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技之长 / 正文
第六讲 儿童保健
马京雪 发表于:2018-10-2 21:33: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599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8-10-2 21:36 编辑
' p& k% x3 c& C' G# e1 C4 Q1 N% C* o2 E$ t, j$ y
       中医儿童保健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儿童群体和个体进行有效干预,以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中医儿童保健强调重视先天,出生之前的干预可使儿童先天禀赋充盛,而出生之后的调护则能够保证小儿健康发育成长。内容从父母婚配、受孕,到胎养、护胎、胎教,直至发育成熟,都有很详细的论述。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等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是我国首创;养胎、护胎、胎教理念体现了中医“优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的观点。
第一节胎儿期保健、第四节幼儿期保健、第五节学龄前期保健、第六节学龄期保健、第七节青春期保健都属于自学的内容,各位自己学习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第二节新生儿期保健和婴儿期保健,这两个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小儿刚刚脱离母体,娇嫩无比,气血未充,脏腑柔弱,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适应和调节能力常不足,抵抗力弱,完全依赖成人的悉心调护,稍有疏忽,容易患有疾病,甚至夭折,这两个时期也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人生时期,所以这两个时期的保健工作极其重要。
                                                                         第二节 新生儿期保健
    小儿初生,乍离母腹,如嫩草之芽,娇嫩无比,气血未充,脏腑柔弱,胃气始生,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小儿适应及调节能力不足,抵抗力弱,全赖悉心调护,如果稍有疏忽,容易患病,甚至夭折,新生儿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一生的最高峰,因此,新生儿保健尤为重要。
     一,辨清生理状态
        新生儿出生后,啼哭和睡觉是小儿主要的生理活动。《幼科指归·小儿下地慎重看养之法》:“小儿下地……速令包裹。令其安睡,睡后哭,哭后睡,听其自然,切不可动之。哭则清气生,睡则浊气降,胸腹之间、上下左右,气血贯通矣。”同时要明白几种小儿特殊的生理状态:1,马牙,指的是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的散在、黄白色、碎米粒大小的隆起颗粒,称为“马牙”“板口黄”“珠子黄”,因为状如脆骨,形似马的牙齿而得名。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在出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不影响小儿健康,不可以挑刺。2,螳螂嘴,指的是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部稍硬、呈隆起状的脂肪垫,称为“螳螂嘴”“螳螂子”,有助于吮乳,可以自行消退,不可挑刺。3,女婴出生后3—5天,乳房出现蚕豆大小的隆起,可在2—3周后消退;女婴出生后5—7天,阴道可以出现少量的出血,持续1—3天自行停止,为假月经,均不需特殊处理。4,新生儿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第4—6天达到高峰。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周黄疸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黄疸较轻,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低于220.5mol/L(12.9mg/L),早产儿低于256.5mol/L(15mg/L)。近年来,母乳性黄疸已经成为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母乳喂养率提高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有关,发生率由过去的0.5—2%上升到近来的30%。母乳性黄疸可以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又称为母乳喂养性黄疸,该型患儿提倡早期开奶和增加哺乳次数,可以促进肠道动力和减少对胆红素的吸收。晚发型黄疸的原因尚未确定,该型轻证不必进行处理,中至重度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大多数黄疸明显减轻,继续哺乳不会出现黄疸反复。黄疸消退延迟的不是生理状态,需要及时诊断治疗。
二,新生儿期保健
(一)拭口洁眼护肤   
1,新生儿在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该立即将口腔内黏液清除,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啼哭时粘液呛入气道。
2,同时,要拭去眼、耳中的污物,并立即进行体表皮肤粘膜,尤其是皮肤皱褶处和前后二阴的清洁处理。
3,新生儿皮肤表面有一层厚薄不均的胎脂,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必马上拭去。
(二)清洁断脐护脐
胎儿在腹中,脐带是母体与胎儿气血相通的纽带,婴儿降生,一声啼哭,百脉畅通,新生儿出生后需要进行断脐,断脐后,新生儿开始独立生存,可以将断脐看作是先天与后天的分界线。新生儿在娩出后1—2分钟即需要在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并剪断,脐带残端要用干法无菌处理,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特殊情况下未能保证无菌处理,则应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预防不洁断脐导致的感染及脐风。
断脐后需要护脐,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并注意保暖以防风冷外袭,如果护理不当,也可以导致感染及脐风。脐带残端经4—10天可自然脱落,脱落前沐浴时勿浸湿脐部,注意避免污水、尿液及其他污物污染脐部,以预防脐风、脐湿、脐疮等疾病。
(三)祛除胎毒
胎毒,指的是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新生儿祛除胎毒的传统方法,即给新生儿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以清除胎毒,减少遗患,对改善小儿热性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胎毒重者,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多啼声响、大便秘结等,易于发生丹毒、痈疖、湿疹、胎黄、口疮等疾病,或造成容易患有热性疾病的体质。
常用的祛胎毒方法:1,黄连法:黄连2克,用水浸泡令汁出,滴汁入小儿口中。黄连性寒,辩证属于胎禀热毒者可用之。胎禀气弱或有蚕豆病的禁用。2,淡豆豉法:淡豆豉10克,浓煎取汁,频频饮服。适用于胎毒兼有脾虚者。3,甘草法:甘草2克、金银花6克煎汤,拭口,并少量喂服。对胎毒轻者适宜。4,大黄法:大黄2—3克,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入小儿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还有盐茶法,淡姜汤法。
(四)洗浴衣着
新生儿娩出后,将体表污物、血渍擦拭干净后即可进行洗浴。出生后3天再次洗浴,称为“三朝浴儿”,俗称“洗三”。洗浴时水温以36—37oC为宜,并可在水中加入猪胆汁以去除污秽,滋润肌肤。洗浴时将小儿托于左前手臂,右手持软毛巾,蘸水后轻轻擦拭小儿体表,动作轻柔,注意保暖,洗浴完毕后可用少量新生儿润肤霜,并在皮肤皱褶处扑爽身粉少许。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常出现低温,所以应该注意保暖,尤其对胎怯儿及寒冷季节,须要预防感受风寒。夏季则需要防暑,衣被不能过厚,环境温度不宜过高。临产前应该将婴儿的衣服晾晒,衣着尽量选择柔软、浅色、吸水性强的纯棉衣物。衣服样式宜简单,容易穿脱,宽松而少接缝,不用纽扣、松紧带等,以避免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且吸水性强,勤换勤洗,尿布外不要加用塑料布等物品,以保持阴部皮肤的干燥清洁。
(五)生后开乳
母乳喂养是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喂养方法。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均应该是乳类为主要食品来源。新生儿强调要尽早开乳。新生儿娩出后,应将其置于母亲身边,给予爱抚,并尽早使新生儿吸吮乳头,促进母亲泌乳。产后2—3天乳汁分泌不多的,应该鼓励母亲坚持喂哺,以促进母乳分泌。尽早开乳可以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减少生理性体重减轻及低血糖的发生,并有利于母体的恢复。
(六)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是中医历来所倡导的。母亲与婴儿应该24小时全天候生活在同一居室,随时可将婴儿抚抱怀中,亲昵、哺乳、轻拍使其安睡,观察婴儿的异常表现。
(七)日常养护
新生儿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新生儿专用的食具和用具,使用前后要清洁消毒。母亲在哺乳和护理前应先洗手。尽量减少亲友探视和亲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防止因包被蒙头过严、哺乳姿势不当等造成新生儿窒息。
) _8 Z8 ?7 W7 n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10-2 21:37:37 | 阅读全部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婴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必须根据婴儿期的生理特点安排起居作息,合理喂养,细心加以调护。
一,喂养方法:婴儿喂养方法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三种。
(一) 母乳喂养  以母乳为主要食物,喂哺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式,称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喂养方式,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
我国自古就有倡导母乳喂养的传统,古代医学家对此论述颇多,如清·曾懿《女学篇·自乳之得宜》,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小儿初生》均有论述。
古代医家认为母乳喂养有诸多好处。如明·万全《幼科发挥·调理脾胃》,元·曾世荣《活幼口议·饭多伤气》都有论述。现代认为母乳中含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物质,对促进婴儿的体格、智力发育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也是其它食品所不可替代的;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如各种免疫球蛋白等,具有增进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母乳温度适宜,方便又经济;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促进婴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母乳喂养可促进乳母催乳激素的产生和子宫的收缩及复原,抑制排卵,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新生儿娩出后应在产后15分钟—2小时内尽早开始哺乳。母乳喂养时,应由乳母细心观察婴儿的个体需要,按其所需哺乳,即“按需喂给”,这是我国传统的、也是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喂养原则。古人对婴儿喂养方法早就持有科学的喂养观,尤其重视乳哺方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第二》说:“凡乳母乳儿……如是十返五返,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不强调统一的喂养时间和乳量,而是要求根据每个婴儿的生理需要及时消化吸收能力,采取个体化的喂养方法。
90%以上的健康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即可建立自己的进食规律,一般每2—3小时喂一次,逐步延长到3—4小时喂一次,夜间逐渐停喂一次,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次哺乳时间约15—20分钟。哺乳前准备:1,母亲洗手,用湿热毛巾敷乳房,清洁乳头等;2喂哺姿势宜坐位,身体放松,怀抱婴儿,将其头、肩部枕于母亲哺乳侧肘弯部,侧身稍向上,尽量让患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行另一侧哺乳;3,哺乳完毕将婴儿抱直,头靠母肩,轻拍其背,使哺乳时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溢乳。母亲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精神病等疾病及应用抗癌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时,不宜哺乳。乳头皲裂、感染时可暂停哺乳,但要吸出乳汁,以免病后无乳。
婴儿8—12个月时,完全进食乳品、代乳品及辅食,而停止母乳喂哺的方法,称为断乳。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随着婴儿的生长,消化功能日趋完善,应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在8—12个月时可以断乳。从添加辅食到完全断乳的一段时期称为转奶期,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食量,并试用奶瓶或杯匙喂食。注意不可骤然断奶,避免婴儿因消化功能不适应而产生厌食、呕吐、腹泻等病症。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如婴儿患病或遇酷暑、严冬,可延长至婴儿疾病痊愈、秋凉或春暖季节断奶。
(二)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而添加牛、羊奶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方法,称为混合喂养,又称为部分母乳喂养,包括补授法和代授法。母乳不足,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除母乳喂养外,可用配方奶或牛羊奶加以补充的方法,称为补授法,适宜四个月内的婴儿。而一日内有一次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的方法,为代授法,不利于泌乳的建立,只有在无法由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方可采用代授法。
(三)人工喂养
完全以乳制品、牛、羊乳品或代乳品等为食物,喂养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法,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婴儿每天需要的总液量(奶、水)等为150ml/(kg·d)。
乳制品均是以牛乳为基础加以改造制成的,现在常见的是婴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粉应按年龄选用,用量为20g/(kg·d)。调配时奶粉与水的比例为1:7,即用盛4.4g奶粉的小勺取一勺奶粉加30g温开水配成。
全脂奶粉是用新鲜的牛奶经高温灭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按重量1:8(30g奶粉加240g水),或按体积1:4(一勺奶粉加4勺水)加开水调制而成,其成分与鲜牛奶相似。加热后的奶粉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更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和吸收,也能减少致敏的可能性。同时,便于运输、携带及贮存,缺点是挥发性脂肪、维生素等成分有所丢失。
最常用的乳制品是牛乳。牛乳中乳糖含量比母乳低,所以每100ml牛奶可以加入蔗糖5—8g。全牛奶喂养的婴儿用量为100ml/(kg·d)。牛奶所含的蛋白质高于母乳,但牛奶中的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容易在胃内形成较大凝块难以消化,所以牛奶需要加热后才可以饮用,一则可以灭菌,二则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更有利于消化;牛奶所含矿物质比母乳多3—3.5倍,可以增加婴儿消化道、肾脏的负担,需适当加水以降低浓度;牛奶中缺乏母乳中所含的免疫因子,所以牛奶喂养的婴儿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增加。羊奶的营养价值与牛奶大致相同,蛋白质凝块比牛奶细软,脂肪颗粒大小与母乳相似,但铁、叶酸及维生素等含量较少,长期喂养而不添加辅食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婴儿贫血。
大豆类代乳品营养价值较好,制备是应该补充所缺的成分,可以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3个月以下小婴儿消化能力差,最好不用大豆类代乳品。
同母乳喂养一样,人工喂养也需要正确的喂养技巧,特别注意选用合适的奶瓶、奶嘴、出奶孔和喂养时奶瓶的水平角度等,并主要保证奶液的合理温度。
(四)添加辅食
无论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都应该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使婴儿的脾胃功能逐渐增强,以逐步适应普通食品的摄入。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并在婴儿健康、脾胃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月龄                添加的辅食
  
1—3个月      鲜果汁、青菜水、鱼肝油制剂
4—6个月      米糊、烂粥、蛋黄、鱼泥、豆腐、菜泥、水果泥  
7—9个月      烂面、饼干、碎菜、鱼、蛋、肝泥、肉末
10—12个月   稠粥、稀饭、细面、馒头、面包、碎菜、碎肉、油、豆制品等
二,婴儿养护
(一)阳光和空气
要根据婴儿的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特点,安排各种不同的户外活动。新生儿满月后就可以抱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时间为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2—6个月的婴儿可由15分钟逐渐增加到2小时,6个月到一岁可延长到3个小时,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户外活动可以使小儿接触、认识大自然,而且机体不断接受阳光、空气和风的刺激,可以增强体温调节机能及对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及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发生。《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养小儿候》中即提出了“时见风日”的科学养护观。
(二)衣着、卫生及睡眠
小儿衣着过暖,易生内热,使小儿筋骨软弱,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尤其是对寒冷的耐受能力降低,因而导致外感疾病发生。《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养小儿候》,《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等提出了“不可暖衣”的养护观,临床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增强小儿体质的有效办法,值得大力提倡。
南宋医家陈文中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一系列较为科学的育儿方法,并将其归结为“养子真诀”“养子十法”等,其中大部分是为护阳固阳而设,如“背暖”“肚暖”“足暖”“脾胃要暖”,“养子十法”体现了儿科预防医学思想。对后世儿科护理与保健学术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保持婴儿清洁卫生,勤洗浴,勤换衣裤,便后清洁臀部等。保证睡眠,并注意培养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良好作息习惯。
(三)精神调摄
婴儿期是感觉、知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听觉及其分辨能力迅速提高,要结合生活的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觉、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避免暴受惊恐而扰乱心气致病。
三,预防接种
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在6个月以后就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免疫尚未建立,所以这个时期容易发生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和传染病,尤其对于各种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因此,必须按照全国计划生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为一岁以内的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早期发现生长发育异常、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疾病,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合理膳食,注意饮食卫生,降低脾胃病的发病率。

. g4 {" O0 j  g: c)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