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v/ X" |" }% r( R: {
7 v6 A0 s3 y6 ~9 b! m( ?
6 t; M9 ^* ^. z- [; s9 \7 L3 [) n7 s冀中医药〔2017〕58号
( S' F% k8 N! V8 b
* ~5 \8 o* Z/ @5 |/ f& X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0 y! f. L/ p: z! u c& D关于印发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相关制度的通知& n' R8 M; b8 Z; P6 |
! n& ]& }, z# u/ R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计生委(局)、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院:
) }% N, O2 Y$ d2 Q 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有效使用河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我们组织制定了《河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管理制度(试行)》《河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管理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 |% s3 u5 R7 j# U! `1 V: G- T各接入平台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员名单(姓名、单位、职称、手机),请各地汇总后,于11月8日前反馈至省中医药数据中心邮箱( hebeijczx@163.com)。( K* ~/ q: w) j* N( A( R5 S( d8 ]
联系人:1 F8 r! K- B/ a& R' c' j B
省中医药管理局 王艳波0311—66165525
% b' X# K+ E; r% _; }# K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省中医院) 孙 琪0311—69095056
- m6 p9 ~9 F* {8 h技术咨询 武晓杰15333235853 [& j% t( m3 e8 [
马 强15874219740' ?6 v+ ^2 j* m" `" n
8 W) S$ H) c+ S1 h* }附件:1.河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管理制度(试行)+ M6 z8 u& W; x# h+ j
2.河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管理制度(试行)9 Y) ^; N4 E& W
, T8 s! c* D" f
* D( F' s$ p) a$ o6 V( N; j) x: p8 P# U @3 k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7 f# ] V3 y4 a2017年10月3日 1 R. s+ ~) a* u
; N, H( A2 o2 k
附件16 k3 a+ k: G; b: I& D8 p
% {3 T* s/ t2 b" \
河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管理制度
6 H. k. x; K3 G' {, e* p(试行)' b$ R( u( r% w/ k5 c
5 B( H: g9 ?) R4 f! r河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由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省中医院)建设。平台建立了中医电子病历、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知识库、中医远程教育等九大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河北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在基层的应用实施,特制定本制度。8 T' E, R! V& u+ Y D& C/ T3 f
一、总体要求( `- }2 Y( y6 [
(一)接入平台的基层医疗机构要使用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软件进行中医诊疗工作,及时、规范上传相关数据记录。要指定专人作为信息管理员,做好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和数据上报工作。
! r. b/ f( @% |; V$ \(二)各市、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局)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规划信息部门,督促、指导所辖基层医疗机构运用平台系统开展中医诊疗工作和业务知识学习工作,定期对辖区内平台应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平台软件有效使用。
8 V& X4 B* K, T$ O- l& ]4 u(三)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省中医院)要会同项目承建商,做好平台软件的维护管理、人员培训、客服处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平台软件正确稳定使用。
7 O. m" ~. ?' x( k0 z(四)各级卫生计生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省中医院),定期通报各地平台使用情况、平台数据上报情况、业务知识学习情况。省中医药管理局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各市信息化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3 Z& S9 Y2 e+ l) |% j; g7 O二、基层医疗机构相关工作制度
* D* b2 h0 e+ x% W+ s; Z(一)信息管理员岗位制度 G' j9 I2 J+ @: p: f
1.信息管理员一般应为岗位相对固定的卫生技术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负责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的每日上报和日常管理工作。0 |# I0 g k: C: u1 ^, J, U
2.要积极参与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或项目承建商组织的定期培训,做好对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技术指导。
' P! n7 H7 C8 u3 N3 {3.负责把日常工作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或项目承建商,使软件功能不断优化。9 j1 l% g2 z% j% G$ Z
4.负责制定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并上墙张贴。* k B7 H$ L* |& G; K4 K; @
(二)数据上报制度
8 M) I, a+ `! ]" u$ S2 y% Q5 e" _% e6 j1.当日所有处方和病历,应及时进行上传。4 n" x% ~+ }; ~3 p3 J( K# V
2.处方和病历要按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书写,表述要准确。
( S, M2 i( t; x# G; u/ e: O9 @3.每日下班前对上传的数据信息要进行整理。% v! H: Q3 U2 n* M
(三)业务知识学习制度3 o& ?0 d' T: i) k2 Q/ P
1.接入平台的基层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关学习计划,报县级卫生计生局存查。$ Z( {* w, {% P# b$ X7 V
2.学习内容主要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系统中医知识库、中医远程教育等相关模块中的中医药知识。
6 C4 J7 j1 q) v% [0 J+ ? S3.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每位中医师每周学习时间不少150分钟,并做好学习记录。& X! c: i2 R3 H: w
4.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每年组织一次中医药知识学习情况考核。3 s0 T$ a& f h4 y! ?; G
(四)远程会诊制度- S5 H' W5 D/ H" V( v8 {
1.遇疑难病例需要远程医疗会诊时,由负责该病人的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表,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经单位研究同意,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医疗会诊同意书后,由申请科室登记备案后安排会诊各项事宜。 k5 m) V4 ?( ?
2.对要求远程会诊的病例必须准备如下资料:病历摘要(按标准申请表打印),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是电子版或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
3 ]% c( [* `2 e3 N( R: P% b& h7 ~3.与上级会诊医院沟通,确定会诊时间后,由远程会诊信息员通知请求会诊科室的负责医师及科主任,按指定会诊的时间携带必要的检查资料,提前30分钟到达远程会诊室,做好会诊准备。
$ |9 d1 y2 t% V4.会诊时先由负责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
% P1 w* i6 f; @$ o8 ~5.负责医师参考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发展,实施具体的诊治方案。会诊结束后由负责医师负责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档保存。6 O- R' F$ i' l o l+ s- k
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省中医院)对于同级医院或下级医院提出院外会诊申请者,要提前约定远程会诊的时间,并提前将会诊患者的资料交至远程会诊中心(远程会诊医师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
; M1 z t+ X- d" U. x
7 M7 m+ \ ^( b: W8 {# I) v附件2
) A8 Y+ D6 {* K1 i( A: g' T2 Q4 N# c- a6 E& b& }$ u
河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管理制度
) B, Q& t/ j/ J. B5 l(试行)
! b" R5 }* F- K7 d5 ]
+ P( `0 S$ C3 F/ a一、 河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主要职责
9 g9 }1 U+ M5 ~, y, }7 n(一)参与制定我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规划,指导我省中医药信息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 o* _! ^: M$ I! G8 i& u n# W(二)承担中医药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负责中医药数据资源的收集、整合与服务利用,负责我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业务指导。
- j1 D- g; R) E; E(三)执行国家卫生计生、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拟订我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应用标准及相应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办法。开展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研究。
# U- z k' Z" R* M(四)开展中医药信息发展咨询、人员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3 }& {, D, j& o& E3 v e: D
(五)负责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承担相关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技术保障工作。5 v* a. x: I' c F: ?1 z, k
(六)负责牵头实施我省中医药统计、专项调查与评价工作,指导我省业务统计工作。: ~4 T" F# E0 b, m! _
(七)负责提供中医药统计资料。承担中医药业务统计报表、调查方案的技术审核。负责解释中医药业务统计指标和数据。2 U4 y6 E. A9 a" W9 G
(八)承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中医药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w2 [9 I# D% g" ]
二、 岗位设置及职责# F& v' k& F% L% T0 W- H2 _
(一)数据中心主任岗。主持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全面工作,负责制定实施数据中心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进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完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制度。
" {( g: v5 I% U/ O& j S(二)数据中心副主任岗。负责日常管理,协助主任完成各项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各项信息化建设任务;制定完善的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协助主任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b+ _6 z$ E$ E* [
(三)核心设备管理岗。负责制定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平台及数据系统的安全制度、工作流程、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云平台及数据系统的安全参数标准;制定云平台及数据系统的日常安全监测和维护;安全风险分析;制定系统灾难恢复计划,定期演练应急方案;针对突发性的紧急事件,参与配合解决设备运行方面的问题,确保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收集整理设备运行报告,定期向上级汇报设备的运行情况。
* l$ v. t# G- d(四)平台管理岗。协助开展云平台及数据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括与各用户单位的沟通;帐户管理和使用;监督各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的正确执行;负责基础数据的传输、审核、存储、备份、恢复、安全、通信、共享等工作。按操作规程进行数据监护,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准确,做好相应记录;负责风险分析、问题分析,制定云平台及数据系统优化方案;负责软件版本和文档管理。负责系统设备的调试、技术改进;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跟踪检查;系统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解答与解决;系统设备使用培训和讲解。( K" l/ y" q0 ?
(五)系统运维岗。负责省中医药数据中心所有软硬件系统的定期巡视巡检,并形成巡检记录,提高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软硬件系统日常的运维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负责协调解决各用户单位使用中的系统技术问题;负责设备资产及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6 f9 \, \) m7 ](六)信息统计岗。负责中医药数据资源管理、分析研究和服务利用;协助开展专项调查与评价工作;协助指导业务统计工作; 承担中医药业务统计报表、调查方案的技术审核;解释中医药业务统计指标和数据。
4 G5 P: B; Y- y5 H# [三、 数据统计! r, s+ m3 I+ c: r7 z% I. o3 [
(一)统计资料报送制度, L+ P) \! k, r/ A3 h& l
凡需向上级统计部门报送的统计台帐或统计报表,应当签署单位名称、报告期别、报出日期,并由单位统计负责人、统计员签名,加盖公章。
: k; L" g; D% G; ]0 l, F(二)统计资料审核制度* A, r9 o2 C7 O9 {( Y
1.数据中心统计室负有质量审核的责任,数据中心统计室主任是统计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7 R* \& s3 r* K1 S" F9 `* X4 H
2.统计员要对统计调查、汇兑、整理全程负责,要注意综合数据与各专业统计数据之间的衔接,要对数据质量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
$ ~. p4 c4 V6 @) J3.在质量审核过程中,如果确实发现统计数据错误或有疑问,应当责成填报单位核实订正,并须经该单位负责人和统计员签名或盖章。数据中心统计室不得自行修改基础数据。
; [ I. d8 R# ^7 c/ a- _. D, W2 s4.凡是需要上报的统计报表,须经数据中心主任审核、盖章,未经审核的统计报表不得向上级报送。
" u7 T) \3 I% ?9 ?0 B7 e(三)统计报告制度5 L1 C ]! W* r8 f9 _9 C, J
1.及时、全面、准确报送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5 d+ K, A! y) a
2.重大问题和重要事件要及时向数据中心领导请示。
, a1 |; i8 D6 e- d. ~$ J8 s1 F3.充分利用年报、季报、月报统计数据和专题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简明文字资料,报送数据中心领导和上级统计部门。- p+ K; @6 B' T9 o4 p* ~3 G- a
4.要经常收集、整理、加工各种统计信息,及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 Z* D2 f1 W; N2 A( N, a: s$ f
5.需要报送的统计报表,应当注明单位名称、报告期别,并由统计负责人、统计员或调查员签名或盖章。
, `2 F( ~: B3 I+ h4 N(四)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7 V8 `) B* ^5 t4 A% W1.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 G' @5 K% T/ y ]2 C2.统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管理的统计资料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的,接替人员必须向上级统计主管部门报告。5 o# a* H2 E" c4 F& ^1 f1 O, x
四、运维管理2 `% m2 a( w; g( P+ O8 x7 m5 e
(一)数据中心环境安全管理5 T8 m, ~! s. V, B6 @, V% N( i0 b/ F
数据中心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不同区域不同的安全管控和出入原则。将数据中心划分3类不同类别的管控区域和安全区域。公共区域、办公区域、机房区域。
# m' f- Z8 C! t- y- F& t) y1.公共区域:这些区域通常用于数据中心生活与展示的配套区域。该区域经授权并在遵守相关制度的前提下来访者可自由进出。; m8 f9 Y3 Q1 a: `; V4 b" i6 E
2.办公区域:数据中心日常工作区域。这类区域的进入通常为数据中心内部员工及运维人员。需经授权访问。0 @ l+ ^6 r$ u) T
3.机房区域:机房区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区域。该区域应有严格的进出管控,外来人员进出需提前提出申请,来访者进出机房区域需经授权,进出需登记。, H8 Z* q) E$ l
除了数据中心人员进出管理外,还应考虑设备和物品进出的流程。设备和物品的进出应得到正式的审批,特别是对于机房区域的设备应重点管控。
% _; P. \$ @/ T(二)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 K, J C& p$ q% k2 h# O' U1.机房应防尘、防静电,保持清洁、整齐,设备无尘、排列正规、资料齐全。3 X8 k$ a, M. S) j
2.机房门内外、通道、设备前后附近,均不得堆放物品和杂物,做到无垃圾、无污水,以免妨碍通行和工作。9 d# W0 x, y: T% b& I2 U$ Y
3.机房内严禁烟火,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从事危险性高的工作。; U) X; O. X1 ^$ @; X) `# b
4.外来人员进入机房应严格遵照机房进出管理制度规定,填写人员进出机房登记表,在相关部门及领导核准后,在值班人员陪同下进出,机房进出应换穿鞋套。: R1 C& x: X/ S C7 E9 r! o- `
5.进入机房人员服装必须整洁,保持机房设备和环境清洁。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行拍照,禁止将水及食物带入机房。
* F) A3 t- p i9 U `) Z( p% O6.进入机房人员只能在授权区域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设备上工作,不得随意进入和触动未经授权以外的区域及设备。
+ t3 A8 U- Z; G _, d7.任何设备出入机房,经办人必须书写纸质说明,经相关部门及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或搬出。# ?+ W. i0 ^$ K, M- @
(三)服务人员安全及保密管理制度
# m6 t% ?2 ]" x, a7 j: w3 n l1.维护工程师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准则。1 L' U4 R# o6 T% Y7 z
2.外部人员因公需进入机房,应经上级批准并指定专人带领方可入内。4 @6 e/ M) r2 M2 O
3.有关通信设备、网络组织电路开放等资料不得任意抄录、复制,防止失密。
* \* e0 i! M: G0 C7 U6 C4.机房内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每个维护人员应熟悉一般消防和安全操作方法。
2 Q! p3 {9 _5 O0 Y5 [& e5 A5.机房内严禁吸烟和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u' j# e- U% y6 t, k Z9 _
6.搞好安全保密教育,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节假日的安全保密工作。6 H! S3 C9 P, C. I' O
7.未经有关领导批准,非机房管理人员严禁入机房。
6 h8 \2 E) W% A! H! {8.机房内严禁烟火,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 N: u' H) t4 w5 E k
9.注重电气安全,严禁违章使用电器设备,不准超负荷使用电器。$ T' t" e7 R% G2 P. i# P
10.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更新。7 D8 u; G. V+ U" M3 |: I4 x
11.定期检查接地设施、配电设备、避雷装置,防止雷击、触电事故发生。
5 f1 c" h7 D/ D) m12.发现事故苗头,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报告领导。
# E& I" Z ~" a) y0 d/ X: J: G* e13.进行维修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杜绝人为事故发生。1 E. b; z1 X( u( D
14.严禁违规接入大功率无线发射设备。# j' v5 R' B5 j, C8 e o$ J
(四)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E6 g; f" U5 x$ g
1、网络运行维护期应确保维护工作、设备运行、系统数据的安全。
+ d" t! h$ Y$ A4 X2.网络运行维护期的安全可以通过三种控制方法保证,操作控制包括对操作流程、客户分级、权限分级、操作记录、远程管理、密码管理、防火墙技术、数据备份的安全保证;运行控制包括对告警处理、测试、性能分析、应急预案的安全保证;操作设备控制包括防病毒、杀毒软件、非生产应用软件的安全控制。* L( Z/ C) K5 b* Z/ @3 P& J) f0 W
3.未经许可,严禁设备厂商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对设备进行修改维护。
+ `! X* M/ x: @5 e8 m" h0 A4.为保证远程技术支持的可靠性,需定期对远程维护设备、端口进行检查,在确定安全保密的同时确保其可用性。
( I, L& j4 Y) o3 Z# J' `7 _2 K4 k* ^2 M
$ L+ q1 E( ^8 V2 m4 [5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