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 » 老子的道家哲学,经过儒家发扬,才久留人间,传播到今天!
曹东义 发表于:2017-9-15 14:25:5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64
扁鹊讲理不谈“道”,“黄帝内经”不离道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东义
目录
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知识体系,它的形成、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了气、阴阳、五行等概念逐渐融入中医,“道”也是一个深刻影响中医学术理论的基本概念。探索“道”融入中医学的时机,有助于解开《黄帝内经》成书之谜,也可以为判定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学派医书”的成书年代,提供“内证”依据。
1、“道”是老子创立的元概念
春秋末期,周朝的史官老聃写成了《道德经》,全书加上标点符号只有6000多字,其中使用“道”字竟多达70多处,而且把它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字的本意是行走的道路,也可以用为讲话的“说”。老子追溯世界的本源,把天地未分的“先天混沌”状态,表述为万物的开始,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一个巨大的存在物,它没有名,没有字,老子发挥原创思维,“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也就是说,古老的“道”字,在老子的知识体系里,有了不同寻常的新含义。
老子创新“道”这个字的含义,可以从《诗经》得到证明,也可以从《周易》经传的文字使用上的差别得到合理解释。
《诗经》里用“道”字30多处,都是道路与说话的意思,没有老子所说的“道本原、大道理”的引申含义。
《周易》的卦辞、爻辞里,“道”的含义还是道路,而解释《周易》的象辞、彖辞、系辞、说卦传、序卦传等“十翼”之中,使用了“道”字100多处,都是借用老子命名的新含义。这个现象的出现,与孔夫子“五十而学《易》,韦编三绝”,解释《周易》有关系。
2、孔夫子问道于老子,传承其学
先秦不同学术流派的宗师之间,可以互有学术交流,老子追朔世界的本源,把“有物混成”,天地未开的自然存在称之为“道”,创立了道家学说。孔夫子问道于老子,并把“道”作为一个基本学术概念,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论语》之中使用“道”达80多处,孔子很赞赏道的理论,说自己“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见道家思想对儒家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
不仅孔夫子本人重视道,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还教育弟子们要重视道的修养:“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教导南容说“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并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当然,也有的弟子对于孔夫子谈论的这个道,不太理解。子贡就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也有学生虽然闻其道,而不行其道,冉求就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对于这种认识,孔子加以批评和引导,他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孔子把老子说的“大道”,引入做人的标准上,分小人和君子之道,他告诉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夫子的弟子们受其影响,也不断地传播道学的新思想。他的弟子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曾子生病的时候,孟敬子前来问候,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孔子身边的人谈论他这个老师,也用道做说辞:“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经过孔夫子师生的大力推广,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很快就传播开了。
3、扁鹊医学理论,讲阴阳不谈道
无论是《史记·扁鹊传》,还是其他秦汉时期有关扁鹊的记载,以及《脉经》所引用的扁鹊著作,都未见扁鹊使用“道”论述医理,而是借用人与天地为一体的整体观,以及阴阳学说,或五行的观点,来讲述医学的道理。
扁鹊说:“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阴阳是古人关于世界的基本看法,是根本的世界观,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人体更是如此。
《脉经·扁鹊脉法》说:“人一息脉二至谓平脉,体形无苦。人一息脉三至谓病脉。一息四至谓痹者,脱脉气,其眼睛青者,死。人一息脉五至以上,死,不可治也。声息病,脉来动,取极五至,病有六、七至也。”又说:“平和之气,不缓不急,不滑不涩,不存不亡,不短不长,不俯不仰,不从不横,此谓平脉,紧受如此,身无苦也。”
扁鹊把诊脉看作了解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状况的手段,因此,能够“尽见五脏症结”,他论述虢太子尸厥病机的时候,主要使用阴阳表里气血循环的理论,也说到了三焦、胃、膀胱、兰藏、五脏之腧,提到脉、络、经,诊病的方法提到“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治疗的时候,取“三阳五会”,用药更熨两胁下。
扁鹊认为,脉与内在脏腑相关,患者的声音、五色,也与内在脏腑有关,因此才能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
在扁鹊之前的医学家医缓,诊断病入膏肓,提到二竖为患,针药治病,但是不说阴阳,不谈道。医和论述蛊病,用“非鬼非食,惑以丧志”来说明病因,用阴阳风雨晦明的“六淫”来讲道理,甚至用《周易》的“风落山,女惑男”来作比喻,却不说天道,也不提医道。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到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上还没有“道家理论”。
4、《黄帝内经》是托名,书中推崇“道”理论
尽管我们今天见到的《素问》《灵枢》,早就被称为《黄帝内经》,但是其中使用“道”的概念达200多处,道是其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运用也很普遍。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作者心目中把老子创造的“道”,称为上古之人风行的理论,可见他说的“今人”距离老子生年不会太近。
尽管生命的道理很微妙,“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但是,《素问》作者把道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融入各个环节之中,因此说:“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在《素问》作者的心目之中,善于养生的人,就是“得道之人”,四季皆有养生之道,否则“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就会因病而亡。
治病求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求道。因此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赞赏的“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虽然其说的色脉很重要,实际上与扁鹊的概括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同的是其要弘扬的色脉诊治方法,也带上了“道”学的特征:“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托名“黄帝”的人,对于老子创立的道,大加赞赏,一心要加以学习弘扬,他说:“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齐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勤学好问的“黄帝”,提的问题只有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才能说得出口:“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文中的“要道”、“天道”,都是在老子《道德经》广为流传之后,才成了社会学者们的流行语。
豁然起敬的“黄帝”,口中却说着老子之后的语言:“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文中所说“道在于一”,这样的词语应该是老子、孔子的信徒,才能说得出来的话语。
总之,流传下来的扁鹊有关论述,几乎没有使用过“道”的概念。扁鹊之前的医缓、医和、楚医、齐医也都与“道”无缘。由此可见,扁鹊医学之古朴和久远。
5 |  D8 N  ~  b9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6:35 | 阅读全部
我:
  i+ D9 P; s" L5 R老子避世不求显达,他的《道德经》也是应别人的要求而作,假如没有孔夫子这样的贤明人士传承、传播,也许早就消失了!!
9 D' h# A! X2 Q4 q8 G; I) J! d* g我:
2 ]6 t1 J+ {: N& K( `/ a孔夫子为了改造社会,为了让统治者试行仁政,坐着牛车周游列国,这样执着的长者,他曾经说:“道不行,我将乘桴浮于海!”即使到了海外,荒岛,仍然要去传播“大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的读书人,都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追求,就是深受孔夫子的“使命”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孔夫子儒家的显达,是为了“利天下”,绝对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这种高尚的品格,没有境界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曹东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6:55 | 阅读全部
我:% E: ]0 B1 W  ~! Q9 S
@黎鳴 ,请您从正面说话,不要张口就批判。% q& O- \, ^8 V  k% @
我:! q3 @* |) X3 e* \& D) V
你可以继续说“西方哲学死了!”并且,仔细解释一下,我们欢迎你的这个见解!& r( n- {: L' G" k
王世保:
. S1 e9 ^1 E% A$ ^: Y@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S% a1 M8 j/ _! h我:
/ F' P$ ?# _  e5 H不要再去说孔子,你实在不了解他,不配讨论他。
& F0 h4 z1 L" d& H' t3 H% T恒康医院中医科刘敬章:
* u  L6 [& r. e@黎鳴 老先生,社会需要正能量,大家需要正能量,还是欢迎你自行退出吧!
( I  _- i* _; W% i& o/ J马京雪:
' h6 ]% u: t2 i' U' m@黎鳴 先读读《大学》《中庸》《礼记》在来说5 e! L) ?: H- r: ^" D- P
我:- t) V) d) A* I& X, L, ~+ N+ a' H
@黎鳴 你可以继续说“西方哲学死了!”并且,仔细解释一下,我们欢迎你的这个见解!很多人把“死了”的西方哲学奉为神明,到处招摇撞骗,你的观点变了吗?!你应该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成就而努力,让大家尊敬你!
) F5 F% j  O1 J郭明锁:
6 A2 s0 W) L+ [# e群里哪位老师给@黎鸣用传统中医看看病,他病了,病的不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7:19 | 阅读全部
李鑫永:3 V9 z$ `; b; y1 q" h' `
@黎鳴 你说的三个范畴应该是由心性决定的,看来你对中国古文化也是只知其末,不知其本,只有多读孔子的书,才可以评论1 m& N! u3 w6 @: D6 M4 S) `: q( e
李鑫永:7 o4 d9 L  A; d+ O# R, h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还是需要孔圣人的6 @4 Y4 {8 F6 Q# E) A3 r6 y
郭明锁:
8 b# y$ A5 _' E& i不知历史,不懂传统文化国学,不要诽议贱踏它。否则自已有病。6 D  {$ r9 E, t' F* j) @6 N
黎鳴,哲学家:
  R+ @3 x: \, u7 H: A/ S伏羲和老子才是中国人的精神始祖。孔丘哪有这资格?大学中庸论语,乃至易经,都只能是文化垃圾。
5 M$ T4 f( p5 d陶英涵女士:
& |) [- ]* q, N@黎鳴 孔子讲等级吗?弟子三千,都是什么人啊?中国历史上又有多少寒门学子走上高位?孔子不是讲的等级,是讲秩序,讲在其位谋其政,摆好自己的位置。等级是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不能归于孔子。老子讲的道其实和中庸是一个意思,只是表达不同而已,不懂装懂,不要瞎说。
6 Z, z2 X  Y5 w" ?传统中医陈锦明:' j2 ?7 R# ?2 d2 J4 G5 p% @
中华圣人,不仅为一,盘古女娲三皇五帝春秋诸子,均为中华圣人,各有千秋。不该为树老子,而蔑孔子。4 h0 E1 L: ]0 x- W7 \3 c
自秦始,变公天下为家天下,汉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篡改“三纲”,以致中华民族从世界之巅而渐衰败,绝非孔道之过,乃后儒教之罪。5 n0 y- f1 c6 O# h
传统中医陈锦明:
1 ]5 i* |7 Z* I# P% Z" O7 L4 w7 ~& T* E" U《易经》是中华文化元典,天地人三才之道,无不包容其中。
# @2 y; r( ]; h  ]. G/ x6 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7:37 | 阅读全部
郭明锁:
- R! ~" ?& `4 M7 L0 |@福州陈锦明 ,麻烦您给黎明先生看看,他真的生病了。  Z& {9 K1 z1 _" w9 N& o2 q' z2 s& z  @
高智海:! B: ~  Y1 J, s' K; q9 j
@福州陈锦明 中华民族从世界之巅而渐衰败,非后儒教之罪,而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其中,西学东渐是外因。而内因很复杂,不能只归于后儒教之罪。“后儒教”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3 T. v5 T! a( g$ c) `2 W宋:: x9 `0 D4 @6 x( H. h2 m( R; @6 T) E- x
@高智海河北保定 4 T) \4 ~5 c' P0 L* u" v4 ~( t- ~
传统中医陈锦明:
* B$ J8 Z. |( X8 f主要是“家天下”,其次为“三纲”,无人敢谏言。9 N! a$ H5 ^, n; e. N1 V, p
高智海:, ]2 q; `- E# O1 c* _
“家天下”和“三纲”并非不让人谏言。当时外国的洋枪洋炮谁也抵挡不住
7 b6 u; Q; x) ~, l% m' {传统中医陈锦明:1 t: }( E* I  B* P6 W& O; y
我言渐衰。
  B$ _+ H) B. K) _4 J. i" {高智海:7 q4 J* H. f8 `) A( _
中华民族从世界之巅而渐衰败,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不能只怪哪一个人或哪一部分人( R4 y2 h8 }& g. E$ v
高智海:
, V" h! p5 m9 U8 C% d0 w不能正确看待中华民族的衰败,就无法正确看待中医的衰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7:53 | 阅读全部
宋:- I% z  |$ |- T* f
唉,说再多,天花乱坠,历史仍然是道驾驭术还是术驾驭道的问题、是睁着眼睛的人骑着马跑还是马牵着闭着眼睛的人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研究清楚,人类历史仍会是错误的轮回。各位圣人各有千秋,问题是一直没有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老师们加油,看你们的了5 t0 t- X1 I9 n
高智海:$ D- b; [/ D* _/ A8 y
@宋 1 e8 r/ Y- Z( _' m! k- g
宋:
: u; Z; r# i2 \& R' T9 y' @- X1 y$ S+ J* R& c" d0 N! Q
高智海:- Q) w) X! X9 O! w
坚持“天人合一观”才能实施道驾驭术; J7 @" s+ h  c9 _: }1 M
宋:7 I7 @& ]  C# M( T
道,有错吗?没有。术,有错吗?也没有。阴阳也,阴阳不可或缺也人生太短暂,即使是圣人,也难以把一切研究太透、太落地。只有智慧的人们团结一心,链接每个人的智慧,才能迎来圆满的结局! w! d/ O' b, S
高智海:
5 `, p( {; D, P# L. O# W0 m6 n' |0 O“道”提供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肯定没错;而“术”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不一定是正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8:09 | 阅读全部
宋:
4 M6 `, \2 @* S6 Y, d* K道可道、非恒道,即使是圣人,即使用长篇书籍,说出来也仍然只是事物的一片面
! E: t3 n" ^4 N! k( M传统中医陈锦明:
+ I9 S; V+ ~" o& s+ r9 U/ J从“公天下”变“家天下”而言,母鸡司晨五十载,大兴土木,三岁孩童当皇帝,宦官主政。
5 F9 h1 b" l( S8 x1 c; q$ R民清两朝兵器归库,闭门锁国。
) A( ]  H/ J- Q. n+ D此其一。
/ H! n0 V8 }' E- o高智海:
, M: E2 A  {, I* L$ E“家天下”不是后儒教之过5 j6 M% b9 Z% x% F
高智海:# B$ g& p# }6 l
@福州陈锦明 最公正的心是零态心,最纯净的心还是零态心。只有零态理论发扬光大才能解决您说的这些问题
5 m" j" f$ [0 b5 C" a) T) t) `宋:5 C! U. u9 G, d2 V
@福州陈锦明 前辈老师您研究的好透
& m1 k% B0 w5 `传统中医陈锦明:
3 K' K2 Y$ U( j& ]原本“三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孑、夫夫妻妻,其居其位,各谍其职,是道之所归。
' j0 i3 J! X# o/ Q$ e  F汉之董仲舒篡改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致二千多年,臣不敢谏君,妻不敢说夫,子不敢言父。
0 x0 M- q. Y9 ?" B% t0 G此其二。
6 t  o% ^( ]# P& _6 s8 n% ^7 f宋:
) ^! K. C, s3 u4 _; ~! D; k. B( \3 S. H* P8 K6 B* Q: ^0 x
传统中医陈锦明:% E% _# R' G& a* s
孔子之儒道与后儒之儒教有本质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14:28:28 | 阅读全部
高智海:
$ L% f1 @; T* p& \1 i( h/ c董仲舒提倡的“天人合一”宣扬君权天授的观念,也违背了天人合一的本质
0 K( u! U+ S& s: K5 z高智海:
5 d; G6 ^1 i2 A5 V3 d0 t但这些问题我们没资格去纠正
  q4 L% i- V1 w7 f/ P, ?高智海:+ ]) i& Q- R0 g8 _8 |; n
只能顺其自然
( `" V% }3 ]" `  x6 H; l5 y高智海:. F! O6 P8 c! N( X- q! D" n; F
希望通过中医的复兴,消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 U/ k0 {! s8 b高智海:5 H8 q: _; [: @: r
传统文化的问题很容易跟哲学问题纠缠在一起。所以,直接纠正传统文化的问题效果不会好。只能通过纠正中医西化来带动传统文化的复兴/ D3 A% x6 x5 A* _$ ^( T
传统中医陈锦明:
, x1 t, e" _* x# L原本之“三纲”,是孔子儒道之纲;+ {/ M; T) k4 a6 y; P8 S
变态之三纲,是后儒之儒教之纲,其延续了两千多年,且占领主政地位,以致春秋战国百花争艳百鸟争鸣诸子百家道艺术法如阴阳家纵横家无用得用武之地,后儒只为皇权巩固,国内安定,没有抵御外患一套人马,焉能不衰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