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络有功无实的自然与神奇

2020-09-08|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4592 |原作者: 秦玉华|来自: 燕赵中医网

人体防消疾病的内在之本就是其中那有功无实的经络系统。经络之气做为人体生命的软实力上可聚精养神下可调功利器。它以其出表入里全能贯通的网络关系维系着人之生命内稳外适的动态平衡。经络理论是中医在传承中发展的 ...

  四十年前学贯中西的先师在指导我学习中医时就明确指出,人体防消疾病的内在之本就是其中那有功无实的经络系统。经络之气做为人体生命的软实力上可聚精养神下可调功利器。它以其出表入里全能贯通的网络关系维系着人之生命内稳外适的动态平衡。经络理论是中医在传承中发展的源头活水。你学习中医结合相关知识应重在经络方面。耐下心感悟至关重要。遵循师教经数十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感到先师对经络的真知灼见应予以弘扬。四十年前,我在济南学习时与老师不期而遇,大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受。由于我原本有点中医基础,在与他交谈中使我萌发了学习中医的极大兴趣,他在指导我学习中医期间,期间始终未透露其身份及姓名,最后只留给我一部《分子遗传学》的译著作为留念,留言为:清名以宁静,淡利以致远。在相关条件水到渠成之际,我写此文就是为了弘扬先师关于经络的主导思想,进而阐明经络的本质所在。鉴于本人水平所限有误之处在所难免,请予以指正。

一、经络是防治疾病的根本途径
  在国人防治疾病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集防治于一道表现自然而又神奇的莫过于人体经络系统。中医学把经络那有功无实的调控反应称之为经气,这就言明了经络具有可以感知而又不可证实的特殊性。做为人体生命软件以虚务实的经络系统,于无形之中遵循着“全息有别,同息共振”随机选择的自然规律,以其出表入里全能贯通主系生命动态平衡的调控机制,对人体有形组织的功能活动发挥着以道主器的调控作用。本经络做为人体形而上的生命之道,在对生命形而下之器的功能活动进行以虚务实的调控中,通过随机选择的自然规律与‘整合信息、调理关系和复原状态’的程序,对体内外各种有益的信息可进行随机选择和利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是物质的还是功能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相宜就可发生同气相求的益向性关系反应。进而通过相应性动态平衡调控程序的形成和启动,对本体的病变就能以虚务实的发挥纠偏正逆、拨乱反正的抗消作用。以恢复并维系生命状态及其过程的动态平衡。明确的说,大自然赋予人体具有普遍和全能性防抗疾病的内在之本就在这里。正可谓经络通畅身体安康。

二、经络具有生命的本质属性
  在生命自然界里最高级的生命莫过于人类。其生命的延续要靠经传承而来的生灵性精气生生不息的主导作用。只有在本生灵性精气的主导下,有形的机体才能无中生有的形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这里气养形、形载气、气为形之本、形为气之用。由气主导二者相依为用不可分离维系着生命过程内稳外适的动态平衡。这正是人体命由气主而生生不息的本质属性所使然。
  命由气主,我国传统哲医经典对此都有明确论及。诸如“人得天地全气而成”《易经》:“人得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生就在一口气中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在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传承中,生命的源头活水并不是那里有形的实体,而是具有明显时间特征经传承而生生不息的生灵之气。大家知道,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受精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始基础。实际上在这生生之气传承中有形的受精卵只是生命的载体。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元阴和元阳聚合滋生的生灵性精气。这生灵性精气先身而生。正可谓“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篇第十三》。如若失去生气无论是精子还是卵子以至受精卵都将是死物一团。当然,没有有形的载体也就无所谓生气的存在。生命的过程形成并进行在气与形即道与器不可分离的相依互用之中。而气的主导作用在生命体中至始至终。这正是生命由气所主的本质所决定的。
  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从始至终要经历两大阶段。一是产生阶段二是生存阶段。第一阶段的基本程序就是人体生成的正常与完整。第二阶段的基本表现是一个完整机体保持内稳外适的正常状态。一个胎儿完整生成并由母体产生后,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经传承孕育到完整问世这第一阶段的完成。至此机体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已完整具备。本生命的正常状态就要维系在机体有形组织正常的功能活动中。基于生命由气所主的本质属性所使然,具有息导物化和以虚务实之特点的生灵之气,在顺天应时地完成了主导生命生成的第一阶段历史使命后,为了生命生存阶段内稳外适动态平衡状态的保持,通过顺其自然而形成的以虚务实出表入里全能贯通的网络关系,从中继续发挥有功无实这自然而又奇妙的调控作用。这就是中医先贤在漫长防治疾病历程中经承上启下的发现所认识的经络系统。
  在人之生命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中,人体与其经络代表着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的两大部分。没有有形机体的承载和做功就没有什么生命活动及其表现。只有机体没有经气生命也不存在。死人就没有什么经络之气。经络在人体中代表着生命的软件。这生命的软件与电脑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且因生动而更加奇妙。它存在于内稳外适动态平衡所形成的生命过程及其状态中。基于此,在体内无论何种有形组织结构的功能活动都是为生命状态服务的。人的生命状态尽管表现的丰富多采,不外乎正常与非正常两个方面,就人体来说状态比结构更能反应生命活动及其过程的正常与否。状态做为人体生命正常与否的晴雨表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很重要。认识和把握人体状态及其变化正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故有人称中医为状态医学。大量事实证明,防治疾病正确认识人体状态及其变化比直接干预其组织结构更重要更安全。中医治病面向人之整体通过其状态变化以司外揣内。经望、闻、问、切对所获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常有在病因不明病机复杂和病症难定之下也可判断治向何去。台湾《中国中医药大学》原付校长黄维三教授生前给笔者信中就有这样的话:“中医治病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指导下,一面治人,一面治病,往往不知病名,不明病原菌,不识病灶,也能把病治好。”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生前更简明的说过:“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其实就是不认识病,能治好病。”这些话只有深谙中医之道者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诊疗疾病无论利用何种方法和手段,也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与患者经络反应密切相关。因为,上可聚精养神下可调控利器具有生命软实力的经络之气,既有生命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灵魂所在。就心灵相通而言,通过医患良好关系的建立对疾病的向好表现的相当明显,尤其是以心因性为主的疾病。这正是人之经络同气相求同息共振的客观反映。

三、皮肤是经络的完整代表
  经络,表现最为完整且全能贯通的代表之处就在皮肤这人体最大组织中。皮肤做为人体内外信息感传交流之所在,也是生命信息最为丰富的表在之处。体内的变化可通过各种相关反应在这里表露出来。这正是中医能通过观察和触及等多种方式发现体内变化的客观依据。在这里经络以点、线、面相依互用的网络关系,使其出表入里的感传反应与调控效应表现的丰富多采。其中既有阴阳互应纵贯循行的正经又有别道而行的奇经。既有遍及周身呈多种形式分布的络脉,还有更多呈点状分布对各种刺激呈双向传导反应的腧穴。在这经、络、穴三为一体构成的遍及周身无形的关系网中,人体生命信息的感传流变既有按常规循行的规律性,又有走向随机而变的感传反应。主支互通、常奇相伴、‘远亲近邻’及交叉互应等多态的全息表现,在这里自然而又奇妙的构成了一张出表入里全能贯通的关系网。生命信息流变的全息性和全能性从中得到了随机的表现。尽管本网络的感传方式表现的丰富多采,都是以体内相关方面的状态为维系其动态平衡的基本需要。所谓动态平衡,就是本经气所主导的机体内各层面状态变化维系着协调有序的动衡反应。此动衡反应不是线性的更不是一层不变的,彼此之间的消长变化有一个节律性的常度贯穿于其中。
  经脉做为本网络的主流程序,主要代表有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及任督二脉。这十四条经脉阴阳相对的纵向而行是本生命体生长发育的基本需要。因为立体纵向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过程。基于阴阳相依互制的动态平衡是人体发育的根本所在,保持其完整的动衡反应也是人体正常表现的内在基础。人体保持阴阳动态平衡就处于正常状态,而这种基本的动衡关系一经失常机体的相关功能活动就要失调,继而就要有相应病变的发生。“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这句经典之言一语道明了防治疾病的根本所向。手足三阴经与手足三阳经内外左右的相对互应,任督二脉的前后互应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维系其动态平衡的基本表现。经络研究中的一大重要发现,左右同名经脉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和手足同名经脉有高度相关性。这不仅为左右互治、上下互治和内外互治的临床治验提供了科学依据,更是经脉功能主在维系其动态平衡的一大基本证明。除了这十四条经脉外其它如冲脉、带脉、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等,无论它们是对十四经的加强和补充还是联络与约束,以不同方式维系生命过程动态平衡是其所共有的基本功能。在经络系统中作为主流程序的经脉有明显的时序节律。有时序节律的循行流注是它的一大基本特点。调理经脉应在维系其动态平衡中以通为主向。
  络脉,作为经脉支而横者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及周身。络脉包含着机体从外到内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网络信息。它不仅在皮肉筋骨等各个层面有其相应的网络分布,在体内各脏腑中也有具体而又全息的络脉分布。诸如心之络、肺之络、肝之络、脾之络和肾之络以及六腑之络。基于彼此之间生克制化的动衡关系其具体功能的发挥进行的高度协调和有序。在体内所有脏器中具有最高统治作用的则是脑络。在这里大脑两半球左右交叉指挥是生命维系其整体动态平衡的最高机关。这里作为经络之气最高的调控中枢。其最大特点能使生命的自然信息转化为人为的自由信息。功能专向的条件一经具备人为的主导信息可定向操纵体内的经络之气。气功就是一大典型例证。这正如先师所言:“经络之气做为生命的软实力上可聚精养神下可调功利器。”以遍及周身内外多层次的网络关系对经气全能布散以濡养有形组织的络脉,与人体的微循环之间有着虚实相依互用的密切关系。微循环的病变代表着相关络脉盛衰虚实的非常之变。络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常呈渐变积累的过程而进行。如清代名医叶天士所言:“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中医有‘久病多淤,络病多淤’之说。因失调络脉中淤积性的状态长时间存在,其病变基础多表现的相当复杂和顽固。因此,病属络脉之证的调治在通经活络中应重在活络上下功夫。现在,以吴以岺院士为首在络病研究上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整体观念上来看,主向经络治疗疾病尽管在具体运用上通经与活络各有侧重,无论是通经还是活络其目的是共同的。这就是促使经络之气恢复其经通络活的动态平衡。
  腧穴,是经脉气息循行流注应激性的机关位点。这些分部既有一定规律性又可随机反应的机关位点,既有预警反应又有双向传导的调控潜能。因为一个全息的网络系统若没有系关其内稳外适动态平衡的调控机关,要在丰富多变的内外环境中维系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不可能的。在体表遍布周身有着种种不同敏化即酸、疼、胀、麻或有一定舒适感等反应的腧穴,其感传反应既有一定规律性又有难以预测的随机性。腧穴做为经络状态的应激性调控机关,受激后可使激导信号发生级联放大的感传反应。在感传中其调控反应的主要所向是与之相应的组织状态。在这些既有按一定经脉走向分布的腧穴又有所谓的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中,无论这些穴位分布和表达的如何不同,都是本网络为维系动态平衡而随机感传和调控的客观需要。首先说那些正经穴的分布都是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而排列。如此左右对称的排列主要就是维系人体动态平衡的基本需要。在这里经气无论是按阴阳经脉昼夜时序性盛虚交替的循行,还是出表入里盛虚不同的流注都是维系其动态平衡的客观反映.再从所谓的经外奇穴分布的特殊性上来看,也是在身体不同部位不同位点都能随机进行平衡调控的需要。于无定处在体表各个部位都可随机显现的阿是穴,正因为它具有更为突出的预警失衡的敏感性,一经受到适宜的激发其调控效应往往表现的更加快捷而显著。再从身体那些表在的特化器官如耳目舌手足等部位的全息缩影来看,表明了经络以点代面的反应是其全能调控的又一特殊形式。尽管潜在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的腧穴其开合反应具体不同,而维系和恢复机体生命活动动态平衡的机理是共同的。经络表在腧穴这丰富多采的表现方式和调控反应,为中医对它的灵活运用提供了种种可能。这正是在针灸领域特技和流派众多的基础所在。

四、经络固本正原的两大机制
  人是一个既有基本的自然属性又有高度社会属性的生命体。在自然和人为共同组成的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因子在体内外产生和存在。这些不良因子会以各种方式程度不同的干扰人体经气出表入里的正常循行。有些一经超出经络之气正常的抗消能力,与之相关经气的正常循行就要受到相应累及。由此而导致的病变反应就要发生。由于经络具有内外互应的全息性,体内的病变可通过相应途径在体表不同部位以不同方式反映出来。中医就是以此作为对体内病变诊断的客观依据而应用于临床。如望诊和触诊等以外揣内的诊断方法。具体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脉诊,看上去手按腕后桡动脉以感觉其脉动而真正辨析的则是流变于其中的各种气息。就肺主气朝百脉而言,肺经所在的寸口脉是诊察人之经气盛衰虚实的一大方便之处。
  在已远离自然的社会里,我们无不处于各种各样又防不胜防的致病因子包围之中,然而,大多数人为什么又安然无恙。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之经络具有固本正原的自然性。正因为经络固本正原的自然性我们平常并不能自觉到。为了维系生命的正常状态,经络于无形中所发挥的纠偏正逆的调控作用随时都在进行。这也是现代生理学所说人体具有自组织自调控和自修复机能的基础所在。中医经典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除了那些突发性意外伤害类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包括传染病都与人体经络之气盛衰虚实密切相关。因为,作为维系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根本所在的经络系统是人体防抗疾病的内在之本。疾病的发生尽管有千差万别的具体不同,人之经络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是其共有的基本内在因素。基于此,中医的根本治则正如经典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对调整人体阴阳状态有学者指出:“以平为期,就是抓住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本质,指明了医生基本任务和目标。”调治疾病一切都在阴阳上打算,正是那些学验俱丰的中医在临证中能执简驭繁的根本所在。诸如调虚实.调寒热.调升降和调出入等。促使阴阳失调复归常态乃固本正原的根本需要。所谓固本正原,就是经络之气可借助体内外各种与之相宜的有利因素,为恢复其完整的动态平衡而形成的强基固本之态势。进而通过以虚务实的抗消病变的过程使机体得以正原复常。由此可知,正确且又及时的固本比直接干预病变所在更适合人体正原复常的实际需要。这对调治那些慢性疾病尤为适宜。明确的说,无论来自体内外那个方面有形的固本措施或无形的固本信息,越符合经络“全息有别,同息共振”的自然法则所收到的固本正原的效果就会越好。经络固本正原的机制有两大基本方式:即触发机制和导引机制。首先说触发机制,就是人体表在经络腧穴受到适宜刺激时所发生的感传反应。无论是自然的还人为的、是物质的还是功能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介入的还是非介入的,只要符合经络之气“全息有别,同息共振”自然选择的规律,就能产生应有的感传反应及相应的调治效果。由于经络的触发机制对各种触发因子具有适则为用的全能选择,这就为中医外治提供了诸多途径。诸如艾灸 、针刺、点穴推拿、膏贴、熨疗和拔火罐等疗法。如一些点穴推拿手法奇妙效果显著的疗法形成了流派并传承下来。尤其针刺疗法做为中医外治便捷的主要技术流传已十分广泛。针刺疗法准确选穴固然重要而手法运用更为重要。具体如补法中的‘烧山火’和泻法中的‘透天凉’就是运用手法的典型。选穴精准手法灵巧疗效快捷在针刺疗法中颇为常见。‘用针之道贵在有神’是针刺疗法的常识,也是针刺功法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同气相求才能达到同息共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经络之气纠偏正逆的调控机能。
  在触发机制中除了直接触发经穴的各种疗法外,间接触发经穴的常用手段当属艾灸疗法。艾灸疗法作为中医发祥的主要源头,其基本的功用就是以热促通以通促活即通经活络。正因为艾灸在通经活络中能发挥扶阳益气的固本作用,在疾病防治中应用的十分广泛。根据‘艾能灸治百病’;‘大病宜灸’;‘寒热虚实皆可灸之’等中医先贤之说,在传承挖坑蹲灸治肛肠病的基础上我们创新了一种灸熨一体的《泥模灸熨特色疗法》。这具有阴阳动衡之特点以固本为主兼有重点所向的疗法,艾药可灵活配伍灸熨兼能且周身可及。突显了适应症广泛简便验廉且安全性高的传统优势。本疗法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对不少慢性疑难顽症也取得了显著效果。诸如包括类风湿的多种顽痹、重症肝病、多种肾病、慢性胃肠病、顽固性鼻炎、重症肌无力、难治性皮肤病以及癌症等。对那些多病缠身的慢性患者,本疗法固本正原的功效表现更为明显。具体如一患肝硬化腹水的61岁男性患者,伴有高血压,支气管炎、肾囊肿等多种疾病。因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重伤肝肾周身浮肿。后经本疗法调治一个月就收到了水消肿退的显著效果。例二,一患寒湿重症肌无力的中年女性,六月天仍穿棉衣行动蹒跚手无端碗之力十分痛苦。经本疗法调治近两年已恢复正常生活。例三,一顽固性三交叉神经疼中年男性患病十余年,多方求医仍难控制剧疼发作。经本疗法调治一个月而获痊愈。例四一患卵巢癌中年患者,五年间因癌肿复发转移做了三次大手术并切除了右肾。五年后腹部肿瘤再度复发。已无法再行手术的患者走投无路之下来到这里要求中医保守治疗。经以本疗法为主的综合调治患者带瘤生存已十五年且表现如常人。2015年河北电视台来这里时也采访了她。本疗法主要用品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15年《中医寻宝燕赵行》专家组经实地考查对本疗法给与了高度评价。总之,于无形中具有深厚信息资源的人之经络有着极其丰富的调控潜能,无论何种触发手段只要用之得当,本网络那神奇的固本正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正可谓:“治施于外,神应于内。”中医所谓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在这里颇为常见。
  至此还应说明的说,艾灸作为流传最为久远防治疾病十分广泛的方法,为什么现今在防治疾病中未能得到广泛利用呢,主要原因是艾灸费工费时又烟熏火燎。此法虽有无烟不成灸之说。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现代社会的人们,大都注重便捷且又干净的行医和就医环境。人们忽视了祖先留传的这一防治疾病最为广泛且易得价廉的方法很不应该。因为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人为自然之物种,自然是人的第一属性。其生存与生活方式尽可能与大自然保持和谐是维系身体健康的基本需要。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而进行的最广泛最多样最直接的惩罚方式。在去年新冠肺炎发生之际,也就是自然界最低级的分子生命大范围挑战最高级生命的人类社会之时,包括我们有不少地方用艾点燃消毒防疫取得了明显效果。由于艾烟有广泛抗菌抗病毒作用,在这里感冒也很少发生。事实表明,艾灸作为自然性疫苗发生灶的说法是很正确的。再者,艾燃后也没有其他消毒剂反复使用难以完全避免的残留毒性对环境的污染。有些地方也有不少人主动用艾灸相关腧穴以固护本体正气有效防止了病毒的侵袭。进一步说,在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及时配合艾灸疗法能收到协同增效之效果。具体如配合灸大椎、曲池和肺腧等穴,退热平喘效果应快而明显。这是艾灸固本益气的功效所决定的。而且救治环境局部的自然消毒也能同时实现在其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此法在本病救治中参与的范围太小了。应该说,对许多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西医优势互补是其最佳途径。这也是中国医学的整体优势之所在。
  导引机制,就是经络通过各种有益信息的导引而形成的拨乱反正的调控反应。首先就自然性食物和药物而言,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的疗疾效果,现代有关研究多以其内有效成分(化学单体)为主。这样以来就偏重了可以证实的一面。而忽视了疗效的产生还有更为基本的一面。金元时代名医刘河间对此有言:“制方之本,本于气也。”另一名医李东垣也说过:“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尤其是他创立的著名“补中益气方”,至今仍是一个可治疗诸多病症且有很高研究价值的经典方剂。中药不仅有寒热温凉四气也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之气。其组方或制剂入体后的升降浮沉之势更能表明气息的基本作用。所谓气味,即中药内呈微妙相互关系而存在的诸多可调治疾病的功能性信息。这正是一味中药具有诸多功效的本源所在。同气相求、中介调理是中药最为自然且最为奇妙的功能机制。有实验报道,中药清热解毒的作用并不单纯在于抗菌抗病毒,而主要是通过某些过程对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所进行的奇妙调控。经过同一类的调控方式(下向调节)使之适量以不至于过度分泌。由此抑制了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改善了组织损害。有相关研究发现,清热解毒药杀菌灭毒作用不如调节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功效。这也是中药西研始所未料的。基于中药内诸多功能因子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反映,集诸多功能因子于一体的中草药,经以自然性为主的加工服用入体后通过一系列转化和中介反应,使其内那些经转化而产生的功能性信息,在与体内经络之气发生同气相求的益向反应中,对相关经气能发挥应有的导引性调理作用。进而通过趋向动态平衡的固本过程促使经络的失常复归正常状态。对此先师明确说过:“中医用药之妙重在利用经络的导引机制。”可以说,中药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都与经络导引机制密切相关。
  药物归经是经络导引机制的一大基本方式。也即中药不同种类对人体经络脏腑有一定的主向性。即某种药物对人体某一经脉有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脉就不明显。具体如麻黄主入肺经朱砂主入心经等。因此,在利用中药时应结合病变经脉选择主入药能更好发挥其效能。有关药物归经的研究表明,对某种病所选中药并没有发现其中什么有效化学成分,而辩证的按归经应用疗效却又很好。对此有学者已指出:“中药归经是药效学现象,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呈现的循经效应。是中药作用由经气所应而使之的结果。”笔者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对疾病只要辩证准确,结合药物归经处方用药疗效确实很好。。尤其难忘的是2005年春季由于劳累加感冒,一天傍晚我突发胸疼且高烧。由于病急表现严重家人送我去了临清市医院诊治。经检查发现肺部有较大阴影并积液。几天来做了包括抽取积液化验等一系列相关检查,可能因病机复杂未能做出明确诊断。经对症治疗胸部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但低烧不退且周身酸软。症属何病虽未明确但病灶已明。鉴于此我决定自己体验一下药物归经的效果。四天后自行出院回家用中药调治余症(应该说医院先期诊治的作用是肯定的)。在家中我以入肺经的药为主辅以入脾经的药(有培土生金之意)。方药平常十余味,二煎日一剂。连服半月各种症状悉除。至今胸部没有什么不适感觉。当时家人亲朋都认为太冒险了。在中药方剂拆方研究中发现,不少组方中单味中药并没有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成分而一经组合就产生了抗这种病的功效。。这些现象的主要机理除了药物间同气相求的互应作用外,就在于经络导引机制那同息共振的自然选择。古代名医张景岳对此有精辟论述:“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功使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景岳全书》。对神的认识《内经》更有明确所指:“神者,正气也。”现在有学者也提出:“气是中医至宝,是一大科研课题。”过去中医在处方用药中很注重药物归经。注重引经报使之药在处方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关于中药归经的研究受到了冷落。在中药研究中轻视了药物归经的问题,是不符合中医整体观念也是舍本逐末的。
  由内而生的导引术作为经络导引机制的又一主动方式,我国道家和医家都很注重尤其在古代。并形成了以气功为主的各具特色的导引方法。其中一些有推广价值的导引术以文字或绘制成图的方式流传下来。如出土文物中的导引图。基于作为具有人之生命软实力的经络系统有其上可聚精养神下可调功利器的全能性,它为人们自主养生疗疾提供了诸多方式和途径。大量实践和相关研究表明,以大脑为主导机关的脑络所形成的具有高度专向的意念活动,对体内相关经气的循行有相应性的导引作用。气功保健疗疾的主要机理就在于此。大脑作为经络的最高主导机关。由极其丰富的信息呈无以伦比的综合编程与调控反应而形成的功能活动,既有很大的自由性又有一定的趋向性和可塑性。无论是修炼有素者的外导还是自主内修式的导引活动,其意念一经真正进入高度专向之状态,就能对本体内环境的调理发挥其他方面无可替代的神奇作用。进一步明确的说,这经络主导机关其抗病信息一经形成专向而又持续的释放过程,本网络那些失调的关系反应就会发生一系列调整和理顺。这样一来,身体的病变过程就要在其所依赖的非常态内环境的丧失中而消退。这就是疾病可内消或说自愈的一大主要途径。诚然,这种高度专项的意念活动练就绝非易事。但只要运用得当并持之以恒就能获得功到自然成的效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即自觉维系了经络主导机关的动态平衡,不仅是养生防病的第一需要,对各种疾病的抗消也具有普适性。这已为来自防治疾病中的大量事实所证明。
  经络的触发机制和导引机制及其作用方式无论多么不同,利用信息是其发挥作用的基本过程。我们知道,在无形的网络中最大的资源就是信息。信息与其他资源的最大区别就是它具有共享性。同样的信息可以不同的方式或通过不同的途径被重复利用。在经络这系关人之生命动态平衡的关系网中更是如此。且不说常用的针灸疗法就从中药的内外利用上来看,内服的无论是汤液还是膏丹丸散,外用的无论是膏贴热敷还是熏蒸等疗法,最终作用的发挥都是在经络这生命的信息层面。这是生命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五、经络理论是中医的源头活水
  经络做为维系人之生命状态正常表现的网络系统,也即人体防抗疾病的根本所在,既可使人防病于未然又能抗消已经发生的疾病。具有固本正原之基本特点的经络系统,以其“全息有别,同息共振”随机选择的自然法则,无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固本条件只要相宜,就能为其所选用并能形成应有的固本过程进而收到相应的正原效果。这正是把固本作为中医一大基本治则的客观所在。那些意在治此而效见于彼的例子虽不多见,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经络固本正原有其随机选择的自然规律。在疾病防治中我们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只要对应了经络选择的需要就能收到本固原自正的效果。正可谓“善治者,一针一术皆疗疾,一草一木都治病。”记得有位西方学者曾说过:“最伟大的药方就是大自然,自然界蕴藏着治疗一切疾病的秘诀。”流传于我国广大农村那些简便验廉的自然疗法虽然丢失了很多,现在仍在那里发挥着难以取代的疗疾功效,其中许多以经穴为主的疗法效之快捷令人惊奇。应该说,药物取之自然施术适应自然做为防治疾病的一大基本手段,由于符合人体防抗疾病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不会过时。其应用的方便经济且安全性高的价值是永恒的。
  经络的神奇不仅在于它的有功无实更在于其调控潜能的无比厚重。本经气不仅可调动人体现实的抗病信息,对体内深层的抗变信息也能随机进行激发和调动。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人体潜能的根本所在。具体到人体表在的生命根蒂神阙穴的应用就是一大例证。它不仅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用之得当且又及时也能收到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所谓绝症实际上疾病本身并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体内抗变之本的瓦解。即支撑生命活动的经络系统已陷入网络破散的状态。若是这样再好的医疗方法也无济于事。正如先师所说:“正气丧失诸法难效。”所谓死而复生的现象,关键在于体内生命之本经络气机的尚存。因此,只要相关激发性固本条件适宜且又及时,死而复生的奇迹就能发生在各种救治方法甚或相宜的自然环境中。
  先师讲过:“有功无实的经络系统是人体最为丰富的信息调度中心。在防治疾病中可供利用和开发的信息应有尽有就看我们怎样认识和利用了。”基于经络维系生命动态平衡的抗变机制具有全能调控的自然性,在这里能集防病与疗疾于一起;集诊断与治疗于一起;集内治与外治于一起;集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于一起;集急救与慢疗于一起;集医治与自疗于一起。可以说,在医学领域没有那个方面像经络这样涉及的如此全面。内经对经络有这样的基本概括:“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治,病之所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这里既能成就名医与大师也能为普通人所学所用。应用方便灵活且安全性高是它的最大优势。有关经络方面的知识如能得到普及并能为大众自觉利用,无论是疾病防治还是医疗资源节约以及环保都有重要意义,有人说过经络疗法为真正的绿色疗法是名符其实的。基于医学的目的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的,惠及到大多数人应是医学的发展方向,经络疗法代表着医之大道不是复杂与尖端而是自然与简便,正可谓大道至简良方不繁。客观的说,医学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如对一些大病尤其是急重危症的诊疗先进技术的作用是人力不可替代的,但总体上不应对先进技术形成依赖甚至由此所主导,这样不仅大大弱化了医生临床思维能力,医源性药源性疾病也会越来越多,因为,生命由气所主的本质决定着,一个完整的人体活的脏腑功能远远超出其形态解剖的界定;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远远复杂于形态结构上的联系。现在,以先进技术为主导诊治疾病的倾向已引起不少有远见中西医大家的忧虑,这种技术至上的倾向也背离了西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等关于医学‘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对经络的发现可追溯到无医无药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抗争中以朴素的自然观逐渐认识到人之本体具有与生俱来的抗病能力,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本体这视而不见用之则灵的抗病机能具有内外互应全能贯通的网络特点。在中国古代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影响下,对人体这有功无实的生命网络进行了不懈的深入认识和理解。进而形成了效法自然以道识器和以道用器的养生观和医疗观。《黄帝内经》就是在此基础上以问答的方式撰写而成的,内经对经络的论及或曰气曰神或曰道,意在表明生命之本就存在于这上应天时中适环境下主其物的经络中。平衡阴阳.运行气血.调理脏腑.濡养筋骨和营利关节这些基本功能,足以表明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基础地位。经络理论既是中医学的源头也是其发展的活水。就此,再引用几年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关于’证’的研究思路及现代表达”一文中的一段话:“经络是揭示生命现象的一把金钥匙。经络是机体的一个独立的功能调节系统。经络的通畅是保证机体有机统一和实现自主调节的先决条件……。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就今天而言,经络也是中医走出低谷的突破口。研究“证”如果没有认识到经络的本质思路就不会正确。”至此再结合现代医学所处的无所不能而又无能为力的现状来看,即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人体有形组织的干预已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而对许多疾病往往又表现得无能为力。正因为现代医学对人体“形而下之器”的干预已达到了极致,注重中医这“形而上之道”的研究将是未来医学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经络理论具有引领未来医学的最高品质。
  经络现象作为人体生命有功无实的一大难解之谜,在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已深入生命最深层之际仍难以破解,其主要原因就是对经络未能从由气所主生命的本质层面进行认识。未能真正理解中医经典对经络论述的本义所在。“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第十》首言决死生就表明了经络对人之生命具有决定性作用。经络作为由气所主在体内外全能贯通的网络系统,代表着阴阳互根气血互用和脏腑互应这生命过程以虚务实的动态平衡。实事求是的说,现有的经脉走向与穴位分布相当分明的经络图,作为古人对人体经气出表入里全能循行的直观描述,不可能完全符合人体生命密码网络的客观实际。因为,在生命密码极其丰富且千变万化而又能维系动态平衡的人体中,不可能由这既定的条条走向、起止和交接分明的经络图完全代表出来。历代中医先贤在承上启下的实践与思考中所形成的生命信息流注的直观性描述,在绘制成图中难免用测想来补充未知事实的牵强之处。大量事实表明,以针灸为主的许多效果明显的疗法并未按经穴的常规分布与主治而施治,甚至别出心裁而用之。还有那些意在治此而效见在彼的特殊反应。人之经络做为一张天道自成的生命密码全息性关系网,为了人体生命活动内稳外适的动态平衡,对来自体外各种信息有随机选择的自然规律,基于此,无论何种人为的干预手段只要适应经络随机选择的规律性,都能获得应有效果。当然,对经络这一千古卓绝的伟大发现我们没有理由加以苛求。经络的发现及此图的绘制都是空前绝后的。它比现代生命科学对人体遗传密码的解读在防治疾病中的意义仍有过而无不及。
  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虽能借助先进技术对人体遗传密码进行全能测序,但对生命这部具有海量信息天书的解读只能进行在有形层面。这犹如在生命的天然模具上进行研究。由于这些研究方法不自觉地割裂了生命载体与其主导因素的本质联系,要真正完整读活这部文字及编列方式很简单而文意极其深奥的天书是不可能的,到头来要换个思路来进行。正如美国一国立医学研究机构所制定的21世纪医学发展路线图中所言,要探索生命新的研究思路。尽管现今利用高科技手段能培养试管婴儿,然而要完全人为的再造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并不可能。这不仅是伦理的问题。而一男一女在一起不经意间就能‘制造’出一个鲜活的生命,其过程又是那么顺其自然。在人之生命经传承而生生不息的繁衍中,那生成的化简为繁和再生的化繁为简过程表现的十分奇妙而又自然。总之,生命本质决定了经生生不息传承而来具有整体性和动衡性基本特点的经络之气不可证实。只能顺其自然规律进行认识和利用。这正是天道无形道法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基于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是慢性疑难顽症,即经过长时期多方治疗效果不彰的所谓剩病。根据完整固本更适应人之经络整体动态平衡的客观需要,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医患共行1+3的双疗模式。即医生正确的医疗加患者积极配合心疗食疗和功疗。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采取以心疗为主导的食疗和功疗更是一个完整的固本措施,实践证明,这以人为本的1+3的双疗模式,对治疗慢性疑难顽症尤为需要。而且此举也密切了医患关系。

六、经络以虚务实的基本根据
  有位西方学者说过:“生物是利用信息实现高度自组织化的系统。生物控制的本质是信息对其现象的调控。”我国有学者在中医发展论坛上也讲过:“信息是生命赖以存在的至为关键的因素。”以生命气息在循行流变中呈动态平衡的关系程序而形成的经络系统,作为人体“细胞社会”全息性的关系网,是本“细胞社会”以信息“语言”进行“对话”交流的基本途径。在这里有一个以虚务实的过程贯穿于生命之气与生物之器的相互依存共同做功的关系网中。40年前先师就以其非凡的认知能力指出:“经络之气在人体最基层所务之实就是分子水平的细胞因子。”至此,近一步明确的说,就是对细胞的行为和变化起调控作用的蛋白分子。因为,在体内有着这样或那样调控机能的细胞因子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现在已知,在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层有一个庞大的具有调控机能的分子网络,这个网络由细胞因子为主体的调控蛋白所构成。本网络对人体整个“细胞社会”发挥着全能的调控作用。这遍及细胞内外功能各异而又协调共济的调控蛋白,扮演着上应生命之道下调生物之器这第一责任因子的角色。有研究表明,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信息,而且本分子的结构又具有开与关两种相对的电态反应及传感功能。这些也正是调控蛋白能接受经络之气主导的本源所在。应该说在体内那多种类型的兴奋性受体蛋白和抑制性受体蛋白,其相对的调控反应与经气的感传作用密切相关。
  现在已知,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有着相同的基因组结构。却因调控机制的不同而表达出不同的蛋白质以执行具体不同的功能。这结构相同而功能各异的现象,从表面上看为机体生命活动的具体需要。但从物化的角度上难以做出根本性的合理解释。从最基本的酶促催化调控反应的背后合理解释应是这样的,生命由气所主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在基因向蛋白质转录表达的信息交流转换过程中,做为生命本源所在的经气按着生命进行曲的自然程序,于无形之中在这里发挥着以虚务实且精确有序的调控作用。经气这有着生命既定程序的调控作用,发挥在基因与蛋白质两大生命元件之间那无形的信息转换中。其表现则在基因和蛋白质这有形生命因子的转录层面。这正是经气在人体生命最基层以虚务实的基础环节。在体内这些具有调控功能的蛋白质作为经络以虚务实的分子根据,按着无形的主导因素动衡性的关系程序,使细胞内外与细胞之间那千差万别的生化反应维系着应有的动态平衡。调控蛋白也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即综合谓之NEI调控网络的分子根据。在体内具有调控机能的蛋白质包括多肽类举不胜举。多种多样谓之“分子开关”和“信使”的调控蛋白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任何生理和生化反应的正常与否都与这里的调控蛋白息息相关。由于调控蛋白在生命活动中的至关重要已引起相关研究的注重。在生理和病理上起重要以至关键作用的调控蛋白不断被发现。在人体“细胞社会”中种类庞大“家族”众多的调控蛋白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是为综合行动服务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具体功能更为重要。这犹如演奏生命交响乐一样既各司其职又高度协调和统一。只不过这里的指挥是幕后的,是处于无形之中具有生命本质属性的经络系统。
  此文虽出自笔者之手,除先师主导思想的支撑外,还有一个水到渠成的大背景,这其中既有中医振兴之时的到来及相关理论探讨的繁荣,也有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新进展的启示。信息时代信息知识的极大丰富也为本文带来了很大帮助。正可谓引睿智以启悟集真知以大成。

  作者简介:秦玉华,1950年生人,民间中医,长期从事中医经络与外治为主的研究与实践,在传承中创新了一种《泥模灸熨特色疗法》获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出版一部中医科普型小说,邢台市中医学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浊毒理论研究分会理事,现受聘于本县河西镇卫生院国医堂从事中医特色诊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