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8-19 22:26:16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4年8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这本书的内容。
3 [1 Q' _0 s7 M# C  P. d+ H2 @5 j3 S4 a6 e
      第十二章:运动不为当健将,起居安闲
! a6 Z! k9 E6 M* b5 S
. u8 u3 T7 S& V4 `; x4 Z2 z      一、竞技运动,盛行于古代欧洲% s% E; F0 M# r, K2 Z! v9 y
8 @* O2 R1 a! u/ ^
      二、奥林匹克竞技,走向贵在参与) C7 P. |( G( u& V; w2 J, q: A
$ b  N3 G2 q. h
      三、有氧运动,不是越激烈越好
1 I" P$ v. W! p/ `1 c8 E1 q  F) f8 N+ N
     四、适度运动才有意义,过犹不及! q1 ]& w1 }  F1 j

: q2 J2 a! K5 \; p7 A: s* M4 }       五、导引所以好,关键是柔性运动! y/ }0 l4 L, c( @

9 i( y: [3 Z- o; E) N7 I       六、五禽戏健身,仿生运动不伤身
0 G( c4 T  R: V* \
7 u0 A$ C+ A0 I2 l* u; ]*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z8 Z" [0 @) J) t% B& _7 x" v- m3 s- |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运动不为当健将,起居安闲”。
, Z+ {% g( W" b" ~% ^; @, R+ ]- W+ L$ G
         生命在于运动,活动代表活力。$ T% N& s) u6 [9 J2 Q- Q

. d/ f) A) ]: t3 P, n/ ~健康的身体,必然是乐于运动的身体,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中医药研究的很多,有很多理念值得大家重视。因为,现在仍然有人不了解与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误以为铁人三项、五项、十项全能的冠军最健康,这是一个误区。很多运动员猝死在运动场上,很多运动健将满身是病,就说明人们没有把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处理好。错误地把竞技运动当做健身的运动,殊不知竞技运动严重危害健康,过犹不及,只有柔性运动、有氧运动才是身体需要的,是有利于健康的。( n" D5 |7 d2 E+ a  R
* e( v7 G5 R& _; M) x) {7 u: `3 ^" O
        很多运动健将,一身伤病,极限运动,不利养生。* O; _% E& l, T

! R/ I2 ]( S; B( n  E) a       中医提倡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健身气功等等,都有益于身体健康。2 \0 R' W' M4 E' i  @$ Z
. s7 f) U% ]# M, l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8-19 22:26:49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q" w: n0 X7 m' |
5 k; O" _5 A% @0 H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 E5 q& ^, _
. F1 z' b  y) M6 U+ L- o      2024年8月18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y" }: M- m3 Z6 [
$ k/ I8 R+ a4 ]; [8 J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二)
8 K8 F' f7 ^& n" I# l" V5 e; ?3 R: m/ ?; y6 L2 P, W
      内容简介:《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二)伤寒例的作者是谁?《伤寒例》与“伤寒有十”。
8 G8 {0 q3 z4 e3 C4 j+ q- I3 R  Z! ~) Y: x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二)的有关 内容“伤寒有十”。: b- Z* Q7 \) @3 l) m

7 D& K( v$ r; _# E  C         《难经》说“伤寒有五”,张仲景虽然吸收其思想,遵从广义伤寒学说,但是进一步扩展传染病的研究领域,做成了“伤寒有十”的有关学术:
$ t; A/ z6 t; @; e4 G& v. F' g; t" i4 s- S0 s
        他说:“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p8 U4 m, c+ p2 z
, O. u. A" Q! q" _         有人不承认张仲景与《内经》《难经》的联系,却把《伤寒例》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一股脑判给了王叔和,说他编写了《伤寒例》。这个表彰的大金牌,估计王叔和不敢拿,很多人没有张仲景的创造力,也写不出《伤寒例》
3 S1 ?1 H; a1 P! \4 @" P' l  O0 U* O6 J6 T6 F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8-19 22:27:47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8月19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 l& E3 i2 S2 K0 F9 ?" B) Z* V# ]# T& X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 Y9 u1 g: A/ I7 [% ]1 P, A% m; p+ l6 b& e8 }: l' ]. e
0 o$ k' s' A6 p' ^
# _5 }- b' g9 o/ E! d& _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7 A( n  D2 E: N3 W" r0 K: i0 ~6 M5 o  L  J7 `2 ~! d! H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 f" t- A; a4 d9 i1 i
/ Y( D& Z0 u$ y3 @% k% Z      第三章  华佗
* G) r) E! t2 m
& I( s& `* z- k  A      华佗对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病机学说及治则等方面均有独特的见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日本学者吉岗玄昌在《新校正中藏经序》中评价: “尽钩阴阳之幽,明致《素》《难》之玄,而治法之变化,至脉诊之微妙,无不独具特色。”
4 ]# O3 @1 h0 A: l
+ {4 R* G4 U& z% d$ V+ o2 h+ _) _     今天晚上20:30由马京雪医师与各位同道一起学习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的医论、制方、医案,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3 \# P( ?; E" @6 s  L1 X9 p* y, ]5 I/ m; k! j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  第三章  华佗的医论、制方、医案。: g$ E: r' K7 _0 H
5 U) I$ g% j6 d6 I3 @2 ]3 a
        华佗对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病机学说及治则等方面均有独特的见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日本学者吉岗玄昌在《新校正中藏经序》中评价: “尽钩阴阳之幽,明致《素》《难》之玄,而治法之变化,至脉诊之微妙,无不独具特色。”从华佗留给后人的少量方剂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华佗是惯用丸散膏丹剂型的。华佗之所以常用丸散膏丹,主要因为华佗是一民间医生,经常走村串乡,活动于淮河以北,黄河两岸的广大农村,当然就不可能携带大量的中草药,而只能随身携带些常用的丸散膏丹,以备应用。由此也决定了华佗使用上述剂型的特点。这一特点为方便病人,快速取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Y+ z. ~6 i! g' Z

7 I) d4 l% A6 E; b2 t+ w: v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即胃烂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此候十死一生。但论人有强弱,病有难易,得效相倍也。”: D% r# w" V1 ~& m* F
) Y  O0 H) b% s: L
        感谢马京雪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0:58:56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8月20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医案医话篇>路老的几个临床验案:1气阴不足、肝经湿热致月经后期及带下证;2、养血和血、调理冲任治月经后期、漏下;3、疏肝清热、理气散瘀治月经后期、量少;4、痛经寒热虚实辨;5、变通当归四逆汤治痛经厥逆;6、痛经并子宫肌瘤首辨虚实。6 X- ?7 H7 N9 W2 L( m" g. h' s4 y
( K6 p5 P: a& S$ m$ b7 k' Q. ]3 x( O/ Y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0 i) u6 `, J' h! G1 |% \
; c9 f, Z1 h2 Z: P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 b. A  \- K/ b3 q" N. C

( q' N) M7 O1 {% k$ d他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医案医话篇>路老的几个临床验案:1气阴不足、肝经湿热致月经后期及带下证;2、养血和血、调理冲任治月经后期、漏下;3、疏肝清热、理气散瘀治月经后期、量少;4、痛经寒热虚实辨;5、变通当归四逆汤治痛经厥逆;6、痛经并子宫肌瘤首辨虚实。
4 l/ a. B* p" i2 R. A4 w+ G5 L+ |. Z) y9 h% |4 S  z4 `
        扁鹊在邯郸开创了妇科,月经病也是常见病,路志正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很丰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 P& ^  [3 I$ M
" n7 N$ `5 v! i. ~* v2 v% H% L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1:15:3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4年8月2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黄胜昔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
: ~9 v7 h8 S% }$ T- |) ?& ^4 Q  W4 b4 N5 h6 y2 W* p/ u. O4 g9 x9 O
该书于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n3 V4 ?+ e9 _+ O
* H% |) r7 V" s7 k5 f1 ~

% h0 e5 U3 A- ]# i& M4 e% ?7 x2 B! h5 h  \4 H$ T3 U
       主人公曹东义,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1977年考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1985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读研
6 n, E/ H8 U# u% C( o% a; Q" T2 K6 p1 M6 x  j; t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兼任河北省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等多部中医学术和科普著作。
6 H9 N4 F7 d) T  c2 r7 Z
4 `  ^0 z- C8 R+ }! \: R; }7 S0 H
  s$ Y# S4 {! J; l3 s$ O3 x
1 N% b, s, A4 p0 \8 C# e0 o- N: W' H         今天晚上听黄胜昔中医师为大家分享第十一章:生生不息杏林风上半部分内容。9 W+ N$ L( T+ X0 Y% @" X# j
/ g/ P  q# f3 u
                 祝贺河北中医黄胜昔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第十一章:生生不息杏林风上半部分的内容。* |$ Q# H2 [+ ]; k, h  c+ `
8 Q$ V% U8 w5 s6 t
        2012年夏,曹东义成为河北省第四批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先后有张培红、王红霞、张海涛、王秀民等被指定为曹东义的徒弟。他们逐渐成为邓铁涛先生、朱良春先生的再传弟子,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科室主任,或者担任研究生导师。
' R5 a; M. I2 z  G' Z' V3 d0 I- ]9 Z5 T! f+ [% p
实际上,在此之前,曹东义已经收了很多“计划外”的民间徒弟,有当年办诊所时一起共患难的杏林好友,有常年在一起研讨学问的学友,既有学院里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有贫困乡下自学不辍的中医爱好者,算起来有七八十位,近年带着这些徒弟一起开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空中课堂·每日一讲”等医学研讨、讲座活动,坚持多年从不间断。曹东义说,不仅仅是他带了这些徒弟,把邓铁涛、朱良春等国医的医术、医道传授给徒弟们,同时,徒弟们也有力地支持他的学术研究和宣传中医的各项活动,没有徒弟们的参与,很多目标是完全无法实现的。; Y7 ]  k; I- ~: p6 ^3 \0 S8 s

  j( I, m4 ]: o7 |! a" w: o说起收徒的故事,曹东义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很多难忘的故事。
% d6 J! _, E% P/ @# ]4 q5 I5 O9 s
        感谢愚公先生的妙笔传神,感谢黄胜昔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1:17:46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6 Z: a: M7 _* {3 u) Q1 R        大家好!# Y1 Q/ A& N$ L  V9 Z5 ~+ U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 t/ G* F& [& y1 X! v' J. j4 W        今晚(2024年8月22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 J0 G3 B2 P; K" Z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五十七讲“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1 `( I+ @7 p5 p& Z2 z$ Z% ]8 d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6 V) K* S# e' c4 R6 f# B, b4 ]# y' \' N: k* {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4 Q, M% l& E/ A; {: [1 K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一起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K" t1 X; u2 r: e2 s/ T+ j        川芎【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西芎、贯芎。【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I7 |. W- L$ g/ \
, ~, L7 f: i( ~# K* y  ^3 C4 g
  【功效与作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 G0 F- ^0 A7 x% u5 d4 {8 M3 g7 t$ Z2 a0 z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10克;研末,每次1~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煎汤漱口。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 }' Z) `" r* C       延胡索,是一种罂粟科植物,是中药中的一种药材,原名玄胡索,因避宋真宗讳而改名为延胡索。延胡索的块茎呈球形,可以入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疾病。 6 H9 v; j% `9 u, a7 U

, H) K8 s. O9 m3 j/ B9 N延胡索在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都有分布,是一种浅根系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比较耐寒,但怕干旱和强光。延胡索的繁殖方式主要以块茎繁殖为主。
" J6 ?  K4 S3 [) m! O5 h/ x+ V0 H* v; \$ O# q9 i8 V5 }1 b; K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v9 K, X! {( s

) a5 d6 _  N7 i8 I3 C: o+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1:26:10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24年8月23日)的空中课堂由刘敬章主任讲座。2 e. T0 T( L8 }7 a$ ~" J

4 P; a' q0 {/ b' e        我们继续来学习《体质肿瘤学》的内容,题目是其他类抗癌中药,包括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海螺,半边莲,猪苓,桑白皮,仙鹤草,乌梅,川乌,雄黄,海浮石,白芥子,绞股蓝,木鳖子,白屈菜,土元,铁树叶,垂盆草,等等。
- i: z8 N$ K. P/ @! y( @. l2 Q! p. e. L$ H) h( A1 L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体质肿瘤学》的内容,题目是其他类抗癌中药,包括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海螺,半边莲,猪苓,桑白皮,仙鹤草,乌梅,川乌,雄黄,海浮石,白芥子,绞股蓝,木鳖子,白屈菜,土元,铁树叶,垂盆草,等等。$ i0 J+ p' @* f! J

0 _" r; n7 H% X) r' k& C4 [) G' z# }* o$ v' s& s) A

' q* v/ C( m( T3 `* i身体“管不了的细胞”就是癌细胞,因此,为了“控制”和“管理”癌细胞,身体有很多事要做,能帮助身体提升管理水平的中药,都属于“抗癌药”,这是中医药的大智慧。
% V# w& W: ]6 Q( [4 b" ]  U4 N  d! J8 x( d0 E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1:26:54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4年8月24日)”一技之长&#8226;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这本书的内容。
6 ]6 Z4 D1 `" s& i8 \3 J
- }0 h3 q  c$ J  g/ Z3 s      第十二章:运动不为当健将,起居安闲
; T# @9 b+ Q% Z) n% X0 F
, n2 @" ]' ]' m7 _# t2 x3 X3 J; D! u      七、八段锦如绸缎,老年人最爱练。
1 g7 F3 E5 P$ O1 t7 X) L. M( D) D: c% n' |6 G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5 ]5 V7 }& ^/ T' n* Q
9 u4 t5 j' l3 y) G7 B! s+ Q8 o/ g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  第十二章:运动不为当健将,起居安闲  七、八段锦如绸缎,老年人最爱练。/ ?7 g& f' |- Q4 R2 i
0 \' F1 [3 q; ]! u3 s  X* e
           “八段锦”是我国医疗体育的瑰宝之一。它是历经千百年的筛选,然后编织成八段锦绣般的健身之术。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健身术,值得提倡。
' h# _. ^( ]+ _; A8 U
# T) @: {+ _2 O+ i/ V- n著名中医学家,现年96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十分推崇“八段锦”气功养生。因此合写了《八段锦——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一书,旨在使弱者壮,老者健,防病治病,益寿延年。( W& }: ]' {8 t
3 N+ D- E( S: V. L% ~6 ^
他为推广八段锦而写的序言说: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人口老龄化时代已来临,“寿而康”成为人们幸福的追求。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即使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空的。健康不能用钱去购买,健康也不能人到老年或有病时才去重视。古人说:“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健康长寿,要靠锻炼、靠积累。中医学讲究“养生”。那种“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思想是错误的。我国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其中有不少宝贵的“养生”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展。
9 B  c: {6 |& T8 U5 r6 F' W- W8 I7 S' m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1:27:31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e( C5 o4 {. k" [  E, O0 P4 q% f. v8 M& [5 u5 ?: R7 m; l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7 }0 \: L/ g$ _% u# K6 l) L2 H8 f  Q& i( T
       2024年8月25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2 Z  F  H4 z9 g: j
! p8 ~, \" D+ h! g) V, {8 f+ D) n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三)0 T, D; K- z6 m
+ R0 |- D8 z5 M  f
       内容简介: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涉及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等相关基本内容。
* H! H; }& c5 X: c! J# x4 }2 Y- A4 O; z
) R% R4 W7 V/ y$ `* D. [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涉及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等相关基本内容。# Q- s4 D- _4 v6 a

$ a' b/ A+ _8 r; l& q2 x        古人说,法象莫大于天地,变化莫甚于四时,人在天地之间,健康离不开天地万物,治疗疾病也离不开天地万物。
3 o7 a1 i4 X  Q% x* I6 @
5 v; q; \& l& Y- V! y1 \( H! u      孔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4 q/ F- Z$ P! |, y  ]

/ k/ F; w9 k1 Q( L( |( F( z      《伤寒例》是张仲景接续中华文明,启迪后世思想的一个概论,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虽然有一些后世混入的词语,也不能判定为王叔和的作品。因为王叔和、葛洪、陶弘景等人虽然也很有学问,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张仲景的境界,写不出这样的著作来。
4 j& @; B8 ~1 T
+ q! j: {  h; t! ]: Z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4-9-11 21:28:1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8月2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M7 Z4 q$ h: A6 T( a
: w* Q/ m" w3 ^& [% x0 K: |' ~; T; l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5 Y! Q. d+ t" B3 K/ o6 v3 U6 G$ K9 X+ M4 l7 r( _8 Y

# e* F0 B$ f! m  h$ d. I3 O& r$ H; L6 O; V+ x1 u! Z, l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 _; Y8 l" B# E" R
/ L( G. N* p- u" K0 D) H6 M3 L* s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0 N  U5 [% K' L, @

4 G5 a6 E0 Y6 Z# M! l; {     第四章  王叔和6 G9 C% J0 [3 G  h. _
  B9 J2 t0 S# @+ ]; w" x5 C
     王叔和(约201—280年),名熙,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文明古国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 x6 A* L; g6 B/ C9 u2 x& v  `7 s6 N) A- b+ A4 g, X- W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的分享。
5 a9 F1 p7 k& E+ D1 N! S
) E+ H1 m! L& q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四章  王叔和的有关内容。" f! J: H; r4 R% x& d7 N

6 O8 w$ m: ^; e# a- j+ o         东汉末年,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造纸术尚不成熟,书都是写在竹简,或者写在白绸波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论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宋代,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使得其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
2 e6 f+ a9 x- I0 ]9 B0 o% g# k# O: G5 n! k# a- n! O1 `
      9 d3 V1 X+ v* a  a! V3 a9 L

, Y% d* d: n( k$ D3 h, Z, W9 f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