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3-28 10:09 编辑
8 \/ {; N- q" x$ t2 P$ s" ]# L3 S" Z& T: ^
网上关于扁鹊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正本清源加以纠正
: m# D; q7 n. c" A
5 _4 B5 I0 C1 D+ v/ ?" H曹东义
3 b, ?1 Y& r' L4 ~/ g, o2 e4 t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3 f% \9 v6 U7 A5 `& d1 Z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P$ ^+ ^* f. N$ Q" _+ ^
9 x3 o5 _# H; V0 M' [+ C. Y, k1 ?5 |$ m
作为大众普遍查阅的“百度百科·扁鹊”词条,就有很明显的错误,突出表现在关于扁鹊的生平年月,其中说“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说扁鹊“公元前361年之后,秦越人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在公元前355年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都逗留在那里行医。大约于公元前317年,他们又取道周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公元前310年,扁鹊再度来到咸阳,因咸阳的人民很爱小儿,所以他就做了小儿医。” % D. @! o: x7 ~; w+ N5 H
网上这些内容,都经不起史料的推敲和考证,是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对于先秦医学史的研究。 . a, S/ \9 V: U, H/ Y
首先是,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史记·扁鹊传》明确说“扁鹊诊赵简子”,赵简子公元 前476年逝世,他不可能接受公元前407年出生的医学家的诊断;记录“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的董安于在公元前496年自杀。因此,扁鹊不可能公元前407年才出生。 7 d* |( k& G2 z& ~7 w! x- {- ^
如果我们相信“百度词条·扁鹊”的记载,我们就必须否定司马迁的记载,因为两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 F0 {4 N# l$ Z
是司马迁的《史记》可靠,还是“百度词条”可靠?
; q& \9 C! N! Z6 f; q G 这是关系到中医学术体系建立时间的大是大非问题,应该正本清源,得出正确结论。
* a5 M& h1 c+ C2 v2 n# w. x5 v! n( P1 H$ q$ U) j! V
9 t' R Q5 `. T9 L1 l0 B2 v$ x0 p4 x$ v6 A* o1 a8 e3 i( G
关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以及为什么必须依靠司马迁《史记》纠正有关错误词条,请参考李伯聪著《扁鹊与扁鹊学派研究》(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曹东义主编《神医扁鹊之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出版);曹东义著《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17年);曹东义主编《扁鹊学术思想研究》(河北科技出版社2023年出版) - l( d J! X8 h; o# s9 {
9 w+ j- X! N& ?) f @- m
! h/ u+ T: x2 ?- k6 ~2 ~1 O, O0 ]3 y6 N, Z/ t
E# K; }( [7 D/ N有需要新书《扁鹊学术思想研究》的人,请联系雷宝淳,
. G! G; G) V& m' W ?
3 `3 a7 R! @; ^4 d3 ?
, b+ a t/ m! I3 t( T! A电话、微信:18732188195
" D# m1 `( t1 J6 M$ ?《扁鹊学术思想研究》精装本 * ^5 {" T( I1 ]' r, i: {
1本 九折, $ p5 |; d% v4 t% ^$ S. Z) ^$ h8 y
3本 八折, ; {6 ~5 N. d, B7 G' r3 x) k
10本 七折,
& J0 [8 F; s& n u# J100本以上六折,
2 }! ?5 U# j; M- Z& X8 r除偏远地区之外,包邮到家
6 z- d0 w, o: D; k* N8 h X) R/ I: s) X1 ]: {3 r
友情提示:量大或者自提者可以扣除邮费 ! g1 w+ V3 A2 c5 f2 y
$ s; w8 u/ h+ m t8 W2 Q8 ^《扁鹊学术思想研究》 % I* Y$ G( y; I# K
曹东义主编 % g+ D3 h% {! p3 n, Z) x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 / P1 S% g) v* {2 Z
; I" t9 G0 ^ E
2 _% t- q' o1 Y. j6 @; B目录 , b+ {* K; e8 y. ?
第一章生平(学医历程)
% ~0 {$ U8 ~% L第一节,扁鹊在鄚州客栈学医
* J- a! I+ N/ m0 e1 M: [4 [9 k8 q一、开客栈迎来不同寻常客人 ' {. Q& E7 v3 u) i6 x
二、常人不解医学传承以为神仙密授 ! R h g0 X# t: U" j8 n
三、扁鹊医术高超不靠特异功能
2 s/ ~: b% g" V* {. a; t2 y第二节,扁鹊是秦越人的尊号
9 A( J# a1 w/ |) {) J一、赵人送给秦越人的尊号叫扁鹊
2 N; g" |9 q& t: a$ e/ d: }5 @" y8 I, Y6 r二、扁鹊恰似“古代120”逐渐被神化
" L% t1 M7 v0 ?" j; s第三节,扁鹊生活于春秋末期
3 F* X* _: J* a& N) }7 U: u一、史学家尊重历史之真实性
+ [* b. r0 k2 D二、借神秘力量解除巨大现实困难
1 Y; m/ ]$ V; `2 A三、赵简子杀赵午激发六卿矛盾 " X0 f1 O* n# c7 |( s
四、扁鹊诊赵简子临危受命
- ], f% w7 |( }7 { o五、董安于被迫自尽锁定历史瞬间
, \: c. q9 h( U6 Z9 D- I5 T, |六、扁鹊诊赵简子见证历史大事件
- O' A* D- ?) ?: e v第四节,扁鹊故里今属雄安新区
% k; D1 C* |) R1 ?3 |2 e一、韩婴简写扁鹊里籍容易抄错
& t# M. n: @/ L二、司马迁为避再抄错而郡县并称
+ o( o6 p' O8 Z三、郣海郡、郣海、郣均指沧州一带
B- O1 s0 O0 O) x7 v四、鄚州行政区划今属雄安新区 3 f+ E0 k1 p8 \* U
五、“齐天大圣”孙悟空并非齐国人 - L0 E5 \0 L) k$ b; D
六、“卢医”有真假后人误解杨雄
7 x/ s! D% z4 B) }1 F6 {七、扁鹊在卢行医被称为“卢医”
6 Y' }: v! [$ J* t# k! ^5 ^6 R6 k8 u第五节,扁鹊墓葬庙宇跨五省区
: C4 h& H; `& ^, n一、扁鹊大庙数鄚州最宏伟 / _ O( c6 t- w) }& M
二、扁鹊在内丘封地传承学术得安息
6 o" W" g' o# R* W- S. c, R/ D0 d三、河南汤阴伏道扁鹊墓、庙 $ x* Z+ ?% V6 v9 j
四、山东省境内也有扁鹊墓
! H2 j9 S! w7 o6 N+ F3 Y6 r五、陕西境内之扁鹊墓、庙
" y& e! K& T. \( f \' O& K( ~6 ?, _9 ]六、山西境内两处扁鹊墓庙 - g8 I1 R( b# }3 g
第六节、扁鹊墓庙与古代丧葬祭祀制度
( z- e6 P, | f1 X$ L2 h' C一、士大夫死后“三月而葬” I3 m3 ~5 |& u2 g+ U
二、丧葬纪念活动有等级规定
% F8 o# K# Z9 h! k三、墓而不坟是一个传统
) ^7 g. P; Z1 `; Q四、暂时埋葬的简葬有原因 7 a$ p$ F! m% l7 _3 h( J% s
五、扁鹊死后应当有墓无坟 # F) ?% c$ w. W7 n6 C
六、扁鹊可能有过暂埋的简葬
# G8 u0 y7 d6 H七、暂埋的扁鹊应该迁葬
" Y2 G6 A8 z; a5 c. |8 U7 Q7 ]八、各地扁鹊墓多为纪念坟 " G4 j1 ?, Y2 ~3 L4 q# H7 S
九,扁鹊既是天神也是地鬼
9 X1 p s X, Q9 W. n第二章行医业绩 # H P# t) {3 n3 o0 G
第一节,扁鹊诊赵简子获地四万亩
9 s8 }$ C. X1 [第二节,扁鹊救治虢太子获得天下赞誉
8 h# \* ^) [/ `% S9 Q: P一、韩婴与司马迁先后说的有区别
) L0 R7 D+ D) g8 t N二、虢太子与虢世子的异同 ; m3 _- e5 a8 S/ d3 R$ k7 H6 G
三、开创了最早的中医师带徒
( t4 \3 E0 B+ e w四、虢太子在内丘拜师之历史文化
! E7 A. S9 e8 |! u第三节,扁鹊望桓侯有病早治医患和谐 2 n. s' Q9 S2 S! I6 P) N2 y- Z( F
一、韩非笔下的扁鹊见蔡桓公
. F# ~! \/ J3 B+ U% r! {0 r二、司马迁接着叙述扁鹊见桓侯 . M: N6 j1 _+ u3 ~$ s# X
三、医患不和,桓侯丧失治疗良机 0 e: o; y2 C3 w4 I
四、扁鹊痛说“六不治”
1 h4 G5 t4 c8 j2 Q7 @第四节,扁鹊见秦武王是故事里的人物
$ p+ s! S* |5 e6 i; x, s一、历代学者质疑其真实性 - ~% [( v1 q& o6 g: |* {0 F; {
二、这个故事情节与扁鹊身份不符
. b8 [( o D6 N( _& q* Z/ R* I3 R三、“怒而投其石”与扁鹊性格不合
9 Q. w7 [- n) u' c四、故事的宗旨是为了让武王知人善任
; m+ c3 Z, @+ ~5 N五、这只是一个与扁鹊相关的故事
$ C8 \5 {+ d3 h% c; {0 \第三章著述 6 [' i) S$ S& l; l0 E& |- [+ R
第一节扁鹊时代应有医学著作 0 Q- F, l% {6 d+ z2 n' F8 _5 y% E) M
一、春秋之时,诸子之学兴起
1 x3 O0 m, |) G" Z. E二、扁鹊接受了师父传授的著作
( Y& m: R/ X2 }0 f) |. Y- j三、扁鹊时代医学逐渐繁荣 1 ^) L4 V/ p3 q
四、官医考核绩效需要记录
# g5 j% o) I# Q6 T* P4 I3 H) t5 N五、扁鹊带徒讲病流传后世
8 g3 s" W b2 G- w" c' w3 Q7 d第二节,《扁鹊内经径》《扁鹊外经》 - d5 G/ Z/ c. z. o# E7 \# L
一、扁鹊著作是医经的代表
7 G8 a/ |1 \& d' U! A二、《内经》托名黄帝集成新名牌 ! S2 Y5 q/ d- N5 m# ?) o
三、秦汉之前古籍多无书名 & B" V0 ]; m2 w- ?0 |/ D
四、 西汉年前古医书由刘向命名 - o" t) p# t% D
五、皇甫谧“错认”《黄帝内经》 + j7 N( [& e9 K3 g C
六、文献学家与临床家对待古籍不一样
6 a% ^6 d" J5 d第三节,扁鹊与《八十一难经》 ! q) R* S( h7 ^/ c( R
一、《难经》的作者之谜 : J6 \& k) b5 f* U- t+ s, N
二、《难经》为何不署作者姓名
$ E8 M" b. K6 x p F2 t三、《难经》的著作年代 _; j) @( A8 j8 p+ L2 a
四、《难经》的著作本意 5 t, e9 c- a$ m8 j) s5 t+ t) E9 u
五、独创“寸口三部九侯” ! i. j. y" b% C+ R
六、《难经》的学术贡献 5 _8 R+ [5 z& p. g
第四节,扁鹊与《黄帝内经》
7 e& }7 b1 t4 g5 r6 C一、《黄帝内经》发展了扁鹊医学 ' l+ c* i5 A/ U! X( x. }$ c4 B8 y
二、心主火不必形成等于东汉 & U8 ]9 T7 T2 r# j$ a
三、“三部九侯”发展了独取寸口 " q2 D* {/ B5 _, g" j o. l
四、寸口诊法形成于西汉之前
* D6 ^ @) C0 L五、“五十营”继承扁鹊“五十度”
- `* Z# K; C( ~: g& ~" R9 f1 Q* c第五节,扁鹊与王叔和《脉经》
( b: i3 S+ O& Z. B: {9 _一、《脉经》是一部“全书” 4 S8 K+ k' _: l
二、《脉经》引用扁鹊的著作 5 w0 H+ A! B+ e: i+ r9 i
三、扁鹊著作已经被后人补充
8 M1 ^) ~ z0 T四、扁鹊脉法重视呼吸与脉动的关系
( J/ u4 q, ^1 C$ \& f. C4 C五、扁鹊脉学重视脉应阴阳 ! n# n: x% Q! Y/ A( W1 c" t/ w, W
六、扁鹊脉学看重“动摇几分” ( K" l r0 b+ \1 i0 V y3 m
七、扁鹊论脉出入昼夜五十度
0 {, Y& D* k: R: `- P" h" |; T八、扁鹊论损至脉影响《内》《难》
Z1 j$ b! d$ n2 g: \九、扁鹊四诊合参影响华佗
+ ^0 [6 H5 U$ w4 H( g1 J$ V第四章学术思想
0 @6 Q2 i5 o# e4 t第一节,诊脉见五脏,独特世界观
, s: f8 N& x$ s' n& h一、早期说脉不与脏腑相联系
: \( E3 ^) c$ j7 E. v. a- K' N二、诊脉见五脏症结是理论创新 , U# b% W$ s" o" }4 t( k$ O
三、扁鹊“相病之法”脉有五脏
7 r8 b: ~+ E6 X' d+ K& _四、从“五脏失神”到“五神脏”
5 l( R0 R7 O4 T3 C% e6 J4 H/ {五、扁鹊论脉与五脏、六腑相关联
0 \! ]/ n$ a) S7 j8 s六、西汉仓公也可脉见五脏 ' G. E; ]+ ?6 T" a9 D1 Y# X
第二节,五脏有五色望诊能传神 & j5 J# q; O$ }% V n
一、五色五脏相关被扁鹊认识 - r8 }: X3 u0 P
二、《素问》升华五脏五色相关 + Z, d$ i4 D( G3 V
三、《灵枢》也很重视望色诊病 5 f- }; f% c2 ^! d8 O. ^" J, e1 c
四、《难经》发展扁鹊望色相病
+ T2 i! y& T7 K' N$ [1 D1 o第三节,阐述病机侧重脏腑经络 ( D$ u5 n8 R i" X/ ~. ~
一、虢太子尸厥属于“五脏厥中”
- r& i9 k: I* N, Q7 `二、脉应天地分六经阴阳
( W2 c& e$ i. B' x三、扁鹊重视寸口脉诊法
2 _9 _( A) D: e; E6 O4 y. n$ Q' @. c& Q四、扁鹊论呼吸与脉动、气行关系
4 Q4 K4 P% i# `+ A( y6 N$ s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有要诀
: e6 \0 a% e! K7 s9 l' o( l2 @- f S第四节,杂合以治,内病外治 & k' {% h7 p/ s1 z5 W; a9 Q5 h
一、对尸厥病机有不同认识
6 h7 n9 v z" v% o1 A二、扁鹊论述尸厥的相应病机
, c% \, k$ C1 P" h/ c三、扁鹊与众弟子杂合以治 $ W: ~: X4 W* s" E9 X* h7 o; k# Q. d
四、《素问》说杂合以治是圣法
4 g' Y" V# h9 _. ]+ Z) ]第五节, 随俗为变,以利天下
: l( v* C' h8 ^$ C一、先秦时代的医学分科
9 }8 O# F U8 U( y二、扁鹊过邯郸成为妇科医生 ( ?2 \$ ?" o4 U; X" R
三、扁鹊到洛阳开创老年科
6 L5 T. m6 m# N( @+ Y" ?4 K* v四、扁鹊到咸阳成为儿科医生
& @3 d2 r5 J) x5 a5 p. h9 F& J8 {% w+ c& ~1 Q$ \1 z9 f' z
第五章 轶事典故(逸闻轶事)
0 D: K9 Z. |; {! Z第一节, 扁鹊换心手术不留疤
2 H7 P6 ]6 \# T( g8 f- w. K( P第二节, 扁鹊兄弟三人比医术 4 `3 Z- ? H% Z
第三节, 扁鹊与巫医势不两立 2 b5 S7 n i! m' R! f2 U! _
第四节, 虢太子内丘拜师扁鹊
* o* u. g" f$ x) Z6 v, M! L! V第五节, 与扁鹊有关的历史资料
; c, b, x8 ?5 _' N( N" ^第六章 医论、医方、医案 ) z6 X3 ~" D) I# H: j5 }3 {6 p
第一节, 扁鹊论六不治事出有因 0 l' k! s7 V1 U6 h8 G$ |. h# R: X
第二节, 扁鹊杂合以治彰显特色 ; h( r% T$ [, T6 A& s% z8 G1 \
第三节、 扁鹊智慧处理医患关系
% ~' o! L: ?$ R! v! ^7 R* Y第七章后世传承
7 \. z( T6 @# k& U( \第一节,仓公传承学习扁鹊学术 # L8 z/ `& b- a' I, O' N
第二节,张仲景敬仰扁鹊重脉诊
! v, j! w2 N1 K5 @2 v4 T: y第三节,华佗学习扁鹊望色断病
7 @4 D$ J; X) b第四节,窦材学扁鹊大灸特色浓
( R# ^6 v( n9 f9 D( G第八章 现代研究与应用 9 A, ~. o3 U% R( j: H
第一节, 扁鹊医学与道家儒家
( |2 C; K2 E7 P( t: r第二节, 扁鹊文化核心是利天下 ) ?. R# b( N) i5 X8 I3 \
第三节, 复兴中医需要扁鹊文化 % N; t" [% {. A3 ?$ r
. {* @1 `+ h9 S: T6 `, G, S第四节, 扁鹊研究需要正本清源 ) N* k% F, q/ c6 b: Z: p
% |) e! J# ?- \! Q/ M
6 X) C5 k3 r) Z. u% Y; A) f & E4 f8 E" G3 P0 R) z
! w, {% I9 v% ], Z( B6 a3 c1 `2 A1 E) g
/ Y( P0 H% ]% Z, W)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