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振德回答问题21 我们的老祖宗由于当时科学的局限性,将中医所讲的“气”描述的非常笼统,虽然根据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分成很多种,其实大体上分为三大类:1,我所讲的能量体系的“气”,虽然又细分了多种“气”,但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2,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的“气”;3,气体交换的“气”。在这三种“气”中,第二、第三种“气”西医研究的已经非常深刻,中医对于精微物质的气和气体交换的气的研究、描述即笼统又肤浅,已经远远的落后于西医。只有第一种气是西医所忽略的,同时在这一领域西医又远远落后于中医。西医所忽略的地方恰恰是中医最精华的地方,所以中西医各有优势,各自发挥优势的同时进行互补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有老师问到“气”的防御作用怎么解释? 回答:中医所讲的“气”的防御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阴成形的精辟观点。机体内单位体积生物电势能或“阴气”含量一定要维持在正常范围,才能控制住各自组织结构、化学结构的正常,“阴气”不足导致组织酸化,蛋白质分子易于出现变性;蛋白质分子各种化学键出现不稳定,极易出现化学键的重组现象,最后出现组织细胞病理学变化。例如,椎间盘髓核蛋白聚糖的蜕变、肩周炎的形成、软骨的蜕变等等结缔组织病的形成。2,控制各种炎性细胞的活性高低水平。当组织单位体积生物电势能含量降低,就会导致该组织内容积电场强度或容积场能的下降,导致不该活性增强的细胞反射性增强,出现的各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关节炎、筋膜炎、骨质疏松等等)就是这样形成的。3,阻止细菌生长,特别是慢性细菌的生长,强有力的容积电场强度可以控制住细菌细胞膜电位,使其处于电位的超极化,抑制细菌生长。例如绝大数细菌生长的适宜PH值为7.0----7.6。说明机体内组织细胞外基质正常的PH7.4不能有效控制一般细菌的生长。大部分感染者结核菌可以持续存活,细菌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纤维包裹的坏死灶干酪样中央部位被认为是结核杆菌持续存在的主要场所。低氧、低PH和抑制性脂肪酸的存在使细菌不能增殖。结核细菌适宜PH值为6.5----6.8,说明结核细菌在正常PH7.4环境下是不易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结核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占细胞壁干重的60%,导致细菌活性减低,生长缓慢;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在正常PH 7.4环境下,结核细菌受到抑制而不死亡,与人体组织长期共存。当组织生物电能稳态失衡,出现生物电能含量减低,出现酸化环境时,结核细菌活性增强,生长迅速。同时,包括结核细菌在内的大多数细菌都是产酸的,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又加重了局部的酸化程度。酸化环境易于结核细菌活性增强。这就是机体内的结核菌可以与人体组织长期共存的原因。当机体内相应的组织“能量”充足时,该组织总体PH 值偏碱性,结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当该组织“能量”不足时(像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该组织总体PH值偏酸性,结核菌的活性增强。如图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4,阻止基因表达出现异常、阻止基因突变、细胞癌变的发生(前面讲过)。5,阻止机体内各种平衡失调现象的发生。人体内具有多个平衡系统,像体温调节系统、器官与器官之间功能协调系统、全身及各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生物电平衡系统等。那个平衡系统出现问题时,都会出现不正常。例如,中医所讲的风寒犯肺就是风寒侵犯人体皮毛后,引起以肺脏为主的生物电能的失衡,导致呼吸系统的各种病理改变。在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的紧张活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剧减,散热量也随之大大减少。此时,皮肤表层宛如一个隔热器。与此同时,皮肤中汗孔受到寒邪刺激而收缩关闭,汗液不能外流。长时间寒邪侵袭,使体内热量不能有效传出,出现体表寒冷而体内内热现象。肺组织呼吸运动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肺主宣发像体表皮肤的散发受阻,生物电能在肺内蓄积,引起肺火,出现中医所讲的肺气不宣现象。肺组织内过多的生物电能向外散发受阻,使肺内生物电能通过支气管、气管内外结缔组织逆行向上传至喉、鼻腔等上呼吸道。造成上呼吸道粘膜生物电能过剩,粘膜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即粘膜内结缔组织膨胀,使粘膜细胞间的缝隙加大,寄存在粘膜上的细菌、病毒很容易侵入,造成上呼吸道的炎症。再有,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生物电能传递到皮肤组织内,引起皮肤组织内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电位改变,即超级化状态,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开放,将生物电能转化成热能,通过汗液蒸发达到皮肤宣发肺气的作用。所以,中医所讲的汗孔称做“气门”是有道理的。寒冷时这一生理过程受阻,导致以上的病理改变。这才是在寒冷季节上呼吸道易发生感染、发烧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中医所讲气的防御功能,呼吸道粘膜内储存的阳气充足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使得粘膜细胞膨胀适中,粘膜细胞间连接紧密,细胞膜外电荷层正电能量充足,细胞膜外电荷层厚度适中,细胞绒毛竖起有力、绒毛间因正电荷的同性电荷排斥有力,以及绒毛上的正电荷同细菌膜外正电荷间的排斥有力,就可阻止寄存细菌的侵入。微生物学讲到细菌与人体组织细胞一样,细菌的膜电位也是内负外正,甚至于细菌膜电位比人体组织细胞膜电位还要高,有的细菌膜电位可以高达-200mv。当粘膜细胞膜电位减低,细胞绒毛电位减低时,它们对细菌膜外正电荷的排斥作用下降,细菌向粘膜细胞靠近和侵入趋势、侵入能力增强,以至于出现感染。所以,机体内各组织脏器内的生物电能含量的多少确实决定着该组织脏器防御功能的强盛状况。过高时,粘膜组织膨胀,粘膜细胞间的缝隙加大,粘膜细胞绒毛间隙加大,抵抗力同样减低;过低时,上皮细胞膜外长链疲软、塌陷,电位低下,粘膜上皮与细菌的同种电荷的相斥作用减低,细菌易于靠近。机体内各组织脏器生物电能含量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 @" o5 h9 f& Q9 r&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