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原创 2017-02-06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 ^1 @. V0 R( M! ?& v4 B. |, j% @! s c! Q C% v% `" E5 z
编 者中国新年,带动世界进入“春节时间”。“中国风”吹遍五洲,“中国红”红遍全球,春节跨越国界、引发共鸣,成为“世界节日”,正在于它所承载的,是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是立足千年传统的“东方智慧”。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之本。 近年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支撑古老中国骐骥一跃的,有道路选择、有理论引领、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有“九鼎”之说,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政权象征,更是文化赓续、文脉传承。由商周而汉唐、而宋明、而今日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精神九鼎传承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今天起,我们推出“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系列评论,与您一起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念兹在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中国历史上,有“三晚”之说——晚周、晚明、晚清,都是社会文化断裂期。1842年,英军陈兵南京城下,中国被抛入“全球时间”。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洋务、变法,经革命、战争,经建设、改革,不到200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及至今日,面对传统,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身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5000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960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五行”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中古时期,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走出国门,架设起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影响力……中华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0 K; H) i( |4 o7 e3 R
阅读 52444
* E* ^# C( R U' W `, a7 [) O661投诉
4 j3 w0 n5 m! t$ x& ?. U) t( w7 X; u3 D4 ~4 Q- Q2 l
精选留言
1 Z+ K* O% W% C; K5 b( f: J 82
0 @2 e( ?! [' Y8 w4 c& l% LLi
y9 b P, j/ W1 `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致敬!8 s3 [ F' N: R: y
$ y) M) s% Y, Z% s昨天 63 5 ]2 C) h% K, Z/ s+ p# u
怀德 : U; G# c* M( p$ b9 s& V8 @
坚持文化自信,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7 T- @2 c7 T+ X `0 l& X
. h" t# f7 X7 e4 m) h7 z昨天 50 ) ^$ L' D# o: T: K2 p9 O
KK
8 `9 t, [& G2 H, F- X+ l文字功底深厚,佩服!8 r1 O: H- L3 N) g% E* N H
$ A3 N5 e+ C, X7 l7 y昨天 49
4 i9 Q/ f1 u0 x3 P- KLi
/ t/ {2 b$ j1 `: |/ ~9 M+ A8 G我们太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让我们的一代又一代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瑰宝!
6 L2 N* o3 `! u# }' c" `4 b. g* h% s: C' u( e/ c) B
昨天 39
8 J+ ^) _) k ?; I十八公 ' m. F% v3 Y2 x( J5 C4 \
莫妄自尊大,莫妄自菲薄!汲天地之精华,成中华之文化!神州腾飞日,文明灿烂时!7 C r; Z) t/ C3 \, U: `- _
; ~$ M1 e* W3 a昨天 31 $ z' B3 w1 U' G% g
彦青 8 v6 q: q$ n; d1 b0 G5 ^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让每一个你我都在亢奋,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如数家珍的向世界,向未来展现中国的辉煌过去。我们有这种文化自信真的是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要想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还有一个连接的问题,即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与世界、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连接。连接在哪里?怎样连接?其实,你我就是其中最好的连接,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优秀文化传统最生动的名片。这是文化自信下必须要有的文化自觉。
, A0 K, S5 h b! Y
; L5 P, W# R# x! j- S* S' Z昨天 28 % b; L O% u/ o2 ]
梦想
/ T% V" J T3 e* q+ o1 r! j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国人受益,让世界受益。我们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国人,改变着世界。我们拥有的文化传统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感叹。2 y9 S+ b0 J1 v& W% @* {
* h- F8 \7 _! J
昨天 27 , k R* w, u$ t0 k- R9 p0 t @' q
Cqzwd
2 @) ]2 j3 @2 R# y别光致敬,还要保护、发掘、学习、灌输、研究、传承、发展。
4 O+ w4 V/ `& [) |) M
# a$ l m, p# E5 [: t: d- ^: I6 t* ]昨天 25
9 Z y- k f0 o# U Y! u& z王彩华
, s$ L% A6 G+ `: }8 g向中国文化致敬。+ J. D9 V0 c# a! h
# ?$ o9 Q _+ w# P/ w7 V" H4 U
昨天 23
$ N6 C; C7 E2 t2 e+ ~西瓜凉了半个夏°
, y3 Z- ]( K" a) K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 t& m; e& ^) H: U
- s8 Y7 ], n7 D6 U! A3 t
昨天 22
# j* @. p0 u$ l6 u- F% @王继浩 / j& C1 S8 j% r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 s, ~/ W6 c, ?$ j9 P1 I) n6 L$ L7 ^( t2 r- D5 y( Z
昨天 21 " t; Z# O( M U
王飞 , r6 ^: ]/ p0 r# x) w" @- Y0 s8 V
“历史是根,文化是灵魂,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等于是最坚固的国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长河不能割断,文化灵魂不能失落。”一一郑孝燮( x# @( r7 e( G- E. _1 j
7 T$ [, ]6 y- T: u
昨天 17 " L: J- L7 s6 x! t8 R
榕树
; @9 p2 c0 b3 d太兴奋!春天来了,我们播种!向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致敬!9 w$ U7 |9 a% `7 F S
! e- {# n; I; A" V! x" [' t2 A: _5 S
昨天 16 - @8 |9 J7 Y2 @0 a* Y
刘喆
o b, q7 Q! {忘记了历史就等于是背叛,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不断发展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只有扬其长处避其短处,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国家昌盛民族复兴。
% l6 |# X M% i" ~ o3 N. s8 V, a; N% e/ \! e5 k7 f- y* ?
昨天 16
# ^0 G5 c3 l5 y( I Q& H8 Y? # \$ B" f" t7 v3 O0 _& n0 w
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
" W3 o6 b1 u/ ~5 o
- k5 i/ A( G/ }! U0 C" s* Q0 M3 D昨天 16 - E* c1 X; o" L( x9 O
凤鸣峡郑有杰
& r q( F9 r1 W6 c" l0 R2 i文化自信,当从娃娃抓起。
- w0 j" v6 S) _. z' l
+ g2 |. C6 X9 A1 _! n L0 _6 t. x昨天 15 * k# k/ S7 F, O9 b4 H# W# d, D! o K% `
雪中梅
8 G) D& c3 B# O* v1 E精彩!
& Z! p+ X( r: i9 Z$ c- _ u. a3 Z) W9 J" H+ {
昨天 14
E7 ?4 `7 g3 Q8 M P孜欧七音
. h# {) \$ U/ \. p这篇要背/ L$ o! z0 I) m
! Z1 E' W& T& `昨天 13
" c' [: r4 L3 {+ ^江海 , |: @% } w; [' b. E; Z
既要向传统文化致敬,也要向世界文明致敬,两者不断融合,才能为中华民族大踏步前进提供不竭动力。, s7 {1 ^+ y5 O2 g
6 O" P/ f8 h* c' }. j* u
昨天 13
/ R1 p, f# W( {7 v3 B西伯利亚的猴 ; \3 x9 B, l; n, J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优秀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0 H- Z: N \" g2 P6 }9 b
/ A& Q0 M" t: o" `& l
昨天 12
% D2 f/ T/ W; |# {9 U" [9 L5 p吴为忠(老牛) " Y! T1 _5 y/ a+ W0 D9 `& s* D
中国春节之风吹遍世界各地,这说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之因素,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且是从未断裂的文明史,这是中国唯一的文化资本,也是引已为豪的文化实力,这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比拟的文化优势,正如标准所言: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何现在世界如何如此关注中国的春节?这是国家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厚重的底蕴,缺一不可。
) d" Y1 s. K2 j) Y( Q' K S$ F4 M& a# {3 r$ o) ^
昨天 11 8 |7 G- u) r) P1 e9 H
ajielu 5 V3 W9 [' \! }1 X; _. B* z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 K5 s' ^+ G5 M) K3 T
" ~, n. Q: e& S; H n5 M2 \% i& G5 ~昨天 11
3 ~& k; N+ Z7 y% U& V! pBeLieF
# `' w- J, i$ K% {0 _辞藻华丽,句句有力,是阐述文化内涵的佳作
0 N* l. o. d, W1 q2 c9 ~# b! r, {' }& _5 ^8 M0 [2 p! l0 Y" f: v
昨天 10
( Z3 q2 q4 r4 d6 }/ ^' q, S随遇而安
1 f) a% Q* e" D) B+ ]& o3 R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传承、延续下去……! z& j2 j6 d& h7 W, t# q6 X6 T
" X* l: u( C* x4 o! x昨天 10
* L& l( r' y. ~2 T/ j: D2 H6 D姗姗来迟
! R* r" s+ v8 }作为一个刚写材料的,佩服这文笔。
4 k2 F' J7 Y0 m, l, |1 y
! r1 J2 O ~0 A2 p# Y昨天 9 $ }) |& N. W: J
我是玲姐姐
) y& J+ _6 I, u$ |; k8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z/ C! c( ~' [& ?" Y. m
7 B8 {" H% Z1 @: p& l' Z
昨天 9
6 H. Y+ _/ q' ?8 t雄关漫道
~' r" ?( P# R& o9 i( V N3 F1 t中华文化,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9 z0 k+ Z% [, X# A2 g% I% h0 |; \( L8 e
8 c7 l2 X2 ?2 X昨天 9 / a4 p( P* ~/ R
邻家铺子 6 C n; k$ O# U+ Q& h! Z; u- R
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致敬,皆因文化自信!撸起袖子加油干!
8 z/ L* C" ?! l# \
& c7 g% r- j! v) T/ i9 }4 P$ ^昨天 8 2 j/ R$ Q2 O! [6 X, K z# H
何田田
( [+ K+ E) t' S( x( L确实,传统文化在慢慢流失,不被现代人珍惜,但传统文化具体是什么呢?其实,爷爷奶奶嘴里说的,手里做的,还有可能被我们误视为封建的东西,很多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别小瞧妈妈的腰鼓队舞龙队,其实也是其中一个。' ~3 C5 Y! j1 f$ j. \
( r' W# |5 e( {, s1 v) n
昨天 8
; [/ a4 E: D2 x, r( A. e% [( [" b# kroc__悠悠
% _% y% Q; c; [好文章. h+ @& ^4 d, _7 U/ n5 p; K
0 {8 s. T/ \0 p9 D
昨天 7 # x) ?# _. Z2 ]
卿Z
2 J2 B2 s& @! x9 k+ c2 Q" M! d在文化自信中自觉自强6 B! ~- G1 {5 G1 i8 `8 r* |- y# x
0 q7 p' n1 v+ ^: s昨天
' k; z* c# Y1 T0 D
' k+ j% p5 S6 |( p' N9 B+ y9 H9 [. N% ]
; [+ E( O: d' G4 F
$ P- J/ y0 ]: Y: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