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张晓彤先生关于中医法“二审稿”的建议
曹东义 发表于:2016-10-6 09:16:5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39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的修改意见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简称“二稿”)的修改意见如下:
一、对第一章第一条的修改意见:原文“人体健康”,目标似局限,建议改为“身心健康”。
二、对第一章第三条第三段的修改意见:原文“促进中西医结合”不宜写入本法,建议删除。
三、对第一章第八条的修改意见:建议在“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前加上“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
四、对第一章第十四条的修改意见:第一段建议改为“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服从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管理。”
第二段中医诊所属于中医医疗机构,没有必要单列,似有歧视,建议删除。
五、对第一章第十五条的修改意见:第一段建议改为“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本法的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规定,通过分类别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类别的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第二段由于中医药学习都要跟师都有专长,无法严格鉴别区分是否属于师承或有专长,应并入遵守上一段规定,建议删除本段原文。
第三段建议删除。
六、对第三章第二十二条第一段的修改意见:建议在本段后加上“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使用地道中药材,并为其提供政策便利。”
七、对第三章第二十四条的修改意见:建议在“⋯繁育”后加上“应用”。
八、对第三章第二十九条第一段的修改意见:建议改为“制做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应当在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管。”
九、对第三章第三十条第二段的修改意见:建议改为“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管。”
十、对第三章第三十一条的修改意见:因该条内容已经囊括在第三十条之内,建议删除此条。
十一、对第四章第三十五条第二段的修改意见:建议删除本段。
十二、对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第一段的修改意见:建议在“⋯发展”后加上“多种形式、多种体制和多层次的”。
十三、对第六章第四十三条的修改意见:建议改为“国家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在中小学中设置中医药常识课,普及中医药知识,倡导中医药养生,鼓励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
十四、对第六章第第四十四条第二段的修改意见:建议改为“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养生知识宣传,应当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十五、对第八章第五十一条的修改意见:建议改为“中医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开展医疗活动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十六、对第八章第五十二条的修改意见:“各类中医医师违反本法规定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十七、对第八章第五十三条的修改意见:“违反本法关于中药管理的各项规定,由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情节严重的,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十八、对第九章第五十六条第一段的修改意见:“本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我国传统医药进行管理。”
以上十八条意见的核心是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解开束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绳索,为其振兴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事实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中医药法绝对不能再为其所困。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彤
2016年10月5日
9 `# t/ d, W) o. o6 S' ?  W. D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0-6 09:18:09 | 阅读全部
父亲是力推中医的卫生部长,他为民间中医奔走疾呼
% i& p/ @; R, j8 R6 q+ ?+ m
' G' B% b. X4 a  ]& G原创 2016-04-27 王淑军 中国中医药报. d$ H; {0 E# T1 S: P7 c5 K! X
0 z  Q# y$ o9 U. h! r# o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董事长,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晓彤。六十八岁。& k' z6 z7 ]) E5 q0 ?% L

8 I9 x! {* F/ d7 z- Q5 x. w文/王淑军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V8 b; g' |2 T: Q* a6 l) M
& Y1 U& V# y5 E& t+ c" g. u, J
本世纪初,张晓彤的名字才渐为中医圈内人熟知。他的名气,却非源自他是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的儿子,而是源自近些年来他以民间中医从业者身份,时时为中医药发展奔走疾呼发出的响亮声音。6 o9 [6 ]# R' x

' C! l3 f4 l' n" z  X8 a经历坎坷,能力很强。自小学习优秀,考入北京四中,没成想遇上“文革”,下乡插队到内蒙土默特左旗,知青一当就是11年。期间不怕吃苦,从生产队长、大队长一路当到公社副书记兼大队书记。1979年返城,办过饭馆、开过商店、做过饮料和糕点,又到中央机关当国家干部,再转到国营酒店当部门经理,无论在哪儿,做事样样出色。
, g6 F6 X- H8 C& K( N) A1 i3 ^7 e) I/ |+ X1 ]
东跑西颠半生,过了知天命之年,接触到中医,才知道这辈子该干什么。) O+ D: ]: U* ]3 E' K( z# c; W

) T8 }6 L7 z1 }; \5 L+ q% V1997年的一天,崔月犁叫回张晓彤,让他帮忙做件事。这位在任时曾竭力为中医药发展拨乱反正、推动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老卫生部长,希望将中医古籍名著编订整理并翻译成各种外文,旨在从学术上正本清源、培养中医人才、介绍中医给世界。第二年,父亲的突然离世,更给了张晓彤压力。“一个外行,两手空空,不知深浅。”出书需要钱,听取老中医们建议,以中医养中医,遂成立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1999年成立“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并开诊营业。
- m9 J9 Z/ o, L$ C/ a9 G
1 `, ?, p+ s) D  [8 Q) _8 W5 G本是为完成父亲遗愿筹钱的门诊部,却让张晓彤对中医瞪大了眼。门诊部请来几位名老中医,稍试身手,“太神奇了,很多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竟治好了”,“天天创造医学史上的奇迹”……说及亲眼见到的那些病案,他拍案击节,“仿佛打开了一座宝库,五光十色,目不暇接,一伸手一弯腰,宝贝俯拾即是。”
- [/ m7 D9 K$ j/ p. h9 H0 Q
% R. b0 w' l/ Q从此把中医当作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一边琢磨怎么办好“平心堂”:作为民间层面办中医门诊的最早试水者之一,要考虑如何筛选出好中医,如何确保中医疗效,如何让医馆可持续,自言总结出一套较成熟的模式……如判断一个中医的水平先看门诊基本数量,再看复诊率,“好中医复诊率一般是70~80%”,再次看约诊饱和度,“高的肯定是好中医”。
3 c  i* x8 I$ P2 N* S; l
% z5 Y1 x. r: n8 T! Q那一边为中医药发展奔走呼号:2003年非典,组织专家拟出预防方,熬汤药免费发放;2006年有人反中医,组织团队公开驳斥;2015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医药法,上书长篇建言;设月犁传统中医奖,开平心堂讲习所,请名老中医、权威人士发声……如对中医药立法,“最关键要解决给中医药松绑的问题,绑的绳子有哪些,首先是违背中医规律的法律法规”。( g- @5 K6 w: j( S9 C  Y
- w$ v1 I3 R8 ]0 t) @
平心堂开业17年,去世了16个老中医。“好中医太少了,最忧虑中医后继乏人”,“抵制中医西化,必须坚守‘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不动摇,这是老爷子的话,也是我的心声”。
5 ?8 F! j" r8 _2 w& `  g( U: J) T: B4 U0 _2 ~4 Y; o; O

! k8 b8 B+ {* V; W# N0 X; D. E2 _1 r, v$ }: ]
运营医馆多年,见识了太多中医,张晓彤发现两个规律:一是医德不好,医术肯定上不去;二是只要沾上西医思维,中医基本没疗效。“有时觉得奇怪,却是事实。”
- g. }: d: w4 {$ I) L1 X
. Y; j% h  n3 K- X; \, T平心堂取自“平心静气不得病”。但一种使命感让张晓彤很难平下心来,谈及中医药发展中他认为的一些问题,虽笑着说话,却分明能感受到其内心的焦虑。" t1 v4 w5 [$ @) U' X( L! ~/ C
& E4 d+ B6 S9 Q5 \3 f# e3 T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何必香如故”是他的座右铭,把陆游原词“只有”改为“何必”。为何这样?“取问心无愧、我行我素之意,只是自命不凡、自诩清高而已。”张晓彤自嘲。2 `" l+ |. F& I  l  C' O2 A' p* ?
# ], j  g& d9 @/ R7 u
作为民间中医从业者,备尝酸甜苦辣;作为铁杆中医,受过中医黑谩骂攻击;作为崔月犁的儿子,仍需努力完成父亲遗愿,68岁的张晓彤仍无退休之意,要继续战斗下去。+ w" q' l; I$ `' M. E& k

) S: p$ H& ?* |- @" d7 D新媒体编辑:朱蕗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