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人民日报: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曹东义 发表于:2017-2-7 15:23:0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04
人民日报: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原创 2017-02-06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 ^1 @. V0 R( M! ?& v4 B. |, j% @! s  c! Q  C% v% `" E5 z
编   者
中国新年,带动世界进入“春节时间”。“中国风”吹遍五洲,“中国红”红遍全球,春节跨越国界、引发共鸣,成为“世界节日”,正在于它所承载的,是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是立足千年传统的“东方智慧”。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之本。
近年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支撑古老中国骐骥一跃的,有道路选择、有理论引领、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有“九鼎”之说,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政权象征,更是文化赓续、文脉传承。由商周而汉唐、而宋明、而今日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精神九鼎传承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今天起,我们推出“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系列评论,与您一起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念兹在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中国历史上,有“三晚”之说——晚周、晚明、晚清,都是社会文化断裂期。1842年,英军陈兵南京城下,中国被抛入“全球时间”。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洋务、变法,经革命、战争,经建设、改革,不到200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及至今日,面对传统,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身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5000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960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五行”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中古时期,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走出国门,架设起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影响力……中华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0 K; H) i( |4 o7 e3 R
阅读 52444
* E* ^# C( R  U' W  `, a7 [) O661投诉

4 j3 w0 n5 m! t$ x& ?. U) t( w
7 X; u3 D4 ~4 Q- Q2 l
精选留言

1 Z+ K* O% W% C; K5 b( f: J
  • 82

    0 @2 e( ?! [' Y8 w4 c& l% LLi
      y9 b  P, j/ W1 `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致敬!8 s3 [  F' N: R: y

    $ y) M) s% Y, Z% s
    昨天
  • 63
    5 ]2 C) h% K, Z/ s+ p# u
    怀德: U; G# c* M( p$ b9 s& V8 @
    坚持文化自信,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7 T- @2 c7 T+ X  `0 l& X

    . h" t# f7 X7 e4 m) h7 z
    昨天
  • 50
    ) ^$ L' D# o: T: K2 p9 O
    KK
    8 `9 t, [& G2 H, F- X+ l文字功底深厚,佩服!8 r1 O: H- L3 N) g% E* N  H

    $ A3 N5 e+ C, X7 l7 y
    昨天
  • 49

    4 i9 Q/ f1 u0 x3 P- KLi
    / t/ {2 b$ j1 `: |/ ~9 M+ A8 G我们太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让我们的一代又一代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瑰宝!
    6 L2 N* o3 `! u# }' c" `
    4 b. g* h% s: C' u( e/ c) B
    昨天
  • 39

    8 J+ ^) _) k  ?; I十八公' m. F% v3 Y2 x( J5 C4 \
    莫妄自尊大,莫妄自菲薄!汲天地之精华,成中华之文化!神州腾飞日,文明灿烂时!7 C  r; Z) t/ C3 \, U: `- _

    ; ~$ M1 e* W3 a
    昨天
  • 31
    $ z' B3 w1 U' G% g
    彦青8 v6 q: q$ n; d1 b0 G5 ^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让每一个你我都在亢奋,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如数家珍的向世界,向未来展现中国的辉煌过去。我们有这种文化自信真的是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要想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还有一个连接的问题,即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与世界、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连接。连接在哪里?怎样连接?其实,你我就是其中最好的连接,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优秀文化传统最生动的名片。这是文化自信下必须要有的文化自觉。
    , A0 K, S5 h  b! Y

    ; L5 P, W# R# x! j- S* S' Z
    昨天
  • 28
    % b; L  O% u/ o2 ]
    梦想
    / T% V" J  T3 e* q+ o1 r! j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国人受益,让世界受益。我们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国人,改变着世界。我们拥有的文化传统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感叹。2 y9 S+ b0 J1 v& W% @* {
    * h- F8 \7 _! J
    昨天
  • 27
    , k  R* w, u$ t0 k- R9 p0 t  @' q
    Cqzwd
    2 @) ]2 j3 @2 R# y别光致敬,还要保护、发掘、学习、灌输、研究、传承、发展。
    4 O+ w4 V/ `& [) |) M

    # a$ l  m, p# E5 [: t: d- ^: I6 t* ]
    昨天
  • 25

    9 Z  y- k  f0 o# U  Y! u& z王彩华
    , s$ L% A6 G+ `: }8 g向中国文化致敬。+ J. D9 V0 c# a! h
    # ?$ o9 Q  _+ w# P/ w7 V" H4 U
    昨天
  • 23

    $ N6 C; C7 E2 t2 e+ ~西瓜凉了半个夏°
    , y3 Z- ]( K" a) K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 t& m; e& ^) H: U
    - s8 Y7 ], n7 D6 U! A3 t
    昨天
  • 22

    # j* @. p0 u$ l6 u- F% @王继浩/ j& C1 S8 j% r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 s, ~/ W6 c, ?$ j9 P1 I) n6 L
    $ L7 ^( t2 r- D5 y( Z
    昨天
  • 21
    " t; Z# O( M  U
    王飞, r6 ^: ]/ p0 r# x) w" @- Y0 s8 V
    “历史是根,文化是灵魂,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等于是最坚固的国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长河不能割断,文化灵魂不能失落。”一一郑孝燮( x# @( r7 e( G- E. _1 j
    7 T$ [, ]6 y- T: u
    昨天
  • 17
    " L: J- L7 s6 x! t8 R
    榕树
    ; @9 p2 c0 b3 d太兴奋!春天来了,我们播种!向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致敬!9 w$ U7 |9 a% `7 F  S
    ! e- {# n; I; A" V! x" [' t2 A: _5 S
    昨天
  • 16
    - @8 |9 J7 Y2 @0 a* Y
    刘喆
      o  b, q7 Q! {忘记了历史就等于是背叛,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不断发展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只有扬其长处避其短处,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国家昌盛民族复兴。
    % l6 |# X  M% i" ~  o3 N. s8 V, a
    ; N% e/ \! e5 k7 f- y* ?
    昨天
  • 16

    # ^0 G5 c3 l5 y( I  Q& H8 Y?# \$ B" f" t7 v3 O0 _& n0 w
    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
    " W3 o6 b1 u/ ~5 o

    - k5 i/ A( G/ }! U0 C" s* Q0 M3 D
    昨天
  • 16
    - E* c1 X; o" L( x9 O
    凤鸣峡郑有杰
    & r  q( F9 r1 W6 c" l0 R2 i文化自信,当从娃娃抓起。
    - w0 j" v6 S) _. z' l

    + g2 |. C6 X9 A1 _! n  L0 _6 t. x
    昨天
  • 15
    * k# k/ S7 F, O9 b4 H# W# d, D! o  K% `
    雪中梅
    8 G) D& c3 B# O* v1 E精彩!
    & Z! p+ X( r: i9 Z$ c
    - _  u. a3 Z) W9 J" H+ {
    昨天
  • 14

      E7 ?4 `7 g3 Q8 M  P孜欧七音
    . h# {) \$ U/ \. p这篇要背/ L$ o! z0 I) m

    ! Z1 E' W& T& `
    昨天
  • 13

    " c' [: r4 L3 {+ ^江海, |: @% }  w; [' b. E; Z
    既要向传统文化致敬,也要向世界文明致敬,两者不断融合,才能为中华民族大踏步前进提供不竭动力。, s7 {1 ^+ y5 O2 g
    6 O" P/ f8 h* c' }. j* u
    昨天
  • 13

    / R1 p, f# W( {7 v3 B西伯利亚的猴; \3 x9 B, l; n, J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优秀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0 H- Z: N  \" g2 P6 }9 b
    / A& Q0 M" t: o" `& l
    昨天
  • 12

    % D2 f/ T/ W; |# {9 U" [9 L5 p吴为忠(老牛)" Y! T1 _5 y/ a+ W0 D9 `& s* D
    中国春节之风吹遍世界各地,这说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之因素,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且是从未断裂的文明史,这是中国唯一的文化资本,也是引已为豪的文化实力,这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比拟的文化优势,正如标准所言: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何现在世界如何如此关注中国的春节?这是国家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厚重的底蕴,缺一不可。
    ) d" Y1 s. K2 j) Y( Q' K  S$ F
    4 M& a# {3 r$ o) ^
    昨天
  • 11
    8 |7 G- u) r) P1 e9 H
    ajielu5 V3 W9 [' \! }1 X; _. B* z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 K5 s' ^+ G5 M) K3 T

    " ~, n. Q: e& S; H  n5 M2 \% i& G5 ~
    昨天
  • 11

    3 ~& k; N+ Z7 y% U& V! pBeLieF
    # `' w- J, i$ K% {0 _辞藻华丽,句句有力,是阐述文化内涵的佳作
    0 N* l. o. d, W1 q2 c9 ~# b! r
    , {' }& _5 ^8 M0 [2 p! l0 Y" f: v
    昨天
  • 10

    ( Z3 q2 q4 r4 d6 }/ ^' q, S随遇而安
    1 f) a% Q* e" D) B+ ]& o3 R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传承、延续下去……! z& j2 j6 d& h7 W, t# q6 X6 T

    " X* l: u( C* x4 o! x
    昨天
  • 10

    * L& l( r' y. ~2 T/ j: D2 H6 D姗姗来迟
    ! R* r" s+ v8 }作为一个刚写材料的,佩服这文笔。
    4 k2 F' J7 Y0 m, l, |1 y

    ! r1 J2 O  ~0 A2 p# Y
    昨天
  • 9
    $ }) |& N. W: J
    我是玲姐姐
    ) y& J+ _6 I, u$ |; k8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z/ C! c( ~' [& ?" Y. m
    7 B8 {" H% Z1 @: p& l' Z
    昨天
  • 9

    6 H. Y+ _/ q' ?8 t雄关漫道
      ~' r" ?( P# R& o9 i( V  N3 F1 t中华文化,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9 z0 k+ Z% [, X# A2 g% I% h0 |; \( L8 e

    8 c7 l2 X2 ?2 X
    昨天
  • 9
    / a4 p( P* ~/ R
    邻家铺子6 C  n; k$ O# U+ Q& h! Z; u- R
    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致敬,皆因文化自信!撸起袖子加油干!
    8 z/ L* C" ?! l# \

    & c7 g% r- j! v) T/ i9 }4 P$ ^
    昨天
  • 8
    2 j/ R$ Q2 O! [6 X, K  z# H
    何田田
    ( [+ K+ E) t' S( x( L确实,传统文化在慢慢流失,不被现代人珍惜,但传统文化具体是什么呢?其实,爷爷奶奶嘴里说的,手里做的,还有可能被我们误视为封建的东西,很多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别小瞧妈妈的腰鼓队舞龙队,其实也是其中一个。' ~3 C5 Y! j1 f$ j. \
    ( r' W# |5 e( {, s1 v) n
    昨天
  • 8

    ; [/ a4 E: D2 x, r( A. e% [( [" b# kroc__悠悠
    % _% y% Q; c; [好文章. h+ @& ^4 d, _7 U/ n5 p; K
    0 {8 s. T/ \0 p9 D
    昨天
  • 7
    # x) ?# _. Z2 ]
    卿Z
    2 J2 B2 s& @! x9 k+ c2 Q" M! d在文化自信中自觉自强6 B! ~- G1 {5 G1 i8 `8 r* |- y# x

    0 q7 p' n1 v+ ^: s
    昨天

    ' k; z* c# Y1 T0 D

' k+ j% p5 S6 |( p' N9 B+ y9 H9 [. N% ]

; [+ E( O: d' G4 F
$ P- J/ y0 ]: Y: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7 17:07:44 | 阅读全部
人民日报:不能捆住中医手脚
6 ]- U$ @$ k' J; C, P4 Y5 V4 [( O. \$ F; h
2017-02-07 人民日报 广东中医药' B$ c( D5 x' h) E* ^  O1 B2 q4 x" G' @
# ?! E& P+ P4 _

* U+ G0 i  N) r( l6 M) k. k
4 B  R0 L1 @( I5 i! e/ T5 [导读: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制约疗效的恰恰是药量。有毒中药往往具有独特疗效,其毒性成分就是其药效成分。
# e+ w* F" N6 p2 g: u# D发展中医药,不能捆住中医的手脚. w* l1 y6 H6 T0 O

" b! U4 a" E1 L+ l# R) c* v最近看到一则旧医案:一名男性患者心肌扩大,危在旦夕。名老中医李可连开三剂药:第一剂附子200克,第二剂400克,第三剂500克,病势开始趋缓,调理一周后出院。大剂量使用有毒的附子去救命,恐怕成为绝唱。如今,不少医生为求自保,担心因此惹麻烦吃官司。
% _( X  O: X9 @2 m# d. E- {
: G4 b# y/ q/ R7 V3 f; H) F6 b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制约疗效的恰恰是药量。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对中药剂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一定的效。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于急危重症,则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 |! C4 Y$ O2 N0 D( G/ {+ g8 K4 W' Q# Q
国医大师邓铁涛用250克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传为佳话;京城名医汪承柏用300克赤芍治疗重症淤胆,效果奇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发现,每日30克黄连的常规剂量是“泥牛入海”,当用量加大到120克,则可迅速降低血糖改善症状。
% t4 B* c7 |3 i4 U
. c9 c4 _, k3 x中医讲,用药如用兵。但在临床上,中药用量并非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安全性是药物的第一要素。加大中药用量、提高临床疗效,决不能以增加安全性风险为代价,更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要用足剂量,由临床医生自行裁定。如果超过用量标准,实行双签字制度,医生除了在处方上签字,还要在相关药物旁边加盖姓名章,以确保用药安全。《药典》用量只是推荐用量,并非是最高限量。如何用到起效剂量,才是关键。中药的量效关系,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M1 x0 P2 \6 n- S+ u% g5 g

4 h6 _5 C" l# p4 d5 l然而,中药量效关系更加复杂。从成分来说,中药是复方的,不像化学药成分明确。从处方来说,用量涉及处方总剂量、单味药剂量、药物之间的配伍量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幸的是,中药量效关系研究被列为国家973课题项目,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据效用量,不再是凭经验随意添加,而是有“情”可酌。量效关系走入“量化时代”,有望打开中医不传之秘的“黑匣子”。
5 G- }$ o  M- [( E' K1 }7 H" v0 U, e9 F* l2 M+ P% \1 l
近年来,中药频频被贴上“有毒”的标签,让不少人谈毒色变。医生使用“有毒中药”缩手缩脚,疗效自然大打折扣。中药的毒性不同于西药的毒性,此毒非彼“毒”。西药是成分入药,药物中含有毒性成分就会产生毒性反应。而中医处方中每种中药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协同作战,并非是某个单一成分起作用。特别是通过配伍和炮制等一系列方法,让毒性中药减毒增效。人们熟知的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都含有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却是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治疗药。# e. G5 t  u; w6 l8 X9 B1 b

; f: E1 p  P/ [, l! h3 V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有毒中药往往具有独特疗效,其毒性成分就是其药效成分。对于一些特殊疾病来说,越是有毒的药,往往越有效。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需要说明的是,吃药不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在所有上市批准的药品中,找不到一种百分之百安全的药。
5 @/ e) w& x4 W- b- d, l" j, r9 ]. }& c$ p3 t( ]
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两种思维各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中医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莫用西医思维捆住中医的手脚。■
0 ^* p' `4 _/ W8 L% n% t* U7 Z* _, T1 l6 V3 H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君平】
, X( D$ t, x) Q4 q0 S6 w2 F7 `; T6 C0 M2 O
2 u9 |1 J% Z! y

) X; @$ N( {" I# d* A- ]
& U+ {7 J$ \+ O, q' U3 M! k
7 _' T* `8 s; v  L2 j( q. X4 \* i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 H( H7 U5 G!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9 Y4 l) W% P8 h- a: u. O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R$ I! X7 W- w! [8 R' _
央视曝光:酵素减肥竟是靠这个!看完宁愿胖死……
" d, ^% o& p" A) [0 t. \9 K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t8 @9 ^. e- G) u6 Y( \-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