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盛世修典,《衡水市中医药志》征集资料,您可进入史册
曹东义 发表于:2023-3-19 08:56:3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838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3-20 15:58 编辑
, Q% l  v+ Z5 @6 {% s. e( B& N" J  A! f! F+ x3 v. M+ r
征集资料
( Q5 ]6 }( S! H; N7 u

* Q& m" r6 r& }6 o
  为了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衡水中医药发展历史,经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党组研究,我市启动《衡水市中医药志》编纂工作。现面向全社会进行征集资料,敬请惠稿。

1 K. @8 \7 }6 p" o9 {8 _  g
  一、征集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年底。

+ q0 J4 _7 e9 L9 A
  二、征集内容:
2 P8 \* d: F' d
  (一)衡水市中医药溯源

3 ]& k/ A7 K  x. l6 B0 A% }. Y
  (二)衡水市中医药老字号

2 O5 E) ~  }; B- x) @2 Q
  (三)衡水市中医药机构分布

$ D6 p- m3 _! \: L
  (四)衡水市农村药材

+ n: a9 a/ {: u/ Q6 ^9 W9 `
  (五)衡水市中药产销
7 k# [0 I: A! y* ]
  (六)衡水市中医药社会作用
6 [7 w8 Q+ r% e- R" E
  (七)衡水市中医药人物

4 i; A  x+ E' V* q$ h' N
  (八)衡水市中医药文化
9 a7 E. T2 V6 E3 c
  (九)有关中医药志牌匾,志书籍,老人物,志广告的照片等
1 x( Y: \; k0 }% O' a9 T
  (十)其他中医药相关稿件

! z9 \' Y% d3 A4 [9 _3 y
  三、来稿要求:
4 D. G1 e% Y( _6 Q( b7 T7 g6 Y
  (一)稿件篇幅不限;

/ t0 |' \- @3 e3 O7 T' x
  (二)摘要编写执行GB6447规定,字数不限;
" R/ V( |$ @  T1 K
  (三)注释以脚注标于页下,每页单独排序,标号顺序采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①②③……,并置于正文文字的右上角。注释内引用文献第一次出现时,须列举全部出处资料,第二次以后可用简略方式表示;
3 P' T4 y8 ?7 r. a; u
  (四)参考文献置于文末;
- W* {2 H: z# O& s1 ^* s. ?* V/ n1 q
  (五)作者务必写明姓名、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  

& q+ l. T( z+ A% f3 B5 G8 g
  收集邮箱:hsszyyzbjb@163.com

+ A( g3 U, H/ g+ G/ K5 X
  联系电话:2324787
# \+ m& \1 C8 s% b7 N1 s' r- n* m  H
3 S8 R! z# o& t) j$ I6 e! z! P

* `+ f: F1 @6 `/ J7 Z0 o7 R/ i: Q
   《衡水市中医药志》编辑部
  2023年3月15日

! ]( T) i1 ~: [+ x: O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03:08 | 阅读全部
衡水历史上有很多历史名人,著名的窦太后,就影响了汉朝初期的政治环境,那正是《黄帝内经》著作创作时期,以及此后的董仲舒提倡天人相应,所以,衡水对于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也是一方热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03:3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03
4 b8 w' a9 ]7 |, L# J8 t5 O+ X衡水历史上有很多历史名人,著名的窦太后,就影响了汉朝初期的政治环境,那正是《黄帝内经》著作创作时期, ...

4 }" x. C- m8 \5 E3 J8 p《河北中医五千年》说:! ^" q- f! P% r! u: b4 c

" B1 \  b$ {$ q! `5 Y& ?( `窦太后提倡黄老霸汉初
, @& u( r+ Q6 b. e- [汉朝初年,盛行黄老之学,这种风气的形成,与汉文帝的妻子窦漪房有着密切关系。这位被后世称道的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是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他是清河郡观津人,也就是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6 r1 i0 ?5 g$ v# G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郡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皇后吕雉以皇太后的操纵国政,她把在皇宫中皇帝未曾御兴过的宫女分赐给诸侯王,每王五人,窦氏被分给了代王,后荐为王妃,窦氏年轻貌美,虽居皇宫却未得高祖临幸,但依然妩媚动人,而且聪明伶俐,她抵达代国之后,深得十二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先与其生长女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公元前180年,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刘启便被立为太子。2 f( c) s) r2 z+ F9 U8 P
由于窦氏出身贫苦,同情百姓的悲苦,与文帝同节俭,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窦氏年长色衰,大病后视力下降,遂渐失宠。对此,窦皇后自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悲吧而已。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后成了皇太后。
, y2 O6 f2 E  ?$ W5 R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初元三(前154)年,当时还未立天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景帝三(前154)年,爆发“七国之乱”,三月后平定。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后方转悲为喜。这时,窦太后双目失明,她喜欢黄老之术,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黄老为祖,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文景二朝,史称“文景之治”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 x4 A9 t1 G1 {0 O% K. x- t《史记.儒林传》介绍说,景帝时窦太后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知道她喜好黄老之学,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读司空狱官、城旦刑法的书,才是最重要的吗?”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汉武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他斗不过这头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汉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 `- }# ]3 [/ a: M. S% o* M# P窦太后是最早推崇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按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自她之后,再也没有一位统治者能像她那样重视黄老思想了。$ v" e8 K. B" x3 s3 e% _
在汉初的政治争论中,牵扯了很多人政治生命,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思想,《淮南子》的作者刘安也深受窦太后提倡黄老之学的影响。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危,死前天上出现彗星。刘安认为这种天象预兆着“兵当大起”,天下将要大乱。于是“治军械,积金钱”,准备武装起事。于此可见当时政局之险恶矣!2 v5 k! Y0 q4 g
历史中的人文学术难以完全超离于政治。但是,后人已超越了这场历史斗争。今人谈论汉初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常称叹称羡。然而,若不参照汉初及建元年间之大形势,汉初儒道两个学派这场大论争就不能真正被理解。今人读《淮南子》无不以为其仅是一部学术著作。4 F( m2 O" Q5 D
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于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取”获罪,流徙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他是当时皇室贵族中学术修养较为深厚的人,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作《内篇》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然而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二十一篇,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淮南子》。
9 l. V% A+ J; `) T1 a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精卫填海”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 r0 V4 q3 ^( d《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以及与托名黄帝的其他医学著作的出现,都与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有关。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在《淮南子》一书里,有很多思想都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
$ n0 O+ p- `! ?4 K. G比如,《淮南子》倡导阴阳五行学说。首先,论述了阴阳概括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本经训》指出:“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用阴阳囊括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其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这与《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一脉相承。《天文训》云:“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又云:“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这里用人们常见的水、火、日、月来说明阴阳的属性,这种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使学者对枯燥、抽象的阴阳学说易于理解。. J  V. S/ |9 p6 X+ r3 Y
阐明了五行的属性及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东方,木也,……。北方,水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此处五行学说内容与《黄帝内经》所论是一致的,可见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已渗透到多个学科。, p4 D! w# z1 ?' w' }
《本经训》云:“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指出人生活在宇宙间,和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这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的天人合一观点不谋而合。) f& p5 j' D! `8 S% k
四时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而形成疾病。如《时则训》记有:“孟春之月,……行秋令**病大疫。”“季春行夏令**多疾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季秋行夏令,……民多鼽窒。”上文明示,非其时气,其气不和则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同时告诫人们:人体必须顺应四时,适应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才能在宇宙间健康生存,正如《本经训》所言:“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 e7 }) l- q6 h
还有整体观对疾病症候的影响,如“夫有病于内者,必有色于外矣。”“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前者言其体内脏腑患病,而引起体表的色泽变化,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后者指出局部的病变可影响整个人体。该书注重养生之术,如《真训》强调了养性、养德,云其:“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脏无蔚气。”又《修务训》提出精神调养,指出:“今天道者藏精于内,盝神于心,静漠恬淡,讼谬胸中,无邪气所留滞,……则机枢调利,百脉九窍莫不顺比。”“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综观上文可知:心境清净,无欲无求,则五脏安和,百脉调畅,诸窍通利而健康无病。这与《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恬愉为务”的养生之道契合。
  n; h4 M; |  g, F9 A养生的另一个方面是禁嗜欲。如《时则训》言其:“孟冬,……君子斋戒,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冬为闭藏之时,应藏而不泄,故要禁欲,保精、养性。又《原道训》云:“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也强调了养生禁欲的重要性。人类只有将养精神,和调其气,才能形体康健,与世间万事万物共同在自然界的规律之中生存。故《原道训》指出:“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俯仰。”以上所述《淮南子》对人类养生术的贡献,足资后学借鉴。书中推究疾病发生的原由,认为情志变化、地理环境对人体影响极大,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如《精神训》和《原道训》均指出:“人怒破阴,大喜坠阳,……。”“薄云发,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积。”以上言情志过极,积而成病。这与《黄帝内经》中“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的观点是相同的。这种病因认识一直指导着后世临床,目前情志致病的比例愈来愈大,如杨雪琴教授调查后指出,“银屑病的发病和复发患者中70%~80%的人发病前有焦虑和抑郁,且有特殊不愉快的事情。” : a. p& x9 s/ k4 d0 i
地理环境亦直接影响人体而为致病之由。如“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暑气多夭,寒气多寿。”此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人的体质、生育、发病和寿夭等均有影响,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由之一。这种医学思想本源于古代文献而有所创新,如《吕氏春秋·尽数》记载:“……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祍与伛人。”此指居住在水味辛辣地方的人,多患痈疽和生瘰疬病;水味苦涩地方的人,多患鸡胸和驼背。该书对疾病治疗方法的论述亦较详尽。如《时则训》提出四时治疗疾病的法则为:“春治以规,秋治以矩,冬治以权,夏治以衡,……。”这里规矩权衡治法与《黄帝内经》中的规矩权衡合四时脉象不同。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前者言其脉象的变化随季节不同而各异,即脉合四时;后者则根据脉象的浮、沉、滑、涩,而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可见,《黄帝内经》以规矩权衡论脉象;《淮南子》则以规矩权衡论治法,各有所指也。
6 {% l" t- s) O《淮南子》书中还有对疾病应早期治疗的记载。如《人间训》告诫人们:“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胘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这里根据上下文意虽是以医学喻为政处事的道理,但其未病先防,既病早治的预防医学思想确能启迪后学,这与《黄帝内经》中“病已成而后药之”,其理相同。
- y  X9 R4 U7 R1 y+ K4 O" v该书对药物的记载注重实践,从药物采集、炮制及品种鉴别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首先,采集药物要亲口尝试。如《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扑五谷,……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是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寻找和发现药物的真实写照。其次,根据药物性能,按照季节采收药物。如“蝉始鸣,半夏生”言其夏至时蝉鼓翼始呜,正是半夏成熟的采收时间。其三,告诫人们注意药物炮制方法。“牛胆涂目,……取八岁牛胆,桂三寸,著胆中,百日以成。”此言将桂放入牛胆中,经过百天才能药用。其四,提出了易混淆药物的鉴别。如“夫乱人者,芎穷之与蒿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也皆相似者。”这种注重实践,使药物名实相符,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 T- e+ N6 h0 ~1 `4 g
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是在西汉初年盛行黄老之学的大气候下,催生的一个硕果。《黄帝内经》究竟成于什么时代呢?宋林亿、高保衡等认为:“非大圣上智,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邵雍认为:“《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程颢认为:“《素问》书出战国之末”;司马光认为:“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但与歧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朱熹也认为:“至于战国之时,方术之士遂笔之于书以相传授,如列子之所引与夫《素问》、《握奇》之属……”;明方孝儒认为:“皆出战国、秦、汉之人”;方以智认为:“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素问》也,皆周末笔”。清魏荔彤认为:“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 u- {3 D% i* f% A! m9 n( F
综上所说,将《黄帝内经》之成书定为战国时期大约是可信,但也不能认为《素问》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尽出于战国。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韩诸公子所著,程子谓出于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以上仅仅是从大多数学者的看法,加以归纳分析所做的判断。- h9 g4 ?  |% o, w8 f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在医学内容上的高度一致性,使我们应当进一步做出研究与判断。/ E9 s6 u) v" t/ S( w2 p! {+ X, h9 \
与窦太后尊重黄老思想不同,河间献王倡导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纷争,也导致了河间献王“纵酒听乐”,忧郁丧命的悲惨结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04:49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03  ~8 F5 ]! w1 l6 i% N1 O2 P
《河北中医五千年》说:
- y4 v% X  J1 e
1 i, g$ O* w/ |& i3 q窦太后提倡黄老霸汉初
( l, t' ]4 |* ~/ c  X
总投资60亿元!武邑县举办窦氏青山文农旅项目签约仪式- ]- |# S6 K* g1 l
混在武邑 2023-03-14 09:04 发表于河北+ ?$ T# s1 M* |" I, \" x
      
. L0 H+ r/ k: P/ _3 H6 V5 l图片
$ {5 J& _% |7 z6 I- Q4 t3 r/ P+ r+ |! f       3月12日下午,县委书记耿伟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海英助签桥头镇人民政府与河北鸣鸿集团的窦氏青山文农旅项目签约仪式。! `# S" h9 A1 k9 y+ |  ]7 X
+ A2 Z0 Q. d& l/ I+ ?+ B
       该项目由河北鸣鸿集团总投资60亿元,建设汉民宿一条街、汉餐饮一条街、汉服饰一条街,古代影视拍摄基地,女子教育培训基地,农业采摘观光园等,河北鸣鸿集团董事长刘军和桥头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约。* Y& v6 C  G4 k; [* r* D
2 k$ M3 h7 R2 g( f& {/ ~( F5 Z1 @+ D
图片, m' Q- W; O$ Z" t7 g

+ D3 x: q) h$ Y  窦氏青山墓又名“安成候墓”,位于河北武邑县城东14公里处的青冢村南边。占地36582平方米,它是汉文帝皇后窦猗房的父亲窦青的坟墓,因窦青被汉室封为安成候,故又称安成候墓。
5 Z6 {$ Y" L9 T2 |) H2 s3 L( H5 h- P6 p9 d& r, {
图片
: D. ^8 ?3 Y( k. [' u* u$ _4 R9 N1 ]5 V- `$ q0 L5 R
窦氏青山墓今高22.9米,周长490米,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窦青系古观津(今武邑县东部)人,死后葬于故里。其女儿被封为文皇后以后,被追封为安成侯。其后,文皇后做了皇太后,为其父扩建墓冢,升高封土,为能“西望长安”。还修建庙宇,并立“窦氏青山”墓碑一通。若干年后,庙宇、碑刻被毁,仅存“青山”。1982年7月23日,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 ?0 s& f! T& i+ ?
2 @% ?  V; ]! C) ~! S. Y* \图片
( G6 R/ g8 J( ~" [3 M# B$ \% G1 z* Z5 E
  窦氏青山墓,在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有记载:“窦太后父少遭秦 ,隐身渔钓,坠泉而死。景帝 ,太后遣使者填父所坠渊,起大坟於观津城南,人间号曰窦氏青山也 。”
1 P1 w; b) e; q& i$ Z, l
( J6 \0 z" t  f  ^  A! t8 `图片8 W6 O: v: n8 S; K8 X1 n

5 e  s" R" e; O# d  窦氏青山墓,据《后汉书.郡国志》载:“观津本清河下县决录注曰孝文窦皇后父隐身渔钓坠渊而卒景帝立后为太后遣使者更填父所坠渊而葬起大坟于县城南民号曰窦氏青山”。
% t2 u7 x7 ]& i7 P, [) ~" S; M9 L% s
3 ]6 F; [" I9 O2 E8 o+ ^图片' k# g+ d# r/ E* K( k
( d- _/ w0 g9 }
  据清《武邑县志》记载,建于汉景帝年间(公元前156年)。传说窦猗房被封皇后时,为纪念她的先父,修了一座高30余丈,周长千步的坟墓,窦氏要求在长安能看见父亲的坟。7 r9 T. h1 r3 D

. Y4 z# C2 O: `# D图片, W4 y# a2 `' b6 ]( _
. |: o" u9 _" R" q) d6 n3 E
   民间一说起窦青山就津津乐道,还附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如,传说早年山上有狐成仙,人称"狐老仙”,常在夜间活动,有时月黑"狐老仙”结亲,车水马龙,灯笼火把,沿途撒下许多金银,有贪财者连夜抢拾,结果天亮一看,筐里全是蓄粪。还有,传说民间遇有红白事,可前去烧香瞌头求借桌椅板凳,都能如愿。后有贪心者借而不还,或借多还少,逐不灵验。更神奇的是乾隆年间"狐老仙”在北京做生意挺火,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乾隆爷兴致高,踏雪赏景,路遇胡掌柜(即狐老仙)身穿皮衣,三尺开外不见雪近身,连声称赞"好、好、好啊"。沒多久胡掌柜身边少了一个伙计,乾隆爷身上多了一件狐皮大衣。      
! A% |6 v; N! G& O* j- H( |
6 n# T+ e3 d$ B" V+ R    解放后,窦氏青山成立了学校,十里八乡的学子在此上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小学生奔赴到大地方继续深造,每当谈论窦氏青山上学,人们都记忆深刻,乐道有趣。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搬迁,将原来的建筑拆了个一干二净成了一片废墟,人们感叹无奈。改革开放后,人们生话好了起来,民间乡民们在原来的地方又建起了多座庙宇。每年的三月三庙会逐渐又活跃了起来。步行的,骑自行车电车的,远处开着小轿车的往來不断,三月三庙会也很热闹,虽沒过去古朴,杂耍多样,时间上也沒过去长,但头三天还是热闹非凡,夹道拥挤。7 D1 T9 m* E4 h" w! ~

2 L& s  c) z: c" t9 y/ A( z图片
$ v; P2 {0 \- T' F1 w% s
4 ]+ d3 I. q/ I  M, g% G
6 u: p, b7 q3 C. K4 L( A! d5 Z5 V# L% f& Z8 c; o
阅读 387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14:3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9 09:04. |8 l  E# `+ f6 x+ T  x  V  H! m
总投资60亿元!武邑县举办窦氏青山文农旅项目签约仪式
2 s3 s* w  D- @. `3 g/ O混在武邑 2023-03-14 09:04 发表于河北
8 p& `- i# s& d+ p2 _9 |" n9 [       / S1 I+ V. }7 L+ ?6 x6 ?( K
...

5 k4 s" j- g6 l) g* {- `3 w1 v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p$ _/ r% [+ C+ P- @. f谢谢,我转发
: U' F9 g* q; q+ t5 q
2 x0 I7 a4 X1 ~7 C; M3 h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4 ~- V3 F2 H- K0 d" |. M/ L刘局您好,您现在负责这件事?
: b3 d! N% y9 A- _  C$ `* C" u! }$ v1 T7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o' L5 v' s: M! A我在燕赵中医网转发一下吧
! m7 `+ c6 h' p; [# S
; t- ^8 y. n7 Y9 B$ S刘海河(医博静缘白云飞):7 ?5 d: S; a1 {& \) q
谢谢,教授/ }  o8 G# O9 y$ H. i* {; c, H( v

4 T+ ~& v* \" g) c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F0 R& F1 @) J5 K
[链接]总投资60亿元!武邑县举办窦氏青山文农旅项目签约仪式
" A1 o, i. h3 {: _6 G9 ^
: q; T1 W, D7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g/ O$ @. k; v7 G8 T但愿项目顺利建成,为人们最本溯源,不忘历史做一个很好的纪念地。
  o! @/ k7 X% y: @' l9 b9 a1 f4 f; Z$ t7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q% e: B4 B8 u1 t- _【新提醒】盛世修典,《衡水市中医药志》征集资料,您可进入史册[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2865&extra=  m- u" h- r2 B: y6 n

5 m: f, h- C; k% e$ N! R8 a* b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c5 h0 Z: p" M3 H3 O& H我开了一个帖子,希望更多中医人关注。
4 j2 `9 N2 W' I5 z3 z3 i.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