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018年10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将由王秀民主治医师与各位中医同道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有关“眩晕”的相关内容。
$ k; w; n* D* q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 k. ]. ]5 S) V9 t, ?/ W# D5 D6 X% Q9 W' X# d* `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我们一起期待,今晚王秀民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f) O: O( a" F k% x Z9 l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有关“眩晕”的相关内容。
6 R! e9 J9 Q/ X! h 眩晕是患者的主观感觉,也是其非常痛苦的人生体验。他们找中医,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苦恼。6 g8 c% j2 D# }: r5 u# q
中医不需要查验里边的具体结构问题,通过“内外相关,内病外显,内病外诊”,就能“内病外治,外治内效”。
9 l3 O* v0 k9 b% Y/ V( k 中药的运用,虽然是内服,但是,中医用药不是靠化学成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都是对药物时空属性的概括。
$ [# K% @5 i4 N, t5 O# n0 b 方药的运用,是组合效应,不是单味药的作用,更不是某个化学成分的效果。
+ O0 Q: M, A1 n- G/ H" J( J4 E$ \# V+ ^. `
中医关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的概括;' d% n9 ?) n# m1 J% k p
以及关于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等基本病机的认识,都是“时空化”的总概括。, L; L! c9 j' S/ X' `+ X( i( J- K
! J# E" n1 p; g, r. ~+ T 世界不是越单纯越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是万物相关的复杂联系,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 \ l' Z* [; f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