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衡水有个名老中医刘立之,半个世纪之前来到石家庄市中医院
曹东义 发表于:2024-9-29 12:03: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071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9-29 14:25 编辑
+ u2 w& f2 D1 \% p2 y$ Z; y; z, M  R! Q4 _
解放前后衡水名医简记|妇科|内科_网易订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32E7UDP0532SE73.html  Q. P$ t  j3 A- f$ l2 k4 L& K/ R
- Z/ Q& Z" z2 T) Y- W" M
刘立之(1896.6.30—1968.2.9),字怀信,冀县官道李乡衡尚营村人。由于乃父刘老温先生为一代名中医,因而自幼在学习期间兼学中医。后在教学时期,又师承冀县名中医庞印江先生教诲,曾熟读中医四大典籍,潜心临床经验,提高辩证施治水平,中年时期即已成为著名中医。
3 A. C: N9 A2 k6 l. Q  Q" M刘立之先生,擅长以中药治疗肝炎、伤寒、妇科诸疾,以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而驰名遐迩。1945年衡水解放后,在衡水设诊所,1953年 率先促成衡水第一联诊所。1956年以后,调石家庄市,先后在地区第二医院、哈尔逊医院工作,兼任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省高级干部疗养所医师和石家庄市中医院医师。先生还长期兼职中医教学工作。生前曾有《肝炎论》等论著,在省中医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为河北省中医事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4 Q# V3 h% q' h# _# |: Y立之先生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各项爱国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先后曾任衡水卫生工作者协会第一届主任,衡水县第一届政协常委、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石家庄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和河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等社会职务。
6 ?6 ?* A0 r3 l2 R《衡水市文史资料》第四辑
5 ~; O. R+ L5 I' y1 |, [9 ?& v$ I1 D) W2 S" u2 n
4 R0 L3 q, ^/ b" b

& z6 J7 O- Y$ K" _/ }5 b衡水县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始末2022-03-22 11:13:52 来源: 精选故事大会  举报8 ]0 H. X. a: N

* d! F0 a/ I4 z2 ^1 m7 y6 t
分享至
  • 0 _7 I" ]$ ]2 ?

' F7 E- u+ l! G  j
! u" t! a* l! L% Y/ x
1956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衡水县委员会宣告成立。
中共衡水县地方党组织从创建的那天起,就十分重视党的统战工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战胜日本侵略者,就曾先后建立了“衡水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和“衡水县参议会”。全国解放以后,中共衡水县委在带领全县人民进行“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和实行以“一化三改”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都注重了紧紧团结和依靠包括民主人士在内的各阶层民众。
据1956年初统计,全县除工、农外,有医务工作者490多人;中小学教师670多人;工商业者1680多人。此外还有文艺界、宗教界人士以及回、满等少数民族。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组织,使各阶层人士的代表能有机会坐在一起,为衡水县的生产建设和人民民主专政事业集思广议,共商大计。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着重指出:“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实现我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目标的必要条件。"这一指示的传达贯彻,更加增强了衡水县建立政协机构的迫切要求。
1956年夏,经石家庄地委研究决定,同意衡水县建立政协组织。此后,中共衡水县委责成统战部牵头从7月起着手进行筹建政协的工作,原计划于9月份召开会议,但因我县遭受洪水灾害,河水陡涨,冲毁堤坝,全县人民立即投入紧张的抗洪抢险斗争.致使政协会议召开的日期向后推迟。
1956年10月28日,衡水人民取得抗洪斗争胜利之后,在中共衡水县委的倡议下,由县委书记麻春生,邀集各机关、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共50多人,就筹建政协一事进行磋商。经与会人员充分酝酿,一致同意建立由麻春生任主任、刘星谪为副主任的筹备委员会。筹委会委员有县长贾星泉、统战部秘书高风轩、石锡阁、团县委书记于跃才、县妇联副主任王淑芬、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刘立之和县医院大夫张熙亭、县供销社主任刘大奇、中学教师李书文、在乡老知识分子马汉三、韩应房和李月坡、工商联主任陈庆余、公私合营棉布商店门市部主任常体乾、农业社技术干部张希云、手工业联社饴糖厂技术指导张金山、副食品第一合营商店经理孙凤琴等共19人组成。筹委会下设办公室,由高风轩、于跃才负责。
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又分别于11月14日和18日晚召开了第二,第三次会议,就政协委员名单、大会日程安排等进行了商议,并确定了大会开幕的日期。


! [9 g. w* i! |# K# v  m

1956年11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衡水县首届一次会议在衡水县工人文化宫隆重开幕。应出席委员75名,实出席67名。这些委员代表了党派、人民团体、工人、农民、工商、医务、教育、宗教、文艺界等,还有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社会人士、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人员、烈军属、荣军和归侨等,另有15名有关部门的党员负责干部列席了会议。
会议开始时,首先由县委书记、政协筹委会主任麻春生作了题为《广泛团结全县各界人民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报告。接着,副县长张希顺作了题为《做好当前生产救灾工作》的报告,随后,县总工会主席张扩等30多名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最后,经全体委员选举,选出政协衡水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名单如下:
主 席: 麻 春 生 (兼)
副 主 席: 刘 星 谪
常务委员: 于 跃 才 王 淑 芬(女) 石 锡 阁 刘 大 奇
刘 立 之 李 书 文(女) 李 月 坡 孙 凤 琴
陈 庆 余 马 汉 三 韩 应 房 高 风 轩
常 体 乾 张 希 云 张 熙 亭 张 金 山
贾 星 泉
会议在通过了大会决议和宣言之后,于23日胜利闭幕。
这次会议,从始至终贯彻了民主协商的精神,与会人员心情愉快,情绪饱满,为能欢聚一堂、共商全县大事而感到荣幸。他们一致表示:“要坚决跟着共产党走,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77岁的社会知名人士(前清秀才)马汉三激动地说:“共产党对我们这样尊重,使我很受感动,今后,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一刻不停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尽心尽力地工作。”老中医刘立之说:“我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我感到只有解放后才有了真正的生活,今后一定以最大限度的努力来报答党的关怀和恩情。”当选为副主席的刘星谪表示:“这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哩,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有这样的民主。”
县政协成立之后,其办事机构设在老石桥东头路北与县工商联同院办公。驻会工作人员包括副主席一人,秘书一人,干事一人,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1957年5月27日至31日,政协衡水县委员会召开首届二次全体会议。与会委员主要列席了中共衡水县委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学习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期间,由于新任驻会副主席刘星谪逝世和开展工作的需要,增补了新委员17人,常委3人,副主席1人。新当选的常委有高希轩、崔任卿、王义荣。其中高希轩继刘星谪之后任驻会副主席。
此后,于1959年7月17日、1962年12月22日和1965年12月25日,分别召开了政协衡水县委员会二届一次,三届一次和四届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围绕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或涉及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的一些重要问题,沟通思想、集中智慧、统一认识、团结奋进,充分发挥了政协的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政协受到“造反派”冲击。一些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民主人士,无端遭受围攻游斗,不仅无法开展工作,连人身安全亦无保障,在此情况下,县政协组织被迫停止工作。后于1968年12月,衡水县革命委员会根据上级指示作出决定,撤销县政协机构,直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政协组织再未予以恢复。
《中共衡水县党史大事辑要》
- E5 N- ~# Y. Q6 O' F
7 K+ e, r; ^" I' v) d1 B

8 E/ Y$ J  o$ R$ ]. I
. \8 w3 B6 x; e% b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9 12:26:57 | 阅读全部
鼓劲扬帆再起航 传承中医惠百姓—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发展纪实_服务  https://www.sohu.com/a/324854052_120044890
/ |, X8 C6 g5 Z+ k$ i  u% g2019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迎来了开诊一周年。始建于1956年的石家庄市中医院是我国建院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六十余年岁月磨砺,从筚路蓝缕到雄姿初现,一代又一代石家庄市中医院人干中医事、创中医业、圆中医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跨越发展。; J' k7 d. N+ }0 a8 G! B& C. D2 V

  k8 [- Y& S4 N# x石家庄市中医院在建院之初,曾在河北省范围内广征名医,著名内科专家胡东樵,白灵药、兰灵药的传承人、中医外科专家吕伯泉,针灸专家王宗禹、刘立之,风湿病专家董荫庭,妇儿专家崔占鳌等30多位在冀中享有盛誉的中医名家,分别从张家口、唐山、通州、邢台等地,带着自己宝贵的学术经验和珍藏几代的中医典籍,携家带口落户到石家庄,成为石家庄市中医院的首批学术奠基人。光阴荏苒,中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成为继承发展中医传统的新阵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9 13:58:14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9-29 14:19 编辑
- q" s) K! E6 t# X8 @" K) }& x: f
2022-03-22 11:13:47 来源: 精选故事大会  举报% |* p  |* g: S) x

/ S* k, |' z" Z# o( e6 a# F. [- T! v' a6 @2 D+ ^
解放前后衡水名医简记|妇科|内科_网易订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32E7UDP0532SE73.html+ _/ L( W  c) M5 v' m/ a
8 l  Y4 ~& j" s; U
3 P! B2 q6 u5 G" w  H6 `- i
0
$ v/ x, y9 E. ~# _0 y分享至; p& A( V% x( ]  a! I
衡水在历史上属于三等小县。由于有滏阳河上达邯郸,下通津沽,既是水路通衢,商品集散之地,又兼有名产衡水老白干酒及毛笔、篦子等,早已享有小小名气。三十年代中,建成“平(北平)大(大名)”公路;四十年代初,石德铁路通车,因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日渐繁荣。解放后,又是专员公署所在地,很快发展成为周围十余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衡水的繁荣,也荟萃了许多较有名气的中医和西医来此设院(所)行医。自**至解放后的50年代,在衡开设医院、诊所和挂牌行医的,经常有上百人。为医疗服务的中西药店有十余家。其中有名望的中医和西医多人。现根据已有资料,将解放前后在衡水行医的知名人士简录于后:
$ a$ z+ W5 U8 Z8 q" R' t) K. a' I: l2 w( E+ j  K* K
田俊杰(1884—1969),字在位。 武邑县刘家疃村人。擅长中医外科,以治疗各种疑难疮疽和外伤而闻名。自制红白丹药及生肌散、黑虎拨毒膏等外用药,效验甚佳。先生生前定期到衡应诊,常住同义成和益盛昌等商号,京、津、济等城市亦常有慕名求医者。他医德高尚,不分贫富病家,有求必应,不计吃喝报酬,对贫苦群众往往免费治疗,因而获得社会的广泛称颂。生前集有大量医案验方,可惜“文  革”中被毁。传人为其子田国兴,继承其医术为社会服务。8 r& O8 C! S9 `& v8 A+ ]9 m- C. u, X
/ f* a$ q) o( \5 B
李学孔( 1872—1944),衡水镇北仁街人。李自幼习医,主攻伤寒论,见长伤寒及妇科,系本家中医内科第九代传人。由于其学医刻苦,又得先辈秘传,二十岁开始行医,而立之年以后,名望日显,尤以善治疑难痼疾而闻名。故多服务于一些中上层人家,乃民  国时期衡水县的著名中医之一。: s3 M4 X1 D, l3 K) a, L4 `

4 K& X+ W. o0 v8 m9 ?杜若臣( 1899—1979), 衡水市任坑乡西团马村人。毕业于本县高等学堂,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名中医。他在青少年时期就酷爱中医,求学期间一面读书一面借抄医学论著。高等学校毕业后曾任几年小学教员,其间他购得并阅读了大量中医书籍,重点精读了《伤寒论》。开始他一面教书,一面行医,后来便弃教专事医道。由于他学习刻苦,潜心钻研,医术不断长进。后来,他有缘结识了北京的孔伯华、施今墨、肖龙友等著名中医而受益匪浅。杜先生中年成名,素有辩症准确、处方全面之称。他成名之后,注重医德,平易近人,无世俗习气。对患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有求必应。故不仅在社会上层享有较高威望,而在中、下层特别在贫苦百姓中受到广泛尊敬和称颂。- C6 ]4 [8 w+ L: j0 O) }' Q
2 X5 t0 H6 E4 E8 `. y
邢英豪(1904—1968),字杰臣,枣强县金子村人,祖传中医内科。1925年始行医,1952年加入大营联诊所,1957年转大营地段医院,1959年 调衡水县医院任中医科主任。他在枣强、衡水系人大代表、人委委员、政协委员、卫协会主任。邢先生一生从事中医研究,颇有造诣,热心为患者服务,深得人民敬仰。- {/ V9 N% n& V, L* ~1 B3 }' [

& i8 L: O( u. h$ g1 H# R孙展维(1903—1983),字善卿,衡水市西葛村人。世传名中兽医。1918年开始行医,1956年参加衡水县兽医院,历任医务主任、院长。他医术高明,热心为民服务,在衡水县城四乡名望较高。在一生中为培养地方和军队兽医人才做了一定贡献。传人(子)孙世恩、(孙)孙中谦等皆有一些名望,称为兽医世家。$ N# C; P- }% f0 M( N

" g! P! m/ d' n姚聘之(1872--1940),衡水县大夏寨村人。自幼就读于私塾,谋求取功名,乡试未第, 转学中医,求教于野营村名医张老侠门下。专攻伤寒、妇科。出师后,先在本村行医;到30年代,因为给当时县长夫人治病,药到病除而受到表彰赠红绒软匾一方,并资助其在东隆庆街路南设“杏林堂”药铺。从此名声大震,求医者络绎不绝。1937年 “七.七"事变后渐趋萧条。1940年病逝,终年68岁。& z' Q7 u! T8 [5 B! F/ a; B

. {/ t" {7 B$ k$ C. u+ s5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9 14:13:3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9 13:58
% C% e! ]7 F; t, z2022-03-22 11:13:47 来源: 精选故事大会  举报" g7 ^) _" n/ l, l9 Y6 P; q3 @
0
+ S0 `# T' u: q9 _, P分享至

6 F5 l$ M* H, E$ P刘立之的儿子刘忠林,当年在南宫部队受训,他夫人戴志去找他,想让他回衡水,但是,经过部队领导的动员,刘忠林的年轻媳妇戴志也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了日后的离休干部。
5 B/ v# B; j; k7 j5 D2 u贾殿阁与刘忠林都是土八路,是战友。; l( A2 J% R# `
贾殿阁1943年贾殿阁参加冀南整风运动,返衡后带县大队配合主力,于1945年12月14日解放了衡水县城。抗战胜利后,贾殿阁调任冀南十一分区副司令,转战华北,身经百战。建国后赴朝参战,任志愿军司令部管理处长。朝鲜停战后,回国任广州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长。# f- ]# [3 @( g* y4 K( O4 x, h7 n
1967年广州军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贾殿阁任兵团副参谋长。. ~( ?) c( T* k4 T( F. V7 i
1974年兵团撤销,贾殿阁离休。1981年病逝于桂林,终年六十八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