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期]肿瘤防治特色—中医外治法

2018-06-19| 发布者: zhzh813| 查看: 1356 |原作者: 范焕芳|来自: 燕赵中医网

中医外治法起始于《内经》,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师机。吴师机提出外治的机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是使用中药,运用非口服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 ...

  中医外治法起始于《内经》,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师机。吴师机提出外治的机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是使用中药,运用非口服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等达到防病治疗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
  优点:作用快;简便廉验;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治法多样,多种给药途径;直达病所,定位用药。
  一、针刺疗法: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主治:
  1)肺癌患者咳嗽喘促者,选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合谷、双丰隆(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宣肺降逆、止咳平喘。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2)化疗后食欲不振,呕恶者,选内关、足三里、中脘,调和脾胃,降逆止呕。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二、温灸法
  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人体某穴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
  主治:放化疗后骨髓造血抑制选大椎、足三里、关元(脐下三寸),健脾补肾、补气生血。每次用艾条悬灸4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多功能艾灸治疗;艾灸盒。
  三、脐疗
  将药物研末,调成膏状,敷于脐部。
  主治:1)失眠 :丹参、远志、龙齿等研细末,加入黄酒适量,调成膏状,贴敷于肚脐,每晚一次。
  2)腹泻:黄连、吴茱萸、丁香、芡实等研细末,香油调,敷脐。每日一次。
  《健康有道》讲座现场
  四、中药泡洗
  中药泡脚:根据辨证给予中药泡脚,改善患者症状,如失眠、咳嗽、四肢麻木或发凉等。药物:活血通络之品,如全蝎、老鹳草、鸡血藤等。
  中药外洗:
  1)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组方:水红花子、桑枝、老鹳草、桂枝等。水煎,取汁,外洗
  2)乳癌上肢肿胀者  给予老鹳草、水红花子、当归、赤芍等。水煎,取汁,外洗。
  五、埋耳豆
  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豆有自己的刺激区,尽管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但耳穴数量之多,仅次于体穴。
  作用:增强体质,预防癌病,或治疗癌痛、恶心、呕吐等。
  范焕芳教授为现场听众解疑答惑
  六、贴敷
  贴敷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癌性胸水:生黄芪、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牵牛子、龙葵等。选穴:双侧肺俞(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气海(脐下1.5寸),研末调,外敷。
  癌性疼痛:延胡索、乌药、五灵脂、自然铜、白芥子等,用于相应穴位,研末调,外敷。
  肿瘤三伏贴敷的机理:
  三伏贴敷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具有鼓舞正气、祛除体内沉疴之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能治疗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阴,以热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肿瘤患者适合三伏贴。
  夏季是预防肿瘤发作和复发的好时机:
  由于夏季湿热交汇、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以及空调使用不当等原因,身体原本就虚弱的肿瘤患者在夏季时生理功能会加剧失衡、免疫能力下降,而使休眠的癌细胞重新活跃,潜在的致癌因子被激活,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加大。所以,肿瘤病人在夏天确实需要改善体质,防止复发。
  此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祛除病邪,恢复扶助人体阳气,提高机体抵抗力而达到预防复发的目标。
  贴敷适宜人群:
  肺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肾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患者。
  不适合三伏贴敷人群:
  1. 有明显阴虚燥热及阳热症状及咯血的肿瘤病人;处于放疗期间的患者。
  2. 肺结核活动期、支气管扩张、感冒及肺部感染者、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患者。
  3. 强过敏体质者、瘢痕体质者、发热者、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
  贴敷注意事项:
  1. 忌口: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慎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羊肉、烧鹅、鸡、鸭等,戒食鱼虾等易致过敏食物。
  2. 应慎食冷饮和冰冻食品,忌烟酒。
  3. 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去掉药物后宜洗温水澡,不宜洗冷水澡。
  4. 贴敷期间宜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衣衫。贴药期间最好不要使用空调,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
  5. 部分患者贴敷部位色素沉着。
  6. 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三伏穴位贴敷的具体时间:
  1. 穴位贴敷最佳时间为农历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共贴敷3次。如有特殊情况,在三伏期间内都可进行贴敷,但每次应间隔7~10天。
  2. 每次贴敷时间   一般以4~6小时为最佳。身痒随时去除。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3

鲜花
关闭
×

3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3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