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本草》(一) 赵建军编著
" L% f2 \0 h& ^4 X# C5 A
【编者按】: 河北省晋州市中医赵建军医学著作《传承启悟集》几卷书稿,在《燕赵中医网》连续刊发后,引起医学同道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点赞收藏,反响良好。目前,又推出《大道本草》供大家参考,敬请关注。 【主审】: 总审专家简介: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第三届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河北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国医年鉴》副主编。 前言 中药源远流长,不下五千年历史。每味中药根、茎、叶、果、核等均蕴含着极丰富的药用价值。人有百病之生,药有千草之备。在漫长的人类大自然千变万化之中,更深入的一步步精心研究其药理知识,用药经验配伍,都欠乏进一步研究。我纠积此书年代已久,未曾研究深透,故现应再接再励,细看精察,深究分析,而制定每味药的药效关键之所在,以济民生疾苦,以达世界健康乐园,是我所望。 砗磲 为养肝肾、填精血、调畅气机、推陈祛腐生新之第一药,能改善、恢复、强壮各脏器机能。填精以固元,益髓以养脑,养血以柔肝,化湿以运脾,宣气以清肺,活血通脉以养心,故为五脏调理、祛腐生新、促进代谢、延年益寿之第一品。 藜麦 本品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精微。五脏的正常发育功能,能健全、改善、修复、调整人体的物质代谢,如血的生成,精的气化,液的流注,气的贯通,等能量代谢,均需要藜麦中所含的藜汁素所化生,又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令气血均衡,气液平布,营养均调。 人之生存,不外气血精津液、五脏六腑、十二经的阴阳互换关系,以达到物质与机能互换,脏与腑互换,气与液互换,以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态。 藜麦入五脏而归六腑,阴阳互济,令气血贯通,阳在外而阴之使也,阴在内而阳之用也。其功能的开发,物质的消长,阳气的贯通,阴津的敷布,均需藜毒的分子细胞汁液的不断分泌,以促振奋兴旺,令人达健康态。 药之医人莫贵升降浮沉、补泄开敛、扶正达邪等功效。本品含有多种功效,补中有开,使补而不峻;升中有降,使其中和;温中有清,令阴阳互济。用本药必须视其脏腑的偏盛偏衰,病性的偏寒偏热而调整之,令五脏和,六腑通,经脉调,而气血津液自然复常,则百病消。 沙棘 味甘酸而辛,性温而和。甘入脾,辛入肺,性温善于行走,温经通阳。专入脾经,和中开胃,消食导滞,运脾通肠,促进胃脾肠功能代谢,消除胃肠久年积留停滞的停食宿饮,荡涤、刷洗、开泄胃肠久年之积聚,故有开胃、醒脾、通肠、消食导滞、 散结除满之功。 胃气和则中气实,中气健则脾气开,脾运增强则肠得以疏泄,肠蠕动增强,上下通泰,使食纳自上而下,恢复消化机能的胃纳、脾运、肠导、气降而糟粕排,清阳举而浊气降。 脾胃一健,五脏受荫。培土生金则肺气宣,肺为华盖,为五脏之上,吸天阳之气与水谷精微之气相合,以成营气,营者,为精血髓化源之本,脾胃健,肺气宣,是开发气血生化之源,气旺则津生。酸甘化阴,辛甘扶阳,阴者乃心肝之主,血液之源,能令心血旺而肝血充。心为五脏之大主,血之本也,神之聚也,精之生也,气之和也,精、髓、气为人身三宝,是维持机体生命的根本之源。 本品之所以很快能开泄转化、促进代偿胃、脾、肺、心、肝的功能,关键在于受纳与排泄、升清与降浊、扶阴与和阳,六者同具,为它补益药远不能及,故为补药之长。但补有开泄之意, 补而不滞,补而不峻,补而不亢阳,补而不耗阴,是本品之所长。如久服之,能令机体五脏细胞运通、和降、兴奋、激发,而直接达到营五脏,开六腑、通行十二经、调整神明、涵藏精气,疏泄污垢,达到纳天阳、受六谷、复九阴等功效,令人延年益寿,度百岁乃去,故为中药之神品也。 人体摄入之营养,在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配合下,很快转为人体所需求而必须依赖的营养物质。二、达到强奋、激化体内各个器官,使其产生能动力,而活跃、奋进,促使整体的祛旧更新、阴阳交替、上下相台、动静分转、寒热相依的种种功效,以达整体细胞雾化,使上万亿细胞在同一时刻激发出人类不可想像的功能。 沙棘 甘、酸、温、归脾、胃、心、肺经。 本品甘酸,甘者脾之果,酸者肝之疏也。肝疏脾运,胃肠纳运正常。纳运有度,消化有节,有消食导滞、和胃健脾、疏肝通肠之功。肝疏胃纳、脾运肠导功能正常,胃满腹胀,气逆上攻,厌食纳呆,诸症均消。本品重在健脾和胃,消导肠滞,疏肝和中, 令大量水谷精微转化为血液,以达开发气血生化之源。血充心盈,肺强脑健,百病皆消。 沙棘 甘酸,补而敛也;甘补,补其气血也;酸敛,敛其精微也。补气血,非直补,而是开发气血生化之源,补而不滞,补而不腻。酸敛,敛其精津液也,敛阴而生精,精充肾健,髓盈脑聪,精血同源,互化而不衰。本品妙在一、开发气血生化之源;二、敛涩、滋润五脏之阴精。补正而无壅遏之弊,宣发而无耗津之偏,敛涩而无滞留之患,为本药之常,堪称中药之精华。 沙棘贵在味甘酸,疏肝以理脾,木不侮土,其脾自健,脾健则谷运,谷气旺则精气足也。本品为脾之本药,兼达肝肾,令肝脾肾皆健。其二、本品味甘,守中阳脾胃,培土而又能生金,土旺金实,肺气得宣,故能开泄肺气,宣展气机,吸入天阳之气,使清气得举,痰浊尽化。天阳之气下沉中焦,与脾气相合化为气血,使阳者升,阴者降,清者举,浊者降。浊,是指胃腑之糟粕,随大肠排出体外。这样肺脾肠上下相接,吐故纳新,健身强体,却病延年,亦为补中益气之佳品,它药之所不及也。 沙棘 本品味甘性凉,其气升散,专入脾胃、肠经,兼达肝经。酸入肝,有疏肝解郁、开泄气机、通降三焦之功。肝主木,脾主土,若想脾土健旺,胃纳脾运有节,必须调整肝之偏盛偏衰,肝疏正常,脾土自和,功能自会复常。疏肝理脾,和胃通肠,乃四位一体也。本品酸入肝,甘入脾,通过肝疏、胃纳、脾运、肠导的关系,令其功能健运,疏导正常,以达健康态。 野生拟南芥(藏药) 本品辛苦微咸,入心肺肾经。辛以散瘀,清热解毒。 苦以泻火燥湿,咸以软坚。有强烈的活血化瘀、散风解毒、软坚除湿之功。首入脾胃,健通中焦气机,使湿邪化,热邪清,控制消除湿热在中焦蕴结之萌芽。湿毒尽化,气机调畅,清阳得举,浊邪自降,开发中焦气机,水谷精微乘少阳之气上行,令肝气调,瘀滞开,清举浊降,谷气受益,谷气旺则精气实,精气实则气血充。肺气吸入天阳之正气,与谷气相并,具有强大的补气养阴、生血填精、化瘀通脉、软坚消癥、除湿解毒之功效。能强力消除化解癌症早期之萌芽,令湿、毒、瘀、热、火,乘体内攻下破泄、荡涤瘀垢之势,而从大、小便,以及血液的更换,气机的调畅,水谷精微的代谢,精津气血的权衡之中,而从体内大、小便、汗液,及气机的更替变换,得以尽解。故本品有强烈的扶正达邪、升清降浊、软坚破癥、化湿解毒、散瘀破滞等功效,使癌症未成或转移之前的癌分子早期,癌胚得以破灭。 野生拟南芥(藏药) 本品补肾填精,健脾疏肝,宣肺,五脏结构的强 烈正常循环功能,使外界所参入的湿、热、疫、毒、瘀在体内无荣留之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品其关键在能健通强化五脏之本,如肾气之封藏,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肝之疏泄,肠之传导,肺之宣发,心之平和。服此药后,能永久保持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不给癌病邪对机体损害的可乘之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本品强化五脏,令五脏坚实,无病邪乘留之机,癌邪安能存乎。 野生拟南芥(藏药) 我观其本品重点从治疗方位入手。本品功效突出,治疗全面,五脏均调,重在心肾。肾气实则先天固,免疫力增强,诸病皆消;心气旺,则血流畅达,贯通百脉,内而脏腑,中而筋骨,表而皮肉,无所不致。心气旺,百脉贯通。肺气旺,则气机周流。气以升清为主,谷气为宗,谷气以化精血而养神灵,气顺血和,则百病无恙,使癌症细胞在体内无残留之机。本品壮气胜似红参,补血强如三七,固肾似于海狗肾,宣肺强如薤白,在机体早期感染癌胎细胞,体质虚弱不能排出者,可以本品极速杀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达邪,祛瘀化湿,能令癌毒病邪未入体内者防之,已入体内者消之。除癌症外,其药最长项在调理五脏,使之均能协调,运转机体功能,久而健泰,年度百岁而不衰。 野生拟南芥(藏药) 本品苦咸而辛,首入肺,次入心肾,重在吸入天阳之气与谷气相合,两气相并,生化气血。亦又能填精益髓,以达先后天双调之衡基。多用于五脏虚损、气血不足所导致的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服本药后,一壮大肾气,肾气壮则釜火旺;脾运健则谷气化;肺气宣则阳气通。脾乘水谷精微之气与肺纳入天阳之气相合,则化为气血,气血相并,贯通脏腑,又与肾精相并,精、气神、血,互为转化,调整阴阳,贯通百脉,以改善各脏器的偏盛偏衰,有极高的健脾养心固肾之功。改善消除体内的各脏器病理态,使肾能封藏,脾能健运,心能摄血,肺能交替,改善气机循环。 服本药后,与它药不同之处贵在补而不滞,行而不峻,活而不散,开而有收,泻而有度,是它药不及之处。 临床运用:填补肾精可与桑椹子、金狗脊、山英肉、宁枸杞配伍运用;健脾多与焦白术、缩砂仁、焦神曲、炙鸡内金配伍;养血强心,多与红参、北五味、桂元肉、当归、三七合用;宣肺降逆平喘,多与枇杷叶、瓜蒌、川贝、桑白皮、麦冬、桔梗合用。论调腑气,本品善长,能使痼冷沉寒、胃肠瘀积之逆气顿时化解,如腹满腹胀、气逆做呃、便秘腹痛等,可伍木香、苏梗、榔片、火麻仁、川军,以改善胃肠功能,令通而不峻,补而不滞,以达调补气血、贯通百脉之功。心为机能,是运行血液,灌溉周身,内而脏腑,中而筋骨,外而肌肉皮腠,无所不至,为生成激发、灌溉周身各经络、各细胞、血液的运行原动力。本品即主机能,又主物质,因始于肾,注于心,精血同源,互为化生,主肾填精益髓养脑,滑利营运各脏腑器官,肢体关节,是人生存不可缺少的、最宝贵基本物质。物质化机能,以强心复脉,使心肾相交,物质机能变换,而形成精血互化,使血液流注全身经脉、各脏器、各经络、各细胞无所不至,以维持人体生命,能度百岁而不衰。 野生拟南芥(藏药) 本品与它药之异点,贵在一、即入肾又入心,即填精又生血,即为极阴之脏肾也,又主少阴极附之脉,精则守,血则运,精能筑基,血能统脉,坎离即济,阴阳相交,精血至化,而达到温而不燥,凉而不寒,补而不滞,疏而不峻,填精而不腻,血行而不滞的极高境界的强身功效,使它药远不能比,为出其名、拔其萃上上成补品,对人体起着强壮、健康、活跃、灵动、度百岁而不衰、超百岁亦有之的强大功效。(籽、全草通用) 大果木姜子(苗药) 本品为辛热温经散寒之品,辛以透散宣发,入脾肺二经,肺以宣发,脾以温通,兼入肾经,壮肾阳,温肾气,有釜下增薪,运脾散寒、通脉化湿之功,多用于脾胃虚寒,寒凝气滞,腹满腹胀,胃脘疼痛,以及痰湿内蕴,上犯于肺,痰咳久不愈等症。本品温经通脉,重在运用于脾肾阳虚,寒凝气滞,湿邪困结所致的胃肠及肺诸经之病。脾湿则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气之根,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釜下无薪者所致的腹满腹痛,便溏久泄,用本品辛温助阳,散寒温经,化湿行气,而其功最捷,多伍白蔻、砂仁、高良姜、肉桂、附好之属以治之。本品其效贵在辛以宣通而行气,热以渗透而散寒,气通寒祛,其湿自化故为温肾助阳、健脾化湿、散寒行气之佳品。其二、治老年痰喘、痰湿犯肺之圣药,脾湿得化,痰无由生,阳气宣达,寒凝自解。肾气能纳,肺气得降,气纳而平喘,湿化则痰消,阳通则寒散,痰消气顺,寒散肺宣,故痰喘得平,以达根治。本品其妙用在有三脏互施连用之功,即肾脾肺。肾壮命火,温经散寒;脾运化湿,湿清痰消;肺宣调气,气平喘宁。故阳虚气弱、脾寒气滞、肺气不宣者所导致的临证三种顽症用之而效捷。一、肾阳虚,腰酸便溏,阳萎早泄;二、脾虚寒凝,气滞做痛;三、脾湿上犯,痰浊互结,肺气不宣,咳喘难平,均可以本品治,以达根除之效。 本品与它药之不同,味辛性热,能温通脏气,散寒除湿,无燥热之偏;温通化气,辛散扶阳。无动火之弊;除湿祛痰,重在温通,而又无滑泄之偏。三脏相合,相生互化,火生土,土生金,命火化脾湿,脾燥除痰浊,痰浊消则肺气利,肺气利则宣降有度,咳喘自平,三脏互为化生,是本品功效的最佳之处,它药远不可比。 大果木姜子(苗药) 本品为辛甘大热纯阳之品,专入中宫脾胃,祛寒湿,散寒凝,温经络,壮阳气,善能消除久积胃肠、脾湿困滞所致的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壮阳气,散寒湿,通经络,止痛消痞,化瘀通络,为本品的主要功效。中宫脾胃为五脏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凡人体精津气血液,均由摄入的水谷精微所化,水谷精微在脾的运行下,肝的疏泄下,肺的宣发下,使谷气与天阳之气相合,在脾的运行中,化为食糜,变化为气血。水谷者阴也,气者机能也,机能者阳也,水谷阴质精微化生,气血的转换,必赖于阳的腾化,而导致的物质变换,营养生成,而维持生命水谷精微。 金铁锁(苗药) 本品之功效:一、重在温通气化,散寒除湿,化瘀通脉,宣气扶阳,祛腐生新。二、培脾以生肌,宣肺以润肤,行气以通脉。三、强阴扶阳,开泄机体内外活跃之机能,促进代谢,攻积拔肿,改善气血循环,使毒热尽解。 金铁钞锁(苗药) 本品以上之功效总而言之不外,一、宣。宣发阳气,温通气血,改善机体内外细胞的活跃功能。二、调。调是调节、调理,改善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如温通行散、助阳益阴、扶正达邪、固本培元、祛邪化瘀等,使之气血运行不紊,以达正常的扶正。 运用本品要掌握三字原则,即寒、湿、瘀,脉必细迟缓,迟者寒,细则湿,缓涩者瘀,其人必长期为阳虚体质,面色咣白,少气乏力,四未不温,便溏溲清等症,如是者为本药之症也,可百发百中,药到病除。若症机不投,勿用此药,此为用药三禁。 金铁锁(苗药) 本品味辛苦,苦辛相合,宣发之中又有破滞之功,使虚者扶,弱者强,痛者收,滞者化,肿者消,积者攻,肿者拔,正者扶,有抗病毒,化水气,消食滞,升清降浊之功。有强力化解逐瘀、解毒、软坚、消癥生新之功,抗凝血,助阳气,化瘀结,调气机,改善修复各种寒、湿、瘀、毒、疫等临床病证。 黑骨藤(苗药) 本品辛苦性温,辛以通阳,有开宣气机,温煦机体,助阳祛寒、化瘀消癥之功。主要用于机体阳衰气败,寒凝瘀结,毒瘀互存,困扰机体阳气,失于宣降,久积成瘀,瘀湿相合,积久成毒,必赖本品宣阳行气,温散化湿,苦泄解毒,软坚消癥之功。 临证治疗,多用于乳痈,乳腺结核,湿毒疮痒,困败脓疮,跌打瘀肿,等久年不愈之症。本品之妙在:一、宣发气机,温通 阳气,无耗气燥热之偏;二、苦能燥湿,若能解毒,燥湿解毒而无寒凉凝敛之弊;三、化瘀消癥,软坚散结,而又无破血耗血之偏。此为主要的特点,是它药不可拟比之处。 黑骨藤(苗药) 味辛苦,性温。辛开苦泄,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除痹,散风除湿,活血通络。一、用于乳痈重在开瘀散结、疏肝破滞、行气和中,多伍柴胡、川楝子、橘核、荔枝核、公莫、山慈菇。 二、用于跌打损伤,多伍红花、桃仁、没药、乳香、三七、土元。三、用于疮痈疖肿,多伍公英、地丁、黄柏、大青叶、三七、鸡血藤。 黑骨藤(苗药) 人之发病,其病因不外正虚邪实,正者气血精津也。邪者痰、湿、毒、瘀。也。本品扶正达邪,改善脏腑功能,填补体内物质,如精、津、液、血;开发气血功能,如气、阳。气多为肾气、脾气、肺气;阳多为元阳、中阳、阳气。元阳发于肾,中阳始于脾。阳气摄入于天阳,与肺气相并,谷气相合,是机体五脏六腑活动机能的具体表现。本品具备了填补五脏之精,开伐六腑之气,为人体奠定了生命物质基础。 黑骨藤(苗药) 本品辛以宣扬,苦以降浊,辛以升清,温以通阳。本品辛开苦降宣发气机,温通气血,强阴补阳,使天地人三才相合。天应乎肺,地应乎肾,人应乎脾,本药的精华其关键在肺脾肾三脏的调理,以及物质机能的互换、消长、代偿,更替无穷。本品温而不燥,若而不动火,降泄而不伤正,辛散而不伤阳等,对机体的病变修复,湿、毒、瘀的化解,精、津、血的生成,正邪互换,邪正消长,正存邪却,机体复常,是本药药理的根本功效所在。 飞龙掌血(苗药) 味苦以降阳散火,凉营解毒。性寒以制热,热之极则为火,火之极则为毒。本品为苦寒泄火之峻剂,凡火热方张,动阳耗血散火,唯以本品凉营清热,泻火解毒,攻积拔肿,降阳息风,以消除体内各种无形或有形之湿热瘀毒,在脏者清之,在腑者通之,在胃者散之,在气分者和之,在营分者凉之,必清除体内各脏器各部皮肉筋骨等不同的湿、热、毒、瘀诸症。本品苦以燥湿,凉以清热。湿热互结则缠绵难愈,本品专以清热化湿为主,湿热清则瘀自散,瘀散、血和、气顺、营开,卫得宣发,气得宣而上行,营血和则经络畅,百脉通。下根于肾,以助坤土之源。上应乎肺,以宣天阳之气,而使阴阳互济,上下交媾,而体内何有气血瘀毒所结之机? 飞龙掌血(苗药) 本品为苦寒之峻剂,凡机体阳邪亢盛,热毒壅滞、湿瘀互结者,本品苦以燥湿,凉以清热,寒以泻火,以彻底消除热、毒、瘀在体内盘居而久不消退者。本品妙在泻火而不伤阳,清热而不助湿,凉营而不滞络,为寒凉解毒诸品中之圣药,芩、连、知、柏之属远不可比。 飞龙掌血(苗药) 人体内诸恙,均系阴阳失衡、寒热不调所致,治则千变万化,而不外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法。 本品苦寒,为阴性药之最,对火热燥毒、阳性亢奋之症有极佳的协调、清泄、降退之功效。在虚中挟实,寒中有热、热中有寒等错杂之症,如用芩、连、知、柏而病情反甚者,必用本品以缓之,其病自愈。 飞龙掌血(苗药) 本品在中药清热解毒、化瘀散结、软坚扶阴济阳诸方面,都是诸解毒群药远不能可比的,故成杰出圣药。 吉祥草(苗药)(观音草) 本品味苦甘,苦能燥湿,苦能降阳,甘专入脾经,有 益气和营、健脾养胃之功。与苦相合,甘苦相济,心脾同调。脾湿则生热,热郁则化火,火伤阴而波及营血,使心神不宁,心火暴发。营血热则津液枯,阳亢奋则阴不济,毒内生,诸痒并发,而成湿毒瘀热火,同聚化为毒痈、疮痒、疖肿等外疮溃败之症。本品入心而凉营,清热而解毒,散瘀而和血,壮气而疗损,和中而保胃,化湿而健脾,脾胃健而谷气长,谷气壮而肌肉半,血凉肉丰,心脾并健,其主诸疮痒何之而有。 圣人治未病而不治己病,本品服之,在诸热毒疮痒未发之前而化解。故病已成者而消之,病严重者而化之,均是从源所治,治本而不治标也。本品贵在味甘苦相合,苦败火,坚阴以解毒,但败火、坚阴、苦寒之品均有败胃之偏。本品苦而兼甘,即泄火解毒、攻积拔肿,而又无伤胃之弊;解毒泻火、养阴清热之同时,而又能开发中气,强健脾胃,使谷气从,正气存,正气健则邪气伏,以正胜邪,以阴降阳,以寒胜热,以凉解毒,正复邪却,气营相合,谷健毒消,诸恙悉平。本品妙在泄火解毒、软坚化瘀之中而又具益气扶阳、清热守中、健脾固本之妙。正复邪却,阴长阳消,诸恙得平。 吉祥草(观音草)(苗药) 本品苦中有甘,即苦味兼甘,苦应乎心,甘应乎脾,苦以泄火,苦以解毒,苦以燥湿,苦以降利。本品苦而兼辛,辛能升发,辛能开泄,与苦相并,则辛开苦降,辛开则肺宣,苦降则心平,心平血静,气宣肺清,气血顺应,诸恙悉平。甘味应乎脾,发于中焦,能激发壮大中土受纳运化排泄之功,上承肺天阳之气,上应心生血之源,中应脾水谷之海,谷气旺,脾气健,纳化有度,气血自生,故本品在清热解毒、化湿散瘀诸方面而又具备了培元固本、扶正达邪的坚定基础,使泻火、解毒、凉营、化湿、排泄病气的各个方面,而无伤正耗血损气之偏,使邪气去,正气复,病邪消,阳气和,心血顺,脾气健,胃气调,上承下溢,气血旺盛,贯通百脉,病邪去,正气扶,邪正不争,谷气自旺,谷旺精血,血盈神聚,体健寿长,百病尽得化解,为本药的独一无二功效。本药的其焦点在祛邪扶正并施,行气活血同存,益气养营培本,解毒泻火消癥则寓在其中也。 吉祥草 本品苦应乎心,甘应乎脾,而稍兼辛味应乎肺。凡诸痈毒疮痒,毒热内发,湿瘀互结,均系心脾肺三经为患,脾虚则湿盛,心衰则血凝,肺虚则气败。本品辛开,开宣肺气,与天阳之气相合,气为机能,血为物质,气宣则血平,气行则血和,气顺则血生。本品辛开苦降,应乎心肺,气血顺和,血流畅达,诸疾毒热无形成之机。 二、其味苦而兼甘,在辛开苦降之同时,甘缓气平,中气渐复,气机渐旺,培土生金,肺气亦和,气血与水谷之气相并,使气血有化源,壮大气血,诸疾皆散。脾健,谷长,食自化,心和血静毒自消,宣散气平肌腠和。如是者,湿毒瘀为病者自解,使其无形成之机,即成者而消之。血,心所统,瘀者自散。气,肺所主,结者自消。湿,脾所聚,脾健则湿化。凡诸痛痒疮,均系湿、毒、瘀、火所成,不外三经功紊所致。心肺脾均和,其病何有?本药其奥妙,其药效捷,功效独特,贵在改善调节、畅达修复肺心脾三经功效,由病理态转生理态,其病何有? 吉祥草 本品为攻补兼施、开合补泄之佳品。本品即能泄其毒,又能益其气;即能清其火,又能和其中;即能化其湿,又能润其燥;攻补兼施,补泄盈随。虽为三经之药,能百脉贯通,六腑相和,上及巅,心肺所盈,下摄肾,肝肾相和,中守脾,谷气并存。 本药之奥妙焦点在于泄火解毒、除湿软坚清热之同时,又具和血、凉营、散风、调气、疏筋通络等功效,使机体在消除病毒之同时,能很快恢复体内正气,精津气液复常,延龄不衰,故其名观音草。观音是指其药功效神出莫测,变化无穷,在短期内能有预想不到的改观,如神如仙,其妙神圣难测而命名。 吉祥草(观音草)(苗药) 本品其味甘苦相并,其性寒热并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济,协调和畅,为本品之专长。热毒壅结,湿毒缠绵,瘀毒久积,寒凝困滞,均可以本品平衡协调、消中有补,泻中有济,清散化解之中而又内涵益气养营、平补平泄之功。故本品虽为平淡,淡化之中而含有极高能量。苦寒胜热、解毒攻积拔肿之中又具温通中和、生生扶养健灵之气。老幼均可,男女皆益,见效神速,根治无犯。 吴茱英(苗药) 本品味辛,气香,性热,专入肝脾二经。为温经散寒、行气导滞、疏通脉络、暖肝扶脾之要药。本药服后味辛热,辛以宣通畅达,热以温经扶阳,散寒除疾化结,能直达病处,其效神速。厥阴肝,木之属也,其经络上开窍于目,布两胁,抵少府,下络阴器。凡肝经受寒,筋脉拘急,寒凝络瘀,两胁疼痛,少府拘急或胀痛,均可以本品辛散温通专走厥阴,以温通化解沉寒痼冷凝滞之积。凡属寒凝肝脉、阳虚气弱、气结久积不化者,唯以本品辛散温通、疏泄开发、和阳启闭、宣通上下而治之。临证施药与配伍: 一、肝瘀气滞属虚寒阳衰气败者,喜暖喜温喜按者,唯用本品可佐青皮、小茴香、乌药,以温通扶阳行气而消除疼痛。胁痛属寒凝气滞者,脉必弦迟,舌淡,质暗,四末不温。 二、少府疼痛者亦属寒凝厥阴肝脉,其脉证基本相似,可以本品伍桂枝、佛手、荔枝核、高良姜、五灵脂等,以下助厥阴肝脉,温经散寒,疏络止痛。 三、因厥阴经布两胁,抵少府,下绕阴器,故肾阳虚寒、命火不足、肝失温煦所导致的阴囊寒冷,睾丸肿坠而痛,属寒凝气滞、阳气失宣,困结厥阴肝脉者,可以本品伍官肉桂、青皮、榔片、柴胡、川木通、紫苏、橘核、荔枝核之属,以温通行散、软坚化结以治之。 吴茱英(苗药) 本品味辛散透发,能通过肝之疏、肺之宣,以达诸体之未,而消散久积于体内的寒凝气结,通过温运脾阳,振奋心阳,宣散肺阳,填补肾阳诸手段以达诸阳相合,五脏相通,凡属阴虚寒凝,气血结滞而作痛者,气塞、气壅、气滞,属寒邪凝敛阳气不通者,均可以本品佐它药治之。寒在肺者,宣发无力,气喘作嗽,喘咳不息,可以本品伍麻黄、桂枝、白芥子、苏子,以振奋上焦阳气,以达温通肺阳、宣展肺气,令寒湿化、痰气消,则喘咳平。寒邪在中焦者,脘满腹胀,寒凝胃痛,阳气不通,四末不温,可以本品伍高良姜、黑附子、丁香,以温中散寒降逆而治之。若寒邪在下焦者,男子腰酸疼痛,肾冷精遗,子腹痛,白带,经后不调久不愈者,可以本品伍附子、肉桂、小茴香、青皮、枳壳、山英肉、金樱子、芡实等品。总之,本品为治寒凝气结、络脉瘀滞、阳气不宣,络脉闭阻,窍络不通,凡在脏、在腑。在经络、在筋骨,均可配伍应用以治之。 吴茱英(苗药) 凡人体首分五脏,次分六腑,经络百脉,贯穿始终。阴阳互济,寒热并存,令热调济,方为活体。活体“者无病也,为生理健康故百病丛生,不外阴阳失调,助阳之药与育阴之药均系补偏救弊,使之平衡,为治病之本。 本品辛散温通,鼓舞阳气外达,为调节寒盛阴凝、阳气低下、衰退之病态。故凡阳衰者,病必寒凝,寒凝气败,阴邪不化则为病,寒邪有在腑。在经、在络、在脏之不同。本药专走厥阴肝脉与太阴脾脉,少阴肾脉,故肝脾肾三经寒凝气滞,阳衰阴盛。诸络闭塞,而发疼痛、抽搐、力、肢软、腰酸等均系阳气衰败者,皆可以本品参于方中与群药相伍,可助其阳,益其气,扶其脉,散其寒,破其滞,通其络,宣其痹,使阳升阴降,阴阳互济,寒热平调,其病得愈。 吴茱英(苗药) 本品乃辛甘大热纯阳之品,辛以行散,有生发、透散、宣化、活跃机能之功。故三阴经气血凝结、寒滞肝脉、筋脉挛急、阳气闭塞、四未不温、中阳不振、机能衰减,均可以本品以达温通、辛散、补益、开发机体各脏器久年瘀积的沉寒痼冷之疾,非本品莫属。 艾纳香(苗药) 本品为艾棵温通宣透药,其味辛,其性热,其属阳,有强烈的生发、温通、宣散、开泄、攻涤体内沉恋已久的寒邪困滞之疾,内而脏腑,外而肌肤,经络关节、筋骨,无处不至,可佐外洗,可佐内服,可与它药配伍,又可单行独到,斩关夺门,使寒者祛,凉者温,凝者宣,结者化,为通阳济阴、调和十二经八脉之主药。 配伍:寒凝久积,阳邪困滞在肝肾者,筋骨受病者,脉必迟,舌质暗,面苍黄,言语低微,两目无神,为本证之主要体征,以本品伍附子、干姜、肉桂之属。若寒邪在肺,外属皮毛者,畏寒肢冷,吐痰清稀,汗出而凉者,脉必细迟而软,舌淡,面白不华,溲频便溏,时有腹痛,其证重在肺者,气壅痰塞,喘息不止,伍薤白、桂枝、白芥子、苏子,温肺通阳,宣肺平喘。痰湿在脾者,脾寒湿聚,湿不化则痰不解,以本品伍焦白术、苍术、藿香、佩兰之属,少佐高良姜,以祛痰化湿、温通中脉,使阳复而阴撤。故本品为治疗体内诸脏腑经脉、附虚寒凝、气血闭阻、久困而不解的首选佳品。 艾纳香(苗药) 辛散轻扬,芳香透散,入肺以合天阳之气,入脾以摄水谷之精天地相合,气精相并,以化生身之保命物质,即精血。其性热,其气温,凝敛阳气,以抵阴寒,为助阳、益气、摄精、攻积、祛寒、调整阴阳、激化气血。对阴寒凝积、阳气失宣、寒凝气结、血流滞塞、诸阳衰阴盛、沉寒痼冷久积体内而不消者,唯此药通过益气扶阳、温脏祛寒,以达活血通脉、行气和中之功,使阴阳互济、寒热平调,由病理态直达生理态,以启沉疴之疾,故为升阳益气、散寒复脉,开宣体内久积的寒凝气结,而为上品也。 艾纳香(苗药) 艾纳香出于深山老峪、人烟稀薄之地,故含有天阳极高的精微之气,故为助阳散寒、和营通脉、宁心益智之精微物质。上禀天阳之气,下摄阴谷寒冷之精微,上热下寒,阴阳相济,令其阴阳和,以达寒热平调。故其质虽为温热阳盛之品,但通过自身的寒热平调而令气血和泰,精微内含,阴阳交济,而令气血通,筋脉和,寒热济,神气运,百脉贯通,体健而百病消,故为益寿延年之佳品。 艾纳香(苗药) 本品味极辛,入上焦肺与天阳相合。辛有带甘,归中宫脾胃,主水谷精徽之生成。此为辛甘化阳之主体,故有温通行散机体阳气,化解、开泄、消除机体寒凝之功。寒热互济,而又上以应心复脉,即水谷精微在与天阳之气相合而化为营血,相济于心,流注周身,贯穿百脉。水谷精微在与天阳之气相合之同时,化精化气,以助肾元。心气和,肾气宁,肾精固,肺气宣,上下交泰,坎离即济,中运贯通,百病何有?故本药是调摄阴阳、平衡寒热、令水火即济、脉络通泰的极佳精、气、血合之品,故为养生、填精、补脑、壮阳、强阴、和营、扶脉之佳品,一般补剂远不能及之圣品仙丹也。 艾纳香(苗药) 本品辛散宣透,能令阳气通泰。性温而热,鼓舞阳气宣发。 故辛温热是助阳益气、开发体内功能的动力源泉。气旺则津生,性温则气和,性热则寒化,寒凝化,气脉通,故精血津液自有生成之机,机能化物质。由于本品机能极强,故一、味甘入脾,化水谷精微以生血脉。二、入肾,化肾精以填补肾元,使水谷精微与肾精相并,化为脑髓,以充脑海。肺、心、脑、肾,气血精髓,互为助生助化,故令机体强健,百病消除,为健身养生、久年不衰、百岁不老之珍品。 & o5 _- [0 i( t9 @0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