方米,且应按照功能与用途进行合理区域划分。
! E+ x& I1 |" U: A! Z+ U) u3.2 咨询指导类用房应独立设置,且每室建筑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
; Z+ M* \" i$ d- N: B3.3 开展有操作类项目时,应独立设置消毒室,使用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
9 n) `! k5 ]6 }) |5 \3.4 服务项目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项目、设备与功能需要。
. ?0 R* t, E# m7 [8 C3.5 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应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
' f! _6 E' D+ f, C3.6 服务场所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使用物品符合消毒规范。: k5 s, G/ C8 @4 ~7 J7 N0 f/ |
4.设备设施
; s" C( W) a8 o" _% g# E+ U4.1 应配备满足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必须的办公设备与设施。, r! S8 U2 W" U3 V& y5 ~, N% M  y4 D
4.2 配备与注册项目相符的设备、设施。
" W$ R) f& }' D1 }+ o6 m4.3 应配备满足服务项目所需要消毒设备与设施。
  l+ ]7 ~- `9 i7 h  C; v5.人员配备
# h: q- p( P3 j4 Q, c- T4 F5.1 从业人员不少于3人。2 k' W1 r# Y7 k' ]1 I7 F) t2 L
5.2 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 `+ [7 O2 F$ e) m& G3 p5 X
5.3 中医院校毕业人员从业,需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其认可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 O% z  c: e% D% z
5.4 开展项目服务的工作人员与所开展的项目比例不得低于1:1。& t$ |) M% S, v) u6 V- F
6.管理
3 L/ H6 j- ]9 l  h4 Z  F$ l+ d6.1. 在大厅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在职人员情况介绍,以及监督投诉电话。
8 H1 J8 ?; \* T/ c% z1 f6.2. 建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
4 a4 K4 O1 D# u6.3. 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 O2 e% H2 a( f4 x$ ^0 R) B保健, 机构, 中医养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