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7-8-20 09:08 编辑
' M) }, y; {2 P, A5 P6 ]/ w0 S
M8 Z2 X* I* U$ z3 ]! [" t7 Q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19日)晚8:30: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与大家一起讨论周作人对中医的认识。当然,周作人的看法与他哥哥周树人鲁迅不完全一样,说法表达方式也有所区别,这和他自身的身份,学养,世界观有关系。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一部分所谓知识阶层对中医的看法。回顾这段历史,心酸,无奈,也很悲哀。心酸的是中医人,悲哀的是所谓的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王群才,河北衡水人。师承于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衡水桃城中西医诊所负责人,执业医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员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81! ?( j0 K% e8 a" d5 H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成功!他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周作人冷嘲热讽说中医的历史现象。那个时代,很多接受了“新思维”的“知识分子”,都把批评中医,抹黑和丑化中医,当作自己进步的标志。医随国运的时候,中医与汉字和国学(儒道)等,一起成了“岁寒三友”。它们之所以推而不倒,批而不臭,都是自身具有独特的优秀特质,一旦时来运转,就会成为时代的“显学”。它们穿越历史几千年,把几十个民族凝聚在一起,靠的是“时空生成,多元和谐,以利天下。”这样的文化传统,必然能凝聚力量,无敌于天下。不管经历多少坎坷与曲折,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医药,一定会走向复兴的大道。
, i% ~1 D* q. H9 ?: B T1 N B- v
我今天从南京开会(纪念朱老百年诞辰),回来的路上,信号不好,所以发的评论晚了一些,请大家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