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年5月12日,周六)晚上,由澳门针灸学会理事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副会长张俊青讲座,探讨针灸学术的源头。他讲座的题目是:《针灸学术的形成与流变》,简要介绍针灸学术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Q5 m1 A+ G' j
) e' @6 R, F6 t9 l
文化源于人类活动,针灸治疗源于古人对宇宙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体悟。4 \! j, j; s* Q9 B: Z; t
/ K. U- \3 k1 O) Y1 o9 p 将这些体悟整理记录成为后世最主要的针灸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后世的医家都是以这三部经典著作为理论依据,运用于临床治疗,日积月累,形成了不同的针灸学术思想体系与学术流派。8 l. {7 g( }+ h N: G* S* E
; s. _1 H7 @8 H; n* o& F- g2 w2 s
因此,在讲座中将分别简要介绍三部经典著作的针灸学术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以及后世针灸学术流派的简要介绍,以期让学习针灸者对于针灸学术有一个基本了解。0 b& N( ]+ j( ^! m- S( ~& w0 j# z
4 e, I0 L5 l$ U3 A9 E0 B! x5 y0 r+ G' G
我们一起期待,张俊青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 G/ b# |! z5 I% N4 p6 H) ?
祝贺张俊青讲述《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针灸学术形成过程之中的几部重要著作。
9 c6 b8 N" }0 t 毫无疑问,针灸学的原理,奠基于中医的经典之中,传承几千年,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生诊治疾病的实践,这是不争的事实。
. V9 A' ~0 B8 [" Z5 U' k
. S H5 Q/ E E+ Y, ~6 ?( F 针灸的原理,与拔罐、按摩、刮痧一样,不是简单的物理疗法。$ L7 m- L$ v' H' C% H/ ^
它们共同的根脉,是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贯穿着中医的独特理念,也就是内在的脏腑有病,可以在远离病灶的肢体、体表的穴位进行治疗,就能“施治于外,神应于中”,不需要到里边去治疗。; K& J2 y+ @$ k$ Q: k8 ?$ F
- K% e! {& o5 r* C4 x/ S* v% w/ [ 切开人的身体的“外科手术”,它不是外治,而是“内治”,不会外治,所以才切开肌肤,进入体内去治疗。所以外科手术,是“内病内治”思想指导下的技术。
) ~( x9 k" V+ x4 H 所谓切除病灶、靶点治疗,都是“内病内治”的思想,是必须在病变的部位、分子靶点起作用,不能在“远离病灶的肢体上进行治疗”。6 x) v: d- @% F' h7 u6 c
因此说,中医的针灸,用着独特的学术原理。- O2 s( i; v' c- I$ k) h& D
) U) h. o6 J8 I3 q" {$ X b 美国所谓“干针”,实际上运用的是针灸的理念、器具,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干针”的外衣,侵占了中医的知识产权而已。
5 ?2 y& Q i1 y8 _( X, l: }: @ “干针”应该与“水针”相对而言,应该在臀大肌、三角肌上针刺,用注射针头而不吸液体,但是,它没这样做。“换一个马甲”,侵占了中医针灸的利益。
1 Z, n' M+ }) P* _ 因此,学习中医的技术,离不开中医的学术原理。
" r1 N3 x+ F2 E. M! J 不要盲目创新,不要轻易标榜自己如何与古人不同,没有了深厚的根基,就成了“墙头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