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回春》有“凡疾者疗之,沉疴顿起,如草木逢春”之意。书后【云林暇笔】章节载有“医家十要”、“病家十要”为后世医者含灵养正之守则,亦为苍生保安康健之金言。
- V( x5 y; E% s2 ^
' l0 b. | l0 ^/ x医家十要( y- g9 `: ^2 q! w
- g( _8 G) n; t) r6 i. j O医家十要‌是古代医家在行医过程中应遵循的十条准则,旨在指导医家在道德、技术、人际关系等方面达到高尚的境界。以下是具体的十要内容及其解释:‌12
. X. d y6 t' c* w) F
: U G$ D/ j, M, V: k‌存心仁慈‌:医家应以救人为天职,怀揣仁心,博施济众,惠泽深远。+ p& v7 r3 o5 ]
1 m$ ]$ E- U* Q( X) y; r0 N h
‌精通医学‌:多参群书,精通医学理论和实践,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G0 Y/ F5 z7 i8 C" K% g) C
% S/ I! M m7 a9 T‌精通脉理‌:掌握脉象分析,洞悉脏腑经络,准确诊断疾病。
: \2 {1 C- V/ P+ P
" Y }1 \4 q* q6 |* ^‌识病原‌:了解疾病的根源,敢于面对生死,成为真正的专家。* ^" X8 Z: M4 q
; N8 h" m+ u) r0 o/ y5 j0 Z
‌知运气‌:了解五运六气,根据岁序变化调整治疗方案。0 x' G1 l$ j# H, b3 D6 R
" d. p; U- _8 u/ o& [! Y‌明经络‌:准确识别病位,避免误诊误治。
# Z7 f7 r0 x+ m4 \& n# L$ ~2 K O& T- q
‌识药性‌:了解药物性质,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避免因药性不符而伤害患者。' c$ w1 J/ G; o
$ ]$ {/ K6 q4 ~: {+ k) @8 f: S
‌会炮制‌:掌握制药技巧,确保药物效果。) y. x; z! U! e/ b* g6 B5 n
2 H# [1 c, m. V7 b
‌莫嫉妒‌:谦虚学习,不嫉妒他人医术,持续改进自己。% ^/ i3 z2 @$ u
# w9 l7 ^5 u5 ^
‌勿重利‌:行医时不应过分追求利益,平等对待贫富患者。
/ [' ^* h L$ ^. M! ^8 R1 H4 J! }3 I& P% X R Q* Y
) r- W/ p4 ]/ e a' w4 i' w: i/ i“病家十要”原文:
" P8 _2 B T) ?. i& q `9 T一择明医,于病有裨,不可不慎,生死相随。
" W! ]+ x0 N C' i3 r3 c% P* {选择合适的医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疾病转归的保证,关乎生命。这里用的是“明医”而非“名医”,是说能明了病情并知道怎么处理的人,而不一定是名声大噪的名医生。对患者负责,专心用心的就是好的医生。2 Q# V) ]* `$ A
二肯服药,诸病可却,有等愚人,自家耽搁。" I" e6 X7 O! s/ e0 h
不遵医用药是愚蠢的行为,生病了要以严肃的态度坚持服药,否则就会耽误病情。
- y9 q+ g- K' W; R0 l三宜早治,始则容易,履霜不谨,坚冰即至。
4 I- e- v3 d9 N+ F4 X7 k% e“医生治病,救不了命”。治病要从轻,不要等病重了再求治,当耽误到了“要命”的时候,神医也难救。' v/ n5 U& F' O! H2 M h. V
四绝空房,自然无疾,倘若犯之,神医乏术。/ B3 h- J. m& X$ i' [* Q( S
意指治疗期间尽量不**,否则病情反复,神医也没办法。
' z7 E9 X- M Y- Z4 T T+ M2 o/ h五戒恼怒,必须省悟,怒则火起,难以获救。2 R) t. G1 t" \2 T, V! Y3 b' R: z
怒伤肝,肝主血,血热则心血虚。生气恼怒,伤肝且伤心,血热则五脏六腑都受影响。生病治疗期间控制不住生气恼怒,难以获救,这对肿瘤病人尤为明显。
# W! h6 G/ G' n N/ y& o六息妄想,须当静养,念虑一除,自当清爽。
, A! c+ m# G+ R+ g" k3 U @有些人生病了就胡思乱想,殊不知忧思则伤脾,脾虚则影响肠胃运化。没事就别瞎琢磨,该干嘛干嘛,精神爽利,身心放松,肠胃吸收好,疾病就容易康复。
c; c3 T' ^9 C5 s2 n6 X七节饮食,调理有则,过则伤神、太饱难克。
) }7 K8 X! j% A Y, W饮食要有节制,并根据要求不吃犯忌之物,以利于治疗。如伤脾又伤神,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M6 N! K j# L2 x2 z
八慎起居,交际当祛,稍若劳役,元气愈虚。2 t0 s& o2 j" Y* ~
生病期间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劳累过度伤了元气,疾病就会久缠难愈。
% }% u2 X$ _' B" ]九莫信邪,信之则差,异端诳诱,惑乱人家。0 h% @& W3 C R5 o, X+ H
病了就得静心治疗,信奉邪魅之人以“善恶报应”误导,甚至欺骗诱惑病家,若信之只会耽误病情。
L* V, \7 h( \* ~* n/ L十勿惜费,惜之何谓,请问君家,命财孰贵?
$ F9 u1 `! ]1 e8 T# Y
$ y* u" M" ?7 X( b C自古治病都要面对“钱”的问题。健康无价,要把生命放在首位。这不需讨论,只一句“命财孰贵”,只关乎自己。 e) H- v6 r( ]! q; R2 Q4 k1 n
' o# K( P6 `! \5 r# H
# n& o) o6 ~/ ]; C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