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r8 w6 \3 A! G# k: b
关于印发“岐黄赤子”培养工程
- T. z9 |; y7 R6 }' P: M实施方案的通知
- }) L2 H- c: m. t' D1 J5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省直有关单位:. I% f, R# b) I' F4 _+ a |
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冀中医药[2024]12号)有关要求,为加快我省青年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我局实施了“岐黄赤子”培养工程。现将《“岐黄赤子”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附件)印发你们,请遵照实施。& I# F% I4 b' n7 k; q+ ~" F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X4 s) ^2 g3 a: E6 c$ M- v
2025年4月7日" B; I7 {( b4 e. j1 E
# ?, t5 m0 Z" S“岐黄赤子”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5 ]! ]+ x- E- ^
一、中医药科研博士创新班实施方案
+ Y9 z7 l5 w& u7 \, T9 w7 d: \(一)培养目标
% O7 } ~1 V5 S9 _6 d培养20名中医药科研博士,通过项目实施,加快推动中医药科研人才队伍阶梯式发展,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中医药理论基础深厚、科研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和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中医药青年科技人才,为培养我省高层次中医药科研人才储备力量。
" A4 B. t4 p: F( m$ `9 O5 c(二)研修时间/ @7 n5 {! L5 j0 g; q
培养周期3年。
8 V/ o* C% J) y+ i; z(三)培养内容及要求8 N& y- S% ~: A. o1 j! [
遵循科研博士培养规律,分年度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培训。
8 H0 y# p$ B; v G; I% t: ]1.基本实操锻炼。邀请省内高校及重点科研院所专家讲授中医药科研思路与前沿动态,涵盖多组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拓宽知识领域;依托河北中医药大学、省科学院、河北省络学创新医药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常用大型仪器使用方法与操作训练,熟练掌握现代科研技能。累计完成不少于30学时课堂集中学习及60学时科研平台操作训练等。4 h2 J% g2 s) q+ h3 |6 ]
2.专题授课培训。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岐黄学者(科研型)等高层次人才专家团队,围绕中医药学术研究趋势、AI赋能中医药科研、新药研发等方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累计完成不少于30学时科研系列专题讲座学习。
0 K8 C6 W, w, J) p- h4 l8 O: B j3.异地游学交流。赴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等进行游学访问,同时邀请各领域知名专家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参加国内外中医药及相关领域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了解国内外中医药领域最新成果及前沿热点,拓宽学术视野。累计完成不少于30学时系列专题培训及学术会议学习。/ b. j+ H' `, K( i$ t! Q
4.深入科研实践。原则上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结合学员个人研究领域,选派至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科研平台,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重大专项的单位等,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实践。累计完成不少于3个月科研锻炼。
/ M3 R, U, o$ b- w* R. l1 s8 I5.课题实战攻坚。聚焦中医药定量化研究等领域,邀请高水平中医药科研专家为导师,设计科研课题,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路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撰写极具竞争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标书等。根据培训实际,适时组建研究团队,参与省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创新专项,或联合承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累计撰写不少于1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1份省自然科学基金标书。
' r7 V$ U7 m5 P: l. z5 d) \(四)预期成果; h* R- a, x2 g% @
1.推动创新班学员坚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了解掌握中医药领域最新进展,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跨学科交叉创新能力,擅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中药研究等,全方位塑造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 k; l. ^- u1 {% t! O2.在培养周期内,创新班学员作为负责人申报并至少中标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省中医药科研创新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e. `) W4 d, X( {
3.在培养周期内,创新班学员需在各自研究领域至少发表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以及1篇SCI论文。/ j9 q ?& c* }- i$ c( w2 ~& n. c
3.在培养周期内,创新班学员需在各自研究领域至少发表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以及1篇SCI论文。- h+ g( | X. | v5 y4 L
2.年度考核。由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中医药大学组织实施。组织学员举办专题报告会,重点考核参加培训、游学、开展自主研究等年度学习情况。年度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出。& ]1 Z2 N' o! E4 F. r
3.结业考核。由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中医药大学根据学员日常考核、科研项目申报及科研成果产出等情况,组织结业考核评定。结业考核合格的学员予以公布并颁发结业证书。/ D/ X, d# [5 x ] o/ y" f5 c
(六)组织实施
* x: b4 [& Q8 G* X Y( R0 h2 y( I1.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制定培养方案;河北中医药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培训计划、考核方案等,确保项目培训质量。
' ^1 {% N! H3 A w& b7 z2.河北中医药大学应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辅导员团队由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等中医药领军人才组成;负责组建由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或知名教授等为核心的授课专家团队;负责联络对接省内外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组织学员进行游学;负责建立培养对象培训档案、培训期间的过程管理和相关考核评价,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b, V, ^. u9 J- y
3.学员所在单位应支持学员脱产参加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外出游学、开展科研等,保证学员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创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条件。
% K( g. h% A T7 N. t4.项目学员在学习期间内无特殊原因,不得中断学习,中断3个月及以上者,需由学员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批后,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核,确定终止其研修资格并追回已拨经费。
7 ?+ s4 V) t3 m$ O" `, ?3 R二、燕赵医学传承班实施方案; b$ I1 _; L6 H- S% x
(一)培养目标- e8 k! A0 E* j
培养30名燕赵医学传承人才。通过集中学习、经典研读、跟师学习、学员分享等方式掌握燕赵医学流派和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使其成长为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鲜明燕赵医学特色、良好医德医风的燕赵医学传承、应用和研究的人才。
$ x2 ^3 I/ p; B. t4 b7 v2 ?! j: ^1 ~(二)研修时间; ?) D- u! G4 u$ F
培养周期3年。
5 C9 K! z9 a) C4 t(三)项目内容、方式与要求! P7 M! j9 ?7 D5 o) D% n# i& w
燕赵医学传承班研学内容包括燕赵中医药文化、燕赵医学文献、燕赵医学理论、燕赵医学应用和燕赵医学的现代研究等六大版块,研学方式包括集中授课、文献研读、跟诊学习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并结合学员不同专业特点和条件,确定各具特色的研修内容。* }' k( d& E# V6 z% I4 ]5 K/ P1 j) J
1.集中学习! [( Q" K; M1 V, s; }
(1)内容。集中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各地研学。
0 C/ D+ d/ p1 e, j0 J5 x理论学习:学习燕赵中医药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学习燕赵医学发展史略、燕赵中医学派学术思想及现代应用等特色课程,掌握燕赵医学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及在中医发展史的地位。7 [. t0 \2 M @
各地研学:实地参观内丘扁鹊庙、易县易水学派博物馆、保定刘守真庙、天津中西汇通医社、沧州南川老街等中医药文化场馆,感受中医药文化,在实践中增长见闻、研有所学、学有所获。' b' B4 C' Q }8 Y5 z' L" N
(2)方式。委托河北中医药大学作为燕赵医学传承班学员培养基地,依据培养基地的特色优势,通过特色课程、精品讲座、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
8 U! t% ^& r7 P! d; c$ B3 }- A f(3)要求。第一年在培养基地集中学习不少于60学时,并达到培养基地制定的相关学习要求。3年内研学次数累计不少于5次。
4 y2 I9 i0 A3 k$ g' o2.经典研读
0 {0 {6 u/ [% @6 A(1)内容。研读燕赵医学经典著作,并根据本人从事专业实际情况,精读相关中医药古籍,夯实燕赵医学理论基础,掌握经典著作理论精髓,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
; _1 r4 X6 K3 V7 W(2)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学员制定读书计划,每年选择精读3部燕赵医学经典著作、泛读2部及以上中医药古籍(附表),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 }0 D9 l) z9 Z3 P(3)要求。每年撰写12篇以上读书心得(每篇不少于1000字)。培养基地组织学员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进行文献的挖掘与整理,共撰写3篇文章并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正式发表1篇(每篇论文不少于3000字,期刊需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
% |- T: H% M/ z- q文章选题参考:燕赵医学特色理论和创新观点的文献研究(如玄府理论、遣药制方论、阴火论、瘀血论、大气下陷论等);燕赵医学著名学派和医家学术文化特质研究;燕赵医学文化传承与保护、燕赵医学文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燕赵医学文化品牌塑造等方面研究。
+ N' E) v; N% y* |3 h4 \3.跟师学习
! t2 {- a. s4 L5 H/ L, N, x a& T: i(1)内容。拜燕赵医学专家为师(名单后续下发),学习名老中医药专家医德医风,领悟和继承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精华,尤其是燕赵医学学术思想、代表方剂的现代应用。
5 X+ g! P* {+ \+ r) [% V(2)方式。以跟师临床为主,结合访谈、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接受名师指导。
/ W7 \ _0 e4 P. z% X. I# `6 @7 I(3)要求。每年跟师时间累计不少于30天并整理跟师临证典型医案10例以上(医案需至少包含首诊、二诊,且导师点评不少于200字)。撰写1篇体现指导老师在燕赵医学特色理论和创新观点指导下疑难疾病临床实践经验的结业论文并被中文核心期刊正式录用(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 字)。6 ^9 V) S+ c: @% q
4.学员分享& T( i7 S. P9 U) ]7 o3 ^0 Q" n
(1)内容。参与河北中医药大学组织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及学术讲座,与同行进行学术探讨,分享学习心得、跟师学习经验。
2 u7 S7 G `6 _; w0 O4 U% ~(2)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研修学员分享学习体会、读书心得、跟师临证经验等内容。
5 k& s( A( m0 O! L(3)要求。交流活动后,需完成评分表的自评和他评,总结学习收获,撰写学习感悟(每篇不少于500字)。每年参加交流活动不少于3次。
0 y5 I6 R I1 y! n+ Q, g(四)项目计划& s( H8 ?' o3 e1 K2 Q
第一年:线下集中理论学习8次,全面了解燕赵医学脉络。* t1 K5 \" E7 h' I-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