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
·
故事
·
发现
; l2 ^5 R: ]/ c7 b$ I5 P. ^
现在“中医热”愈见兴盛,但大家或许不知道,它在“文革”中也曾“热”过。
* h$ l2 q5 M5 p
“
1 g3 H/ K% y5 i
s0 |! `8 Z& u& A3 I
时间:1965年6月26日
事件:毛泽东指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主要针对当时农村缺医少药而城市又集中着相对较多的医生和高技术治疗手段所提出。在著名的“六·二六”指示下,便展开了风风火火的“中草药运动”。
2 F7 u' N# i* [" r" d5 j+ A5 f8 b7 u( ?1 z
“中草药运动”当时的表现形式有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医疗队、科研队、三土四自、中草药展览、编写中草药手册等。
三
土 | 土方、土医、土药
培训土医生(赤脚医生)
发掘利用当地中草药
发掘行之有效的土方土法
四
自 | 自种、自采、自制、自用
对中草药的自种、自采,并利用自种自采的中草药制成中草药制剂加以使用。
+ E& `* p, @# T2 f f“三土四自”不但调动了老百姓采药、认药、种植药材以及开发中成药的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医疗成本,成为巩固合作医疗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成果不仅体现在当时的上千余部著作中,包含教材类如《中草药学》;辞典类如《中药大辞典》;实用手册类如《中草药手册》等多类著作,这些著作具有时代鲜明、范围广泛、地域性强、真实可靠、验便廉易等特点。此期间所开展的大型普查活动、形成的大型著作对中医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_. Z" H" z) |; {2 ~ F
8 D2 d+ x3 m. m( s6 H, H5 \
而且运动中还培养了大量专业型人才,使“土医”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得以战斗在防病治病的第一线。例如赤脚医生用中草药和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大量治愈了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症、肠梗阻和泌尿系结石等急腹症,及时地给病人解除了痛苦。也使得那些医学科研人员走到群众中间,将科研成果得以验证。例如将当时大量服用牡荆根治疗气管炎的验方改进为用提取挥发油的形式,原方需要每日服用鲜牡荆根200g,经实验室研究,筛选出牡荆主要有效部分挥发油,经提取用药量只需50mg,此举不仅节约药品消耗还能提高疗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土医土药”运动发挥的积极作用,医患关系也是空前的和谐。
6 V4 ~, F; E1 e/ I; `
; h0 C) J$ R9 `, L1 s但在此期间,由于地域性和范围性的局限,许多著作未能通行于世,而是在地方区域内部发行流传。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因医疗水平的局限、群众的热情高涨,所形成的医学文献也相对较多,包含的范围也相对于医疗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要广,故受到的重视更多。但当时各地均组织了验方的收集活动,这些普通的土病验方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其中不仅有常见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的疾病验方。还有体现时代特色的战伤、传染病的预防。此外尚有肿瘤及急救等方面的一些内容。
+ g3 {# g$ G4 m$ ^$ S
$ l% h) i4 F1 L9 M0 |) @1 b+ m某县的《防治常见病土验方选编》
在治疗方法上,不拘泥于一种。在具体的疾病上还分类治疗。如治疗头痛有十余种方法,分一般性头痛、偏头痛、顽固性头痛、脑神经痛等。
/ ~4 n) s* g4 V+ K/ M
无庸讳言,中草药运动和赤脚医生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良机。其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进行中草药的普查及汇总、中草药相关文献的完成等方面,期间形成的“合作医疗”的模式,医患关系的和谐,验方偏方的再利用也对我们现在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据1969~1973年统计
在开展中草药群众运动、实行合作医疗之后,农村到县城看病明显减少,某些县医院门诊工作量只有1967年的44.3%~50.4%
这与现在我们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困难,小医院冷清无人形成了强烈对比。
6 I& A( l. L/ O( S7 G
$ o5 n6 j3 k. k- ~
( a: ~( A/ i3 @6 D; u2 X: L但医学毕竟是门学问,尤其是发展到21世纪,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了飞跃的提高,仅仅靠群众的热情是不够的。很多人对中医中药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文革”时期。认为中医就是“一根针,一把草”,而忽视了中医学术的根本——学术基础、文化基础。还有许多地方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制药剂,很难保证质量,尤其是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和肌肉,多数缺少必要的指导,容易产生副反应。
% f' {8 `8 h. P. U
1 t! p9 u) t1 j5 F, ^7 a“
& E8 U `# T$ M* O' [
. Y4 M' a5 l) ~+ W$ v: z1 D: t$ M时间:1976年10月
事件:粉碎四人帮
国家逐步走入正轨,群众运动式的医疗方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可作为中草药群众运动结束的标志。没有了集体经济支撑的合作医疗在中国各地陆续解体,1985年时,卫生部决定停用“赤脚医生”的称呼,规定所有村卫生员一律进行统一考试,这由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伴随的“中医热”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之声渐渐淡去。现今,我们无法准确的估量其文献价值、其临床影响,但土医土药运动确是中医药发挥其独特价值、发展与传承的历史上不可遗忘的一笔。
: B7 C F- u5 e% h" E1 `# V8 `3 Z
所以,文革时期大量的中医药学的文献仍值得我们引起高度注意,对一些显效的土方验方加以现代研究,发挥其社会效益,降低看病成本,减轻医疗压力。我们在今天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同时,还要避免其错误及弊端,不盲目的应用土方验方,对医护人员加强规范管理,提高理论知识及专业能力。中医宝库的能量是无限的,虽然“中草药运动”是“文革”大运动中的小运动,但我们不可否认其积极意义,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用科学去验证,就能造福于社会,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 h* r2 D7 L8 J/ E, [0 ? |; B% [* x! l* U% X1 B9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