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愚公先生的长篇小说《青囊》,打开喜马拉雅读书平台可以收听
善元一 发表于:2021-5-29 11:53:4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23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1-6-25 14:46 编辑 6 a! R% v, P/ t' y6 y+ p! c
$ }7 [" Z! U" |
愚公先生的长篇小说《青囊》,打开喜马拉雅读书平台可以收听。
我过去很少去读书平台,
听书有读书所不具有的优点,因为年龄大一些之后,视力疲劳,或者老眼昏花,很难长时间阅读。
胡君愚公先生的《青囊》很吸引人,因此,我见到这部书之后,就“不舍昼夜”,连续阅读了好几天。为了揭开谜底,看看《青囊》里边有什么宝物?或者希望知道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是如何结局?我又回到青少年时代的“爱不释手”状态了。
读完《青囊》,掩书细思,这真是一部民间中医坎坷跌宕生活史的好书!
我就很快写了一篇读书心得(见后边附录),并且推荐给很多人阅读,尤其是“燕赵中医网”也觉得这部书很值得一读,也进行宣传,并且可以代为邮购。
这就有了“直播带货”,替人推销图书的嫌疑。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好书,值得我“直播带货”,让更多人、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才好。
因此,我把这部书推荐给我女儿、我的徒弟们。
中医传承的近代坎坷,中医在现代条件下深受西医技术壁垒压迫,又受市场经济的诱惑,再有农药化肥、转基因等现在环境的影响,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青囊》虽然是一部小说,
但是,它既连着历史,也立足当下的现实,更遥望着未来复兴的前景,
的确是难得的一部中药著作。
其中,都是很严肃的“纪实、实录”,完全没有“戏说、演绎、虚构”故事的造作,而完全像作者经历过的回忆录,深入现实,直面过去坎坷,直指人心,让人感动至深。
这样好的作品,与现代传媒相结合,
现在,有了语音下载就可以连续听得方便形式,这是得“天时、地利”的好事。
所以,禁不住欢欣鼓舞,再次拿起笔来,写下如上感想。
《青囊》有秘诀,中医重传承
——读胡君愚公先生小说有感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最近,收到胡君(笔名愚公)先生的长篇小说《青囊》,展卷一读,立即被其中跌宕起伏、曲折丰富的故事内容所吸引,更在小说之中看到自己和很多同道身影,这种穿越时空,老友重逢的场景,时常出现在小说的不同章节里。引起了我难以平静的共鸣。
我原来也是一个小说迷,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很多小说。但是,我不读武侠和言情作品,我觉得它们不是历史,也不反映现实,基本属于作者的文学虚构。所以,我小学的时候爱读战争时代的故事、长征回忆录,大学时喜欢世界名著、个人传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把我带到一个个自己无法经历的场景,增加知识,丰富想象。
中医题材的小说比较少,让人感动的作品就更难找了。
胡君先生的确像一个老愚公,长期挖山不止,终于探索到一个《青囊》。
这小说书名的本身就很神秘,自古以来《青囊》《绿秩》《金匮》《黄素》都是比武林秘籍还金贵的中医古籍,锦囊妙计、探囊取物,更增添让人想象的神秘色彩。
书中的主人翁徐长卿的名字,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他的儿子地黄、地锦也是用中药为人名;小说的章目忘忧草、接骨草、川黄连、女贞子、当归身、使君子、五味子也都是常用中药,并且与小说故事情节的内涵紧密相连,不是刻意拼凑在一起。
在徐长卿的身上,很多非学院派的祖传民间中医、自学的民间中医,都可以找到一些相同的地方。
土生土长的中医药,带着乡土气息的中医人,遍布于山村乡下,这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普遍现象,如今变成了“稀有”,或濒于灭绝了。他们大多有一些与中医结缘的学医过程,然后逐渐刻苦自学,不断在行医过程之中提高技术,同时磨练人生的品行,践行大医精诚的成长过程。
我自己在1975年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在村里、公社医院行医3年,后来考大学、读研究生,逐渐远离了乡村。但是,当年做村医经历的故事,时常在心中浮现出来,感人的情节久久不能忘怀。
2007年前后,通过采访国医大师朱良春、路志正、邓铁涛先生等前辈,他们步入医林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带着感情学中医”却是完全相同的,与今天中医药大学按照高考分数,进行职业选择之后成为中医传人是不一样的。中医师带徒,带一个成一个,很少出废品,这曾经被毛泽东称赞为“不是落后的东西”,与今天老先生们戏称自己培养了很多“掘墓人”恰成对照。
传道者凌朴子,这个人物很神秘,也是那个时代造就的中医高手,他身上侠肝义胆的壮举,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难以达到的境界,他留下的《青囊》始终让我充满期待: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宝贝,需要在徐地黄、徐地锦急需的时候打开?他如何你能够预知身后几十年的事情?他和徐长卿“三折肱为良医”的“以身试法”、“用命传艺”,让人肃然起敬,医学岂容轻尝?
我的师父,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1938年从上海回南通开业行医之前,老师章次公先生送给他一枚图章,上面有“儿女性情,英雄肝胆,菩萨心肠,神仙手眼”16个大字。这种不同寻常的嘱托,联系着几代人的使命。甚至可以说,从长桑君与扁鹊、公乘阳庆与仓公、李东垣与罗天益、罗太无与朱丹溪,一直到当代都有这样的光荣传统,经历千年,不绝如缕。
但是,时代变了,传承的形式也不一样了,凌朴子在危急时刻逃出虎口,在张良庙附近的山村找到了自己的衣钵传人。
张良庙位于汉中紫柏山,它因帝王之师张良隐居于此而成名,如今仍然是游人向往的地方,即使是在文革的特殊年代,这里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这里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有野生的中药材,也有当地民众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药材遍地有,神农却很少,名医更难找。乡民有病,求医之难,造就了中医成长的独特环境,徐氏父子因此而成为医学世家。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场运动,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我们国家领导之中就有杰出的代表。但是,也有很多人耽搁了本来可以顺利走过的青春岁月。
有一个作家写过《蹉跎岁月》,它的主题歌也很感人:“青春的岁月象条河,青春的岁月像支歌”。坎坷与艰难,磨练出更加美丽的人生。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被迫回到河北省藁城老家,他的子女业也受到连累,当时没有书读。路老依靠自己年轻时背诵的中医书籍,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培养成了中医,回城之后都成了医生,有两个考上了中医研究生,其中一个就是我的师兄。
《青囊》之中的于文丽,可以说是知识青年之中优秀的代表,她与徐长卿的感情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和谐,但是共同在医疗站治病救命的过程之中,故事发展的跌宕起伏,却如此合情合理,他们那样铭心刻骨、生命攸关的壮举,让人感叹、让人落泪;高潮过后的离别,又是那样不得不如此,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毫无半点刀削斧凿痕迹,完全是实录一样的浑然天成。
成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徐地锦,按说应该是纯正出身的中医人才,他成功创业的成就,不仅揭示了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刻画了学院派毕业者人生道路的不平坦,在市场主导医学的大环境下,中医药的传承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就如同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影响那样,西化、异化、转基因改造,对于中医事业的未来挑战,正在扑面而来。
中医前进的出路在何方?
《青囊》有妙计,读后再思量。
年过半百的徐长卿,似乎明白了,他学着凌朴子的样子,希望云游天下,寻找道友,也希望在游历之中,找到衣钵传人,他能如愿吗?
我们期待愚公胡君先生继续挖山不止,不怕智叟耻笑,让他们带领一家老小,从太白山、太行山,再到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之中,一手紧握《青囊》,一手抓着和氏璧,也许会有一天感动天帝,让扁鹊弟子柏、董奉杏林,遍植神州大地,人人健康快乐到天年。
2021年3月19日
于求石得玉书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5-30 09:50:39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1-6-25 14:52 编辑 9 `2 q' b. V0 l: T* y. q
6 F' w/ X* F4 R$ k
希望能够广泛传播,很多人还不了解,不知道有这样的好书。中医与中华民族,生死相依,血脉相连,走过了几千年,还很少有《青囊》这样的好作品。
/ S$ [' g- }" m; H7 a! I& c司马迁《史记·扁鹊传》,《后汉书》《三国志》的《华佗传》虽然很好,但是,能读懂的人很少。
- V2 A9 i1 u7 I  x9 Y! \7 x! {# r5 u
: K& f4 M; U7 n+ ?+ I* G- D5 i
《青囊》的成功,不可多得。
! K4 E4 ^# }& H% J# \) S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1-5-29 12:00:18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1-6-25 14:53 编辑 0 `0 o: O; {+ z9 d0 C" A4 ^8 O, q

# \9 G8 ]0 ~* @" c这样的好书,通过网络APP(如腾讯会议等什么的),有了机会,实时和线下与会老师互动,读者、作者,共同谈论中医学术的传承,这就更好了。- @6 y& ?" w: ]4 B; T
) ^2 l2 c3 J$ f* v. T9 Q9 w  e7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6-25 15:00:07 | 阅读全部
我与胡君愚公先生的交流越来越多,: Y4 w' q( a/ ]4 e9 g/ L8 ?% h; t! g
互相了解越来越多。
* m! i7 [: v7 L' k5 |* A  h) {" k+ \0 K
比如,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 Z# B7 f) V! T, X8 S2 i/ g; p* w0 M: Q
愚公:0 q- g! Z6 P4 c( b3 r
曹老师,邓老谢世的时候你去广州没有,有无吊唁的具体细节?5 k' f. l$ b% M) F4 e2 h

! h$ i% |7 p; l9 i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7 e& b: j' `6 {: M% b! J
我去广州了4 s( j2 e# B* O3 R
( E" L- x9 B+ j6 {2 v6 Z! D
愚公:
( A) f: D# |) G% J" B0 s  _5 P哦,有相关记录吗?: r1 S* ]" |8 P1 O1 A

! o5 ^/ ^2 E' W8 e" R6 e1 t: F/ W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U, v( l' t
[聊天记录]
  H2 B7 H; ]5 ]- m( X' Q' ^% N" J& u2 B" o0 ~. o" l5 z7 O- m4 n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3 A& O3 i! h$ c* v) }7 q/ a
[聊天记录]/ D$ s+ N6 C3 z; f7 w
9 o$ r6 K) T( p. q-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3 V1 M9 w0 k4 ]
2019年1月10日,邓铁涛先生逝世,我是去北京开会的高铁上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我参加一个学习习总关于卫生工作指示的《读本》的编写,这是一个审稿会议。5 l: Y& x& T# }7 h* P4 o
散会后,我就从北京直接去了广州,到灵堂吊唁邓老。当时,有些等老的弟子(如邱士君教授)、家人(儿媳陈安琳)等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的灵堂接待来吊唁的人,我去的路上,联系了株洲扶阳罐的老总胡木明,一起到了灵堂。$ B# Z+ f/ z" ~4 W2 v1 J. H

0 d: w3 O+ i" s+ r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c# A% d. B4 A& k' s. c我去的目的,一是道别;二是,希望参与邓老治丧委员会关于邓老悼词的撰写。) p3 `8 h, [0 T- ?  q( b
我和学校的副校长,有了微信联系。" U, G; c9 Z; X9 `* U0 i
他们说,悼词是学校集体讨论,不是家属、弟子等来参与。
: o/ _  T; N6 x
1 ^) n/ n- Z! s+ j8 W3 Q% z愚公:
2 |# S- A) g5 G! ~7 n) l* x$ g好的,清楚了。
" `* z3 O# o% u) ]% v/ U- E. f% @6 B5 t! a-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 K+ g; B/ v4 D* q/ w' C我希望,把邓老悼词之中写出,他是中医的理论家、思想家、战略家、教育家、临床大家;他们表示知道了,但是,最后需要讨论。8 ?$ F; @7 ~. L6 _+ H- u2 \9 p
但是,最后的悼词之中,只有后两个提法,没有说前三个。- S  D# V) s/ ]
/ P7 G& _' l2 {/ V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b/ R" q$ [, u/ a( j  ?7 T
我由于需要到沈阳参加会议,因此,我在广州住了一天,就从广州直接飞沈阳了。/ |4 b9 G) r# K0 P# k4 [& U* c0 X

8 @0 [; ?% L5 b4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F2 P/ J5 k) c+ }* V! Z4 D* f这一次,从家里出来,到回家,好几天,行程很远,印象比较深。
7 q, E' V8 M( T
' r1 [+ r7 v' |+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6 ~4 S3 u) d. ^这一次在广州期间,我见到了邓老的孙子邓任斯、邓老的三十年前研究生李剑教授,和他们座谈。晚上参观了邓任斯办的国医堂、以及他做的线上教育办公室,他们的“铁杆医讯”很有特色。  W' d( T! n, X5 H0 s! p
4 A# E8 g* Y1 F0 h" F
愚公:
, I! E: i# p2 c+ c' J* y& `我在网上查参考资料,朱老,资料多,加上你写的就丰厚。邓老这块没找到相关资料,有你讲给我这些就很好了。% _0 S$ x7 ]. E& ~' D& d7 x
: ^) @6 s; D% Z" l4 l+ T;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 f) ?4 I, d  {* L谢谢,邓老的大儿子邓中炎中医教授,病逝多年,邓任斯是他的儿子;) R8 w- J6 k( m- Q
二儿子邓中光主任医师,中医学徒出身,是广东省名中医。# ?/ M) V8 w9 R7 c1 a  N* Z! a9 k
二儿媳陈安琳是香港退休教师,长期照顾邓老,是邓老的学术秘书。帮助邓老出版了很多书籍,寄送稿件、书信。0 j- q8 {: p) G. k  ]

; Z. }' s: P/ ~0 ?9 q/ G+ T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z# t9 _* N) J. C2 k1 b
邓中炎的夫人,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老岳父是名医,当过省政协副主席# i$ m1 T  U0 s" J* m, @, A

1 t4 Q- g) t3 c' @& u+ g5 o2 Z愚公:  X  `5 a. z; J  |6 p

* t' t* V% ]; g* l1 e.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6-27 11:29:50 | 阅读全部
胡君,愚公,作家,刘俊岑刘英凯:. T; j) l' ~7 z' `
愚公老师,非常喜欢您写的《青囊》这本书,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被凌朴子、徐长卿他们的伟大精神所折服,还有北京知青于文丽,在录制到她离开的时候,没忍住流眼泪了。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鲜活生动,各有特性,特别开心能制作这部作品,希望我们呈现出来的有声故事您能喜欢,也希望可以为弘扬中医文化做出一点我们自己的贡献。& E& i( w! `* m& @
- r* A# ^) C" N+ r0 [2 d. U# c9 e" A
王巧生:) P! Z' q4 ^% r$ R9 o2 f1 o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愚公 , T( B# q! ?+ U, J

" f( U6 `& T$ t# T0 j( |* P胡君,愚公,作家,刘俊岑刘英凯:
5 ?! O0 L: f0 J: k  G这是主播师写的一段心语,他们被中医感动。
3 L- N, l2 O2 L4 Y# A4 Z/ }/ i5 ~5 @* W1 f" C$ H% ^- k5 ^7 x
王巧生:
) x" |; ?% D  v1 t& K9 M愚公老师的《青囊》在燕赵中医书院卖出了21本,清一色的好评,都说写得太感人了,一口气读完,给愚公老师点赞给慧眼荐珠的曹东义教授点赞
+ `$ x0 r: v4 Q" u: R. h
1 R* g; ~+ T/ X. D* B胡君,愚公,作家,刘俊岑刘英凯:* e% F1 T( V) j# n3 y  y% e

$ w# o; j9 _: ~) r. P6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