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关于隆重庆祝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建议
曹东义 发表于:2024-10-13 11:39:1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31
关于庆祝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建议
尊敬的领导:您好!
2025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时刻,其建院的动因和过程,也是正确贯彻党和政府正确中医政策的重要举措(请参见附件《中医近现代史话》),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历史时刻,国家下大力气建立中医研究院,既宣示了国家重视中医的决心,也为凝聚中医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请名老中医进京,举办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表彰中医研究成果为日后中医科研开辟道路等一系列举措,奠立了深厚的基础。
因此,庆祝建院70周年,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家的事情,而是传统中医药如何在新中国传承创新、迎接新历史使命的重大事件。
基于如上认识,应该把院庆活动做好顶层设计,做成国家和中医界的一件大事。
为此,我们建议:
一、成立院庆活动领导小组
二、争取专项经费,做成项目
三、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出版相关书籍、文创、影视等作品
四、走访有关知情人士,抢救有关“口述史”资料,录音录像,避免流失了。
五、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工作会,促进有关活动丰富、充实,而不是走形式。
六、选定庆祝主会场,接受国内外专家名人祝贺礼物、墨宝
七、请领导批示、题词、出席盛典
八、做成永久性纪念类似碑刻之类的大鼎、纪念碑
九、借这次活动,让大家重新认识中医近现代历史、现实作用、未来价值
十、时间紧迫,需要立刻上马筹备,否则就错过了重要的历史时刻,
以上建议,请批示、回音为盼。
建议起草人: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曹东义主任医师
身份证
联系电话:
国家卫生部首任中医司司长薛和昉先生之子薛铁伦教授,
中医主任医师,原中共甘肃省委地厅级公务员
身份证:
联系电话:
附件一:《中医近现代史话》目录
附件二:中医研究院成立的历史背景简介
《中医近现代史话》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附件二:中医研究院成立的历史背景简介
在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之后,卫生部连续出台了几个有关中医管理的文件, 对当时中医命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951年5月1日,卫生部发布《中医师暂行条例》、《中医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51年11月30日,卫生部发布《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51年12月27日,卫生部发布《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和中医进修班的规定》;1952年10月4日,卫生部发布《医师、中医师、牙医师、药师考试暂行办法》。这些文件都先后得到贯彻落实。
这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其主要精神就是让中医进修西医知识,然后严格考试淘汰,两者互相结合,促使年轻的中医改行,成为西医的助手;让年老的中医学习西医知识,学不会的取消行医资格。这样一来,全国可以“依法行医”的中医数量就大大地减少了,因不合格而被取消的中医达90%左右。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显示,“1949年东北医务人员考试总结”统计表记载,参加中医师考试者共有2347人,合格者仅173人,不足10%;其中参加中医外科考试者128人,合格者仅8人;参加中药士考试者902人,合格者仅121人
为什么中医师考试的合格率这样低呢?因为组织考试的基本原则是这样规定的:“对中医师试题主张以科学立场出题,推翻五运六气老一套”,也就是从科学化出发,要用科学知识要求中医师“达标”。那么,怎样才是达标呢?“中医师、中医外科、中药士等出题,大都是选用与近现代医学相吻合者为标准,故于解题时,须说明答题态度,不可用五运六气,妄谈空论”,比如说中医认为人体的两个肾脏,“左为肾,右为命门”,只要这样回答问题,就是错误的。并且规定“凡年逾六十岁以上,或技术恶劣,及有影响医疗工作之疾病者”不准参加考试。这样一来,又把一些中医排斥在可以参加考试之外。
1953年全国92个大中城市和165个县登记审查的结果,合格的中医只有1万4千多人。中医水平较高的天津市,参加考试的530多个中医只有55个合格,及格率在10左右。这样考试的结果,全国中医开业人数骤减,中医队伍锐减。也就是说,余云岫当年希望消灭中医,需要40年的时间,建国后不到4年就取消了90%的中医从业人员,这样的速度实在是惊人的。
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张亭栋先生说:1950年我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工作。当时的卫生工作正受着主张消灭封建医(指中医)的影响,派了很多工作组深入到东北各市、县,对中医进行考试和改造,经考试合格者为‘限地医’,否则吊销开业执照。这对广大的中医来说,确是一场灾难。吊销开业执照就是宣告失业,或转业另谋生路。行医几十年再重新另找谋生之路谈何容易!年老体衰,力不从心,另操他行,要从头学起,在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务农。所谓‘限地医’的含意,就是只能在进行过考试的地方当医生,到另外一个地方就不是医生了,并且再不准带徒弟。政策决定了中医的前途是暗淡的。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医考试不及格而被取缔呢?因为考题都是西医内容,对中医来讲当然是强人所难了。我还记得有这样一道题,‘试述肾脏的功能’,结果答卷是‘左者为肾、右为命门……’,判卷的人是西医,这道题当然就是零分。考试不及格就要封门闭店,这是命令,必须照办,我是命令的执行者
当时按照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举办了许多中医进修学校,这本来是提高中医业务的一项措施,但是其课程设置并不是突出中医知识,而是以西医的基础医学为主,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医史、药理、细菌、寄生虫学;还有一些属于预防医学的知识,包括公共卫生、传染病学;关系到诊治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培训,也是西医的内、外科、急救学、组织疗法;还要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义论、时事报告等。其中一些学校开设的针灸疗法,还属于中医的范围,其他课程基本没有中医的内容。不难看出,这是为中医补习西医课的进修教育,而不是提高中医自身知识的进修教育。很多年轻人学西医知识之后,就摇身一变改行成了西医;年老的中医人员学不会那些西医知识,通不过考试,就被取消资格,失业在家,有的人甚至想不开,寻了短见。
虽然无论从当时防病灭病的卫生工作实际需要而言,还是从医学发展的长远规划而言,号召中医学习基本的西医理论与技术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不同时建立传授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官方教育机构,对民间师徒授受和父子相传的教育方式又不予承认,那就意味着中医成了“无后”的行业。
中医进修后,一般都放弃私人业务,参加联合诊所,或者到政府卫生组织为人治病。如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先后毕业7班,有132名学员由政府分配到河北、陕西、山西、绥远、山东、浙江、辽西、天津等省市及其他县区基层卫生组织而参加工作。到1953年的时候,北京郊区、矿区原来的医药空白区,已由经过进修的中医组成了42个联合诊所,解决了当地缺医少药问题。又如西康省中医进修毕业学员104名,除一人因病未分配工作外,其余均吸收参加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53年全国已有1万1千多处由中西医参加的联合诊所,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尤其在农村的疾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纠正歧视、限制中医错误的契机,完全出于人们的意料,几乎是一个意外,是毛泽东在反官僚主义斗争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反五反”的“反官僚主义”斗争中,毛泽东主席看了白学光写的一篇反映军委卫生部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的报告后,联想到其他政府部门或许也有类似的情形,于是,1953年4月3日就白学光的报告写了如下批示:
“周恩来、习仲勋、胡乔木、彭德怀、黄克诚、贺成各同志:白学光同志这个报告,深刻的揭露了军委卫生部的领导方面所犯的极端严重的官僚主义,根据白学光的报告看来,军委卫生部对全军卫生工作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什么领导,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必须立刻着手解决,提议(1)请彭、黄主持,在军例会上讨论一次,邀军委卫生部部长、副部长及白学光同志到会,决定解决方案,付诸施行。(2)政府卫生部与军委卫生部的部长、副部长不要兼任,另物色适宜的同志充任军委卫生部的部长、副部长。以上请彭、黄酌办。因为白学光的揭露,使我想到政府卫生部的领导工作是否和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工作有多大差别,我怀疑政府卫生部的领导工作可能和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工作同样是一塌糊涂,既看不到政治领导,也看不见认真的业务和技术领导,只是没有白学光这样一个人做出这样有条有理有根据的揭露,所以我们还不知道。请习、乔参考白学光的报告,严肃的检查一次政府卫生部的工作,看和军委卫生部好得多少?并对存在的问题决定方案,付诸施行。无领导,无政治,也不认真管业务的部门──专门吃饭、做官、当老爷的官僚衙门,除军委卫生部外,可能还有别的部门,请你们在此次反官僚主义斗争中,撕破面皮,将这些彻底整垮,改换面目,建立真正能工作的机关。毛泽东。1953年4月3日
毛泽东这个批示犹如一声春雷,震破了笼罩在中医界上空的沉闷空气,今天读来仍令人振奋不已。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中央文委(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根据中央领导人的指示,派遣时任中央文委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代理主任薛和昉同志带领调查组进驻国家卫生部就中医药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薛和昉先生家庭有中医背景,又就读过北京辅仁大学医学专业,他长期担任习仲勋的秘书,因此又担任了重要工作,1955年2月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卫生部首任中医司长。
毛泽东听了中央文委的汇报后,对卫生部门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给予了严厉的斥责,指出这是一种“极端卑鄙的、恶劣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1954年春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纠正卫生部门的错误。1954年6月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中医界听到毛泽东的指示极为兴奋,他们联想到蒋介石当年对于请愿的中医代表,多次耍两面派,忽明忽暗地支持取消中医,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中医的命运。而现在却完全不同了,国家最高领导毛泽东不但亲自过问中医问题,而且对于阻碍中医事业的错误政策,大刀阔斧地予以割除。因此大家额手相庆,高兴地说:“现在中医可真正得到解放了。”纷纷表示,一定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好好的为人民服务。
8 C4 I9 K3 `+ e1 V) z9 d(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2-18 07:24:48 | 阅读全部
关于检查军委卫生部领导工作的批语_智圣文库_中华智库园  http://www.zhzky.com/news/?6783.html
4 D% c+ }4 [5 L! o' P# W/ {0 z4 `
0 ?5 A3 `5 D( @0 h, ?1953年4月3日就白学光的报告写了如下批示:
) h% P/ Y9 C2 `: c“周恩来、习仲勋、胡乔木、彭德怀、黄克诚、贺诚各同志:白学光同志这个报告,深刻的揭露了军委卫生部的领导方面所犯的极端严重的官僚主义,根据白学光的报告看来,军委卫生部对全军卫生工作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什么领导,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必须立刻着手解决,提议(1)请彭、黄主持,在军例会上讨论一次,邀军委卫生部部长、副部长及白学光同志到会,决定解决方案,付诸施行。(2)政府卫生部与军委卫生部的部长、副部长不要兼任,另物色适宜的同志充任军委卫生部的部长、副部长。以上请彭、黄酌办。因为白学光的揭露,使我想到政府卫生部的领导工作是否和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工作有多大差别,我怀疑政府卫生部的领导工作可能和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工作同样是一塌糊涂,既看不到政治领导,也看不见认真的业务和技术领导,只是没有白学光这样一个人做出这样有条有理有根据的揭露,所以我们还不知道。请习、乔参考白学光的报告,严肃的检查一次政府卫生部的工作,看和军委卫生部好得多少?并对存在的问题决定方案,付诸施行。无领导,无政治,也不认真管业务的部门──专门吃饭、做官、当老爷的官僚衙门,除军委卫生部外,可能还有别的部门,请你们在此次反官僚主义斗争中,撕破面皮,将这些彻底整垮,改换面目,建立真正能工作的机关。毛泽东。1953年4月3日[1]。”4 k# R( J& ^' Y9 S* E
毛泽东这个批示犹如一声春雷,震破了笼罩在中医界上空的沉闷空气,今天读来仍令人振奋不已。
. Y9 B# d+ H' t0 ]" {' y% u8 S2 q3 I5 k; n; L! |# Q: T
[1]天津医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编  毛泽东同志论医药卫生工作  内部发行  1960:16-17
$ d$ C# k' c! l5 W8 G) p
/ L7 w- S2 C. {0 i  x9 H! V2 n; Z6 @1 l
) P8 z6 m+ d2 b二、
* m% w: s, `% P: v
( |- n! P# @5 E! O% t7 c/ O1 q尚昆同志:
& _( l2 ?- r* O& W3 T  Y$ g/ |) {3 w& ?
此件请印发在京各中央委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和军委各部门(发至各总部下面的一切部,卫生部还要发部长各副部长及处长各一份),中央人民政府各党组。/ x2 e5 y$ }/ L; G* f6 q5 I0 }
毛泽东
2 ^+ x3 m3 R6 M  P. r  ^四月三日1 g& t: _3 |2 V  u& p0 m
4 v8 t& c5 o9 n9 P) A7 O
三、
3 A$ l, o  D4 H% q3 h; b9 i) h尚昆同志:
; _; V  r' Z+ h( E# Z
0 w. I* I! D3 i* @( i% b3 L1 q第一页上“讨论施行”,是“付诸施行”之误,印错了,请发一更正的通知。
8 W( c( V2 Z. C8 T6 n. t5 H3 Y1 c+ c' M* T# q; ^/ w5 A6 T' G" x
毛泽东; F, A/ w5 k5 L2 \9 z, H
四月七日+ N3 U) Y. c% z+ Q5 B! F7 N/ H

) P6 |, w, x2 T3 J2 ?  r  E; q嗣后,一定要校对清楚,不要再错。
9 Q% t* U0 H; b, a; }; B# s4 H
3 [5 P* |  y+ I8 C* b, V/ n0 C& A
+ ]& i/ o5 q# b7 U) K- b《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209页
/ ~, {: A7 j7 w8 H+ ?8 w
! v) m/ N; i+ N% q9 s7 x( ^5 [8 a, t9 ^* B* M  d  ]/ \
对于执行毛泽东的批示,杨尚昆搞错了,把“付诸施行”,搞成了“讨论施行”,毛泽东见状,在第四天(四月七日)又一次加以纠正,并且强调“不要再错”,可见其非常认真,绝对不是一时生气发脾气的决定。
3 M3 p- E! Z$ [* Y3 f9 W* a# }! h) e1 X6 @- b( {$ s  L/ c7 v( z
原注释:
4 z) k& w- u1 V' d) P: J2 t& J' j
: d  x5 u+ u$ s" d& y
2 \2 y$ O0 I5 y& b" H0 Y; o5 M注释9 t- |5 s4 O4 d& c  z4 G$ k" U1 }
[1]本篇一、二是阅白学光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关于总后勤部卫生部领导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给贺诚并黄克诚、萧华的报告后的批语。
& s% j( ~. l' n; |4 ~0 c# m本篇三写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同年四月六日印发的毛泽东的批语(即本篇一)上,题为《毛主席关于检查军委卫生部领导工作的指示》。( D. S1 L: S2 _) h8 \! H& ^/ o
白学光,当时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政治部主任。贺诚,当时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政务院卫生育副部长。黄克诚,当时任中央军委第三副总参谋长兼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萧华,当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 K5 X& W8 J! t- U* x, R1 U+ G& ]7 e( f4 D" h. ]1 R; I
[2]习仲勋,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5 d* H7 I9 Y) C
9 A( z% Q) M6 p8 P! N1 s+ A
& t, R1 |) z" ?8 a% G8 _) O  r+ _9 C胡乔木,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泽东的秘书。彭德怀,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 H  u" X/ E, C" q# e8 i& J# c
  G1 J. b. t/ r) S[3]这个报告,指白学光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关于总后勤部卫生部领导工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过去部队卫生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第一,1 L. e& @: Q$ n
摊子摆的太多,部领导忙于直属单位的行政事务,对全军的卫生业务以及直属单位的业务工作缺乏指导,甚至根本没有指导。
8 k# Z" v) i; X& b  h8 m/ F" x第二,
2 D0 f+ E4 _7 l# l: u5 O- Q领导不集中。贺诚部长经常在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工作。几个部长很少在一块研究工作,虽然有分工,但形成分家的现象,这样有些问题推来推去就误了事。$ M( l* _- E& \4 n
第三,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一是医疗事故多;二是严重浪费;三是成分复杂,各单位领导水平不高;四是许多干部(不论政治、行政、业务)不安心在卫生部门工作,卫生% \+ w* W& H! Z& y: z. s4 [
( R' k+ ]+ C4 ]2 L+ N0 g( c4 k6 E
9 C  a2 D: a9 A) |) `
(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210页)
: W& B4 c5 [" }" T
6 o+ T! C: k. a+ ^0 m) |
0 ^2 _  x5 }% x! p$ o
- j# I& ~: h3 i  \部缺乏政治思想领导,不能很好发挥大家的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白学光建议:第一,紧缩组织。第二,贺诚部长回到军委卫生部坐镇。第三,认真地开展反官僚主义,加强政治思想领导。第四,希望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党委加强对卫生部门政治工作的领导,充实一批必要的骨干。# Z3 f3 H+ r) n  x) w: u

1 l3 d1 A& |9 I  I* T  Q& ^1 y& Z[4]尚昆,即杨尚昆,当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1 s* W- X- W7 B

) B" T5 I& k6 L. U+ N7 |9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