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2019年5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这本书的有关内容。- q. i7 N# D! _9 q1 f0 F/ [1 l
本书是由路志正先生
. x9 H$ @+ y6 v( H 与曹东义对话的形式成稿。2 b8 k/ }/ n9 Z9 b
曹东义、路喜善、张波整理% B3 [' R+ \* Y- ^6 \" P% q% H
第二十节:重视脾胃: J- b: N3 [" s; x* A. A( t+ r
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 r4 U( Z/ y5 P. X
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纽,治疗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即使是心血管疾病,也不可受西医思维的影响,只知道活血化瘀。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地域的影响,人们患病之时往往多湿,通过利湿可以治疗众病,这是路志。正先生告诉学生们的辩证法。
* Z9 C# _3 Y; d5 A0 g, F 这一节内容讲述完后,接着讲第二十一节内容:8 x. K: n* a3 a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 S/ I# X8 n4 p V- e7 ^4 T7 a 在卫生部的时候,路志正先生就陪同过许多外国访问学者,向他们介绍中医学术。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医药走出来国门走向世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竟有投机分子,在国外败坏中医声誉,路老就利用各种机会,一边挽回他们的不良影响,一边努力传播优秀的中医文化。
1 W; f. N+ s% k @4 J5 k 届时我们与王群才一起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velinks.com/zjlzz
$ {" Y1 j* y* M4 g! ] 祝贺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 第二十节:重视脾胃; 第二十一节: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 E( F4 \# g; q$ y) |$ L7 Y8 i- D4 Q* v: G 曹东义:中医诊治疾病,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是“合而治之”,不同于西医的“分而治之”。
$ |2 W/ t- \8 D0 @0 U2 A, j5 c路老:中科研应积极开展辨证和辨病的研究。我认为在辨病和辨证的研究中,首先要搞清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者有机的结合,突出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大特点。它通过四诊八纲。脏腑气血,病因病机等中医理论,对患者具体症状或不同的病理阶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并在治疗方面力求理法方药一致。从整体角度考虑疾病,由于每种疾病都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由疾病的自身矛盾所决定的,掌握这个基本矛盾,就可以制订治疗原则,投以有效的方药。但同一疾病由于体质、地域、心理、社会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转归,这是由于每一时期和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及时抓住这些矛盾,认真细致的辨证,观察其动态的变化,则任何寒热错杂和虚实夹杂的证候,都不难辨析。由此观之,辨病可以“执简驭繁”,辨证可以“随机应变”,分阶段治疗,通过长期细致深入的观察,就可以逐步摸索到治疗规律,由此促使中医理论上的升华和飞跃。+ g) w$ D; @! j, x. K; j& V8 C9 p
曹东义:中医的这个特点,前人叫做“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对吧,路老?* f- W( V0 x8 e# _. p4 ?( W$ @* L# I
路老:正是如此。内外妇儿都有自身的特点,在科研设计上要注意这些特点。如妇科有经带胎产四大证,儿童脏腑娇嫩,形体未充,不耐寒暑,外邪易侵,易伤肠胃积滞,或出现肺炎、咳喘、惊风等。对内科疾病我主张一个一个病的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结合季节之多发病,分批分期的进行系统的课题设计,先定出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方案、实施细节和时间等。在设计中,要抓住有普遍共性的证候,如湿热为患,由于侵犯的部位不同,证候也异,但总的病机是共同的,只要去除湿热之邪,病便可得解。$ x. A4 Q+ Q% P% y
曹东义:您讲的很对,中医研究不能失去中医的灵魂,否则就不是中医了。
6 b0 }: z% q8 C" ~5 t0 D. w路老:其次中医病名、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要采取争鸣的方式,只有争论才能明理,才能进步和发展。另外人体、自然、社会的整体恒动观:中医科研必须考虑人、自然、心理、社会的关系,科研设计,特别是癌证、艾滋病、克山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研究中均应注意季节、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作用。7 E% ], R/ z5 c6 L! L @
曹东义:中医属于原创性科学,中医的研究应符合中医的自身特点,这样才能有所收获。0 x) Z. {6 v! Q! \
路老:中医院是进行科研的基地,所以中医院的建设事关重要,中医院在结构上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以中医临床为中心,包括中医管理、中医系统检查、中医治疗系统、中医康复系统,中医养生系统、治未病系统等,给中医科研人员有职有权,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完成科研工作。我并不反对中医科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中医历来就有学习、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和科技的传统,任何先进仪器均为我所用,以补我不足。我相信通过若干年或几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医学定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特色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U7 k+ V% J" W. X9 b/ s% U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Z3 b/ f* e/ ] Z( g
曹东义:路老,在您的日常工作中,出国讲学似乎是您又一项重要工作。' i! q' g5 R( K+ @0 o W) ^' j
路老:是的。我先后到过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比利时、瑞士、法国、美国、菲律宾、摩纳哥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次出去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中医学术的交流,或者教学讲座,或临证应诊。说起来也很累,每次出去开会几乎都有我的大会发言。
: M* a0 k8 v, K ^曹东义:路老,据说您为了研究风湿病的广泛性,每次出国访问,都很注意当地的气象和风土人情等资料?
7 C" @* ]4 ]2 ~5 ` `1 k路老:《灵枢·师传》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这的确是至理名言。1983年11月,我奉派赴泰国,交流中医药学术,开展医疗工作。由于华侨后裔扣泰国朋友有喜用中医药治病的习惯,故前来求诊者甚众,包括各个阶层。通过与大量病人接触,询其生活起居;观其形态色泽,问其病苦,而对其发病原因有所了解,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使疗效有所提高。8 O2 G' g8 ]( j9 T, ?# `
曹东义:泰国的气候环境怎样呢?8 ?9 ]9 g6 x Q6 V5 J! q! a
路老:泰国地处东南亚,气候炎热,雨量充沛, g; j; L) X- {
) c6 R/ v; B0 {- @7 ? a-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