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就早年《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解答质疑
曹东义 发表于:2023-1-18 14:47:3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558
% S$ J( G9 f5 q" I/ k4 n& P) z4 u/ o
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

4 M/ N) I& i5 i1 q9 O
曹东义

1 {* o; C( c' N/ Z" a4 K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9 A# y$ K  D  u1 i/ T% W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3 n0 B$ v  g$ h, \3 H8 h
《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这篇文章,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1、21(3)、141,它也是我硕士毕业论文的一部分,仅有山东学者李登岭先生提出质疑:) w9 z3 {+ _" l6 Z
我在《余师探宝获东瀛,擎天立鳌为中医》这篇文章中说:“我写的毕业论文《宋金元伤寒学术源流探要》,有几万字”,我宣读完论文摘要,主持答辩的刘渡舟先生让各位答辩委员发表质疑意见,专家们很长时间默然无语。作为答辩主席的刘渡舟先生首先发言,按说一般的答辩会,都是答辩主席最后总结发言。他说:“既然大家都在考虑,那我就先说说。”刘渡舟先生“避重就轻”,肯定了我对《伤寒例》的看法,声称“从曹同志的论文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过去我们都按照方有执、喻嘉言的观点,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的作品,曹同志说不是这样,而是原出于张仲景,又混入了后人的部分文字,它是《内经》理论与六经病篇的理论桥梁,是《伤寒论》的总论。这个观点很有意义。”4 Y& p. u2 b4 N2 C9 z
这一段说:《伤寒例》出于张仲景?曹先生论文中可有:1,如何明确表述“出于张仲景”?2,有何依据?3,见到过反证吗?”
! J5 O4 M/ k9 Y6 _我做了进一步的回答,但是目前还未能说服李先生,他说这个问题很重要,讨论也很有意义,因此,就在这里展示出来,一是为了请高明者指导,而是留给历史可以继续讨论,我们在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又是学说、学术很自由的条件下,辨明某个观点,就有可能推动学术进步。
' V& C3 ~) I6 r+ T8 b
% ]. p: o0 z1 n
" G% r3 }/ I' Y- Y% f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N# @! ^. @! K
曹东义: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中华医史杂志》、1991、21(3)、141
7 h7 f) ^7 Z. d4 R2 i+ H0 _( J! V! e9 A; \" J7 S; }5 v0 A2 t- x8 I3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H& a/ D- o. U( }& Q《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然而,由于今本《伤寒例》中有“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而且,《外台秘要》之中的“王叔和曰,”也有这段话。所以,后世有人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所作。自王安道、陶华、方有执、喻嘉言等“错简说”盛行之后,《伤寒例》被当作王叔和“赞经之辞”而大受诋毁。喻嘉言在《尚论篇》中说,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是“碎裁美锦,缀以败絮,盲瞽后世,无繇复睹黼黻之华。”致使《伤寒例》与《评脉法》《辨脉法》等一起,被排斥在“洁本《伤寒论》”之外,一般刻本和《伤寒论》教材,都不再收录《伤寒例》,它在外感热病方面所具有的突出成就,也无缘被人们认识,实在是外感热病学史上的一大“冤案。”
& U: p  Q6 P! b3 ~; L) D5 ]! B
3 `6 J7 M$ c/ H7 |8 l: ~, Z2 i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x7 F1 b+ G) H4 X笔者将敦煌卷子及其他异文仔细考证[ 曹东义:“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中华医史杂志》、1991、3、141—144。],发现王叔和曾节录而未撰著《伤寒例》。王叔和辨治伤寒不取六经辨证,论传变独尊华佗“六部传变”学说,与仲景及《伤寒例》在学术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分歧,故《伤寒例》之作,非叔和所能伪。《伤寒例》中虽混杂后世辞句,但其原作当为仲景手笔。
5 E) J1 w( A# t: {9 |' e- V. [8 A% M' T2 n# Q
0 n5 \9 x& H8 A3 X/ U1 p
劉美嫦 Michelle Lau:4 L5 B) r3 q9 o: M- l1 F
各位老师好!回放已经处理完成,点击链接即可观看
, U% H$ ?  V' d9 q
0 J* r" W! C. u: W8 s; J1 I6 F1 U; E4 K4 E1 r' l  K3 k8 s# r# K
李登岭山东中医:
& h" v( v3 E6 f3 d(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个人浅见:恰恰这一句是个反证。《伤寒例》中“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一句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口方”在《伤寒例篇并无一处!王叔和此处意为录之“证候、诊脉、声色、口方”,恰恰在后文正文398条中。$ j* ^3 M+ ]8 d$ w4 H
: \1 K( l. d# O. M. X# y7 [-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s, n* C' i/ S5 S' y' E% n
谢谢质疑,孤证不立,不能凭这一句话就把整个一篇文章都断给王叔和,二把原创的张仲景排除在外。
! ]7 Z: Y' R, e! ]
4 |' T7 j, G9 q% W: E李登岭山东中医:5 B$ _2 M( g( x) V1 q/ P; C4 J
若读《伤寒论》原书,及上下各时代版本,可见“证候、诊脉、声色、口方”在正文各篇,如 痙濕暍、三阴三阴诸篇,随处可见。
# W. t; S+ u  _+ J) t
8 E* R! B: r/ p8 n4 I- U李登岭山东中医:+ C) g8 d+ l) P* g4 @! c: I
这不是孤证!6 a  M! m. k% W. u
) `1 R, ]$ q; y4 [3 @$ G
李登岭山东中医:# n6 x& s  l- x# y' C- N
上个月,山中医张老师因被审稿件引用我的观点,张老师给我联系,说过此类问题。1 H0 P# i! p! E& d6 O) ]$ q
0 |4 a/ ^1 ?; w/ L
李登岭山东中医:' t; _+ z# S( W& C
谢谢讨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但我同时确信,您这个论点、论据,您个人总不敢确信$ q4 w7 Z" F) x: g! q0 I2 K# z

4 J' o4 A: {! d# a李登岭山东中医:
! ^* \$ n  G% w( \2 g6 y后世引用,和推导仲景文,毫无证据意义!; J  ?4 P/ U5 s. D& U

- Q; P0 C4 h' J& y, B李登岭山东中医:
1 u% `7 @3 ]: B) i6 `/ I@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海涵!
( c- y) R  o8 R, ?: F
# r$ F* N: J& S( P李登岭山东中医:
$ g- v/ O1 n! X. B2 Y望继续讨论,以期出现指导意义。
6 F" W6 q# k" \1 b. V) }; I" A+ a7 W+ J' Q+ R/ v4 l
美国经典中医,吴明虹博士:& R5 _2 v! I, _& d! ^1 x
[链接]张伯礼的担忧触痛了国人的心,美国记者的逼问让国人忍无可忍
  c/ Y, }+ H6 ^# x* m. y) y9 F1 w1 v
吴一凡:! ]% A5 w- n/ z- ?
口口仲景述伤寒,束缚手脚步不前,临床应用是根本,何争片语与支言。0 y% F2 F3 O! n1 l8 Q
8 ^3 j8 H& W6 J' S- |0 W) k( _7 j
李登岭山东中医:3 g- e& x, b1 V  v$ v- G9 j; p  ]+ F
@吴一凡 ! I: ?( I: @. j: g7 ~1 F

7 S% l$ `7 p. n9 F'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4 E6 ]1 I$ F) H. o3 P$ T
谢谢,我研究学术史,也写过《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希望澄清的问题是:谁启迪了张仲景的思想?他的方子被称为经方,他被称为医圣,这都是他的独创吗?
; b8 g/ R1 r7 z' X7 M' M5 {7 j' s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3 ~3 j% |$ l9 o# C  V
我通过研读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7 T1 _# L, Z( ~* T- p
《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9 h/ B& J+ f: X0 E7 s6 b* @
: u: E0 u; P7 |6 ?+ x( C$ E
李登岭山东中医:. t2 B$ t+ ], s- G1 c/ O/ S7 c, _
大家推崇出来的造的神级医生$ j7 c% U! }8 _; q
$ V, s1 L  i2 o- I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X* ~2 |5 `4 g2 ~, `我有一系列的证据,可以支持我的观点,。
( n: B* f3 Q, A$ U5 y  @
7 f8 ?0 C" R; J李登岭山东中医:% J( v  h) F3 N9 R* h% ~/ O
《伤寒杂病论》版本渺如烟海
7 l& M, t% {, s& _2 X" d
2 |6 N) p. Y/ r# L4 Q( h. K李登岭山东中医:
; z( ?. U5 H/ L0 V$ D某前尚未见到可以证实的证据及可靠论证
+ q" i8 b# F' M2 e: P" l1 }+ E+ M& o5 T
李登岭山东中医:
( ^1 t5 |1 r; l5 B: U5 p5 M& Q个人认为:是宋人的完善的体系架构。正因为此,例篇断非仲景所作。
9 E7 A, ~: B7 J- a: N4 T  n/ \/ x  X) G) |0 J- |0 g  X
% l! w5 k  C3 Y+ {) G8 p

8 e7 e0 D6 S2 a% P也许李先生说的有道理,我也把我所思考的过程和论据发表出来,就教于海内同道:
% w, P$ Y& |. u+ N+ ?7 w3 L* g
《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然而,由于今本《伤寒例》中有“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而且,《外台秘要》之中的“王叔和曰,”也有这段话。所以,后世有人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所作。自王安道、陶华、方有执、喻嘉言等“错简说”盛行之后,《伤寒例》被当作王叔和“赞经之辞”而大受诋毁。喻嘉言在《尚论篇》中说,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是“碎裁美锦,缀以败絮,盲瞽后世,无繇复睹黼黻之华。”致使《伤寒例》与《评脉法》《辨脉法》等一起,被排斥在“洁本《伤寒论》”之外,一般刻本和《伤寒论》教材,都不再收录《伤寒例》,它在外感热病方面所具有的突出成就,也无缘被人们认识,实在是外感热病学史上的一大“冤案。”
笔者将敦煌卷子及其他异文仔细考证,发现王叔和曾节录而未撰著《伤寒例》。王叔和辨治伤寒不取六经辨证,论传变独尊华佗“六部传变”学说,与仲景及《伤寒例》在学术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分歧,故《伤寒例》之作,非叔和所能伪。《伤寒例》中虽混杂后世辞句,但其原作当为仲景手笔。为了便于考校,现将《伤寒例》部分原文照录于下: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笔者按:此上文字被《外台》引为“阴阳大论云”)。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以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大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比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笔者按:此句之下文字被《外台》引作“王叔和曰”),逐日浅深,以斯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歧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两审也(笔者按:《外台》所引“王叔和曰”至此为一段,跳过下边三段文字,至“夫阳盛阴虚”被《外台》引为“王叔和又曰”)。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病,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饮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六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腑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瘟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宜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笔者按:此一段文字被孙思邈《千金方》卷九所引,但未注明出于何处)。
凡伤寒之病(笔者按:此句及以下文字至“夫何远之有焉”被敦煌卷子引为“仲景曰:《阴阳大论》云”),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复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夫阳盛阴虚(笔者按:此句及以下文字被《千金》引作“王叔和曰”; 《外台》引作“王叔和又曰”),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巧言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笔者按:敦煌卷子至此止,其中删去了“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与“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两段与医理关系不紧要的文字)。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被《外台》引作“王叔和又曰”的文字,系删节和改动《伤寒例》而成,比如将“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改为“夫表和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而愈,下之则死”。反映出其学术观点的不同。《外台》引作“王叔和又曰”的文字还有“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宜桂枝,温里宜四逆。”
    王叔和节录《伤寒例》:将今本《伤寒例》与敦煌卷子、《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等有关异文互校,可以看出“王叔和曰”系节录《伤寒例》文字所成,而非后者将“王叔和曰”的文字扩充而成:
    节录《伤寒例》曾屡见于晋唐,《伤寒例》全文虽仅2474字,但其中既有《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等有关外感热病论述的精华,又有作者对外感热病脉因证治方面的独特见解,因而具有外感热病总纲的学术特色,很早即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被广范征引。
被称为“《伤寒论》残卷”的敦煌卷子p·3287号首尾已残,其中间一部分内容为《伤寒例》的部分引文,共431字,为连续引文,从开头至结尾完整无损,为我们考证《伤寒例》的作者,提供了唐代之前的版本证据,十分珍贵。这段文字的开头即称“仲景曰:《阴阳大论》云”,作者认定其所引用的原文为仲景所作而非王叔和手笔。引文古拙朴实,比流传至今的《伤寒例》文字更接近原貌。
王叔和引用《伤寒例》的原著已散佚,仅可借《千金》、《外台》之“王叔和曰”的文字窥其一斑。《千金》引“王叔和曰”共444字,其中138字见于《伤寒例》,另306字既不见于《脉经》,也不同于《外台》所引。《外台》引“王叔和曰”共414字,其中367字见于《伤寒例》,为两大段节录文字。《千金》、《外台》两书所引“王叔和曰”不同,说明孙思邈与王涛,均亲见王叔和的著作,而分别引用其论述。有趣的是,《千金》、《外台》两书所引“王叔和曰”中均删去了《伤寒例》的“生死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两句。这两句删去的文字,是王叔和所删,而非《千金》、《外台》两书所去。《外台》所引还删节了“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等与医理无直接关系的文字,从而使王氏引文与《伤寒例》原文及敦煌卷子表现出原作与引用的区别。《小品方》也以同样节引的方法,摘引254字,分两段节录《伤寒例》原文。
“王叔和曰”中不见于《伤寒例》和《脉经》的大段文字,当另有所出;《千金》与《外台》引文各不相同,说明均亲见王叔和的原著,而分别引用之。考《七录》与《隋书·经籍志》均有《王叔和论病》六卷存目。《脉经》自序称:“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其中云“论”而不提“方”,故《脉经》不具方药。而“王叔和曰”却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能“防世急”,当有论有方。皇甫谧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用之多验”的《伤寒杂病论》彼时应流传较广。“指事施用”之王叔和“选论”当与其《论病》六卷有关。另外,不见于《伤寒》、《金匮》的“仲景曰”、《千金》所引“太医令王叔和所撰御服甚良蜀椒丸治上气咳嗽方”等可能出于《王叔和论病》之中。
今本《伤寒例》已非仲景之旧:《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总论,文辞易识,又不似《伤寒论》六经病篇有复杂的辨证关系,故能较早地被广泛征引,因此易产生脱漏和校补衍文。
《伤寒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当作方书看待,宋代之后才被认作辨证论治的典范。宋·林亿称:“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实王叔和以诸“可、不可”论述伤寒证治,而不遵从仲景六经辨证之说,所以,也未能揭示仲景理论之精髓,容待后详。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对《伤寒论》研究的结果是:“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论述伤寒病不分表里证,笼统反对太医以寒凉药治疗伤寒,距阐明六经辨证实质尚有较远距离。难怪林亿谓“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王焘《外台》按仲景《伤寒论》原文中的日数,首引小建中、再引调胃承气、次引小柴胡汤分别治一日、二日、三日等四五日之前的伤寒病,可知其尚未望见仲景门墙。孙思邈等晋唐名家虽崇拜仲景对伤寒病的辨治“特有神功”,但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说:“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信不诬也。
   《伤寒例》在流传过程中,被传抄补缺,衍入后世之文不足为奇。今本《伤寒例》之中,不仅有“今搜采仲景旧论”之叔和语,而且王氏之后也有不少后世修补文字,比如今本《伤寒论》中“大便硬”、“心下硬满”等“硬”字,在敦煌卷子、《金匮玉函经》、《千金方》中,皆作“坚”字。改作“硬”字,是由于在隋代抄写时,避隋文帝杨坚之讳,而改“坚”为“硬”字。将几种引用《伤寒例》的不同书本互相比较,可以看出,《千金》与敦煌卷子所引《伤寒例》文字,古朴近真;而今本《伤寒例》却与比《千金》晚100余年的《外台》引文相近。后者均在行文中删去了许多“者”“也”之类的语气词,使文字更加简洁明快,然而在100余年的流传之中,其错讹字也多于《千金》及敦煌卷子。
    在印刷术尚未行世的唐代,书籍传抄中的编断简乱、帛残纸烂的情况十分普遍,比如《千金》、《外台》皆引“华佗曰”之文,其中就有语句颠倒的错误。《千金》自序引仲景《伤寒论》序文时,也有整句错简倒乱的现象。所以,今本《伤寒例》在流传过程中,被人用其后成书的《王叔和论病》《外台》《千金》等后世著作进行校对、补充,从而使后人的文字衍入到《伤寒例》中,这在古籍流传过程中是非常多见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今本《伤寒例》虽然总体上首尾完整,结构井然有序,然而已非仲景之旧貌。
    王叔和辨治伤寒不取六经辨证:“伤寒”一词概括了众多以发热为主症的外感热病,其证候复杂,变化繁多,《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启发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外感热病,注意各症侯之间的有机联系,但也存在诸如“日传一经”、“三日前后分汗泄”之类的缺陷。仲景既取《素问》热病理论精华,又能结合临证实际;使六经分证既有疾病发展先后顺序的意味,又具有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含义,成为独特的辨证施治体系,把外感热病的诊治方法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王叔和《脉经》中,以可不可汗、可不可吐、可不可下、可不可刺、、可不可火等治法论述伤寒病证治,而不取六经辨证。其在《脉经》自序中称“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千金》引“王叔和曰”:“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即愈;阳虚阴盛,下之则死,汗之则愈。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逐何可以妄攻”。此亦说明王氏重视伤寒治法而对六经辨证缺乏认识。相比之下,《甲乙经》卷七有“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篇,稍晚于王叔和的皇谧却推崇六经辨证学说。《素问》以汗泄两法治伤寒热病,华佗广之而成汗吐下三法,林亿谓《伤寒论》“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程钟龄更有“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之说,见仁见智,众说不一。要言之,研究伤寒治法应在六经辨证指导下进行,方能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太阳病并非汗法代称,阳明病亦非攻下一法,何况汗法有麻黄汤、桂枝汤、麻桂各半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不同,下法也有三承气、桃核承气、十枣汤、陷胸汤、三物备急丸、抵当汤等种种差别。由此可见,王叔和在辨治外感病方面与《伤寒例》有较大分歧。
论传变叔和独尊华佗学说:《千金》引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炙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华佗这种“六部传变”学说自成体系,丰富了热病学说,其胃热、胃烂而致斑出的理论,受到唐宋迄今不少医家的称道与遵循。
自《伤寒杂病论》行世之后,华佗“六部传变”学说渐少有传者,独王叔和倡行之。《千金》引王叔和曰:“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与腠里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疼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头痛心中满,当吐之则愈。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明当消息病之状候,不可乱投汤药,虚其胃气也”。王氏此论源于华佗,又有所阐发,使汗吐下三法更明晰易施,同时,论明邪气在胸与入腹,为气之浮沉所致。化引原文,何等简洁。由此也可说明王叔和在征引《伤寒例》时删去与医理关系不甚密切的词语属于同样笔法。
  《伤寒例》为论述外感热病之大纲:《伤寒例》吸收《素问》以六经分类热病证候的学术特点,又改进其与临床实际不符的“日传一经”学说,并补充各经主脉;还发展了《难经》“伤寒有五”的理论,认为多种热病均与外感寒邪有关;吸收《阴阳大论》精华,完善伏气为病学说,创时行疫气之论。凡此种种既体现出仲景学说与“古训”在理论上的继承与创新,也与其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相符,故《伤寒例》之作,非仲景本人实难如此天衣无缝。
   《伤寒例》变《素问》文字以与《伤寒论》神韵相合:如前所述,《素问·热论》以六经分类伤寒热病证候,便于人们从整体联系上把握外感病的变化过程。但若过于拘泥“日传一经”,并与“三日前后分汗泄”联在一起叙述,其缺陷就更加突出。仲景吸收此学说之精华而按六经分篇述其证治,同时又不拘泥“日传一经”,处处以证候为据,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如:“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例》正是体现出仲景遵经而不泥古的学术风格,如:“凡伤于寒则为热病,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在这段文字里,对《热论》原文进行了改动和补充,涵义深远。《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为限定之词,此则改为“当一、二日发”等或然之词,意寓不必“日传一经”。将“入脏”改为“入腑”,因腑病多用通下之法,而脏病少有可下之证;将“可泄而已”改为“可下而已”,《素问》用“泄”字与其多用针刺有关,改为“下”字则能与六经病篇诸承气汤相呼应。将六经病主脉增补在证侯之前,与仲景重视脉诊的特点颇为一致,如仲景六经病各篇题均为“辨x x 病脉证并治”;其自序云:“并平脉辨证”;治坏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等,均为脉在证先,观脉识证。由此可知,《伤寒例》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前呼后应,实出仲景之手笔。
    《伤寒例》 论多种热病均属伤寒: 仲景六经病篇,惟以辨证论治为本,多不再分属何种外感病之证。论病之处往往冠以“太阳病(约71条)”、“阳明病(61条)”、“少阳病(12条)”等词(约近200条)而较少提及伤寒、中风、温病等病名。其云“伤寒之处最多(约98条), 但也未必是狭义伤寒。.因在《伤寒例》中已经阐明多种外感热病均与外感寒邪有关,可隶属于广义伤寒。
     创伏寒温病说,论温、暑、热病隶属伤寒。《素问》虽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但又云“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并未明示所感寒邪可以长期伏藏体内,至春天外发为温病。《伤寒例》引用《阴阳大论》的观点,首次明确提出寒毒伏藏是温病、暑病的病因。故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提出伤寒更感异气变为他病,称温疟、风温、温毒、温疫,皆根于伤寒。《伤寒例》称:伤寒“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这四种温热病与一般外感热病不同,均为原感伤寒未愈,又重新感受寒、风、温热、温气之邪,使病情更加复杂、故按“坏病”而“随证治之”。
     上述温、暑、热病,风温、温毒、温疟,温疫都与外伤寒邪有关,再加上伤寒和时行寒疫,使近十种热病均隶属伤寒,大大地发展了《难经》“伤寒有五”之说。甚至,我们不妨可以称之为“伤寒有十”。值得指出的是,伤寒、寒疫及其他四时外感病,都为热病,以发热为主症。伤寒、时行寒疫及“更感异气”而成的4种温热病,初起皆有恶寒表证,治当发汗解表,透邪外出。而温病、暑热病、冬温则初起即为里热外发,无恶寒表证,是特殊发病类型的热病,治当清泄里热,不须解表。
     正因为仲景在《伤寒例》中,已经阐明多种外感热病“皆伤寒之类也”,故在六经病篇不再揭诸伤寒热病之名,而是据其不同证候表现,按六经辨证而施治法。如果没有《伤寒例》关于众多热病皆属伤寒之论,则难以断定仲景之书是为广义伤寒设法,或是为狭义伤寒立论;也难于理解“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因为仅发于冬季的狭义伤寒,难以有那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仲景发奋著作,良有以也。我们若视《伤寒例》非仲景之书,弃置不顾,则有负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苦心。
第四节    《伤寒论》如何处理伤寒与温病
    通过上一节的论证,我们弄清了《伤寒例》中虽杂有后世词语,但源出于仲景之手,而非伪作于叔和之笔。《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代表了仲景外感热病的学术成就。他吸收《素问》以六经分类热病证候的学述特点,所以用“六经”作为辨证伤寒的纲领,其《伤寒论》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法”,分篇论述。《伤寒论》与《伤寒例》在论述外感热病证候时,往往用“伤寒一二日”“太阳病二三日”“发热五六日”等或然之词,改进《素问》“日传一经” 学说,使之与临床实际相符。《伤寒论》与《伤寒例》补充各经主脉,或以脉代证,使脉证合参。《伤寒论》与《伤寒例》还发展了《难经》“伤寒有五”的理论,使之成为“伤寒有十”。不再把伤于寒邪的热病称作“热病”,而是直接以病因的伤于寒,命名这一类疾病为“伤寒”。《伤寒例》吸收《阴阳大论》精华,完善伏气为病学说,创时行疫气之论。认为多种热病如温、暑、热病、风温、温毒、温疟、温疫都与外伤寒邪有关,再加上伤寒和时行寒疫,使近十种热病均隶属伤寒,大大地发展了《难经》“伤寒有五”之说。因此,《伤寒论》中一般不再冠各种伤寒热病的具体病名称谓,而是直呼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进行论述,此处的“病”字,不是作为病名而是作为病症的“病”出现的。凡此种种既体现出仲景学说与“古训”在理论上的继承与创新
既然我们认为仲景《伤寒论》是为广义伤寒而作,那么,紧接着的疑问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伤寒论》中的方药能治疗广义伤寒中的各种热病吗?或者,麻黄汤、桂枝汤能用于各种温热病吗?如果不能应用,那么,《伤寒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何在?这一问题也曾经长期困扰过历代著名的医学家,并且由于他们对于温病概念认识的不同,引发过长达一千多年的寒温论争。
有人认为仲景《伤寒论》,为众方之祖,可以辨治百病,当然能够治疗温热病;有的认为《伤寒论》久已散佚,虽经王叔和收拾整理,也非完书,其中治疗温热病的部分已经不复存在,所以需要进行补缺拾遗;有的认为仲景本来就“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立法”,所以仲景方不可以治疗温热病。各种学说久争未果,至今仍没有统一于一种学说。
笔者曾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探讨和呼吁、,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现择要复述于下:
历来寒温论争皆先分广义、狭义伤寒,不曾分广义、狭义温病。其实,温病之名古今含义不同,所包括的证候、治法也有所区别。古今温病含义的区别,主要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寒温之争之所以旷日持久,久而未果,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温病概念在古今、广狭方面的区别,以及由于温病概念变迁所导致的伤寒与温病关系的复杂化。
狭义温病即伏气温病,属于广义伤寒。其仅发于春季,初期即见壮热烦渴,无恶寒表证,治当清泻里热,勿须发汗解表,属于里热外发型热病。此与以发热恶寒起病的其他伤寒病,在证候和治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故另立一名。
广义温病即清代温病学家所创立的新感温病,它的证候基本等于而不是属于广义伤寒。它不局限于春季发病,可包括冬温、秋燥、暑温、春温、湿温、温毒等四时温热病。从表发病而非里热外发,可以有卫气营血阶段,故初期有恶风寒的表证,治当发汗解表而非直折里热。此与古代伏气温病,在证候、治法上均有明显区别,而与仲景所论伤寒、中风脉证难别,治当同法。
欲探讨仲景《伤寒论》 是否为广义伤寒而设和伤寒法能否治温病,不先弄清其所云“温病”所指为何病证,恐难以辨明。
伏气温病即狭义温病:《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论,为后世伏气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却没有明确提出伏气的概念。《伤寒例》吸收《阴阳大论》成果,明确提出冬伤于寒之后“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至此伏寒成温的“伏气温病说”形成。“伏气温病”学说认为,温病只发于春季,由于病因为伤于寒,是广义伤寒众多病证中的一种。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温病的证候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处“太阳病”三字不是提纲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一天之意。“恶寒”是太阳表证必备的证候,恰如古人所云:“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此处的“太阳病”因为“不恶寒”,故与《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一样,只能是“发病第一天”之意。仲景受《热论》学术思想影响,也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论述。同理,“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这两条经文中的“阳明病”,也不是其提纲证的“胃家实”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二天”之意。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三条原文。这也是仲景《伤寒论》受《素问·热论》“日传一经”影响的有力例证。
《伤寒例》对温病初期不恶寒的描述更为明确细致:“从立春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立春节后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又无突来的风寒,病人不可能在近期内感受寒邪。于是,古人就认识到疾病的远期原因---“冬时伏寒”,发病之时即壮热烦渴,且不恶寒,可推知其为里热外发,非寒从外入。无寒邪在表,故不恶寒。
对伏气温病的治疗,因其为里热外发,无恶寒表证,故当直清里热,无须发汗解表;又因伏气温病,为里热外发,壮热烦渴,无麻黄汤、桂枝汤的证候,故知仲景必不以麻、桂之剂治无表证之伏气温病;另外,因其为里热亢盛之证,其白虎、柴胡、承气、竹叶石膏诸汤势在必施。
    《诸病源候论·伤寒诸侯》在区别外感病表证、里证的证侯和治法上做了十分细致的论述:“伤寒初,一日至二日,病在皮肤,名为在表。表者,阳也,法宜发汗。今发汗不解者,此是阳不受病。阳受病者,其人身体疼痛,发热而恶寒,敕啬拘急,脉洪大,有此证候则为病在表,发汗则愈。若但烦热,不恶寒,身不疼痛,此为表不受病,故虽强发汗,而不能解也。”说明汗法仅用于有表证之热病。     
王安道继承仲景关于温病初起不恶寒的观点,他在《医经溯洄集》中说:“观此(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则知温病不当恶寒,而当渴,其恶寒而不渴者,非温病矣。”“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王氏此论充分说明温病是里热外发,初起便须直折里热,无须发表。
吴又可著《温疫论》时亦宗仲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之论。清初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亦云 “此温病由温气而得,故不恶寒,初起便即发热而渴也。”
如上所述,诸医学名家均宗仲景和《伤寒例》的伏气温病说。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治当清泄里热,不须发表。
伏气温病演化成广义温病:如前所述,伏气温病说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但至清代温病学成熟时,“温病”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取仲景定义:伏气变为新感;里热外发变成由表入里;初起烦渴、不恶寒变成发热恶风寒;仅发于春季变成可泛发于四季;直清里热变为发汗解表。这种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使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复杂化了。
晋唐时期,伤寒与温病的界线已有模糊的趋势。葛洪《肘后方》云:“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节缓堕,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在治疗上主张:“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之,令一药尽治之者,若初觉头疼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做葱鼓汤----”《小品方》的作者对此持不同观点,并据《伤寒例》中的观点,论述伤寒与温病、时气的区别,但较少言及温病的证侯。
《千金》云“《小品》曰: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疫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或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冷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则时行之气也。伤寒之病,逐日深浅,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主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师。师苟(不)依方次第而疗,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乃有效也”《小品方》为东晋陈延之所撰,在晋唐时期影响很大,其中的观点可以说是当时非常有代表性的认识。《小品方》所引用的“经言”,取之于《伤寒例》,其中有不少虚词文字的差错、讹误,明显不同的是伏寒所藏匿的部位,《伤寒例》为“藏于肌肤”,而《小品》则作“藏于肌骨”。
   《诸病源侯论》以“日转一经”列述温病的证侯,但究其实质,乃承袭伤寒诸侯加以铺张而成,不仅毫无创见,而且使本已有所混乱的伤寒与温病的界线更加模糊不清。但巢氏之论仅限于以六经分证,并未言其太阳温病有恶寒表证。
到了宋代,始见温病有恶寒表证的记述,但病证限于春季,病因也为外感风寒。朱肱《类证活人书》云:“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此名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这是温病有恶寒表证的最早记述,寒温关系复杂化约从此发端。清初名医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认为朱氏不解仲景书旨,误出谬说。他说:“此直是春月伤寒,何得云冬伤于寒,至春始为温病邪?其言不顺。”
朱氏关于温病有恶寒表证的观点,被南宋名医郭雍继承并加以阐发,提出新感温病论。他在《伤寒补亡论》中说:“假令春时有触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痛者,即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为热病,不由冬感者为暑、为,春时亦如此。”郭氏在提出春季新感风寒温病说时,对伏气温病说也未持排斥态度,他说:“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病为别一种。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有不同也。”显然郭氏认为发于春季的外感热病,无论由于伏气、新感或时邪,均谓之温病。其区分伤寒和温病,仅以发病季节不同,并不以证侯特征为据,致使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复杂化。
叶天士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温邪既然可以“热变”,说明其为病初期不热,或亦有恶寒表证。其“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分证,也属表证无疑。吴鞠通对仲景关于温病初期不恶寒的观点采取明确的否定态度。他说:“仲景所云不恶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也恶风寒,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也。”吴氏不仅明确表示温病初起有恶寒表证,而且其所论温病之中包括冬温、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温毒等四时众多温病和热病,与汉代之前的广义伤寒所包括的众多热病基本相同,可以称之为广义温病。
温病学说发展至清代,其概念含义已由伏气变为新感;由仅发于春季变为可泛发于四季;由里热外发变成由表入里;由治当清泄里热变为治当发汗泄表。此与伏气温病说的学术观点有了明显的区别,故可名为广义温病。
广义温病等于而不属于广义伤寒:自从广义温病学说否定伏气温病的观点,确认温病可泛发于四季、初起有恶寒表证、治当发汗解表之后,温病与伤寒的界线便由模糊而重叠起来,使二者融为一体,即广义温病等于而不是属于广义伤寒。
清代之后的温病学家,以及现在的《温病学》教材,普遍认为伤寒与温病初起均有恶寒表证,只是伤寒多见于冬季。在证侯上伤寒发热轻恶寒重,鼻流清涕,口不渴,脉浮紧或浮缓,以此与温病的发热重恶寒轻,鼻流浊涕,口渴,脉浮数相区别。但是,证之《伤寒论》原文和临证实际,靠这些细微的区别是难以区分伤寒与温病的。因为“温病之恶寒轻”,不可能轻于伤寒之恶风(所谓恶风者,有风则恶,无风则不恶);发热重也不可能达到壮热烦渴的气分或阳明阶段;桂枝汤证之“鼻鸣干呕 ”,麻黄汤证之“无汗而喘”,绝非鼻流清涕之意;脉浮缓或浮紧,不是脉浮迟。况且麻桂方皆可用于脉浮数者,如原文云:“脉浮而数,可发汗,宜桂枝汤。”“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故温病学家所称卫分证与仲景所论伤寒表证并无明显区别。入里化热之后,其清解攻下之法亦无二致。所以广义温病学论治的证侯,并不出仲景书外。其所不同者,主要在于对病因的认识和解表方药的温凉差异。
中医是通过分析病证来归纳病因的,即审证求因。温病概念演变之后,温病证侯已与伤寒难以区别,其病因又何以能有伤寒与感温之截然相反?故外感热病的伤于寒和感于温热的不同病因学说,为古今不同医家认识上的差异而致,不是区别伤寒与温病的根据。划分伤寒与温病,应以证侯为据,且不可胸中先横一个寒字,或先存一温字,然后强行割裂。
外感热病的辛温发汗与辛凉解表法,一向被看成伤寒和温病表证治法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仲景对伤寒表证并未言“当辛温解表”,或“当散寒邪”,而只云“当解表”、“当发汗”。并且对麻黄汤、桂枝汤发汗解表十分谨慎,除严格限定适应证之外,还嘱以少量多次服用,取微似汗出,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并且要温覆,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而不肯多用热药,其慎辛温发汗若此,说明辛温解表药虽可用,又难以应用,稍有不慎即成误治,变为坏病。仲景还对误汗后变证,详加论述,多达六十余条,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辛凉解表虽为广义温病学治疗外感热病的主要方法,但也不可过用寒凉,否则表闭不解,病亦不去。 正如叶天士所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说明不到里热亢盛的气分阶段,就不可应用寒凉药物直折其热,章虚谷也云:“邪在卫分,汗之宜辛凉表散,不可用凉。清气热不可寒滞,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则病重也。”吴鞠通将仲景桂枝汤收为《温病条辨》第一方,用以治有恶寒表证的温病,此虽遭后世讥议,但其出方立论必有所据。总之,辛温、辛凉发汗,皆取其辛散透邪。否则,过温则有碍病势之热,过凉则闭其腠理,使邪热不能外达,故均非所宜,但辛凉比辛温易施,少有变证。
如上所述,温病概念的变迁导致寒温关系的复杂化。寒温关系复杂化的实质是使温病与伤寒在初起证候上的差别消失,其治法也因之而完全相同。即广义温病等于而不是属于广义伤寒。病因之寒温,缘于古今医家认识上的差别,不是区分伤寒与温病的依据。
狭义、广义温病与寒温之争:在寒温之争中,历来皆强调不可以伤寒法治温病,但“伤寒法”非温法之代称,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俱备于《伤寒论》中,加减化栽均可随证用于温病证治,其清、下二法更是不可或缺。
狭义的伏气温病,由于其初起证侯与伤寒由表入里不同,故知仲景必不以麻、桂方治之,因其为里热亢盛,清下之法又势在必施。
广义温病等于广义伤寒,治当同法。辛凉比辛温易施,少有变证。辛凉解表的创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体现了热病治法的进步。前已述及,仲景虽以辛温发汗治广义伤寒表证,但反复示人慎汗取效的重要性,并未教人肆用温热。绝非后世所谓:非大剂辛温,则不足以驱寒外出。盖以热药解表和辛温发汗由来已久,非仲景所独创。在没有辛凉解表的时代,仲景非常谨慎地沿用之,并以种种法度,使难用之麻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恰如其自序所云:“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肘后》、《千金》、《外台》之中已收有一些辛凉解表方药。宋代韩祗和倡导“伤寒乃伏阳为热”学说,发汗解表全不用仲景方药,而是按不同的温热时节自制辛凉清解之剂,开辛凉解表之先河。其后,宠安常、朱肱在仲景麻桂方中加入石膏、知母、葛根等寒凉药物,使辛温之方变为辛凉之剂,古方得以新用,颇为得法,后世多于遵从。宠安常、郭雍等医家还力主温病伤寒证候不同,治当别法,反对以辛温之麻桂普治一切外感热病表证,此亦属辛温解表难用之变说。刘完素主张伤寒即是热病,不可做寒医,亦自制辛凉清解方药,旗帜鲜明,影响深远。张子和进而指出:“世俗止知惟温热者可为汗药,岂知寒凉也能汗也。”第一次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了辛凉解表法,并列举了一些可以发汗的寒凉药物。
吴鞠通云:“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但是,笔者认为,王安道不云辛温发汗之难用,也不言不可用麻、桂方治温病,却提出:“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自此论出,云仲景方不可治温病之风大盛,且越演越烈,余波及今。如前所述,王安道所云温暑之病,系伏寒外发,无恶寒表证。无麻、桂汤证,何有用麻、桂方之理!若其证壮热而渴,不恶寒,以仲景之白虎、承气等加减化裁又何以不能用!故若云不可用麻、桂方治温暑则可,若言仲景方不可治温暑则非。仲景非仅麻、桂两方。王氏不仅错误地认为仲景方不能治温病,而且倡导非大剂辛温不足以治伤寒,大悖仲景之旨,致使人们局限于外感热病病名的差别,而忽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基本学术思想,在寒温论争中起了明显的消极作用。尤其是清代温病学成熟之后,“温病”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广义温病实质上已等同于广义伤寒,寒温关系变为复杂,而王氏“仲景方不为温暑设”的观点,依然有着很大影响。并且这种观点被某些温病学家有意识的喧染利用,使正确评价仲景学说和处理寒温关系,产生了巨大困难。
总之,仲景时代温病,为伏气温病,发于春季,初无表证,为里热外发,治当直清里热,属广义伤寒的一种特殊类型,故令立一名,是谓狭义温病。其后狭义温病向广义温病演变:伏气变为新感;里热变为表证;发于春季演为四时皆有;直清里热改为发汗解表。温病概念的演变使温病等于而非属广义伤寒,故与狭义的伏气温病相比而名广义温病。寒温相争,主要是表证治法上的温凉差别,仲景并未倡导大剂辛温发汗,辛凉解表法的创立经历了漫长历史阶段,体现了外感热病治法的进步。病因上的寒温病因说,由古今不同医家的认识差别所致,不是区分伤寒与温病的依据。
; B. @+ r* R5 y+ l* h

- ?9 u' H+ p& ~& t) _6 |( Y9 `  Z
另外,王叔和论伤寒传变独尊华佗“六部传变”,不说张仲景“六经辨证”:

9 j' e( N2 S* b- P+ X. Q
王叔和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所撰《脉经》是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很早就被翻译成外文传到其他国家,影响极为深远。他与外感热病的关系,一是他曾经整理过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流传于世而免遭散佚;二是他在《脉经》之中以两卷的篇幅,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吸收于其中,既保留了仲景学说的精华,也扩大了仲景学说的影响;三是他第一次用各种治法,对仲景《伤寒论》进行分类,开以治法研究伤寒之先河;四是他对华佗“六部传变”论伤寒,进行研究与阐发,颇能尽执简驭繁之功效。
王叔和史书无传,其事迹首载于皇甫谧《甲乙经·序》之中。皇甫谧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这就是人们认为王叔和整理过仲景《伤寒论》的依据。但是,由于历代医家对皇甫谧这几句话的理解不同,曾经产生过许多不同的说法。
首先由于王叔和史书无传,其生平年代的确定,只能参照皇甫谧说的“近代太医令”来定。由于皇甫谧是晋代医家,所以过去一致认为王叔和是“晋太医令”。近年来不少医家提出质疑,认为皇甫谧于“甘露中”写作《甲乙经》,而“甘露”是魏高贵乡公曹髦的在位年号,即公元256年至260年,其《甲乙经·序》也应当写于魏代,因此,“近代太医令王叔和”,只能是三国时魏国的太医令,而不可能是晋代的太医令。在此基础上,有人进一步认为,三国魏代上接东汉,离仲景生时不远,故认为王叔和是仲景的亲传弟子。《甲乙经》的“撰次仲景选论”,一本作“撰次仲景遗论”,为这种说法增添了依据。因为“遗论”,应当由后代家人,或是亲炙弟子继承。“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既然能够“撰次仲景遗论”,那么,他与仲景的关系,理应是师徒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问题似乎不是这么简单。“撰次仲景遗论”一语,应当与王叔和《脉经·自序》相互参看。王叔和《脉经·自序》云:“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发下焦之问。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滋偏见,各逞己能,至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文中所说的“遗文远旨”也应该包含着仲景的学术思想在内,所谓“遗文”与“遗论”一样,泛指前代医家遗留下来的医学理论,而非专指其“生前未竟的事业”。所以,皇甫谧所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应当是指王叔和在他的著作中,采用过仲景的医学论述;或是指王叔和整理过仲景的医学著作,并且很精当实用。
王叔和的《脉经》与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一样,都在自己的著作之中以很大的篇幅,将仲景《伤寒论》的基本内容吸收进去,做法相似而手法却极不相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以两卷的份量,几乎原封不动地将仲景《伤寒论》原文,按六经病篇次序抄进《千金翼方》之中;王叔和并不取仲景六经辨证伤寒的基本思想,而是将其篇章全部打破,用“病不可发汗证、病可发汗证、病发汗以后证、病不可吐证、病可吐证、病不可下证、病可下证、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病可温证、病不可灸证、病可灸证、病不可刺证、病可刺证、病不可水证、病可水证、病不可火证、病可火证”等17个治法,来分类仲景《伤寒论》的原文。比如王叔和在“可发汗”一节中,就列有桂枝汤、麻黄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芩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五苓散等13首方药的相关条文。其中,仅与桂枝汤有关的条文,就有18条之多。
王叔和《脉经》卷七之中,除了以17种治法分类引用仲景的《伤寒论》的内容之外,还用“热病生死期日证、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热病十逆死日证、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热病至脉死日证、热病损脉死日证”等,将《素问》《灵枢》有关热病死证的论述,附于仲景伤寒学说之后。此点也可以看出王叔和与仲景学术的不同点:仲景吸收《难经》的广义伤寒学说,将热病涵盖于伤寒之内,其著作之中仅称伤寒,并无热病之名;王叔和不解仲景广义伤寒深意,仍将《素问》《灵枢》“热病”内容附于其后,使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牵强与不和协,两者对比非常明显。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皇甫谧这一论断,构成王叔和曾经整理过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有力证据,并且,还说明皇甫谧对于王叔和的整理结果,评价甚高,后人据此称王叔和是仲景之功臣。的确,没有王叔和的整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科学价值也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于有可能早已遗失了。此论并非危言耸听,试看从王叔和整理之后,到宋代伤寒学术兴盛之前,长达近千年的时期之内,竟然无人深刻认识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就可以说明仲景伤寒学术思想,有可能因为其理论的“寻其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见孙思邈《千金翼方》)”,而被人们束之高阁,日久失传。王叔和身居太医令之职,慧眼识珠,服膺仲景之学,大赞“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然而,他也深知,“自古相传,伤寒为难疗之疾”,伤寒学术确如仲景《伤寒论·自序》所说:“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因此,王叔和深深感叹:“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滋偏见,各逞己能,至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这或许是他整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初衷。自明末清初,错简派的学说盛行之后,将王叔和整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功绩一笔抹杀不说,还将王叔和说成是仲景的罪人。
喻嘉言《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大意》云:“王叔和于仲景书,不察大意,妄行编次补缀,”“至于编述伤寒全书,苟简粗率,仍非作者本意,则我不知之矣。如始先序《(伤寒)例》一篇,蔓引赘辞;其后《可与不可》诸篇,独遗精髓;《平脉》一篇,妄入己见。总之,碎裁美锦,缀以败絮,盲瞽后世,无繇复睹黼黻之华。况于编述大意,私淑原委,自首至尾,不叙一语。明是贾人居奇之术,致令歧黄一脉,斩绝无遗。悠悠忽忽,演习至今,所谓千古疑城,莫此难破。-----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也哉!”
笔者认为,自从宋代对仲景“尊经称圣”之后,有人便对历史的本来面貌,进行了颠倒,使王叔和由功臣变为罪人。其实,王叔和当时身为太医令,根本无须借当时还不出名的仲景,进行“狗尾续貂”式的“碎裁美锦,缀以败絮”的。可是,深受错简说影响的今人,仍然对“洁本《伤寒论》”,挑三拣四,想改王叔和“篡乱”之经文,以恢复所谓仲景之旧观。假如王叔和今而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当初整理仲景“遗论”,悔耶不悔?
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有一本目录学著作叫《七录》,其中记载有“《王叔和论病》六卷”,《隋书·经籍志》是记载隋代之前书籍的史志目录,其中也标明有“《王叔和论病》六卷”,说明王叔和除了撰著《脉经》和整理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外,还有一部论述疾病诊治的著作——《王叔和论病》。《王叔和论病》虽久已散佚,但是,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与王焘《外台秘要》,皆引述王叔和的伤寒学说,应当出于《王叔和论病》之中。
《千金方》云:“王叔和曰: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下之则死,汗之则愈。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然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不知不识,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夭死盈于旷野,仁爱鉴兹能不伤楚!
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为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疼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头痛心中满,当吐之则愈。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明当消息病之状候,不可乱投汤药,虚其胃气也。
经言:脉微不可吐,虚细不可下,又夏月亦不可下也,此医之大禁也。脉有沉浮,转能变化,或人得病数日,方以告医,虽云初觉,视病已积日在身。其疹瘵结成,非复发汗解肌所除,当诊其脉,随时形势,求解除免也。不可苟以次第为固,失其机要,乃致祸矣。此伤寒次第,病三日以内发汗者,谓当风解衣,夜卧失覆,寒温所中,并时有疾疫、贼风之气,而相染易,为恶邪所中也。至于人自饮食生冷过多,腹藏不消,转动稍难,头痛身温,其脉实大者,便可吐下之,不可发汗也。”
《千金》所引“王叔和曰”除了第一段见于《伤寒例》之外,其余两段既不见于《脉经》,也不见于《伤寒例》,笔者认为有可能出于《王叔和论病》之中。如上章所述,《千金》引“王叔和曰”的第二段论述,是其阐发华佗“伤寒六部传变”学说的文字。王叔和以极其精辟的论述,概括了华佗以汗吐下三法治疗伤寒病的学术思想,也与其对仲景六经辨证伤寒的学术特点认识不深有关。《千金》所引“王叔和曰”的第三段,表现了王叔和对伤寒病辨证论治的思想,反对拘守传变“次第”的做法,否则会“失其机要”,病证才是临床治疗的唯一靶点,拘守“次第”就会“致祸”。这也体现出王叔和重视伤寒治法的特点,与王叔和在《脉经》之中以“可与不可”分类《伤寒论》条文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外台》云:王叔和曰: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以(笔者按:以,《伤寒例》作‘宜’,于意为长)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笔者按:《伤寒例》作;‘土地高下,寒温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歧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临病之工宜两审也。
(王叔和)又曰:夫表和里病,下之而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而愈,
下之则死(笔者按:《难经》五十八难、《伤寒例》、《千金》所引王叔和曰皆作‘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下之则死,汗之则愈’)。夫如是,则神丹不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表里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然则,桂枝下咽,表和则毙;承气入胃,里平则亡。此表里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王叔和)又曰: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外,又除其内,言巧似是,于理实违。安危之变,岂可诡哉!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
《外台》所引“王叔和曰”的文字大部分见于今本《伤寒例》之中,是两段不连续的引文。其中删除了《伤寒例》中的部分文字,如:“岂容易哉!”“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懵然不知病源”,“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王叔和所删除的这些文字,都是《伤寒例》作者为了加重语气,而与医理无关的内容。删去了这些与医理无关的文字,可以使行文更紧凑、简洁,从而使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今本《伤寒例》中掺杂了一些后世文辞,甚至于有“今搜采仲景旧论”的王叔和语,仍然可以断定是王叔和引用了《伤寒例》,而非《伤寒例》引用了《王叔和论病》。
我们说王叔和服膺仲景,所以他整理了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且在他所著的《脉经》之中,用十几种治疗方法归类《伤寒论》条文;我们又说“论伤寒传变叔和独尊华佗,”这不矛盾吗?
笔者认为,《王叔和论病》有可能成书于《脉经》之前,在《王叔和论病》之中,王叔和首先接受了华佗的“伤寒六部传变”学说。并且,华佗以汗吐下三法论述伤寒病证治,执简驭繁,颇便于临床掌握,又发展了《素问·热论》的热病思想。所以,华佗“伤寒六部传变”学说,对王叔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被记载于《王叔和论病》之中,又被孙思邈引用,为我们探讨王叔和的外感热病学说提供了依据。此后,王叔和在写《脉经》之时,对仲景的伤寒学说进行了研究,以十几种治法分类仲景《伤寒论》原文,吸收了仲景的主要经验,将其大部分方证保留在《脉经》之中。但是,王叔和并没有对仲景六经辨证伤寒的学术特点进行阐发,他对此持不同观点,或者他对此并无认识。阐明仲景六经辨伤寒,是宋代之后才出现的。

/ v; D7 u; ~# a, W5 }3 M% c
1 v# f, H: G# Z) Q: f0 e' j
% [! k7 @! U! z. X

7 i* f4 V" ?2 p, G
0 R2 ~: K2 F% m( w( t3 j1 [% t8 a% z& W6 f" u, s6 N/ l
6 k& q/ a0 h- Q8 k1 u; c  g
8 o( o+ U$ t9 c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1-18 14:52:01 | 阅读全部
李登岭山东中医:& H2 i- _. L* m, D& U' \( \4 V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个人浅见:恰恰这一句是个反证。《伤寒例》中“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一句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口方”在《伤寒例篇并无一处!王叔和此处意为录之“证候、诊脉、声色、口方”,恰恰在后文正文398条中。3 H# q1 {3 s# I$ K1 F8 a7 p

: t: f3 |7 _* c; I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8 P1 T1 z  j1 h5 N# i: \谢谢质疑,孤证不立,不能凭这一句话就把整个一篇文章都断给王叔和,二把原创的张仲景排除在外。
* `" v2 ?$ t- @( l8 g/ c5 L/ b2 |/ r! ?0 M5 ?/ I$ p% [2 ]
李登岭山东中医:
, }6 l4 Y: [' E4 v# t% }" ]7 I若读《伤寒论》原书,及上下各时代版本,可见“证候、诊脉、声色、口方”在正文各篇,如 痙濕暍、三阴三阴诸篇,随处可见。
: T9 Z! a/ _, }8 V
8 N7 D/ \9 y/ {6 t) }李登岭山东中医:
* V  I: r; @9 H1 p; [: l$ m这不是孤证!1 ?) H' {9 G* `6 N

0 `0 U" b3 ~! r4 q  t/ g李登岭山东中医:4 ~. l9 c  @( W& n
上个月,山中医张老师因被审稿件引用我的观点,张老师给我联系,说过此类问题。
# e/ T! f) @  Q5 Z. Q8 N0 F
9 t3 S* J7 x! \1 f1 M李登岭山东中医:
; ]8 a: }$ }% J谢谢讨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但我同时确信,您这个论点、论据,您个人总不敢确信
5 w1 e4 ]+ N# r4 X
2 D& |+ P0 U+ e: J3 Q# W, p' o, s% l+ `李登岭山东中医:' e% i! \( i$ c) T& `4 p; b  r
后世引用,和推导仲景文,毫无证据意义!
% i0 W; w7 }! \. Z: v( G5 n0 Q; ~3 k1 ?' M9 k2 W
李登岭山东中医:
+ A" B4 X5 O, x* L, m! u8 V@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海涵!6 W# j+ l3 a5 B$ S8 ^

6 }- h9 ?  D4 H- _& v5 X$ N李登岭山东中医:8 A! e) {& M8 v  J; t6 i/ b" E8 Z
望继续讨论,以期出现指导意义。. a/ P" p' s1 N
. S; {2 r& P, [5 i
美国经典中医,吴明虹博士:
$ i; a% G, Q/ G6 z3 w/ K[链接]张伯礼的担忧触痛了国人的心,美国记者的逼问让国人忍无可忍
; a8 O' f. r) k6 a/ e1 d# f: m$ [1 D, |, ?  w! X6 X
吴一凡:2 k4 d; ~+ m0 {: c% i& ]& W. i6 L& E
口口仲景述伤寒,束缚手脚步不前,临床应用是根本,何争片语与支言。* @. w( R5 K5 \- {. @' D

: E7 A6 C/ f8 D3 p$ N李登岭山东中医:
" o, k; U+ K8 n, O; A: Y$ t" e4 l@吴一凡 
% f; V; p% E8 j- d8 R5 J$ @5 |* c% M" Z8 S& [/ s% S- b6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F: H  g7 [% M' ]* X) v8 u' h3 U2 w谢谢,我研究学术史,也写过《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希望澄清的问题是:谁启迪了张仲景的思想?他的方子被称为经方,他被称为医圣,这都是他的独创吗?7 u- U+ R2 G  E: n
+ W, x9 z# j& ?; O' f6 a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4 L) s9 q+ N9 \* K+ j4 @
我通过研读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7 z- X! j) U% O8 F5 i" [
《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  }# T- ~# h' q7 ~" ]) _  E

* |2 U6 n1 o2 q$ n6 e. g李登岭山东中医:
/ ]' [: r$ g. B; v+ I4 o; E$ w大家推崇出来的造的神级医生
% K  ^1 ^6 z3 h' s) C3 u$ s! T# [% K( n  N* A% n0 r, }' R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v4 m6 ]8 K) Q3 V5 c7 o
我有一系列的证据,可以支持我的观点,。9 P8 S0 ^+ _# A/ B" g! g& h

& s/ N2 u. G: v李登岭山东中医:
) O' I4 O# j: m' C% r0 Z《伤寒杂病论》版本渺如烟海
1 t: \8 T' r, t  P) x+ I6 @
' u, Y* _0 b5 d李登岭山东中医:
5 t" n  T6 H7 O7 q4 {9 p  x某前尚未见到可以证实的证据及可靠论证9 M& ]( H- [+ c8 V9 q; ?- S
9 t9 ~. v2 Y2 h" J& e* H$ L
李登岭山东中医:
5 |8 B  v# u! {! g) O, t个人认为:是宋人的完善的体系架构。正因为此,例篇断非仲景所作。; j- d) ~1 i0 r8 g

9 i) A) Y0 ~! y# U4 x3 r2 q1 z李登岭山东中医:
; A# z# L; i+ b9 A0 L/ x7 C" l2 X这个向仲景之前,是好思路!而仲景以后,却因被后世的美化,使之更加难以理解。须深思而不得浅虑。
; x  j0 p; o5 {  h
1 O' u) i- i& W' a. U4 ~蒋官军医生:, X% ^' D, n1 ?6 p% u
@劉美嫦 Michelle Lau 谢谢刘老师!
# [+ s% M1 w( z( n. P
7 q8 R/ M; F8 \8 \2 @: D李登岭山东中医:* f% l* V9 D; g7 W8 I. C
我会择时进一步查资料研究学习。
! Z0 Y2 u% U. m/ V  ?
. o7 T" l/ \% h/ P* i2 p/ N5 e李登岭山东中医:
7 I7 ~0 ?& N; S* Q3 ?. c2 I说《例》非仲景作,且非否定《例》篇的学术价值,相反,现在是低估了。# g' ?' a  o& S+ }; o$ v2 Z3 L+ D

7 p; `- S2 b7 R/ w! h& q李登岭山东中医:
) s) U4 x% e8 H0 k% B: f1 z. X) L于何处节录何文字?
, }* G2 R- W6 S) {8 e' D( t' R" U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s2 {/ b, \0 `- W& z- B  z2 r【   】曹东义就早年《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解答质疑[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2783&extra=
* F1 [6 s$ J( o说来话长,有关讨论,似乎不能在微信里说清楚,我在“燕赵中医网”专门开一个帖子,欢迎您争论、争鸣、指导。
4 ~: h* _5 [) T)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1-18 18:04:2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Q# _6 `+ U( Z7 h+ M3 Z
[链接]曹东义就早年《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解答质疑[来自:燕赵中医]% {; U% X  ?- k, n2 X) G( k
+ ?) Z- M% ~9 q0 i6 _! z6 x+ R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 y% f& j0 ?# R8 Y《伤寒例》把《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的限定之词,改为“当一、二日发”等或然之词,意寓不必“日传一经”。将“入脏”改为“入腑”,因腑病多用通下之法,而脏病少有可下之证;将“可泄而已”改为“可下而已”,《素问》用“泄”字与其多用针刺有关,改为“下”字则能与六经病篇诸承气汤相呼应。将六经病主脉增补在证侯之前,与仲景重视脉诊的特点颇为一致,如仲景六经病各篇题均为“辨x x 病脉证并治”;其自序云:“并平脉辨证”;治坏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等,均为脉在证先,观脉识证。由此可知,《伤寒例》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前呼后应,实出仲景之手笔。
5 [& f2 r% c' Y. e, u& Y' V  T, u  F$ ?) p7 G3 y  ~
李登岭山东中医:( u6 E) m# \4 l% ]6 A5 z( N
[链接]《和家氏伤寒论》仲景脉法述要* _6 V( a# o7 N

* l, O1 ?! U- j3 r  r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 \  V; a6 C. s5 J
陶弘景《辅行诀》引用《汤液经》的方剂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都说治疗“天行、热病”,从来不说这些方子治疗“伤寒”;那个时候,《内经》的“热病”还是“热词”,而“伤寒”是后起的病名,还没有流行很广,尽管有《难经》的“伤寒有五”学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与《内经》的“热论”、“评热论”、“刺热论”、“热病篇”是不可比拟的。
8 R& q- Z% z& w2 S- Q王叔和在《脉经》里边,一方面大量引用张仲景“伤寒”,还保留了《内经》的“热病”内容。
- k* X. e" G& s! k) L0 F
) }0 J) f" X2 O9 l, H  y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a, R+ ~1 t' v9 w! ]
《内经》的“伤寒”不是病名,是伤于寒的省称。《内经》没有用“伤寒”做篇名,这是那个时代重要的学术特征。" n. j" v- j" n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