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学院士:汇聚“一带一路”科教融合的磅礴力量
3 y g6 Y9 ]5 i: q* K& W, }! i% K* D) m3,809人浏览 2022-11-24 10:407 W, e" X8 o6 e/ a2 b2 O
汇聚“一带一路”科教融合的磅礴力量3 {5 r) ?, l- t/ I! l
+ M3 R6 q' L$ `5 M 启航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K" C7 k2 P4 \" J
" p/ y/ N2 C- z: L8 J, o y" X; u
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4 ]8 f) B; X! E% m. b9 }
8 N' ^) k1 @! f 作者:刘永学院士(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协会执行主席、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新闻社理事长)$ |) o+ n: Z# K9 {
8 @' |2 A* D1 v+ G2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f1 m1 X1 ^, i8 n6 H. {4 r9 ]
$ x* S4 [7 w* x! T; M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续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追求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同时,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同共建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S) `/ ]7 B/ L- G. d, G" Y+ u
% h% Q, ^& h/ W t' H
甘肃位于“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东西横跨1600公里,长长的河西走廊链通了“东方和西方”,跨越了数千年的“丝绸之路廊道”、敦煌文明、伏羲文化等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自然双遗产,也是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金桥纽带”和战略通道。; n" `3 }5 U! k3 v' W3 C) p
0 z3 M! Q8 g% u. ` 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根脉积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和磅礴伟力,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提升了甘肃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的作用,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以文旅繁荣丝路、用美丽战胜贫困”。来访过甘肃的克罗地亚共和国副总理司马南 希莫尼奇阁下,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工业大学校长穆斯法塔 巴班雷院士,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哈方院长阿斯力别克夫·阿克木江教授,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乌方院长海飒鸥教授,格鲁吉亚阿尔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鲁苏丹·贾玛斯皮什维利教授等外国专家学者们,以亲身经历见证了“甘肃的变迁”和“中国加速度”,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下,中国这艘“魏巍巨轮”搭乘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在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6 R8 ^ A! ]7 S9 a+ t" h) | Z& [* y; n) e2 I$ q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甘肃省政协、省民建、省民盟、省民进、兰州大学等单位组织的《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远程协商》座谈会,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各参加单位领导和同仁,特别是“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甘肃省委常委李仁莹博士积极协调上海合作组织、邀请外国政要、外籍专家学者、录制发言视频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此,甘肃省政协和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协会表示衷心感谢!* v1 `2 C+ W {5 |
, c1 c- Q5 j7 @1 W' ?5 K; U2 @8 e; S
希望“一带一路”各位同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引领下,坚持胸怀天下,顺大势、行大义、谋大同,用科学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不断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矢志不渝将这一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3 H: v) b; ~4 y+ B' o6 u
+ A& l- D, n7 T' M 门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