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0 D- G, J# G- U5 M3 e k
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本周五晚上(2019年8月30日)由雷宝淳为大家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
: B; r1 x) P" a, R7 M
. t ^0 h+ e+ ?1 Y9 ^0 @ 本书由邓老的徒弟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 @3 I' _5 r" l7 t7 Z* Q+ C+ w$ C$ ?4 m# e
本周五我们讲的内容是:
$ M5 F0 t( x5 f; G9 v第24节. 建中医药强省全国孔雀东南飞
1 H( t: L# \( D5 Y u
* v5 t8 T( e" w, G( B1 d( [1 J M$ s“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策,是广东省委张德江书记在2005年4月18日接见王永炎院士时提出来的。张德江感谢王永炎院士对广东中医药事业的支持。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证施治等包含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有独特的疗效,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药物美价廉,对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健康意义重大。川广云贵,道地药材。广东中医药基础好,群众认同度高,加上地处岭南、毗邻港澳,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对发展中医药十分有利。但目前对中医药发展重视不够,中医药研究严重滞后,中药产业缺乏品牌保护和开发意识,在医药市场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广东要发挥优势,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和配套政策,大力振兴中药产业,建设中医药强省。0 l2 {* A c+ x! Q7 K# [6 n
广东建中医药强省,首先要有中医人才的支撑。广东中医师徒传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迎战非典的时候已经显露出人才实力的重要。全国名师与高徒的中医传承盛会落户广东,既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更有全国中医界的支持。
* D" \7 }" l' o! K& `
8 s1 h" z# m3 | V; ~. I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dttz, F) t' F) t6 Z! E2 _0 i
《告全国青年中医书》
8 e9 p7 w1 O) t: u青年中医们、莘莘学子们:你们好!
4 [" |3 Q9 _7 e- U* j& @1 i今天,我们这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中医们,聚首冬暖如春的美丽羊城,一起参加“全国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盛会,心情格外高兴。中医药学术传承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十几年之前,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拜师大会上,我们就提出了“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号召。近年来,看到中医药学后继有人,我们深感欣慰的同时,对全国青年中医与在校的同学怀有殷切的期望。
6 S z' m/ ?1 K' r+ L( Q我们青少年时期,是在旧中国度过的。我们在亲身经历了旧社会的灾难之外,还饱受排斥中医、取消中医给我们带来精神和事业上的无比创伤。但我们仍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中医,传承了中医。我们深切体会到今天的中医事业来之不易,也深切感受到中医事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4 j2 _* M/ U- X2 O( r3 x, s+ m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她与中华民族一起走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以她独特的学术体系,五千年来安全有效地解决了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问题,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今天她依然优秀地与西医一起,构成我国卫生体制的“一体两翼”,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卫生力量。中医药学优秀的学术体系,历经SARS之战洗礼,不仅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使世人重新正确认识中医。中医药学首先由针灸技术的推广,已经走向世界100多个国家,成了向世界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行者。3 o; `. o* F$ G! M* w+ n# d
最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决策英明,我们坚决拥护,并将责无旁贷地将中医的科学体系发扬光大,传递下去。' ?; _) }$ ?" R3 Y$ j
中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中药防治疾病,是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她,与一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的行为一样,都是伤害中医事业,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的行为,我们坚决不答应。$ g+ g) M4 \9 x, @0 B9 l. c g/ f+ \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她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技术、内容丰富的治疗经验。她的基本理论,既古老又新颖,21世纪与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相结合,必将突飞猛进,造福于全人类。青年中医们,你们理应知道祖国和世界人民对于你们的期待,期望你们成为优秀的中医人才。因此,必须打好中医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成不了优秀中医人才,也不会成为中医大家、名家,所以我们倡导你们要学好经典著作。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仁心仁术”是中医之魂,德才兼备是对苍生大医的严格要求。中医理论得益于丰厚的中华文化,你们有良好的现代科技基础,更要努力学好传统文化,才能在未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k) c+ h2 _! a/ m! w$ F/ d6 y* G- m
我们希望你们:读经典及历代名著,勤临床,跟名师,创新论,成名家。" c/ t D, O# L5 ]+ [& n9 G
我们要说的话还有很多,我们希望传授给你们的亲身感受也很多。虽然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与文集,但是,我们对于你们的殷切期望,祖国和世界人民对于你们的期待,是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历史正在关注着你们。道路就在脚下,努力吧,青年同志们,未来的苍生大医们!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13亿人民对你们的期待!: g3 ~! u c4 B$ k) j) e x7 ~7 ]
出席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的全体老中医。# W8 L; C3 {( B: S2 d6 [
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仁心仁术”是中医之魂,德才兼备是对苍生大医的严格要求1 n8 P/ a1 P: N! ^3 U# D
祝贺雷宝淳讲述《邓铁涛传》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铁涛先生在建设广东中医药强省战略实施之中发挥作用的有关内容。% _' Y4 L P8 u! P, |1 d
历经了2003年SARS瘟疫的考验,时任广东省委的张德江书记和其他领导,都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巨大现实作用,以及未来价值。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是一个重要的决策。
8 O" I) V3 Y# d. ? 邓老认为,广东在中医中药方面有丰富的资源,有深厚的发展基础,这是建设中医药强省重要的基础。广东中医人才培养处于全国前列。2005年教育部评估高校和科研院所专科水平,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西医结合专业在高校系统排名第一,中药专业排名高校系统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医教育龙头基地。邓铁涛先生说,广东中医药发展将大有可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的提出,能够一呼百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绝非巧合。- G" g/ ~% Z4 z1 R; u6 G9 \) E
全国中医药行业,都对广东寄予厚望。- J5 k k; p- U7 m" B
邓铁涛先生很高兴参加了大会,大会原来安排邓铁涛先生坐着发言,结果邓铁涛先生坚持要站到主席台上发言,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邓铁涛先生说,张德江书记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指示“十分正确十分重要”,从广东的发展历史、发展基础和现有的战略决策来看,广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一定能于近期内实现!如何让中华瑰宝变成南粤源源“金矿”,是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邓铁涛先生说,中医的特点则是简、验、便、廉。推广中医药,是解决医药费用天文数字的世界难题的一条出路,不仅有利于国家,还可有利于世界。经过千百年传承的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新药研发的“金库”。" @, x9 |! v0 ?$ ~6 ~4 }1 ~
参加会议的各方代表畅所欲言,纷纷为广东如何建设中医药强省献计献策。不少与会代表谈到,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的关键。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坦言,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病,有时候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常常不是因为中医药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缺少办法,而是使用中医药的人对中医药精髓掌握得不好,运用不得法造成的。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马宪民介绍说,人才培养是政府在建设中医药强省规划中要进行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不仅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要着力多培养院士、大师等高水平人才,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多培养一些具有较高研究开发能力的科研团队。. D i2 s: k+ ]& b
邓老认为,建中医药强省离不开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应该把学历教育与师徒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 r/ T9 e2 V% {' F
2005年,邓铁涛先生和朱良春、路志正、任继学等名老中医发起的“名师与高徒”的中医传承论坛,首次会议在江苏南通召开,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推动。# F$ o* c1 a2 x& m3 O* \
2005年6月2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2005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此次学术盛会,汇集了全国30余位名中医及其数百名弟子,以期“承接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衣钵”。朱良春先生亲自校雠的会议文集《名师与高徒》,在会前由中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次会议以“名师高徒聚首南通,传承中医为我中华”为主旨,为中医学术传承盛会开了一个好头。邓老在大会上作为名老中医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报告。
! A! B: X9 r5 k8 N" F: `, c为了配合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从2006年起,这个论坛就搬到了广州。“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2006年12月21日在广州闭幕。会前会后,会里会外,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把这一次大会变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一次盛会。从全国1000多名师带徒的专家中,挑选出来的136名专家获得了“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颁奖典礼成了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
; h1 h, X. r5 `7 d( w& V% u) q邓铁涛先生看到身着唐装的百名老专家,头发花白,满面笑容,在一片红色唐装的海洋里,心中很是高兴。他们穿着以汉字和龙飞凤舞为装饰的彩色服装,互相道贺,彼此祝愿,欢度这史无前例的盛大节日。
" L. ]! P: Q1 R* k来自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的领导,前来祝贺,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于中医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支持与关怀,尤其是广东省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决定每年支持100万元来办中医药传承高层论坛会议,更是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推动的力量。
$ b& J' A- `! }( l& I$ u朱良春先生代表参加会议的老中医发言说,去年南通的名师与高徒传承论坛,虽然盛况空前,但是,那只是一个开端,这次会议的规模与内容,都有很大的发展与充实。
{2 o& d- w6 _& G( z2 d' K! N* O3 r1 z$ P) n: H: J4 S* s7 B5 ~9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