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2018年7月6日)晚8点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雷宝淳讲述《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的“心与小肠病辨证”和“肺与大肠病辨证”两小节内容。9 _' h$ c! ?. ?
- N+ u& l% x6 ]. D9 `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 正邪盛衰情况的一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e2 k( n# ]$ Y3 a/ H3 @
' P0 F- k/ W* \ x0 X 脏腑辨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辨证,其内容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三部分.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 ?( f! N/ P% h z% k$ Z! k7 l4 n6 P" K: T h8 |' \
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zdx
/ K7 Q$ \; C2 Q! \ 祝贺雷宝淳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脏腑辨证的有关内容。
3 U# V7 n+ \& b9 h 今天学习了心与小肠和肺与大肠的辨证论治要点。/ B& Q; e T. w1 A; w
: }' z2 v7 c8 v0 g) i v4 j& [6 t 中医认为“五脏者,身之强也。”五脏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有邪气侵犯,不容易排出体外,就要借道六腑。& ?/ [2 k- c+ W
, S/ ]' |! y7 _- S# l; \% [1 m5 N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就像流水作业的传送带,一旦太过不及,就会产生疾病;停止了,生命就结束了。" i8 `" @9 k; J% D5 \
0 T6 y* N( }# E1 j2 y3 \
因此,五脏多虚证,六腑多实证。
/ F) S; K$ `+ a( ~, e+ w: o" g/ w5 \6 W1 f: y% q/ g4 @: r p; R- ~
五脏与六腑,一对一,互为表里。为了解决五脏六腑不匹配的问题,就按照三阴三阳的配属,增加了心包,算第六脏。" i" R# v9 y& N/ x! H$ |% D
马王堆出土的“十一脉灸经”,就没有手厥阴心包经,可见它属于经脉脏腑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1 ~, m/ F3 o1 C* F# k
; H+ A7 Y& m7 p, U5 F* t%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