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渐冻症中医的病因病机?
cetkazfs 发表于:2025-3-15 14:07:3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61
渐冻证在中医是什么病?病因和病机?
( A7 V- y2 l7 x) i$ x1 }5 \4 e9 ~  L6 g
渐冻症,西医学名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由于患者表现以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为特征,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 ~/ w6 g& z. X& X
这个病,完全可以认为是虚劳,或痨病理解的。让我们在传统中医找一下,可能诱发“萎”的几种可能:2 R6 q0 h# q4 [9 l4 D" p, v# G3 q

. n# h0 I) {: e1 U) @" q9 g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五2.2)7 N3 P4 _3 W# ]2 G7 M0 q/ Q* E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五1)
# w& m% J$ J8 S% H4 {$ M# b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五2.1)  f6 i/ Q& a! u6 z: Y% O" L  O) ]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
) P5 W* x' s- {2 |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大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七1.1)
, p: N/ O& n- Y: w问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1 l( X$ k; I! H
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七1)
) N" S# ^0 i" V5 n' t8 r+ O7 t" R1 }6 c; W% V
从中可以看出,一是被外来邪所中,肢体痿废,这是外因导致;二是肌体不养,阴液虚极,这是内因导致。
+ j" a4 [( e- M1 X) g0 E% z- K( ~7 g& q
外因处置:3 Y# ]- h" Y) D4 F7 P9 E$ R& k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7 `, ?3 x! r* r& _  
7 N' L1 v, _* X内因处置,因为无法四诊,确定其内外,所以无法辨析。一根毫根,可令人瘫。一块痰饮血瘀于停于此点位,同样可致人瘫,这个不可不知。
* J" l! [: h, S# s6 s, U1 {2 I+ k1 O  @4 r4 P, S1 C. m( G9 j) w1 Y( L
最后要劝CL一句:1、这事在西医已束手无策,不如走中医。2、夫为医者,在推理耳,推理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推理而能为医者也。技艺不烂熟时,冒然施于人,是不屑患者性命乎?自己斟酌,急病求医,不能失了理性,徒浪费钱财。/ b9 l8 E; l! ]# v6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5-3-16 06:48:00 | 阅读全部
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名词术语的含义理解,比如风,风中医指电流在人体内流动的物理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cetkazfs 发表于 2025-3-18 12:55:00 | 阅读全部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5-3-16 06:48
6 r" a8 P* {9 G. O+ z0 F3 F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名词术语的含义理解,比如风,风中医指电流在人体内流动的物理现象。
# r/ ~0 |: |) _; ?, }6 o
那我就再发个“中风”的理解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5-3-19 06:15:11 | 阅读全部
cetkazfs 发表于 2025-3-18 12:55
8 r2 ^6 O" Z3 @, m% W  r. c- G  s那我就再发个“中风”的理解吧。
% J5 S) V4 w- O& R
中风就是被电流击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5-3-19 06:23:55 | 阅读全部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5-3-19 06:15
4 e5 L6 r, c# P中风就是被电流击中

+ v$ J- A+ r# Z中医靠人体物理运动实验发现人体物理规律,现在中医除了知道一些中药的性味归经皮毛,不知所以然,很多现代科技就不知道的人体物理性质,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可以掌握运用,比如电磁,就是现在很少有人会用电磁治疗疾病,几千年前古人就运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