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河北省打造“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建设能力和水平
曹东义 发表于:2024-9-12 08:26:1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108
冀中医药函〔2024〕 号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举办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建设培训班的通知
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药监局、医保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其他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
为提升我省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能力和水平,学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新理念、新方向、好方法、好路径,更好适应新时代中医药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24年9月23-25日(周一-周三),23日下午报到,25日午餐后离会。
二、培训地点:
邯郸市招商迎宾大酒店(邯郸市丛台区联纺东路512号)。
三、参加人员:
(一)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处室相关负责同志;
(二)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主管领导、中医科长,药监局、医保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主管科室负责同志;
(三)其他设区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及辛集市、定州市卫生健康局主管领导、中医科长;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主管领导、主管科室负责同志。
四、培训安排:
(一)开班动员。
(二)专家授课。国家、我省及其他省份专家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政策解读、经验介绍、工作辅导。
(三)工作交流。邯郸市介绍创建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情况。
五、培训要求:
(一)请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统一收集本市参会人员名单,其他地市直接报送指定邮箱;
(二)培训班负责学员培训期间的食宿费用,差旅交通费用回本单位报销,外地学员请于23日晚8点前在酒店大堂报道,邯郸市学员不安排住宿,请于24日早8点15分前到会场签到;
(三)培训期间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严明培训纪律,按时培训,严禁相互宴请、饮酒等违纪违规行为
联系人:省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处吴寅莹  66165525
            邯郸市卫健委
  箱:(邯郸邮箱)
附件:培训回执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9月  日

+ l+ W! f, K- [! f
附件
培训回执
地市:
姓名
性别
民族
单位及职务
手机

, t: i. A1 _6 Q. V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16 10:53:07 | 阅读全部
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 ?# b( ~/ @$ W7 b7 e: I" q& O: h- S培训班日程安排! J! @7 i6 I  s/ }8 X* n
8 L. K4 [+ ?; D
时间        内容        主持        地点
' F9 T0 V; {; I0 n9月23日        14:00-20:00        报到                  A# b! w5 c8 _6 @+ p: e
9月24日        8:30-9:00        张凯同志作开班动员讲话        刘彦红       
  H- x8 G9 X% x8 U        9:00-11:3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玉凤) C6 b3 m5 B. r) M6 W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 o( n; W7 R6 r. E. h; n" N3 |        11:30-11:40        邯郸市作工作交流               
; y8 K; X  U4 A/ S+ p/ ]5 D9 i        12:00-13:00        午餐                $ L2 z* W4 u1 v& v1 x
        13:30-15:00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边继云        刘麟韵        6 I5 W/ N' L" p. C1 o4 C% T
        15:00-16:30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崔书克                5 W9 X' ?& g8 n3 X2 w$ v
        16:30-18:00        山东省威海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科科长毕晓丹                ( w4 A! N3 F0 c& S; n
        18:30-20:00        晚餐               
' f! f, ]' z$ |- C" C0 Z1 i) c9月25日        9:00-11:30        王志伟,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刘麟韵        1 R! F6 Z# }& a
        11:30-12:30        午餐               
3 M$ U, X/ M: ]( q2 V        14:00前        离会                . {$ R) I4 F  ]. A: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18 08:00:40 | 阅读全部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 W% J9 H1 ]( Q# i
中国中医( b, J7 B( y3 P, K
2024年09月13日 12:03 北京! O" [+ L/ }! x5 K* @1 x: T
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 h0 {, {) i- y- G4 _+ _- l5 N1 Q% f* U, S# P

( T' t- |% e$ q" F内容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G. W8 e) w0 G( \
/ Q' g+ I! |2 Y1 Q5 l% z
8 G: b6 d5 a3 s$ s* X& e+ f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u# X  S3 L/ ?) N; s) o& ]6 G& _; i( p# t& `

/ \! i4 _3 d% l
& T2 Y6 r1 ^2 l: i6 K  o' `国中医药医政发〔2024〕7号' c- Y5 i9 y- R

. c; a! i; D1 ~7 e  `) t  G; O' s  h
" H9 X- H6 N  x# A
0 ]9 s. j8 Y* H* x; W' y!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中医药局、药监局:
6 C4 W4 ?4 H, I& A) @, Y. |2 n4 w9 M& _+ ?  l) G

: o" d2 x: F6 v8 ]县级中医医院是县域内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是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是城乡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重要枢纽,肩负着维护基层人民群众健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V: s* ?5 M& ~' g. q& Y' n
( E/ R: T& B  ]8 G3 Z

$ a! Z5 C- X6 o# g& |% _* K; C7 N- Y7 J7 O, I1 Y1 m
一、总体要求
, n- Q. j: u; F+ w- R; c* m$ w4 G" S  C
# {. T' E; H: B" W* C# N* U

0 I4 }+ d9 h% `9 x  V0 g1 A" h; b6 D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县级中医医院补短板、固根基、扬优势,提升医院在医疗、康复、治未病、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全领域的服务能力,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H& @' I6 C* d( i$ E
' z" @! ?4 G1 l" X5 {& ?7 t4 {
1 U) K' j" O5 R7 Q
1 f! r6 @# v4 a% B# J/ s5 h
到2030年,除人口小县外,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化,引领县域中医药发展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提供中医药保障。
: A( T+ c3 y3 ^4 x" j5 g  P! V6 f1 G$ t, \$ M# r4 i% ?
( E1 z, S* l  ?/ c* q; v  `
8 ]# g( g% i* n1 x0 R8 X
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县级中医医院力争实现五个“100%”:6 X; w' p' `4 y0 K
( r& g# t8 ]$ E+ `- {4 e

( i: E) f; X+ f! x- C
; o% I" \  J' ?7 G& d——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标率达到100%。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部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力争5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P* |6 n0 k5 ~$ ]
( B1 b- `' Z  J- n9 w2 ?  a0 f

# D0 f9 L0 c7 P& d- h( r3 I) s  }  }9 |! j9 V; j! W' j, C+ ~3 F
——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标准化率力争基本达到100%。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力争基本达到《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门诊、病房、功能用房、配套用房满足医院运行需求。
! o; D* u9 V& Z0 ^& |% I
! ~) v, d  ?# Z" e  y% `% c8 `1 c" X: A) {0 I& o- Z) m, D

9 A. ~* s7 {$ T* a* k. V8 k——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标率达到100%。县级中医医院医师结构更加合理,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达到60%以上,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达到30%以上。# H- g2 l) R6 D1 ]$ H

/ K4 k' N1 ?! ~; R* h6 L* R
) {: N# T; a, i4 X) o9 B$ r- G( A, @$ A' s* {) F2 {! j% q, [
——县级中医医院二级甲等达标率力争达到100%。已建有县级中医医院的地方,县级中医医院定位更加明确,功能更加完善,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水平。& ^# }: u1 l3 k5 f0 L" n4 G1 c
! C  H1 S5 Z& d. T* m9 w* I
0 x. o! X9 X) ]# C6 |
4 X  v' i3 q" P8 h6 R: y( {5 x
——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标率力争达到100%。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全部达到3级以上,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全部达到4级以上。. W( f: x, l7 b0 ~- }1 e

1 C4 I' m+ \: ]+ E9 S; u  ~0 A. `6 n& s7 I0 n

3 B7 a; B! r9 J二、建设任务
5 M& f' D- Q! P( V4 ~
2 o0 ]" F) h8 L3 N3 S8 ]! Y" i' F6 [4 i) o3 l1 X

& S5 J/ f/ b# N(一)完善县级中医医院设置
% x) n6 S$ Z# S/ w  N6 F
# @& I; T: f% \4 C7 H
; M! f* \7 M- F  z% `! ?
- m8 |6 A$ B7 R7 u+ R/ M" P: E. n1.加强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加快推进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县级行政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的,不得在医联体等各类建设过程中,变相地取消、合并县级中医医院,不得委托企业或其他营利性机构管理经营。除人口小县外,尚未设置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的,优先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到2025年,80%以上县级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水平,500所左右县级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水平。9 t5 H% o3 r7 W2 v

& \5 n) g$ X' w2 E2 }" Y4 k( T& n6 o0 J$ a* H  z0 H3 ^/ t

- H# I  I9 ?; I5 m0 H2.改善县级中医医院办院条件。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县级中医医院床位规模和院区布局,加快院容院貌和陈旧设施改造,合理规划设置分院区。鼓励县级中医医院开展病房改造,提升二人间、三人间病房占比。加强大型医用设备和中医药常用设备配置,重点完善急诊、重症、手术室、抢救室等设施设备。加快医院保障性设施改造和提升,重点推进适老化改造。力争5年内全部达到国家医院建筑耐久性和抗震指标。
6 b+ @, w4 f$ G  D3 ?8 Y
2 l; f9 t( D$ `0 x! \2 ~6 G1 y: I% O6 v% e" i8 Q
  ~( k5 m# e3 Y- B
(二)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 s# Q) P( s( d( i6 H7 X9 D" @
( V5 p4 v3 l7 e$ ~9 N% _. d
$ \) a  l4 R4 n6 N7 b; T! b1 Y7 M* J/ E. M6 v" L9 ?% ~3 Y, o( H
3.加快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围绕中医诊疗具有优势的专科专病,培育一批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一批专病门诊。发挥国家和省级中医优势专科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建专科联盟等形式,牵手县级中医医院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建立上下联通、互补互用的专科帮扶机制,形成专科发展雁阵,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 [" N, E+ z0 y1 L
' k  G4 q9 ^2 a# f* S3 v& N. _: P: {7 v, M

" X: [6 z* O# W! g4.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健全县级中医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以及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设置,完善床位和医护人员配置。加强中药配备,强化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用。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建立胸痛、卒中、创伤等急诊急救中心。到2025年,力争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均规范设置急诊科,并纳入院前医疗急救指挥体系。三级县级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占比力争不低于4%,二级县级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床位占比力争不低于2%。6 e# `5 ~  V: y& r6 s

5 t' I5 p. e& F" k/ r& K' L5 t
" _, b% v1 L" D8 H) R# D4 N& N8 T1 d
5.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医共体建设。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中医药服务标准、服务质量评价和督查标准。对于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的医共体,中医医院要指导各成员单位提升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对于非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县级中医医院要指导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县乡中医药服务同质化。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对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的医共体在基础建设、设备投入、专科建设、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3 i7 P2 s$ L" b! c( [
5 `/ M  \3 U: ^0 E4 j3 ~
' }1 S' |4 M( i2 e
, l/ ^/ B! G- C1 D4 ~: _6.完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健康服务功能。加强老年病科和儿科建设,按照区域老龄和儿童青少年人口数量和比重核定老年病科和儿科床位规模,原则上三级县级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病房,老年病科床位数不低于30张。优化老年病科医师专业组成和结构,提高老年病科多病共治能力。健全县级中医医院康复科设置,实施一批县级中医医院康复科能力建设项目。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县域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推进康复科专业分化。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强化对患者中医药健康知识指导。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培训及管理,提高中医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和中医特色护理能力水平。
: h1 @0 m0 a/ k' Z9 O5 D6 K( s2 q9 E' S' B' C8 |8 P( q; V0 W/ ~9 i. r

! E5 \* H) A# [
7 V: _& e# ^2 @7.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县级中医医院应规范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加强医务人员中医疫病防治、急诊急救能力、医院感染防控等知识的全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开设传染病病区,提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 I4 Q- v# p5 F. J

# F' t7 Q% F; p: E- k& T) f' \" A  o) t3 t" t% g. E. a
+ V& i8 P; u  k+ U7 x6 t' v" D
8.提升中药药事保障能力。健全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设置,根据中医药服务规模合理配备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药物治疗管理的能力。推进中药房、煎药室智能化提升,鼓励县级中医医院开展县域共享中药房、煎药室建设,依法规范开展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公立中医医院不得承包、出租中药房,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中药房。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门急诊应能够提供2小时内急煎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三级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制剂室,鼓励医院研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中药制剂,符合条件的可按程序纳入省级医保支付范围。$ B0 o/ Z1 R% ^# P- l0 I
5 Z8 [( ^- _8 w" p0 k

9 ?2 Z  b1 X. u. v6 @  a& u
( @- j; _" }: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v: W. Y) `! i) d& e
9 i; R- M8 _# ~+ g" y5 t" u* D: [* x9 J( M4 s0 a/ G0 ~: l

2 z5 g% u& Q* D# L- m' R9.严格落实中医药人员配置。地方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按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等要求,合理配置县级中医医院人员,中医类别医师配备应逐步达到60%以上。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中具有中医药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不低于60%,医院主要负责人应熟悉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实施县级中医医院领导班子轮训制度。县级中医医院60%以上的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中医类别医师资格,临床科室负责人为非中医类别医师的,应具备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经历。
: c' X3 \. S$ A2 M2 v4 g
/ @" e3 I* f3 n' Y5 |
2 r% ~/ F3 P: \
4 ?$ I2 f; c$ v- S/ ]* q. G10.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设立符合基层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根据县域需求,支持县级中医医院中医医师参加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推进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支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对口帮扶形式建设传承工作站。深入落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县级中医医院师承教育开展率达到100%,在市级以上师承教育项目中对县级中医医院人员予以倾斜支持。# l0 ?; m- Y6 l  T; c/ E

1 ~5 r2 s2 j/ i* A, Z1 M) ~1 d" ^0 |6 B: x* k

+ P" d0 d2 a$ w( @9 G! o11.建立人才引进使用激励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要求,健全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注重向临床一线倾斜。落实卫生职称制度改革有关要求,合理增加县级中医医院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强化中医药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考核。在基层人才项目评选及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县级中医医院应占有一定比例。鼓励高年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带徒,并与职称评聘、薪酬分配、评比表彰等挂钩。. m* b2 z2 p" X) N, ]

9 E' U# u' e0 \) O0 T# V, K  o/ a7 N0 v  y

' H7 R. @$ l0 p  o- T" T(四)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7 W2 |; ]- X5 j/ Y) \" b
# {! _- j. }3 Q9 |- E' T# H/ \# f! V  L- D
' j2 e5 D$ ~! @! y
12.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健全全员参与、覆盖临床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建立医疗服务点评制度,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质量数据系统评估、反馈和激励机制。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主体责任,围绕医院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执行力度。以中医药临床指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重点,加强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管理和“三基”培训考核。加强中医病历、处方、医疗技术应用的考核和质控,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行为并持续改进。到2025年,中医质控网络实现县级中医医院全覆盖。
' Q7 S3 j0 C" R- j* y/ f
6 m9 {0 |, T+ C1 L8 \
! {6 P1 t& h0 K* s5 ^9 `2 o% [
& P- _( N$ T; a- A13.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统筹规划和投入,全面落实《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和卫生健康信息行业标准要求,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到2025年,力争70%以上二级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3级,力争65%以上三级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4级。
1 O. V/ \: `$ T2 z/ ?4 u/ Q* n' a6 k$ D5 e3 U* B: _* M

) c1 x7 n4 \8 x) W/ N9 R
5 G* Z( z/ w. t% U(五)提升科学管理和治理能力) S3 D  y5 H8 X5 N) Q" R

+ z4 p, e# [- X7 Q! O8 e9 x! {( ]- B  A

: ^$ b% p) l  p9 _2 [2 X+ p, E14.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县级中医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应当实行党委书记、院长分设。健全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全面落实“支部建在科室上”,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健全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控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防范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医保基金规范化使用管理。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提高人民群众看中医、用中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5 \( _; O$ f9 u" H' L9 Y, @# L1 _
" M9 c8 A' y3 b' G, o
$ C! o7 d0 d8 v6 @
3 y. Z8 j2 ?2 y& ]. I
15.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县级中医医院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积极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积极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促进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力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分的人文关怀提升医疗服务的温度。
( J! K, L& W: l" J" _3 K" b" J& q- y! H! a- N

8 i* M6 ^- `  _  {
2 f6 d8 u/ Y# D; B/ v; }: _16.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般中医医疗服务可继续按项目付费。探索实施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遴选中医病种,合理确定分值,实施动态调整。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县级中医医院要落实医保基金使用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完善医保管理组织框架,建立健全医保管理制度,强化诊疗行为管理,规范诊疗服务收费,丰富医保内控举措,提升医保基金规范化使用水平。
0 o, Y+ E7 P) a& x
/ U7 x, d  U3 q; U4 ^1 t$ g$ [# z' ^) M8 x$ H6 z$ @0 ~
2 f$ r% R1 ~6 E1 W5 F) x
三、加强组织实施
, O" g# U7 B8 j/ s9 W3 K
& K+ E$ D- r$ S8 b: h3 _3 Q1 H/ o
. [& c( I- V7 D( {) f: z2 `
9 R- @4 x2 }6 i/ j9 ~9 q(一)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药监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根据中医药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人员力量。各地要把推动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为县级中医医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s% K$ o! q' V! N7 U  q% Z4 e8 w5 d' Q
$ D9 v  `$ p) S/ t

% V! w- d$ N- w1 E(二)加强政策保障。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对县级中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政府投入政策。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中医医院工作,结合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中医医院、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等有关要求,持续推动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 E8 W: t( y) o6 W6 i

5 A  x. [" Z' W) [6 o; T4 C4 N1 U
* N, T1 |% C2 |# D0 @  d9 h) ^
0 g* u5 a- w9 ^5 E(三)建立评价体系。国家中医药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各地按照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o& W5 q1 j0 t

( |) R9 V4 E" q4 C7 @, S% [8 L! Y8 q' |& U7 v" I
1 l" O0 ^  g/ \# P: Y
本文件所指县级中医医院是指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其他行政部门举办的中医医院,县域内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院可参照执行。; [1 K0 G2 u/ n! }5 ~
; @: r% r6 O( Q% d
) A9 B# J( Q. z- \
; A9 F: w; D+ h: ?
国家中医药局; c0 ?$ m8 `4 q/ q) s- r1 V6 C

- ~. a/ f6 I, f! F) v: j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G8 I$ P$ d  V& q# t: x! Q, ?5 Z3 s& R$ m$ X
国家卫生健康委
8 [" i" m( r: |5 Y" C7 A0 L- [& [* I* A7 b, r/ c& m
国家医保局
; B5 b$ E7 g7 K  w' D- }9 P
9 X  x3 U! r$ ~6 T6 o( `国家药监局; c% }' X; n1 H$ z2 I8 `

' |& \  _3 Q2 C& e0 C' k2024年8月26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2 17:17:33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9-22 17:22 编辑 6 Z% d+ K: J/ X
+ Y7 H2 h$ z4 q
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
. m) u! v7 P3 G$ R邀 请 函
! ?7 r/ B# [/ q
$ U0 k! }( A) n4 o2 }; n曹东义同志:
2 v) L2 [" N$ B, e8 k$ O您好!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受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负责 对省级中医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中期评估工作。经学会会长办 公会研究,拟聘请您作为专家参加评估,主要有二项任务:一是 参加省中医局举办的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训 班 ,时间为 9 月 23 日至 25 日 ,23 日报到 ,25 日午餐后离会 , 会议地点为:邯郸市招商迎宾大酒店(邯郸市丛台区联纺东路 512 号)。二是现场评估。定于 2024 年 12 月 中下旬,对 5 个(秦 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 区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组分 4 个组,集中一周时间完成评估工作。 现诚挚邀请您参加 9 月 23 日--25 日在邯郸市举办的省级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训会议,并将个人身份证号发至联系 人,以便购票。7 ^, M, O9 J7 @' \
望予支持为盼!6 t7 {. H$ F+ H. n! R2 r
联系:于
0 z9 m- D0 U, D# F7 b6 F$ ?3 e. e; ^! W, c
附件:1.关于举办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训 班的通知
( X; _, T% T9 ~: f/ i2.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训班日程安 排
0 K2 N& f7 \% n# M$ [
9 K: g* p6 ?/ H5 A3 i( T0 r5 I: x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9 M* _* e" L3 Y! J. q
2024 年 9 月 18 日0 ^( J# h6 T* z
附件 1
) l& l8 k8 [& a3 |. {& P( i8 L冀中医药函〔2024〕125 号% `* \1 y% i0 e# |- n7 y2 p4 a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0 E1 `9 _& v% z5 F+ F4 I; H8 j
关于举办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6 [* O! |7 b. E* U9 @3 @
建设培训班的通知
& v7 m0 K/ ]6 ^0 a" L1 `4 K" }+ d
' I. N& w/ N3 ]& q7 Q* N
: J" o1 N2 a1 y; J' r, H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雄安新 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
4 ?- n( ^. _  x. _8 q为提升我省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能力和水 平,学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新理念、新方向、好方法、好路径, 更好适应新时代中医药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省级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2 \' c. [) Z- c6 S0 z8 J5 C; B0 s% T
一、培训时间:9 P- ^& V+ l6 o; o/ @
2024 年 9 月 23-25 日(周一-周三),23 日下午报到,25 日 午餐后离会。* {, {7 U- g) V& a" w4 t) O
二、培训地点:
* h4 n2 `2 a  U1 D1 I1 R邯郸市招商迎宾大酒店(邯郸市丛台区联纺东路 512 号)。
  H  ?( A7 C* z1 g0 R三、参加人员:+ ~8 v; H6 a' i! F
( 一)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处室相关负责同志,邀请省药品监 督管理局、省医疗保障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9 B3 E3 r3 |+ n1 ]% `5 i$ c
( 二)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市卫生健康委( 中 医药管理局)主管领导、 中医科长,并请邀请药监局、 医保局、 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主管科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4 `6 Z; ~2 o+ Q6 n
( 三)其他设区市卫生健康委( 中医药管理局)及辛集市、 定州市卫生健康局主管领导、中医科长;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 务局主管领导、主管科室负责同志。4 \" d1 C" H; _/ O% o
( 四)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期评估专家组 成员。6 U4 \7 T" u) p0 i6 M% w7 E2 k
四、培训安排:
  \$ M. ^, [3 J1 k( 一)开班动员。
% \- q6 Q) F5 e! [! Y( 二)专家授课。邀请国家、其他先进省份及省内专家就中 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政策解读、经验介绍。% `; R' Z, g0 a4 i/ j/ C
( 三)工作交流。邯郸市介绍创建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试验区工作情况。, D/ W; M8 L% C- t0 W! z$ K( u; P' q' _
五、培训要求:5 O. [$ \5 u4 {+ p
( 一)请秦皇岛、保定、邯郸、唐山、邢台市卫生健康委负 责统一收集本市参会人员名单,其他地市直接报送指定邮箱,请 于 9 月 19 日上午 10 点前报送;+ g: l( u9 T: ~# g5 q% j2 i
( 二)培训班负责学员培训期间的食宿费用,差旅交通费用 回本单位报销,外地学员请于 23 日晚 8 点前在酒店大堂报道,邯郸市学员不安排住宿,请于 24 日早 8 点 15 分前到会场签到; ( 三)培训期间严格遵守 “八项规定”,严明培训纪律,按时培训,严禁相互宴请、饮酒等违纪违规行为。
) E$ i8 d5 s) `: V+ K' P$ c9 j* d; l4 B- ?+ W9 w8 T; k
联系人:省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处吴寅莹  0311-66165525 邯郸市卫健委中医处史丽媛  0310-8168031
& m8 |8 {* j# |3 v邮  箱:zyc@hdswjw.com
6 k- {* E9 H- X% R+ f/ m" R) H- r4 v) m! O/ R3 G- k: M; f3 u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4 年 9 月 10 日  Z3 d6 l) v% [, b& U9 F& p# i
- t8 e4 F" h0 g4 C+ z! N
附件 2% q$ }3 J2 Y) D! Z' t
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培训班日程安排0 ]2 c4 J* X/ r& h- A3 o1 h6 G
时间        内容        主持        地点( [0 X, `6 N' m1 c
9 月 23 日        14:00-20:00        报到                ) \6 L/ H7 G1 |+ e
# v4 Q1 L% l/ e9 e7 n9 ?- Q- Y; ~7 o" y
9 月 24 日        8:00-8:10        邯郸市卫生健康委领导致辞        * z# r# g5 x! {& f& Q
, e5 J! h* q! J$ v  P0 ?
刘彦红        
- q0 [3 l0 n7 {; h- T6 @4 k        8:10-8:30        张凯同志作开班讲话               
" w" u! ^3 L+ U& z6 {2 B        4 Q6 m+ X* p, ~8 [2 Z7 W% y
8:30-10:30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工作实践
  y' {) p: y' Q; |8 j0 I. C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李希贤                0 r' u5 D5 W& w- S
        
5 R) C% @4 n3 b+ k0 c! w6 o10:30-12:00        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几点& b1 ~! R* n8 b6 a+ e
思考
7 X% g! d* z( L  B" F' j: A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健锋               
. H: D7 ^+ e  ]        12:00-13:00        午餐                * Q) Y& d3 t$ I# J
        7 s, V/ z/ C. I) @
13:30-15:00        南阳市开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 O7 ~4 l7 t+ k7 L
验区建设实践
: @) v( X, L9 ]# p' g" B/ G河南省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崔书克        1 ]6 j: d- _' R+ X8 ~/ y& z9 a! T9 b
刘麟韵        1 t6 M+ p. [% y& Y: K
15:00-17:30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
& K8 L4 L& d' x8 |% s# l, H7 N见》解读
3 x4 ^& A7 U0 o, }+ _) L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副主任- o  q3 E& T& C% z  o& u" K' k
赵玉凤               
0 d# M( o1 ^$ G4 x1 f5 c        18:00-20:00        晚餐               
3 F# b+ E$ c+ r, r; B' }
- Z1 P8 N+ {2 f: S9 月 25 日        
, n/ z+ j' K  g/ P7 N$ h- N9 x7 _8:00-9:30        中医药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现状与前景 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白翠玲        : p2 a4 V, ?6 q/ S& _/ o0 b4 g. I
刘麟韵        6 w7 x! d1 I, g4 q9 P# v+ n
9:30-11:00        威海市开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 验区建设实践
1 @. H* k2 J, W% f  H6 H/ R山东省威海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科 科长毕晓丹               
) Z$ t9 B  z, ^! U0 |& R  H        11:00-12:00        午餐               
" F" B7 Q5 Q* z( l9 I& e1 ^5 b        14:00 前        离会                1 h' Z/ B/ K0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2 17:24:27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2 17:17
3 t" F5 u, b7 `9 @! `- G# j# C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
( n5 R' S( B0 \/ i: K6 o邀 请 函

* n3 U! w! ]7 @% z: g馆陶县中医医院文件! t/ U. _0 z  U* C7 h# Z6 [$ e

4 b6 I0 u1 e: M) n# b2 W馆中字[2023]52号4 ?) \' C: s- A

  X3 P7 }) o  v, y, @0 Z6 K# N0 j( b/ o7 `

  M- ]8 e  x1 m' I7 X  c馆陶县中医医院
+ @' E. `% ~+ s( M关于印发《馆陶县中医医院省级高质量发展试
, ^) Y0 D5 e% m+ D点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
5 E8 j% _! u/ I: s" C. ]; M0 ~  ~+ Q: n6 ?

/ T+ E$ P% i+ b5 i# g& h# g* R2 {
9 n9 T# O: T- A/ q6 y- B7 @: z7 k- L4 y
根据河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的《关于确定第二批公立 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的通知》有关规定,为促进医院 高质量发展,特制订《馆陶县中医医院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医 院工作方案》印发各科室,请做好相关工作。
( E& a% N9 N: m: W3 A/ p$ ]
  B' G# [* t# d5 h! X5 F2 V1 |% A7 U7 b7 j  f$ K
3 O7 t8 B* L. K" I, ~8 V
馆陶县中医医院 2023年12月20日
5 R% h4 O! a) d  ]5 ~/ W9 m& c2 Z  h: \! B$ Z; J  _, J2 q  c# h
2 r- R+ u% L! v8 |; p8 a+ }
7 D, O; v7 |/ F4 p# Y$ Z1 t

% p3 d9 i2 f' n* S: w# z
9 v# U: W+ E/ Z6 y- {. c. r* s馆陶县中医医院
) {* E+ F/ G8 ?, R1 T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 I$ i! l9 U+ I6 Q* z) c
2 [. K2 S$ u) i# [0 M' H! [

8 A* F2 S7 z$ C1 b) `" O/ q' V8 s7 ?3 Z8 G- Q, ^

% ?2 x( A5 W+ t. _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 行动(2021-2025年)》(国卫办医政函〔2021〕55号)的精神, 按照“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 工作方案。9 }2 i" I; n8 S( @8 F* v' }, Q
一 、指导思想, g2 a  S- _" P) }% @- m  g- E# Q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 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坚持以 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高水平公立医院为引领,坚持以学科、 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坚持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 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坚持以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标尺,推动我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再上新 台阶。通过三年努力,打造医疗技术顶尖、医疗质量过硬、医  疗服务高效、医院管理精细、满意度较高的三级公立中医院, 推动我院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y( ^) h2 L% L7 x3 T, r
二、试点任务与举措
% f' ~1 W6 O$ S, h2 t根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和《公立中 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
; p# d& ~3 z- g. {! h' [/ ]5 |/ s  h6 J/ U2 c
7 q) t5 `; h/ {7 Q
0 _) @& s6 ?+ w4 B7 ?6 s
5 l1 c' K7 |( a

2 e% P+ U& z6 @" U4 b" }% `+ H9 K们确定了以下试点任务与举措:
1 i- B: G0 d0 z' U5 D8 Y, P  h: h(一)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 j( U: u1 S' j5 C  B5 S# {1.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积极与  国家、省、市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联系,坚持人才“走出去” 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  像科、外科等特需人才的培训培养,鼓励医务人员到三甲医院  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新项目。邀请医联体单位、专科联盟  单位专家来院带教、坐诊、查房,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带动医  院相关科室发展。实施名家、名师、名医“三名工程”,分类培  养青年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提升  各类人才实际业绩和创新能力。加强京津合作,2024年,选派  透析科1名医生、5名护士及重症医学科3名医生、3名护士到 天津市第一医学中心进修学习;2025年,派出5名医生、3名护  士按照医院科室发展及个人进修需求到国家、省、市级三甲医  院进修学习。(责任科室:医务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 B9 i6 Z! b# c& _
2.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行日间手术, 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 推进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应  用。(责任科室:医务科、信息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王忠)
* H* K/ e- K; S4 X3.加强科研项目申报。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要求,结合 我院科研优势和特色,制定科研项目申报方案,明确科研项目
: v4 k2 E, s4 L9 o" S4 X( M4 D8 y4 h/ g% y4 h8 e6 y

5 G- g& m( L; U) N: l) O3 [' z# Q) j2 w

" O9 ^2 W3 s" M& D
9 C9 C, w' B+ l8 ?申报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激励 其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申报水平和成功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的转化应用,加 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对接。到2025 年,申报省级科研项目6项。(责任科室:科教科,责任人:冀 同振、顾连杰、王翠)- W/ V! C  y( X+ V7 s  f
(二)加快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发展5 v0 v  f( T% Y* n3 q8 z$ j
1.以创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及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内分 泌重点专科联盟合作为契机,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百千万 工程”,建设(培育)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 重点申报内分泌、心病、脑病、康复科等领域的临床重点专科, 集中优质资源,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区  域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持续申报国家、省、市级重点 专科,脑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按照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标 准开展建设工作,并积极开展申报工作;除现有省重点专科内 分泌科、康复科、脑病科外,脾胃病科、儿科、骨伤科、心病  科按照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开展建设工作,并积极开展申 报工作。(责任科室:医务科、心内科、脑病科、康复科、内分 泌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蔡文绍、梁贵杰、杨广跃、 李茂林、张俊杰)0 ?. Y& J8 s0 o2 P( l% j& M! P' U; S
2.以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突出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常见 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中医药理论体系、诊 疗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的创新,重点建设脾胃病、肾病9 {* w( N- D9 l5 G1 t7 u& U; ~, j6 h
# P% u. B/ o/ M! Q) P8 e: @% T

- y/ ~6 k3 t, p0 G
2 I/ J0 ?, z+ i" n# J  ^( c& }1 u4 X  J) E4 l2 m" A

% {* R8 c, ^/ U; v1 B科、妇产科、儿科、治未病、骨伤科、肛肠科等中医特色专科,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确定肾衰病、 小儿腹痛、胃痞病、盆腔炎、乳痈等5个病种中医药治疗作为 攻关重点。以肾衰病中医治疗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中药灌肠技 术攻关,力争在慢性肾衰病的Ⅲ、IV 期取得突破;以小儿腹痛 中医治疗为研究切入点,开展小儿推拿、中药贴敷联合治疗急  性发作期小儿腹痛;以胃痞病中医治疗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中 药脐灸技术攻关,力争在灸疗应用上取得突破;以盆腔炎中医  治疗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中药塌渍治疗,通过不断调整用药, 满足盆腔炎全阶段治疗需要;以产后乳痈为切入点,研究探索 中医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产后乳腺疾病。(责任科室:医务科、 脾胃病科、肾病科、妇产科、儿科、治未病、骨伤科、肛肠科, 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蔡文绍、李茁壮、杨海云、米军、 张俊合、徐耀京、史继军、王磊)5 ~, i1 y3 r; l& g4 E, J* G; U
3.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中医医 共体建设,与寿山寺、王桥、房寨卫生院建立馆陶县中医医院   医疗共同体,结合三个卫生院现状,分别制定卫生院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医院自身优势,将3家中医医共体   卫生院打造成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院分院区。一是帮扶粮  画小镇卫生院打造内分泌和肿瘤院区;二是帮扶房寨卫生院打  造医养院区;三是帮扶王桥镇卫生院打造小儿脑瘫康复科。(责 任科室:医改办、医务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李树强、 蔡文绍、韩兆增、刘迪、吕成)2 O8 H/ r' V( a3 ?1 m- y4 p5 b
9 @! V( M6 Z; q8 _! P
! I7 j- N8 ?/ K: t

. x2 w7 A: c! M6 \; O% m( p9 p
! k" X9 P$ c: g; V- q/ R/ I6 C) \- G  O% U+ B
(三)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E) Z& N; U+ a# c
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重点 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青年人  才,为我院医学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人才  规划和建设,加大对中医名老中医、中青年骨干和后备人才的 培养力度,以名老中医为核心,打造中医特色品牌,以骨干人 才为主体,培育中医重点学科和团队。以青年人才为基础,搭  建中医成长平台和渠道。到2025年,计划引进研究生学历4人, 本科学历16人,其中中医药专业人才达12以上;培养院内现有 中医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能的中医专业队伍。 (责任科室:人事科,责任人:张伟、闫书娟)
, t, w% f1 u, p+ |! F+ m" s7 i" f2.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制定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 确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管理。提高中医药 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中医药人才,到2025年,逐步实现中医药 人才占比达到60%。近年来,共培养带教学生200余人。3年内, 重点培养急需紧缺的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医院行政管理人才、 护理管理人才12名,为我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院管理改革  提供人力保障。(责任科室: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责任人: 冀同振、顾连杰、张伟、闫书娟、蔡文绍、李琳)8 u# s; l' K# g, C5 a
3.加强全科医师培养,为医共体单位提供人才支撑。制定全 科医师培养方案,明确全科医师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管 理。重点培养具有全科医学理念、知识、技能的全科医师队伍。 到2025年,培养全科医师15名。(责任科室:运营办、医务科,$ X, ?/ j2 l' e( Z
; [- g# E! W( y# K( r' s! D) y

% o, h, l! f. I1 y
8 c7 M# f/ y9 A/ ?
4 S* c4 L& l3 p3 I+ Y3 M# ]% @0 v: J5 A2 B9 j
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郭秀亮、蔡文绍)
. D8 W, g0 n7 L) O4.加强党对人才的培养,落实“双带头人”培养制度。把支 部建在科室上,把科主任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科主任, 实现科室党员全覆盖。全院职工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大大 增强,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医院各项事业 再上新台阶,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责任科室:党办室、 各临床科室,责任人:孙毫、各临床科室主任)% D! f/ `- J. s* _! ?
(四)探索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8 q+ }3 p6 Q3 @( Z; F# x  n1.加强中医专科集群亚专科建设,推进专病诊疗中心建设。
0 n& C" }7 G3 F5 c: R依托脑病、内分泌、康复重点专科优势,提高中医救治能力, 支持专科学科分化发展,形成亚专科集群,建立专病门诊,带 动医院诊疗能力整体提升。同时,制定专病诊疗中心建设方案, 明确专病诊疗中心的定位、目标、任务和措施。重点建设心病、 脑病、康复、内分泌等领域的专病诊疗中心,集聚优质资源, 提供全程化、一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中医区域中心建设。到2025年,建成2个特色突出、具有一定 规模、诊疗能力较强的中医特色专科。(责任科室:医务科、心 内科、脑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梁贵杰、杨广跃、张俊杰、李茂林)% N. ^, U4 A2 o1 [
2.中西医结合,推进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建设。重 点建设内、外、妇、儿、老年病、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多学科诊 疗团队,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协同化、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 服务。逐步实现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医技临床化、学科0 m/ S( r  y0 f: [+ i

+ O  ]: g4 Q, V) g/ F/ K( R* v. ~; k2 i
& k+ P4 O! H) y. S9 i* }# i; \
6 k1 M; U6 p9 b) Q7 [4 b; x+ v
0 h4 w" v6 n; k& F6 T7 D8 d4 s
中心化、诊断病因化、诊疗流程化、服务舒适化医疗场景。(责 任科室:医务科、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责任人:冀同振、顾 连杰、蔡文绍、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 [8 S, r. b9 F* `3 s' K3 R
3.加快中医慢病管理中心建设。打造以疾病预防和慢病管理 为主的中医特色医共体。结合目前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病高 发,医疗健康消费需求增长等方面的现状,依托中医医共体建 设,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契机,推进高 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 者的分级诊疗,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 治的合理诊疗格局。成立“慢特病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中 心”两大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完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 理档案,提高广大群众对慢病防治的知晓率和改变不良生活习 惯,降低慢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到2025 年,完成医共体区域内35岁以上人员慢病管理率达65%以上的 目标。(责任科室:慢特病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责任人: 冀同振、顾连杰、徐健、张一文)
3 ]" D' |5 Y2 O0 W! h1 G4.加强治未病科建设。制定落实治未病科建设的专项政策措 施。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普及中医养生保健 知识,推广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方法。针对县域内居 民的健康需求,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管理全过程,在“既病 防变、愈后防复”领域不断探索。总结探索中医治未病理念融 入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全过程的方式,形成可推广的中医治未 病健康工程升级模式,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到2025年,+ `; ^$ h* z5 I1 b6 `( Q! `% U$ ^
8 j. \6 d# i5 F& u6 [3 c
4 e" j+ \: b, p5 r1 R  d6 _3 P& ^

/ g- g+ }8 s/ |
3 H9 E( Y3 A* b$ Y! `) q9 }2 A# r7 u+ c* c3 e7 ~- b  J( e9 @
建成标准化治未病科。(责任科室:医务科、宣传科、治未病科、 体检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蔡文绍、闫丽华、徐耀京、 么丁丁)1 q0 u5 F1 Q9 g  D; Z
5.推进日间手术发展。重点开展适宜于日间手术的常见手术 项目,在目前外科局部麻醉手术,如体表肿物切除术、疝气类、 妇科宫腔镜诊治术、乳腺肿物切除术和眼科、耳鼻喉及整形外 科部分手术的基础上,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 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10%以上。根据医院自身条件,设置日 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 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 者。(责任科室:护理部、医务科、手术室,责任人:冀同振、 顾连杰、李琳、蔡文绍、张珊珊)9 \% d$ l8 B! C' g+ i. V  m
6.以重症救治中心为依托,健全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服务, 提高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在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  心创建成功的基础上,加快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 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中西医结合,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  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高质量综合救治  服务。医院每个临床科室必须预留至少一张急诊病床,从“永  远少一张床”到“永远给危重症患者留一张床”,保证急危重病  人入住。推行“全院一张床”“急诊流转小组”管理模式,提高  医院床位使用率和急诊患者流转率。(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  部、病房管理中心、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责任人:冀同振、 顾连杰、蔡文绍、李琳、孟宏伟、张志谦、霍华永)2 z9 I! L" x: U/ m. B, J
5 L, G& G  r( x7 E( l& E+ Z/ I9 i' P

- j0 `2 s, j" {0 T: R! p  j; V7 [3 [, s; x! v8 T2 S( f9 ^
* Z0 o+ U# c) r* Q* ^% r5 H
$ i! r) ~- B! k- U. X1 t6 ~: G
7.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制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负责人,健全医疗质量委员会职能,医院   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和安全事项,建立精简高效   的职能科室,负责各领域核心制度的落实与考核。提升医疗核   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围绕核心制度及“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 J6 i$ f$ v+ F! e加强医务人员管理。加强中医病历、处方、中医医疗技术应用 的考核与质控,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行为并持续改进,提升中 医药诊疗、护理、感染、药事服务质量,保证医疗服务安全。 到2025年,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得到明 显提升。(责任科室:全质办、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病案 室、药剂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郭秀亮、蔡文绍、李 琳、白晓静、王翠、梁振涛)
' b3 v' q$ q2 \  u) `8.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建立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建立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方案,明确各部门、 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运用PDCA模式推 进临床路径管理。即计划(Plan)、执 行(Do)、 检 查(Check)  和改进(Act) 的循环模式,通过对临床路径的持续监测、评价 和改进,提高临床路径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利用信息化支撑临 床路径管理,实现临床路径的自动生成、自动识别变异、自动 调整分支、实时监控费用等功能,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率和质 量,降低管理成本。按照目前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占比,每 年逐步提高。到2025年达到全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占比达
) Z8 f2 l( x/ P3 ~4 d5 I0 j* q
6 h1 `. b  E, Z1 Q
( A: N( W3 P! p- o# w- F3 _4 W, h6 ~) m: F, W
# _  j0 y' p; k; A2 G
) |3 v* v6 |* g& o5 ^
65%以上。(责任科室:医务科、各临床科室,责任人:冀同振、 顾连杰、蔡文绍、各临床科室主任)+ @0 w! E) Y' R% F7 c0 t; I1 o) y
9.提高中药临床应用合理性,提高中药使用率,降低抗菌药  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避免无指征用药,避免不必要联合用药。# S: p; }& P3 O, |8 b
健全药事管理制度,每月抽取门诊中药、西药处方各100例,住 院病历30例,点评药品使用合理性,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用药指 导,提升中医药使用比例,降低抗菌药使用比例。到2025年, 力争门诊中药处方占比达到65%,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 55%,住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71.5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低于40 DDDS。(责任科室:药剂科、医务科、门诊管理中心、 各临床、门诊科室,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梁振涛、蔡文 绍、殷立占、各临床、门诊科室主任)9 W( Q, I: l2 [1 I( [# p& p+ O/ ^
10.推进信息化支撑,加快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 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电子病历、智  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推进云 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 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2023年底,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达到  4级。运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便医生精准的诊断,提高诊断 决策能力,避免出现漏诊、漏项,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结合信息化系统,开展包括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诊间支付、诊  间复诊预约服务等多种渠道的优质服务,简化门急诊挂号、看  病、结算、拿药流程,节约患者时间。建立慢特病服务中心, 打造“一站式”服务,一站完成慢特病的申报、认定、就诊、
: f  r- k6 q4 N& z$ l0 l
, N* R, i  {1 t% w4 K2 W* j3 y1 R7 X6 R3 |' F; ^- u: V, {! a
3 ~* D& N: c! _7 F# t8 Z$ G; ^. X

5 `+ P. _: P, H' f3 o* p1 |4 t% @) k$ U5 P$ h5 a. W6 ?( D
取药、结算等所有环节,大幅缩短群众的就诊及购药时间,实 现让群众少跑路、快办事。(责任科室:信息科,责任人:张伟、 王忠)  r4 P/ D! H% d" a
(五)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6 k! b( N# d; d4 ]1.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举办中  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广泛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和方法。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  和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全民教育始终,培养青少年对中  医药的兴趣和爱好。对全县基层卫生院和基层卫生室医务人员   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公共卫生  人员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  药家庭健康管理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五进”工作,提升群  众对中医药的认知率和使用率。发挥中医药强县优势,深化探   索“中医进社区”改革模式,打通医疗服务最后100米,为社区  所有居民,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健康指导,选派高   年资中医师每天在社区居民服务中心提供“医、养、康、保、 防”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 特色优势,让老百姓更多地切身享受到中医药发展带来的改革  成果,建成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示范标杆,普及推广。(责任科室: 运营办、医务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郭秀亮、蔡文绍)$ f2 P+ ]% y4 }1 O8 a
2.加强中医药理论创新。重点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 医药诊疗方法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等项目,探索中 医药理论体系的内在规律,提升中医药理论创新能力。开展全
$ C- ?  x7 a" S4 d8 ]7 Y
7 b* `" l9 |# ]$ _: s* t+ k2 L( I( b8 h. Z

0 F0 R9 L, E! x5 q5 k6 i
% v; e5 N) \9 w9 L
) P2 o4 K$ j" u2 k4 v; B民艾灸活动,在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指导下进行体质辨识艾灸干 预,积累数据,形成课题;同时在各科室进行不同优势病种中 采用不同灸法的效果研究。(责任科室:科教科,责任人:冀同 振、顾连杰、王翠)- z' b& `; R, y9 i
3.加强中医药技术创新。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组织领导和 工作机制,明确创新目标、任务和责任,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  协调和保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文化。加强中医药科研平  台建设,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加强中医药科研项目管理,加  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病种、特色技术的项目支持力度,优化项  目申报、评审、监督等流程,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进一步研发、推广、使用院内制剂,加强中医药科研成果管理  和保护,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登记、评价、奖励、推广等制度,
: A' W5 y( _6 X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 临床应用和社会效益。加强中医药科技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医 院、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中医 药创新的视野和渠道。(责任科室:科教科、宣传科,责任人: 冀同振、顾连杰、张伟、王翠、闫丽华)+ w  Q! |; L( @' F
4.加强中医药服务创新。突出中医药专科联盟作用,重点开 展中西医结合服务、互联网+中医服务、互联网+中医康复、互 联网+护理服务等项目;建立馆陶县中医医院智慧共享中药房, 形成中医医院牵头、八个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专科联盟一体化的 中药处方开具、审核、代煎、送药服务,拓展多元化的中医诊 疗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创新能力,指导本地艾草等中医
+ R, O+ _' z$ s- x+ M
/ v$ ?- Z0 u" x; z" G  O
( E; R% n/ x7 q1 t4 Z6 a+ n+ Z1 |$ m( `, \7 e; m: W( P/ t
; C- m8 [2 N) o1 n* x8 W+ X

' M$ x9 r7 a! e+ a8 m药产业发展,提供临床科研技术支持。(责任科室:运营办、医 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责任人:冀同振、顾连杰、郭秀亮、 蔡文绍、李琳、梁振涛)! |4 i  r% o. v4 T8 \+ }
三、保障措施+ c3 Q; |6 e' v
为确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运营管理效能提升工作的顺利 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保障措施:
( `- E) t, p# |0 K0 D' f(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领导、 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试点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高质量 发展运营管理效能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 促、检查评估、总结推广等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委书记 参加指导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 g5 F! V* j6 j& o9 P(二)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各试点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和责 任单位,制定了各试点项目的工作计划和任务书,明确各试点 项目的工作目标、内容、进度、标准和考核指标。每月对各试 点项目的工作进展进行跟踪监测,每半年对各试点项目的工作 成效进行评价考核,对优秀的试点项目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达 标的试点项目给予整改督促,确保工作责任的落实。9 `7 q6 Y5 c1 l
(三)建立任务推进机制。建立以院长为召集人,分管院 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试点项目负责人为参加的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运营管理效能提升工作推进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 次工作推进会议,听取各试点项目的工作汇报,分析存在的问 题和困难,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跨科室、
+ Z% ]+ ?# `* b  K% P
2 B  [% ~/ p& I( U
! ^! Z9 p, O$ C# A4 n4 V' V3 Q4 Q# q* \3 P% `4 i

. @) a" |/ e5 e7 D. {
2 d, o7 M; p3 _( O* {1 U: A3 ^
5 g+ d5 Y+ }3 f5 \跨专业、跨层级等方面的合作问题,确保工作任务的推进。2 i" b6 \0 U) ^6 r) J
(四)总结提炼经验。每年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议,总结  各试点项目的工作经验和成果,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方 法,编制形成可操作可执行的规范和指南,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汇报,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确保工作经验的总结和传播。- J) i7 z/ @6 M8 S
附件:
8 j  Z5 a$ A0 {1、馆陶县中医院基线数据及分年度目标值! R! u8 C0 s% N4 {
2、馆陶县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任务清单
' T6 g% V7 k- R' ]; N
: a. S! H+ q$ G9 b6 {7 Z& F
& a+ o8 A: x3 s9 C3 l
, D, }) }. f2 z
1 j8 {& ^5 ~! T$ f! N9 Q, `附件一:
" Q) w5 }/ \2 B: j1 I' ?4 ~% |馆陶县中医院基线数据及分年度目标值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专项(中医)+ v$ b2 F4 x+ @' k2 U
1 C3 m6 l2 Q+ ?- K8 z5 {( w

. n2 v- x( k9 ^* A" u序  号        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B) ^! q: F' U# [5 l
        通用指标       
; [& Q7 n4 H. b$ R1        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 品、耗材、检查检验收- W) J2 W. w9 y* ^7 R6 }
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       
2 W/ D" @+ {3 V" p" P" g+ s" _5 S8 U( K3 H2 x
3 [8 A& L$ h) v9 z
33.74        , x. Z  p; K5 y9 i

& n$ o( d, v# U1 u3 D
: ?* f/ @) g4 d8 D34        2 F/ G5 B& V1 i1 ^& f
# C1 e0 t9 [! M2 N
% D. o$ `5 p, e+ D
35       
5 b  [! C. r& [2 W$ E& ~0 D
0 [) c& g$ F1 ^2 A
9 \0 P& b+ j4 U( {3 v35
/ W% U* J  E* R- a" x2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 的比例(%)       
% G) s+ }5 I; B! I7 D) i31.74        1 ~% U# f5 a0 T$ G! R& ~
33       
- ]6 l& d( {8 M34        + m4 |/ w1 D0 b& m5 q- N4 T
35
: |3 K* l! k5 ]3 W/ Y2 K$ w. R/ p( _4 b) C
3        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 占比(%)        + u8 Z. d+ A9 M: j% t9 Y: T
58        / P5 q5 x6 y/ ]/ S  O9 S( H
60       
7 c5 n" m6 ^7 F& X0 c$ E60       
3 N/ V' }- C: t- A# N; Y603 M: ]" f( d& o% ~# Q" x3 Z1 I

3 a+ Y, i3 i& \& N4        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 核级别及位次       
. ]. ^3 f* ?- G二甲,全省第6       
5 B9 o+ b6 O$ Y: V: a$ h二甲,全省前6       
4 m0 Y' Y. p# Q二甲,全省前5       
; V6 N+ m, L/ L二甲,全省前4
0 U& g# t% x" ^% M2 L( t- B- U8 Z+ W        专项指标        : a5 F/ q) L, Z. a# f7 ?; M
5        门诊中药处方比例(%)        64.12        64.37        64.61        65.03
4 N  F1 N% [$ r! J$ @, N; x6        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 用率(%)        5 J: E6 o4 L& U& l1 t( G+ J
53.33       
' q! `. q/ }. h4 q" I53.41       
1 x9 j" {( u: X7 q& Z& B54.00        9 n6 `# e3 o) a" v% ^5 A
55.06
: M: k. a: i$ d; U6 P* X7        住院患者中药饮片使 用率(%)        3 ^1 J& G6 Q' G- U1 o( q$ g0 D5 q7 I
55.36       
* ]* B' D' |& m! i, L56.68        ! J3 k" ~1 ?" u8 T1 Y& I; o
65.02       
8 @. ?1 L& {- f7 N5 b9 a71.513 I; A# \0 k5 ^9 A0 L
8        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 药物疗法比例(%)        / Y* m* ]9 E" w1 ]+ g7 S* ]: H# Q
19.56       
* I, O; B8 X' x% X5 z8 W$ T19.61        & b$ g. U# M) x, o# x
19.65        / C& b8 `0 \: V; Q+ e% s9 F
19.70
& z9 l; h3 r- ^: @3 o9        住院患者使用中医非 药物疗法比例(%)        1 ~: z, T7 {& S; t5 F) l
59.76        " P7 f' @6 ]+ r3 u1 y! U+ R9 `4 q# j4 {
60.36        " Q. E9 h% ~4 S! ]; B5 V7 y" y
61.02       
) j9 u4 P/ o( t61.29
* O% x% [* x# H# }6 V5 u% T6 a10        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        30.6        31.2        31.9        32.44 m/ W. V  `/ B2 T
" o: X7 a, E' t
' E8 G/ ^2 z: Q0 y
4 r: y  d: u2 l$ L1 @5 n
, Q2 V) o. N4 N8 R+ }- v
3 b  M( s% E0 B5 Q# M
        院患者比例(%)                               
2 P8 ?; E3 _3 O! Y" S11        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 比例(%)        1 l+ i' h& W* m6 ]- t( t
0       
9 v3 M6 n! T) e* c) Q# x5       
+ ?' q( b' {2 s8 b1 i8       
* J/ E% ^, Y" u5 m6 J9 D8 d/ a11
' a& a3 N- ^/ a$ w5 C! B12        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 数占比(%)       
# I0 e8 u' d& y# S+ [4 O30       
. A  y0 ~( l- u+ D6 l, z35       
. K2 ]4 T3 b* `. }40        6 ]3 ?) x5 J8 q8 Q" c
65- ]7 I  M2 C7 h' K# _8 u
1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s)       
' M* o- j! i9 P4 X0 A36.82        : x" U) @+ m+ }! m
36.75       
  o& U! N: D& R( W* F36.59       
+ \3 f/ z- a" e; d! f, Z, J: M36.44, }0 B  n; @# k7 @: m
14        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 方占比(%)        ' M: F* ]' R. Z; w/ o. O- T
76.25       
. z2 p- T+ U4 R# P0 e7 q7 j2 u71.21       
5 Y6 ?* v% z2 J9 b1 b74.63       
# }! ^& s$ C) }9 w6 z76.58  {' M$ m5 H0 l" t
15        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 用率(%)        , H- K6 ~3 z. G& }
98.67        ; h& k! R; D) h5 C
98.70        ) C/ }" T# p! ]4 q4 z# x
98.82       
4 H$ k, E  J& \8 _/ w. [" D" Q' @98.875 @$ z8 E) Q: N! Z0 y% t
16        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 的比例(%)        " c6 X1 y# o; ]: s
1.86        2 R# P  W! [* J2 R% P$ r5 o
8       
* W, h# X" u" r! t% P8 W, M  y11        ( N5 R/ i- q# }3 W$ `# h/ t
14
! O, ?3 c! Y4 P6 x17        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 科数量        ' C# c' j6 F; |7 d0 ~6 o& P: c
2          h  {% s/ Q/ S; C
3        , Z$ T0 K( c3 ~: }
5       
- B; t. d8 ^' {7 h) f5
3 d- Q% B) N+ [: [3 y$ m18        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数 量        8 L/ N' y3 L. M& R9 ^1 }
0        + ^7 ~/ f3 f, y9 T" X
0        2 G) _1 [* h% l. S; O3 k
0       
4 }- z8 ~" _  i+ F3 T  h- d0
  _8 [4 `% m( l& ?6 n/ u19        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 级       
# f2 [- Y4 X& x- }% M3        5 s% \8 a( g/ F7 e' I( }2 x
4       
! G0 L( w: m9 i) [/ s4        + a5 c. t! z  [+ j2 e
44 ]: w! D. U6 O8 {0 l  j
20        患者满意度(%)        96        97.5        98.5        99
5 l9 P( p( V3 e& ^- w4 ^" Z
4 @" s0 B+ y2 A& T1 ^& I, ~) A: G5 o, A+ S5 Q9 [! @
, k' V" V- j+ Z/ [& A% g$ L9 g* M

: B- Y  y- J2 Z- q1 p8 j$ c$ S( Q- D% _2 u, \

* }! u1 `- b, Z/ x3 }$ V
  g' o+ {: X& V9 R% B
. t3 L  U- o. v1 C% Z+ l0 O附件二:
1 z* m% b" z: ?" ]8 l馆陶县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任务清单7 p2 n# f  f& e2 [/ H% s( @" C

8 V8 o( W+ O$ ^  B- a: m+ r
; r8 J8 U& y5 w$ x3 b+ K任务目标        ' a" X7 ^1 n! O7 }. [( {/ k: K8 Q
举   措        完成 时限       
9 o9 c: {7 I( ^7 I6 g' g责任科室        5 Z( u. B/ |" G2 i  i
责任人! K9 S/ b# I$ D" C' N; C' w
(一)推进医学 技术创新        1.强化人才培养和 引进。        2024年,选派透析科1名医生、5名护士及重症医学科3   名医生、名护士到天津市第一医学中心进修学习;2025年, 派出5名医生、3名护士到上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        2025年12 月        医务科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
- ~9 o$ m0 }* p; o        2.创新医疗服务模 式。        是否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 是否推行日间手术
; p' Q  q9 `1 d! J/ a, z; w是否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 理门诊
) e9 z+ O/ b0 |# k; e: d, |是否推行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 是否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025年12 月        医务科、信息科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王忠
( S$ a. h/ n9 r# t) w! F7 {        3.加强科研项目申 报。        是否申报省级科研课题,申报6项        2025年12 月        科教科        冀同振、顾连杰、 王翠* O7 F, @2 y1 |# D: m8 R
(二)加快医学  重点学科/临床  重点专科建设发 展        1.申报国家、省、市 级中医重点专科        是否按照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开展建设工作
) R3 @7 }" g# S3 J' ~% y/ o省级重点专科建设3个,分别是脑病科、康复科、内分泌 科        2025年12 月        医务科、心内科、脑 病科、康复科、内分 泌科、脾胃病科、儿 科、骨伤科        冀同振、顾连杰、5 c; T; ]+ z" T/ M( E8 e2 I
蔡文绍、梁贵杰、
4 Q- {3 }# H- u9 z杨广跃、李茁壮、
) O' h2 D! A) a0 f5 q0 o- D张俊合、史继军
$ H. d9 p2 \5 }1 ?% u/ h        2.发挥中医药特色,
4 `9 Z; R* y$ g6 `( u' m1 P突出中医药在防治
* n' v3 P* |5 ^# }7 |重大疾病、常见病、        病种        中医药攻关项目        治疗阶段        2025年12 月        医务科、脾胃病科、 肾病科、妇产科、儿  科、治未病科、骨伤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李苗壮、 杨海云、米军、张
; f  _6 K4 q% {" m+ y) t+ w2 ^( w6 T                肾衰病        中药灌肠        慢性肾衰Ⅲ、IV期                        + z& j! e7 j! K) d" C9 M  t
                胃痞病        中药脐灸        全疗程                       
1 C) X% _* s# z6 c- z* b& h  c+ h5 e. |$ A' d& a- K! [

% Z" B( z& x9 ^* s1 X1 L0 P, o4 e! D" J/ `5 C* g" [
; W0 `+ B* Q1 X& k) C
- J' V( Z+ ^2 b  |1 t
/ G% E: [3 g8 G; h* ?

! E& Y1 q+ M1 p
9 o! f. y4 M1 D7 z6 }9 {        多发病、慢性病方面 的优势        小儿脾胃病        小儿推拿、贴敷        急性发作期                科、肛肠科        俊合、徐耀京、史 继军、王磊
- \4 P$ `" |& @% a                盆腔炎        中药塌渍        全疗程                        & y2 b/ S1 Q' [* J& R5 o0 w
                乳腺炎        推拿手法        产后                       
- u2 w( {# I' {0 e/ r, U: r        3.深化公立医院综 合改革,推动医共体 建设        是否分别制订卫生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是否协助卫生院建设特色专科        2025年12 月        医改办、医务科        冀同振、顾连杰、 李树强、蔡文绍、 韩兆增、刘迪、吕 成' R1 W: k! |/ l* z5 r
(三)加强医学 人才培养        1.加强高层次人才 引进。        引进研究生学历4人,其中中医人员3人' n9 G- a9 C+ y- k5 N% s. n' r
引进本科学历16人,其中中医药人员10人        2025年12 月        人事科        张伟、闫书娟2 B. @$ g% Y: ?6 @; D5 n
        2.加强紧缺专业人 才培养。        中医药人才占全院人员比例60% 培养管理人才3人  v: R; E. o& ]! D3 N
培养护理人才9人        2025年12 月        人事科、医务科、护 理部        冀同振、顾连杰、 张伟、闫书娟、蔡  文绍、李琳
9 R) b& a. W: I- }2 W- u        3.加强全科医师培 养,为医共体单位提 供人才支撑。        协助寿山寺卫生院培养全科医师8人$ q) [+ Z1 D% t' O3 M' f2 H
协助房寨中心卫生院培养全科医师3人 协助王桥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师4人        2025年12 月        运营办、医务科        冀同振、顾连杰、
$ G9 l2 J7 z# r0 _/ g+ l郭秀亮、蔡文绍
  Y7 w, c* ]2 u) R/ Z        4.加强党对人才的  培养,落实“双带头 人”培养制度。        建立支部的科室5个
5 e% J; \1 r  U科主任培养为党员48人 党员培养成科主任48人 是否全覆盖        2025年12 月        党办室、各临床科室        孙毫、各临床科室 主任5 I7 M# I! W, @. i
(四)探索医疗 服务模式创新        1.加强中医专科集  群亚专科建设,推进 专病诊疗中心建设。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2个: A, ?$ S5 p- L) e' H
是否具有突出特色、具有一定规模、诊疗能力较强        2025年12 月        医务科、心内科、脑 病科、内分泌科、康 复科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梁贵杰、 杨广跃、张俊杰、 李茂林0 q/ K9 U; a. }3 M% T& t" N8 K

7 a% C, `* z+ O$ \$ @, @4 U
( c. O0 a3 j. P+ V1 V+ z0 m4 B* v3 E/ `% k

  s2 g3 E6 ?. B7 n4 h8 O3 m- x! C0 j

5 s. r0 R) q1 M; [- h/ x% v- k* z
. C" h# ^! A6 Y6 P/ R" t
' h0 i  ]  ~, k  @' W        2.中西医结合,推进
6 S7 N+ Y: f- `: Y6 D' g+ j& q多 学 科 联 合 诊 疗
7 n- z- e% t- y- ~% ~$ ^(MDT)团队建设。        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人员情况 科室情况        2025年12 月        医务科、全院各临床 医技科室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各临床医  技科室主任1 ^5 t- p. f: U0 Z6 {
        3.加快中医慢病管 理中心建设。        是否完成医共体区域内35岁以上人员慢病管理率达65%以 上的目标。        2025年12 月        慢特病服务中心、慢 性病管理中心        冀同振、顾连杰、 徐健、张一文" q/ s: z$ c" Y
        4.加强治未病科建 设。        是否建成标准化治未病科。        2025年12 月        医务科、宣传科、治 未病科、体检科        冀同振、顾连杰、
% t" F6 Z. x" a3 u蔡文绍、闫丽华、3 R* Y$ D3 f, {- Q+ B
徐耀京、么丁丁
" @6 H/ L2 ]. m% ^  V        5.推进日间手术发 展。        2023年日间手术占比达5%以上  2024年日间手术占比达8%以上  2025年日间手术占比达10%以上        2025年12 月        护理部、医务科、手 术室        冀同振、顾连杰、 李琳、蔡文绍、张  珊珊
7 b2 G2 J  g/ z1 t6 |* W% n        6.以重症救治中心   为依托,健全急诊急  救“五大中心”服务,
* B! d4 w1 @+ j+ _- c$ v% T提高医院综合救治 能力。        是否建立五大急救中心
4 a2 G% A: W+ b# l. q; R是否建立全院一张床,是否实现为急诊患者预留一张床        2025年12 月        医务科、护理部、病  房管理中心、急诊科、
, A5 I7 i: S1 v6 T重症医学科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李琳、孟  宏伟、张志谦、霍  华永7 b/ o" _9 u' m9 d; {
        7.完善医疗质量安  全管理组织,落实医 疗质量安全核心制  度。        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明显提升        2025年12 月        全质办、医务科、护 理部、感染科、病案 室、药剂科        冀同振、顾连杰、 郭秀亮、蔡文绍、 李琳、白晓静、王  翠、梁振涛
3 e% }$ R/ w) n$ z& G3 @+ F3 i- E0 O1 r0 g3 D, y: h6 L

0 k7 h* z& a4 U. l2 \& X
( \0 y1 e9 n- p7 w  @4 U% Y- n8 [
7 k. k: s- B0 a2 v' q, Q: f) R$ a% T) A
/ a; ~- l4 ]# a7 m

$ e0 a4 u, b+ ~% M/ z2 g        8.推进临床路径管 理。        2023年全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占比达30%以上 2024年全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占比达40%以上 2025年全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占比达50%以上        2025年12 月        医务科、各临床科室        冀同振、顾连杰、 蔡文绍、各临床科  室主任4 f0 X% e( `8 f4 ]
        9.提高中药临床应 用合理性        门诊中药处方占比达到65%5 b# D9 s  [7 ~$ Z; E8 o
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55%: r8 A7 u1 l$ a+ a) ^& b
住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71.5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40 DDDs。        2025年12 月        药剂科、医务科、门   诊管理中心、各临床、 门3 ]) _: }+ T' Q) ~0 r- O
诊科室        冀同振、顾连杰、 梁振涛、蔡文绍、 殷立占、各临床、 门: s5 _- }& a8 D1 R
诊科室主任
, q' @/ l5 Y0 @        10.推进信息化支撑        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 医院信息系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
6 a, P1 a$ H* C+ s& x) t# \1 d9 T' M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 2023年底,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达到4级。        2025年12 月        信息科        张伟、王忠
. A. m: \# w8 t, Z7 u(五)推动中医 药传承创新发展        1.加强中医药文化 传承。        1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 2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和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贯  穿全民教育始终;; w. T0 g: w$ _- E" B; X
3对全县基层卫生院和基层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中医适宜 技术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 w; N0 L; T! l% [5 a: k. b' P) d
4大力开展中医药“五进”工作,提升群众对中医药的认 知率和使用率;
3 m0 }! a7 H% O1 j. @5发挥中医药强县优势,深化探索“中医进社区”改革模 式        2025年12 月        运营办、医务科        冀同振、顾连杰、 郭秀亮、蔡文绍
! `; r3 ]$ l2 k4 r2 F/ U        2.加强中医药理论 创新。        1重点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药诊疗方法研究、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等项目,探索中医药理论体系的 内在规律,提升中医药理论创新能力。
" B% W9 ?3 G% s; e/ j2.开展全民艾灸活动,在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指导下进行体 质辨识艾灸干预,积累数据,形成课题;同时在各科室进        2025年12 月        科教科        冀同振、顾连杰、 王翠, ^4 X, J( t: w4 u: j
' d/ s! Y* k$ G0 Z: A  R

$ Z3 V- p7 t# M
: J# [: n$ E# U& s
* T# [; C2 S; r, L1 e/ v
2 k  [0 G" [1 }+ H  p3 I  W, U' c2 {1 o; d( q) K7 S

& A/ `: B* E8 i8 d; D8 n4 f, ]( X; s4 W0 T# H( b
                行不同优势病种中采用不同灸法的效果研究。                        " V8 N, Q9 N( e$ A% W# _1 h+ o
        3.加强中医药技术 创新。        1.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明确创新目标、 任务和责任
& v1 H: Z) g0 ^, E# p2.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 _; P- ^' n3 p& G* a2 }$ r! e2 p
3.加强中医药科研项目管理,优化项目申报、评审、监督 等流程,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g1 W* w1 k/ c8 r3 q! Q5 ^
4.进一步研发、推广、使用院内制剂; 5.加强中医药科技合作与交流        2025年12 月        科教科、宣传科        冀同振、顾连杰、 张伟、王翠、闫丽  华
- Q8 b9 d; Z- W, |( r" i# n        4.加强中医药服务 创新。        1.中西医结合服务、互联网+中医服务、互联网+中医康复、 互联网+护理服务等项目:
2 Y2 Y# F' K# h+ H8 s2.建立馆陶县中医医院智慧共享中药房,形成中医医院牵 头、八个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专科联盟一体化的中药处方开 具、审核、代煎、送药服务,拓展多元化的中医诊疗服务 模 式 ;$ a# \* k% H" C0 I% G" K
3.指导本地艾草等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临床科研技术支 持        2025年12 月        运营办、医务科、护 理部、药剂科        冀同振、顾连杰、 郭秀亮、蔡文绍、 李琳、梁振涛
! R1 P" e/ J! n6 _$ }* r; H: m0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2 17:26:0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22 17:24
* K8 M/ H4 l3 c* V, P% `" n5 V- x0 I馆陶县中医医院文件# |* R* i# m6 O& b$ M
* @: F  i) Y2 @& H3 o% Q
馆中字[2023]52号

* M1 B% S; r* \( F: v馆陶县中医医院工作汇报" F0 D& F8 M% ~3 Z4 R2 [

& h7 g& h- o4 ]2023年,馆陶县中医医院获批河北省第二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医院发展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体进展较为顺利。
( S) a/ A2 q4 h1 E! R8 b一、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医院整体进展显著
% M0 u  r  G) D( c(一)强化领导,精准施策:核心任务圆满达成。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试点项目责任,每月跟踪监测,截至2024年6月,医疗服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达到35.37%,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33.13%,较上年增长0.13个百分点,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占比达60%以上;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64.73%,门诊患者中医药饮片使用率提升至54.05%,处方点评率达11.08%,住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提高至58%,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达20.19%,住院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达90.4%,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0.0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至36.49DDDs,病历三日归档率达到91.1%,甲级病历率达92.15%,首页合格率达到了95.82%,有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2 y, \7 w9 z7 V) [
(二)创新驱动,多元并进:打造医疗发展新格局。一是专科建设显成效。积极申报脾胃病科、治未病科、心病科、护理学等科室为河北省中医优势专科并纳入建设单位,以中医院特色为核心,加强中医药理论体系诊疗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同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四个三”模式,持续推进中医医共体建设,打造一院一品专科发展模式。二是技术创新树标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玻璃体腔注药术、施洛斯脊柱侧弯矫形技术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积极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对接,建立认知障碍筛查门诊,加强老年人认知障碍干预与管理。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建设甲状腺、卒中、胸痛、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通过加强学科间协作,给予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同时,加大对科研课题支持力度,结合医院科研优势及特色,提高科研申报水平与成功率,2024年申报省级课题2项。三是人才战略强根基。首先,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24年,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中医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3人,院内培养研究生2人,为科室发展奠定人员基础。其次,加强人员学习,先后派出重症监护、急诊、脑病科、CT室等科室医生15人,技师2人赴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省市培养重症、糖尿病、神经内科、静疗专科护士9人,中医护理门诊护士2人,院内组织静疗、急危重症、中医护理学习班180期,培养专科护士83人。选派药学人员2人参加国家临床药师培训班及药师岗位培训,积极发挥临床药师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积极开展周末大讲堂工作,举办医学专家大讲堂7次,业务培训会11次,对外聘专家、医院重点专科发展、外出进修培训交流、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内容进行培训,培训人次达2400余人次。再次,承担医共体人员培养任务,接收医共体成员单位进修人员5人次,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四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一方面,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建立中医药专科联盟,对辖区内8个乡镇卫生院、277个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次。开展中医药 “五进”工作,通过脊柱侧弯筛查、青少年近视筛查等方式进校园,扩大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力。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服务,在公主湖社区卫生室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获省、市刊发。开展中医药进夜市活动,设置中医诊疗区、中医特色护理体验区、中医养生茶品鉴区等区域,为体验群众提供一对一医疗、护理服务,使广大群众在休闲纳凉之余享受专业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中医药理论创新,依托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洪洲传承工作室,每周开展中医高级班培训,提升中医药理论创新能力。推广院内制剂散结消瘿丸的使用,并筹备“健步复原丸”等专科制剂的研发工作,发挥中药制剂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的优势。1 H: `1 I6 D5 G) I
二、服务创新,模式重塑:医疗服务迈向新高度5 [- y; R1 O! ]
(一)专科建设集群化。推进专病诊疗中心建设,2024年,医院重点建设了甲状腺结节病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整合内、外、检验、彩超、病理等科室优势资源,提供协同化诊疗服务。: I7 I# X5 y* T
(二)慢病管理精细化。依托中医医共体建设,成立慢特病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完善医共体内三个乡镇慢病患者健康档案,通过健康管理,降低慢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24年,引进 “科大讯飞慢病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做实做细重点慢病管理工作,让更多的慢病患者享受到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_6 P4 C4 Y" r$ E# [, l, ?
(三)治未病理念普及化。针对县域内居民的健康需求,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管理全过程,在“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领域不断探索。2024年,为治未病科购置体质辨识设备1台,开设脊柱侧弯筛查治疗门诊,制定 “四联疗法”,中医推拿、督脉灸、施罗斯矫形操和心理健康指导,有效改善脊柱侧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降低脊柱侧弯增长率。; E) p4 ?$ \0 Q! v1 f. V# T
(四)日间手术便捷化。2023年10月,日间手术室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共开展一、二级手术106人次,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7 b' d7 ~5 Q' U( }" L' ~+ S, q
(五)医疗质量规范化。2024年,院领导带队组织行政查房、每月落实部门检查、科室自查,每季度进行全院质量安全集中检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医院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召开全院医疗质量安全分析会,及时通报反馈,跟踪督促整改,形成医疗质量安全的闭环管理。根据2024年河北省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精细分析,将指标分解到各个环节,保障医疗质量规范化。对全院医护人员每季度进行培训,把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作为规范诊疗行为的重要举措,增强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3 G% u/ e* X1 C9 @: @(六)医疗服务人性化。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开通互联网线上咨询、慢病复诊、报告查询和门诊挂号的“绿色通道”,实现“让患者跑”到“让数据跑”的转变;新增设静疗门诊、中医护理门诊等特色门诊,满足不同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勇敢面对发展的诸多难题,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奋力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X' a/ H6 }) C, b  W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1-21 14:19:12 | 阅读全部
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
3 M* j3 [; ]3 X! ^3 L+ n5 Y邀请函2 x& Q6 m1 j2 C& g
曹东义:
: q% t$ q  s9 |" W6 R+ s/ H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受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负责对省级中医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单位)建设情况进行2024年度工作调研,经学会会长办公会研究,拟聘曹东义同志作为专家参加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单位)建设项目年度调研工作,具体函告如下:0 o0 N- H( g5 n& x6 N$ e
一、调研时间。2024年11月25日--28日。25日上午10:00在石家庄市颐园宾馆七楼会议室进行年度调研培训,25日午餐后分赴各调研单位;培训地点:石家庄颐园宾馆(石家庄市新华路355号)。
- P5 Q8 o1 S; O; t二、调研对象。秦皇岛、保定、邯郸和唐山、邢台5个省级
" r9 _  [0 B$ w+ s, a3 Z( i! v+ c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单位。调研组分4个组开展工作,每个单位有效调研时间为一天(不含路途),具体分组情况详见附件。
- v; A/ S% m  i* Y5 S请曹东义同志按时参加调研并随身携带好生活用品。(石家庄市域外的同志如需提前一天来石,由学会安排食宿)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2-1 17:47:16 | 阅读全部
内丘县中医院中医日间病房让患者“住院”也能回家
5 t8 q1 y. P  \. k* J' \3 I赵永生 李明 河北中医药
+ L, ~5 D( y' f, h+ ]1 T 2024年11月27日 14:56 河北
4 k6 r2 r$ d" @! ^  |! k' Z图片# N" Q. y  X& i. X

5 k3 f) j" g' C* K
( @4 Y& `1 [; {  W5 S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推动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自2024年7月1日起,邢台市内丘县中医院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试点工作。试点病种主要涵盖虚劳、呕吐(反胃)、肺积(咳嗽)、腰痹、中风病、五迟、胃脘痛、便秘、泄泻病、消渴、痹病等10个中医病种。
9 B* @9 r% h. W: P8 f( _' i3 F6 j  j( M+ z6 h
/ d  Z, k2 f/ H5 z

# j( h) @  u5 d0 R3 a! C9 D该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优化诊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确保患者在非治疗期间无需住院持续观察,当日治疗结束后即可离院。同时,医院加强对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的管理,确保诊疗技术的成熟性和医疗质量的可控性。医院还专门配备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这一工作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促进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
, a1 C  s6 r! `# i
- \; @# f/ V4 J/ @5 v! j: Q
0 k* d3 U' P5 y- e. Q. V
6 m; J, G: p! I& \& Z2 p! k+ [患者康先生因虚劳病在外科中医日间病房住院,期间进行了针刺、艾灸、中药熏药治疗等操作,自述周身乏力有所好转后出院,住院11天进行医保结算后仅自付177.98元。2024年7月份,内丘县中医院累计收治中医日间病房21人次,出院17人次,总金额97759.9元,医保支付85054.91元,患者自付12704.99元,医疗总费用显著降低,实际报销比例大幅提升,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中医日间病房获得了参保群众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患者的参保积极性。
0 U0 w) |% L# L" ?& v" {$ @
9 E# J3 D/ `* ?, M* O' m$ ^+ e9 t" P7 u; ]8 R1 S- i! O7 F# v

; Z' z! i0 [3 v) F6 C当地群众反映,这种“白天治疗、晚上回家、医保报销”的中医日间病房新模式,让患者“住院”也能回家,感到十分便捷。“白天理疗结束就能回家休息,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需要家人陪护,减轻了家人的负担,还能少花钱,真是好举措。”在糖尿病病区治疗的李先生开心地说。
( Z: p$ U0 P& g3 F9 u8 O. Y& `
- [) [9 Q& ]. z, m( H8 k, L3 c1 I/ ?* ^9 g% W# N$ |$ x8 y
/ b  u! m0 i: p; i3 Q" |% O  t
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光伟介绍,2025年,内丘县中医日间病房病种将增加中医病种“不寐”“肩凝”“膝痹”“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眩晕”等病种,进一步扩大病种范围,让这项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l5 v. k* T( K2 q7 p& e

; \- _0 s# v2 r- D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 t1 i; @' N7 S9 k0 @6 ?( E) i
" ^2 r( N: y; ^
) z7 f: m3 D* u' }

& t8 q: M; I$ `) q' n  E( \图片- z8 |$ [, ~, i
阅读 1514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2-1 17:48:0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1-21 14:190 t$ Z4 E/ w) h9 ?& M& _9 n" y
河北省医院管理学会
" e  Y. t3 k0 w! j3 D, Y# k邀请函$ Q1 H: h+ S7 E- K: u
曹东义:

: I, S( \& g+ Z# ^省医院管理学会秘书长王金海就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年度调研来我院调研+ _& z- s3 j9 ^; [* H! e
内丘县中医院- A! y6 F: j% t6 S- |
2024年11月28日 15:32 河北6 F3 G5 G  c. h8 g: s8 i% M2 v* y7 V( D

; S6 b0 o6 E9 q, P, s* T工作调研; s0 T; r) R0 O$ U  A: f

3 _( u- G8 ^6 L0 ^  t6 [
- T; k( S, Q* u3 n省医院管理学会秘书长王金海就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年度调研来我院调研
7 ?1 Q6 _  c7 V% [3 @$ B" |+ v! L. A0 _
* A: g% t* B, R5 Q
11月27日,省医院管理学会秘书长王金海,省医药卫生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平,石家庄市中医院原党组书记、石家庄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吴海明等一行4人,在邢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科科长程琳,内丘县三级调研员葛建敏,县卫生健康局局长王玉民,副局长韩佩佩、邓国霞,县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光伟、院长张永涛等陪同下,到内丘县中医院进行调研。
/ o6 a+ W6 ^4 l2 |) x5 y
1 l+ ]6 b' L! t) Q+ ^$ Y* n" H图片
! m' a) r5 g& ?; b0 a, w! Y3 c9 k/ [, W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中医院门诊大厅、郑淑均全国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内丘县名老中医孟昭璞工作室、代谢病调糖中心、慢病中心、中医睡眠科普馆、睡眠医疗中心和深睡小屋,听取了院党委书记徐光伟有关汇报。之后,在三楼会议室举行座谈。座谈会上,内丘县三级调研员葛建敏,县卫生健康局局长王玉民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光伟分别向调研组汇报了全县中医药传承创新以及中医院的落实情况。
; E, ]9 W2 X+ f* M: j0 y  }
/ _4 c6 @, z. z4 C* X, f# O0 a/ d近年来,全县围绕持续加强中医药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支持文件。中医院作为全县中医单位龙头,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不断传承创新中医药工作,为全县群众提供了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B7 k# q7 X: B8 |

( O( M* p) A3 K1 x0 v/ n调研组在听取汇报后表示,内丘县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有底蕴、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希望在此基础上,继续传承精华固根基,守正创新扬优势,全面挖掘、弘扬、宣传扁鹊中医药文化。
- `8 x; X- X  L- K& A5 R9 ?, F% M5 A3 J. H2 j
图片6 S/ _4 Q3 ^* R3 X" x
图片
1 U% b% ^. r+ d工作调研
3 P$ r5 K+ w; D# {1 o* i; s: d4 p( T5 [3 B+ ]. R! q! \' x
媒体聚焦
& [/ \5 `( U' J" l- N: ~
: E0 U3 w2 A: B/ i$ m3 u. O. N" h% b) `% y$ P2 V3 z+ ?
内丘县中医院中医日间病房让患者“住院”也能回家& H* x7 Q; H( h" |5 J# J: a

. ]) ?0 Y! h& O7 _$ |: S# G3 a+ _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推动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自2024年7月1日起,邢台市内丘县中医院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试点工作。试点病种主要涵盖虚劳、呕吐(反胃)、肺积(咳嗽)、腰痹、中风病、五迟、胃脘痛、便秘、泄泻病、消渴、痹病等10个中医病种。
" ], G( a4 H" e6 {4 z! J. Z5 H  B+ `7 W- j' z  \. A
该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优化诊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确保患者在非治疗期间无需住院持续观察,当日治疗结束后即可离院。同时,医院加强对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的管理,确保诊疗技术的成熟性和医疗质量的可控性。医院还专门配备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这一工作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促进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
+ t) d$ j4 J  u2 I, @6 A' ^+ c
患者康先生因虚劳病在外科中医日间病房住院,期间进行了针刺、艾灸、中药熏药治疗等操作,自述周身乏力有所好转后出院,住院11天进行医保结算后仅自付177.98元。2024年7月份,内丘县中医院累计收治中医日间病房21人次,出院17人次,总金额97759.9元,医保支付85054.91元,患者自付12704.99元,医疗总费用显著降低,实际报销比例大幅提升,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中医日间病房获得了参保群众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患者的参保积极性。( S% u  u& D; M7 v
& [* ^! m2 H$ b6 I# b7 D3 B' L
当地群众反映,这种“白天治疗、晚上回家、医保报销”的中医日间病房新模式,让患者“住院”也能回家,感到十分便捷。“白天理疗结束就能回家休息,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需要家人陪护,减轻了家人的负担,还能少花钱,真是好举措。”在糖尿病病区治疗的李先生开心地说。4 }* S: N5 J' X$ E5 ]1 A% u

# m- N& h4 ~6 p% U- i" C' @0 f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光伟介绍,2025年,内丘县中医日间病房病种将增加中医病种“不寐”“肩凝”“膝痹”“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眩晕”等病种,进一步扩大病种范围,让这项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7 T" u- l, F2 T* L- H& c% o' ^, F" c$ S) z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河北中医药
. Q" M& z4 v* `0 T5 H, `3 i! u( o. @8 a! M% I7 j" N8 r
" N$ G4 Z5 {$ O. L1 k& c7 n7 S
学有所得: K4 r1 g# o$ q+ S0 D
$ j- k2 X& |/ M; N& f
) _! z( z# E9 [
& T; C" l' E8 b! q3 E/ M# n7 M8 y; M" ~

/ j8 ]6 n0 _. G# v& c# t9 {参训薪火计划 走好康复之路; ]0 ~+ h1 a5 ]2 d
0 y, L) J0 G5 x- p" Y1 s8 P
我有幸参加在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举办的“中医人才.薪火计划”关于脑病从急性期至后遗症期全程康复服务的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而意义非凡的学习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却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边界,也在心灵深处种下了无私奉献、真诚传承、以人为本的火种。
* X6 Q5 O9 E  _+ `1 j                              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  范立明
) [5 K" f7 X$ C& }# {: x
6 Y& t) U' m; I脑病的康复之路复杂多变,从急性期的紧急干预到恢复期的细致调理,再到后遗症期的长期管理,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培训中,专家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详尽的康复地图,让我深刻体会到康复医学的博大精深。, O: }* L' e9 Q0 }& f) h' k$ j

; O* U* F6 c! V* W图片5 V" J$ i* X" P( t+ ?

/ Y7 Q0 O0 Q* J最令我感动的是,培训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与心得。他们不仅传授技术,更注重理念的传递——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对康复事业的执着追求。这种不保守、不藏私的态度,正是“薪火计划”精神的最佳诠释。
8 X$ D" ?  I% |: k& [: r! f  X6 B& K/ S  ?) S9 Z. X' B2 ~
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紧密合作,共同学习康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种交流与合作,让我认识到团队的力量,也更加坚信,只有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
$ G* h  s2 I! W7 s( {& @% s3 z- d. \
3 T# v* T" }- c/ m% ]  J图片) \& j1 b. u$ j$ g

5 e& e; Z5 K$ r. @, M. ?: ]我的体会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细节决定成败:在脑病的康复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效果。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有效;二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培训还让我深刻认识到,康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恢复,更是心灵的慰藉。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是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战胜病魔的重要力量;三是持续学习,勇于创新:培训结束后,我更加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康复方案。我相信,通过此次培训,内丘县中医院的医学康复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 h0 C' d! W  t
, l  n, C2 w+ @# m. f% x总之,参与“薪火计划”让我在专业技能上有了质的飞跃,它点燃了我内心的热情,我会更加坚定地走在康复医学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把所学所得,化作实际行动,为更多脑病患者带去光明与希望,让“薪火”之光,照亮康复之路。
$ s1 B) n# y. @0 N# g
2 `# i8 a/ y+ r1 c3 O0 }6 I: O9 `- m3 ?% p6 [. Y
特色疗法
8 S* C8 j0 U0 L+ F) E- N( g  `" S* m# L
4 i! U9 l, z3 e" s) `* A/ x% f
小儿推拿受热捧! b' w( X: R1 t. j9 H

+ u- \# G% o. P, S* u3 a0 k; o$ S  y0 ~+ W
" D7 K1 \0 ~" S; X1 b" T8 l9 v
入冬以来,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腹泻、发烧、感冒流涕和咳嗽等小儿常见病逐渐增多。为减轻患儿痛苦,避免药物副作用,内丘县中医院针灸科、儿科联合推出小儿推拿按摩服务,助力小儿健康。
0 t- L- a' w2 g1 P
( n& u6 {" a) c& K1 z! R2 i& [推拿手法如补脾经、捏脊等,是一种自然疗法,通过刺激小儿的特定穴位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效果。与药物治疗相比,推拿避免了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潜在伤害,让患儿在无痛苦中恢复健康。% d' j9 U8 d! P  ]* O
( y, T8 P: u" C' K( Z: W
此项服务得到患儿及家长的一致认可。今年2周岁刘××,鼻流清涕5天,用药后未见好转。11月18日来院诊治,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三次推拿,症状逐渐减轻。另有一3岁女童,着凉后呕吐,并伴低热,腹泻,面色微黄,精神不佳。考虑消化不良,经推拿后,精神好转,未再呕吐。6 k, R4 S5 T, S( K; D; H: a# H7 k
7 |5 \  ?3 J3 E$ J* _; W) k
同时,该院还向家长传授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让家长在家也能为孩子进行简单的保健推拿。一位家长深有感触的说:“自从带孩子到中医院做了几次推拿后,症状不仅明显减轻,而且不少家长还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感到中医确实挺实用。”
8 K6 c% O: N. W( V
! [' ?' p; e' D( ^- W图片
1 L% O; \( m# J特色疗法# d" o  f3 M0 \2 K! J/ m# D4 h
! k* P# ?7 f9 n, x
图片
: k( R+ b" O3 D: R) I
1 W8 \+ ]2 x+ T0 n- X散文欣赏
( J; i8 B' D9 }/ _5 _; O
& y7 I0 X& L+ X8 |: a/ G
9 L: o' W: d8 [9 [5 O' q感受内丘药膳的温暖( d0 Q! c/ p' f% ~1 i
4 p$ {1 T$ o  W8 D  C! a' m
9 H6 k0 t1 P, q9 h5 p) S
节令已近大雪,万物静谧,寒风凛冽。此时,若能在温暖的室内,与家人或朋友同品一碗由古法炮制、融合了自然精华与中医医道智慧的药膳,不仅暖身更暖心,恰如穿越千年,与古代名医扁鹊,在内丘的行医故里,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7 X: s+ Z' v! l. C( t
5 D6 P: j8 Z' C+ O3 W8 U' z. I  i5 k% R药膳,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探索和积累,慢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床实用学科。内丘药膳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将中药材与食材相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特别是“医祖”扁鹊,曾在这里行医多年,他的医术和医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扁鹊还根据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分别处方配药,烙制成春饼、夏饼、秋饼和冬饼的“四季饼”,这些饼食不仅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内丘药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a% H& i0 z. T; X2 Q' _+ H% w  C9 ?7 W3 Q
图片
" u& ^4 M- V6 f
% L+ c5 ?) C& p$ n5 Z" S; Y7 m如今的内丘人,循着扁鹊的足迹,不断探索药食同源,研究如何吃出养生,怎样吃出健康,把中医药膳做得如火如荼。几道冬季滋养的药膳,更让人感受那份源于自然的温暖与呵护。
; n! C, a, w! `/ Y
! E* j5 d8 [  k, M2 `) F, C' t首先,是“当归羊肉汤”。羊肉,性温而不燥,是冬季进补的上佳之选,能温中散寒,补肾壮阳。当归,这味自古便被视为妇科圣药的草本,实则对男女皆宜,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之效。将两者慢炖至汤色如琥珀,肉香与药香交织,每一口都是对身体的深情告白,仿佛能听到扁鹊轻声细语,讲述着气血调和的重要性。  {6 B; S- w- {3 U7 K& a0 \* y* h' N4 f
$ N0 O0 f+ @2 U4 n- u1 Y  ~7 M
图片4 A7 q  l3 ^8 m$ b

. f, f, g1 u) u/ Q) k) ~* {* U再者,“枸杞红枣炖鸡汤”。枸杞,明目养颜,滋阴补肾;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鸡,作为日常滋补的佳品,其肉质细腻,易于消化吸收。三者合一,不仅味道鲜美,更是冬季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不二之选。在这碗汤中,仿佛能感受到扁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每一粒食材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d/ \* u" u: ]% A) b. I8 E* L

3 j; ^# Q8 J1 t+ L8 ?# _1 s! l图片
7 u$ m5 f. I: W" l, G  l
" Q8 L9 C9 E5 l4 m" V: n第三道药膳“山药茯苓粥”。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粥,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瑰宝,其温润细腻,易于消化,最适合冬季调养脾胃。一碗热腾腾的山药茯苓粥下肚,不仅暖胃,更暖人心,仿佛扁鹊穿越时空,用他那双洞察生死的慧眼,提醒我们,真正的健康,源自日常的细心呵护与平衡之道。
+ T* ^0 T; A# l7 g) q
3 L+ |4 ?( Q9 d( e  }在这个冬日,让我们通过一道道精心炮制的中医药膳,去滋养身体,滋养心灵。在繁忙与寒冷之外,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温暖,让生命之树在冬日的寒风中,依然挺拔而生机,让每个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迎接明年春天的到来。
; `2 g/ k6 J1 M9 f& \! N" u5 X9 p, n
% P! w! i8 N# D3 J(药膳图片由永盛魁饭庄提供)
: p# v! h. C: V# T2 m# z% r- o0 h) Z2 M
! Z4 k$ x: F5 ?8 P; S1 Z4 ~
编审:赵永生
: ^4 Z5 _  S4 d3 c1 r, h制作:李亚旭 陈云霄5 q6 p. H/ c3 u3 R

8 f! |8 L$ r. O% o: O9 T阅读 1008: }, f  v% i& Z( A3 E

, P( c# o6 e4 `6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