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06:1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5年3月2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黄胜昔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O1 z/ n6 Y; T0 ]) r
; r7 R4 e1 i1 `0 k
作者曹东义,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兼任河北省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等多部中医学术和科普著作。  z7 q! P2 r& n8 D# |  E  a

6 h& D& K& [/ z        该书于2004年由中医古籍出出版社出版。* B1 d, j7 l5 a7 Y! v
3 O# d6 A$ }9 r) N8 C# @
        本书是一部外感热病(包括伤寒,温病及瘟疫)的医学史著作,依据大量翔实的资料,系统全面地论述热病的学术渊源,祥辩其异同几各具特色的诊治大法,并在病因病机,辩证体系及立法,遣方,用药等方面,从史学发展的角度加以阐析。尤其是对明清以降有关伤寒,温病,和瘟疫名著中的学术临床建树予以充分表述。从中可以了解历代寒温名家的独到的见解和丰富临证经验。
' ~' T7 L) ?& o/ O2 z8 E0 b$ G$ A/ y, S; }8 [

! M8 \; m) A0 ?
& G) R6 \# u/ Y  D0 ]                今天晚上有黄胜昔中医师为大家分享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的第一章,第二节,《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学说。
, B: a& Y8 \( ~* I* |
3 W, B7 F3 I2 S# S% I' y+ u                 祝贺河北中医黄胜昔中医师在正定县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关于《难经》“伤寒有五”广义伤寒学说的理论创新。: Y. m, g  o0 E3 h* q" _2 G
5 {: d* Z: {) e6 P5 l, [
         《内经》没有伤寒病,伤寒只作为“伤于寒”的缩写,是病因而不是病名。
) j! S: [" ^+ T" d
; K& O5 _* a* D+ g% c' g
" R0 L0 y" `2 L! @: E# K! G1 m
《难经》的“伤寒有五学说”,创立了伤寒病,并且说伤寒有五类,也就是用伤寒病这个名称概括了冬天的伤寒和中风,春天的温病,夏天的热病,秋天的湿温,是按照不同季节确定的病名。. |+ {* [3 E) L, j

4 c: N2 o+ h; U! Y! _        当然不同季节的传染病的病证表现也有所不同,但是并不是西医所说的三类传染病,而是用伤寒概括了所有的传染病,研究他们的共性问题,也适当照顾不同季节的证候。
4 t8 c9 i9 o3 Q: {8 ?# {- V% M6 s- e  U( R6 y3 P2 J* M
        《难经》的广义伤寒学说被张仲景所继承,并且把《汤液经》的经方改造后,创造了“六经辨证”,影响了两千年。
, J# C& a2 ]6 s* k# U* W; @
: D" r  v9 t* M
# G, f1 y8 P5 w! x$ j* a" Y) h/ g$ [% [
       感谢黄胜昔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07:03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 |8 S, D1 D  M- P
& m* z' w) _" o1 ]" U# {. a        大家好!
" W  j/ \$ L! e! l  y7 v  J$ Q0 B8 P# w$ j7 \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3 E) R. U6 S9 f; w! B0 C  h
" w3 {+ ^, x% v. ]; |        今晚(2025年3月27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O0 t" {$ W- E, e. s

# }' H" W( o+ r/ T3 a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八十六讲“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冬”,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p9 I7 h4 W$ g8 ?
" {3 `* q. F$ [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W( j. ~1 U1 d- g' z9 k4 s* E% L* X' [0 P: m6 E, h2 N. `& y# ~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参考的临床中药学第八十六讲“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冬”,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4 Y; l' b& |1 U$ ]( @% P8 o6 @: E3 O1 n0 C) M
        北沙参和南沙参名字相近,在功效、来源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二者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为主要功效,可用于治疗肺阴虚证和胃阴虚证。
( o  l0 b  D5 k2 c& Y/ U
: J) L% T, D7 m9 ]8 b. I       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9 A5 \# |; S! P3 Z$ }) O& m+ E. i, o3 [$ n+ ^$ M
        北沙参清热作用较强,更擅长益胃生津,适合于热病后期或阴虚火旺引起的咳嗽、口干、咽干口渴、热病伤津等症状;
- D* k/ p, u( I: Z. G) `7 u
" x8 d+ `' N' c$ x! G        南沙参性质平和,适合长期服用,其养阴清热力作用比北沙参强,尚可清肺、祛痰、止咳,兼有益气、化痰作用,对于慢性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肺燥干咳、胃阴不足、痰热咳嗽、虚劳久嗽等情况更为适宜,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
# t  S1 l0 m) a6 i! v5 e! ~
' e* Z6 T( s: K) \$ F        天门冬与麦门冬,也有异同,二者都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肺燥导致的干咳、口干舌燥等症状。( H' o- t& [7 E) q
6 {' B7 W! f9 M6 U
       麦冬治疗暑热多汗症状:可治疗暑热天气频繁出汗的症状,对汗出虚脱、口干舌燥、体虚乏力者有显著疗效。润肠清肺:有利于润肠清肺,对于大便干结者具有很好的稀释作用。. H& q5 W3 L( c9 ]* m( w

8 ~# K6 S0 Y0 E- n- i) C6 i' B# X+ f       天门冬养阴清热:性味甘、苦、寒,入肺、肾两经,能养阴清热,可用于治疗阴虚潮热、盗汗等症状 。具有滋肾阴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遗精和腰膝痿软无力等症状。
8 m5 |" ?0 W1 ]( A9 J: K/ h
. r7 v% \% a$ d7 n. L0 g) ?) t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08:06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刘云双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老中医之路 ,(2025年3月28日)本次分享的是 常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屠揆先老先生写的“习医回忆”。- x8 |2 S6 V  W- _" f0 v+ E
+ a) b2 E( |. p! a% `
           屠揆先(1916-2003年),江苏常州人,从医73年,主张衷中参西,古今并蓄,尤擅长治疗内科杂症,于肾病、肝病、胃肠病专长,其德艺双馨堪为后学之典范。曾先后在《中医杂志》等医学刊物发表过论文十多篇。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及常州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 q6 U* G2 r7 n( z, g
2 T* F3 U3 R# `8 K) N: o& S8 J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名老中医之路 ,介绍了 常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屠揆先老先生写的“习医回忆”。
! G% k' V& H) I; U$ O
2 I$ q3 x) w: }屠揆先(1916-2003年),江苏常州人,从医73年,主张衷中参西,古今并蓄,尤擅长治疗内科杂症,于肾病、肝病、胃肠病专长,其德艺双馨堪为后学之典范。( c/ f8 G" u% P8 H

# ^* P# M$ N! U       屠揆先在其《习医回忆》中详细记录了自己从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特别是他在临证治疗中的舍从问题处理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例如,书中提到的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等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年轻中医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R; _$ J+ O% j
1 F. m( n$ M& x. N* L
        屠揆先强调衷中参西,古今并蓄的学术观点,主张中西医理论相互参照。这种开放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中医的尊重,也展示了他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接纳和应用。例如,他通过西医书籍了解到砒霜对螺旋体的有效性,从而解释了传统中药方剂中某些成分的作用机制。
' s4 }- y: P/ U3 F/ T/ D* x& z: D+ D! e- \' Y. f  y! A6 J* S
       屠揆先在书中分享了多个临床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复杂的病情面前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例如,他描述了一个下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食欲极差、全身无力等症状,通过细致的四诊合参,最终确定为脾胃气虚而非脾阴伤,从而采取了补脾益气的治疗方法。' y( R9 n; \. h* ^* x  l+ M& K; p
3 N; k  g5 D' V" R$ R/ `5 n; K4 [
        感谢刘云双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09:09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5年3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1 l0 R0 u% k& n! ]" I* u/ |' Y3 |6 L! k$ p1 s( c5 b1 @! u4 c' S% O
       第二十章:没料到章次公徒弟因废五行受牵连。                                            
0 a% p; P1 g$ J+ b5 g# U, l5 @! ~  L  R
    这章内容较多,暂分四节讲述。  章次公名成之,号之庵,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人,生于1903年7月28日,是近代杰出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章次公先生对于章太炎论述霍乱真假的鉴别诊断心服口服,对于论述肠伤寒治疗的文章,也有很深的印象,认为其中充满智慧,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z% N4 w, _; b2 v, [' s
2 a+ O' H# Z9 T' P* b" ^" a% l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 ~# E$ F% o. ]5 ^1 U8 N. _- n3 }- |0 c8 v2 w
       第二十章:没料到章次公徒弟因废五行受牵连。   
; L2 m3 ?  ~% H, ]  Z& R& t) }5 A/ n& ~0 J+ ~
       在机械文明的时代,依靠的哲学思想是构成论和还原论;. ^5 F; p! r/ B! v

/ b1 l" E+ O; }2 f) g' g6 n, r         而中医药学的指导理论是阴阳五行,其学术原理是处理复杂事物的模型化,讲关系和生成,重视时空和环境。
- x5 a2 Z/ O  I1 g
4 g) w& E, ]/ x+ c        因此,在工业文明的时代,中医药阴阳五行被误解为唯心主义的封建迷信,最好的评价也是认为阴阳五行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 w& \3 ~8 s' k, P$ Z" {7 i, o
2 c% W. h* h$ _7 v6 c! ~        因此,很多名人评论中医都交了不合格的答卷。* L/ ?" l1 b& a
$ x# X% t: @% p$ e) I# v' d8 Y8 Z; U7 }
         今天,医随国运,迎来复兴的时期,应该首先对中医的指导理论阴阳五行进行科学阐释,这样才能做到“道术并重复兴中医”。否则,仍然是用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主义评价中医,中医药就不可能复兴。
0 E5 L7 S) u8 \# O
& s  L$ d8 p9 c' j9 C- e$ O* B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09:58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5年3月3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中药探秘中医原创思维下的中药解读》一书。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全面准确的把握中药效用,并能灵活应用,这对于一名中医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中药探秘中医原创思维下的中药解读》一书谈中药功效来源以及对现在中药功效的准确把握,并详细谈述更多中医大家经验,拿来就能用。今晚,我们继续一起学习!1 ~+ @5 }. c% T# M1 ]9 a

. h2 J8 s, U+ O7 h2 R. g0 p' N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院长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了自己的著作《中药探秘中医原创思维下的中药解读》一书的谈中药功效来源以及对现在中药功效的准确把握,今晚学习了“药性”的有关内容。
% r/ Q) @( Q% ^
) P) a* |- U6 D5 v: _  W         姬领会院长说:什么是药性?《神农本草经》序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者、药性之寒热也。寒轻者为凉,热轻者为温。药性之寒热,以制病性之热寒。要谈药性的寒热,就必须明白病性之寒热。看看《中医诊断学》,寒证和热证,是指机体活动抑制或亢进的病证。由于药性是平病性的,寒性药可以治疗热证,热性药可以治疗寒证,所以,能使机体活动受到抑制的,就是寒性药;能使机体活动亢进的,就是热性药。比如泽泻,“水草也,气味甘寒”(《本草崇原》),说的就是生于水中之物,其药性为寒。海藻“全禀海中阴气以生,故味苦、咸寒。(《冯氏锦囊秘录》)”,说的是海藻生于海水中,故其性寒。& T8 ~' n7 o7 i; f) _$ r/ f% M. R! R

- v5 b) `" Q; P2 a9 ]        药性者、与“生”俱来也。也就是说采集时是寒其药性就是寒、采集时是热其药性就是热。一般来说,采集之后的炮制等只能改变其寒热之量,但不能改变其寒热的本质属性。万物皆有灵性,中药更是如此,中药在采收之时,特别是植物类药材,其生长环境的寒热是药物本身具有的寒或热,“生前”耐寒者就具有寒性、“生前”耐热者就具有热性。这是根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法推理出来的,是不变的真理。
0 b4 m. v6 v1 C$ D* p) h! m% a8 ]: t1 n5 U8 O0 l, L% {' t# e
         中药是天然生成的,因此四气五味都凝聚着时空的“天地精华”,中医治病靠的是这些精华。
, c# m1 |, q& v
/ W: Y9 {+ j% a, m$ p2 y         感谢姬领会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10:3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5年3月3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h! g$ i+ ?& P# p& F8 P, T/ d$ i

0 d" H4 G! n# k& z* Z- w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9 n7 J6 r1 E% _8 p* c
: T; d( b% L5 ?" ^; L
) q# X: R1 _5 |9 B' a
' `. F6 x% E: i4 H% A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_! N& }1 \1 d" O2 D0 J/ n! y; r$ u6 @# {! h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x+ e, g+ t& m  Z% P% N( y

1 @8 R1 Z' ]& _# ]      第十四章  李中梓   
, k# P/ {' o! L& q/ e) g+ ^( I4 v5 T. q
       本周一我们一起学习李中梓水火阴阳论、水火互济论、化源论、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治泄泻九法、治癃闭七法的学术思想。
. p+ m) l' L6 w- O2 C
2 K$ y/ ]! {' v' W+ x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十四章  李中梓的水火阴阳互济论、化源论、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治泄泻九法、治癃闭七法的学术思想。& B9 u, L( S- V8 `
; u- o5 m. v/ l0 }
         李中梓认为,天地造化之机在于水火;水火之机在于互济,互济即水火相交。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然水性寒而下行,火性热而上炎,如何反其性而互济?水之上升,赖于火的蒸腾;火之下降,又赖于水的润降。通过气化升降之功,使未济之水火成为相济之水火。他指出:“炎上者,欲其下降。润下者,欲其上升,谓之水火交而成既济。火不制其上炎,水不禁其就下,谓之水火之不交而成未济。”“阴阳交则物生,阴阳隔则物死。”既济则能生物,从而万物生生不息,变化万千。
+ d! {7 b. v0 G% ~$ W% l: f$ h3 u8 K# e$ k. P* K
        他在《伤寒括要》论及察色、察目、察鼻、察口唇、察舌、察耳等多种诊法。临诊在察鼻法中,有对鼻色的细致观察: “微黑者水气,黄者小便难,白者气虚,赤者肺热,鲜明者留饮”。察舌法中对黑苔的体会尤深: 黑苔有津为寒。夏月黑苔可治,冬月黑苔难治。黑苔刮不去,易生刺裂者死。再如察耳法,李氏强调“耳聋肿痛,属少阳可治; 耳聋舌卷唇青,属厥阴难治”。, {3 f5 f0 r7 c0 i% u2 _9 l
/ p3 Y! n) M* [
         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治泄九法。(1)淡渗(2)升提(3)清凉(4)疏利(5)甘缓(6)酸收(7)燥脾(8)温肾(9)固涩7 L7 v3 t- G  F* m# q( c

0 E3 d# u  f) Q+ }" \8 ?7 A9 H治癃闭七法:(1)清金润肺(2)燥脾健胃(3)滋肾涤热(4)淡渗分利(5)疏理气机(6)苦寒清热(7)温补脾肾。
& J6 m7 v4 T# s0 H6 V+ J
4 s  `2 P. S  F2 m         感谢马京雪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11:2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5年4月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医论集》之“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思维决策基础”。! u$ t) p; Z( T' F( `4 ]0 D
+ `3 J% i- u& d& X' S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3 J  p5 H( \" `
& }3 a8 q+ [  I! B8 \5 e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医论集》之“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思维决策基础”。5 m5 v: {) Q. H, }: C) N

/ j$ D( l' Q" ^* a0 x1 r, D' G5 B         路老说,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有一部分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症,常并发心痹,两者并非孤立存在、互不相关,而是在标本先后、轻重缓急等方面,表现出相同趋势。并认为,这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贪凉饮冷,损伤中阳,升降失常,气机逆乱所致。辨别此类心痹的要点是:既有纳化失常,又有心系症状,有的脾胃失调在先,心痹发病在后,或先病心痹,后见脾胃失调。治疗中亦不可固守一端,一味治心,应据证而辨,视其先后缓急、虚实所在而调之。
" b+ x' C# G+ H% W
# C8 p+ q, A. k, a/ E* D8 l       .辨证论治是,谨守病机,脾胃与心的生理联系是多层次的,病理传变上也必然是多途径的。以脾胃功能而言,无论是从气从湿、从痰从血、从实从虚、从气机升降,任何一方面异常都有导致心痹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同是与脾胃失调有关的心痹,也要首先辨清是气虚血虚、饮食停滞,亦或湿浊痰阻、痰瘀互结等,然后再分而治之。; G$ r. A9 f: m0 c1 Q0 W0 ^* N
1 M$ l, D1 K6 P. C" P
        在运用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方面,我喜用经方,也用时方。如五味异功散、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等用于脾胃虚弱、宗气匮乏者;归脾汤用于心脾两虚、心血失充之证;而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有清化湿浊之功,用于清气不升、浊阴上逆之心痹;对于痰浊闭阻,其偏于热的用温胆汤、小陷胸汤或甘露消毒丹,偏于寒的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对于脾胃阳虚,寒邪上逆者,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等。以上虽为我喜用的方剂,但在具体运用时却很少单纯使用原方,而是灵活变通,据证化裁。- w# F5 {! |4 r" @1 U

- g' C" Z' P1 @6 I3 }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12:11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5年4月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31讲主要学习《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之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及主治。# C% G1 z- Q# K* {" S6 M
  F! s' z7 t; _! \
灵枢原文为:% a, ?7 n) T. y1 Y. F* K
  D% j- Z: R: y5 j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 B9 I( f8 ^  E; X, c. E
) W% A, h: o# q4 Q" f4 u                  祝贺河北中医高春花主治医师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第31讲主要学习《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之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及主治。
8 i$ N) i1 V! E! z3 s. r1 k5 D
% |' q/ T& w6 z8 H& k% z       手厥阴心包经,脏腑相关病症有心胸神志病:如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心包的作用在于保护心脏,外邪侵体时,心包能保护心脏不受伤害,所以该经与心脏功能及神志调节密切相关。胃腑病证:例如胃痛、呕吐等。
8 H/ V9 x( T7 b8 A
7 s8 B- _1 a4 ]7 o' r# _( u         手厥阴心包经的功效作用包括清热开窍、清心通络、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呼吸、泄肝火等,因此还可主治中暑、口疮、肥胖、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疾病。4 y1 l) O4 }4 U5 d& l- J

& A0 G3 X' U$ @: a) W. t" G8 f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14:07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1 p- r: T# v! ^; y. P8 L

; r5 f! [4 j7 L* e        大家好!
1 f+ `' i( y( L& Z5 K2 O4 u. g: n2 V. K$ ]3 C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x, E8 n( l( l

- Q1 `. ^  l2 W) F0 P* [        今晚(2025年4月3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6 d% S7 p% c: H: f1 @
, y+ e- U) E5 g, W7 p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八十七讲“补阴药玉竹、石斛、百合、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W, L5 A7 U- J: `* W
4 m8 z/ t  X; M; H4 ~8 ?7 {- e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E' e- I- X4 H# H) t
3 o* ]4 Z% k# P* i+ v' H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八十七讲“补阴药玉竹、石斛、百合、黄精、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W- o# E# s: u! c6 J

  N. ^/ U* }* G7 L9 F8 {% I        玉竹的干燥根茎是传统中药材,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主要功效包括:滋阴润燥:用于肺燥干咳、咽干口渴。生津养胃:改善胃阴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 Y& r7 S7 _2 k; ~
. d* F0 a  ?( E3 d0 Q7 J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石斛性甘微寒,归胃、肾经,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尤其适合春季养阴:功效:滋阴清热:缓解春季肝火旺盛导致的目赤、咽干。益胃生津:改善胃阴不足引起的口干、食欲不振。免疫调节:含石斛多糖、生物碱,增强抵抗力。$ m. r) L6 ]4 L4 f! {2 \' m. |

$ h" W; g( J) p         百合,性味:甘、微寒;归心、肺经。功效:润肺止咳:春季燥邪易伤肺,百合粥可缓解干咳(如百合+粳米+冰糖);宁心安神:含百合苷,改善春困、失眠(搭配莲子、茯苓);滋阴润燥:适合阴虚体质者春季调理。
+ {. W' u& ~' V6 F+ p* N+ j4 C8 i1 E9 G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3-5月)为萌芽生长期,夏季开花,秋季采挖根茎。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改善春季疲劳、气阴两虚(如乏力、口干);
; g$ ]/ Z/ [! a8 }
: c# u& {; c' U0 ]/ I! {健脾润肺:缓解脾虚食少、肺燥咳嗽(常与沙参、玉竹配伍);益肾填精:用于肾虚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如黄精枸杞酒)。. r7 T/ D3 p) @' E) Z' a

8 P2 k1 z* W" z+ k) R6 [& f          墨旱莲,墨旱莲为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季萌芽,夏秋开花,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凉血止血:适用于春季肝火旺盛导致的鼻衄、牙龈出血;滋补肝肾: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常与女贞子配伍);清热解毒:外用可治皮肤疮疡、湿疹(鲜品捣敷)。
4 H" p$ u! Y. S' |' U2 s
* `8 T* q$ @+ H        女贞子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春季(3-5月)新叶萌发,6-7月开花,11-12月果实成熟。滋补肝肾:改善春季肝肾阴虚导致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明目乌发:常与墨旱莲配伍(二至丸),用于须发早白、视物昏花。
, Y9 i2 V6 A" |# ?, M) O: I) E% V  C7 v4 t. D0 h9 a- Y, J5 ^
        龟甲,为龟科动物(如Chinemys reevesii乌龟)的腹甲及背甲,按炮制方法分为:生龟甲:直接晒干,清热力强;醋龟甲:砂烫醋淬,滋阴效佳;龟甲胶:熬制浓缩,补血止血。性味归经: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功效:滋阴潜阳:治春季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配牛膝、赭石);益肾健骨:改善中老年腰膝酸软(常与熟地、锁阳同用);养血补心:安神助眠(如黄连阿胶汤)。, j6 ]5 n- N/ i0 t% z7 ~5 R

/ ]& V4 T! f4 o& K) Q      鳖甲,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按加工方式分为:生鳖甲:直接晒干,长于退虚热;醋鳖甲:砂烫醋淬后(增强滋阴软坚之效);鳖甲胶:熬胶后凝固,补血力专。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功效:滋阴潜阳:治春季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配青蒿、知母);软坚散结:用于肝脾肿大、乳腺结节(常与牡蛎、丹参配伍)。
) i, B1 r' L5 K* O  H( g' n: @2 g7 p6 Z% q2 L6 X6 [* p3 n+ ?. g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5-4-6 09:15:09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2 o$ o3 t9 c' W- }/ R) |& L" W7 n* _* I" a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药性赋》。" `$ E5 e- E  l# R2 i
* O: A5 C$ l# i  R5 a9 _
! E  q( {( S: S' J& b. s( G# a* q. G
% E9 p% W8 h: F, D+ a
  今天(2025年4月4日)分享的内容如下:% e$ i( Z  z" j& |; A, E: A

7 D% p! [5 T0 k知母止嗽而骨蒸退;8 q6 Y8 o; {) \: L8 h- m! g

- U2 E- P% ^4 S, U, Y: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 b" a4 F9 g& p4 e, `( Z0 M$ I( C% `* E4 S0 I" l7 [8 H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 {/ X* E7 G# U) N, I9 ^8 T. K
/ a. B0 v0 h; f) M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河北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性赋》“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的有关内容。
$ x) S( Q) U; F9 c
+ B/ q  v) F3 v+ N( d" `        知母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清热泻火:知母性寒,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适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滋阴润燥:知母能够滋阴润燥,适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同时,它也能治疗肠燥便秘,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 K7 P8 ^" K% l) s$ T: U0 B9 T
9 f: K- \# U( a; u6 w6 _1 Y       牡蛎是牡蛎科软体动物的统称,两壳不等,左壳大而凹陷,右壳较平,通过左壳固着在礁石等物体上生活,终生无法移动1。其种类繁多,全球约有百余种,中国沿海分布二十余种。牡蛎安神固涩:煅牡蛎用于盗汗、遗精、崩漏等收敛调理;生牡蛎可平肝潜阳,缓解眩晕、失眠。中医常用牡蛎治疗瘰疬、甲状腺结节等症,配伍玄参、贝母等可软坚散结。, H1 e) {5 G- l* T9 @. K- Q  v8 ?6 _" `

2 ~; M" l+ R; {        感谢雷宝淳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