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道]一些常用穴位的保健方法

2020-05-22|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1455 |原作者: 张素钊|来自: 燕赵中医网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本文整理自《健康有道》第351期《老年性高血压的针灸防治与穴位保健》
主讲专家:张素钊
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

百会穴
百会: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位于前后正中线上。 
功能:补法可升阳益气,回阳固脱;泻法可熄风潜阳,祛风散热。
主治:按摩之可益智开慧,清醒头目,轻身延年。还可治疗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神经衰弱及中风失语等。
保健方法:
  1.搓摩法:睡前端坐,指掌搓摩穴位100-200次,以局部发热为度,每日1-2次。
  2.叩击法:右手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0-200次,每日1-2次。

风池穴
风池:耳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后发际直上1寸(平耳垂向后引一直线与后发际相交处)。
功能:疏风解表,清利头目,通窍安神。
主治:感冒、口眼歪斜、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炎、牙痛等面部疾患;失眠、眩晕、头项强痛、中风、癔病、癫狂等头、脑、精神疾患。
保健方法:
点按法:
失眠及面部疾患:以食指或拇指揉按风池穴,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头、脑、精神疾患:用食指加中指指端稍强用力点按(类针刺样作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曲池穴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能:清热解表,散风止痒,消肿止痛,疏经通络 
主治:①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面瘫;
   ②皮肤病:荨麻疹,全身瘙痒,湿疹等;
   ③热病; 
   ④高血压病;
   ⑤上肢不遂,肘臂疼痛无力;
   ⑥腹痛,腹泻;
   ⑦癫狂(十三鬼穴之一——鬼腿)
保健方法:
点按法:
热病:以左右手拇指交替揉按内关穴,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高血压、眩晕:用拇指指端强力点按(类针刺样作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内关穴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两筋之间)。
功能:宁心安神、理气和胃、通络止痛
主治:失眠、抑郁、癫狂等神志疾患;
   心痛、心悸、胸闷等心胸疾患;
   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肠疾患;
   眩晕,中风,偏瘫等头部疾患。
保健方法:
点按法:
失眠:以左右手拇指交替揉按内关穴,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胸闷、呕吐、癫狂:用拇指指端强力点按(类针刺样作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合谷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取穴。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醒神、行气通络
主治:头痛、眩晕、面瘫、面肿、齿痛、牙关紧闭、目赤
   肿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耳聋、耳鸣等头面部疾患;
   中风、小儿惊风、高热惊厥神志疾患;
   闭经、滞产妇科疾患;
   手指拘挛、上臂疼痛、半身不遂局部疾患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双侧合谷(如局部疾患),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点按法:以双手拇指揉按(面头部及妇科疾患)或强力点按合谷(神志疾患),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或持续数分钟。 

天枢穴
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功能:疏调肠胃,理气行滞。
主治:胃肠一切疾患。腹痛、腹胀、  
   便秘、腹泻、痢疾等。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双侧天枢(如寒性腹痛)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点按法:以双手拇指点按天枢(如便秘、结肠炎),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关元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
功能:培补元气,益肾调经。
主治:1.遗精,禁用词语,早泄,遗尿,小便频数,尿闭。
   2.痛经,闭经,黄白带下,月经不调,不孕。
   3.胃肠道疾患——腹痛,泄泻,便秘。
   4.中风虚脱,虚劳羸瘦无力。(为全身强壮穴之一,为保健要穴。)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关元(如寒性腹痛)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点按法:以双手拇指点按(如便秘、结肠炎),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气海穴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功效:益气升阳,补肾调经。
主治:1.腹痛,泄泻,便秘。
   2.遗尿,癃闭,遗精,滑精,禁用词语。
   3.崩漏,带下,月经不调,阴挺,产后恶露不止。
   4.中风虚脱,真气不足,肌体羸瘦无力。(具强身健体作用,为保健要穴之一。)

足三里穴
足三里:膝关节下,胫骨粗隆下,向外旁开一横指处。 
功能: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强身健体。
主治:保健要穴,可以益寿延年。
   胃肠疾患,如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痢疾、便秘;头痛、头晕、中风偏瘫、下肢疼痛等。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双侧足三里(强身健体及寒性疾患),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若要安,三里不能干”
  2.点按法:以双手拇指点按足三里(胃肠功能失调等),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三阴交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健脾益气,调和气血,养肝补肾,镇静安神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脾胃疾患;
   失眠、健忘、心悸、眩晕等神志疾患;
   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禁用词语、遗精等生殖系统疾患。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双侧三阴交,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点按法:以双手拇指点按三阴交,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太溪穴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高点与足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
主治:由肾精亏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痛、腰酸、头晕、耳鸣、健忘、脱发、齿松、哮喘、性功能减退、习惯性流产、足跟痛等。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双侧太溪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点按法:以双手拇指点按太溪穴,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 

太冲穴
太冲:足背,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 
功能:平肝泄热,清头目,理下焦。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头部疾患;
   月经不调、痛经、疝气、遗尿等妇、男科疾患;
   中风、小儿惊风、癫狂、痫证等神志疾患;
   胁痛、黄疸、腹胀等肝胃疾患;
   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等局部疾患。
保健方法:
  点按法:以双手食指揉按太冲穴,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100-200次,每日1次;或用双手食指指端稍强用力点按,持续数秒或半分钟。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