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第七讲 扁鹊的著作
马京雪 发表于:2017-9-11 22:16:4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673
第七讲   扁鹊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zhen)石汤火所施,调和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汉志》还有“《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
汉初,盛行黄老之学,儒家经典等同诸子,没有专门的官府传承,一般著作都不称为“经”。“经”与“传”是相对的,“以传解经”是一个传统。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之士,汉武帝亲自策问。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理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个建议的意思就是“罢戳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武帝的采纳。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经学”由此兴盛起来,除个别情况外,儒家经学以外的百家之学失去了官学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经博士成为独占官学的权威。
在国家办的太学里,讲授“经学”的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弟子。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这叫作“守师法”和“守家法”。所谓“师法”,是指一家之学创始人的的学术主张。“家法”则是指一家之学继承人的“说经之法”,说经之法就是“传注”。例如董仲舒通《公羊春秋》之学,立为博士,他的说经即为师法。再传下去,其弟子为其著作编成“章句”,又衍出小的派别,如“颜氏公羊”、“严氏公羊”,就是家法。如不守师法、家法,不但不能担任博士,即使已任为博士,一旦发现,也要被赶出太学。如西汉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即因不守家法,不得任博士。
五经博士的设置,是为了尊师重道,其秩虽卑微,而职位很尊贵。五经博士除了教授弟子外,其人或出使,或议政,往往是担当国家大事。

+ c' e$ [5 x9 ]; z1 j" a
# l& z: o" T/ C7 ^7 h% H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马京雪 发表于 2017-9-11 22:17:16 | 阅读全部
汉武帝时期,《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到西汉末年,也就是刘向整理古籍的时候,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9 y& ?+ C' ^( _. T6 I2 W- d" |# l6 K把医学理论著作,称为“医经七家”,是刘向的“创意”,也是班固《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以及《旁篇》书名的来历与依据。“医经七家”,实际上只涉及到3个人:黄帝、扁鹊、白氏。黄帝出于托名,白氏已经失考,有学者说“白氏就是百氏”,是杂家的理论著作,也就是能够坐实的作者只有扁鹊一人。因此,司马迁称“扁鹊言医为方者宗”的局面,在东汉初年依然没有变化。6 V- l6 D* L. G3 U
早于《汉志》近二百年的汉代初期就有称为扁鹊所作的医籍流传于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淳于意再次拜师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七十多岁了,膝下无子,无人传承医学。公乘阳庆就让淳于意把自己所学的方剂全部扔掉,然后把禁方书传给他。传黄帝、扁鹊的《脉书》《五色》《诊病》《上下经》《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由此可知,西汉初年虽然没有《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的名称,但是相传为黄帝和扁鹊所著的医学著作已经有多种。这些著作是否是扁鹊亲手所著已经很难定论,但是有些医书托名于黄帝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3 C+ T0 V0 f& n7 ~
《汉书.艺文志》收录的托名黄帝以及群臣的著作二十余部,有十多部被班固注明是“依托”。“依托”之人多在“六国”之时。汉代初期黄老之学兴盛于世,托名黄帝之风比战国之时更严重。所以《淮南子.修务训》就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目前学术界公认的黄老之学发源于战国中期,邹衍之后。杨宽先生在《战国史》说“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流行于韩赵魏齐等国。他假托黄帝之名,吸取《老子》哲学中虚无、物极必反等思想,加以改造,形成新兴地主阶级的重要思想”。唐兰先生在《经法》中说:“所谓神农、黄帝之言,都是战国时兴起的,儒家常讲复古,从三代一直推到尧舜,而这些反儒家的隐者为了压倒儒家,索性拿出神农黄帝来,一则比尧舜还要古,二则讲到黄帝就不需要讲诗书了”。因为传说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以取代结绳记事,炎黄之前便成为洪荒蛮昧的史前时代了,所以黄帝就成了最远古的依托了。! H( s. N# g8 [: r
龙伯坚先生在《黄帝内经概论》中说:“在刘歆以前有没有《黄帝内经》这一名称呢?《史记.扁鹊传》说,‘长桑君……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可见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扁鹊时代只有禁方书的笼统名称,不仅没有《黄帝内经》这一名称,并且医书和黄帝也还没有发生关系…….我们可以说:在春秋、战国之间(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医书只有禁方书的笼统名称;在西汉初期(公元前180年),医书才和黄帝发生关系;在西汉末期(公元前一世纪末年),才肯定了《黄帝内经》的名称。古代的书有许多没有书名或书名很混乱,在刘向汇集编校的时候,由刘向替他取定了一个书名,例如《战国策》即是,《黄帝内经》这一书名可能即是刘向取定的,总之这个书名是在仓公之后刘歆(刘向的儿子,即刘秀)之前才成立的。《黄帝内经》书名的成立时代虽然很迟,这并不是说《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也就是这样的晚。阳庆(公乘阳庆)传给仓公的一批医书,一定有许多内容业已包括在现存的《黄帝内经》里面,只不过在仓公时代不是用《黄帝内经》的书名出现罢了。”0 |, G: Z+ V3 K& Q& Y8 l" H( Q8 E" G8 e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叹其才秀也。”他重视对扁鹊学术的传承,这是必然的。王叔和既整理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也重视对扁鹊医学的发扬,所以他在《脉经》卷四、卷五之中,大量引用了原创于扁鹊的医学著作,为探索扁鹊的医学成就,给后人留下了有迹可循的线索,弥足珍贵。
& h- r; s+ D  u0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7-9-11 22:18:28 | 阅读全部
西晋.皇普谧《针灸甲乙经》自序说:“按《七略》、《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自此而后,认为《素问》《灵枢》即是《黄帝内经》的说法,成为权威的论断,一直延续了近两千年。
, p! k2 d! b! d" j- \尽管我们今天见到的《素问》《灵枢》,早就被称为《黄帝内经》,但是其中使用“道”的概念达200多处,道是其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运用也很普遍。. a0 |+ m6 K( w2 ]) v+ L* \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作者心目中把老子创造的“道”,称为上古之人风行的理论,可见他说的“今人”距离老子生年不会太近。. ~! n% J) i# y  Z+ W* F5 m
尽管生命的道理很微妙,“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但是,《素问》作者把道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融入各个环节之中,因此说:“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G: K! r/ }  n2 C
在《素问》作者的心目之中,善于养生的人,就是“得道之人”,四季皆有养生之道,否则“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就会因病而亡。3 M. u+ w+ y" a$ Y' O+ g! h# B
治病求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求道。因此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w3 P7 v) s. x+ \: N“黄帝”赞赏的“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虽然其说的色脉很重要,实际上与扁鹊的概括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同的是其要弘扬的色脉诊治方法,也带上了“道”学的特征:“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y$ G6 i+ t/ m" H# n8 ]0 O
托名“黄帝”的人,对于老子创立的道,大加赞赏,一心要加以学习弘扬,他说:“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齐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0 d) K/ V2 _/ o( D) E
勤学好问的“黄帝”,提的问题只有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才能说得出口:“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文中的“要道”、“天道”,都是在老子《道德经》广为流传之后,才成了社会学者们的流行语。
3 \' Q% Y0 H1 O) H豁然起敬的“黄帝”,口中却说着老子之后的语言:“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文中所说“道在于一”,这样的词语应该是老子、孔子的信徒,才能说得出来的话语。* \1 Y; w2 T- ~3 ]/ [+ s, e/ D
“为什么医书单独和黄帝发生关系呢?第一,阴阳五行说是由邹衍发展完备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其言闳大不经,…….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可见邹衍是特别推崇黄帝的。医学家采用了阴阳五行说做医学理论体系,受了邹衍的影响,当然要和黄帝发生关系。第二,《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这是说,当时世俗崇拜古人,如不托名神农、黄帝,所说的话即不能使人相信。第三,《黄帝内经》里面的思想,与道家有相当的关系,所以杨上善、王冰在很多地方引用《老子》来做注解。道家是推崇黄帝的,汉初黄、老并称,医家当然也就和黄帝发生关系了”。龙伯坚先生认为《黄帝内经》之书名“可能即是刘向取定的”的论断是可信的。秦汉以前古籍多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甚至连篇名也没有,后来逐渐有了篇名,再后才有了书名。前贤所论述的先秦古籍多无书名还可以从出土古籍中得到证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春秋家事》《战国纵横家书》及十一种古代医籍都没有书名,帛书整理小组根据他们的内容取了现在的书名。; M- w) }# k! e+ `7 H3 q+ m
总之,流传下来的扁鹊有关论述,几乎没有使用过“道”的概念。扁鹊之前的医缓、医和、楚医、齐医也都与“道”无缘。
5 f; m' O/ l1 w- D$ }; @无论是《史记·扁鹊传》,还是其他秦汉时期有关扁鹊的记载,以及《脉经》所引用的扁鹊著作,都未见扁鹊使用“道”论述医理,而是借用人与天地为一体的整体观,以及阴阳学说,或五行的观点,来讲述医学的道理。' V3 _7 z0 N0 A% l
扁鹊说:“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阴阳是古人关于世界的基本看法,是根本的世界观,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人体更是如此。
" a3 {* @. f/ U& h5 r5 `' c" _《脉经·扁鹊脉法》说:“人一息脉二至谓平脉,体形无苦。人一息脉三至谓病脉。一息四至谓痹者,脱脉气,其眼睛青者,死。人一息脉五至以上,死,不可治也。声息病,脉来动,取极五至,病有六、七至也。”又说:“平和之气,不缓不急,不滑不涩,不存不亡,不短不长,不俯不仰,不从不横,此谓平脉,紧受如此,身无苦也。”
! O$ Y  K0 J7 f8 B* _扁鹊把诊脉看作了解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状况的手段,因此,能够“尽见五脏症结”,他论述虢太子尸厥病机的时候,主要使用阴阳表里气血循环的理论,也说到了三焦、胃、膀胱、兰藏、五脏之腧,提到脉、络、经,诊病的方法提到“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治疗的时候,取“三阳五会”,用药更熨两胁下。2 Q7 c  P6 A' U8 ~& g# r
扁鹊认为,脉与内在脏腑相关,患者的声音、五色,也与内在脏腑有关,因此才能“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 I7 G4 |3 R" K: ?; M, q
在扁鹊之前的医学家医缓,诊断病入膏肓,提到二竖为患,针药治病,但是不说阴阳,不谈道。医和论述蛊病,用“非鬼非食,惑以丧志”来说明病因,用阴阳风雨晦明的“六淫”来讲道理,甚至用《周易》的“风落山,女惑男”来作比喻,却不说天道,也不提医道。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到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上还没有“道家理论”。由此可见,扁鹊医学之古朴和久远。5 p0 V8 m3 N" t0 t
西汉年间的齐王侍医遂,也学习扁鹊的医学理论,他自己患病之后,尝试着用扁鹊的理论为自己开方治病,“自练五石服之”。恰在这个时候,仓公淳于意臣路过,遂医生很谦虚地让淳于意为自己诊病,并讨论自己开的药方。他说:“不肖有病,幸诊遂也。”淳于意也不客气,诊查之后,他告诉遂医生说:“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痈。”遂医生不明白,他争论说:“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9 n6 W& L, I' \3 ~* z: \. C
淳于意听了遂医生的争辩,沉思良久,然后说:“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鑱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著,邪气流行,为重困於俞。”也就是说,病情复杂,表里不一,有人内热外寒,甚至“热深厥深”,必须禁止服用热药。道理虽然如此,但是,遂医生已经服用“五石”为主的药物很久了,仓公淳于意也没有挽救的办法了,就告诫遂医生说:今后有可能“忿发为疽”。后来果然如仓公所料,百余日之后,遂医生果然生了一个恶疮,在胸部乳上,逐渐发展到锁骨之上,“入缺盆,死”。( W/ b6 @- a9 e
这说明,对于扁鹊的医学,必须全面掌握,识其大体,“必有经纪”,有纲领,有原则,不能违背。有的人学习不深入,只掌握了一部分知识,没有达到上工的水平,处于“拙工”的阶段,“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0 o8 \# C2 M' M
《汉书·艺文志》说:“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xiao)乱。”由此可见,学术传承的“一源多流”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先秦诸子如此,就是汉代之后也是这样。张仲景创立的伤寒学,唐宋之后也有很多流派,甚至有“一家一个仲景,一人一本伤寒”的说法。/ M9 p& r. Z8 K1 L2 i. D
原创于扁鹊的学术流派,在汉代也逐渐分化,这是由于不同中医学家对于相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并逐渐加以补充的结果。医学首先是一个实用技术,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有关学术发展,并留下时代的特征。
3 Q& \  b0 L# ^4 a/ T% A5 ~8 K6 o; r7 f“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所开创的医学源远流长,西汉时期,虽然有托名黄帝的医书流传于世,然而却都是继承和发展扁鹊医学的“新名牌”,而绝不是发端并兴盛于扁鹊之前或者扁鹊之后到西汉年间才能够与扁鹊医学分庭抗礼的另一大学术流派。在司马迁的笔下,我们看不到还有另一个与“扁鹊学派”不相上下的学术派别,刘向校订时虽然称“医经七家”,实际上是七种医学理论著作,没有说这些理论著作出自于不同的学术流派,是不同学术流派的经典。相反,战国末年,公乘阳庆从“古先道”哪里接受了“黄帝、扁鹊之《脉书》”,仓公引用“《脉法》曰”的时候也不区别那些是扁鹊的《脉法》,那些是黄帝的《脉法》,而是将其融会贯通,并流传给他的弟子。我们认为医学发展过程中,从春秋末期到汉代没有明显的流派斗争,他们都是扁鹊开创的古医学继承和发展。- ]5 s1 N$ U( f% }) o+ V
由此看来,《黄帝内经》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古代医籍,其中汇集了汉代之前的脉学学术成就精华,比较多的保留了扁鹊所开创的古脉学的原貌,而又有所发展,丰富了医学理论的内容,使“方者宗”的扁鹊脉学更加完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