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2018-07-09| 发布者: zhzh813| 查看: 1150 |原作者: 成立|来自: 燕赵中医网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健康的五大基石:
  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良好睡眠,戒烟限酒
  失眠定义: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表现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的发病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来自14个国家15个地区25916例患者中27%有睡眠问题。
  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
  失眠的原因
  (1)先天禀赋因素:人的体质类型、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失眠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2)情志所伤:七情的变化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因素。
  (3)饮食失节:饮食不节对失眠有较大影响,古代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
  (4)病后、年迈、劳倦。
  (5)时令之邪侵袭,自然界时令与睡眠息息相关,外感六淫之风邪、火邪、湿邪,最易扰乱心神,出现失眠。
  失眠危害
  短期:第二天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
  长远:易引发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人际关系紧张、孤独感、挫败感等。
  长期失眠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的风险增加。
  失眠分类
  急性:病程<4周
  亚急性:≥ 4周,<6月
  慢性: ≥ 6月
  失眠发展变化
  偶发失眠
  频繁失眠
  每日失眠
  失眠的治疗目标
  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
  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患风险
  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失眠的药物治疗
  尽管治疗失眠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
  安定类药物
  可以缩短失眠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劳拉两泮、氯硝西泮。
  1、安定类药物分类
  短效:入睡难、醒后难睡
  三唑仑0.5-3h 、咪达唑仑
  中效:眠浅、易醒
  艾司唑仑  24h;阿普唑仑 10-12h;劳拉西泮 10-12h
  长效:早醒
  地西泮 20-90h ;氯硝西泮 22-38h
  2、安定类不良反应
  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
  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跌倒风险。
  有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
  持续使用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
  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
  失眠→安定类→反跳性失眠→ 继续服药→产生耐受性→加大用量→出现药物依赖→无法终止治疗。
  3、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禁忌症:禁用肝肾功能损害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
  注意事项:精神药品管理,不能滥用
  4、安定类的应用
  不作为任何失眠的首选
  应同时病因治疗
  不长期用
  新型安眠药
  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型安眠药物应用于失眠的治疗。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具有安定类类似的催眠疗效。半衰期短,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安定类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长期使用无显著药物不良反应。
  1、褪黑素类
  不建议将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来使用。
  2、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
  不用于慢性失眠
  3、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多塞平,帕罗西汀、黛力新 米氮平、曲唑酮
  抑郁、焦虑与失眠同时存在时
  4、三环类
  不首选,多能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增加睡眠效率,但多减少慢波睡眠,增加REM活动,同时不良反应多,口干心率快,排尿困难.但小剂量多塞平2010被FDA批准用失眠
  保健品
  疗效不能确定
  药物治疗总原则
  急性失眠:  早期药物治疗
  亚急性慢性失眠: 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
  失眠的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的本质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识,进而改善失眠症状。常常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
  睡眠卫生教育
  大部分失眠患者存在不良的睡眠习惯,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睡眠卫生教育主要是帮助失眠患者改变错误的睡眠概念,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睡前数小时避免咖啡、浓茶、吸烟等。
  2、睡前不要饮酒。
  3、睡前避免剧烈运动。
  4、睡前不要进食过饱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5、睡前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6、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温度适宜。
  7、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认知行为疗法
  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可使失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认知行为疗法:
  1、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
  2、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
  3、保持自然入睡,避免强行要求自己入睡。
  4、不要过分关注睡眠。
  5、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而产生挫败感。
  6、培养对失眠的耐受性,学会与之共处。
  失眠中医治疗
  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采用不同的治疗法则,使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恢复协调平衡,从而恢复正常睡眠,中医治疗重在“调”,并充分体现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同时无西药催眠药物的不良反应。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