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期]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优势

2018-04-10| 发布者: zhzh813| 查看: 1397 |原作者: 张国忠|来自: 燕赵中医网

远古时期,随着火的应用,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产生了最初的灸疗。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赵时碧:主任医师。女,1937年出生,重庆市人,中**员,毕业于重庆市中医学校。
  师从于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医师,著名武术家赵锦才医师,并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学习西医骨科两年。本人从事中西医骨科专业40余年 。先后在本院任科室负责人、门诊部主任、医务科长、住院部主任等职
  1992年创办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任所长至今。同时开设重庆赵氏雷火灸门诊部。
  研制发明了棒式悬灸和雷火灸并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先后在国际国内获得专业性奖项十六项。
  2003年,《赵氏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百项诊疗新技术科研项目。2006年12月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评审揭题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
  2008年编撰出版《中国雷火灸疗法》一书
  二、雷火灸的发展史
  1、灸的起源
  “灸”就是烧灼的意思。
  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远古时期,随着火的应用,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产生了最初的灸疗。
  此时灸疗处于萌芽时期材料简陋,比如用树枝等等。
  2、灸的发展
  我国古代,灸疗非常的盛行。
  其一治疗疾病的作用显著;
  其二灸疗材料的方便易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明确记载了灸疗的效用。《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
  这一时期灸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灸法材料发展
  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
  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
  (2)灸法治疗技术发展
  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祚有《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
  此外,其它的中医文献中有关灸疗的记载更是多不胜数。
  在宋代还出现了专门施灸的医师。
  从灸的种类来看,分为了火热灸与非火热灸。火热灸分为悬灸与实按灸。明代出现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就属于火热灸中的实按灸。多用于治疗风湿寒痹、闪挫肿痛疾病。
  治疗方法是点燃后用九层绵纸垫着进行熨灸。在漫长的岁月里,灸疗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赵氏雷火灸(简称“雷火灸”)是一种非侵入疗法。由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主任医师在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中创新发展出来的,是在中医火热灸的实按灸—“雷火神针灸”的基础上,改实按灸为“悬灸”疗法,根据中医辩证原理,配制不同的赵氏雷火灸条。
  1、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多种药物,配制成不同的雷火灸条。
  2、操作手法上改雷火神针的实按灸法为明火的悬灸疗法。
  3、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一套“以面带穴”新的灸疗方法,并且打破了古代医书上撰写的禁灸腧穴。
  4、研制的雷火灸灸条燃烧时具有独特的热力与红外线幅射作用,最强温度可达到240度左右。
  5 、是雷火灸药物在燃烧时,由于其药力峻猛、渗透力强,各种不同配制的药物分子因其未被破坏,被迅速吸附在人体表层,通过一定时间的熏烤,在皮肤周围形成高浓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人体经络传导(循经感传的作用)。
  6 、是扩大了中医火热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
  7、是创立了一系列的雷火灸灸具,使其达到使用安全,操作简便。
  雷火灸的改进方向
  雷火灸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对某些疾病的远期疗效还需作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二)对疾病的治疗范围还需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扩大。
  需要广大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四、雷火灸的特点
  顾名思义,雷火是形容灸如雷电相碰击,迅速、猛力的意思。其特点为:1.药力峻猛;2.火力强;3.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渗透强。对于一些疾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特点。
  五、雷火灸的作用
  中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有: 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扶正祛邪等功效
  西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有:通过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
  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
  六、雷火灸的原理
  赵氏雷火灸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幅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人体疾病。是以中医经络说说为基础,通过火热、红外幅射力与药力在人体面、位、穴的强力渗透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经络的治病方式。
  七、雷火灸的临床适应症举例
  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
  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
  近视:近视、远视、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弱视、白内障、沙眼、视神经萎缩等。
  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鸣、老年性耳鸣、耳聋等。
  减肥:腹部肥胖,大小腿肥胖,全身肥胖,胸腹胀满,慢性胃肠病,
  妇科病:痛经,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八、雷火灸与一般艾条的区别
  (一)雷火灸在燃烧吹红火头时,距离1公分时,温度可达240度左右,保持火头灰时,温度在200度左右,雷火灸距离在3公分,最底保持火头灰,在38度左右。一般艾条的相比同实验中的温度78度左右,最低温度在38度左右。
  (二)雷火灸产生的辐射能谱更强,也就是近红外线的成份更多(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三)雷火灸条: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制配制不同的雷火灸条,在燃烧时产生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不同,再加上雷火灸的独特操作手法相结合,更能达到治疗效果。以一般艾条的如“雷火神针”的单一治痛症方的区别。
  (四)雷火灸与一般艾条在形状上,燃烧时间上的区别:雷火灸:粗、短,一般燃烧时间为110—120分钟左右,1支可治疗3-5次(老人、小孩)。与一般艾使用时间次数上都有所不同。
  九、用灸的方法
  1.扭开灸盒,取下灸药顶部的大头针,插入盒口小孔中,固定灸药
  2.点燃灸药顶端,注意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
  3.将灸药火头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4.药燃至盒口,取出大头针,拉开灸盒地盖,用拇指推出药棒,再用大头针固定后,继续使用
  5.不用时,取出大头针,盖好药盒,火自动熄灭,放至干燥处备用.
  十、基本技术手法
  1、雀啄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作形如鸡啄米,雀啄食运动,火头距皮肤1~2cm。此方法多用于泄邪气。
  2、小回旋灸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圆弧形旋转,距离皮肤1~2cm为泻,3~5cm分为补,2~3cm为平补平泻。
  3、螺旋形灸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螺旋式旋转至碗口大,并反复操作。一般距离皮肤2~3cm,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5、纵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灸时火头上下移动,距离皮肤1~2㎝,为泻;3~5㎝,为补。
  6、横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灸时左右摆动,距离皮肤1~2㎝,为泻;距离皮肤3~5㎝,为补。
  6、斜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火头斜行移动,距离皮肤1~2㎝,为泻;3~5㎝,为补。此方法在治疗鼻炎等多种疾病时常采用。
  7、拉辣式灸法:此为雷火灸创新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平压躯干软组织,指尖处为施灸部位,手指往后移,火头随指尖移动,距离皮肤2㎝。用时保持红火,患者皮肤需有灼热感。
  8、摆阵法:用单、双孔或多孔温灸盒,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丁字阵等。
  十一、注意事项
  1.用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2.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灼伤;
  3.点穴时,若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穴位),疗效更佳;
  4.治疗后,请勿即刻冲洗,否则影响疗效。
  5.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水。
  6.使用灸具的注意事项:
  (1)旋灸盖,大头针不要来回取;
  (2)灭火时,取下大头针
  (3)使用时,不能敲药头
  (4)使用时药条不能使力推。
  十二、烫伤及处理
  治疗中,如有皮肤烫灼伤,可用酒精消毒降温,或用紫草油涂抹烫伤处。必要时需盖消毒沙块。不宜用手抓烫伤处。
  十三、临床禁忌症及手法禁忌
  临床禁忌症:眼外伤、眼底有明显出血、充血症状;高血压并发症;心衰;孕妇;发热病人等患者忌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5

鲜花
关闭
×

5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5 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